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碩士開題報告範文

題目:體育碩士開題報告範文

體育碩士開題報告範文

一、立論依據

(一)論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得到不斷的改善。XX年我國開始實行新的休假制度,我國的法定休假日達到了115天,意味着我國居民一年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閒暇時間。但是隨着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為了緩解壓力各種各樣的休閒活動不斷湧現,但普通的休閒活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國內旅行社組織的一些旅遊活動,越來越像麥當勞快餐一樣來去匆匆,讓旅行者錯過隱藏在自然風光後的驚喜和樂趣。人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迴歸自然,與自然親密接觸,感受自然的清新又不失驚險刺激,在驚險刺激中釋放壓力的休閒活動。為此,在一些大都市中形成了一種“有錢有時間又喜歡親近自然”的“驢友”。這些“驢友”從普通的休閒活動中分離出來,熱衷於在大自然中暢遊,尤其是一些探險活動,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户外活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户外運動俱樂部是户外運動適應市場需要的產物,是推動户外運動發展的重要載體。伴隨着户外運動的興起,户外運動俱樂部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XX年,我國正式登記註冊的户外運動俱樂部有700多家,自發性組織户外羣體則不計其數,有5000萬人經常參加户外運動。

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水平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户外運動最早興起的城市之一。在上海,户外早已成為一種時尚的代名詞。在百度工具欄中輸入“上海户外運動”會發現大量的户外運動俱樂部以及户外運動用品商店,民間自發的還沒有組建網站的户外運動團體更是大量的存在。1999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户外運動俱樂部——白浪户外,XX年開始,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和户外商店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到XX年底,上海登記備案的户外運動俱樂部已有50家,而沒有登記的俱樂部有200多家。但縱觀已有文獻,發展僅有寥寥數篇關於上海户外運動的文章,專門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還是空白,發展如此迅速卻沒有引起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視。本為試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以期拋磚引玉使得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視,獲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1、理論意義

相對於比較成熟的旅行社及旅行社產品而言,户外運動與户外俱樂部的研究確實非常少的。目前關於户外運動僅有的文獻主要圍繞着中國户外運動產業發展、户外運動救援、户外運動網站管理等,專門以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產品——户外運動服務為研究對象的文章比較少,所以存在着一定的理論空白。本文選取上海市的户外運動服務產品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觀察、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等方法,一方面理清上海户户外運動俱樂部及户外運動產品發展的現實狀況以及特徵,發現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它們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 對上海的户外運動俱樂部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影響因素、期望等,希望能夠豐富我國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理論基礎與理論結構,同時也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有關消費者行為,尤其是户外運動消費者行為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

2、實踐意義

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較為清晰的瞭解到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户外運動產品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行為特徵。本文的實踐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二是微觀層面。宏觀層面的意義在於透過户外運動服務產品所折射出來的問題為上海市在制定和規範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的政策方面,提供一些有用依據,能夠更好的引導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不斷的發展。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迅速,足以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政府應當加強引導工作,為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提供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微觀層面的意義在於,一方面深入瞭解上海户外運動服務產品的市場需求狀況,瞭解上海户外運動服務產品市場發展規律,並發現户外運動俱樂部在產品組合、組織管理、制度設計、人力資源構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調查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客源市場,瞭解消費者行為特徵和消費偏好等為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與對策。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國外相關研究回顧

西方的休閒思想不同的東方的休閒思想,西方人更強調藉助於休閒活動,尋求濃烈和刺激的感官享受並通過具有極大發展張力的活動形式,充實和完善以自我為主題的人格意識。因此,相對於中國語言的“户外運動”,國外更多的是用“特種旅遊”或“探險旅遊”來表達。特種旅遊在西方國家由來已久。在這裏並不贅述特種旅遊的發展史,在 中輸入“adventure tourism”對國外探險旅遊的文獻進行了梳理。國外對户外探險旅遊的研究從最初的概念分析,逐漸發展到對探險旅遊的安全、產品、市場、影響乃至專題探險旅遊等深層次的研究。研究的地域也從發達國家的傳統探險旅遊目的地逐漸擴大到全球視野的新興探險旅遊目的地。

