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通用19篇)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通用19篇)

早在東晉年間(401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裏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_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00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是令人神往的蓮花佛國。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奇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遊覽、觀賞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陽,新姿煥發,活力再現,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東南境,她是池州旅遊業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驕傲,是安徽”兩山一湖”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使名山披錦繡,更快地躋身於國際旅遊先進行列,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指導、組織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九華山導遊詞。

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尤其是幾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筆耕,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編撰任務。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這本書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以模擬導遊撰文,準確、鮮明、生動,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頗適合導遊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供廣大遊客閲讀和欣賞。我相信,這本書的問世將會把你帶進九華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熱愛九華山。我衷心祝賀此書的出版,並樂之為序。

“九華天下神”,這是當代詩人嚴陣今年7月重遊九華山時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歷史,秀麗的自然風光,神祕的肉身現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異彩紛呈,獨具魅力。

導遊詞與名山勝景,猶如畫龍的點睛之筆,面對九華山這樣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導遊詞可以幫助你傾聽它歷史的迴音,追尋它文化的源流,聆聽它美妙的傳説;可以引領你尋訪名士的蹤跡,體味佛門的幽深,感受肉身的傳奇、。總之,,好的導遊詞就像窗口和橋樑,通過它,可以增強你的遊興,引導你走進九華山去觀光、探勝。

然而,長期以來,九華山的導遊詞花樣繁多,層出不窮,有時關於同一個景點的介紹出現幾種不同的“版本”,弄得遊人、香客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對九華山的歷史掌故信手拈來,隨意“發揮”,以訛傳誤,以致於影響了九華山的形象。為正本清源,兩年前,在我上九華山工作之初,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囑我組織編寫一本規範化的導遊詞。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同志,特別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辭辛勞,筆耕不筆耕不輟,終於使《九華山導遊詞》得以問世。在此,我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九華山導遊詞》約14萬字,旁徵博引,史料翔實,既闡幽發微,又淺顯易懂,同時模擬導遊,琅琅上口,引人入勝,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一篇創新之作。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將會推動九華山導遊講解的統一和規範,為九華山加強對外宣傳,提升影響力發揮作用。

九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導遊詞所能概括的,有待於世人共同發掘整理。組織編寫導遊詞,是我們在景區文化建設上的一次嘗試,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朋友們,你們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南邊重鎮湯口。在這裏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風景的概況。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2

安徽省導遊詞:桐城文廟導遊詞資料來源:考試大 【考試大:你值得信賴的考試顧問】20__年12月12日  桐城,系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春秋為桐子國,唐至德初建縣制。古縣文化名於宋,崛起於明,鼎盛於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稱天下。遠古祖先曾在這裏留下各種歷史見證的,歷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豐富的遺存。古建築更加燦燦明珠,烘初這座古城的風采。在眾多的古建築中,桐城文廟超羣絕倫,光彩奪目。

桐城文廟為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羣,雄居縣城中心,面臨廣場,正對繁華街區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環擁,如眾星拱月。據《安慶府志》、《桐城縣誌》,文廟原在縣城東郊外,始建於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初移建於今址。後因屢遭兵火與風雨侵蝕,明清兩代修葺19次。雖然迭經廢興,而今還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廟,仍然格局堂皇、古樸典雅。

文廟建築羣以大成殿為中心,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主要建築有門樓、宮牆、泮池、泮橋(又名狀元橋)、大成門、崇聖祠、土神祠、東西長廡等。佔地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主次建築,錯落有致,渾然一體,好似一組凝固的優美樂章。門樓正鎏金“文廟”二字,系趙樸初先生題書。

主體建築大成殿,面對月台,前眺大成門和門樓,兩側接東西長廡,檐廊迴繞,院落開闊,中鋪石板,為晉謁通道。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建築風格具明清特色,兼有遼金遺風,是古建築研究的珍貴立體資料。考試大編輯整理

通觀文廟建築羣,不僅石坊沖天,飛檐凌空,氣勢宏偉,還有許多造型優美、精巧細緻的磚刻、木雕、漢白玉雕,僅文廟門樓就有鏤空木雕、浮雕60多處,“孔子生平故事”、“漁樵耕讀”、“魁星點鬥”、“獨佔鰲頭”等圖案,逼真傳神,生動有趣。

文廟內設有桐城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從新石器到宋瓷,從李公麟的畫到方以智的書,從雍正御賜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的虎銅印到乾隆御題碧玉銘文板指,總計1245件,其中一級文物24件,二級文物125件,還有多件難得的稀世珍寶。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3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我們要遊覽的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境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於黃山市管轄。

黃山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為山上巖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名字。傳説咱們中華族的先祖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裏採藥煉丹,在温泉裏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個説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

朋友們,你們不遠千,甚至萬里到這裏,就要親眼看一看黃山的美嗎?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樂嗎?是的,黃山是絕美絕美的,可説天第奇山,能夠登臨它,親眼看看它,確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長地質歷史代,大自然的無窮力,塑造了黃山那絕美的風采和種.種奇特的景觀,令人傾倒,令人心醉。

黃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峯。這裏競秀,峯峯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峯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36大峯、36小峯,近年又有10座名峯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峯的高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蓮花峯(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峯排行老三(1829.5米),這三大峯和風姿獨秀始信峯(1683米),是黃山的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座奇峯中的一個,也算不虛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黃山“四絕”分別作個介紹。

説起黃山“四絕”,排在的當是奇鬆。黃山鬆奇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説,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鬆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着松樹,它們長峯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葱葱,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巖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巖石縫裏,不怕貧瘠乾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

你能説不奇嗎?其次是,黃山鬆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説,黃山鬆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幹麴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鬆、黑虎鬆、卧龍鬆、龍爪鬆、探海松、團結鬆等等。它們是黃山奇鬆的代表。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説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鬆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説雲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雲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後,介紹一下温泉。我們常講的和遊覽的温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温泉,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峯湧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後先到達的景區。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濕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隻能浴,不能飲;過雲説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温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峯下,還有一個温泉,叫鬆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温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除了“四絕”之外,黃山的瀑布、曰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壯觀和奇麗的。

