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華清池導遊詞(精選16篇)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温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精選16篇)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宏,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羣,有體驗皇家温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xx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20xx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建國以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近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為發展願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遊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遊大景區。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2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遊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佈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這塊風水寶地作為他們的行宮別苑。圍繞朝代的興亡更替,華清池的盛衰變遷,文人墨客尋古覓幽,感歎詠懷,創作了無數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成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會,這裏就有原始先民活動的足跡,他們是驪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華清池所在地修建“驪宮”;“千古一帝”秦始皇於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進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飾,為美化環境而“列松柏數千株”,以點綴温湯風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營建“湯泉宮”,竣工以後太宗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温泉銘》,兵名石匠樂石制碑拓印以示羣臣。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及經擴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宮落成,易名“華清宮”。“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宮城倚山面渭,依驪山山勢而築,以朝元閣所在的西繡嶺第三峯和温泉總源為軸線,以總源為軸心向四周輻射展開,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體現了皇宮嚴謹的佈局。宮周築羅城,修登山輦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內置白官衙署和宮清腹地、卿府第。“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至此,華清池達到了它的歷史鼎盛時期。

華清池是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羅曼史而著稱的。“帝輦恆從十月來,羽騎雲遊應山綠”,據記載,從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和親信大臣來華清宮“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師長安。其間處理朝政、商議國事、接見外使都要在這裏進行,華清宮逐漸成為當時的政治中心。“漁陽輦鼓動起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棄京師急攜楊貴妃姐妹西逃,至此,華清宮由盛轉衰。五代殘唐以後,隨着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華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着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棗五間廳。建國以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3

華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園林建築史。華清池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腳下。驪山是秦嶺的一條支脈,它的得名説法甚多:一説其滿山松柏,青翠欲滴,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蒼色的駿馬,故名驪山。一説這裏曾是古麗戎國所在地,所以叫驪山。驪山自然景觀秀麗多姿,“入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就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驪山晚照。

華清池是歷代帝王遊幸之地,相傳周幽王曾在這裏修建驪宮。秦始皇時,以石築室為宇,因此改名:“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之上修葺擴建為離宮。隋文帝時重加修飾,列植松柏數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詔令在這裏營建宮殿樓閣,取名“湯泉宮”。唐高宗改名“温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温泉毖湧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的詩意,把驪山宮殿正式定名為“華清宮”。又因,此處以温泉為特徵,所以又稱華清池,這一名稱沿用至今。今天的華清池是在清代建築基礎上經多次修繕、擴建及發掘復原唐代遺址後形成的,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1956年郭沫若先生遊覽華清池後感慨萬分,揮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青蒼,此日規模越盛唐。”恰如其分的道出了華清池的風貌與發展。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4

華清宮景區位於西安城東30公里,與"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相鄰。由華清池和驪山兩大景區組成,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建有離宮別苑。因其亙古不變的温泉資源、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而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唐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

華清池內唐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等五大文化區和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羣。驪山上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諫亭、石甕寺、遇仙橋等景點星羅棋佈,"驪山晚照"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華清宮現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會,這裏就有原始先民活動的足跡,他們是驪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華清池所在地修建"驪宮";"千古一帝"秦始皇於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進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飾,為美化環境而"列松柏數千株",以點綴温湯風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營建"湯泉宮",竣工以後太宗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温泉銘》,兵名石匠樂石制碑拓印以示羣臣。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幾經擴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宮落成,易名"華清宮"。"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宮城倚山面渭,依驪山山勢而築,以朝元閣所在的西繡嶺第三峯和温泉總源為軸線,以總源為軸心向四周輻射展開,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體現了皇宮嚴謹的佈局。宮周築羅城,修登山輦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內置白官衙署和宮清腹地、卿府第。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華清池參觀,我是導遊--,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華清池是我省僅有的三處五A級景區之一,曾是皇家園林,這裏山美、水美,美女楊玉環與唐玄宗流傳了千年的愛情故事更美。

遊覽之前我先給大家簡介一下華清池。

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臨潼區驪山北麓華清宮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大家請看前方山巒,由於從遠處看,尤如一匹青蒼色的駿馬,因此得名“驪山”。“周幽王峯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這裏。每當夕陽西下,驪山在斜陽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豔麗的紅裝。“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令人誤以為當年烽火還在燃燒,故有“驪山晚照”之稱,是關中八景之一。

華清池是歷代帝王遊幸之地,相傳周幽王曾在這裏修建驪宮。秦始皇時,以石築室為宇,改名‘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休修葺擴建為離宮。隋文帝重加修飾,“列植松柏數千株”。唐太宗詔令在這裏營建宮殿樓閣,取名“湯泉宮”,後高宗改名“温泉宮”。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並正式定名華清宮。今天的華清池是在清代基礎上經多次修繕擴建及發掘復原唐遺址後形成的,佔地85560平方米,但也僅為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一邊一向前走一欣賞。我們面前的這片碧波盪漾的水面叫做九龍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龍”為名呢?其實這個湖分成上下兩池,中有九龍長堤東西橫貫。堤壁間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體現了皇帝的之尊。長堤西邊有座龍石舫,用小石拱橋相連,形似渡口。兩隻龍頭高高揚起,猶如一座華麗的龍舟,正欲破浪前行。與其相連的是九曲迴廊,好像龍身。九龍池的北岸,是九龍宮的主體建築“飛霜殿” 。殿前各有一對石獅和石牛。登上飛霜殿的迴廊,東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覺飛霜殿的迴廊富麗堂皇,端莊大度。此殿因相傳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寢殿而建。當冬天雪花飛舞時,獨此殿前雪為霜,故名“飛霜殿”。 現在呢,這裏已經成為了貴賓接待廳和休息室。在飛霜殿的背面牆上還有一副壁畫——《楊玉環奉詔温泉宮》,描繪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個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場面。

説到這裏呢,大家就會想到唐玄宗與楊玉環的帶有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將楊玉環為貴妃,當時玄宗已經61歲,而貴妃才27歲,冊封后的第二年,在擴建温泉宮時,專為楊貴妃修建了“海棠湯”,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驪山的長生殿裏,農曆七月七日兩人發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亂,玄宗攜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賜死楊貴妃,當時,貴妃年僅38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2019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剛才我們提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年秋冬來到華清池,是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麼,我們現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峯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宮殿,遍佈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説:“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羣,主要殿舍以温泉為中心。這裏保存着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海棠湯。此湯因平面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稱貴妃湯,是專供楊貴妃沐浴的。該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湯池分上下兩層,為台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整個湯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行為科學。在池子的中間,是一個進水口,出土時有一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這蓮花底座,上面接有蓮花噴頭,下面接通陶水管,與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壓力使泉水從噴頭中噴出,這與今天的沐浴可謂是大徑相同。貴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個春秋,白居易《長恨歌》中這樣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就形象的描繪了貴妃出浴時的柔媚風姿。

