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論文參考

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和諧社會論文

和諧社會論文參考

改革開放以及由其釋放出來的巨大社會生產力,為建設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重要的體制基礎和物質條件。然而, 目前 我國仍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 工業 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速發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形勢緊迫, 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任務艱鉅……這些過程與體制轉軌進程交織在一起,使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舊矛盾呈現出異常複雜的狀況。

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十分艱鉅。 和諧社會應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並進的社會。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物質前提,但經濟發展不等於單純的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如果不能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結合起來,不能促進普遍的社會公正與社會進步,就可能加劇社會矛盾。

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形成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機制。 和諧社會應該是城鄉協調發展的社會。近年來,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有所擴大,農民增收難,特別是農村社會事業如基礎 教育 、公共衞生服務、社會保障事業等投入不足,嚴重滯後於城市,已經 影響 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三農”問題是涉及經濟轉型、城鄉關係、體制結構的綜合性問題。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通過綜合配套改革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的機制。 和諧社會應該是各地區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社會。

我國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一個重大的課題。發展不僅僅是上項目、拉投資、搞基礎設施建設。中西部地區的差距,更多地體現在觀念和體制上。因此,中西部地區要加快發展,關鍵是轉變觀念,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體制創新。 和諧社會應該是人與 自然 和諧相處的社會。過去我國的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為代價的,這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基礎和生存環境,儘可能減少環境污染、資源破壞對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快速轉型,社會利益格局劇烈變化,制度變革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動明顯。我們應高度重視制度創新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度創新,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又形成合理、公正、有效的解決社會矛盾的新機制,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體制保障。 制約構建和諧社會的體制因素 改革本質上是利益關係的調整。應通過改革,形成一種公平有效的利益調節機制。這種利益調節機制的形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體制基礎。

我國改革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傳統體制中某些重要環節改革的滯後,制約了公平有效的利益調節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行政性資源配置中的權力市場化問題。資源的行政性配置在任何社會都是存在的。但是,由於權力運行的特殊性,為了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效率,同時也為了防止權力尋租性腐敗,成熟的市場經濟都嚴格限制其介入的領域,並且對權力運行實施有效的監督。我國在體制轉軌中大幅度減少了行政性資源配置,但權力市場化問題依然存在。

可以説,行政性資源配置中的權力市場化是導致社會財富佔有和分配不公的主要因素,其負面影響遠遠大於市場調節機制本身的缺陷和社會調節機制的不完善,而且還使這兩種機制產生扭曲,加劇了社會利益關係的失衡。 要素市場化滯後問題。我國市場化改革的重大進展是重塑了多元市場主體,實現了產品市場化,但在要素市場化方面進展明顯滯後。這是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也是影響經濟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基本要素市場發育和形成過程中,勞動力是最早市場化的要素,這主要表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然而,隨着農民的非農就業從短期流動向長期性、職業化轉變,有關制度安排已經明顯滯後,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社會保障成為勞動力要素市場化中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