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學習雷鋒精神

(四)政府管理整體協調不夠。大學畢業生就業涉及教育、人力資源、民政等多個部門,同時也涉及教育與就業的關係、工作與户籍的關係、公有經濟部門與私有經濟部門的關係、不同地區人才發展的關係等,這些關係均缺乏統籌規劃。

4月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學習雷鋒精神

三.五大措施解決大學生就業。

教育部日前發佈《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告》。國家對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應徵入伍、參加重大科研項目以及家庭困難的五類大學畢業生將分別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由政府補償學費,代償助學貸款,考研考公務員可加分,取消户口限制,登記失業並自主創業的,如自籌資金不足,可申請五萬元小額擔保貸款等。

(一 ) 以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為根本,全面統籌制定大學生就業政策。大學生的嚴峻就業形勢其實早已存在,只不過因金融危機的爆發而凸顯出來,促進大學生就業不能簡單從短期的就業政策出發,而要從提高整個社會的勞動者整體素質入手。即就業不是簡單的就業問題,而涉及了教育、就業、户籍、社會保障等問題,相應地涉及了整個社會的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等部門,需要全面統籌。建議成立中央大學畢業生就業協調領導小組,由相關領導和部門共同組成。

(二)堅持市場導向,以就業引導教育,促進教育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要加快教育體制改革,調整完善學科和專業設置,以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作為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的決定性因素。要重視教學質量,大力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鼓勵和加強高校和企業的有效合作。

(三) 發揮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主體作用。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最根本的還是要源於企業。企業才是創造工作機會的動力所在,尤其是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以及服務業,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鼓勵其吸納大學畢業生。

(四)完善大學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激勵保障政策。要完善激勵和保障措施,解除大學畢業生後顧之憂,比如為大學畢業生設置既能到基層及農村就業,也可以返回高端及城鎮工作的就業通道,可以把到農村就業的大學生的檔案和户口放在城市裏,享受城市的福利待遇。政府根據財力,有選擇性地購買公益性崗位,加大基層公共服務崗位的供給,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從事社區工作。

(五)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與配置服務體系,建立透明的招生信息體系。要加強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聯網貫通,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門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促進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的形成;加強各類就業市場的信息聯網,消除城鄉、部門之間的壁壘,建立健全大學畢業生服務機構,大力扶持民營就業服務機構。

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必須高度重視。高等學校作為高水平人才培養基地,義不容辭地肩負着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和就業觀念教育的重任。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從更深層次上提醒我們,必須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從教育教學質量的高度加以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經濟和社會的服務和適應能力。

在當前形勢下,切實增強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時效性尤為重要。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針對調查問卷反映出的畢業生的不同問題,學校逐一研究相應工作對策,一方面解決大學生對就業的思想認識問題,通過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教育,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崗位求職;另一方面積極採取措施,努力為學生創造就業條件。加大畢業生面向基層、西部和煤炭行業就業的引導力度,及時完善由就業指導、創業支持、困難幫扶和心理諮詢四個方面組成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體系,積極引導畢業生理性就業。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