接下來我們進入的是蓮花湯,又名“御湯九龍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湯池。湯池下面為八邊形,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池中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底座,它充分顯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的威勢。據《明皇雜錄》記載,安祿山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陽上等白玉雕刻成魚、龍、飛雁以及雙蓮底座放於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剛下水,隨着水波的浮動,覺得池中的雕像彷彿活了一般,着實把玄宗嚇了一跳,於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獨留下了這雙蓮花底座。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星辰湯,這個湯池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據考證,該池下面還有西周和秦的湯池遺址,原來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經在這裏修池沐浴了,只是沒有修建殿宇,晚上人們在這裏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湯。當然,這只是名字由來的其中一個説法,還有其他的説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西南角的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尚食局的官員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兩排殿宇間的空曠處,還夾有一個用石欄圍住的用青磚石鋪砌的長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湯。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西安事變的舊址——環園。

1936年12月12日,guoming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蔣石被迫接受停戰議和、聯共抗日、釋放政治犯等條件。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以及中國共產黨促成的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現在請大家隨我繼續前行,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五間廳,它是西安事變的重要遺址。大家請看,這一字排開的八間房,西邊的這五間叫做五間廳,而東邊的拿三間叫做三間廳,這些都是清代建築。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這裏。1936年10月12月,蔣先後兩次到陝西來,都住在五間廳,並在五間廳內召見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要求張、楊二人消滅陝北紅軍,以實施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剿共計劃。然而,張、楊兩位將軍在全國一致要求抗日的呼聲下,默契合作,與12月12日發動兵諫,扣押了蔣。當日凌晨6時,一聲嘹亮的槍響劃破了沉寂的夜空,蔣急忙從窗後翻出,逃至了驪山山腰間的一個石縫裏,也就是今天的兵諫亭那裏,後被張楊二人的士兵抓獲,為了避免內戰,聯合抗日,中共中央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應張楊兩位將軍電請,派周恩來率中央代表團前往西安,終於使蔣接受了張楊的“聯共抗日”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開始了國共合作的新時期。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當時名曰“民族復興亭”、“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週年前夕,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好了,今天我們華清池景區的講解就到這裏了,謝謝大家!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6

陝西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約35公里處。據載,西周曾在這裏建過“驪宮”。秦時砌石築池,取名“驪山湯”。漢代時擴建為“離宮”。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温泉宮”。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環山築宮,宮周建城,改為“華清宮”。因宮建在湯池上,又名“華清池”。

華清池是我國最古老的皇家園林之一。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旖旎的山水風光和千百年來流淌不盡的温泉資源,備受歷代帝王的青睞,相繼在這裏修建離宮別苑。這裏遺留有比較完整的周、秦、漢、唐、明、清等歷代文化遺址、園林景觀、古建築及古樹名木等文物資源,尤以唐明皇與楊貴妃纏綿的愛情故事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蜚聲天下。園內的唐華清宮遺址和“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名山、名勝、名人、古遺址、革命舊址以及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史構成了華清池融人文資源、自然資源為一體的綜合旅遊資源,形成了遊名山、浴温泉、覽名勝、探古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薰陶的高品位旅遊產品。

華清池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山水風光旖旎。“不盡温柔湯泉水,千古風流華清宮”,作為著名的景點,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倍受歷代帝王垂青。

相傳三千年前周幽王曾在此修建驪宮,曾上演過烽火戲諸侯的歷史鬧劇。秦始皇時,以石築室砌池,取名“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建宮殿樓閣名叫“湯泉宮”,高宗改名“温泉宮”。唐玄宗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又大規模擴建,環山築宮殿,宮周築羅城,治湯井為池,更名“華清宮”。華清宮內有一貴妃池,相傳楊貴妃在此沐浴了近十個春秋。“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中對當時華清宮盛況的絕佳描述。華清宮後遭安史之亂,建築殘存無幾。解放後,依照唐代形制幾經擴建,始具現今規模。1959年,郭沫若先生遊覽華清池後感慨萬千,揮筆寫下“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的詩句,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華清池的風貌與發展。1982年,華清池被列入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國務院公佈華清宮遺址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華清池躋身全國首批AAAA景區之列。

1982年4月,人們在基建施工時偶然發現了唐華清宮御湯建築遺址。經考古專家發掘清理,在4200平方米麪積內發現了5個湯池遺址,並確認它們分別是歷史上記載的星辰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和尚食湯。在這些遺址上建成的唐華清宮御湯博物館於1990年10月正式開放。

華清池坐落於驪山腳下,驪山是秦嶺的一條支脈,海拔1256米,滿山松柏青翠欲滴,遠遠望去,猶如一匹黑色駿馬,古代稱黑馬為驪,故名“驪山”。唐代的華清池毀於“安史之亂”。現在的華清池只是唐華清宮的一小部分。今天我們看到的華清池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礎上不斷整修擴建而成的,佔地面積85560平方米。

華清池內的驪山温泉水源及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都位於華清池東部。驪山温泉共有四個泉眼,每小時流量達112噸。水温為攝氏43度。泉水含有石灰、碳酸鈉和硫酸鈉等多種礦物質,適於沐浴療養,對皮膚病、風濕病、關節炎、肌肉痛等多種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五間廳東側的登山盤道旁有一座橋形建築物,每當夏秋日落時,自西向東望去,但見夕陽似火,紅霞萬狀,宛如雨後長虹,故名“飛虹橋”。驪山的西繡嶺上,西周烽火台遺址仍依稀可辨。烽火台是古代的報警設置,多築于山頭之上,有專人看管。一旦敵人來犯,夜裏則點火,叫烽,白天則放煙,稱燧,用以報警。

九龍湖

九龍湖景區內龍橋卧波、柳石匝岸、龍吐清泉、湖光粼粼。飛霜殿、沉香殿、宜春殿、龍吟榭、龍石舫、九曲迴廊等十多座古式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環湖而列、錯落有致。石牛、石獅、石象及自然碑石點綴其間、相映成趣。遊人至此,頓覺心曠神怡,難辯人間天上。

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環園更顯古樸雅緻。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建於是1990年,徜徉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尚食湯等遺址之間,不禁使人遙想當年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嬌媚。在唐代梨園舊址小憩,可欣賞優美的仿唐樂舞和唐宮廷茶道表演。設施完備、服務上乘的温泉賓館恭候賓客光臨。

亭殿樓閣盡是畫,山水風流皆有情。悠久的歷史,迷人的風光,有據可證的人文景觀,俯拾皆是的軼聞趣事將給您的華清池之行留下美好回憶。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華清池參觀,我是導遊--,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華清池是我省僅有的三處五A級景區之一,曾是皇家園林,這裏山美、水美,美女楊玉環與唐玄宗流傳了千年的愛情故事更美。

