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大學生論文開題報告

一、應對社會轉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民主參與,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徵。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政治的推進,我國公民民主參與政治的熱情日益高漲。為了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我們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xx大報告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五項新要求之一,明確提出“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而公民民主參與更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公民參與可以促進民主發展。公民參與使公民有機會行使政治權力,實現政治願望,從而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一般來説,公民參與程度越高,就越能體現民主。社會主義民主要體現廣大人民羣眾的意願和利益,就必須提高公民民主參與水平,這使得培養和提高公民民主參與素質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課題。

二、貫徹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民主參與素質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學校作為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建立起來並不斷完善起來的教育機構,它的使命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新公民,把社會的、科學的、道德的、審美的財富傳給他們。”學校教育是現代社會教育和培養其未成年一代的重要方式,也是個體獲得知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目的性、有效性和組織性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認為學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質的主要實現途徑,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政治生活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一個必修模塊,它是圍繞政治生活的主題而設置的模塊。它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核心概念,涉及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領域。其目標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促進學生了解並體驗有序政治參與、行使民主權利的意義、途徑和方式,提高學生政治參與的技能。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國家觀念,開拓國際視野。思想政治課老師應該充分利用《政治生活》課程模塊,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努力使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不斷提高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和民主參與能力,這也使得《政治生活》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民主參與素質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性問題。

三、理論聯繫實際,應對教育困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國外與本課題有關的研究多集中於公民素質的培養,國內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還是討論公民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為止還很少有關於如何貼近新課程改革,針對高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培養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可操作的途徑和方法少之又少。眾所周知,培養學生的民主參與素質的必要性是無需置疑的,但在實踐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目前中學生在民主參與素質方面的現狀到底是怎樣的?中學生對於民主參與又是怎樣看待的?現狀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麼?政治生活課程模塊中關於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教材切合點在哪裏?有利於學生民主參與素質提高的課堂內容如何構建,教學方式如何轉變,如何整合和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制定和設計活動策略切實提高學生民主參與的意識與技能?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那麼提高學生的民主參與素質就是一句空話,素質教育也很難落到實處。

所以我以“基於公民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政治生活教學”作為學位論文的選題,研究目標是結合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際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瞭解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並進行成因分析,以培養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為基點,改進政治生活教學,探索培養和提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途徑和方法,提高中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和技能,以便能更好的實現“培養良好的公民”這一基礎教育的核心目標和任務。

注:可用a4紙加附頁

國內外關於該課題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近年來,探索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並取得了一批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借鑑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主要通過一個較小的切入口(一個課程模塊和一個重要素質),重點研究通過改革政治生活課程模塊教學培養學生民主參與素質。試圖提出有利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提高的課堂模式和活動策略,建構新的教學方案。探索對於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評價標準。

在基礎文獻方面,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斯大林選集》、《毛澤東選集》、《毛澤東鄧小平xx論思想政治工作》、《論“三個代表“》等。這些文獻為本人對基於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政治生活教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專題研究方面,謝樹平著《思想政治課的理念與實踐範式》,馮建軍著《生命化教育》,鍾啟泉著《現代課程論》,陳曉岱著《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法》,塞繆爾·亨廷頓著《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和《難以抉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約翰.c.托馬斯著《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與新策略》,等專著以及其它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市民社會與法治研究的著作和論文,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鋪墊性依據,具有重要的借鑑作用。

在眾多的相關研究中,以下視角和論點對本選題的啟發最為直接,對本文寫作的參考價值最為明顯。

一、關於現代民主政治發展趨勢參與式民主的研究

塞繆爾·亨廷頓著《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和《難以抉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約翰.c.托馬斯著《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與新策略》,李華的《政治參與:民主的重要標誌》,邵明邵的《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構建和諧社會》,中共中央《xx大報告》等著作與文章,對現代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和趨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認為參與式民主是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選擇。20世紀上半期,英國費邊主義的後期代表道格拉斯·柯爾,繼承了盧梭的某些思想,否定了代議制民主,提出了職能民主制,成為參與式民主理論的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塞繆爾·亨廷頓和約翰.c.托馬斯等人對民主政治中的公民參與進行了具體的探討。李華和邵明邵等學者都認為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道路,黨的《xx大報告》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五項新要求之一,明確提出“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這些都對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較為直接的依據和參考。

二、關於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和公民素質現狀的研究

王俊栓的《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範式轉換的新取向》,張立凱、樑素貞的《當前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發展戰略初探》,李智的《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的現狀及政治冷漠的原因與危害》,郭細卿的《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特點》等論文圍繞中國民主政治發展這個核心,具體描述和分析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和公民素質的現狀。認為進一步加強中國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提高民主參與的技能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基礎

