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愛國衞生運動提高到新水平

愛國衞生運動是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倡導、動員人民羣眾廣泛參與、與人民羣眾健康密切相關的社會公益事業,迄今已經走過60年的光輝歷程。60年來,愛國衞生運動始終堅持黨的衞生工作方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取得了突出成績,對保障人民羣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總結好、運用好這60年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深入開展新形勢下的愛國衞生運動,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促進衞生事業科學發展,為提高人民羣眾健康水平作出新的貢獻。

探析愛國衞生運動提高到新水平

60年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

愛國衞生運動得到黨的領導集體始終如一的高度重視,是我們黨把羣眾路線運用於衞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始終堅持“政府組織,地方負責,部門協調,羣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工作方針,60年不平凡的歷程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和精神財富。

堅持羣眾路線。動員羣眾、全民參與是愛國衞生運動的優良傳統。愛國衞生運動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因為它的主體是人民羣眾,它的每一項工作都與人民羣眾的健康和物質文化生活緊密相連、休慼相關。人民羣眾中藴藏着巨大的力量,只要我們制訂符合人民羣眾需要的目標,組織和發動人民羣眾積極參加,使愛國衞生工作成為廣大人民羣眾的自覺行動,激發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一定能夠創造偉大的奇蹟。

堅持政府主導。地方負責、部門協調是做好愛國衞生工作的有效機制。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愛國衞生工作,將其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載體,作為推動衞生事業發展的有力抓手。各地各部門齊抓共管、層層落實,提高了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推動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了衞生防病工作,提高了人民羣眾的文明衞生意識,形成了愛國衞生人人蔘與、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堅持預防為主。預防為主的衞生工作方針是做好愛國衞生工作應當堅持的重要原則。潔淨的飲用水、安全的食品供應、免疫接種及環境衞生等最基礎的衞生因素,在保障健康、促進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愛國衞生運動是我們黨倡導和開展的全民衞生防病運動,是羣眾自己動手改造環境、同疾病作鬥爭的有效方法。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xx年的73歲,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愛國衞生運動功不可沒。

堅持以農村為重點。愛國衞生運動在農村以改水改廁為重點,帶動環境衞生建設和健康教育知識普及,是大面積、全方位改變農村面貌的有力舉措。目前,我國公共衞生服務最薄弱的環節仍然在農村,受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威脅最大的人羣仍然在農村,愛國衞生運動工作的難點也在農村。我們必須把工作的重點進一步放到農村,必須長期堅持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一起抓,把愛國衞生運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農村衞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農村環境衞生水平,培養農民的衞生習慣,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

不斷豐富愛國衞生運動的內涵

深入開展新形勢下的愛國衞生運動,既要繼承和弘揚優良傳統,又要立足現實國情、順應羣眾健康需求,不斷豐富愛國衞生運動的內涵。

着力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隨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居民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快速轉型與升級,人們更加追求生命質量和健康,對生產生活環境的期望更高,對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優質資源佈局調整、保障制度完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愛國衞生運動應着力於整合社會力量、改善環境質量、普及健康知識,從源頭上控制健康危害因素,持之以恆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積極應對日益加重的傳染病和慢性病雙重負擔的挑戰。當前,我國疾病發病和死亡模式發生轉變,傳染病和慢性病的雙重疾病負擔不斷加重。有效應對這種挑戰,應繼續將愛國衞生運動作為應對傳染病的有力抓手,廣泛宣傳衞生防病知識,不斷提高人羣健康素養,共同打造健康環境。同時,把慢性病防控融入愛國衞生工作中,將慢性病防控與健康促進納入衞生創建的指標體系,使各項防控措施可操作、可評估。

深入挖掘愛國衞生運動的文化內涵。60年的發展歷程證明,愛國衞生運動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激勵羣眾,已經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效方式。保持愛國衞生運動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必須繼承優良傳統,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在促進人民羣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衞生習慣上下功夫,在激發羣眾愛國情懷和創新熱情、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上下功夫,在整治環境、建設美好家園、保障人民羣眾健康權益上下功夫。

積極推進愛國衞生運動創新發展

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秉承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依靠羣眾、造福羣眾,從我國國情和衞生髮展規律出發,努力把愛國衞生運動提高到新水平。

努力做到“三個結合”。黨的xx大報告指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户的幸福。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愛國衞生工作應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愛國衞生運動與依法治國結合。既發揮愛國衞生在發動羣眾廣泛參與方面的優勢,又加快愛國衞生立法進程,通過立法和政策引導,促進控煙、減鹽、降糖、限酒,推動全民健身運動。二是慢性病防控與衞生創建結合。把推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防控慢性病納入衞生創建指標體系,使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慢性病危害,完善相關政策,落實部門職責,使各項防控措施可操作、可評估。三是建設健康城市與創建衞生城市結合。衞生城市(鎮)創建在我國已開展20多年,有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應因勢利導,把衞生城市創建與健康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引導各地黨委、政府更加關注羣眾健康,大力打造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人羣,以羣防羣控的戰略思維在預防、控制和消除人民健康危害因素方面再打一場新的人民衞生戰爭。

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衞生整潔行動。着眼於進一步建設整潔、優美、健康的城鄉環境,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認真總結經驗、查找存在問題,把整潔行動向縱深推進。抓好城郊結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點難點部位的整治,城鄉統籌,攻堅克難,以點串線,全面推進;集中抓好一批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環衞設施以及集貿市場的規劃和建設,滿足羣眾需求,方便羣眾生活,提升城鎮形象;及時出台有關規章制度和標準規範,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將整潔行動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重要工作中,不斷強化部門職能管理,落實崗位人員職責,建立競爭機制、強化監管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形成人人蔘與環境衞生治理、人人享有良好衞生環境的生動局面。

加大對愛國衞生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在深入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推動各級黨委、政府把愛國衞生工作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職能,切實加大領導力度、增加投入,確保愛國衞生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從建立長效、規範的工作制度入手,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逐步把愛國衞生工作納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進一步加強愛衞會的組織建設,健全愛衞會及其辦事機構,為愛衞會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完善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和分級管理的工作方式,強化部門協作,充分發揮愛衞會的議事協調作用;及時研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使愛國衞生工作與促進人民羣眾健康水平的提高緊密結合、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