黃山,山高陂陡,溪流從高山峽谷中奔湧出來,從陡谷懸巖上飛落下來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處處掛飛泉”,就是黃山温存的生動寫照。黃山瀑布很多,壯觀的有“九龍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黃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峯滴翠,山花爛漫;夏季清涼一片,處處飛瀑;秋天天高氣爽,紅葉如霞;寒冬則是銀裝素裹,冰雕玉砌。黃山確實是一個旅遊、避暑、賞雪的絕好去處。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4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__旅行社歡迎你們來巢湖觀光、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__。今天我們的遊程是這樣安排的,上午遊湖天第一勝境——中廟,觀姥山島,途中游湖濱大道、巢湖、龜山;中餐於圩裏酒家就餐,下午遊銀屏山風景區,觀千年奇花——銀屏牡丹,仙人洞,後回温泉度假區休息。我們巢湖市是因巢湖而得名,它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總人口450萬,轄廬江縣、無為縣、含山縣、和縣以及居巢區,全境界於合肥、蕪湖兩市之間,周邊與合肥、滁州、六安、安慶等市相接壤,隔江與蕪湖、銅陵、馬鞍山三市相對望。巢湖在商周時建南巢,春秋到巢國,秦漢設居巢,唐代置巢州,後來稱縣,84年改巢縣為巢湖市,到了99年的時候國務院撤消了縣級巢湖市,設立了地級巢湖市。我們巢湖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非常豐富,故稱為“皖中大花園”,巢湖的特產也是相當多的,比如説巢湖蜂蜜,巢湖槐米,煙花爆竹,等等。

現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湖濱大道上,這條湖濱大道是集旅遊、防洪、交通於一體的,是在91年那場大水過後開始建起來的,全長是53米,那麼大家左邊所看到的呢就是我們的巢湖,湖區水面800平方公里,沿湖23個鄉鎮,被三縣一區所環抱,及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和居巢區。我們巢湖與洞庭湖、洪澤湖、鄱陽湖、太湖並稱為五大淡水湖,而我們巢湖在這五大淡水湖中是最小的一個。巢湖,又稱“焦湖”。相傳古時巢湖為州,有一年大汗,小白龍私自降雨除汗,犯了天條,被天帝貶下凡間,遇得焦姥相救,小白龍為報焦姥救命之恩,於是就告之了天帝要陷巢州的事,焦姥及時告與眾鄰,使眾鄰勉去死難,然而焦姥卻在知照眾鄰的時候延誤了逃脱的機會被洪水淹沒,其女兒也在慌忙中跑丟了一雙鞋子,且終被洪水淹沒,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焦姥的精神,將所陷之湖稱之為“焦湖”,而焦姥則化作了一座姥山,女兒化作了一座孤山,她的一雙鞋子化作了鞋山。當然這只是對巢湖的一個神話傳説,真正的巢湖形成當然是因為地殼運動的結果了。

我們巢湖的三珍呢,就是銀魚、白米蝦和螃蟹。巢湖的出湖流域主要是裕溪河和牛屯河,通過他們流向長江。姥山島的面積是0.86平方公里,海拔105米。現在我們所看見的塔就是文峯塔。當時此地流傳“姥山尖一尖,廬州出狀元”。廬州知府嚴爾圭為了驗證此謠,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建塔四層,後因農民起義而輟工,到了清光緒四年(1878年)洋務大臣李鴻章倡捐,建塔三層,塔共七層,八個角,高51米,133級,塔內專雕佛像802尊,題石匾25件。郭若沐詩中有詩::遙看巢湖金浪裏,愛它姑姥發如油,即指姑、姥二山。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5

各位遊客.各位朋友:

歡迎大家來到七星潭生態旅遊區參觀遊覽。首先,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景區的基本情況:七星潭景區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華物種的基因庫。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位置坐落在整個保天曼景區的東南部。景區內有七個連環飛瀑,故稱為七星潭,這條常流不斷的七潭河清溪貫穿連綴整個景區,一潭一景,交相輝映。景區內的“天下一絕摞石羣峽谷”。是在近億年前地殼的平穩抬升和水流的平緩下切形成的獨特自然景觀。在這裏你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原始的震撼,一塊塊巨石彷彿經過刀削石劈,大自然在這裏盡情舒展歲月的滄桑變遷。七星潭的四季景色變幻莫測。景區的春天羣峯攏翠.山花爛漫;景區的夏季處處飛瀑濺珠.幽蘭飄香;到了秋天楓葉如火,層林盡染;景區的冬季更是迷人,銀裝素裹、冰雕玉砌。無論你何時來到這裏都能領略到七星潭帶給您的不同美景。

進入景區,大家首先看到的景點是“磐石聖樹”。此樹為古楝樹,樹齡已經上千年,此樹常年吸收天地靈氣,樹根將巨石一劈為二,當地村民把它供奉為神靈之樹,常來此祈福祈壽。據説若抱此樹,能夠去病消災,延年益壽。

遊客朋友,進入七星潭景區你就進入一個植物的世界,動物的王國。這裏生長着千餘種珍稀植物,如珍貴藥材山茱萸、何首烏、桔梗、靈芝、各種菌類等;生活着百餘種珍稀動物。如大家都知道的娃娃魚、羚羊、禿鷲、蜥蜴等等......。還有這裏的羅漢瀑特產一種奇魚[這種魚奇就奇在每一條魚都只有一個眼睛],等會兒大家到了那裏可以仔細觀察。

前面到了羚羊隘,因羚羊經常在此山崖上行走而得名。此處山體大部分都是裸露的花崗巖體,坡度在80度以上,有一大片石面程青黑色的渾石組成。由於長期受到雨水的沖刷侵蝕,形成一條條的白色凹槽,恰如瀑布從天而降,又名開天石瀑。大家都知道,羚羊角是珍貴的中藥材,此處山頂上生長有羚羊愛吃的金柴.石豆等植物,所以這裏時有羚羊在上面行走覓食。羚羊的大小好像山羊,它們及其善於在懸崖峭壁上覓食。羚羊晚上睡覺也是很特別的,它們將雙角懸掛在懸崖或者樹上,使身體懸掛在空中躲避猛獸襲擊,適宜的環境,造就羚羊選擇在此繁育生息。

大家注意看前方的這塊石頭,似一艘快船穿越時光隧道從林海極速飛出,故名“林海飛船”。在景區內類似於這樣惟妙惟肖的天然石頭很多。例如到前面我們將看到的“天馬行空”,“金龜攀巖”等,它們獨立成景造型各異形態萬千,真可謂一步一風景,一景成一體,又景景相連,變化萬千。大自然用它自己的神奇魅力造就這些大小不同,厚薄相接的巨石羣景區。

遊客朋友,大家都知道伏牛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前面即將看到的就是有名的摞石林峽谷。摞石林峽谷位於七潭河的中游地段,這一帶的地質構造主要就是巖性為中細粒黑雲二長花岡巖[巖石的形成大約在5--4億年前]發育着垂直與水平兩組原生節理。到了距今八千萬年前後,這一帶的河流下且速度與地殼抬升的速度緩慢了,協調了,就在河牀下切同時,側蝕的作用又十分活躍,地殼的勻速抬升,又與河流側蝕作用的共同雕鑿,這才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種罕見的地質風貌“摞石林峽谷”的如畫美景。此地獨特的地質構造,造就了這種世上少見的天下奇觀。