遊覽之前我先給大家簡介一下華清池。

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臨潼區驪山北麓華清宮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大家請看前方山巒,由於從遠處看,尤如一匹青蒼色的駿馬,因此得名"驪山"."周幽王峯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這裏。每當夕陽西下,驪山在斜陽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豔麗的紅裝。"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令人誤以為當年烽火還在燃燒,故有"驪山晚照"之稱,是關中八景之一。

華清池是歷代帝王遊幸之地,相傳周幽王曾在這裏修建驪宮。秦始皇時,以石築室為宇,改名‘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休修葺擴建為離宮。隋文帝重加修飾,"列植松柏數千株".唐太宗詔令在這裏營建宮殿樓閣,取名"湯泉宮",後高宗改名"温泉宮".唐玄宗時再次擴建,並正式定名華清宮。今天的華清池是在清代基礎上經多次修繕擴建及發掘復原唐遺址後形成的,佔地85560平方米,但也僅為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一邊一向前走一欣賞。我們面前的這片碧波盪漾的水面叫做九龍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龍"為名呢?其實這個湖分成上下兩池,中有九龍長堤東西橫貫。堤壁間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體現了皇帝的之尊。長堤西邊有座龍石舫,用小石拱橋相連,形似渡口。兩隻龍頭高高揚起,猶如一座華麗的龍舟,正欲破浪前行。與其相連的是九曲迴廊,好像龍身。九龍池的北岸,是九龍宮的主體建築"飛霜殿" .殿前各有一對石獅和石牛。登上飛霜殿的迴廊,東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覺飛霜殿的迴廊富麗堂皇,端莊大度。此殿因相傳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寢殿而建。當冬天雪花飛舞時,獨此殿前雪為霜,故名"飛霜殿". 現在呢,這裏已經成為了貴賓接待廳和休息室。在飛霜殿的背面牆上還有一副壁畫——《楊玉環奉詔温泉宮》,描繪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個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場面。

説到這裏呢,大家就會想到唐玄宗與楊玉環的帶有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將楊玉環為貴妃,當時玄宗已經61歲,而貴妃才27歲,冊封后的第二年,在擴建温泉宮時,專為楊貴妃修建了"海棠湯",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在驪山的長生殿裏,農曆七月七日兩人發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亂,玄宗攜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賜死楊貴妃,當時,貴妃年僅38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剛才我們提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年秋冬來到華清池,是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麼,我們現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峯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宮殿,遍佈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説:"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羣,主要殿舍以温泉為中心。這裏保存着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們進入的是海棠湯。此湯因平面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稱貴妃湯,是專供楊貴妃沐浴的。該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湯池分上下兩層,為台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整個湯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行為科學。在池子的中間,是一個進水口,出土時有一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這蓮花底座,上面接有蓮花噴頭,下面接通陶水管,與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壓力使泉水從噴頭中噴出,這與今天的沐浴可謂是大徑相同。貴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個春秋,白居易《長恨歌》中這樣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就形象的描繪了貴妃出浴時的柔媚風姿。

接下來我們進入的是蓮花湯,又名"御湯九龍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湯池。湯池下面為八邊形,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池中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底座,它充分顯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的威勢。據《明皇雜錄》記載,安祿山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陽上等白玉雕刻成魚、龍、飛雁以及雙蓮底座放於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剛下水,隨着水波的浮動,覺得池中的雕像彷彿活了一般,着實把玄宗嚇了一跳,於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獨留下了這雙蓮花底座。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星辰湯,這個湯池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據考證,該池下面還有西周和秦的湯池遺址,原來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經在這裏修池沐浴了,只是沒有修建殿宇,晚上人們在這裏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湯。當然,這只是名字由來的其中一個説法,還有其他的説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西南角的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尚食局的官員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兩排殿宇間的空曠處,還夾有一個用石欄圍住的用青磚石鋪砌的長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湯。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西安事變的舊址——環園。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議和、聯共抗日、釋放政治犯等條件。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以及中國共產黨促成的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現在請大家隨我繼續前行,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五間廳,它是西安事變的重要遺址。大家請看,這一字排開的八間房,西邊的這五間叫做五間廳,而東邊的拿三間叫做三間廳,這些都是清代建築。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這裏。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先後兩次到陝西來,都住在五間廳,並在五間廳內召見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要求張、楊二人消滅陝北紅軍,以實施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剿共計劃。然而,張、楊兩位將軍在全國一致要求抗日的呼聲下,默契合作,與12月12日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當日凌晨6時,一聲嘹亮的槍響劃破了沉寂的夜空,蔣介石急忙從窗後翻出,逃至了驪山山腰間的一個石縫裏,也就是今天的兵諫亭那裏,後被張楊二人的士兵抓獲,為了避免內戰,聯合抗日,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應張楊兩位將軍電請,派周恩來率中央代表團前往西安,終於使蔣介石接受了張楊的"聯共抗日"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開始了國共合作的新時期。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當時名曰"民族復興亭"、"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週年前夕,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好了,今天我們華清池景區的講解就到這裏了,謝謝大家!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8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你們好!

現在我們進入的就是著名的5A級景點唐華清宮。唐華清宮位於美麗的驪山北麓,是以温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宮殿。周、秦、漢、隋、唐的歷代皇帝,都在這裏建立過温泉宮。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杜牧的《過華清宮》中均提到過這裏,“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説的就是唐代興盛時期的華清宮。

朋友們,我們面前的是九龍湖,九龍湖的對面就是《長恨歌》裏的長生殿,“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描寫的就是發生在這裏的故事。

順着路往東走,這裏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創作出《霓裳羽衣曲》的梨園,梨園是唐代著名的舞蹈聖地,也是和西域諸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五間廳的西面,是著名的唐代御湯,也就是楊貴妃洗澡的温泉,“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寫的就是當時的沐浴場景。華清池後面的驪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流經這裏的地下水被加熱成43度,這裏的温泉富含各種礦物質,是與古羅馬卡瑞卡拉、英國巴斯温泉齊名的世界三大温泉之一。大家可以在兩個噴泉處感受一下驪山温泉,是不是覺得這裏水質純淨,洗過之後細膩柔滑?

