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入黨思想彙報:集體榮譽感

敬愛的黨組織:

大學生入黨思想彙報:集體榮譽感

離遞交入黨申請書快有兩年了,兩年的時間説長不長,但也不短。兩年間我真正認識到如何做一名黨員,對中國共產黨這個偉大的組織有了全新的認識。中國共產黨,它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既然它是一個偉大的團隊,那麼在這個團隊裏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所能並團結在一起,使這個組織更加的強大。

“集體榮譽感”這個詞很是顯眼,對於21世紀的我們來説。上個星期會計系學生會在二報舉辦了一次團組織生活展,規定每個班要到20人,作為班級團支部的一員,參與這次活動併到場是我必要的工作,我們班規定的是大一期間得過獎學金大的十八名同學必須到場,活動通知的是六點半開始,我是六點二十到達的二報,到了六點三十七分的時候規定要來的這二十名同學陸陸續續地來了七個,沒有硬性規定的同學一個都沒有來,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我在想這件事完全可以反射到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問題,,作為80後,90後,大多是家裏獨生子女或者最多兩個的,在家裏容易養成個人為中心的觀點,缺少集體榮譽感。著名的共產主義領袖馬克思曾經説過:“只有在集體中,個性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一個人的發展取決於和他直接或間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這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人的發展離不開交往,離不開集體,集體是人全面發展的最有利的環境。一個人總是屬於大大小小的集體的,割開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人就像離開水的魚,不能生存,更談不上發展。誰與集體的融合度高,誰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更要有“集體榮譽感”,就算台上沒有我們班同學的風采展示我們要去,更何況舞台上還有一位代表我們班表演節目的同學,那麼我們就更沒有理由拒絕或者遲到,我相信這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素質。

對我們而言,班級作為一個“學生社會”是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獲得初步社會化良好場所,因此培養我們的集體榮譽感更顯得尤為重要。有了集體榮譽感,我們就會熱愛集體併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精神,形成主人翁的責任感,就會不斷進取,產生積極向上的強烈願望,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一種合力,從而使我們團隊集體的力量更強大,不是嗎?,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兩面的,要求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的發展的確,從這麼一件小小的事件並不能折射出21世紀當代的我們多面的本性,在我們身邊擁有強烈集體榮譽感得人還是有的,比如説學校每年的寢室設計大賽,別看這麼一個小小的比賽,它可是能夠充分發揮其團隊的團結協作能力,從開始的申請報名到設計,購買材料,動手做,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是需要整個寢室的人一起努力思考,一起動手完成,缺少了其中的某一個都不行。雖然説一個寢室只有4、5個人,人不多,但這也是我們小小的集體,是我們的小家,這個小家需要大家每個人共同的維持,共同的愛護。

從寢室的小家到社會計提這個大家庭,同樣都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地呵護,集小河才能匯入大海。

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喻成細小的水滴,那麼社會這個大集體就是寬闊的大海,大海是由無數個細小的水滴組成,我們要做好細小的水滴,為匯聚遼闊的大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離開了集體這片園地,個人是無法生存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要樹立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培養自己的集體意識,在集體中鍛鍊自己,在集體中挖掘出自己的潛能,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此致

敬禮!

彙報人:xx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