大家仰頭向上看,這座山峯叫靈鷲峯。山頂之上有三塊條石懸空伸出,前段尖翹翹突出的是鷹嘴,每當雨後初晴,常有鷹在這裏飛翔。這種鷹叫鷲,體型特大,生性兇悍,喜歡居住在陡峯和懸崖峭壁之上。大家注意了,靈鷲峯下面的潭叫“專魚潭”。專魚是七星潭特有的魚種,它通體黑色光滑,體型在一筷子長左右,體重不過二兩,身上沒有橫刺沒有魚鱗,喜歡在石洞間穿梭遊戲。

遊客朋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七星潭生態旅遊區。這裏珍稀植物遍佈山間,隨處可見蜥蜴穿梭爬行。前面這棵樹叫九月黃,每年到了九月,整棵樹的樹葉金燦燦。大家看它的樹根,它的樹根是生長在巖石夾縫中的,九月黃用它頑強的生命力來體現了一種堅忍不拔的向上精神。在這裏隨處可見這樣的九月黃,它們紮根石縫卻透着一股傲氣,穿破重重障礙,尋求生命的最佳境界。七星潭是一個超級氧吧,這裏的植被覆蓋率在百分十九十以上,空氣是經過無數的綠葉過濾後的超級氧,大家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氣,這裏的空氣透着特有的清爽和獨特的花香。我們前面的這片樹林是“萬木爭光”,在這片茂密的林子裏,裏面的樹木為了得到陽光的照耀,競爭生長,高聳入雲,樹蔭相連遮天蔽日。以小喻大,樹木也是和人類一樣競爭生存,只有努力才能更上一層。夏季的這裏是天然的涼棚,休閒的佳境,避暑的聖地。

我們從這裏再往裏面走就是天井了。在濃蔭德的遮蓋下沿着山間的石階走過來,大家看這裏像不像一個自然生成的天井呢?走過曲折的林間小道,猛然看到這裏,一定會心胸開闊吧!這裏的流水順着80多米高的石瀑跌宕而下,崖壁下的清潭夏季清澈無比,游魚穿梭。冬季山上的水流形成百尺冰掛,到了潭裏又形成蓮花寶座,冰雕玉琢,晶瑩剔透。

大家再往上走,就到了連環七星潭了。七星潭原是一塊較大的花崗巖石體,經過大自然的神奇變化,形成了今天連環七潭。據當地流傳的故事説:“天有北斗星,地有七潭河”自從有了盤古開天地,就有了七星映北斗。七星潭位於七潭河的上游。河牀是由花崗巖垂直節理髮育和不均勻的地殼運動抬升形成的。當河流溯源侵蝕時,又沿着節理下切,陡峻的新河段與原來平緩的河道之間形成了裂點,河水長期在裂點處向下傾瀉,又形成了瀑布。到了洪水期間,河中夾帶的沙粒掏蝕河牀形成“潭”,“潭”與瀑布的梯形排布,又表示了水流侵蝕作用的週期變化。這裏青山疊翠,碧水清幽,千谷飛鳥鳴,萬澗玉珠滾。我們看着這裏的青山綠水,感受七星潭的自然生態,地貌景觀,讓我們忘了一切的煩惱,融進大自然的懷抱,盡情的暢遊吧!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6

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嶽西兩縣境內,其主峯海拔1751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峯,山也就稱為天柱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着讚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詩云:“奇峯山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絕稱人意......”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説,稱萬歲山是因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台祭嶽,敕封皖山為“南嶽”,在祭嶽時,人羣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為萬歲山。隋唐以後,南嶽改為衡山,天柱山被列為國內五大鎮山之“中鎮”。其餘四鎮是:北鎮醫巫閭山(在遼寧省)、東鎮沂山(在山東省中部)、西鎮吳山(在陝西省隴縣)、南鎮地稽山(在浙江省紹興)。天柱山有42座山峯,山上遍佈蒼松、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天柱山志》稱天柱山“峯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吼”。可見其自然景色奇絕。

天柱山著名遊覽點是三祖寺。進入天柱山的南大門野人寨上行不遠就到達三祖寺。相傳,寺始建於南朝,現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和屹立於寺前的覺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側陡巖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稱之為“山谷流泉”。山谷門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狀如卧牛,稱“石牛古洞”。相傳,北宋人黃庭堅曾坐此石上讀書,並自號“山谷道人”。在這裏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黃庭堅的詩和同時代大畫家李公麟所繪的黃庭堅坐於石牛上的畫像。這件珍貴的古代詩畫刻石,現仍清晰可見。

天柱峯如擎天巨柱,雄偉壯麗,氣勢非凡。在天柱峯前正面崖壁上,鐫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個大字,橫書其上。“頂天立地”四個大字直書其下,氣魄宏偉,令人驚歎。天柱峯左、右側有飛來、三台兩峯相峙,更顯得氣勢磅礴。

天柱山飛來峯下的神祕谷被遊人稱為“天柱一絕”。神祕谷長約五、六華里,谷底由54個形態各異的洞穴組成,洞連洞,洞套洞,洞內有牖,有庭,有門,有石梯,有石欄。在暗洞中穿行,難辨東西,不知陰晴,壓抑沉悶;但一出洞口,即見光明,又使人激動欣喜。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7

屯溪老街歷史悠久,它是由新安江、橫江、率水三條河水匯流之地的一個水埠頭髮展起來的。今天屯溪老街所在位置,開始時只是一段尺形的“八家棧”,伴隨着徽商的發展,屯溪老街不斷趨向綜合型的商業街,清朝康熙年間,老街已發展到“鎮長四里”,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已儼然有“滬杭大商埠風”,其繁榮興旺可見一斑。

老街從街東牌坊算起,向西綿亙1.5公里,路面全用淺赭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線條方正清晰,街寬度至7米,兩側店房鱗次櫛比,多數為兩層樓面的磚木結構,一色的徽派建築風格。白色馬頭牆,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山牆前後長出房檐,店房廊庭前伸開闊,門樓窗櫺、樑檁椽柱雕花彩繪,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額,懸掛於門楣上的八角玲瓏掛燈,飄拂着的犬牙形字號旗幡,無不透溢一股濃郁的古風神韻。因而,被譽為“活動着的清明上河圖”。

