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尼利:IT業鬥牛士

1982年,也就是大學生比爾·蓋茨創立微軟的7年後,斯坦福大學學生斯科特·麥克尼利與另外3個年輕人一起創辦了“斯坦福大學校園網”———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分別是s-u-n。1984年,麥克尼利開始擔任公司ceo。20多年來,他始終堅守sun陣營,在it業此項記錄也只有比爾·蓋茨和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裏森能與之相比。

麥克尼利:IT業鬥牛士

在it界,麥克尼利始終是以挑戰者和創新者的面目出現,作為“挑戰微軟聯盟的領袖”,他與微軟鬥爭了15年,一直號召人們為“擁有更多選擇”而戰,就像在冰球場上一樣,他大膽進攻,而且善於衝破對手的防守。他還率先提出“網絡就是計算機”的獨特理念,始終使sun保持不倦的創新者形象。

“沒有選擇,就沒有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你也就什麼都沒有。”他最喜歡説的這句話表明了他作為“it鬥牛士”的力量來源。

先鬥微軟再戰ibm2001年,在接受《商業週刊》專訪時,麥克尼利發出了他那段著名的宣言:“現在我還不能退休。我第4個兒子就要出生了,我不想他將來生活在一個沒有自由的it世界裏。”矛頭直指微軟。在2003年訪華期間的上海媒體見面會上,麥克尼利還一再向記者強調,“要警惕微軟的壟斷和微軟的病毒。”

事實上,麥克尼利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炮轟對手的機會。在過去15年間,sun和微軟的深仇大恨一直是高科技產業里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作為開放式網絡計算領域的領導者,麥克尼利對與他經歷相似的蓋茨堅持壟斷的做法批評不斷。他多次戲稱,微軟的不過是“”,而ibm則“自傲地”認為客户對it一點都不懂。由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microsoft不共享,ibm不共享,apple不共享,而我們一直遵守開放的承諾,促進多種選擇,提供創新技術,讓共享和溝通的技術進入標準化運行的過程。”

不過,當年的恩仇如今都已成歷史———2004年4月,sun和微軟破天荒地達成合作協議,微軟同意付給sun高達19.5億美金的和解費。“現在,我們偶爾會與蓋茨在洗手間相遇。”sun公司員工以輕鬆的玩笑來形容兩家公司的“相逢一笑泯恩仇”。

it業界因為缺少這兩個冤家的吵架似乎少了許多趣味,然而麥克尼利不會因此而停止戰鬥,他又找到了新的目標:ibm。“整個it業能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的‘卡車製造商’只有sun和ibm,但ibm不洗車、不保養,也不能讓卡車有效運行下去。”麥克尼利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ibm在管理服務方面的“糟糕表現”。

就在兩個月前,鬥志昂揚的麥克尼利剛剛旋風般地在中國進行了一番尋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充滿火藥味的語言再次脱口而出:“從未看到過ibm的客户到了第四年,還能對其表示滿意。”

最大的賭注在中國當然,麥克尼利到中國來並不是為了批評他的競爭對手。“我們在中國的投資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sun最大的賭注在這裏。”今年9月,sun公司的java開發者大會將首次在中國舉行,屆時,他將第6次訪華。

“中國是塊肥沃的土地,而java技術就是一顆閃亮的種子。我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收穫之旅’和‘播種之旅’,一定會令我們的競爭對手羨慕不已吧!”談到4月份的中國之行,麥克尼利在得意的同時,仍不忘拿對手“開涮”。雖然麥克尼利當時只在媒體的鎂光燈前停留了不足一小時,但他緊張的行程中,包括了與中國信產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軟件協會以及北京市政府官員的頻繁會晤。

技術合作、技術共享是sun公司在中國市場得以站穩腳跟的法寶,但麥克尼利顯然並不滿足於此。“隨着java開發者大會9月在中國的召開,將有數十萬中國開發者從中受益。可以説,這是java在中國市場新的一輪播種與收穫,必將對中國的軟件產業產生重大影響。”麥克尼利自信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不久的將來,我們在中國將會增加1000名左右的工程師。”

“sun誕生於大學校園,現在我們對發明、創造仍然懷着與公司初創時期同樣的激情。今天我們的希望是,推動it技術進入全球教育領域的每個角落,讓各個年齡段、不同教育背景和所有地方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從中受益。我們謀求的校園是整個世界,還有整個網絡。”在與中國教育部商談合作時候,麥克尼利希望回顧其創業經歷巧妙地拉近彼此的距離。

創新來自不安全感然而,回顧過去不是麥克尼利的個性,作為“大蕭條時期一代”的下一代,麥克尼利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和一個富足的家庭,生活中沒有什麼負面的東西對他有影響。也許正因為此,創新與迎接挑戰的焦慮深入他的骨髓。

“沒有特色,沒有獨特的能力,就沒有自己的地位,你就會被取代。當你感到十分安全的時候,什麼事情也做不成。幾乎沒有哪個ceo能夠連續兩年心安理得地在海灘上曬太陽。不安全感是我做事的動力,為了消除這些不安全感,我們必須做一些事來證明自己。”

正是由於這種“不安全感”,sun公司才不斷創新。如今他們在應用自動部署、網格計算、一鍵式資源供應等方面的技術創新令整個業界受益匪淺。企業軟件“每人每年100美元”,網格計算“每cpu每小時1美元”等新的價格模式,也是sun公司在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這樣就為用户提供了“用多少買多少”的全新採購方式。

也正是由於其不斷創新,sun公司才擁有了系列工作站、服務器和存儲器等計算機硬件系統,sunone品牌軟件、solaris操作環境和java系列開發工具和應用軟件,短短20年間躍升為全球最大的unix系統供應商;2004財年收入超過114億美元,位列《財富》500強,麥克尼利才敢並有資格向微軟和ibm“叫板”。對於創新,麥克尼利的解釋同樣充滿個性——“幾乎每個公司都會標榜自己的創新精神。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家公司的生存方式決定着創新在他們內部的真正地位。有的公司,例如ibm,是以複雜的服務而不是創新為核心理念;有的公司,例如戴爾,是以高效物流來降低價格求得生存的。只有sun公司才完全是以技術創新為生命線,致力於it基礎平台的技術創新。”

看來,這個“硅谷大嘴巴”永遠不會放棄對競爭對手口無遮攔的批評、並在批評中找到自己創新的方向所在。“我為一家很酷的公司工作,有很酷的產品,還會做很酷的事情”只是他在謙虛時候的表態;“世界上只有一個sun”才是這個“it業鬥牛士”最大的目標和驕傲。(亦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