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文獻檢索課教學探索分析

漢語言文學專業文獻檢索課教學探索摘 要:通過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實踐,以實例説明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重要工具書的講授要與其文獻背景相結合。在教學方法上,基本知識的講授要與基本技能訓練相結合,“機檢”要與“手檢”相結合,運用多媒體課件要與師生交流互動相結合,以期提高學生檢索和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能力,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文獻檢索課教學探索分析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引導學生檢索、分析、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方法課,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工具課,是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平台。自1984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以來,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歷程。二十多年來,文獻檢索課(以下簡稱文檢課)正沿着專業化的方向深入發展,已滲透到全國各高校的幾乎所有學科。筆者根據自己十多年來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開設文檢課的實踐,就教學方面談一點切身體會,以期與同仁切磋。

1、 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

文檢課的教學內容只有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加強其針對性和實用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樂趣中得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營養。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擔任文檢課的教師不僅要擁有文獻檢索理論和豐富的檢索經驗,更要具有聽課對象的專業知識背景。不僅要熟悉本校該專業的館藏文獻資源,而且應是本專業知識和文獻的內行,對於該專業文獻的認識和判斷能夠深入到學科內容的深層結構。由具備這樣條件的學科館員擔當文檢課的教學任務,才能夠使文檢課從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知識層面向學科專業層面縱深發展,使學生有效地把獲得的文獻檢索基本技能運用到專業課的學習實踐中。

如在講授工具書的檢索方時涉及到的部首法,這是我國漢語類工具書中基本的、常用的排檢方法之一。部首法中涉及到文字學和檢字法兩種歸部原則。這些原則與文字學緊密相關,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掌握的,是學生現在學習、將來從事專業工作或進一步深造需要的。筆者在講課中就把這兩種歸部原則的歷史沿革、各自的優缺點等,作為重點講解並分析舉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礎上,佈置課後作業:列出一些具有典型部首意義的字,要求學生從《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查出其部首歸屬。在下一次上課時,讓學生給出答案,還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現代漢語詞典》“一字多部”檢字法的優缺點[1]。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部首法的查檢方法,也鞏固了漢字意符和漢字結構方面的專業知識。

2、 講授重要工具書與其文獻背景相結合

對於重要工具書的講授,如果不從文獻背景入手,學生獲得的知識往往不夠系統完整。例如,查現存古籍,應該首選《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總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為宏大、體制最為完備、編制最為出色的一部目錄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必須學會使用的。但介紹《總目》的編纂體例及作用之前,首先應介紹《四庫全書》的來龍去脈,才能使學生整體把握《總目》的內容。在介紹其檢索方法時,選擇了眾人仰慕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和名臣文天祥的《文山集》作例子,分別按四角號碼從“著者姓名索引”和“書名索引”角度查檢,看《總目》對他們及其作品的介紹和評價。之後,再介紹電子版《四庫全書》及檢索、《續修四庫全書》及《續修四庫全書總目錄·索引》的檢索,使學生既感受到課堂內容的豐富,又掌握了查檢古典文獻的多種途徑。

再如,講授葉聖陶編輯的《十三經索引》時,先介紹十三經及《十三經注疏》,再根據葉老之序介紹《十三經索引》的編纂經過及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檢索慾望後,再舉例講解其檢索方法。最後介紹xx年新出的紙質版和電子版《十三經索引》。該索引充分借鑑了葉老的成果,由句子索引擴展為逐字索引,拓寬了檢索渠道。通過系統講解,舉一反三,學生對中國傳統經典文獻十三經及其檢索方法有了系統的認識。

3、 講授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相結合

對於文獻檢索這門課來説,技能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種訓練不但要有,還要有適度的量。訓練的方式也要靈活多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力的提高。國家教委把這門課的課堂教學與實習比例定為1:1至2:1,經過實踐檢驗是合理的。例如對四角號碼檢字法的訓練。四角號碼法是漢語辭書最優秀的排檢法之一。此法為查找部首難辨、筆畫繁多、不知讀音的漢字以極大的方便[2]。資料索引尤其是古籍索引,四角號碼排檢效果最為明顯。在計算機文獻檢索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四角號碼既是辭書排檢法,還被用作漢字輸入法。對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人,掌握這一方法尤為重要。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學過四角號碼法,在文檢課中要求必須掌握。在舉例講述四角號碼的筆形規則和取角規則之後,精選與專業有關的例子要求學生練習:用四角號碼標識與陰陽曆有關的二十四節氣名,與紀年法有關的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名。練習方式也細心設計:或帶領學生一起標識,或邊練習邊個別輔導,或練習一段之後提問糾正。課後佈置用四角號碼標識出自己最喜歡的五本書名及自己的姓名,下節課再提問總結。經過強化訓練,絕大多數學生掌握了這一方法,能夠見字知碼,準確取號。為查檢用四角號碼編排的工具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在每一章節講完後,都佈置適量的實習作業。所出習題的內容力求切合學生的專業實際,也就是説,是學生在自學和從事早期研究中經常會遇到的,或是在今後工作中很可能會遇到的。這樣,學生才會對這些習題產生興趣[3],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實習地點“手檢”安排在院資料室,“機檢”在圖書館電子閲覽室或學生寢室(河南大學校園網已連接到學生宿舍,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查檢資料)。通過實踐,使學生在原始工具書的查閲過程中,在計算機的檢索過程中,不斷地學到新知識,提高獨立獲取與利用各類文獻信息的能力。

