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億 陳發樹“半裸”捐慈善


陳發樹首次迴應:設新華都基金與避税沒有關係在日前出爐的XX年胡潤百富榜中,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陳發樹以25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15,成福建首富。從20日下午開始,福建首富、素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新華都實業集團(以下簡稱“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的個人身家少了5成——陳發樹以個人出資的形式,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資金形式全部為流通股股票,市值為83億元人民幣,佔陳發樹個人所持有股份的90%左右。

83億 陳發樹“半裸”捐慈善

陳發樹捐股份唐駿主管中國最大慈善基金會

昨日下午,本報特派記者在北京見證了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由個人出資的民間慈善基金會誕生的全過程。該基金會會長將由陳發樹出任,作為其重要智囊的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將擔任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全面負責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管理和日常運營。

據此前媒體報道,此次捐贈數額佔陳發樹個人所持股份的90%左右。西部商報記者瞭解到,在陳發樹的財富版圖中,分個人持有和新華都集團持有兩部分。以其中市值最大的紫金礦業為例,事實上經今年多次減持,陳發樹個人持有的紫金礦業股份目前約剩1.6億股,以該股昨日9.91元的收盤價計算,市值超過15億元;另外,今年5月陳發樹以個人身份購進7.01%的青啤股權(9164萬股H股、當時每股價格19.83港元),目前市值近29億元;而在今年9月份,陳發樹再次耗資22億元以個人身份入股雲南白藥,約持股0.66億股,按昨日雲南白藥47.21元的收盤價計算,這部分市值高達31億元;而另外超過17億股則是由新華都集團持股,不算在此次捐獻之內。

首批公佈三項目新華都想做中國“蓋茨基金”

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宣佈了首批慈善基金的三大項目,即“星火計劃”、“陽光行動”和“藍天工程”。

據介紹,“星火計劃”將在中國貧困地區包括災區建立100所新華都希望國小和100所新華都希望中學,為貧困地區和災區的學生提供一個上學的機會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甘肅省武都縣在內的國內10個貧困縣昨日接受了金額各為100萬元的捐助;“陽光行動”將在全國範圍內為10萬名貧困大學生提供新華都獎學金,幫助10萬貧困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而“藍天工程”將為中國20萬名大學生提供就業專業培訓和輔導,幫助20萬大學生就業和提升大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的競爭力。

“我加盟新華都,除了負責投資事宜外,另一大主要任務即是運作新華都的公益行動。”早在去年,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接受西部商報記者採訪時就曾透露過陳發樹意欲從事慈善的想法。據瞭解,一直想成為“中國巴菲特”的陳發樹,其“新華都慈善基金”將借鑑全球首富比爾·蓋茨的“蓋茨基金”運作模式,致力於打造中國版的“蓋茨基金”。

唐駿亦在昨日的發佈會現場表示,“新華都慈善基金”將完全屬於公益性質,與新華都集團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並由專門的團隊負責管理運作。在主要獨立運行的前提下,也會與宋慶齡基金會等其他基金會進行合作;基金會未來每一個具體項目,以及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的每一個受捐助對象,包括按照上市公司的運作流程、每半年公開一次審計報告等,都會通過新華都慈善基金的網站向大家予以交代。

現場答疑

記者四“難”倆當家

疑問1:83億怎麼算?

按照新華都慈善基金公佈的説法:陳發樹個人捐贈的83億人民幣採用的形式是有價證券。那麼價值83億元的有價證券是如何計算的?

唐駿表示:83億元是按照最近20天的股票均價計算而來的。基金的主要來源首先是有價證券,也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份,新華都慈善基金日常的經費主要來自於上市公司的分紅。如果分紅不夠,也會通過拋售股票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資金。“但是我相信,我們現在上市公司的分紅已經有足夠的數量和額度來支撐我們日常的費用。”

疑問2:成立基金是想避税?

此前,有媒體指稱陳發樹因減持紫金礦業套現了近30億,因此,陳發樹此次成立慈善基金是否有避税嫌疑成了發佈會現場的一大焦點。

對此,陳發樹首次公開回應:“最近我也留意到網絡上的這個説法,但成立一個基金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整個籌備過程歷時兩年多,而拋售紫金礦業股份是最近的事情,所以我可以説,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和避税沒有一點關係。”

疑問3:如何確定這一捐款比例?


陳發樹稱:“我從小貧窮,但一直都有做慈善事業這一想法。早在1992年,安溪通往廈門的龍門隧道開始修建,我就捐贈超過33萬。這一數字不多,但我當時的全部財產也就幾十萬,這幾乎相當於我個人的一半資產。”

“這次,我拿出了紫金礦業、青島啤酒、雲南白藥等一些股票出來,總的原則,就是按照我全部財產的45%比例來捐贈。根據這幾家上市公司20日均線,合計83億元。我還有55%的財產。”

疑問4:不給下一代留下什麼嗎?

對此,陳發樹稱:“在過去20多年的艱苦創業過程中,我受益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機會,今後我在創造財富的同時,將盡我最大的可能去回饋社會。我一直覺得,如果把這麼多資產留給孩子,讓孩子是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