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孝道文化的養老保障功能淺論

傳統孝道文化的養老保障功能,弘揚和提倡現代社會的公民孝道教育,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提供支持。

傳統孝道文化的養老保障功能淺論

中國傳統孝道文化藴藏了豐富的養老敬老的思想,並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養老敬老的文化傳統。什麼是“孝”?《説文解字》解釋説:“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這一解釋指明瞭孝是兒女對父母的敬養。儒家的孝的學説從子女角度闡述了父輩與子輩之間有關敬養關係的道德原則和行孝的規定要求。敬老和養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其精神所在。敬老是指對父母及老年人的敬愛和敬重,不僅包括在物質生活上保證父母和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合理需要,而且包括在精神上滿足父母及老年人的需要。養老是指對父母和老年人提供物質供給,生活照顧和精神慰藉,使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統一於為老年人提供適宜的條件和氛圍,達到生命延續,社會發展之目的。

中國傳統孝道文化藴藏的養老敬老思想自古有之,源遠流長。孔子在《論語》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其中“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會思想。孟子在養老敬老方面的貢獻表現在:首先,他從人的本性上論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孟子提倡“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已歸矣。”他把養老與“有善”、“仁人歸矣”聯繫起來,並推崇“養老敬賢”、“敬老慈幼”。管仲在治國實踐中提出國君出巡要行“九惠之教”,即行九項惠政,其中明確的養老措施有二項,即“老老”和“養疾”。所謂“老老”,就是“凡國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無徵,三月有饋肉。八十以上,二子無徵,月有饋肉。九十以上,盡家無徵,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撐。勸子弟精膳食,間所欲,求所嗜,此之謂老老。”這項措施規定,老人70歲以上,一個兒子不服役,每三個月政府饋送一次肉食;80歲以上,兩個兒子不服役,每月都有饋肉;90歲以上的老人。全家不服役,每天都要有饋肉。老人死了,政府供給棺撐。平時勸導老人家裏的弟子,要為老人精心供食。所謂“養疾”,就是“凡國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問之,九十以上,日一問;八十以上,二日一問;七十以上,三日一問;眾庶五日一問;疾甚者以告,上身問之,掌病行於國中,以問病為事,此之謂養疾。”即國家設掌病一官,對老人及一般庶民中的患病者給以問候,對於病危者,國君還要親往探問。在20世紀初期,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闡釋民生主義時指出“少等的人有教育,壯年的人有職業,老年的人有養活,全國男女,無論老小,都可以享安樂。這就是三民主義的用法。孫中山先生把養老問題和民生之本聯繫了起來。由此可見,養老問題不只是一家一人之事,而是社會之事,是社會管理、社會動策、社會革命、社會理想之事。人人都有老的一天,因而養老問題具有社會普遍性。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及不同的社會制度裏,各社會都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和文化傳統處理這一問題。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中藴藏的養老敬老思想就是特定國情、社情下的產物。

從中國當前的養老方式看,雖然自助養老、社會養老有一定的發展,但這些養老方式在中國當代社會,所佔比例較小,而且受到諸多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限制。加之我國是個發展中大國,人口基數很大,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很難指望像某些西方發達福利國家那樣,以社會和國家福利的形式全部解決養老的經濟供給問題。因此,在相當長時期內,家庭養老仍然是中國大多數家庭主要的養老方式。加之孝道文化歷經幾千年,家庭養老也變成了老年人的一種文化精神需要,許多老年人還是願意接受子輩的孝道養老方式。儘管現在大家庭多數不再聚族而居,甚至父母和成年子女也不在一起居住,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割斷血濃於水的親情,中國人還是非常重視家庭親情,家庭仍然是人們的精神家園,父母仍然是人們心靈的港灣,孝親仍然是大多中國人深厚的情懷和實踐。儘管有孝親與工作、地域、居住、小家庭的諸多矛盾,但這也並沒有影響很多人履行自己孝親的倫理義務。經濟供給、體力付出和照顧、精神關懷,這仍然是很多人的孝道實踐。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作為倫理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在中國傳統養老中起到了教化、導向、凝聚、調控和傳承作用。

1、傳統孝道文化具有養老的教化功能

幾千年來,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凡是尊老敬老和孝敬父母的,都受到社會的讚揚,凡是不尊老敬老和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都為世人所不齒。孔子説:“百善孝為先。”尊老敬老是為人的美德,子女孝敬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古往今來,事親至孝的感人事蹟很多。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父母通過基本孝義的教育與自己對上一輩的行孝行為教育,通過這種耳提面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不斷地教化子女,使之建立起正確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培養其適應社會各種規章制度、風俗習慣的行為規範。

