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思想彙報6月:關於黨性修養的啟發

敬愛的黨支部:

入黨思想彙報6月:關於黨性修養的啟發

上了畢老師關於黨性修養一課,我受益匪淺,尤其在腐敗犯罪的原因分析中,“關係網”這一項引起了我極大的注意和感想。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本書——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該書就對中國人鄉土本色、差序格局、禮治秩序、道德等維繫社會運轉的因素做了比較深刻的分析。大體上看,中國人有兩個東西在維持,第一是倫理,第二是道德。這裏的關係網,大概也就是倫理、道德等因素的綜合作用而形成。“關係”是維繫整個國家和民間系統最重要的東西,君臣關係,上下屬關係,夫妻關係,父子關係,朋友關係,血緣關係,地緣關係,等等。中國人將這個信條帶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主導事物發展運轉的是關係而不是契約,這不同於西方。

西方社會在我們的印象裏幾乎能等同於“人情冷漠“這樣的字眼,他們一切都按照既定的公認的遊戲規則來進行,不論大小事,然而這在中國社會是行不通的,因為習以為常走關係、靠關係的中國人來説等於是不近人情,假如是陌生人,互相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不開“關係”的大門也就認了,但身在這樣一個無孔不入的關係社會,怎能不與他人多少有所聯繫呢,即便是祖祖輩輩老死不相往來者,依靠中國人的聰明智慧,也是能通過各式各樣的途徑建立起聯繫。進入紙醉金迷的現代社會,“金錢”更是成為建立關係的一**寶,甚至成為比血緣和地緣更具殺傷力的必備之物,可謂是屢試不爽。大到國家建設經濟投資,小到吃飯穿衣看病找工作,無不體現着關係對於人的影響。

這樣的習俗讓人吃驚,同時讓人擔憂。為什麼“關係”擁有如此之大的力量?其實背後隱藏着資源的緊缺及分配不均,這樣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資源的私下交換,於是乎諸如權錢交易之類便大量湧現,最終導致了更嚴重的資源緊缺和社會公平的喪失,而常此以往“關係”橫行,更是對現代社會應有的法律規則的一種踐踏,社會要進步也就遙遙無期了。因此樹立起國民的法律意識和公平意識,根除“關係”的不正當影響,必須被高度重視。然而這正如先前所説的,“關係”的地位和影響已遠遠超出人的想象,因此瞭解它的複雜性和長遠性自然也必不可少。

加強黨性修養關乎我黨生存和發展,正如畢老師説的那樣,加強黨性修養是增強執政能力的需要,是提高抵禦執政風險能力需要,是拒腐防變能力的需要,是提高國際地位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但關於如何加強黨性修養,我想每個黨員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真善美是不僅是一個黨員,更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體現;自愛首先肯定黨員的人性而非神性,自愛而不自私,愛人如愛己,這又是道德高度和自我價值的和諧統一;追求自由且不失規則,社會由此而秩序井然。這些理想人格的培養,應該作為廣大黨員不懈的努力和方向。

但説到“慎獨”,我竊有不同看法。慎隱,慎欲,慎省,慎微,慎權,慎言,慎友等“慎”論,一直以來可以算是傳統為人處世哲學,曾為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所恪守,而到了渴求高效率、高創新的現代社會,是否還應該過度地渲染它至高無上的地位?我恰恰認為,這一種中國人特有的處世哲學是保守到不能保守。中國人的國民性中就有唯唯諾諾,瞻前顧後,魯迅先生説的奴性,大抵有點這個意思。

常言道官場黑暗,官僚作風是怎麼來的?大概和這一個雷打不動的“慎”字有關。不左不右,不對不錯,所謂中庸之道,實質也難逃模稜兩可之嫌。“禍從口出”的忠告自古流傳至今。再看為何人人都要“慎”,慎就是小心,小心就是怕,折射出人與人之間的險惡和冷漠。

現實生活中,正因為傳統教育我們要慎,所以對於領導我們有意見並不真正表達,首先服從領導的“領導”,自己的意見建議都讓它隨波逐浪,在強烈的官僚之風的壓制下,忍氣吞聲,寡言少語,機械做事,循規蹈矩,亦步亦趨,不求創新,只等一朝權力的把柄緊緊握在自己手中時,便摧枯拉朽,全盤否定,一切另起爐灶,浪費資源,人事變更,即又是另一番“改朝換代”云云。這樣一來,工作停步不前,更別談什麼創新而言。

當然我並非是在鼓勵胡言亂語、濫用職權,而是提倡在一定的規則內,旗幟鮮明,大膽創新,追求效率,處事有魄力,敢想敢做敢説,而不是盲目跟風、阿諛奉承、唯唯諾諾。也唯有改變和消除這些詬病,創造之花才足以在合適的土壤中蓬勃成長。或許這一定程度上也恰可成為黨員需要加強的修養之一。

彙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