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蒞臨宋街東面入口處。這條百餘米的仿宋古街,具有濃厚的宋代江南建築風格。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繁華如夢,酒旗倌風,古韻猶存。神經宋街有大小店鋪幾十家,主要銷售飲譽內外的武夷巖茶、蛇製品、旅遊工藝品。此外,還有酒鋪、茶觀,客人隨到隨飲,十分方便。古老的閩越文化宋街上展現着她那迷人的風采,使她成為向中外遊客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長廊。

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位於宋街入口處的武夷山歷史文物陳列館。這裏陳列展出武夷山市博物館部分收藏文物。主要有武夷山歷代名人塑像和形象地介紹武夷山先民如何治理、開闢武夷勝境的實物、模型及圖片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實物就是1973年9月取自武夷山觀音巖洞內的武夷山一號船棺。這個模型就是古漢城遺址模型。

經碳14測定,武夷山一號船棺距今已有3800多年,相當於夏代的晚期。武夷山架壑船棺的遺存,為研究福建省行秦歷史和探討古越族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城村古漢城遺址,位於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西南一公里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古漢城遺座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崇陽溪環繞城的東、西、北三面。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城牆沿山勢夯土建築,殘高4-8米,東西城垣共保留三處豁口通道,為當年的城門。城外挖有護城壕。經發掘,城內分佈着殿宇、樓闕、營房住宅、治鐵、製陶和墓葬等遺址多處。建築坐北朝南、左右對稱,佈局嚴謹,與當時平原地區的城市佈局截然不同,是江南獨樹一幟的"幹欄式建築"。古城排水系統,利用自然山坡和溝谷建成,實行雨水、污水分流,規劃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稱奇。城村漢城,究竟是閩越王餘善的行宮,還是漢武帝平定閩越後設立的一個軍事城堡,它是怎樣興起衰落,還有待考證。

步出文物陳列館,沿宋街前行,前面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三清殿。三清殿是我國道教宮觀的主要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隆慶元年(1567年)冬應召北上時,曾在殿中牆上題詩一首:"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徵蠻。他年覓取封候印,願向君王換此山。"

大家請看,三清殿前有一組石碑,其中最高的這塊是劉公神道碑。它連基座高3.7米,寬1.45米,原立於五夫鎮劉子羽墓道上,1981年5月移至於三清殿中珍藏。1985年10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神道碑詳記宋代大儒劉子羽的家世及生平事蹟。劉子羽,崇安五夫人,官至右朝議大夫,在江蘇鎮江知府任上時,因觸怒投降派秦檜,被罷職家居。他是朱熹之父朱鬆的摯友。朱鬆死進,朱熹年僅14風,遵父遺囑,奉母舉家投奔劉子羽。劉子羽侍為子侄,精心教誨,終於使朱熹成為一代大儒。為報答劉子羽撫育之恩,朱熹含淚撰文並書寫了這篇情真意切,共有3725字的碑文。碑額上的篆字:"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微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系南宋吏部尚書張式所書。神道碑左邊這塊詩碑,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龔一清的140字《遊武夷記》七言古詩。右邊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間崇安縣知縣劉靖題寫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現代文豪郭沫若視察武夷山時抒寫的“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的《遊武夷泛舟九曲》詩碑。1985年10月有關部門還在三清殿中心堂設立"中美武夷山蘭亭學院"(後改為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招收了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學員。他們中有大學教授、建築學家、=電影導演、記者、心理學家等,在武夷山邊觀光遊覽邊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受外籍學員的歡迎。

出三清殿,前行百餘米,前面這座潔白如玉的徐霞客塑像,就是1996年武夷山市為紀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考察武夷山380週年而建造的。1620xx年,剛過而立之年的徐霞客,頭戴母親親手縫製的雲遊冠,從家鄉江蘇江陰縣(現為江陰市)出發,穿浙江、過江西,首次踏上了入閩的艱辛道路,對武夷山進行為期三天的考察活動。就中這短短的三天時間裏,他幾乎踏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寫下了不朽名篇《遊武夷山日記》,精確地記載了武夷的三十六峯,九十九巖的排列和九曲溪的發源流向,記載了峯巒崖谷和洞穴溪潭的位置,出色地描繪了神廳秀麗的武夷山水。