現在我們已經遊覽了華清池主要景點,親愛的遊客朋友們,相信你們已經對這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歡迎你們再來臨潼、再來西安、再來美麗的陝西,謝謝你們的參觀!再見!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9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城東30公里處的臨潼區內,南依驕山,北臨渭水,內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適於原始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沐浴遊覽勝地。

華清池歷史沿革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華清池已有6020xx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20xx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温泉總源北側基建時挖掘出大量的泥質夾沙紅陶片,其紋飾、火候、陶質、陶色均與原始社會仰韶文化時期的“姜寨遺址”出土的陶器完全相同。這表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原始先民便在這天賜之水的滋潤下,繁衍生息,創造出燦爛的史前文明。早在3020xx年前的西周時,周幽王就在此修有“驪宮”,周以後經歷了秦始皇的“驪山湯”、漢武帝的“漢驪宮”、唐太宗的“湯泉宮”、唐高宗的“温泉宮”,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在以前宮殿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理上的優勢,依驪山的山勢而築,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並修有登山的夾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把這裏同長安的“大明宮”、“興慶宮”連為一體。公元747年,新宮落成,李隆基賜名華清宮,後因宮內多温泉浴池,又名“華清池”,並一直沿用至今。唐華清宮為富麗宏大的建築羣,從山頂至山下,宮殿林立,樓閣相屬。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體現了宮內嚴謹的佈局。宮內置百宮衙署及公卿府第,新修有玄宗皇帝專用的“御湯九龍殿”、楊貴妃沫浴的“海棠湯”及供百官公卿沐浴的“尚食湯”、“少陽湯”、“長湯十六所”等。除此之外,還修有專供唐玄宗與楊貴妃尋歡作樂的“鬥雞殿”、“按歌台”、“大小馬球湯”、“舞馬台”等。至此,華清池達到了它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出現了“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的壯觀景象。

華清池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羅曼史的歷史見證。楊貴妃原名楊玉環,生於公元720xx年,唐代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從小隨叔父在河南長大。她天資聰穎、通音律、善歌舞,與西施、昭君、貂蟬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公元73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妃。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悶悶不樂,後宮美女數千,竟無一人中意,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宮,於公元740年發現壽王妃,並被玄宗看中,為避人耳目,將壽王妃召入道觀,賜道號太真,這樣一來就解除了李瑁與楊貴妃的夫妻關係。公元745年八月初六唐玄宗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因唐玄宗通音律,而楊玉環善歌舞,兩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對楊玉環寵愛有加,宮中呼為“娘子”,禮儀皆如皇后,真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據史載,公元750年,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驪山半山腰的長生殿前相依而立,他仰望星空,因羨慕牛郎織女的多情,傷感人世間的多變,便雙雙跪地對天盟誓,願生生世世為夫妻。《長恨歌》中“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就是對此情景的描寫。

“門外千宮罷早朝,三郎沉醉不知曉”,從公元747年至公元755年,每年十月,玄宗便攜貴妃姊妹及親信大臣,從京都長安來華清宮淋浴温泉,號稱“避寒”,直到第二年暮春三月才返回京師長安。“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他們在這裏度七夕,避夏暑,處理朝政並接受萬國使臣的朝拜。所以華清宮又有“第二都城”、“第二長安”之稱。他們整日飲酒作樂,由梨園弟子奏樂助興,打馬球、觀鬥雞、看舞馬。由於唐玄宗在執政後期整日過着“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朝”的奢靡生活,終於導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士兵們殺了宰相楊國忠,並逼玄宗賜締楊貴妃於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從此,華清宮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後晉時這裏被賜為道觀。宋、元、明、清還曾有多位皇帝遊幸至此,但都未能達到唐華清宮的盛大規模。

好了,請各位跟隨我一同去領略這座千年皇家園林的魁力。

飛霜殿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以九龍湖為中心的風景遊覽區。映人眼簾的這座宏偉的仿古建築,便是飛霜殿。唐時的飛霜殿,是唐玄宗與楊貴妃遊幸驪山使用的寢殿。相傳此殿落成之時,正適冬季,雪花漫天飛舞,還沒落及地面就被大殿四周温泉的熱氣蒸騰到空中,落雪為霜,故稱 "飛霜殿"。現在已成為華清池的貴賓接待室。

御湯遺址博物館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唐御湯遺址發現於1982年4月,經考古工作者8年的發掘考證,在4000多平方米的遺址內清理出“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湯”、“太子湯”5組湯池遺址和眾多的文物遺蹟,引起史學界的高度重視。1990年9月,建成了我國目前唯一的湯池遺址博物館,1996年11月華清宮御湯遺址被國務院正式公佈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棠湯”又名“芙蓉湯”,俗稱“貴妃湯”。始建於公元747年,因湯池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唐人的構思超俗,設計新穎,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豔麗襯托貴妃的嬌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楊貴妃豐腆的形體。湯池的池壁由四塊墨玉(即青石,經打磨後,通體釉黑,為皇家上等貢品)拼砌而成,湯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東西兩側分別設有一組踏步便於上下,充分體現出唐代建築藝術中對稱協調的美學觀念。不僅如此,湯池的供水系統也設計得非常科學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徑為10釐米的進水口,進水口上裝蓮花噴頭,寓意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製水管道,與温泉總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壓力從花蕊中自動噴灑而出,噴出的形式與噴泉相似,而灑下來的形質,不正是今天生活中的淋浴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薰無顏色”的楊貴妃在海棠湯中淋浴了近八個春秋。淋浴時為增加情趣,池中灑有鮮花的花瓣和具有美容養顏功效的中藥材及價值昂貴的香料(如紫檀、多摩羅香、沉香、丁香、麝香等),享受香湯沐浴。“驪山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貴妃在這裏盪滌塵垢,也在這裏享受着温泉賜給她的尊貴、温暖與舒適。她沐浴時宛如海棠初睡的嬌媚姿態不僅深受玄宗皇帝的寵愛,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素材,創作出無數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便是對此情景的絕妙寫照。

蓮花湯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華清宮御湯遺址中最有氣勢、最具代表性的湯池,也稱“御湯九龍殿”。當您第一眼看到它,一定會為它的氣勢所震撼。宮殿建築面積達400多平方米,有內外殿之分。御湯可儲水近l00立方米,儼然是一座龐大的室內游泳池,充分顯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氣的社會風尚及皇權神授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

蓮花湯造型奇特,上下兩層台階不同的造型是唐代工匠創造性審美取向的結晶,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線變化,呈寫實的蓮花狀;下平面為規則的八邊形,“八邊”代表着大地的八個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而蓮花設計在大地八極之上,完全合乎於根植於大地土壤之中而花浮於水的特殊生長規律;水、土、花三者緊密關聯不可分割,這是自然與宗教觀念的整合,是將沐浴看作是與自然的溝通,最終實現“天人合一”的理念,這也就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李隆基是狂熱的道教徒,他希望通過淋浴與天相連,在清泉、蓮花的護佑下,求得一種解脱,一種昇華,從而達到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目的。這座湯池無疑是唐代禮制宮設計師煞費苦心的創作,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對人間現實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執著。

