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心得交流(精選5篇)

入黨心得交流 篇1

3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我很高興能被推薦去上黨課。經過黨校培訓,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比較全面系統地認識,並在內心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同時,我也意識到入黨條件之多,要求之高,發現自己身上尚有一些不足,距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還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是能給自己創造入黨條件的。今後,我會以實際行動來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心得交流(精選5篇)

首先,我談談學習期間對黨的進一步認識。要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對其性質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性質註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支無私奉獻的偉大的黨,奠定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黨的根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實行羣眾路線,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我們黨員嚴守黨的紀律,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體的利益之間的關係。他們曾以其優良的傳統和作風領導人民開拓社會主義新局面,弘揚和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範。我對我們黨表示崇高的敬意,並由衷的熱愛黨,擁護黨。

現在,我談談上完黨課的感受。通過黨校培訓,我覺得自己以前很少想到入黨後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我深感慚愧。以前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膚淺、簡單的瞭解,未曾在實際中認真學習、體會,並在實踐中應用它,指導自己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今後我一定會認真學習理論。黨始終如一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的寶貴精神震撼人心。焦裕祿,孔繁森等克己奉公的形象激勵我時刻為他人着想。我知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不在於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於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的奉獻,不求回報。正所謂,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確實不容易。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首先,我要認真學習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同一切不良現象,錯誤思想作鬥爭,牢記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其次,在生活、工作中,我要挑起重擔,起先鋒模範作用,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工作,專業學習與全面素質提高的關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總之,我要自覺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按照黨綱、黨章的規定行動,處處服從組織的決定,積極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政治法制修養、組織紀律修養、科學文化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自己更進一步向黨組織靠攏。

這次黨校培訓對我個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義。他全面改善了我對黨的認識,端正了我的入黨動機,為我能入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希望黨組織和領導加強對我的培養、教育和考察。我要在黨的熔爐中鍛鍊自己,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心得交流 篇2

9月22日,在組織的關心下召集我們召開了“全區選調生、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志願者工作座談會”,會上部分優秀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做了典型發言。環繞整個會場,我感受到這三支隊伍的逐漸龐大,尤其是大學生村官隊伍。想想自己也算是一名老村官了,可是相比較起來,這兩年做的真的很差。通過此次座談會,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以往的不足,也讓自己懂得反思今後的工作和生活。

不知不覺已經擔任村官兩年了,只知道自己埋頭苦幹。如果不是這次座談會,就不能和一起上班的兄弟鄉鎮的村官們交流,不會發現自己已經落下好遠好遠了,想想都有些後怕。這次的培訓真的是太及時太重要了,讓我更全面的認識自己,開始放眼於自己所在鄉鎮之外,改變思路,加強學習,要更加的積極進取,讓自己快點進步,追上他們的腳步。會上,田區長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講訴了自身經驗、提出了要求、寄予了厚望,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有了一種更堅定的前進的動力。在兩年的工作中,我也深刻領會到了基層是我們汲取營養的好去處,是實現價值的好舞台,是鍛鍊意志的好地方。選擇這條路不後悔,我要勇敢地堅定地走下去。領導們真情的話語、殷切的希望對我們既是一種關愛,又是一種鞭策。我們一定會立足崗位、服務羣眾、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幹。

今年,在組織的關心和安排下,我從中湖鄉寶月村來到了索溪峪鎮河口村,成為索溪峪鎮的一名“新”村官,也希望這是自己的一個新的開始。反省自己的不足,完善以前做的不夠的地方,好好工作,爭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村官。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要沉下心來,抓學習上進。

陳書記説,年輕人要發揮特長,要不斷學習,要善於學習,要喜歡學習。不光要注重政治理論思想等方面的學習,更要注重學習村裏的“無字書”,要主動把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從書本中“走出來”,做到“信書”而不“唯書”,多向基層幹部羣眾學習,努力在思考中提高素質。同時,要完成上級各部門的工作要求,要嚴格按照村官考核辦法,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第二,要用起心來,能吃苦耐勞。

農村是培養鍛鍊人才的大舞台,要做好一名大學生村官,要在願幹、能幹、會幹等每個環節上下功夫、求實效。願幹,是態度問題。要真正帶着責任和感情深入到農村,不擺架子、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主動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腳踏實地幹實事,凝心聚力解難題;能幹,是素質問題。要有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將書本知識轉化到工作上來,多向身邊的幹部羣眾學習,多做、多思考,不斷提升自己;會幹,是方法問題。要擺正位置,定準角色,進了農村門,就是農家人。要服從黨委政府的組織領導,自覺開展工作。要慎獨、慎行,強化自我管理,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從大局着眼,注重細節,不搞花架子,努力在工作中提高能力,在實踐中掌握方法,在行動中樹立形象。

通過座談會,我看到了過去自己的不足,也對接下來的工作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和規劃。最後,在感謝組織關心的同時,也希望自己能把今天的感悟化成明天的行動,書寫今後的新的生活,不負組織的期望。

入黨心得交流 篇3

春意闌珊,在不經意間已開始有了夏的韻味。時間就像劃過手心的沙,不知不覺中,黨課培訓已經進入後半程的學習了。在第四次的學習中,我們有幸迎來曹文利老師以“給信仰一個支點,給人生一種選擇”為主題的講座

在金融風暴襲擊全球的現在,在提倡全面發展培養綜合型人才的現在,作為當代大學生,應有怎樣的人生信仰,應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這一系列問題,或許不能用一句話來闡述清楚。但聽了曹老師的講座,我對大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以前的我們總以為進入了大學,就是人生的休眠期,就進入了象牙塔,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青春了。然而,在曹老師的講座中,我逐漸明白——大學,是修養品行,陶冶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地方。外界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遠遠高於對專業知識的要求。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進而,對其中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就能夠不言而喻了,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我們更應該具備更高的思想覺悟。現在的我,距離那樣的境界還有一定距離,但我會積蓄所有力量,不斷地去完善自己。

在目前這個全球化時代中,人們討論着經濟、政治的轉型,而導致青年人的信念和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動盪。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我們更應該堅守住人生的信仰,拓寬人生的道路!

