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通用15篇)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現的保持着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巖溶景觀為輔;兼有大量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通用15篇)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羣生,潭潭相 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堪 稱全國之最的十里峽谷棧道,讓人驚讚不已。憑棧探幽,您將感悟那藴藏於大自然山水之間的天地靈氣。被遊客譽為“中國第一險峽”,“金刀歸來不看 峽”。

傳説峽中有一把金刀,每當夜晚時分,金光閃閃照耀峽谷,金刀峽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華鎣山下有一壯士--張昆,其人勇武過人,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士風範。

此人早年靠採薪伐木為生,時常出沒於華鶯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張昆進山砍柴,迷失於一峽谷之中。當夜正值月圓,一輪滿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輕輕地瀉進峽中。張昆正陶醉於此情此景,只見峽中深處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輝。張昆藝高膽大,見此異象,更是要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把插入峽壁巖石的金刀。張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於此,原來是同此刀有緣。遂上前拔刀,不想紋絲不動嵌在石縫中的金刀竟被輕輕抽 出。張昆大喜:天賜金刀,定是將大任於我也!天明之後,張昆憑此刀披荊斬棘,終得以出峽。

自此,張昆胸懷大志,勤讀詩書,苦練武藝。時值元末,天下大亂,張昆加入一山賊組織,該組織專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勾當。張昆對此深為不滿,常表露於言語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貪圖張昆所攜金刀,正欲藉機將之除去,將金刀佔為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張昆所殺,眾嘍羅便推張昆為首 領。張昆帶領眾山賊從此洗心革面,劫富濟貧,在華鎣山一帶威振一方。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 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髮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很快成為夏王戰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於涪 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為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着狀態,僅隔一橋相持,夏國軍隊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動馬隊的衝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衝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於橋頭兩側。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湧 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落馬,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阿那刺,並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一舉穩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勛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為“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張昆家鄉的人們為紀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驚魂台  進了山門,步行約五分鐘便可看到一平台,長約5米,寬3米,站在台上往山崖下望去,確有觸目驚魂之感,有恐高症的遊客萬不要走過去。相傳解放戰爭時期,雙槍老太婆派她隊下十餘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黨人,結果失敗,被敵人圍追至此,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餘人手挽手肩並肩跳下山崖,英勇救義,嚇得敵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驚魂台。

神鷹沐浴  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 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為一隻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於一 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  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衝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着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當地一百歲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後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並説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乾旱時節,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於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後,山洪入峽,泉如潮湧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餘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雙面飛瀑。

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濕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獅頭峽  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彎處右岸,一巨大巖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

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滄桑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走進幹回谷,為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守峽口呢?鎮守幹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於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為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着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後發現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千餘回合,王母為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幹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  位於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複他的名言:“笑 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逢陽光直射,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佛經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  經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中部有一50餘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餘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才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

首先,我帶大家去參觀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的標誌。解放碑雖然面積不廣,但是它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方:商品琳琅滿目、小吃樣樣俱全、樓房高聳入雲……至於人呢,大街上、商場裏、書店裏、廣場上、小吃屋裏……到處都是人,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走路也是摩肩接踵。若你站在“摩天大樓”向下望:無論是人還是車,都像是小螞蟻!但還是川流不息……

逛了繁華的解放碑,我們再去看看朝天門。朝天門是兩江交匯的地方,兩江是指——嘉陵江和長江,一座大城市裏有兩江交匯的地方是特別稀少的喲!黃、藍色的江水交匯在一起,可真壯觀啊!在江上架着一座座雄偉的'大橋,因此,重慶也好稱橋都。

重慶的夜景是公認的,比上海和香港還要漂亮!你可以登高俯瞰兩江夜景,也可以遊江觀夜景。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登上著名的“一棵樹”觀景台,或者乘坐重慶著名的滿江紅遊船,環遊重慶市區,都別有一番風味……夜幕中的重慶,江中點點燈光,猶如閃爍的星星掉在水裏,亦真亦幻!

