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思想彙報3篇

本文目錄食品安全思想彙報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食品安全之思3月思想彙報:談食品安全

敬愛的黨組織:

食品安全思想彙報3篇

此次,想向黨組織彙報的主題是道德。最近一段時間,食物的安全問題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食物是我們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這段日子屢屢出現的食物安全問題,確實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它的嚴重性不容我們忽視。關於這個食物的安全問題,很多人都在探討和研究。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説在技術方面,監管方面,法律方面等等。此次,我主要想從道德方面分析這個問題。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堅持集體主義原則,要正確地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係。當個人利益同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要顧全大局,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使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當一些生產者為了追求利潤,而使用一些禁止使用的材料做生產資源,加入一些有害的物質為了使產品更加美觀,味道更好;甚至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使用一些簡直無法啟齒的東西做出最終的食物。難道這不是他們到的出現了問題嗎?堅持集體主義就要正確處理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而他們在面對自己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出現衝突時,卻選擇了違背道德,違背自己的心。或許他們正在為獲得的暫時的收益沾沾自喜時,卻不知道他們給社會造成了多少危害。並且他們得到的財富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傷害之上的,他們完全沒有站在人民的角度考慮,對於這樣的人,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

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存在,我們只能去解決,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抱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絕不能忽視道德文化的建設。當然這個艱鉅的任務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要同廣大的人民羣眾的利益聯繫在一起,時時處處體現人民羣眾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物質財富增長相比較,道德財富增長速度慢得多。要在全社會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才能止住道德的滑坡。更大的權力和更多的財富,意味着更多的道德責任。要讓人們以講道德為榮,不講道德為恥。要把依法治國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止住道德的滑坡。

因此,我們不僅要呼籲社會上的人民攜手與道德敗壞的行為作鬥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而且自己也要自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還要用這種思想,這種行為感染身邊的人,一起共建和諧社會,這個艱鉅的任務,需要我們共同完成。

彙報人:

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食品安全之思食品安全思想彙報(2) | 返回目錄

敬愛的黨組織:

近日看到新聞,中新社北京9月13日電中國公安部13日發佈消息,日前統一指揮浙江、山東、河南等地公安機關首次全環節破獲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溝油製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毀了涉及14個省的“地溝油”犯罪網絡,搗毀生產銷售“黑工廠”“黑窩點”6個,抓獲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地溝油,早就聽説了。初次聽到的時候,想到我們每天在校門周邊吃的各種“美味”,像中百倉儲旁邊的麻辣燙,炒粉,煎餃這些小攤,他們用的油總是黑乎乎的,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胃裏一陣翻騰。還有聽説武漢有不少火鍋店的油不衞生。曾經有傣妹火鍋店的工作人員直接透露過他們的油就是地溝油。但是因為去這些地吃得少,也沒放在心上。討論熱潮過去一段時間,人們又恢復了以前。現在看到地溝油發展到規模如此大,程度這麼嚴重的地步,覺得很是後怕。真不知道自己是吃了多久的地溝油了,又還有多少地溝油交易沒曝光。

地溝油是指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劣質油,一般都是從下水道或泔水中提煉,是質量極差、極不衞生的非食用油,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多種致癌物質。然而,一些不法商販在高額利益的驅使下打着高科技公司煉製生物柴油的幌子偷偷提煉並銷售地溝油。這些對人體有巨大危害的地溝油一部分作為牲畜飼料流向養殖場,一部分作為化工產品流向化工廠,而絕大部分是作為食用油流向顧客餐桌。除餐館、酒樓外,一些工廠和學校食堂也存在用地溝油代替食用油的情況。

從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從染色饅頭事件到塑化劑事件,然後再到現在的地溝油事件,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面對這一幕幕喪失道德和法制基準的食品安全事故時,不論是國家執法機關,食品生產商還是廣大的消費羣眾都應該全面反省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

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僅靠政府強制性檢測、監控是很難在短期內解決的,所以需要更多的監督機制共同監督。在國外,存在着數量眾多的消費者維權組織,他們團結在一起,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監督力度,從而保證了食品的安全。我們可以借鑑國外消費者的維權方式,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的監督工作中,互幫互助,將小部分力量聚集起來,充分利用我們作為消費者的知情權,切實維護好自身權利。但是僅依靠市場與政府的監督還是遠遠不夠的。食品安全引發的憂慮,本質還是對社會誠信的憂慮。我國食品安全亂象頻出,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了人們的神經,更拷問着我國食品企業的質量管理與誠信自律。所以我們還應該從源頭抓起,提高生產者的職業道德素質,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這樣,食品安全問題才能在朗朗青天之下無所遁形,食品供應鏈上的利益相關者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身試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警鐘長鳴,希望這一件件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故能喚起經營者們的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

彙報人:薛熙婉

XX年10月6日

3月思想彙報:談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思想彙報(3) | 返回目錄

尊敬的黨組織:

有人感歎“安全奶粉是奢望”,其實,何止奶粉,舉凡入口食物,皆難放心,所以才會有微博上如此無奈調侃的廣泛傳播——中國人一天的幸福生活:早起,買兩個地溝油油條,切個蘇丹紅鹹蛋,衝杯三聚氰胺奶;中午,瘦肉精豬肉炒農藥韭菜,再來一份人造雞蛋和注膠牛肉,加一碗石蠟翻新陳米飯,泡壺香精茶葉;下班,尿素豆芽,彭大西紅柿,石膏豆腐,甲醇兑酒,吃個硫磺饅頭……

看起來“歡樂”,實則傷心黯然,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不是一種、兩種食物,不是一個、兩個廠家,更不是一個、兩個產業,是一整個產業鏈條,是人們對這整個產業鏈條的信心在逐漸崩塌。xx總理更斥責這些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肚子吃的飽飽,安全感就有了,若是再有美食可品,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世界上大概再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像我國人民這樣對食物、美食有着如此源遠又執着的追求。口腹之慾是人最原始、本能的需求,有此基礎,其他更高層次的需求才能夠再逐次被滿足,以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如此簡單基礎需求,竟成“奢望”。

重振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迫在眉睫;食品治理與維穩,刻不容緩。

彙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