三、關於新課程理論方面的研究

國家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標準》,謝樹平著《思想政治課的理念與實踐範式》,馮建軍著《生命化教育》,鍾啟泉著《現代課程論》,陳曉岱著《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法》,鄭金洲主編《中國教育研究新進展XX》,施良方主編《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瞿葆奎主編《教育與人的發展》,郭景揚主編《論中國小素質教育》等著作和論文圍繞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的教育教學理念,比如:謝樹平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課要以立足公民素質奠基,謀求卓越發展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謀求學生公民素質全面發展和服務社會的統一。馮建軍提倡生命化教育,教育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促進生命發展。其他學者也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提供了實質性的建議。

四、關於學校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

羅納德·德沃金著《認真對待權利》,加布裏埃爾·阿爾孟德和西德尼·維巴合著的《公民文化》,托馬斯·亞諾希克《公民身份與市民社會》,奧雛·奧斯勒侯·斯塔克的《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 - XX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與實踐述評》,唐克軍的《為民主生活做準備一一西方學校公民教育探析》等著作和論文介紹和總結了西方公民教育的發展歷程和實踐經驗,探索了通過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成有信的《公民·公民素養·公民教育》,單玉的《“服務學習”與負責任公民的生成》,劉國華,張積家的《對學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認識》,任傑的《學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實現途徑》,賀東航,顧曉英的《當代大學生政治參與現狀及對策》,黃甫全的《學校公民教育:問題及其對策》等著作和論文則聯繫中國的國情,以學校公民教育為基點,提出學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徑,並對當前學生公民素質現狀和公民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通過對這些研究成果的學習,開闊了本人的理論視野,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思路,對本人的深入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但是,仔細考察之後,發現上述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從總體上研究公民素質的較多,從某一具體素質出發的相關研究較少;關於公民素質的提高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方面研究的較多,而關於如何提高公民的民主參與素質方面研究較少;把學校公民教育與新課程分開研究較多,而把二者聯繫起來研究較少;關於整個國家公民素質現狀研究的較多,而對中學生公民素質現狀研究和成因分析研究還不夠深入和系統等。。

本選題就是針對以上不足,在借鑑學術界先期成果的基礎上,試圖結合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際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瞭解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並進行成因分析,以培養公民民主參與意識為基點,改進政治生活教學,探索培養和提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途徑和方法,提高中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和技能,以便能更好的實現“培養良好的公民”這一基礎教育的核心目標和任務。

注:可用a4紙加附頁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研究目標:

(1)調查並描繪出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現狀並尋找出背後的因果關係

(2)概括出有利於培養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課堂模式

(3)設計出有利於培養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活動策略

(4)努力開發和利用有利於培養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政治生活課程資源

研究內容:

(1)歸納和整理出國內外有關中學生公民素質培養特別是民主參與素質提高的相關理論成果,並用文化比較法初步探討我國可以借鑑的相關理念和策略

(2)對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展開調查研究,運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搞清楚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基本狀況(如相關知識儲備、民主參與意識、民主參與的技能等),並對其中具有“因果關係”的層面進行理論分析。

(3)在高中政治生活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中學教育的實際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探索並概括出有利於培養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課堂模式。精心設計有利於培養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相關活動,進一步拓展提高中學生民主參與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4)研究整合使用相關模式和活動策略後學生在民主參與素質方面的變化,以及單個策略使用後學生某方面的變化,由此判斷相關模式和活動策略的有效性,並最終概括出帶有一定普適性的一般模式和策略,形成一定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關於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現狀的調查問卷的設計和成因分析研究

(2)促進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提高的課堂模式和活動策略的研究

擬採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

以社會對公民民主參與素質的客觀需求、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和自身對民主參與素質提高的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改的要求以及中學生身心特點為前提→以此作為研究實際和理論指導,進而確定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目標、內容以及有關的方法和途徑,確定新的教學方案(包括課程設置和教學過程設計)和對比實驗方案→研究、建設和配置相應的教育資源→研究和實施相應的教學環節,研究和進行相應的教學質量評價→檢驗和修正教學方案、教育資源、教學過程。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 文獻法。通過查閲相關研究成果,整理出可資借鑑的信息。主要包括國內外關於培養中學生公民素質特別是民主參與素質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高中思想政治課特別是政治生活教學的相關的要求和取得的經驗。

(2) 調查法。進行細緻而深入的調研,主要調查中學生民主參與的意識現狀,民主參與的經驗,民主參與知識的儲備,民主參與的實際的技能現狀等。

(3)行動研究法。在調查的基礎上,開展行動研究。提出關於提高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政治生活教學的課堂模式和活動策略,進行對比實驗,並與教育教學改革相結合,邊研究邊實施邊調整邊提高。