老街店面一般不大,但內進較深,有一連二進或三四進的,用天井連接,採光、通氣、排水都用內向構建手法,形成“前店後坊”、“前店後庫”、“前店後户”的特殊結構,更為老街增添了“老滋老味”。老街有老字號店鋪數十家,其中“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開設的中藥店,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曆史。飲譽世界的“祁紅”、“屯綠”,多集散於屯溪;“徽墨”、“歙硯”更是琳琅滿目、“徽州四雕”(磚、 木、石、竹)產品及徽派國畫、版畫、碑帖、金石、盆景、根雕隨處可見。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現它那迷人的風采,堪稱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的藝術長廊。

老街的魅力傾倒了全國影視界。從北影《小花》攝製組“捷足先登”以後,全國幾十家影視單位紛至沓來,連世界著名電影大師伊文思也從荷蘭趕來“搶”鏡採《風》。至今在老街拍攝的影視作品已逾百部。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8

黃山湖公園處於江陰北部,是AAAA級景區,主要圍繞黃山湖進行人工開發,臨近江陰長江大橋,內部還建設有五星級大酒店。公園佔地三十四公頃,其中湖面就佔去將近一半,綠化程度相當高。

黃山湖公園大概在20_年左右的時候完工開放,一直有聽説很多情侶喜歡去那裏,後來也逐漸演變成拍婚紗的勝地。我是一個地道的江陰人,從小早江陰長大,但一直沒什麼機會去那裏看看。20_年的秋天的時候,終於有機會和當時的一個好朋友以及他的一個老同學去了趟黃山湖公園遊玩。

因為江陰比較小巧,地方也不大,所以從市區打的過去也不貴,具體多少忘記了。公園是開放式的,有多個地方可以進出,不收門票。可能是去的時間不對吧,公園內部沒多少人,顯得有點冷清,沒走多久就到了湖區。湖的周圍有塊沙灘,喜歡的人可以嘗試赤腳走走。湖邊還有小船可以租,可能也是人少的緣故,老版收了錢讓我們隨便用,並沒有規定時間。船是那種腳踏船,慢慢悠悠地吹着風,因為不用趕時間,感覺還不錯。湖邊還有那種大氣球,浮在水面上,交了錢就可以進去玩。可惜老闆不在,我們沒試。劃完船我們就隨便找了條路走走,周圍樹木很多,還有一些雕像。聽説後來公園又見了一些娛樂設施。

整體來説,黃山湖公園繼承了江陰特色,小巧精緻,內部綠化很到位,環境比較清幽,湖水清澈,適合散步散心。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9

李鴻章故居位於淮河路中段,坐北朝南,氣勢宏偉,是合肥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1998年被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

李鴻章1820_年出生於合肥,他24歲中進士,後組建淮軍,鎮壓農民起義;在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間,主辦洋務,興辦近代企業,創立北洋海軍,力圖富國強兵,被譽為“中國對外開放第一人”;對外曾代表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20_年卒於北京,諡文忠,後歸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集》傳世。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鱗次櫛比,覆蓋了合肥市繁華的淮河路中段的半邊街,時稱“李府半條街”。

李鴻章故居,僅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佈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樑畫棟,精美豪華,佔地面積20_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為大門、前廳、中廳,三進為二層閣樓,後兩進樓下有迴廊相通,樓上裝有美人靠迴廊相連,俗稱走馬樓,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稱“小姐樓”。故居復原陳列用大量的珍貴圖片與實物展示了李鴻章風雲變幻的一生,由這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國近代史上一段鮮為人知的苦難、曲折而又悲壯的歷程。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0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我是小導遊鄭晗,我會給大家帶來旅途的快樂,讓您無怨無悔!準備好了嗎?請隨我來吧!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歙縣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物產豐富,在歷史上有“東南鄒魯”的美譽,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和藝術之鄉。

現在,我們走在古城的西門,你們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甕城。古城有內外城門和護城牆,兩旁原有徽式的小肆,現在我們還能看出它的古色古香。走完甕城,出現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樵樓,俗稱二十四根柱。傳説古時候,有位知府,為了鎮制不吉利的山勢,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這幢皇式樓閣。為了區別於皇城城樓,特地少造了兩根柱子,只豎立二十六根。誰知被人告狀説是與皇帝分庭抗禮,結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如今,這幢構造獨特的古譙樓是歙縣博物館的館址。

再往前走就是徽州府府堂,你們現在看到的也許是一些廢墟。這是歙縣為保護徽州文化生態而開發的一個重要工程,就是在原來府衙地址上進行修復,恢復徽州文化古貌。這裏將會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又一個旅遊亮點。

你們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着一座譙樓,叫陽和門,紅石城牆,古樸典雅。走過陽和門,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氣勢磅礴的許國石坊,許國石坊建於明朝,南北長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如此規模宏大、呈八腳結構的牌坊舉世無雙。

坊主許國是三朝重臣。因平定雲南邊境叛亂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縣,建造了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據説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腳牌樓,否則就是犯上。當時徽州四腳牌樓林立,許國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腳牌坊,無法體現他的官

重威顯。怎樣才能與眾不同呢?許國想了個“先斬後奏”的點子,許國建這座牌坊前後共拖了七、八個月才回朝覆命。由於超假,許國久默無聲,皇上迷惑,責備説:“建坊這麼久,不要説是四腳,就是八腳也早就造好了”。許國聽了,頓時口呼萬歲,奏稱“謝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腳牌樓。”皇帝聽了哭笑不得。

許國石坊左邊是徽園,素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之稱,是在歙縣新建的仿古旅遊城。再現了徽州明清時期的風貌,氣勢宏大,鱗次錯落,脈傳徽州文化之神韻,新創徽派建築之精華。走進徽園,就如走進了婉約的江南,走進了古樸典雅的徽州古城。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繼續往前走,不遠處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少年讀書的崇一學堂了,後修建為陶行知紀念館。新建部分與老館銜接,仿徽派建築,給人以情

的薰陶,美的享受,行的啟迪,力的源泉。一進大門,宏偉典雅,風格獨特的瞻仰廳展現在你的眼前。“萬世師表”匾額,金光燦燦,系宋慶齡手跡。陶行知書寫的對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他終生恪守的人生真諦。正中照壁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金色大字,瀟灑飄逸,剛勁有力,是一代領袖毛澤東同志對陶行知先生的譽稱。紀念館裏面陳列着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和他生平事蹟的圖片、報刊以及世界著名人士的題字,陳設皆存故貌,令人肅然起敬。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是古民居斗山街。斗山街位於歙縣城內,因依靠斗山得

名,為文化歷史名城一級保護區。斗山街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的旅遊文化景點。建於明清時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大院,猶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向你娓娓講述着古老而又悽美的故事。

名城歙縣不僅風景如畫,人文深厚,而且明清建築,新安醫學,徽州雕刻等也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今天的歙縣古城一日遊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繼續走進歙縣,祝你們旅途快樂!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1

旅客們,如今我們已深進黃山背後,眼前的這座古村子叫宏村。它地勢奇異,你們都聽過《西遊記》中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裏的那段情況吧。如今,我們就去鑽進“牛魔王”的肚子裏暢遊一番吧。果為宏村的地勢本去就念一頭牛,不疑?你去哪裏的大山上向下俯瞰,你肯定會看到宏村的地勢:兩棵百年銀杏樹為牛角、河為牛胃、溪為牛腸、路為牛皮、山為牛頭。就讓我們出來看看,走吧!

