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培訓研究方向的開題報告參考

這篇學習能力培訓研究方向的開題報告參考的關鍵詞是開題報告,學習能力培訓研究,

學習能力培訓研究方向的開題報告參考

【摘要】 研究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問題,有利於豐富教學方法論,是時代的客觀要求,也是教育實際的需要。本研究假設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積極意義。研究採用實驗法、測驗法、文獻法和行動研究法,從三所國小和三所中學中隨機選擇實驗班和對照班作為被試。試圖得出學習能力培養對於提高學生常規學習能力和麪向未來的學習能力很有必要的結論。

【關鍵詞】 學習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培養

本報告主要回答四個問題:一是研究什麼,二是為什麼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麼樣的結果,四怎樣進行研究。

一、學習能力及其學習能力培養的概念

學習能力是人們在學習、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須具備、廣泛使用的能力。職業或作業的水平越高,對人的學習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學習能力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學習能力,是指人的行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熱水壺燙過以後,再不讓身體接觸熱壺表面;到一個新的地方,很快就適應那裏的環境等。狹義的學習能力,是指與學生學業相關的能力。比如,聽、説、讀、寫、語言、注意、記憶、推理、計算等方面的能力。

學習能力一般指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稱為認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現代社會的學習能力主要是指不斷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觀念,不斷完善自我,適應新要求的終身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培養,是指通過教學活動,教師有意識地、系統地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並通過給學生出題目,讓學生解決問題等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具備適應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學習的學習能力。包括培養常規的學習能力,運用圖書、資料和錄音機、vcd、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的能力,面對知識的海洋進行選擇和對知識進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學習能力培養問題的意義

人的學習能力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當人類社會邁進知識經濟時代門檻的時候,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研究學習能力培養問題,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 研究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問題理論意義

研究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問題有利於豐富和發展學習的方法論。目前,知識經濟已見端倪,21世紀人類將逐步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增長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都將發生巨大變化。學習方法也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傳統的"勤學"、"苦學"固然還應該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學"顯得更為重要。我們研究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學習方法及其傳授問題,重點是研究"巧學"問題,無疑對於豐富新世紀的學習方法論具有重要意義。

今後的學習,主要是掌握學習的方法。如果一個人在學校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各門功課都很優異 ,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是一個致命的缺陷。這裏所説的學習方法,除了常規的學習方法以外,還要掌握面向未來的學習方法,包括如何使用電腦,如何使用因特網,面對知識的海洋如何選擇,對形形色色的資料如何檢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等。這種時代的變化,要求人們必須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必須具備蒐集、檢索知識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學什麼,知道怎樣學,知道到哪裏去學。同時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巧妙、高效的學習方法,用以提高學習效率;要求教育必須由傳統?quot;知識傳授型"向"方法傳授型"和"能力培養型"轉變。因此,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要求教育由知識傳授型向方法傳授型和能力培養型轉變。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務。

2.研究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的實踐意義

研究學習能力培養問題,是我國教育實際的需要。學會學習,是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傳統的教育,是精英教育,雖然也強調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實上人們更重視教育的選拔功能。由於教育的評價機制過分偏重於精英,家長、學校、政府都以考試成敗論英雄,因此,教師和家長也往往把學生分成兩類:一類是會念書的,於是加以重點培養;另一類是不會念書的,於是對他們採取放任態度,有的甚至把這些學生當成累贅,當成反面教員,對他們採取歧視態度,動輒貶低、挖苦、漫罵、斥責。結果是,許多會念書的由於過度勞累、單調乏味,而對學習產生了逆反心理;許多不會念書的由於屢屢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厭學。近年來,心理學界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問學前兒童,你將來做什麼?絕大多數孩子都

挺着胸脯回答,將來上大學。可是,當這些孩子上了國小、國中、高中乃至大學以後,卻只有16%的人對學習有興趣、有信心了,其餘的人或者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感,或者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幾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學科內容的灌輸和答題能力的訓練上;學校、教師的戰略戰術就是"燈光加月光", 中學生每天要學習15~16個小時。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學生每天浸泡在題海之中,整天疲於奔命,機械地進行大量的重複性的勞動。受教育評價標準的影響,許多教師都表現出短期行為,每天忙於給學生灌輸知識,忙於出題考試,忙於批卷評分,沒有時間學習新知識,因而也沒有精力研究學習方法,沒有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長遠打算和動力。尤其是廣大農村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教學能力偏低,教學方法相對落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更談不上了。一些較好的學習方法,得不到推廣應用。這種狀況,導致了我國學生身體狀況滑坡,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厭學已經不是少數個別學生的專利,而具有普遍性。XX年,我到一所很不錯的城市國中給教師講課,學校領導都反映,約有一半學生有厭學情緒,不僅是"差生",學習好的學生也厭學。一位省實驗中學的高中生寫文章發泄內心的感受:我們同情孔已己,我們同情范進,然而在我身上已經沒有什麼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進的影子。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xx"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小生心理素質的建構與培養研究》課題組,進行了一項調查,樣本是選自北京、河北、重慶、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國小1.6萬多名學生。有58.9%的學生選擇"假如我可以不上學的話,我會不去上學的。"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儘管如此,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不理想。法國的高中生一般會三四門語言,馬來西亞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種語言,他們全然不像我們的學生這樣累。XX年底,我在香港的街頭上看到許多中國小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錶,已經快到9點了。心想,這些孩子是上學呢還是放學了呢?一打聽才知道,他們是走在上學的路上。他們是9點上課,下午1點放學。然而,那裏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幾種語言,所接受的知識和信息並不比我們的孩子少。