重慶,還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重慶的山、重慶的火鍋、重慶的人,重慶的美女等等,來了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你們的導遊——廖璐瑤。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3

古鎮磁器口位於市區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及轉運瓷器得名。

鎮上有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鳳凰山昂其右,三山遙望,兩谷深切。

鳳凰、清水雙溪瀠洄並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寬岸闊,水波不興,實為天然良巷。

史載興鎮始於宋真宗鹹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讚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裏萬盞明燈。

有“小重慶”之美喻。

馬鞍山上川東名剎寶輪寺,始於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傳説明建文帝曾避難於此,故又名龍隱寺,其繁盛時住僧達三百餘人。

鎮上建築極具川東民居特色,石板路與沿街民居相依和諧,房屋結構多為竹木結構,穿鬥夾壁或穿半木板牆。

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户型,鋪面後房一般為四合院,為商賈大户居所。

雕樑畫棟,窗花户櫺圖案精美,做工精巧。

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抗戰時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鴻、豐子愷、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

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鎮上就讀。

《紅巖》小説華子良原型從古鎮碼頭險脱魔爪………。

古鎮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

古鎮已敞開門户,喜迎中外客人。

史載興鎮始於宋真宗鹹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 極盛,古人詩讚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裏萬盞明燈。

有“小重慶”之美喻,以明清時盛產及轉運瓷器得名。

古鎮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

古鎮磁器口位於市區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四季皆宜。

199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重慶市重點保護歷史街區,沙坪壩區人民政府已規劃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遊新區。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4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黑山谷風景區參觀遊覽,黑山谷風景區原始生態風景由峻嶺、峯林、幽峽、峭壁、森林、竹海、飛瀑、碧水、溶洞、仿古棧道、浮橋、雲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觀組成。從景區大門進入,沿河而下至響水村一段,河谷寬約40——50米,沿河有平緩地,上面是森林和山地,呈階梯狀地形河谷斷面呈“V”字形,河面狹窄。黑山谷景區位於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黑山鎮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06°58'26",北緯28°51'46",距萬盛城區20公里,距離重慶主城區110公里。與南川金佛山、貴州桐梓柏箐自然保護區毗鄰。這裏山高林密、人跡罕至,保存着地球上同緯度為數不多的亞熱帶和温帶完好的自然生態,森林覆蓋率達97%,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的、原始生態保護最為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黑山谷風景區原始生態風景由峻嶺、峯林、幽峽、峭壁、森林、竹海、飛瀑、碧水、溶洞、仿古棧道、浮橋、雲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觀組成。被評定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重慶萬盛國家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國家AAAAA級旅遊區、亞洲大中華區最具魅力風景名勝區、中國最佳休閒名山、重慶市“巴渝新十二景”、重慶市首家環保示範景區等榮譽。重慶最大的生態園——神奇迷人的黑山谷,被稱之為“中國西部百慕大”、“恐怖的死亡之谷”。這是塊靜躺了數千年冷得發抖卻又被新聞界炒得滾燙的地方,曾發生過多起人畜入溝神祕失蹤的事件。有詩云:“黑山谷,溝連溝;十人提起九人愁。獵犬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難回頭。”

黑山谷風景區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而各顯奇妙佳景。春天,高山杜鵑、野生大茶花、珙桐花竟相綻放,百鳥爭鳴,使景區充滿無限生機,如詩如畫,是迴歸自然,探奇攬勝的良好去處;夏天,萬山疊翠,山靜水幽,是遠離喧囂,休閒避暑的勝地;秋天,這裏山色如黛,層林盡染;冬天,雲霧迷漫,素湍綠潭,一如嫻靜羞澀的神女。

這裏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裏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遊覽這傳説中的黑山谷風景區吧。但願今天的黑山谷風景區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5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重慶温泉開發的歷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歷史積澱,傳説軒轅黃帝曾在北温泉創造了“温湯和藥”救治百姓。南朝佛教高僧慈應大師也曾在北温泉創建温泉寺,它比日本最古老的馬温泉都要早上2__年。之後,重慶又在明朝時期開發了南温泉、民國時期開發了西温泉。__年,重慶市政府提出要把重慶打造成世界温泉之都的戰略決策,目前,重慶市 五方十泉 基本建成,一圈百泉初具規模,兩翼多泉建設已經開始起步,中國的温泉之都正在迅猛發展。

