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儒王輝耀的新華商之路

與其説王輝耀是“儒商”,不如説他更像“商儒”,他效法孔子,遊走在國內外的商界,試圖通過身體力行傳播他的商道。

商儒王輝耀的新華商之路

王輝耀是一個“空中飛人”,一年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時間在地球上跑,僅去年就飛歐洲6趟。他從來都不諱言他是一個international man(國際人)。

其實記者實在不想採寫他,因為關於他的報道已經“汗牛充棟”。在百度網站點擊一下“王輝耀”,一下子就跳出來13300條!但是,記者又不得不採寫他:恢復大學聯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外語系畢業到外經貿部;第一批出國留學而且是第一批mba、dba;進入跨國公司做到高管層;出任加拿大駐港首席商務參贊,創下加拿大的史無先例;獨立創業,做兩家公司的董事長,至今身兼眾多商會組織(不下14個)的聯絡人……王輝耀實在是獨其一份。

6月13日,下午茶時間,北京cbd核心區的光華路上,嘉裏中心大飯店的“炫酷”酒吧裏,王輝耀坐在距離鋼琴不遠的沙發上。在記者面前,他的故事,和他的思想,像音樂噴泉一樣汩汩流淌出來,沿着一條名叫王輝耀的新華商之路流開去。

“我在東西方的奮鬥”

對於王輝耀,你可以説他是“温哥華的中國男人”,因為他的亞加公司總部辦公室就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港口城市温哥華的市中心黃金地段;你也可以説他是“北京的加拿大男人”,因為這個持有加拿大綠卡的中國人,他的公司的國內總部和業務管理基本上都在北京的cbd昂貴的寫字樓裏。

王輝耀這三個字,已如“望文生義”般地成為業內人士熟悉的面孔。除了在天上“飛遊列國”,在國內他經常被邀出席各種各樣的會議,出現在各種各樣的場合。在北京,他的寶馬忙碌地穿梭在林立的商務樓間。在其個人主頁“”裏,搜索“社會活動”欄,你幾乎慨歎他驚人的“時間管理”能力!難怪有人説他更像“社會活動家”了。

“主要與我在東西方工作過,與我的公司信息諮詢類的中介服務性質有關。”王輝耀顯然比誰都更瞭解他自己。

1977級國內恢復大學聯考後的第一年王輝耀考取了廣州外國語學院,從此與西方社會和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四年之後,王輝耀分配到了當時的外經貿部作項目官員。轉眼又過了四年,通過“託福”考試,王輝耀成了加拿大温莎大學的第一個讀mba的中國留學生。他馬不停蹄,接着又讀西安大略大學第一個dba(管理學博士),從此加拿大成了他的第二故鄉。3年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習後,王輝耀來到加拿大最大的工程諮詢公司snc-蘭萬靈公司擔任助理經理,僅僅一年後,王輝耀就做到了當時華人圈幾乎無可企及的國際市場和項目融資董事經理。

在奮鬥的道路上,王輝耀似乎從來沒有滿足過,命運也似乎特別青睞他。1990年是一個時代的轉折點,也成為31歲的王輝耀的轉折點。他過五關斬六將,抓住了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駐香港和中國領事館的首席商務參贊這個難得的機會,成為第一個出生於中國大陸的加拿大華裔外交官,從此又續上了與中國難以割捨的情緣。

1993年,本可以安安穩穩地一直做外交官的王輝耀,面臨着兩年聘期結束後的選擇——要麼回加拿大做公務員;要麼離開。“我不希望卸任後繼續回到加拿大去坐機關,我希望做一些實際的事情,想在中加兩地找到一個結合點來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於是我選擇了後者,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他拿出了自己幾乎所有的積蓄,成立了現在的亞加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取名亞加,意思是將這個在加拿大成立的公司與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發展結合起來,成為中加經貿發展的一個橋樑,以完成我從官方橋樑到民間橋樑的一個轉變”。