我們現在正站在宏村的大門口,宏村,它古稱弘村,位於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裏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裏的鄉村”之美稱。這裏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築呢!你如果從遠處看,宏村就像一個牛的形狀。

我們現在要進去,請注意以下事項:不要亂丟垃圾,不要隨地吐痰,請保持好宏村的清潔,謝謝!

如今我們漫步正在鄉下的巷子上。看見那宏偉的馬頭牆了嗎?那可是宏村最首要的修建。果為馬頭牆不但宏偉錦繡,就像一匹匹駿馬正在奔跑,而且借起着割離火源的作用呢!若是一間房子着火了,火就不會燒過宏偉馬頭牆,隔壁的房子也就倖免了。

旅客們,馬頭牆我們也相識的差不多了,持續往前走,前面這個院子就是汪家宅院,你們曉得嗎?這家僕役名叫汪定貴,這座房子總面積近400平方米,窗户66扇門43扇,屋樑、紅柱都是用桐木釀成的。這座房子共分三層:第一層有客廳、廚房、僕役卧室;第兩層是女眷的卧室;第三層是僕役的卧室。這座房子總投資近800個黃金,真是一座令人甘拜下風的修建阿!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2

【歡迎詞 1分鐘】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歡迎您的到來,能夠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與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榮幸,我姓楊,您叫我小楊就好了。那麼,坐在我身邊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康師傅。您別看他臉上長着青春痘,他可是有着十年駕齡的老司機了,本次旅途有它保駕護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裏了。在這次旅途中,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找我,俗話説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外出旅遊靠導遊,希望我們能一起擁有一段美好的旅行,為大家留下一段珍貴的回憶。

【簡介 1分鐘】

績溪龍川景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龍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局的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國家5A級風景區,龍川旅遊風景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珠聯璧合,渾然天成,胡氏宗祠,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美稱,1988年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樓,為徽派石雕之最,1986年評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10月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這個村為何叫龍川村呢,那是因為東邊這座高山是龍鬚山,是這村中龍脈,從村中穿過小溪古稱川,所以就叫龍川。在水街西邊的小山叫雞冠山,和在東邊相對的龍鬚山一起按風水學上説是天龍地鳳,龍鳳呈祥。南邊就是祠堂對面的這座山叫天馬山,是這龍川一村之朝山,北邊有條長河,就是我們沿路來看到的大河,叫登源河。當年祖先看中這塊風水寶地就是因為東聳龍峯聳,西峙雞冠,南有天馬山奔騰而上,北有登源河蜿蜒而來。

【石牌坊1分鐘】

現在在大家眼前的牌坊呢,就是我們的奕世尚書坊.它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座紀念明代胡姓的胡富、胡宗憲兩尚書的石牌坊.

牌坊有四柱三門五樓,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寬9米,抬樑式建築,主體結構由4根柱子、4根頂定盤坊和七根大小額枋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兩面,各抱鼓石護座.牌坊採用側腳做法,柱子採用梅花柱的抹角做法,這是明代建築的一個顯著特徵.整座牌坊氣勢磅礴,充分展現出我國古代建築的精湛技藝.

牌坊主樓延下正中有一塊豎匾,"恩榮"二字耀眼奪目,匾的四周則盤以雙龍戲珠紋.在恩榮匾的下面,4只寶瓶托起的天花板,寫有楷書"奕士尚書"和"奕士宮保"8個大字,字體端莊厚重,行筆秀潤瀟灑.句考證,這書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徵明之手.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就是績溪龍川胡氏宗祠,記得前面我給大家講的那個錦字了嗎?對了,就是我們的錦了.這個風景優美的山村就是我們主席的故鄉了.在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主席家鄉的文化。

【龍川胡氏宗祠4分鐘】

龍川胡氏宗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現存的最好的宗祠之一,新華社社長邵華澤為此書寫了"江南第一祠"的匾額懸掛與此.

它始建於明嘉靖20xx年(1546),佔地面積172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64平方米,它是由照壁、露台、門樓、天井、廊廡、正廳、廂房、寢樓、特祭祀等十個部分組成,採用中軸線東西對稱佈局的建築手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羣體.

大家看河對面的照壁,是它將宗祠門樓前的地域規定了一個固定的範圍.接着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露台,它有48平方米,高一米,實際上是整個胡氏宗祠台基的一部分,其地面,階犀,望柱,欄杆全用花崗巖石砌成,過去舉行宗族大型活動時,站位都是有講究的.這個台基上站的應是宗族中層或對宗族有貢獻的人員.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門樓,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七開間,近深兩間.建築面積145平方米,是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樑組成主體結構,前後16駕鬥,將三個層次,5個屋頂屋檐前挑達一米多,前後8大戧角,呈鳳凰展翅騰飛之勢.所以門樓又稱五鳳樓. 胡氏宗祠以木雕藝術殿堂著稱於世.原由的600多件木雕作品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現存400餘件,分佈在額坊,樑,柱,擱扇,斗拱,軒頂等十餘類型的大小部件上,最大的是寢樓隔扇門中的腰華板,僅有34釐米長,13釐米寬,再那木樑之下,大家看到那彎彎的勾子沒?那鈎子的方向是朝胡氏宗祠的裏面,寓意着把財氣給勾進去.   進入宗祠大家一眼看到的呢就是我們的大額坊,上刻着"九龍戲珠滿天星",下面3根普柏坊刻的是歷代胡姓文官祖先勤於政,重教育的種種業績.而中間屋檐下的那根額坊刻的則是"九龍戲珠遍低錦".其他3根普柏坊雕刻的是歷代胡姓祖先血戰沙場,建功立業,精忠報國的場面.只可惜"文化大革命"初期,這些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為了歷史遺憾.