1.户外遊憩理論研究

關於户外運動的研究,國外主要集中在外遊憩理論的研究中。clayne r. jensen在其《美國户外遊憩》一書中,研究了户外遊憩的基本理論,户外遊憩的管理機構、服務組織以及户外運動產於和環境資源保護等方面。robert e. manning在《户期外遊憩研究:滿意度的探索和研究》中專門對户外遊憩參與過程以及滿意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nick hanley等在《户外遊憩的新經濟學》中,從經濟的角度討論了山脈(攀巖和攀登運動)、森林、河流海洋等集中户外運動的需求評價模式和方法。sung(XX)對探險旅遊、探險旅行與生態旅遊、商業化的遠征探險、户外遊憩等相關概念進行了分析。

2.户外探險旅遊安全研究

國外的户外探險旅遊研究是從關注基本概念開始展開的,隨着探險旅遊的不斷髮展,研究的內容逐漸向探險旅遊的安全問題、產品、市場、影響乃至專題探險旅遊研究等深層次深入。fluker(XX)研究認為雖然人們在生活中會努力降低風險,但是在探險旅遊中確實在追逐風險,或至少是接受風險的,這也正是探險旅遊的特殊吸引力。但是cater(XX)認為探險旅遊不是需要真是的風險,參與商業化的探險旅遊活動的遊客實際上是在追尋一種恐懼和挑戰。本特利等(bentley, mayer,page,chalmers,XX)對新西蘭户外探險傷亡活動,克里夫特等人(clift al.,1997)、維克斯和佩奇(wilks & page,XX)及佩奇(page et al.,XX)對蘇格蘭的探險旅遊活動進行專題研究,穆薩等(musa et al.,XX)得出到珠穆朗瑪峯國家公園89%的遊客會受到高原反應、呼吸疾病以及腸道感染的影響。艾特肯(aitkens,1990)、普勞爾等(prall et al.,1995)、古萊特等(goulet et ,XX1)、哈格爾(hagel,XX)等學者不僅分析了雪上項目的基礎數據,而且比較了滑雪與滑雪板運動對身體不同部位的傷害度,頭盔和護腕的影響,以及技術及經驗的作用。卡倫和佩奇(callander & page,XX)倡導安全經營和規範立法,並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保險制度是旅遊賠償中最符合帕累託效用最大化的一種方式。

3.户外探險旅遊產品及市場研究

目前,以户外探險旅遊產品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文獻比較稀少,正如more&averill(XX)中所説的“遊憩研究中最受忽視的部分是一個活動中的真是作品”。buckley(XX)從價格、持續時間、團隊規模、技術和遙遠性等方面研究了探險旅遊產品,發現產品可以被整理為從小規模、高難度、高價格到大規模、低難度、低價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早期,在西方國家與探險旅遊相關的雜誌、期刊、設備製造、旅行用商品、零售商和運營商數量得到了迅速發展,由此折射出旅遊探險市場出現了迅速的規模化發展。loverseed(1997)認為探險旅遊是北美地區增長最快的旅遊產業部門。根據加拿大的全國旅遊數據顯示,超過7300萬北美成年人蔘與過探險休假,近5500萬人過去12個月內進行了探險休假(tourism canada.1995)美國一份報告顯示,9800萬美國成年人(近半數成年人口)過去五年內進行過探險休假。

面對發展勢頭迅猛的户外探險旅遊,不少學者的研究方向也聚焦於此。walle(1997)認為冒險探險和追求知識和見聞的探險分屬於不同的目標市場,旅遊學者和旅遊業者應該能夠分辨這一區別。sung(XX)也從探險旅遊多樣的市場環境因子的概念唯獨深入到了探險旅遊市場系統的研究,並將探險旅遊市場細分為六個類別:普通狂熱型、預算青年型、軟温和型、高端自然主義者型、家庭休假型、成熟獨行者型。