曹老師不斷強調,大學是對精神的塑造,培養的是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而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他的《四書集註》中寫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大學宗旨,在於點燃學生心中那盞真、善、美的明燈,使之能夠革故鼎新治國新民,使之能夠追求真理不斷創新。而我們的江財精神——“敬業樂羣,臻於至善”也繼承了其中的要素。持着這樣的信念,秉着這樣的崇高,行走在紛繁的世界,我們就可以保持心靈的靜謐與思想的敏捷。

敬業樂羣,臻於至善。不是一句空話,是我們應該時刻堅守的信仰,是我們在迷霧中的明燈,是催我們前進的強大動力。這是江財人的信仰,是江財人的精神,也藴含了江財人的良好願望!

在這樣美好的季節,我們應該重整青春的行囊,丟掉那些頹廢和荒謬,一鼓作氣,揮灑意氣風發年代獨有的豪情萬丈。有堅定的信仰,就不怕看不到成功的光芒。

給信仰一個支點,我們就能夠在青葱的年歲裏,不至於迷失; 給人生一個選擇,我們就可以在長度有限的生命裏,拓寬它的寬度!

入黨心得交流 篇4

11月27日,集團黨委組織學習了近一段時間以來的重要講話及近期黨中央出台的相關文件精神。現就本人學習《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小時候讀書時,就學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由於年紀小,當時不知是何意,隨着年齡的增長,對這句詩句的理解逐步加深。後來又讀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心中對糧食的敬意由然而生。伴隨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步伐加快,社會上消費主義的觀念氾濫,在很多人眼中,奢靡和鋪張意味着“成功”和“地位”。

“拜金主義”狂潮將社會上一些人推入到對物質的絕對崇拜中,對社會價值體系和大眾心態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因為講闊氣,動輒花上萬元吃一頓飯;因為講排場,吃一半扔一半;因為講面子,穿品牌用名牌;不正之風持續發酵,享樂思想一時氾濫。説“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都是老百姓最痛恨的社會現象,這些不是小問題,而是思想裏、骨子裏、作風裏的大問題。”,真正是説到了點子上,講到了根源上。

古人言,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從儉進奢易,由奢進儉難。浪費也是奢侈,勤儉才是政績,浪費是貪的誘因,是產生奢磨之風的温牀。《黨政機關厲行勤儉反對浪費條例》,是治“奢”必須下的一副猛藥。他要求每一個黨員幹部從本身做起,從一點一滴落實,承受住考驗,耐得住孤單,頂得住誘惑,守得住節操,增強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自我束縛力,確保厲行勤儉反對浪費工作落到實處,使艱苦奮鬥、節約勤儉的良好風尚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不斷髮揚光大。

古語説“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中央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意義深遠。對於“八項規定”的落實,領導的言行影響着羣眾,領導身體力行對羣眾的示範作用明顯。如果領導者只是教育下級要過“緊日子”勤儉節約,而自己依然過着“闊日子”,那八項規定將缺乏説服力。習在下基層視察期間,入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不封閉道路,不清理現場,給全國人民做了最好的表率。

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在生產管理、生活作風也要率先垂範,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作為黨員要自覺遵守“八項規定”,不要讓八項規定成為一股“熱風”,吹過之後便成“冷風”。要持久不懈地嚴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應該把節約養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全民行動,推行“光盤”,身體力行,杜絕浪費!

身為黨員,我們要時刻銘記黨員的義務,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時刻警醒自己“物先必腐,而後蟲生。

入黨心得交流 篇5

通過三天來在黨校的培訓,黨校老師們為我們深入地闡釋了黨的章程、路線、方針,使我真正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聽了老師們在講台上以古喻今,旁徵博引精彩講解,我豁然開朗、心潮澎湃,更加堅定了自己獻身共產主義事業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

當前,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態勢下,國際局勢不斷動盪,國內改革縱深推進,隨着二十多年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國家和人民羣眾在取得重大社會發展成果的同時,也面臨着不同階級、階層和利益羣體之間日漸突出的問題和矛盾。由於在矛盾處理上的某些失誤因素和錯綜複雜的關係,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消極現象和社會問題,特別是某些黨員幹部腐敗現象的消極影響,極大地敗壞了黨的聲譽和形象,嚴重地損害了黨和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從而傷害了人民羣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艱鉅的任務和嚴峻的事實都説明,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進步青年,我們更要自覺抵制剝削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在觀看優秀共產黨員牛玉儒同志的生平事蹟介紹時,我激動不已、感觸頗多,他那種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甘為孺子牛,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的一片赤子之心,不愧為我們新時代青年的楷模,更不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正是由於我們黨有着千千萬萬個牛玉儒式的好黨員、好乾部,才使我們黨永遠保持着她的先進性與純潔性。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通過我的治療為病人減輕了病痛的折磨,那是我莫大的欣慰。在我的眼裏,他們沒有高低的專業知識、技能給予他們恰當的治療,使他們早日康復是我工作的全部。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如果跟不上發展的潮流,不與時俱進,就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心接受黨組織對我的考驗,在今後的工作中身體力行“三個代表”,成為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先進分子,認真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