【天井1分鐘】

大家往上看,這就是我們徽州建築的天井了.它的主要功能是採光和通風.天井中央的一排條石也叫蛹道,只有在重大活動中,才開大門.宗族上層人物,高齡長輩,貢獻突出的成員和各家家長,才可由此進入正廳.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正廳,又名祭廳.廳堂中間隔扇門內是祭壇,裏壁懸掛上始祖客像;而上方的兩塊額匾,《世恩堂》是明代著名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書寫,另一塊是清朝的歷部尚書張延玉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撰寫敍述胡宗憲的抗倭功績.隔扇門外,有擺供品,香燭的大供案.

正廳門闊7間22.16米,進深5間17.47米,建築面積達387平方米,頂高9.3米.主體結構由48根立柱,154根樑坊組成,中間4根大金柱,是由圍達1.66米的銀杏製作而成. 下面我們來到的寢樓,這是供奉胡氏祖先牌位的地方,樓上存放着祭祀用具和宗族典籍、譜牒. 整個祠堂在光緒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重修,1989至1993年全面整修,惟有這寢樓上保留了明代建築格式和原貌,坊柱也還是明代原物.

【歡送詞 1分鐘】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本次的龍川景區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楊導也要和大家説再見了,感謝一路上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心中縱有萬般不捨,分別卻是必然的,但我相信這次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許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導遊,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遊客,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也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個導遊小楊,隨時等待着您的到來,最後預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

20xx年5篇安徽景點的導遊詞(三)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蕭縣東南20餘公里的龍崗山中,為山東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脈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峯海拔374米,一般為100—300米,相對高度20—30米,山頂平緩,山坡較陡。

黃藏峪原名黃桑峪,因峪內長滿黃桑樹而得名。漢高祖劉幫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漢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微時常隱芒、碭山間,即此山有皇藏峪,漢高祖避難處”。

皇藏峪為陶墟山系南部的剝蝕低山丘陵,山巖為石灰巖體,有許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石景觀,四周峯巒層疊,澗水淙淙。峪中天然森林三千多畝,有146種樹木和六百多種草藥。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3

合肥的白天可謂是川流不息,熱鬧非凡,但是合肥的夜晚又是怎樣一番模樣呢?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夜晚,我走在人行道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有的在趕着去工作,有的去逛超市,還有的人在散步,還有的在街頭聊天……比起偏僻而又安靜的小山村可就熱鬧多了。

馬路上,各種各樣的汽車飛馳着。車子就像一張黑色的大嘴巴,車燈就像嘴巴上的牙,四處亂咬。紅燈的時候,車子都停了下來,一輛跟在一輛後面,車燈就像連接每個車廂的鐵鏈,把每輛車都連在了一起。馬路兩旁都是飯店呀、網吧呀、百貨店等其他招牌,這些招牌都大放光彩、奇形怪樣:飯店門口的招牌一會兒是綠色的正方形,一會兒又變成黃色的三角形,一會兒又變成紅色的圓形。網吧門口的人物閃着異樣的光彩,讓人看了就感到害怕。與廣場的燈相比,這些燈可不算什麼。高樓大廈的邊被人們用白光點亮,從遠處看就像一個長方體放在地上。其它高樓毫不遜色,綻放着自己的色彩。當人們經過高樓的下面時,就像一幅畫裏的小人。月亮已經升到半空中,與這些五顏六色的燈光交相輝映,美麗極了!合肥的夜景可真美啊!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4

九華山原來並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做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山峯秀麗,高出雲層的山峯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過此地,先後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華山因此而得名,並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九華山宗教活動歷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華山發展,佛教更加興盛。在唐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遍訪名山,最後選在我們的九華山修行。夜間露宿在山上的山洞裏,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餓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最後在他99歲的時候圓寂。佛教界認為他生前苦修,圓寂後與佛經裏所記載的地藏菩薩相合,尊為地藏菩薩應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時候姓金,因此又稱為金地藏。九華山也就自此被闢為地藏菩薩的道場。唐代後,九華山佛教聲明漸著,經過歷朝歷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經有150多座了,只園寺、東崖寺、百歲宮、甘露寺四大叢林,香火之盛甲天下。

下面我們首先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門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築。橫額上鐫刻着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勝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仿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於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過了橋正面就是隻園寺的大殿。只園寺是國家重點寺院,規模是九華山四大叢林裏最大的了,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講堂和藏經樓等十餘座單體建築組成,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築,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啊,歪置山門是頗有講究的,一來是為了辟邪,二來是門向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寶殿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廟的前院牆上有一條石刻,上面“泰山石敢當”5個大字十分醒目,大家來猜猜這是做什麼用的?其實這個是隻園寺獨有的,是用來辟邪鎮妖的。

進入山門,就是靈官殿,進門登殿,只見神龕裏站立着的卻是赤面紅須、雙目圓睜、高舉鐵鞭的王靈官。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神,怎麼到此護起佛法了呢?原來傳説佛教的護法韋馱犯了“殺生”的錯誤,被地藏菩薩“解聘”,讓王靈官頂了班,這反映了佛道“合作”的天王殿意思,在全國恐怕是僅此一處了。

從靈官殿過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閣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頂,內供四大天王像,稱天王殿。中間龕內端坐着“笑口常開,大肚包容”的彌勒佛。“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行”,是他的兩句偈語。兩側為四座天王塑像。

靈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層的台基上則築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正面立着高約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綠蓮花座,下有須彌座(又叫金剛台),雕刻精細。供桌正面橫刻着“唐僧取經”故事的大面浮雕。佛像前,為主持法會的和尚禮佛跑拜處。

好,游完只園寺,我們現在來到的便是九華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了。佛經有”指地化城”之説。化城寺位於九華山化城峯西南,化城盆地中心,因此得名化城寺。化城寺歷史悠久,它修建於晉代,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_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古寺歷經興廢,在歲月長河中依然聳立。現存四進民居式殿宇,前三進為清代建築:一進靈官殿,二進天王殿,三進大雄寶殿。二、三進之間有一巨大四落水天井,意為”四水歸明堂”。大雄寶殿全木窗門,門楣上刻有冰紋窗櫺。頂中大藻井”九龍盤珠”浮雕為藝術珍品。四進藏經樓為九華山惟一明代建築,近期按原貌修復。化城寺依地形漸次升高,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基本保存了開山祖寺原有風貌。

化城寺石階下有宋代石獅一對,一雌一雄,古拙渾厚。前有放生池,月牙形,據傳是金地藏率眾徒修建化城寺時開挖的,既為寺院防火,又為僧侶和香客放生之用。池前是平整、開闊的化城廣場,廣場中有一用石條壘成的”娘娘塔”基,是紀念金地藏母親的。據傳金地藏母親得知金地藏卓錫九華後,萬里跋涉來山尋兒迴歸,長時間思兒心切,加之一路風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廣場邊一口井中泉水為母洗眼,治好了母親眼疾,此井後人稱”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親,並向她細説佛教因緣,母被感悟,終於留山助兒護佛,後人在廣場建塔紀念,稱”娘娘塔”。但是,九華山也有人稱”娘娘塔”是紀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不論是母親還是妻子,”娘娘塔”的傳説都是美麗的。