2、傳統孝道文化具有養老的導向功能

孝道文化強調家庭中子女對父母的贍養職責與義務。在吃的方面,《禮記·王制》規定csl,從父母50歲開始就要為他們特別準備精糧不,能再和自己一起吃粗糧;到了60歲每餐飯就要準備肉食;到了70歲,還要有精美的副食品佐餐;到了80歲還要經常給他們吃珍貴難得的食物,以補充營養;父母90歲的時候就要隨時隨地給老人提供食物和飲品。在穿的方面,《禮記》説,70歲以上的老人就要穿帛裘衣服。80歲以上的老人就是穿帛裘衣服也不暖和了,完全要靠做子女的問寒問暖和細心體貼。因為老人已老,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所以《禮記·王制》還規定子女必須從老人60歲開始為老人準備葬具。“六十歲制,七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年齡越大,老人的精力和體力越來越衰微,這種將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分別給予不同權力和不同照顧的禮儀和方式是對老年人的一種體恤。朝廷還規定的子女的養老原則是“君了譽老不徒行,庶人着老不徒食”。在中國古代社會,只有尊者才能乘坐馬車。皇帝出行乘坐馬車稱為“龍輩”。對士大夫階層來説,60歲以上的老人每餐吃肉已不成問題。他們有更高的要求,出必乘車成為他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對一般的平民家庭來説,60歲以上的老年人能否吃上肉還是個間題,所以國家規定60歲以上的老年人必須保證每餐都有肉食。

3、傳統孝道文化具有養老的凝聚功能

在古代,養老行孝的道德的準則被看作是一種家庭道德,是維繫家庭關係的基本準則。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為基礎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政務包括五倫十義、家產、家風、家法等內容,這些內容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成為中華大文化中的子文化。孝道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因為文化可以使一個社會羣體中的人們,在同一文化類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從而產生相同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習慣,並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產生巨大的認同抗異力量。尤其在家庭,作為社會的初級羣體,羣體內的成員具有不可替代性,作為其基本成員的父母與子女本身就存在着十分緊密的依賴關係和歸屬感,通過養老孝行的雙向互動以及情感交流,使家庭產生巨大的聚合向心力,凝聚所有的家庭成員共建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4、傳統孝道文化具有養老的調控功能

在中國古代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體現最基本的人倫關係。在家庭裏,在孝與養的關係上,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最早存在的,也是最根本的。傳統孝道文化的養老保障功能一切其他關係均是從這一關係中派生的。因此,孝必須首先敬愛父母,孝道所體現的是子女對父母、祖父母敬養之義務。這一義務的價值在於肯定生命與重視生命及其來源。生我者,父母也。父母之結合即夫妻之結合。夫妻之關係有再造生命的意義,同時也有使父母生命延續的意義。夫婦之關係可啟後,父子之關係在承前。承前啟後,血緣相聯。這便是生命“縱”的意義。親兄弟關係,可謂是生命“橫”的意義。對兄弟關係的重視,乃是對生命來源擴展的尊重。蓋兄弟之的生命,均從父母的生命而來。我們敬愛父母的生命,亦應敬愛父母生命所創造的生命。所以,孟子感慨曰:“堯舜之道,孝梯而己矣。在家庭中,所有的成員為了共同的生存和發展,會要求其成員在養老上必須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形成一定的家庭養老規範,使家庭成員在養老上明是非,辨善惡,趨向共同的價值觀,以保證家庭得以在社會秩序中良好地運行發展。孔子説:“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另一方面,他又要求“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可見,孔子是從敬、樂、憂、哀、嚴等的角度上規範了子女孝養父母的行為,認為子女對父母的孝養應該符合禮的要求。同時,這種符合是償還性義務,而應該是從內心深處對父母進行孝養和敬愛。但是人都是有個性的,家庭也是一個矛盾的對立統一體,父母與子女作為兩代人,代溝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家庭孝道的倡導,發展家庭和諧的親密人際關係,就能很好地調解家庭養老的矛盾,使家庭成員在養老問題上的矛盾關係得到調節。孝文化不僅能夠通過孝養父母使家庭中的所有成員都享受到有物質保障的生活,更可以通過孝敬,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緣關係基礎上,建立起互愛互助、温暖愉快的親情關係。和諧、安寧的家庭生活是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極為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