4.户外探險旅遊影響

隨着户外探險旅遊業的迅速發展,一系列關聯影響也呈現出來,學者對影響的主要研究點在於對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shackley(1996)對印度北部沙漠jaisalmar進行了研究,發現雖然户外探險旅遊產業是當地經濟的支柱,但是缺乏又顯得管理使得就業和環境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hendee&dawson(XX)在對北美的荒野管理中發現,向土地管理者控告的多是馬匹和揹包徒步,騎馬者在減少影響方面比其他旅遊者少,馬匹實際上產生了生態影響。silori(XX)研究了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nanda devi 生物保護圈保護區探險旅遊活動的社會經濟與生態效應。但研究不僅僅侷限在生態學方面,社會學方面的影響研究也是存在的。noy(XX)研究了揹包旅遊者相互交流和講述自己的旅行故事對敍述者和聽眾的意義、與社會文化的聯繫以及揹包旅遊在實現旅遊者自我轉變方面的影響等問題。

國內相關研究回顧

隨着户外運動的不斷髮展壯大,户外運動俱樂部的不斷增多,我國户外運動研究開始發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過中國知網的搜索發現我國户外運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户外運動概念的研究與界定

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內的學者研究並闡述了户外運動的概念。劉鳳香(XX)通過比較户外運動和體育旅遊兩個概念,辨析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認為二者雖都具有異地性、暫時性和非就業性等旅遊活動的特點,但能研究重點不同,户外運動着重於“運動”,而體育旅遊測側重於“旅遊”。總體來説,户外運動快速發展時期是在中國進入休閒時代後得益於我國休閒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有學者將户外運動與休閒相結合,如李紅豔(XX)將户外運動放在休閒的概念下進行探討,將户外運動視為一種休閒生存狀態,認為户外運動是人們在閒暇時間,為了滿足自身身體健康、放鬆和休息、人際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險等多方面的需要,採用體育運動的方式(步行、登山、滑雪、騎自行車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種特定自然環境下進行的各種户外體驗活動。齊 震(XX)認為休閒與户外運動相輔相成,休閒是户外運動的前提,户外運動是休閒的方式。

2.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

互聯網在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對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網絡虛擬的户外運動俱樂部,研究大致可分為兩個視角。一是户外運動俱樂部的導向引領作用。大多數人接觸户外運動都是通過網站引導,以網絡為平台進行活動發佈、經驗交流、信息反饋等。韓冰,路紫(XX)運用評估框架對户外運動俱樂部網站論壇進行了分析,認為網站論壇的互動作用對個人出行行為具有很強的導引作用。王楊等(XX)以石家莊樂遊户外運動俱樂部為例,分析了信息流對人流的導引機制,認為户外運動俱樂部網站在信息溝通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信息的產生、擴散、共享、交換衍生出信息流並對人員流動產生作用。路紫、樊莉莉(XX)以樂遊户外運動俱樂部為例,在訪問和調查的基礎上評估了該網站的服務功能,提出中小型旅遊網站進一步發展的新型商業模式,論證了一個地理學所關注的重要問題——電子商務時代地理區位的重要作用。二是户外運動俱樂部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李久全,高捷(XX)分析指出我國户外運動市場迅速擴大、俱樂部數量快速增加,但也存在着户外活動或賽事數量及盈利能力不足、俱樂部缺乏競爭力等問題,提出舉辦有影響力的活動或比賽吸引電視轉播和贊助、整合户外俱樂部資源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等對策。張傳統(XX)探討了探險旅遊俱樂部的未來發展模式,認為它是體驗經濟模式的最好實踐舞台,其發展要實現與體驗經濟對接,並提出了探險旅遊俱樂部發展若干思路。