既然説到五方十泉,一圈百泉,兩翼多泉,肯定大家的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這到底具體指的是什麼呢,接着就由我為大家做一個介紹。首先,五方十泉指的是在重慶五個方位中,東邊有被地質學家稱為“亞洲一絕”的東温泉,南邊有水質可與臨潼華清池媲美的南温泉,西邊有天賜,貝迪等温泉,北邊有世界上最早開發的北温泉,以及中部被歷代文人騷客贊為“武陵仙境”的統景温泉。其中提到統景温泉不得不提一句,它是集温泉,冷泉於一體的生態浴場,在全國中尚屬首例。一圈百泉指的是在重慶一個小時經濟圈範圍內,重點建設100左右的温泉旅遊項目。

所謂兩翼多泉就是:沿着渝東南和渝東北兩翼,重點在萬州,黔江、石柱等地開發建設不同風格的温泉旅遊項目,最終,五方 一圈加兩翼構建巴渝無處不温泉的温泉之都整體形象。重慶的温泉資源不僅豐富而且也具有質優的特點,水温以40度到55度居多,大部分温泉都含有30種以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酸鹼度適中,水温合適普遍達到國家醫療礦泉的標準,我相信這次的温泉之旅一定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健康而又美妙的體驗。

親愛的遊客們,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在北碚的北温泉風景區。在我們身後的就是北温泉的核心景區北温泉公園,北温泉公園是在1927年由著名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創辦的,最先名為嘉陵江温泉公園,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平民公園。在它旁邊就是我最先向大家介紹的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温泉,北温泉。下面請大家和我一道來深入瞭解北温泉吧。

現在我們來到的了著名的温泉寺,這裏曾兩度被毀壞,現在我們看到的現存的北温泉寺是明清兩代建築,殿分四重,依次為關聖殿,接引殿,大佛殿,觀音殿。下面大家跟着依次進去看一下。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關聖殿,它又稱三聖殿,這裏的三聖指的是在中國廣為流傳以關羽為原型的關帝和哼哈二將。接着就是接引殿,為什麼是接引殿呢,按照佛教説法就是接引信佛的人到西天去成佛的意思,裏面曾供奉着接引佛祖,後面還有民間的太陽神韋馱佛。可惜在__時期被搗毀了,現在我們所到的呢是大佛殿又名為大雄寶殿,這是温泉寺的主殿,面積有282平方米,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有莊嚴肅穆之感。殿內供奉着如來佛像,他身邊就是著名的十八羅漢塑像。最後我們來到的是觀音殿,又名綠瓦殿,也有人成為銅瓦殿。這裏的鐵瓦可不是一般的鐵瓦,在他背面都著有信士的的姓名,外加琉璃瓦覆面,屋脊有彩色系龍二珠圓雕,光彩照人,晶瑩奪目,著名詩人郭沫若曾寫過“銅殿鎖龍蛇”就是説的這裏呢。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就是温泉中最有文物價值的景點石刻圓,這裏大都是宋代時期的摩崖石刻,大家看一共16尊羅漢,部分羅漢旁邊還配有動物古雕,但是很不幸的是在__期間被損壞了。

要説呀,天下哪個温泉光顧的政界文化名人最多,北温泉可以説是當仁不讓,抗戰期間,國名黨的要員如蔣介石周恩來夫婦以及教育家陶行知曾多次來此留宿,新中國成立以後,朱德,賀龍,鄧小_等等領導人都來這裏住過,就連美國總統老布什都來過這裏,北温泉的顯赫地位由此可見。

各位遊客聽我講了這麼多 ,大家都想試試這裏的温泉吧,不過在此之前我得先向大家説一下泡温泉的注意事項

泡温泉之前要清潔身體,但是不要使勁的搓洗,在選擇温泉的時候比體温略高就可以了,每15分鐘最好起來休息一下,老人和小孩泡温泉的時間不宜過長,同時要記得喝水補充水分,另外泡完温泉之後切忌要衝一次清水,因為礦物質含量高的温泉在水分蒸發後濃度會增加,對皮膚刺激很大。

好了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體驗一下重慶温泉的魅力吧!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6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你們的導遊。