星辰湯是唐太宗李世民“湯泉宮”的文化遺存。建於公元644年,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所用,原名“御湯”,佔地面積1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御用湯池。整個湯池的設計是閻立德根據唐代禮制規定,再結合天空星象、二十四節氣,即天、地、人三位一體的理念設計建造的。古代人相信天上有天帝主宰宇宙,地上有皇帝統治人民,星座的位移、明暗、隕落,反映着皇權的變化。信奉“天人合一”説的唐玄宗便將酷像北斗七星的“御湯”,更名為“星辰湯”。很顯然,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蒼天北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當然也有企求皇天賜福,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內心祕密。星辰湯離温泉水源最近,水質最好,地理位置最優越。泉水因自然漫溢湧人湯池形成了現代的自流水及衝浪浴的沐浴方式,更吸引了多位皇帝在此修建湯池。在1982年修復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又考證在星辰湯的底部疊壓着秦始皇的"驪山湯"和漢武帝的“漢離宮”文化遺存,並在文化層中發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室配套浴具——陶甕、陶鑑和我國考古界目前發掘的唯一的木門,為研究秦代漢淋浴文化提供了佐證材料。

尚食湯,形制小,工藝簡單,並無奇特造型,相對於前面的御用湯池,顯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曾有人解釋:尚食湯是專供尚食局官員沐浴的。然而根據考古學家多年的考證,只定位尚食官員不太準確。古文獻記載,“尚”字還包括“賞賜、給予”的含義,而唐代除尚食局外,隨皇帝出行的還有尚藥、尚衣、尚社、尚乘、尚擎五局官員。就湯池的整體結構分析,湯池中間設有石隔牆,東、南、北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階,池中並無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説明尚食湯麪積雖小,但在此沫浴的人較多,使用率較高,身份也較複雜。所以推斷得出,尚食湯在華清宮可解釋為皇帝賞賜給等級較高的隨行內侍官員的沐浴場所,在此沐浴常沐皇恩,知聖心之苦衷,為唐王朝的江山社稷效忠。由於史記記載較少,有關此湯池的諸多疑問(如:台階下的百坑以及石隔牆的用途),還有待於考古專家進一步的探討和論證。

太子湯的沐浴者,顧名思義就是東宮的皇太子,建於公元644年,先後共經歷80餘年。沐浴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賢、李憲、李旦、李崇君、李隆基、李瑛共10人,其中僅有4位君臨天下,其他的幾位都成了皇權鬥爭的犧牲品。由此可見,唐宮廷內部爭奪皇位是何等的激烈和殘酷。

太子湯採用“星辰湯”排水道供水,即擺正了皇帝與皇太子之間的尊卑關係,解決了禮制犯忌的問題,又寓意着來自“星辰湯”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澤。由於太子湯的四壁及池底遭到較嚴重的破壞,唐時的青石板大多已不復存在,再考慮到整個博物館的建築格局,所以太子湯以露天的形式陳設。

以上介紹的五組湯池,它們大小不一,形制各異,各具風格與特色,為研究中國古代沐浴史、唐宮廷建築史、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中國古代利用地熱資源史均提供了翔實的史料依據,也極大地豐富了華清池的歷史文化內涵。

温泉水源

我們眼前這座拱形的建築便是温泉池的總源。我國有温泉2700多處,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國家之一。而華清池的驪山温泉因開發利用早,並且受歷代帝王青睞而名冠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稱。

温泉,大多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沐浴温泉,不僅可以消除疲勞,還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驪山温泉水温常年在43C,水質純淨,具有醫療價值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較高。根據科學檢測,驪山温泉水質屬低礦化、弱鹼性、中等放射性泉水,故又稱硅水、氟水和放射性氨水。這些均達到了醫療用水的標準,故有“自然之經方,天地之元氣”的美稱。由於温泉神奇的功效,贏得帝王們的特別喜好,並形成了一種專供帝王享用的傳統特權。

驪山温泉可療疾起源於20xx年前的秦代,《三秦》記載:秦始皇幸遊驪山時遇見一位神女,遂有調戲之舉,神女一氣之下唾於始皇面部,始皇臉部遂即生瘡,病久治不愈。始皇追悔莫及,向神女表示仟悔,神女見其有悔改之意,便説:“此有温湯,何不一洗”,始皇就用驪山温泉治療了毒瘡。秦始皇湯戲神女的傳説雖不足信,但卻印證了温泉可治癒疾病的歷史。

驪山温泉除其特有的醫療作用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還可改變植物的生長習性。相傳秦始皇在冬季命人在驪山温谷中種西瓜,引起了儒生們的懷疑而被秦始皇坑殺,釀成了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當然這只是傳説而已,不足為憑。數百年後的唐代,唐華清宮內闢有西瓜園。王建有“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開花,內園分得温泉水,二月中旬已進瓜”的佳句,證明了古代勞動人民能巧妙地利用温泉進行農業技術革新。

“西安事變”舊址——環園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到了“西安事變”舊址——環園。

環園是1878年臨潼縣令沈家禎主持營建並題名的,總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園內風貌既具有江南園林優雅別緻的風格,又有北方園林殿宇宏偉的特色。主要建築有望湖樓、飛霞閣、飛虹橋、荷花閣、五間廳、三間廳等。

1920xx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駐於此。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來陝督戰,都以環園為臨時行轅,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主張,在此佈置“剿共”事宜。1936年12月12日,這裏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1982年2月,五間廳、三間廳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間廳是“西安事變”時蔣介石的下榻之處,由西向東依次為:祕書室、蔣介石卧室、辦公室、會議室、侍從室。

“西安事變”爆發於1936年12月12日,所以歷史上也稱“雙十二事變”。它是由國民黨內部主張抗日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用刺刀和大炮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九一八"事變,中國面臨民族滅亡的緊急關頭。野蠻的侵略,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抗日的呼聲響徹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在民族存亡日益加重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於1935年12月在陝北召開了“瓦窯堡會議”,毛澤東根據我國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全國各階層愛國人士積極響應,投身於抗日救國的洪流之中,而蔣介石卻置民族安危於不顧,頑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他移師西北,把大本營置於西安。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乘專列第二次來西安,以華清池為臨時行轅,下榻於五間廳,準備在此佈置實施“剿共”事宜。他一到行轅,便迫不及待地召見了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師以上的軍官,要他們服從命令,進攻陝北紅軍。蔣介石於12月6日召見了張學良、楊虎城,並向他們攤牌,提出兩種方案供其選擇:要麼全面進攻陝北紅軍,要麼讓出陝西,由中央軍進剿。12月7日,張學良赴臨潼晉見蔣介石並和其“諍諫”,他至誠大義地規勸蔣介石放棄“剿共”內戰,卻遭到蔣介石的嚴詞訓斥。12月8日,張、楊兩位將軍大義凜然地苦諫,聲淚俱下地哭諫,都無濟於事。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兩位將軍在西安止園商定,以武裝形勢逼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2月9日凌晨,古城學生舉行紀念“一二.九”運動一週年請願遊行,準備步行來臨潼向蔣介石請願。蔣介石聽到消息後大發雷霆,命令張學良前去制止學生鬧事,並聲稱:“如不聽者,格殺勿論。”遊行隊伍行至灞橋時,被張學良驅車阻止,學生們聲淚俱下地講述了各種理由,説明一定要到行轅請願。面對熱血沸騰的愛國學生,張學良懇切地説:"同胞們!同學們!我張學良是國家的軍人,我絕不辜負你們救國的心願,絕不欺騙大家,一星期之內,我用事實答覆你們。"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在張學良將軍的勸阻下,學生們陸續返回西安。而此時的蔣介石正在行轅內的宴會廳宴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部分高級將領,加緊分化收買工作。張學良深夜赴臨潼華清池見蔣,向蔣轉達了學生們的請求,而蔣介石卻置之不理。張學良無奈地離開五間廳後,蔣介石取出紙章,給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寫了一紙手諭,欲解除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兵權。