3.户外運動產業研究

在文獻搜索過程當中統計顯示,户外運動研究成果最多的集中在户外運動產業層面,這也揭示了一個問題,户外運動產業的巨大經濟潛力已經引起社會的重視,户外運動產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朝陽產業。從XX年至XX年底,根據著名的戈爾公司調查以及中國紡織協會户外分會數據,中國户外產品零售總額從23.8億元增加至近50億元,户外用品專業店的數量從XX年的1316家增加到XX年的1400家,銷售額從XX年的10.6億元增長到XX年的18億元。現有的文獻對户外運動產業的研究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1)宏觀層面的研究視角主要在於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現狀。樑強等(XX)認為“户外”定義狹窄,商家經營思想侷限、商家營運策略病態發展是我國户外運動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基於户外運動市場需求特徵提出了價值創新策略:重新定義需求內涵;推崇“泛户外”概念;自主創新,提升國產户外品牌的整體競爭力;注重市場服務互動與消費者價值體驗。郭進輝(XX)提出了户外運動旅遊的概念,分析了我國户外運動的資源開發、組織與運營機構、參與者、户外用品市場發展現狀,並提認為加大理論研究力度。擴大户外運動內涵、提高户外運動旅遊產業開發意識、完善户外運動旅遊管理,建立保障體系才能確保户外運動旅遊的健康發展。樑強,王欣(XX)通過對我國户外運動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的剖析,認為中國户外運動產業有兩大難題有待攻克:一是行業整體的市場發育程度與規模有待提升,散、小、弱的狀況亟待改變,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乏力;二是停留在製造加工的階段,缺乏自由品牌的支撐。孫班軍,陳永斌(XX)梳理了河北省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現狀,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民眾思想保守、法律法規制度缺失是影響河北省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因素,為此要制定户外運動長遠發展規劃、培育民眾對户外運動的正確理念,制定優惠政策,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樑強等(XX)藉助產業經濟學scp範式對我國户外運動產業的市場結構、產業運行和產業績效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認為我國户外運動產業市場集中度低,市場進入壁壘低,產品差別化不大,運營粗放,研發不足。

(2)對户外運動微觀層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營銷、市場特徵、消費等方面。户外運動產營銷策略影響最主要的五種因素依次為:市場因素、組織與管理因素、企業選址因素、專業與營銷環境因素、資本因素(李香君等,XX)。吳清國等(XX)分析影響中國户外與需求消費因素,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人均gdp不斷增長,對户外運動的需求不斷增加,户外運動發展前景良好。樑強,羅永泰(XX)分析我國户外運動市場消費者需求的特點與產品特徵,提出面向體驗經濟的户外運動產品營銷變革:重新定義需求內涵、推崇“泛户外”理念;注重户外市場服務互動與消費者價值體驗;營銷規劃需結合科技、人文和藝術。高建磊等(XX)選取京、滬、穗三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户外運動發展較快的地區,對三地户外運動羣體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研究。

4.以個體城市為例,研究户外運動發展

張雅偉(XX)簡述户外運動在上海的發展,歸納闡述了户外運動在上海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和劣勢,呼籲社會客觀對待户外運動的發展,既不要過高估計它的效益,也不要用偶然事件來以偏概全。王莉等(XX),李紅豔、肖光來(XX)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北京市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認為北京市户外運動產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規模小,產品種類少且質量不高,缺乏專業人才,俱樂部管理不規範。黃河、朱斌(XX),胡俊、吳敏才(XX),吳寶升等(XX),張西林、王曼娜(XX)分別對桂林市、温州市和湖北省的户外運動發展狀況進行了研究。研究了桂林發展户外運動的優劣條件。

5.户外運動風險保障及風險管理研究

在各種户外環境中進行户外運動時存在一些可能引發人體傷害的危險因素,自我國開展户外運動項目以來,風險事故也伴隨而來。據XX年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户外運動事故調查事故小組發佈的《XX中國登山户外運動事故報告》中顯示至XX年為止在中國境內進行的官方户外登山活動中共有81人遇難,而且近三年來,遇難人數還在不斷的上升。除此之外,大量民間自發組織的户外運動活動中遇難事故的報道也頻頻出現,引起了社會和輿論的重視,風險問題成為是户外運動發展的一個瓶頸。鄒本旭(XX)調查表明由於户外運動本身特點及在我國開展較晚,安全措施方面發展不完善等導致損傷率較高。焦玲玲,章錦河(XX)認為露營旅遊相比與傳統旅遊來説自主性隨意性強、內容與形式更為複雜、風險係數高。