本課題研究的步驟大致為:

第一步,通過分析相關文獻和調研,歸納出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基礎理論和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

第二步,根據上述調查結論和基礎理論,研究和形成培養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課堂模式和活動策略,組織和利用相應的教育資源,制定科學的實驗方案,按照新的教學方案組織教學;

第三步,根據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設計有關評價工具,評價教學質量,檢驗新的教學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並對教學方案和教育資源進行必要的調整,提高新方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第四步,總結和反思,撰寫論文,準備答辯。

本題目的創新之處和可預期的創造性成果:

1、本課題的研究在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一個較小的切入口(一個課程模塊和一個重要素質),重點研究通過改革政治生活課程模塊教學培養學生民主參與素質。

2、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形式瞭解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並對數據進行量性和質性分析,試圖較為客觀的描述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

3、從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等多個角度對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現狀具有因果關係層面進行理論分析,試圖找出問題背後的實質。

4、本課題更加註重研究成果的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通過對比實驗和教學質量評價,試圖提出有利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提高的課堂模式和活動策略,建構新的教學方案。探索對於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評價標準。

5、試圖整合社區和學校教育資源,對有利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學校課程的開發進行探索和研究。

總的來説。本課題的研究對於瞭解和描述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現狀、對於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政治生活模塊教學,進一步貫徹素質教育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有一定幫助。。

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和預期成果:

XX年2月前完成對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基礎理論研究,預期成果主要有《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社會需求研究》、《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現狀調查報告》、《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理論引領綜述》等論文。

XX年4月前完成對改革政治生活教學,培養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教學方案和對比實驗方案的研究,預期成果主要有《基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政治生活教學方案》,《基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政治生活教學改革實驗方案》,同時實施這個教學方案並取得明顯成效。

XX年6月前完成對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過程和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預期成果有《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過程的研究》、《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過程的教學質量評價研究》等論文以及相應的方案,同時實施這些方案並取得明顯成效。

XX年8月前完成對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課堂模式和活動策略研究,預期成果有《基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政治生活教學課堂模式研究》、《基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活動策略研究》《基於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培養的學校課程開發》等論文。整個課題爭取在XX年9月前完成並撰寫出研究論文。

論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計劃、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課題研究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和啟動階段(XX.12-XX. 1)

第二階段:研究、實驗、成果轉化階段(XX. 2-XX.6)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XX.7-XX.9)

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由於教師和學生的成績壓力都相當大,學生課業負擔沉重,這給進行課堂改革、教育實驗和學生參加相關活動帶來一定困難。

(2)課題研究人手不夠。中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現狀的調查、教育對比實驗、帶領學生參加社區服務等活動、教學質量的評價等任務的完成需要更多的研究者的參與,一個人很難完成所有的研究任務。

(3)研究經費的不足。

解決辦法:儘快讓本課題成為校級課題乃至市級課題,讓政治教研組的其他老師加入到本課題的研究,充分發揮教研組集體的力量和學校作為常州市政治學科基地的優勢,這樣才能有效保障課題研究的時間和空間,解決課題研究人手不夠和研究經費不足的問題。

(4)自身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的欠缺

解決辦法:查找大量文獻和閲讀相關書籍,提高自身理論素養,積極嚮導師請教,根據研究需要邀請有關專家到校指導,保證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與本題目有關的研究工作積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績

為了本課題的研究能順利地開展,我們組的各位老師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公民素質的培養進行了一定的有意識的嘗試。特別是在政治生活教學中對學生的遵紀守法能力,民主監督能力,政治參與能力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徐明霞老師和居文麗老師還把相關的政治生活能力的培養與校團委、學生會的工作結合在一起,對學生的民主參與素質的培養產生了很好的效果。教研組老師在研究的基礎上寫了大量的教學反思,這給課題研究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校作為常州市公民教育實驗學校,在中學生公民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特別是在學生的公民素質特別是民主參與素質的培養方面找到了一定的途徑和方法。

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獨樹一幟,教研組老師在校本課程研發方面能力都很強,這給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培養學生民主參與素質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於以上的一些嘗試和探索,我相信通過團結和凝聚全體教研組的力量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保證本課題的研究的順利開展和取得有效的成果。

已具備的研究條件,尚缺少的研究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

已具備的條件:

1、有較好的科研氛圍和客觀條件。我校是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和常州市政治學科基地,有豐富的圖書期刊資料,有現代化設施如電子閲覽室等,同時與周邊的企事業單位有着密切的關係,有利於教師和學生開展相關的課題研究活動。

2、有較好的生源。來自全市的優秀學生基礎知識紮實,有利於教師指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提高民主參與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