好了,我們九華山的遊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各位對小王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為大家服務,祝大家一路順風!謝謝!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5

有一句廣告:心動隨我動,溝通無限。那麼現在大家選擇的出遊,不單單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多是尋找一份快樂。所以説嘛,美麗的城市,美麗的風景是用好的心靈去看待。今天我們就去撕開黃山的面紗吧!首先我先給大家講一下黃山的地理位置。:黃山位於安徴省南部,屬於黃山市管轄市。傳説是中華祖先一黃帝修身煉丹,而飄然飛仙的地方。黃山風景區面積約160平方千米。徐霞客説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蓮花峯,最高。光明峯最奇,而天都峯是最秀。如果你爬上三峯中的一峯,那麼就不算虛行一此了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6

天柱山著名遊覽點是三祖寺。進入天柱山的南大門野人寨上行不遠就到達三祖寺。相傳,寺始建於南朝,現僅存藏經樓、偏房數間和屹立於寺前的覺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側陡巖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稱之為“山谷流泉”。山谷門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狀如卧牛,稱“石牛古洞”。相傳,北宋人黃庭堅曾坐此石上讀書,並自號“山谷道人”。在這裏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黃庭堅的詩和同時代大畫家李公麟所繪的黃庭堅坐於石牛上的畫像。這件珍貴的古代詩畫刻石,現仍清晰可見。

天柱峯如擎天巨柱,雄偉壯麗,氣勢非凡。在天柱峯前正面崖壁上,鐫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個大字,橫書其上。“頂天立地”四個大字直書其下,氣魄宏偉,令人驚歎。天柱峯左、右側有飛來、三台兩峯相峙,更顯得氣勢磅礴。

天柱山飛來峯下的神祕谷被遊人稱為“天柱一絕”。神祕谷長約五、六華里,谷底由54個形態各異的洞穴組成,洞連洞,洞套洞,洞內有牖,有庭,有門,有石梯,有石欄。在暗洞中穿行,難辨東西,不知陰晴,壓抑沉悶;但一出洞口,即見光明,又使人激動欣喜。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7

安徽省簡稱“皖”,地處中國東部,位於東經114°54’- 119°37’和北緯29°31’-34°38’之間,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200萬人。

安徽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備,並且分佈有廣泛的水面,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和第三大河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和其它眾多湖泊分佈於安徽中部,全省自北向南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崗、沿江平原、皖西山丘和皖南山丘等五個自然區。

安徽地處南暖温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區,屬季風氣候類型,氣候温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且雨熱同季,並具明顯的時空分佈差異,加上多樣的土地類型和豐富的森林、動植物和水產資源,適應農林牧漁業的多樣化發展。

安徽不僅山河秀麗、物產豐富,而且文化璀璨、名人薈萃,曾孕育出老子、莊子、曹操、華陀等一大批傑出的歷史文化名人;近現代也湧現出眾多的文學家、哲學家、企業家及科學家,華人第一位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就出生在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對安徽的真實寫照。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8

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藴博大精深。而茶文化也是一支奇葩,太平湖茶文化具有獨特性。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介紹的是採茶習俗

1、看戲:

茶區有采茶前看戲的習俗。20世紀30年代,太平、石埭一些大茶莊,於每年春茶開園前舉辦“財神會”,從蕪湖、南京請來戲班演戲,茶農過足戲癮後,揹簍上山採茶。豐年,還於茶葉採製出售後,請班演戲或自演自娛,以示慶祝。

2、購物:

茶區多為深山區,長期交通閉塞。茶農每年於採茶前,往返數十里路,備足整個茶季必需的生活用品,然後再開園採茶。餛飩挑子,貨郎擔子也於茶季紛紛到茶區趕場做生意。備足生活用品再採茶的習俗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

3、採茶:茶區學校還有放茶假的慣例。從舊時的私塾、學堂,到建國後的公辦學校,每逢茶季放假10—15天,每逢茶季,茶農不僅約請親戚朋友協助採茶,還從皖北、沿江的貴池、青陽、樅陽等地僱傭年輕女子幫助採茶。長此以往,每到茶季,幫工採茶的客籍姑娘結伴來茶區採茶。茶農於開園的第一天,備足酒菜,置辦開園酒,招待採茶人。

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平湖人的飲茶習俗

1、清飲綠茶:境內居民自古習慣清飲綠茶。史載,三國時縣境屬吳地,境內居民始飲茶,至唐,飲茶之風興起。至宋,飲茶之風盛行,茶,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歷經元、明、清,直至20_年,除戰亂重災年份外,飲茶之風,經久不衰。

舊時貧窮人家飲粗茶,謂之“老瓜片”,富裕人家用細茶。20世紀80年代後,尖茶、細茶、名茶進入平常百姓家。粗茶汁多味濃,慣以壺沏之;細茶味淡香濃,多以杯泡沏,民間謂之“粗茶細吃,細茶粗吃”。

夏季飲茶,以清飲綠茶為主,兼飲菊花、麥冬涼茶,防暑降温。農民上山下地耕作更離不開茶。農村飲茶大多習慣茶壺沏泡,少數人家沏泡杯茶待客。

冬季飲壺茶者,常以火桶煨之或茶桶焐之,以保持熱量,隨喝隨倒。

20世紀80年代後,城鄉逐步改飲杯茶。鎮境有喝大碗茶的習俗,多見於車站碼頭、田間勞作、施工現場、茶棚茶攤。喝大碗茶,方式雖較粗獷,但它簡便易行,貼近生活,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與稱道。

境內有以茶代酒習慣,一些因病、因量或忌酒之人,在酒席上為不失禮節,以茶代酒應酬。

2、飲茶健體:境內人有飲“朝茶”、“午茶”、“夜茶”的習慣。清早洗漱後,沏上一杯高山茶,茶香撲鼻,佐以生薑、大蒜、麪食等茶點,細品慢嚥,情趣盎然。此乃健身之妙道,民間故有“朝可不食,不可不飲”之説。有時午飯後,濃茶一杯,可消食健胃,夜幕降臨,一杯香茗飲庭院,一晝勞作的疲倦頓消,取而代之的是逍遙,輕鬆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流彌心田。飲夜茶,講究個舒適隨興。