首先,我帶大家去參觀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的標誌。解放碑雖然面積不廣,但是它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方:商品琳琅滿目、小吃樣樣俱全、樓房高聳入雲……至於人呢,大街上、商場裏、書店裏、廣場上、小吃屋裏……到處都是人,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走路也是摩肩接踵。若你站在“摩天大樓”向下望:無論是人還是車,都像是小螞蟻!但還是川流不息……

逛了繁華的解放碑,我們再去看看朝天門。朝天門是兩江交匯的地方,兩江是指——嘉陵江和長江,一座大城市裏有兩江交匯的地方是特別稀少的喲!黃、藍色的江水交匯在一起,可真壯觀啊!在江上架着一座座雄偉的大橋,因此,重慶也好稱橋都。

重慶的夜景是公認的,比上海和香港還要漂亮!你可以登高俯瞰兩江夜景,也可以遊江觀夜景。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登上著名的“一棵樹”觀景台,或者乘坐重慶著名的滿江紅遊船,環遊重慶市區,都別有一番風味……夜幕中的重慶,江中點點燈光,猶如閃爍的星星掉在水裏,亦真亦幻!

重慶,還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重慶的山、重慶的火鍋、重慶的人,重慶的美女等等,來了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7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的寶頂鎮,海拔527.83米。寶頂山石刻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爐子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並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最高峯。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狀觀。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精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對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其內容前後連接,無一雷同,尤如一幅圖文並茂的畫卷。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徹的壇台,高2.31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壇台上用條石徹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寶頂山石刻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

1、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説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寶頂山石刻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3、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説融為一體,兼收博採,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4、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造像內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餘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悦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歎服。

5、寶頂山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卧佛,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之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祕莫測。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託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下墮。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8

葛洲壩水電樞紐全長2561米,高70米。巨壩共用混凝土1000萬立方米,各類金屬6.5萬噸。如長虹卧波,橫斷長江。主要由大江電站、二江電站、1號船閘、2號船閘、3號船閘、泄洪閘、衝沙閘等組成。兩座電站共裝有21台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大江電站裝機14台、單機容量12.5萬千瓦,二江電站裝機7台(17萬千瓦2台、12.5萬千瓦5台),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每年可發電157億千瓦時。

電能用分別用500千伏和200千伏外輸。二江泄洪閘是葛洲壩工程的主要泄洪排沙建築物,共有27孔,最大泄洪量83900立方米/秒,採用開敞式平底閘,閘室淨寬12米,高24米,設上、下兩扇閘門,尺寸均為12×12米,上扇為平板門,下扇為弧形門,閘下消能防衝設一級平底消力池,長18米。大江衝沙閘為開敞式平底閘,共9孔,每孔淨寬12米,採用弧形鋼閘門,尺寸為12x19.5米,最大排泄量20_0立方米/秒。三江衝沙閘共有6孔採用弧形鋼閘門,最大泄量10500立方米/秒。如果您是汛期到此,那麼您將觀賞到:泄洪閘前,洪波湧起,驚濤拍岸。巨大的水頭沖天面起,濺起的水沫形成漫天水霧,即使您立於百米之外,也會感到水氣拂面,沾衣欲濕;如遇朗朗睛天,水霧反射的陽光,在泄洪閘前形成一道彩虹,直插江中,極為壯觀。三座船閘中,大江1號船閘和三江2號船閘為中國和亞洲之最。船閘各長280米、高34米,閘室的兩端有2扇閘門,下閘門兩扇人字型閘高34米,寬9.7米,重600噸,號稱“天下第一門”。

逆水而上的船到達船閘時上閘門關閉着,下閘門開啟着,上下游水位落差20米,船駛入閘室內,下閘門關閉,設在閘室底部的輸水閥打開,水進入閘室,約15分鐘後,閘室裏的水與上游水位相平時,上閘門打開,船隻駛出船閘。下水船過閘的情況下好相反。每次船隻通過葛洲壩大約需要45分鐘。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9

各位尊敬的客人:大家好!