12月10日,張學良、楊虎城決心對蔣介石實行兵諫。12月12日凌晨3時左右,東北軍外線部隊的兩個團迅速進入驪山附近,包圍了華清池,解除了駐華清池附近的憲兵武裝,在驪山腳下打響了“西安事變”的第一槍。蔣介石聽到槍聲,因不知敵情,未及穿衣,便和侍衞官及隨從倉皇而逃,在翻越後門時,不小心摔傷了脊樑,還丟了一隻鞋子,由隨從扶掖向山上逃去。

黨衞隊衝入第二道門,沖人五間廳,闖進蔣介石卧室時,發現室內空無一人,而蔣介石的衣帽、斗篷、假牙尚在,伸手摸摸被窩仍有餘温,推測蔣介石並未逃遠,於是開始大規模搜山,發現驪山半山腰虎斑石處的夾縫中躲藏有人,立即間:“什麼人,還不出來,要開槍了。”蔣介石終於從夾縫中走出,卻意外地發現,搜山的並不是紅軍而是東北軍,連聲問:“張副司令在哪裏,在哪裏。”此時的蔣介石身穿古銅色睡袍,渾身是土,凍得瑟瑟發抖,在士兵的扶掖下,被護送至西安。

在臨潼發生激烈槍戰的同時,楊虎城將軍的官兵也迅速行動,解除了中央憲兵團的武裝,扣押了隨蔣來陝北的要員陳誠、衞立煌等,佔領了飛機場、火車站,很快控制了西安的局勢。1陝西導遊資格證考試2陝西省導遊資格考試3陝西導遊資格考試4陝西省導遊資格證5陝西導遊網6陝西導遊詞7陝西導遊8陝西導遊考試9陝西導遊考試試題10陝西英語導遊詞11陝西八大景點導遊詞12陝西導遊試題13陝西省導遊考試14陝西英文導遊詞15陝西導遊論壇16陝西華清池導遊詞17陝西導遊證1820xx陝西導遊考試19陝西導遊培訓學校20陝西導遊考試網21陝西英語導遊考試題22陝西省導遊2320xx年陝西導遊考試24陝西導遊證考試25陝西導遊考試真題26陝西省導遊網27陝西導遊證考試題28陝西導遊學校29陝西導遊社區30陝西導遊培訓31陝西導遊考試時間3207陝西導遊考試3320xx年陝西導遊考試34陝西導遊講解視頻35陝西導遊培訓學院36陝西英語導遊37陝西兵馬俑導遊詞38陝西導遊考試導遊詞39陝西導遊大賽視頻40陝西省導遊證考試41陝西紅色旅遊導遊詞42陝西延安導遊詞43陝西導遊考試口試44陝西導遊考試模擬題45陝西省導遊考試時間46陝西乾陵導遊詞47陝西大雁塔導遊詞48陝西導遊歡迎詞49陝西導遊講解詞50陝西省英語導遊詞

“西安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派出了以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為首的代表團抵達西安,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作出了多方面努力,終於迫使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遂於12月25日釋放蔣介石回南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結束了長達20xx年之久的國共內戰,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使抗日戰爭得到了廣泛發動。華清池五間廳的牆壁上、玻璃窗上的累累彈痕將永遠銘記着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西安事變”。華清池也因承載着這一段歷史而名載史冊。

昔日的皇宮禁苑,天子御湯,今日已成為融風景園林、文物遺址、温泉沫浴於一體的綜合性的旅遊勝地。1982年華清池被列入全國第一批全國風景名勝區,1998年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名園”,20xx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正如郭沫若吟詩所詠:“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民庶盡天王。”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0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你們好!

現在我們進入的就是著名的5A級景點唐華清宮。唐華清宮位於美麗的驪山北麓,是以温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宮殿。周、秦、漢、隋、唐的歷代皇帝,都在這裏建立過温泉宮。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杜牧的《過華清宮》中均提到過這裏,“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説的就是唐代興盛時期的華清宮。

朋友們,我們面前的是九龍湖,九龍湖的對面就是《長恨歌》裏的長生殿,“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描寫的就是發生在這裏的故事。

順着路往東走,這裏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創作出《霓裳羽衣曲》的梨園,梨園是唐代著名的舞蹈聖地,也是和西域諸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梨園的南面,是“西安事變”發生的五間廳,1936年,我們國家正處於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在這裏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進行了兵諫,迫使當時的總統蔣介石放棄內戰,共同抵制日本侵略者。

五間廳的西面,是著名的唐代御湯,也就是楊貴妃洗澡的温泉,“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寫的就是當時的沐浴場景。華清池後面的驪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流經這裏的地下水被加熱成43度,這裏的温泉富含各種礦物質,是與古羅馬卡瑞卡拉、英國巴斯温泉齊名的世界三大温泉之一。大家可以在兩個噴泉處感受一下驪山温泉,是不是覺得這裏水質純淨,洗過之後細膩柔滑?

現在我們已經遊覽了華清池主要景點,親愛的遊客朋友們,相信你們已經對這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歡迎你們再來臨潼、再來西安、再來美麗的陝西,謝謝你們的參觀!再見!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1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遊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佈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這塊風水寶地作為他們的行宮別苑。圍繞朝代的興亡更替,華清池的盛衰變遷,文人墨客尋古覓幽,感歎詠懷,創作了>等無數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成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華清池的悠久歷史能夠追溯到原始社會。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會,那裏就有原始先民活動的足跡,他們是驪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華清池所在地修建“驪宮”;“千古一帝”秦始皇於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進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飾,為美化環境而“列松柏數千株”,以點綴温湯風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營建“湯泉宮”,竣工以後太宗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温泉銘》,兵名石匠樂石制碑拓印以示羣臣。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及經擴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宮落成,易名“華清宮”