户外運動活動存在風險,建立與之相配套的風險保障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張進福(XX)認為一個高效完善的旅遊安全救援系統應該由核心機構、救援機構、直接外圍機構、間接外圍機構四部分共同組成。王小利,張樹夫(XX)認為構建我國探險旅遊安全保障體系要加強對探險旅遊危險因素的安全感知,對探險資源進行風險評定,建立安全救援系統。李俊,凌浩(XX)認為盈利性户外運動在組織過程中面臨三種風險:人的風險、伍的風險、環境風險,推斷出盈利性户外運動組織過程的風險管理實際上是風險管理目標的確定、風險管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風險管理效果評估的動態循環過程。鄒統釺等(XX)通過探險旅遊風險評估及保障機制兩個方面對國內外文獻進行了梳理分析,認為還未出現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探險旅遊安全管理模型和全面保障模型。齊震(XX)認為建立一個以户外運動法規政策為理論指導、以户外運動裝備為物質基礎、以户外保險和户外救援為兩翼保護措施的户外運動安全保障體系,使户外運動俱樂部擺脱民間的組織狀態。龔良軍,陳然(XX)針對俱樂部日益凸顯的管理問題,指出應加強對俱樂部的管理規範化,把經驗變成制度,建立科學完備的體系、制度。

6.户外運動法律法規及政策研究

建立健全户外運動的法律法規是保障户外運動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對此學者們已達成共識。龔良軍(XX)認為户外運動法學研究十分薄弱,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相對於户外運動發展緩慢;法律效力層次低且缺乏適應性;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立法研究少;操作層面上的立法滯後,呼籲加強户外運動立法。李萍等(XX)從地理環境、經濟環境、網絡環境三方面,對中國户外運動公共政策進行分析,認為中國亟需建立安全救援體系的相關政策,健全户外運動品的質量認證標準。

(三)研究評價

由以上回顧可以發現,國外户外運動研究從最初的主要關注基本概念,逐漸向探險旅遊的安全問題、產品、市場、應先個乃至專題探險旅遊研究等深層次深入;研究地域從發達國家的傳統探險旅遊目的地逐漸擴展到全球視野的新興探險旅遊目的地;研究方法中描述性定性分析逐漸減少,實證研究、定量分析方法乃至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應用逐漸增多。國內學者對的研究重點在與户外運動產業及户外運動風險保障及安全管理方面,多數是一些描述性的定性分析,多數是從宏觀層面的研究,微觀問題研究成果欠缺,也沒有形成系統化、模式化的研究體系,可以看出,國內外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研究對象選取上,從目前相關研究的集中度和選題的傾向性來看,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户外運動及其相關行業;二是户外運動風險管理問題。對户外活動的真是存在部分,户外運動服務產品及户外俱樂部的研究卻非常少。户外運動的發展能否得到規範,安全問題能否降低都與户外運動俱樂部息息相關,存在一定理論空白。

其次,從研究內容上看,現有的探討多集中在宏觀層面,户外運動俱樂部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現階段的户外運動俱樂部是怎樣運營的,它與其他類型的俱樂部有何區別於聯繫,還沒有進行深入探討。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擁有龐大的客源市場,其户外運動俱樂部有哪些類型,有多少註冊的,多少團體性質的,多少實體店面還都是模糊的。户外俱樂部的户外運動服務產品是怎樣設計的,是否真正的對接了市場需求,還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

最後,在研究方法運用上,採用概念性方法進行理性探討的文獻較多,户外運動產業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描述性、推理性、數理統計3種類型;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數理統計方法,定量有餘而定性不足,兩者結合度不夠高。有鑑於此,本研究選取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服務性產品及其客源市場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從休閒學、旅遊學的角度來深入研究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力求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深入瞭解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客源市場的為上海户外俱樂部的發展做出理論上的貢獻。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李香君.户外運動產業經營現狀與特徵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XX(3):124-127.