歡迎來到重慶旅遊。我叫╳╳╳,是╳╳╳旅行社的專職導遊,持證號碼是╳╳╳號。乘坐的車輛是╳╳╳公司的旅遊車,駕駛員是╳╳╳。今天我們能為大家服務,感到十分高興和非常榮幸。我們的責任是是安排和照顧好大家載重慶的吃、住、行、遊、購、娛,努力維護好大家共同利益。希望大家的此次旅行愉快和順利。

另外,為了保證大家安全,按照重慶市旅遊局的規定,駕駛員開車期間不使用手機,他的手機由我暫時保管。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有什麼不對之處和服務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敬請大家指出,我們一定會改進,同時也歡迎大家投訴,重慶市旅遊投訴電話號碼是:╳╳╳╳╳╳╳╳

重慶給遊客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是什麼呢?到過重慶的都會這樣回答:重慶的山、重慶的水、重慶的城、重慶的夜、重慶的火鍋、重慶的美女等等。不錯,這都是重慶最有代表性的,但這還不是重慶的全部。

重慶是中國內陸的特大城市,懸掛在聯合國大廳的世界地圖上,僅僅標出了中國四個城市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重慶。我們這座城市,自然地理獨特,人文地理鮮明。到這裏來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心靈震撼力。在中國,你無法找到一個城市能和重慶類似。在重慶,你不難體驗到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的交匯和撞擊。到重慶旅遊,定會讓你覺得不虧此行,因為重慶是一座大氣磅礴的“山水之城”,是一座時尚韻律的“動感之城”,是一座熱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之城”,是一座朝氣勃勃的“青春之城”。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道瞭解重慶、認識重慶。

一、山水之城——重慶山環水抱的地形地貌和城市稟賦

重慶被稱為“山水之城”,是因為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分佈着典型的石林、峯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整個重慶市層巒迭嶂,起伏不平。重慶主城和很多區縣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重慶除了山多,再就是水多。重慶境內江河縱橫,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km,嘉陵江自西北而來,三折入長江。長江干流重慶段,彙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大寧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條小河流,加上長壽湖、小南海、青龍湖等湖泊,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在5,000億m3左右,每km2水面積全國第一。我們幾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重慶整個城市都屹立於水中。

重慶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熱冬暖,濕潤多陰,氣温高,雨季長,霜雪少,陰天多,濕度大。春夏之交總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這種獨特的氣候景象造就了充滿詩意的“巴山夜雨”。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重慶作《夜雨寄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重慶夜雨的氣候特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夜雨成為深情思念的意境和重慶詩意棲息地的象徵。

重慶市區最突出的特點是山水連綿、起伏有致、立體感和層次感極強。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周圍羣山環抱,主城三面環水。整個城市依山而建,臨江而築,層疊而上,長江、嘉陵江穿城而過,在朝天門匯合後滾滾東下。市內坡峭路陡,樓房重疊錯落,山和城融為一體。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因此,重慶既是“山城”,又是“江城”。作為大型城市,重慶是全國唯一完全建在兩江環繞的山上的城市,主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7.1%以上,建築羣和自然界融成一片,構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山水園林城市。而且,重慶山水園林是自然的原生的山、水,不需要加上假山假石,這在別的大城市很少找到。“有山無水不秀,有水無山不壯。”山是重慶的傲骨,造就了重慶人的大氣與豪放,水是重慶的柔情,給予了重慶人靈動與聰慧。是山和水鑄就了重慶城市的靈魂,重慶人的氣質。孔子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現代化大都市重慶開門見山,出户見水,推窗見綠,與自然如此的零距離,是我們重慶人莫大的幸福。

重慶市市花被定為山茶花,因為重慶山多水多、水分充足、空氣濕潤的非常適合山茶花生長。重慶的各公眾場所、風景區、庭院、樓台普遍種植,山茶花以其鮮豔奪目的色澤和熱情奔放的花姿奪得了她重慶市民厚愛。重慶市市樹為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根深葉茂、忍高温、耐潮濕、懸崖峭壁上也迎風昂首的黃桷樹,這種樹紮根巴渝大地,以其濃郁繁茂的枝葉鼓勵山城兒女自強不息。山茶花和黃桷樹,已經成了重慶城市風格的象徵。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0

重慶被稱為“山水之城”,是因為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分佈着典型的石林、峯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整個重慶市層巒迭嶂,起伏不平。重慶主城和很多區縣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重慶除了山多,再就是水多。重慶境內江河縱橫,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km,嘉陵江自西北而來,三折入長江。長江干流重慶段,彙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大寧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條小河流,加上長壽湖、小南海、青龍湖等湖泊,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在5,000億m3左右,每km2水面積全國第一。我們幾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重慶整個城市都屹立於水中。