。“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宮城倚山面渭,依驪山山勢而築,以朝元閣所在的西繡嶺第三峯和温泉總源為軸線,以總源為軸心向四周輻射展開,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體現了皇宮嚴謹的佈局。宮周築羅城,修登山輦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內置白官衙署和宮清腹地、卿府第。“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至此,華清池到達了它的歷史鼎盛時期。華清池是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感情羅曼史而著稱的。“帝輦恆從十月來,羽騎雲遊應山綠”,據記載,從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和親信大臣來華清宮“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回到京師長安。其間處理朝政、商議國事、接見外使都要在那裏進行,華清宮逐漸成為當時的政治中心。“漁陽輦鼓動起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棄京師急攜楊貴妃姐妹西逃,至此,華清宮由盛轉衰。五代殘唐以後,隨着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華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着當年蔣行轅舊址棗五間廳。建國以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我是李澤顥,可以叫我李導。我們臨潼是著名旅遊景點,有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華清池、驪山……我來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華清池。

華清池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大家請看前方山巒,由於從遠處看,尤如一匹青蒼色的駿馬,因此得名“驪山”。“周幽王峯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這裏。而華清池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羅曼史的歷史見證。偉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叫《長恨歌》,是專門為華清池寫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而華清池就是為楊貴妃洗澡而建的。華清池的水是純天然温泉水,滋養皮膚,歡迎各位遊客來這裏洗澡。

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大型的歌舞劇《長恨歌》每晚為大家表演。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西安事變的舊址——環園。最著名的是五間廳,它是西安事變的重要遺址。

今天就介紹到這裏,謝謝大家的聆聽!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3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温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宏,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羣,有體驗皇家温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xx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20xx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近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為發展願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遊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遊大景區。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4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遊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佈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這塊風水寶地作為他們的行宮別苑。

圍繞朝代的興亡更替,華清池的盛衰變遷,文人墨客尋古覓幽,感歎詠懷,創作了>等無數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成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華清池的悠久歷史能夠追溯到原始社會。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會,那裏就有原始先民活動的足跡,他們是驪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華清池所在地修建"驪宮";"千古一帝"秦始皇於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漢武帝時,在秦湯基礎上進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飾,為美化環境而"列松柏數千株",以點綴温湯風景。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營建"湯泉宮",竣工以後太宗率文武百官臨幸新宮,親筆御書《温泉銘》,兵名石匠樂石制碑拓印以示羣臣。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及經擴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宮落成,易名"華清宮"."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宮城倚山面渭,依驪山山勢而築,以朝元閣所在的西繡嶺第三峯和温泉總源為軸線,以總源為軸心向四周輻射展開,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體現了皇宮嚴謹的佈局。宮周築羅城,修登山輦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內置白官衙署和宮清腹地、卿府第。"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至此,華清池到達了它的歷史鼎盛時期。

華清池是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感情羅曼史而著稱的。"帝輦恆從十月來,羽騎雲遊應山綠",據記載,從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和親信大臣來華清宮"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回到京師長安。其間處理朝政、商議國事、接見外使都要在那裏進行,華清宮逐漸成為當時的政治中心。"漁陽輦鼓動起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棄京師急攜楊貴妃姐妹西逃,至此,華清宮由盛轉衰。五代殘唐以後,隨着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華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着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棗五間廳。建國以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5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華清池位於西安市城東30公里處的臨潼區內,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內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適於原始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沐浴遊覽勝地,並且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譽。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華清池已有6020xx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20xx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早在3020xx年前的西周時,周幽王就在此修有“驪宮”,周以後經歷了秦始皇的“驪山湯”、漢武帝的“漢驪宮”、唐太宗的“湯泉宮”、唐高宗的“温泉宮”,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在以前宮殿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理上的優勢,大興土木,並修有登山的夾道和通往長安的複道,把這裏同長安的“大明宮”、“興慶宮”連為一體,李隆基賜名華清宮,後因宮內多温泉浴池,又名“華清池”,並一直沿用至今。修有玄宗皇帝專用的“御湯九龍殿”、楊貴妃沫浴的“海棠湯”及供百官公卿沐浴的“尚食湯”、“少陽湯”等。除此之外,還修有專供唐玄宗與楊貴妃尋歡作樂的“鬥雞殿”、“大小馬球湯”、“舞馬台”等。至此,華清池達到了它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出現了“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的壯觀景象。

華清池是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羅曼史的歷史見證。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從小隨叔父在河南長大。她天資聰穎、通音律、善歌舞,與西施、昭君、貂蟬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悶悶不樂,後宮美女數千,竟無一人中意,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宮,於是就發現了壽王妃,即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妃楊玉環,並被玄宗看中,為避人耳目,將壽王妃召入道觀,賜道號太真,這樣一來就解除了李瑁與楊貴妃的夫妻關係。公元745年唐玄宗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因唐玄宗通音律,而楊玉環善歌舞,兩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對楊玉環寵愛有加,宮中呼為“娘子”,禮儀皆如皇后,真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據史載,公元750年,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驪山半山腰的長生殿前相依而立,他仰望星空,因羨慕牛郎織女的多情,傷感人世間的多變,便雙雙跪地對天盟誓,願生生世世為夫妻。《長恨歌》中“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就是對此情景的描寫。

“門外千宮罷早朝,三郎沉醉不知曉”,從公元747年至公元755年,每年十月,玄宗便攜貴妃姊妹及親信大臣,從京都長安來華清宮淋浴温泉,號稱“避寒”,直到第二年暮春三月才返回京師長安。他們在這裏度七夕,避夏暑,處理朝政並接受萬國使臣的朝拜。所以華清宮又有“第二都城”、“第二長安”之稱。他們整日飲酒作樂,由梨園弟子奏樂助興,打馬球、觀鬥雞、看舞馬。由於唐玄宗在執政後期整日過着“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朝”的奢靡生活,終於導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士兵們殺了宰相楊國忠,並逼玄宗賜締楊貴妃於馬嵬坡 (今陝西興平)。從此,華清宮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好了,請各位跟隨我一同去領略這座千年皇家園林的魁力。

飛霜殿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以九龍湖為中心的風景遊覽區。映人眼簾的這座宏偉的仿古建築,便是飛霜殿。唐時的飛霜殿,是唐玄宗與楊貴妃遊幸驪山使用的寢殿。相傳此殿落成之時,正適冬季,雪花漫天飛舞,還沒落及地面就被大殿四周温泉的熱氣蒸騰到空中,落雪為霜,故稱 "飛霜殿"。現在已成為華清池的貴賓接待室。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

