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難怎麼辦

南京審計學院對外漢語專業XX屆本科生陳敏娜剛剛畢業,尚未就業。但和其他未找到工作同學相比,陳敏娜一點兒也不着急。“我想自己創業。”陳敏娜説,“我曾經和同學一起賣過小國旗,賺了幾百元,最後我們把賺來的一半捐給了地震災區。”

大學生創業難怎麼辦

有過小小“經商”經歷的陳敏娜很自信,但同時也有不少顧慮:“創業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説,如果沒有社會組織和他人的幫助指點,創業無從着手。與一些單打獨鬥的創業者不同,我很幸運地得到了幫助,一下子就上路了。”

給陳敏娜提供幫助的是團無錫市委和各級團組織。陳敏娜介紹,今年年初,她在網上搜索創業信息,團無錫市委正在開展的第一期“10100青創工程”項目引起了她的注意。“第一期是與無錫一家從事麪包烘焙、糕點製作的公司合作,該公司將在無錫新開10家店,如果我報名參加選拔,就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家店的責任人。這就給我提供了一次機會,比四處找項目好多了。”陳敏娜當即報了名。

“10100青創工程”是團無錫市委的一次探索,嘗試打造一種青年創業長效機制。“我們通過專業培訓、選拔,每期扶持10名大學生創業,再由這10名大學生帶動100名大學生就業,所以叫做‘10100青創工程’”。團無錫市委副書記馬劍介紹説,“我們要在學生和企業之間搭建起橋樑,做信息員,讓有創業意願的青年和相對成熟的項目有效對接。”

這次活動的合作伙伴、無錫一家食品公司總經理顧紅軍十分看好與共青團的合作:“大學生就業創業很難,我們公司要擴大規模,挖掘人才也不容易。通過團組織的搭橋,我們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到人才市場上去盲目地挑選人才了,我們很願意與團委合作。”

“截至目前,共有125名青年報名。經過綜合面試等選拔程序,有35名青年被確定為重點扶持對象。團市委將對他們進行相關培訓,通過‘青年創業電視大賽’的形式,從中選拔10人作為10家店的所有權人,讓他們自己去創業,團市委隨時給予跟蹤服務和派專家指導。”團無錫市委基層工作部部長劉堯介紹説。

在已選出的35人中,江南大學商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大二學生王小雨是其中的一員。小小年紀的他對創業充滿渴望:“創業啟動資金是個大問題。我們沒有資金,團委聯合企業提供每人5萬元的補助,還通過銀行幫助我們小額貸款,一下子就解決了創業初期的資金問題。”

王小雨所説的小額貸款是團市委為了有效提供青年創業服務,拓寬青年創業資金的渠道而專門籌措的。團無錫市委副書記馬劍説:“團市委聯合錫州農商行、市創投公司、阿福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推出了適合青年創業特點的貸款項目和金融產品,成立了1000萬元的青年創業基金。除了這期工程,共扶持34個青年創業項目,發放貸款3260萬元。”

更讓王小雨高興的是,在參加“10100青創工程”的過程中,他還能接觸到很多有經驗的企業家:“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團委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與創業成功的企業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對青年人的幫助很大。”

創業成功的馬騰就是王小雨所説的可以討經驗的“前輩”。雖然是“前輩”,年齡卻不大,剛剛畢業一年。他説:“我現在向學弟學妹介紹的創業經驗,其實也是團委的老師當初教給我的。”馬騰如今從事服裝加工業,他坦言在創業的過程中,項目的選擇很重要。對正在開展的“10100青創工程”,他建議“在以後的幾期工程中,多與不同的企業合作,這樣項目拓寬了,青年人的選擇餘地也就大了,不同特長的人選擇自己的所好,成功的機率會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