重慶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熱冬暖,濕潤多陰,氣温高,雨季長,霜雪少,陰天多,濕度大。_總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這種獨特的氣候景象造就了充滿詩意的“巴山夜雨”。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重慶作《夜雨寄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重慶夜雨的氣候特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巴山夜雨成為深情思念的意境和重慶詩意棲息地的象徵。

重慶市區最突出的特點是山水連綿、起伏有致、立體感和層次感極強。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周圍羣山環抱,主城三面環水。整個城市依山而建,臨江而築,層疊而上,長江、嘉陵江穿城而過,在朝天門匯合後滾滾東下。市內坡峭路陡,樓房重疊錯落,山和城融為一體。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因此,重慶既是“山城”,又是“江城”。作為大型城市,重慶是全國唯一完全建在兩江環繞的山上的城市,主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7.1%以上,建築羣和自然界融成一片,構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山水園林城市。而且,重慶山水園林是自然的原生的山、水,不需要加上假山假石,這在別的大城市很少找到。

“有山無水不秀,有水無山不壯。” 山是重慶的傲骨,造就了重慶人的大氣與豪放,水是重慶的柔情,給予了重慶人靈動與聰慧。 是山和水鑄就了重慶城市的靈魂,重慶人的氣質。孔子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現代化大都市重慶 開門見山,出户見水,推窗見綠,與自然如此的零距離,是我們重慶人莫大的幸福。

重慶市市花被定為山茶花,因為重慶山多水多、水分充足、空氣濕潤的非常適合山茶花生長。重慶的各公眾場所、風景區、庭院、樓台普遍種植,山茶花以其鮮豔奪目的色澤和熱情奔放的花姿奪得了她重慶市民厚愛。重慶市市樹為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根深葉茂、忍高温、耐潮濕、懸崖峭壁上也迎風昂首的黃桷樹,這種樹紮根巴渝大地,以其濃郁繁茂的枝葉鼓勵山城兒女自強不息。山茶花和黃桷樹,已經成了重慶城市風格的象徵。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1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大足石刻始於晚唐,歷經五代而盛於兩宋,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憂秀代表。石窟多達76處,共有造像6萬餘軀,石刻銘文10萬餘字,總稱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山,即古龍崗山,共290龕窟。著名龕窟,如心神車窟,窟正中之皤龍“心神車”尤為奇偉。其間淨寶瓶觀音、多羅、文殊、玉印觀音、如意珠觀音、普賢、日月觀音、數珠手觀音等,雕刻對稱,嚴謹有序,渾然一體。八軀菩薩像,豐腴圓潤,典雅大方,為此間石刻之精華。北宋著名書家蔡京所書《趙懿簡公神道碑》,碑高3.7米,寬1.37米,書法藝術價值較高。

寶頂山,風景幽麗,共13處石刻,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為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先以小佛灣為藍圖,後在此雕造。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説。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台,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台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載,無不備列”,在藝術上“神的人化與人的神化”達到高度統一。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渝中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坐擁城市旅遊景觀、商務休閒景觀和城市人文景觀於一體。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遊客可觀吊腳羣樓、觀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山城火鍋、看兩江匯流,品天下美食、玩不夜風情的休閒娛樂新天地。

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以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讓解放碑直達江濱。

洪崖洞整體業態分為紙鹽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盛宴美食街及異域風情城市陽台四條大街。四條大街分別融匯了當下所有時尚元素,美國全球連鎖海盜酒吧等一系列全球知名酒吧的加盟,不但可引領重慶新娛樂生活方式,也將帶動重慶夜生活的新標向。

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為世人展示的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時尚潮流,以2320_年前的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於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早已流傳的前店後廠“民間工藝作品”也將現身於此。

盛宴美食街為大家展現的則是一種“另類美食城”的盛景,一個集中外古今名店於一堂的美食盛景。 洪崖洞

異域風情城市陽台將作為重慶最大的一個城市交通轉換站而備受世人注目,建工完成之後的洪崖洞城市陽台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0-40輛車輛的停放,需要遊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遊玩的遊客則可乘坐扶梯或觀光電梯直上解放碑或達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層樓。

