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

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

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職業,教師的職業道德倍受關注,因為教師的職業道德關係到學生一生的發展。在最近學習的《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共同的主題詞----尊重學生。教師必須遵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職業出發點,必須尊重學生,尊重我們的教育對象,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必須堅守的職業道德的底線。

尊重是相互的,因為人格是平等的,得到尊重是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人的權利。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來説,學生需要教師的關心愛護和幫助,但第一位的還是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學生只有得到教師的尊重,他們才能反過來尊重教師,才能從心裏上拉近與教師的距離,願意接受教師的關心和幫助,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單從教師來説,如果做不到尊重學生,我認為,這位教師就是不合格的教師,做不到尊重學生,他就不可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就表明他已經與教育對象---學生劃開了鴻溝,還談什麼“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美國作家愛默森説過“教育成功的祕訣在於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面對健全學生如此,面對殘疾學生更應該做好。殘疾學生由於先天的生理障礙,他們從心理上感到與他人的不同,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對於聾校老師來説,除了做好尊重殘疾學生的人格外,還要做好以下二點:

一、尊重殘疾學生的特質。“殘疾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他們的特質”。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聾校教師,我們不能只把眼睛盯着殘疾人的缺陷,而應該用研究的眼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如聾學生雖然聽力受到損傷,不能通過正常的聽力渠道進行學習,但他們可以“以目代耳”,通過視覺通道接受學習。那麼,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在運用口語教學的同時,合理應用聾人的母語---手語和大字課文進行教學,這樣,對沒有殘存聽力的聾生來説更容易發揮他們的視覺特質,更容易接受。

二、尊重殘疾學生的主體性。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我們聾校,由於聾生的聽力障礙,有些教師無形中降低了對聾生的學習要求,懷疑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學中常常“越俎代皰”, “喋喋不休”反覆講解,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聾生,很少讓聾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剝奪了聾生學習的主體性,阻礙了聾生的發展。這是我們聾校教師應該杜絕的,我們應該多研究聾生的學習特點,多采用適合他們的方法引導,而不是替代,教師只要做好“參與者、引導者、欣賞者”,做好聾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就足夠了。我們不能因為聾生的聽力損傷而降低要求,這也是尊重學生負責任的做法。

教育需要愛,愛學生必須首先做到尊重學生。有位優秀教師説過“你可以不愛你的學生,但你必須尊重學生”,不尊重學生的愛是同情是憐憫,不是教育的真愛。尊重學生是學生願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礎,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老師們!做好教育工作,請從尊重學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