[2] 王莉,何世權,張慧峯,高俠.對北京市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XX(9):1159-1161.

[3] 黃河,朱斌.旅遊城市休閒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研究——以桂林為例[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XX(4):25-27.

[4] 郭進輝.我國會外運的旅遊產業發展評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XX(5):54-57.

[5] 樑強,李芃鬆. 基於隱性需求挖掘的户外運動產業價值創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XX(3):214-217.

[6] 張鵬飛,陸晶晶.我國户外運動研究現狀[j].體育承認教育學刊,XX(5):47-49.

[7] 李久全,高捷.我國户外運動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XX(12):1625-1627.

[8] 樑強,羅永泰,趙偉.户外運動產業的需求挖掘與價值創新策略[j].體育社會科學,XX(3)34-36.

[9] 孫班軍,陳永斌.河北省户外運動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XX(1):1-2,17.

[10] 樑強,王欣.微笑曲線視野下我國户外運動產業戰略升級思考[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XX(1)4-7.

[11] 韓冰,路紫.户外運動網站論壇功能評估及其互動作用對個人出行行為的導引[j].人文地理,XX(1):58-62.

[12] 王楊,孫中偉,樊莉莉.中國户外運動網站的現狀及其對人流的導引——以石家莊樂遊户外運動俱樂部網站為例[j].石家莊學院學報,XX(3):84-89.

[13] 李紅豔,肖光來.北京市民參與户外運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學刊,XX(4):41-43.

[14] 胡俊,吳敏才.桂林市户外運動現狀調查與發展空間分析[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XX(2):123-126.

[15] 張雅偉.對上海户外運動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XX(1):71-73.

[16] 李萍,李驊,李豔翎.湖南省户外運動產品消費的實證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XX(6):690-693.

[17] 吳寶升,龔益靜,何立.温州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XX(3):70-73.

[18] 張西林,王曼娜.户外運動俱樂部規範發展探究——以湖南省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XX(6):95-97.

[19] 李香君,王愛豐.南京户外運動產業營銷策略因素分析[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XX(1):45-50.

[20] 吳清國,王濤,王先亮.中國户外運動消費需求趨勢分析[c].第2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論文集,北京,XX:164-167.

[21] 高建磊,張朝暉,辛洪濤.京、滬、穗城市户外運動羣體的消費行為研究[j].體育世界,XX(2):35-36.

[22] 樑強,羅永泰.需求導向的我國户外運動產品體驗營銷創新[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XX(1):17-19.

[23] 袁小飛,闞如良.户外俱樂部提升户外運動着環保素質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XX(2):15-18.

[24] 李萍,李豔翎,李驊.中國户外運動公共政策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XX(6):13-15.

[25] 龔君良.中國户外運動立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XX(3):141.

[26] 劉鳳香.户外運動與體育旅遊的概念與關係辨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XX(2):74-78.

[27] 吳耿安,鄭向敏.户外運動安全防範管理初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XX(3):107-109.

[28] 鄒本旭.對山地户外運動的損傷及預防措施的研究[j].瀋陽體育學院學報,XX(5):108-110.

[29] 李俊,凌浩,陳接華,王會娟.營利性户外運動組織過程風險管理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XX(2):46-49.

[30] 李俊,凌浩.户外運動俱樂部活動組織的風險管理操作程序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XX(3):13-16.

[31] 鄒統釺,陳芸,胡曉晨.探險旅遊安全管理研究進展[j].旅遊學刊,XX(1):86-92.

[32] 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遊網站服務功能與商業模式的區位問題——以樂遊户外運動俱樂部旅遊網站為例[j].人文地理,XX(1):103-106.

[33] 鄧宇.中國户外行業的產業鏈建設[n].中國體育報,XX-10-21(6):12-27(3).

[34] 董範,劉華榮,國偉.户外運動組織與管理[m].北京:中國地質出版社,XX.

[35] 龔良軍,陳然. 關於户外運動俱樂部管理機制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XX(6):251-252.