王輝耀似乎註定是要做大事的。在身兼公司董事長和加拿大最大的工程公司agra國際公司副總裁期間,不僅促使agra奪得了當時國內在建最大的水電站四川二灘的工程諮詢標書,也對加拿大ge水電公司拿到二灘水電設備採購訂單助了一臂之力,實現了加拿大水電行業的工程諮詢公司和設備製造公司第一次在中國商業水電項目上零的突破。而在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項目上,由於他的努力,和他所在公司前前後後一起創造了三峽建設對外合作的四個第一。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評價王輝耀“搭建了中加經貿的橋樑”。1999年《加拿大商務雜誌》破天荒地用了12版的超大篇幅,對他專門做了封面報道,並評價説,“王輝耀是東西方商務交流的使者,由於他在東西方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獨特經歷,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連接不同文化的差異”。

再後來,就有了王輝耀現在給記者的名片上的“美歐亞國際商務諮詢公司”。顯然王輝耀的眼光已不限於中加之間,他真的要做一個奮鬥在東西方之間的國際人。

創業在海歸時代

提及王輝耀,更多的人願意稱呼他“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他同時還是“中國僑聯華商會副會長”。在他的名片上,他也樂於將此頭銜列在他的公司之後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2年,在王輝耀的極力倡導和推動之下,歐美同學會商會成立,他擔任首任會長。如今,歐美同學會商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海歸商業精英團體。記者與王輝耀最早面對面的相識,正是那年在他被評為首屆“中華海歸十大創業人物”之一的頒獎會上。

“目前中國是有史以來海歸精英最能發揮作用的歷史時期,可以説,這正是一個需要海歸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就海歸的時代,”王輝耀強調了他在《海歸時代》一書的觀點。

“但因為諸多原因,不少海歸成了所謂的海待,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逐步排除那些諸多原因外,如果從海歸自身努力來説,就是創業,因為只有創業才能增加就業機會,才能根本解決待業失業問題,而比較起來海歸更有創業的優勢。”他隨手遞給記者另一本他策劃主編的《創業中國》説,“目前中國面臨新一輪創業大潮和時代機遇,主要是因為中國加入wto全面開放後徹底與國際接軌,中國經濟在全球化浪潮中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而且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都給海歸創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新華商之路

王輝耀出生在“大躍進”的1958年,但凡見過他的人幾乎都想從他那討點“美容養顏”的“保健養生經”。因為他看起來實在與他的實際年齡相差太遠了。他為何能成就如此完美人生?

從最早的大學生到外經貿部官員,從外國留學生到跨國公司職業經理人,從外國的外交官到當老闆,從社團組織負責人到名牌大學教授,在如此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間隙,從1999年出版《我在東西方的奮鬥》起,幾乎每年都出一本書。

1999年,他捐資為其母校廣州外國語學院建立了王輝耀獎學基金,每年獎勵10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2001年,他動員加拿大使館為全國婦聯在北京貧困郊縣捐建了一所加拿大使館——王輝耀希望學校,幫助1000多名貧困學生搬進了嶄新的教室。

“我的公司業務管理,現在我基本上不怎麼幹涉,運轉的很好。而且,説實在的,對我來説,該得到的基本上都得到了,物質生活到了一定程度,日食不過三餐,夜眠不過八尺,足夠了,你的財富多一個零,少一個零沒有多大區別。”言談中,王輝耀一點都不像傳統意義上的商人,甚至不像“儒商”,倒更像個“商儒”,“我覺得這個時候,更有意義的是,如何更好地對這個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

王輝耀獨特的多元化能力和引領時代的風格,使他成了《時尚先生》雜誌2004年度“中國時尚先生”。王輝耀的觀念總是超前於時代,而他行動甚至快過他的觀念。或許這正是他首倡並代表的“新華商”的形象—既勤奮工作又快樂生活、既創造財富又回報社會、既擁有物質基礎更追求精神昇華。(馬世領)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