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深圳的導遊詞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親自倡導設立的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從中國南海之濱的小鎮,到一座與香港合作打造世界級大都會的現代化城市,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精彩縮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深圳的導遊詞,歡迎參考!

介紹深圳的導遊詞
介紹深圳的導遊詞篇一:觀瀾湖旅遊度假區導遊詞

觀瀾湖,位於深圳觀瀾鎮。其實觀瀾湖並沒有湖的,而是橫跨深圳、東莞的觀瀾湖高爾夫球會。

觀瀾湖由駿豪集團全資投資興建和運營管理,整個項目橫跨深圳和東莞兩個城市之間,由觀瀾湖深圳組團、觀瀾湖東莞組團和觀瀾湖黎光組團組成。項目從1992年開始興建,先後投資逾100億港幣,發展了集運動休閒、商務休閒、養生休閒、會議旅遊、文化娛樂、美食購物、長居短憩7大功能為一體的觀瀾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觀瀾湖高爾夫球會、亞洲最大的網球鄉村俱樂部、多家酒店、國際會所、國際會議中心、生態休憩園,以及豐富的運動、餐飲、文娛、遊樂設施。 早在20xx年,觀瀾湖休閒旅遊度假區已經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首批4-旅遊景區。20xx年國家啟動創建5A旅遊景區的新標準以來,觀瀾湖從20xx年初開始參與創建5-旅遊景區,期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多次進行實地考察,對觀瀾湖的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景觀質量進行評鑑。20xx年5月13日,觀瀾湖被正式評定為國家5-旅遊景區,5月25日,國家旅遊總局在北京舉行了授牌儀式。目前,整個廣東共有5家5-旅遊景區。

記者瞭解到,每年有180萬人次國內外賓客光臨觀瀾湖,海外遊客每年約有120萬人次,主要來自北美、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台灣、澳門及香港地區,佔觀瀾湖遊客總數的70%左右。

觀瀾湖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省份廣東的旅遊項目,營造了一個以度假休閒為亮點的國際旅遊勝地,充分順應了主題休閒旅遊在未來世界旅遊市場最快增長的趨勢,吸引海內外的賓客。在我國旅遊業積極尋求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旅遊產品也在尋求從觀光旅遊向度假休閒轉變的新時期,觀瀾湖以主題休閒旅遊為特點,為中國5-景區創造了新的樣本。

據悉,觀瀾湖休閒旅遊度假區亮點主要包括:高爾夫及户外有氧運動為主題的運動休閒;其中以高爾夫為代表的運動休閒設施擁有12個國際級球場,是全球唯一匯聚五大洲球場風格的世界第一大高爾夫休閒勝地。以養生SPA為主題的養生休閒;以商務會議和商務旅遊為主題的商務休閒;以國際賽事為主導的賽事旅遊,迄今為止,觀瀾湖引入和舉辦逾百次的高爾夫、網球、桌球和自行車等賽事,以及經貿、體育、文化交流活動,還舉辦過眾多的國際名流到訪活動,藉助旅遊項目,搭建了享譽國內外的國際交流平台。

除此之外,觀瀾湖還非常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多年來進行了把“荒山變成寶地”的有益實踐。在沒有天然旅遊優勢資源的情況下,營造出了一個綠色生態的優美環境,現在這裏已經建成了13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資源。20xx年11月,觀瀾湖深圳組團的整個區域被列入了深圳生態永久控制保護區,也是深圳唯一通過企業生態開發形成生態保護區的範例。

介紹深圳的導遊詞篇二: 世界之窗導遊詞

世界之窗毗鄰“錦繡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佔地48萬平方米,是香港中旅集團在深圳華僑城創建的又一大型文化旅遊景區。將世界奇觀、歷史遺蹟、古今名勝、自然風光、民居、雕塑、繪畫以及民俗風情、民間歌舞表演彙集一園,再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遊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州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現代科技娛樂區、世界雕塑園、國際街九大景區,內建有118個景點。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景觀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廟、柬埔寨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雄獅凱旋門、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意大利比薩斜塔等等。這些景點分別以1:1、1:5、1:15等不同比例仿建,精緻絕倫,惟妙惟肖。有些景點氣勢非常壯觀。如縮小為三分之一比例的法國埃菲爾鐵塔,高108米,巍然聳立,遊人可乘觀光電梯到塔頂,飽覽深圳市和香港風光。縮小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面寬有八十多米,落差十多米,水流飛瀉,吼聲震天,聲勢浩大。噴吐巖漿的夏威夷火山以及百米噴泉,令遊客歎為觀止。

景區內交通設施齊備,有高架單軌環遊車、遊覽車,古代歐式馬車、吉普賽大篷車、老爺車,單槳木船、橡皮筏,為遊客提供多種趣味的觀賞活動設施。國際街商業服務區,以歐洲、亞洲、伊斯蘭等民居建築風格為主體,集教堂、集市、街道於一處,是供遊人小憩和購物的地方。在這裏可以品嚐到法國、意大利、奧地利、俄國、日本、泰國、韓國等不同風味的大餐,及德國啤酒、夏威夷雪糕。還彙集了世界各國精巧的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供遊客選購。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景區內又展現出另一種迷人的異國情調。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節目組成的“狂歡之夜”藝術大巡遊,把景區遊園活動推向熱潮。

世界之窗是世界歷史之窗、世界文明之窗、世界旅遊風光之窗。

介紹深圳的導遊詞篇三:東門老街導遊詞

所謂老街,其實不是一條街,而是指深南東路以北,立新路以南,新園路以東,東門中路以西17.6萬平方米範圍內的17條街道和所有商業設施。

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當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村)、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最早由民縫街、上大街、鴨仔街、養生街等幾條街市構成,初具一個小鎮的規模。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圓數十里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根據清康熙勒文謨《新安縣誌》,“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19l3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羅湖車站啟用,深圳成為內地與香港的交通門户,賣農產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賣小吃和雜貨的維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慶街等處商業街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羅湖舊城。

深圳建特區後,老街又理所當然地成為最早的商業中心,長期引導和左右着深圳的消費潮流。透過次第林立的店鋪,熙攘的客流,擺滿街面的各色傳統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可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民居,騎樓、廟宇、書院、祠堂、古鐘、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樹。街街成市、家家有店,最高峯時,日客流量達到了幾十萬人次,品種齊全、價廉物美的商品使“不逛老街等於沒來深圳”成了市民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