4、 “機檢”與“手檢”相結合

如今,大型中文數據庫不斷湧現,因特網上的資源日益豐富,學生對其使用也隨之頻繁。文檢課必須增加利用網上資源的內容。介紹網上免費資源,推薦專業數據庫,普及查新檢索知識等,使高校文檢課既不丟棄傳統專業內容的精髓,又使課程內容時新化、實用化,以貼近學生的現實需求[4]。例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數據庫,是網上檢索國內人文社科類信息的主要檢索工具。從xx年開始,河南大學通過校園網可以查到該數據庫的全部論文。在介紹數據庫時,筆者把它作為重點,從檢索步驟到目錄範圍選擇、從時間限制到期刊範圍控制、從初級檢索到高級檢索,都一一進行演示。對各個檢索項都舉例説明,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該數據庫的使用方法。還根據檢索實踐,對該數據庫中亟待改進的問題也給學生説明。另外如《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中國人民大學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全文數據庫》、《四部叢刊》電子版、《國學寶典(v7.0版)》、中國數圖電子圖書等,也一一介紹給學生。

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還要糾正那些以為在計算機裏什麼都可以查到,手工檢索已經過時的想法。要使學生認識到,就數據庫的品種、數量和網上資源的現狀而言,在社會科學領域,計算機檢索還未能達到取代手工檢索的程度。有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目前尚未製成光盤或尚未上網,只能通過手工檢索獲取。檢索工具書如反映古籍版本的《中國善本書提要》、反映民國時期中文圖書概貌的《民國時期總書目》、反映文學研究成果的《中國二十世紀文學研究論著提要》、查考古代人物信息的《二十四史紀傳人名索引》、介紹近現代報刊資料的《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等,參考工具書如用以記錄普通話語彙為主的《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概述一切門類知識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等,目前還沒有看到電子版。

另外,還需要給學生講明紙質版與電子版工具書的聯繫與區別。計算機檢索的前提條件是將文獻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如《漢語大詞典》目前雖有光盤版,但光盤版與紙質版還是有不小的差別,光盤1.0版只是紙質版的骨架而已。在論文中引用《漢語大詞典》時,還是應以紙質版為據,不能輕信光盤版[5]。因此,今天的大學生,應同時會用“機檢”和“手檢”,才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5、 運用課件與師生互動相結合

文檢課除了給學生傳授文獻的基本知識外,還需要介紹大量的專業性工具書。這些工具書除了常用的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沒有接觸過。如果採用傳統的方法授課,學生印象膚淺。如果教師將教案製作成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俱佳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利用多媒體這種靈活生動的現代化教學手段[6],清晰系統地將各種工具書的圖片、各章節的要點、難點以及實踐環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提綱挈領地予以演示,必能提升教學水平,增強教學效果。好的課件圖文並茂,生動真切,學生身臨其境,必然激發學習熱情。

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並不影響師生互動。如講課前提問上一次佈置的思考題或作業題,引導學生答辯,這樣有利於督促學生完成作業,也便於考察學生的實際能力。再如講過書目、索引這些基本的檢索工具書之後,佈置期末考查作業。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運用學過的文獻檢索方法,整理撰寫一篇綜述文章。這是對學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提高科學思辨能力,把握課題研究成果,嘗試科研論文寫作的綜合性考查[7]。對於學生來説,撰寫綜述類文章有一定的難度。為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筆者首先在課堂上就綜述的定義、起源與發展、基本要素、基本特點、作用、結構、參考文獻標引規範、寫作步驟、注意事項等,一一作詳細講解。最後把往屆學生學過文檢課後,在考查作業的基礎上,整理髮表的綜述文章當做範文提供出來,並鼓勵學生寫好後投稿,學生躍躍欲試。在選題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自主確定。建議把選題和自己的畢業論文聯繫起來考慮,作為撰寫畢業論文的前期準備工作。這期間學生可以通過郵箱、短信、電話、面談等方式與教師溝通,商討選題的可行性。在課題檢索階段,教師隨時瞭解學生的檢索情況,酌情對其檢索策略以及檢索方法等作出必要的指導。通過反覆交流互動,多數學生在收集資料、綜合分析文獻和文字表達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能夠寫出較規範的綜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