洪崖洞,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一個真正“讓世界瞭解重慶,讓世界愛上重慶”的佳作之地,也將是一個顛覆重慶人傳統生活習慣的純生活休閒娛樂新空間。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3

重慶被稱為“山水之城”,是因為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分佈着典型的石林、峯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整個重慶市層巒迭嶂,起伏不平。重慶主城和很多區縣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重慶除了山多,再就是水多。重慶境內江河縱橫,長江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流程長達665km,嘉陵江自西北而來,三折入長江。長江干流重慶段,彙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大寧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條小河流,加上長壽湖、小南海、青龍湖等湖泊,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在5,000億m3左右,每km2水面積全國第一。我們幾乎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重慶整個城市都屹立於水中。

重慶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夏熱冬暖,濕潤多陰,氣温高,雨季長,霜雪少,陰天多,濕度大。春夏之交總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這種獨特的氣候景象造就了充滿詩意的“巴山夜雨”。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重慶作《夜雨寄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重慶夜雨的氣候特色。“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巴山夜雨成為深情思念的意境和重慶詩意棲息地的象徵。

重慶市區最突出的特點是山水連綿、起伏有致、立體感和層次感極強。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周圍羣山環抱,主城三面環水。整個城市依山而建,臨江而築,層疊而上,長江、嘉陵江穿城而過,在朝天門匯合後滾滾東下。市內坡峭路陡,樓房重疊錯落,山和城融為一體。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因此,重慶既是“山城”,又是“江城”。作為大型城市,重慶是全國唯一完全建在兩江環繞的山上的城市,主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7.1%以上,建築羣和自然界融成一片,構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山水園林城市。而且,重慶山水園林是自然的原生的山、水,不需要加上假山假石,這在別的大城市很少找到。

“有山無水不秀,有水無山不壯。” 山是重慶的傲骨,造就了重慶人的大氣與豪放,水是重慶的柔情,給予了重慶人靈動與聰慧。 是山和水鑄就了重慶城市的靈魂, 重慶人的氣質。孔子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現代化大都市重慶 開門見山,出户見水,推窗見綠,與自然如此的零距離,是我們重慶人莫大的幸福。

重慶市市花被定為山茶花,因為重慶山多水多、水分充足、空氣濕潤的非常適合山茶花生長。重慶的各公眾場所、風景區、庭院、樓台普遍種植,山茶花以其鮮豔奪目的色澤和熱情奔放的花姿奪得了她 重慶市民厚愛。 重慶市市樹為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根深葉茂、忍高温、耐潮濕、懸崖峭壁上也迎風昂首的黃桷樹,這種樹紮根巴渝大地,以其濃郁繁茂的枝葉鼓勵山城兒女自強不息。山茶花和黃桷樹,已經成了重慶城市風格的象徵。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4

武隆天坑三橋景區擁有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羣、全世界罕見的喀斯特系統。天生三橋位於烏江的支流羊水河上,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依次排列,由三疊紀的石灰巖組成,三橋合計直線距離僅1500米。

天生三橋之間,夾着兩個世界罕見的巖溶天坑——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形成了坑與坑之間以天生橋洞相連,橋與橋之間以天坑相隔的“三橋夾兩坑”的地質奇觀,其規模與氣勢,世界獨有。

武隆天坑三橋景區內除了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3座天生橋和天龍、神鷹等2個大天坑,還有龍泉洞、仙人洞等景點,另外“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外景地古驛站也留在坑中。

天龍橋

即天生一橋,又名道橋。橋面高235m,橋厚150m,平均拱孔高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147m。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

即天生二橋,又名中華橋。橋面高度281m,平均拱孔高103m,橋厚168m,拱跨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青龍橋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

即天生三橋,是羊水河峽谷最下游的天生橋,因橋洞頂部巖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而得名,橋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為三橋中拱孔最高者,橋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橋面寬達193m,亦為三橋中寬度最大者。黑龍橋以其流態各異的三疊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重慶景點的導遊詞介紹 篇15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處新進發現的保持着原始風貌的神奇峽谷。以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巖溶景觀為輔;兼有大量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羣生,潭潭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