3、施茶行善:唐天寶年間(742~755),境內居民就把施茶作為行善積德之舉而為之。行善之人多在山嶺關隘和路口要津建茶亭,設茶棚,供過往行人休憩解渴。後人一直傳承施茶行善之美德。不論是茶攤、茶棚、小吃、店鋪,還是平常人家,只要有人尋茶解渴,一概施予。

20世紀80後代後,境內旅遊快速發展,旅遊景區施茶賣食的去處隨處可見。

4、逢事必飲:親友聚會聊天要飲茶,家族議事要飲茶。田區插秧要吃開秧開門茶;農村建房要吃上樑茶;喬遷新居要吃“喬遷茶”;舉行婚禮,夫妻要喝“交杯酒”、“和氣茶”;生子添口親朋賀喜要吃口子茶、滿月茶;老人做壽吃麪飲壽茶;老人辭世,都以茶煙敬謝前往悼念者和助事者;酒席前後主人要擺上茶點、茶具,供客人飲茶。

中國是禮儀之邦,黃山人也十分注重茶禮

1、客來敬茶:客氣人家還配以水果、瓜籽、花生等茶點。若是遠客、稀客,主人還要用“雞子茶”(糖水蛋)招待。貴客臨門,正月來客,舉行婚禮,親女婿上門,講究吃“三茶”,即棗慄茶(蜜棗煮板栗下茶)、雞蛋茶(以五香蛋下茶)和清茶。春節期間,親友串門,總要先泡一杯茶,然後端上內盛茶點的“七子盒”、“五子盒”,(均為糕點盒、前者分7格,後者分5格)品茗敍談,相互祝願新年幸福,恭喜發財。大多數人家還給客人端上“茶葉蛋”(又名五香蛋),謂之“端元寶”(祝客人發財意)。

2、以茶納聘:訂婚稱“下定”、“定事”,又稱“吃茶”。古代黃山腳下訂婚叫“納聘”。“吃茶”一語可追溯至元代。男方送往女家聘禮中的茶葉或茶籽,其意為借茶樹不可移植,象徵婚姻堅定不移。所以在彩禮中回送茶葉或茶籽,成為農村訂婚一大習俗流傳下來。建國後,茶納聘的習俗逐步淡化,但還有人稱女子訂婚為“吃茶”、“受茶”。姑娘“受了茶”或“吃了茶”,即言其已訂婚。

3、借茶行禮:舊時,晚輩對長輩往往以茶行禮敬孝。婚嫁新娘,第二天清晨向雙親行跪禮敬茶,表示盡孝的開始。同時,還為住在家中的親戚中的長輩敬茶,先敬舅舅(民間稱“孃舅大似天”),然後按輩份大小、依次進行。長輩受茶後,要掏出紅包放於新娘託的茶盤內。晚輩與長輩之間,發生口角或鬧出矛盾,調和人囑晚輩或欠理方端上一杯賠理茶,跪敬長輩,主動認錯,以求親朋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若長輩接杯飲之或置之,即表示長輩原諒晚輩,重新和好。

4、用茶祭祀:境內以茶祭祀大致有祭祖、祭神兩種形式,以祭祖為多。清明、冬至上墳或除夕吃年夜飯前,祭祀者備以糕點、米飯、菜餚,配以茶水、酒水,上墳或在家祭祀祖宗。有的地區老人辭世設靈堂時,桌上除擺設菜餚、米飯外,還擺上茶水、酒水這類的祭品。用茶作祭大多在茶碗、茶杯中注入茶水,也有的只置茶壺、茶杯作象徵,還有生前嗜茶的忘故者,其後人將他生前用過的茶壺、茶杯作為陪葬品置於壽材中。早在宋時,黃山僧人就開始植茶,用途大體有三,一曰自飲用於提神詠經;二曰創收,用於置辦香火;三曰祭神,用於祭祀佛祖,此習俗一直傳承於世。

5、以茶相贈:兩晉時,江南地區流傳以茶相贈。人際交往,茶屬饋贈佳品。給長輩、師長贈茶,表示敬重;給領導贈茶表示尊敬,無阿諛奉承和行賄受賄之嫌;給同事好友贈茶,表示友好,友誼長存;給晚輩送茶表示關愛;相互贈茶,還能起到宣傳促銷作用。境內人們將茶作為土特產品相贈歷史悠久,且源源流傳。

安徽景點導遊詞整理 篇19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大蜀山形成於約一百多萬年前,是全世界一一座坐落於大城市市區的古火山。不過各位朋友不必驚慌,更不用擔心,她已在此長眠多年了!其佔地面積566公頃,周長7.75公里,坡度為5-30度,呈橢圓形,山勢東南高,西北低,系大潛山系脈。

好了,各位朋友請跟上了,咱們大蜀山樹茂林密,青竹吐翠,一年四季美不勝收,因而留下了許多文人騷客的墨寶。有古詩云“一徑鳥聲喧夕照,半湖帆影湖波”,雖然今天咱們無法看到“帆影湖波”,但“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壯”,卻是亙古不變的,更何況咱們現在看到的是其美的一面——冬令雪景。看這銀裝素裹,茫茫雪海,您有何感想?可有一種詩性大發的衝動?這也難怪,咱們“蜀山雪霽”自古就為“廬陽八景”之一。來,咱們打破“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的約定,邊走邊看!看這茂林修竹在大雪映襯下,頗有些怡情逸性之趣。

大夥兒請注意了,那就是“萬物皆白,我獨紅”的楓樹林,在這茫茫雪海的襯托下,紅楓更紅了,故有“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説。一路走來一路歌,不知不覺中我們就來到了蜀山頂,在此您是否有一種“我獨尊”的感覺?極目遠眺,合肥市在雲霧的遮掩下,在白雪的映襯中,若有似無,給人一種超凡脱俗,置身仙境之感!向東,我們可以看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高樓林立;向西,烈士墓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其氣象之肅穆,隱現英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讓人欽佩!這巍巍名山也因有幸掩埋忠骨而更添了幾分浩然正氣!考試大編輯整理

好了,請各位隨我下山!看完了大蜀山之景,聽了小樑的介紹,可有細心的朋友發現小樑沒告訴諸位蜀山之高?咱們蜀山不能與三山比高,不能與五嶽比奇,其海拔僅為284米,可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清代顱州府學正朱弦詠蜀山“春山豔洽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淨如粧,冬山光澹淡欲卧,惟其卧也,古雪霽神開,躍然有起色矣”,為歷代對大蜀山的評價之精髓!行至此,小樑不得不對各位説聲再見了,希望您有空多來這森林公園看看,沒準她那天就成了“火山森林公園”了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