[36] 樑強,楊曉晨,李宗浩. 基於scp範式的我國户外運動產業發展對策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XX(9):60-63.

[37] 齊震. 論我國户外運動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j].管理觀察,XX(2):109-191.

[38] 焦玲玲,章錦河. 我國露營旅遊發展與安全問題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XX(4):92-95.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研究目標

通過選取上海市户外運動俱樂部户外運動產品及市場作為研究對象,嘗試從理論和實踐、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角度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進行探討,分析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產生背景、發展現狀、客源市場狀況以及存在問題。

(2)研究內容

論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緒論。本章在系統地概括本文研究目的,研究意義,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同時,對國內外相關學術界研究狀況進行了梳理,以求為全文提供理論上和研究思路上的鋪墊。

第二章,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概述。本章簡要的概述國內外户外運動及户外俱樂部發展歷程,瞭解户外運動及户外運動俱樂部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深入分析上海户外運動的起源、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產生、發展以及各階段的特徵以及户外運動俱樂部對上海市民休閒旅遊活動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現狀分析。對上海現有的户外運動俱樂部類型、發展模式、基本業務、性質職能、人力資源構成等進行研究;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現有的户外運動產品即户外運動線路進行細緻分類整理,並總結出其現階段特點。

第四章,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客源市場狀況。瞭解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消費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參與行為、參與動機。分析各種現狀背後的原因,併為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更好的發展提供現實參考依據。

第五章,建議與展望。根據前五章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本章針對性地提出為更好的發展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應該做出的努力。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後續應當跟進的研究。

(3)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實際發展情況

2.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客源市場狀況

3.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存在的主要問題

4.為更好促進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政府、企業與社會應採取的措施。

2.擬採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分析法。論文通過多種途徑產業了大量與户外運動俱樂部相關的多方面的文獻資料:

(1)internet户外運動俱樂部基本信息檢索。户外運動俱樂部網絡化發展的特性,本文采用了大量的網絡檢索。主要是通過百度和google兩大檢索服務商,以“户外運動俱樂部”和“outdoor sports”為檢索詞,蒐集和了解與户外運動相關的中英文網站和各種相關資料。

(2)學術文獻研究:由於户外運動是新興的研究,關於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更是比較稀缺,所以對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採用相關主題詞檢索的方法蒐集相關學術研究成果。論文閲了大量國內外有關休閒、旅遊、休閒體育、俱樂部、户外運動、發展問題、服務與營銷等方面的學術期刊、圖書和電子文獻。通過對國內外關於户外運動俱樂部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瞭解前人研究的情況,為論文的寫作提供構思素材,並奠定論文的理論基礎。

第二、問卷調查法。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進行實地調研;用問卷調查法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客源市場狀況進行深入瞭解,以獲得更為詳實、準確的資料。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發現問題,找出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第三,比較分析法。通過自身問卷調查得出的相關結論與前人類似研究目的的調查數據相比較,期望從分析中發現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特點,發展優勢與存在問題。

第四,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方法。本文基於文獻理論分析和專業人士訪談所得資料,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進行了定性分析,與此同時,更多地藉助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問卷調查所得的客觀數據為依據,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發展狀況進行量化,以便更清晰直觀地反映問題所在和更好地對症下藥。

3.本論文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第一,上海户外運動客源市場龐大,户外運動俱樂部數量也相對較多,但是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卻非常欠缺,本文欲對這一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第二,以一般性理論分析為基石,通過對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實地調研,將現實情況與理論分析上的結果進行比較,更一目瞭然得得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從而使得相應的對策建議具有更現實的意義。

第三,將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的研究與休閒理論相結合,從休閒的角度闡述上海户外運動俱樂部產生、發展的原因與動力。

4.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

時間跨度 論文進展

XX年1月——5月 1、查閲相關文獻,完善理論基礎

2、完成實證調查

XX年6月上旬 論文開題

XX年6月——XX年12月 進行論文寫作

XX年12月 完成論文初稿,給導師審閲

XX年1月——XX年3月 根據指導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和完善

XX年4月——XX年5月 最終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