“海棠湯”又名“芙蓉湯”,俗稱“貴妃湯”。因湯池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唐人的構思超俗,設計新穎,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豔麗襯托貴妃的嬌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楊貴妃豐腆的形體。湯池的池壁由四塊墨玉拼砌而成,東西兩側分別設有一組踏步便於上下,充分體現出唐代建築藝術中對稱協調的美學觀念。不僅如此,湯池的供水系統也設計得非常科學合理,池底正中有一直徑為10釐米的進水口,進水口上裝蓮花噴頭,寓意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製水管道,與温泉總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壓力從花蕊中自動噴灑而出,噴出的形式與噴泉相似,而灑下來的形質,不正是今天生活中的淋浴嗎?當是,唐人沐浴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潔淨聖身體,而是生清淨之心,修心養性的的物質享受,更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特殊身份的標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薰無顏色”的楊貴妃在海棠湯中淋浴了近八個春秋。淋浴時為增加情趣,池中灑有鮮花的花瓣和具有美容養顏功效的中藥材及價值昂貴的香料,享受香湯沐浴。她沐浴時宛如海棠初睡的嬌媚姿態不僅深受玄宗皇帝的寵愛,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素材,創作出無數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便是對此情景的絕妙寫照。

蓮花湯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華清宮御湯遺址中最有氣勢、最具代表性的湯池,也稱“御湯九龍殿”。當您第一眼看到它,一定會為它的氣勢所震撼。宮殿建築面積達400多平方米,有內外殿之分,充分顯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氣的社會風尚及皇權神授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

蓮花湯造型奇特,上下兩層台階造型不同,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線變化,呈寫實的蓮花狀;下平面為規則的八邊形,“八邊”代表着大地的八個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而蓮花設計在大地八極之上,完全合乎於根植於大地土壤之中而花浮於水的特殊生長規律;水、土、花三者緊密關聯不可分割,這是自然與宗教觀念的整合,是將沐浴看作是與自然的溝通,最終實現“天人合一”的理念,這也就是唐人心目中沐浴的最高境界。李隆基是狂熱的道教徒,他希望通過淋浴與天相連,在清泉、蓮花的護佑下,達到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目的。細心的遊客還可以注意到,它的池底安裝了雙蓮花底座,並且有雙進出水口,它就寓意了唐玄宗對楊貴妃忠貞的愛情,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好意願。這座湯池無疑是唐代禮制宮設計師煞費苦心的創作,也深刻反映出玄宗皇帝對人間現實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執著。

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唐代的第三個湯池前,也就是星辰湯,它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原名“御湯”,佔地面積1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御用湯池。它當時建造的時候是上無,整個湯池的設計是閻立德根據唐代禮制規定,再結合天空星象、二十四節氣,即天、地、人三位一體的理念設計建造的。很顯然,這些用意就是想企求蒼天北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當然也有企求皇天賜福,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內心祕密。星辰湯離温泉水源最近,水質最好,地理位置最優越。泉水因自然漫溢湧入湯池,形成了現代的自流水的沐浴方式,水從一邊進入後衝擊硬壁,來回返,形成衝浪浴的沐浴方式,只不過是唐人沒有命名而已。在修復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又考證在星辰湯的底部疊壓着秦始皇的"驪山湯"和漢武帝的“漢離宮”文化遺存,為研究秦代漢淋浴文化提供了佐證材料。

尚食湯,形制小,工藝簡單,並無奇特造型,相對於前面的御用湯池,顯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曾有人解釋:尚食湯是專供尚食局官員沐浴的。然而根據考古學家多年的考證,只定位尚食官員不太準確。古文獻記載,“尚”字還包括“賞賜、給予”的含義,而唐代除尚食局外,隨皇帝出行的還有尚藥、尚衣、尚社、尚乘、尚擎五局官員。就湯池的整體結構分析,湯池中間設有石隔牆,東、南、北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階,池中並無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説明尚食湯麪積雖小,但在此沫浴的人較多,使用率較高,身份也較複雜。所以推斷得出,尚食湯在華清宮可解釋為皇帝賞賜給等級較高的隨行內侍官員的沐浴場所,在此沐浴常沐皇恩,知聖心之苦衷,為唐王朝的江山社稷效忠。由於史記記載較少,有關此湯池的諸多疑問(如:台階下的百坑以及石隔牆的用途),還有待於考古專家進一步的探討和論證。 “西安事變”舊址——環園

華清池不僅在中國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裏。我們現在就來到了“西安事變”舊址——環園。總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園內風貌既具有江南園林優雅別緻的風格,又有北方園林殿宇宏偉的特色。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駐於此,蔣介石兩次來陝督戰,都以環園為臨時行轅。1936年12月12日,這裏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五間廳是“西安事變”時蔣介石的下榻之處,由西向東依次為:祕書室、蔣介石卧室、辦公室、會議室、侍從室。

“西安事變”爆發於1936年12月12日,所以歷史上也稱“雙十二事變”。它是由國民黨內部主張抗日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

1936年12月,蔣介石乘專列第二次來西安,以華清池為臨時行轅,下榻於五間廳,準備在此佈置實施“剿共”事宜。張學良赴臨潼晉見蔣介石並和其“諍諫”,他至誠大義地規勸蔣介石放棄“剿共”內戰,卻遭到蔣介石的嚴詞訓斥。接着,張、楊兩位將軍大義凜然地苦諫,聲淚俱下地哭諫,都無濟於事。12月10日,張學良、楊虎城決心對蔣介石實行兵諫。12月12日凌晨,蔣介石聽到槍聲,因不知敵情,未及穿衣,便和侍衞官及隨從倉皇而逃,在翻越後門時,不小心摔傷了脊樑,還丟了一隻鞋子,由隨從扶掖向山上逃去。黨衞隊沖人五間廳,闖進蔣介石卧室時,發現室內空無一人,而蔣介石的衣帽、斗篷、假牙尚在,伸手摸摸被窩仍有餘温,推測蔣介石並未逃遠,於是開始大規模搜山。最後一個建築就是兵諫亭,就是蔣介石當年的藏身之所。

華清池五間廳的牆壁上、玻璃窗上的累累彈痕將永遠銘記着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西安事變”。華清池也因承載着這一段歷史而名載史冊。

昔日的皇宮禁苑,天子御湯,今日已成為融風景園林、文物遺址、温泉沫浴於一體的綜合性的旅遊勝地。華清池被列入全國第一批全國風景名勝區,、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名園”,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

西安華清池導遊詞 篇16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以3020xx年的皇家園林史和6020xx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譽海內外。尤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傳奇愛情故事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廣為人關注,成為一所改寫中國歷史並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著名皇家園林。景區位於西安城東30公里,與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博物館相毗鄰。

華清池分為九龍湖風景區、唐御湯遺址區、西安事變舊址區(環園)、唐梨園文化區、温泉沐浴區、配套服務區等六部分,昔日的皇宮禁苑,天子御湯已成為融風景園林、文物遺址、温泉沐浴於一體,食、住、購、娛、浴配套服務齊備的著名風景旅遊勝地。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華清池水色青蒼,此日規模越勝唐”的詩詞,恰如其分得概括了華清池的風貌與發展。

1982年華清池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同年2月,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被列為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公佈唐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名園”。20xx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