徐霞客塑像後面的這座山峯就是大王峯。現在我們沿"徐霞客入山處"牌坊開始向上攀登。大王峯,又名天柱峯、紗帽巖,因山形如宦者紗帽,獨具王者威嚴而得名。在武夷三十六峯中,向有"仙壑王"之稱。大王峯海拔526.8米,四面陡峭,攀登較困難,是武夷山三大險徑之一。當年徐霞客登大王峯時,日已西薄,下山尋路不得,競"以手懸棘,亂附而下",險些青山埋忠骨。如今登峯的道路經過整修後,已是有驚無險。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離峯頂還有一半路程,請大家繼續努力。前面這塊巨石是"張仙巖",相傳是漢代張垓坐化之處。從這裏再登一梯,過小石門,大家看到的這口寬七尺,深三尺的水池,名為"天池",池水極為清沏,雖旱不竭。池上石泉為"寒碧泉",池側為宋羽士林文能結廬處。從這裏再上一梯,大家可以看到一塊平地,平地上有升真觀遺址。從觀左拾級而上,大家看到的這一塊平地,則為"通天台"。再往上登數十步,便到了大王峯頂。峯巔有一罅,寬約一米多,下窺黝黑,投以石,聲殷殷如雷,片刻方息。相傳這就是宋代屢遣使者投送"金龍玉筒"的地方,故名"投龍洞"。峯頂古樹參天,積葉遍地,極為平曠。從峯巔俯瞰羣峯碧水,江山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看,橫欹在大王峯北側,其麓相連,高不及大王峯的這座山峯就是幔亭峯。登帽亭峯的道路有二條,一是由大王峯升真洞旁上去,一是由換骨巖右側直上。幔亭峯頂,地勢平坦,有一片巨石,狀如香鼎,叫做"宴仙壇"。據宋祝穆《武夷山記》載: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與皇太姥、魏王子騫等古三仙人,在幔亭峯頂張幔為亭,結綵為屋數百間,大宴鄉人,應召而來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橋魚貫而上,到了峯頂,幔亭、彩屋鋪着紅雲茵、紫霞褥,金宇氤氲;鼓樂齊鳴,歌聲嘹亮,席間食品全非人世間所有。歌師彭令昭高唱《人間可哀之曲》。隨着歌聲一停,空中隱約傳來環佩車馬聲。仙人消失了,鄉人隨之下山。忽然間暴風驟雨走紅橋,峯頂頓時空無一物,只剩丹崖翠壁依舊。"幔亭"之名即由此而來。鐫刻在幔亭峯樂壁的"幔亭"二字,大四方丈,為明吳思學所書。石刻下方有一塊巨石,渾然方正,上大下小,約莫可坐數十人,俗稱"棋盤石"。相傳當年漢武帝派遣使者來武夷山,就是在這裏用乾魚祀武夷君的,所以又稱"漢祀壇"。

幔亭峯北面這座山峯是換骨巖。相傳方外之士得道尸解,都要在此"換骨",方能羽化登仙,巖之得名,由此而來。換骨巖上有兩個巖洞,一個叫靈雲洞,一個叫雲虛洞。靈雲洞分上、下兩洞,上洞在南壁,下洞在東壁,上下盤旋,互相溝通,宛如高樓上的回欄曲檻。上洞的石罅中,有泉七孔,四時不竭,名為七星泉。傳説喝口七星泉的水,就能消災除病。雲虛洞在在巖的北壁。洞內方廣數丈,可納百餘人。洞中有小樓兩楹,不施片瓦,風雨不侵,俗稱"仙女梳粧樓"。相傳這是武夷山孔、莊、葉三位仙女修真的地方。

換骨巖北面有石三塊立於巖巔,即人們所説的三姑石。三姑是指"太素孔君、太微莊無君、太妙葉元君"。相傳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崇安大旱,田土龜裂,禾苗枯焦。有一天,農人江小三的換骨巖下灌田,忽見三位道姑打扮的女子沿山徑走來。她們見江小三等農人灌田辛苦,便招江小三上前,授以小葫蘆和祕訣後便飄然而去。江小三如法施行,頃刻間,烏雲密佈,大雨如注,救活了枯焦的禾苗。為感謝這三位仙姑,清江小三來到了她們居住的"雲虛洞"。正端祥間,忽見洞門大開,一道童引出這三位仙姑。江小三慌忙上前叩謝。三位仙姑告訴他:"我們本是會稽上虞人,唐天寶年間,來武夷山學道,棲息於天柱峯下,一日遇見皇太姥,授以"丹訣",承她指點,在換骨巖雲虛洞中修練,今修烘已畢,就要離開武夷山"。説完,這三位仙姑倏地不見了。後鄉人為紀念這三位仙姑,便將換巖骨巔的這三塊巨石取名為"三姑石"。