這種教育的現狀,引發了我們太多的思考。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有必研究學習策略,研究學習方法,研究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

三、國內外關於"學習能力培養研究"的動態

在當今世界中,個體的學習能力已成為一項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有識之士開始着手學習方法的研究,並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繼問世。諸如遲雅著的《治學》,聶立珂著的《四輪學習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萊頓著的《學習的革命》,戴維思著的《這樣學習最有效》,張文華、趙臣著的《名人學習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時代的學習理論與實踐》等。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一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方法方面的參考資料;二是這些研究多數是自發的,沒有作為國家教育部門的研究課題,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沒有對這些成果的推廣應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數學生自發地借鑑,多數學生不懂得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而知識憑個體簡單摸索;四是這些研究成果與課堂教學和課程沒有很好地結合,內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幾年來,對人類學習活動的研究雖然已經發展成為當今世界多學科交叉的前沿課題,但多數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來,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幾乎沒有考慮如何通過培養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致使目前學習方式與課程、教學、教育評價模式都比較落後,學生學習效率普遍比較低,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這種狀況在我國表現得很突出。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隨着信息時代的降臨,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正在經歷着一場歷史性的巨大變革。然而,目前我國從國小到大學的眾多課程中,缺少一門課程,專門教學生關於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具體指導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提高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效學習與發展的能力,致使目前中國小生乃至很多大學生,只會應付考試而不會學習,在自主化較強的大學學習生活中顯得十分被動。

鑑於這種情況,我們把"學生學習能力培養"作為切入點,既研究方法問題,又研究學生學習能力問題。使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

四、研究假設與預期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路線是:提出學習能力培養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假設,然後通過教學實踐來驗證這個假設,得出肯定的結論。旨在總結經驗,推廣應用,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提高認識是提高學習能力的前提;傳授學習方法,優化多媒體教學是提高學習能力基本途徑;啟發自我教育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學習能力培養應該貫穿於教學與管理的全過程;學習能力培養有

賴於教學與管理改革的深化;學習能力培養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覺地投入。我們進行學習能力培養,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①學生常規學習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與傳授;

②學生的閲讀水平和利用報刊雜誌、書籍等查閲資料的能力培養;

③學生應用電腦、因特網檢索、處理、管理、加工信息資料的能力培養。

此項研究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是:得出學習能力培養對於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的結論。通過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決策者都能認識到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結合課程改革實踐,自覺地將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課題選擇丹東市第十四中學、丹東市第十五中學、寬甸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丹東市六緯路國小、丹東市金湯國小等學校作為實驗學校,每所學校各選定2~3個班作為實驗組,同時選擇等量的、具有可比性的班級作為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由實驗學校具體確定。

本課題主要採用實驗法、測驗法、文獻法和行動研究法,配合個案研究法。

第一步:通過向學生、家長、教師宣傳研究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改變學生及其教師、家長們的一些傳統的不合時宜的認識,其中重點是以下幾個方面的觀念和認識:

①重視學習知識而輕視學習能力的觀念;

②重視學習成績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觀念;

③重視智力因素而忽視非智力因素的觀念;

④重視"勤學"、"苦學"而不重視"巧學"的觀念和認識,要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第二步:傳授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主要傳授以下幾種方法:

①傳授實用學習、記憶方法,包括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歸納記憶法、對比記憶法、口訣記憶法、串聯記憶法、化簡記憶法、協同記憶法、強化記憶法、重複記憶法、邏輯記憶法、機關鎖定記憶法等。

②傳授把握知識體系的方法,包括單元網絡法、段旨句法、分解法、整體輸入法等。

③傳授資料的查閲方法和檢索方法,包括利用工具書查閲資料,利用internet網查閲資料,利用圖書館、資料室查閲資料等。

第三步:自學能力培養階段。讓學生學會統籌安排學習計劃,學會靈活運用"實用學習記憶法",培養學生獨立自學教科書中各科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料室、多媒體查找所需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寫作的能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四步:能力檢驗階段。在每一階段原始記錄的基礎上,進行數據統計和相關分析。主要檢驗學生的記憶能力、閲讀能力、自學能力、蒐集知識和信息的能力等。根據統計分析結果,寫出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