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下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建築物就是武夷宮。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是萬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勝地之一。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九曲溪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宮殿。宋大中祥符二年(1020xx年),增修屋宇達三百多間,建築面積達數百畝。宋紹聖二年(1095年),宋哲宗降旨大建宮殿,改名"衝估觀"。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著名理學家朱熹、劉子 等都曾任過沖佑觀提舉(相當於現在武夷山景區管委會主任一職)。元泰定五年(1320xx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 。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拔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0xx年),觀又遭火焚,次年修復。到清末,又加倡修,即為武夷宮。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 ,後僅遺留下幾間空房和斷垣殘壁。80年代末,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已重新修復。修復後的武夷宮,現已闢為朱熹紀念館。館內主要展出朱熹及閩學著名人物蔡元定、遊九言、劉侖、黃幹、真德秀等生平事蹟。大門匾額上“朱熹紀念館”這五個醒目大字,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方毅同志視察武夷山進留下的墨寶。庭院中的這兩棵桂樹,相傳是朱熹親手所植,已有八九百年的歲齡。

各位朋友,武夷宮景區的遊覽到此結束。下一站天遊峯景區。

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 篇2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坐落在大王峯的南麓,前臨九曲溪口,[1]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據《武夷宮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這座宮殿,改名“仲佑觀”。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主管過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0xx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燹。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撥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

嘉靖四年(1520xx年),觀又遭火焚,次年創復。即為現在的武夷宮。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燹,後僅留下幾間空房。近年在旅遊、文化部門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又重新修復,庭院裏的兩株桂樹,則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是800—920xx年的古樹。全面恢復武夷宮的計劃將逐步進行。這座千古名觀必將重現昔日的雄姿。

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 篇3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在福建省崇安縣南約十五公里處的武夷山大王峯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

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這座宮殿,改名“仲佑觀”。

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主管過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0xx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燹。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撥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0xx年),觀又遭火焚,次年創復。即為現在的武夷宮。

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燹,後僅留下幾間空房。近年在旅遊、文化部門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又重新修復,庭院裏的兩株桂樹,則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是800—920xx年的古樹。全面恢復武夷宮的計劃將逐步進行。這座千古名觀必將重現昔日的雄姿。

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朋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從度假區到星村碼頭約需20分鐘的行程。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源於武夷山脈主峯--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星村鎮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緻的山水畫意。

遊人乘坐寬約2米,長約9米,從遠古小舟脱胎而來的竹筏,衝波擊浪而下,不僅能領略到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四面無遮無攔,抬頭可見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溪聲,伸手能角清流。古人遊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公路開通後,遊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飄然前行,更加輕快、迅疾。

各位朋友,左邊的圖片是九曲溪碼頭。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後,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現飄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帶。右側這座山與雲齊,叫齊雲峯,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稱火焰山。民間傳説,古時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這個村莊着火,鄉民們一次次遭災毀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於是這個村莊便有“新村”的稱號。後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術在山前鑿開一條江墩溪,從此村莊安寧,日漸繁榮,萬家燈火猶如天上點點繁星。從此村莊改名為“星村”。

左側這座山峯叫白雲巖,又名靈峯。白雲巖重巖聳疊,巍然雲際,每當拂曉,常有白雲在巖的半腰飄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雲巖。白雲巖上現遺有幾堵殘垣頹壁,是白雲庵的舊址。在庵的後壁上,有一巖洞,稱白雲洞。我國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説《封神演義》中提到的道人喬坤,就曾在此修養,自稱是武夷山白雲洞“散人”。後因協助姜子牙破陣有功,受封為“夜遊神”。

武夷山武夷宮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天心橋景區。天心橋景區位於開縣東北部的譚家鎮,景區內主要景觀有天心潭、天心谷、龍潭聖景、天心漂流、花仙峽等,各個景點各有特色又渾然一體,天心潭的清幽、天心谷的靜謐,龍潭聖景的清涼,花仙峽的雄奇、天心漂流的驚險刺激。現在,請大家就隨我走進這個清幽、神祕之地吧。

首先映入你眼簾的便是一個“V”字型的清水大壩,此處便是天心潭,天心潭方圓百里,潭水清冽,那水綠中帶藍,有灕江的清幽之美,潭上可盪舟,可游泳,可享各類茶牌娛樂。

沿着公路進去數米,便是一座水泥大橋,大家可不要誤認為這就是“天心橋”,這只是一座為方便大家車輛通行而特意建造的大橋,名扶貧橋。大家注意看,在這座橋的下方還有一座長十幾米,讓人膽戰心驚的木板橋,走在上面晃來蕩去,十分危險,被當地村名稱為“甩甩橋”,在沒有修通上面這座水泥大橋之前,這種木板就是當地村民唯一通行的道路,呆會兒大家只要留意我們所經過的河道,就會發現這河面的上空,還有幾座比這個更為險奇的甩甩橋。如果你對這座橋感興趣,膽子又夠大的可以不妨從上面走走看,不過大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人越多橋就晃得越厲害,加上橋自身的負荷有限,所以大家最好是兩三人一小組分別而過。從橋過去便是景區接待中心,這裏餐廳,賓館,茶館,KTV等應有盡有。

各位遊客,要看到真正的天心橋和天心谷等景觀。還需先坐小機動船從水泥拱橋下穿過天心潭溯河而上夾岸前行。行進的過程中,大家可以看到河岸兩邊巖壁上倒掛着許多鐘乳石,它們千奇百怪各具形態,更為奇特的是巖壁上突出的那塊扁平的圓形乳石,是不是像一朵“千年靈芝”呢,在我們天心橋景區,像如此神奇的天工景觀兩岸峽谷隨處可見,只要你留心觀察,也許你會發現更多美麗而奇特的精緻,讓你收穫滿滿。

請大家往正前方的頭頂方向看,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甩甩橋,這座橋更為險奇,陳舊的橋板好多地方都已破爛,已經很少有人行走,只是作為一種歷史的紀念,印證着山民們勇敢堅強的精神,也見證着山區交通的變遷。

下船後,大家請向你的右前方看,對面那座水簾洞上的兩座緊緊相依的大山便是被世人所稱奇的愛橋——天心橋了。天心橋原名又叫天生橋,意為兩座大山合併中間卻留下一道門拱,專供遊人進入裏面一個靜謐的峽谷,故稱天生橋。後因有人也在它對面的山頭採藥,偶一抬頭,發現這“橋心”中間竟有一心形的巖石高高掛着,故改名為“天心橋”。傳説這是古代一對相戀的男女,但他們的愛情卻遭到雙方家人的極力反對,強迫美麗善良的姑娘嫁給遠方一位富貴人家,兩位深愛的人兒無奈之下便選擇了逃婚,並隱居於此。然而好景不長,很快他們的家人便找到此地,要強行將他們拆散。情急之下,他們便爬上了天心橋上面的山頭,雙雙從崖上縱身跳下。觀音娘娘在天上看到,為之感動,便將他們化成兩座石山,一左一右,永久相伴。兩位相戀男女不滿足僅僅每天相視對望,歷經萬年的磨礪變遷,終於牽手,相依相擁,他們的心便也交融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心形巖石,當地老百姓也她稱為“愛情石”。

踏過一段河卵石鋪就的河灘,然後經一位擺渡者的小木船便來到天心橋下。下得船來,遠遠的就能看見一個狹窄的谷口,又象是一個山洞,山洞被茂盛的蕨類植物遮掩着,從山洞進去便可到達天心谷。

大家看,在天心橋橋洞頂右手邊有一座有着三百多年曆史的清代觀音廟,廟身雖至於隱蔽峽谷之內,卻終年香火不斷,遠道而來的遊客都會在這裏,為自己的家人許下虔誠的心願。經過一座木板橋,一個猶如《西遊記》裏水簾洞內的大壩頓時出現在大家眼前。這個壩子呢,其實是一條長約數千米的靜謐峽谷,谷底很寬,遍佈了大大小小灰白的卵石,間或長着些蘆葦藤蔓等植物,一條小溪穿越而下,小溪旁一座長廊式的吊橋木亭,木亭旁邊依次有石桌、石椅,桌球枱,兵乓球枱等休閒娛樂場所,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裏面還有各式各樣的大小秋千,以及一座用輪胎架起的甩甩橋,遊客朋友可以悠閒地蕩着鞦韆搖晃着,或是走上奇特的輪胎甩甩橋溜達一翻,然後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自是別有一番情趣。在這裏不得不提的是,峽谷內冬暖夏涼,尤其是夏季温度4°-6°C,涼風常伴,是開縣近郊避暑休閒的絕佳處。

遊客朋友,我們沿着天心潭再前往500米左右,就到了另一處乘涼避暑的好地方,那就是龍潭聖景,即天心龍潭洞。龍潭洞為一個千年天然溶洞,洞內奇石林立,有的像玉米、有的則像羅馬的鬥獸場,有的像椰子樹,有的則如簾幕……惟妙惟肖,千奇百怪,堪稱一奇。在溶洞底部還有一道道暗河,置身洞中,你可清晰聽見暗河流淌的聲音,在清幽之間夾着一份泉水般的叮咚是何等歡愉,且洞內常温均保持17°C左右,冬暖夏涼,無論你何時到來,都能讓你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