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婁山關導遊詞

遵義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導遊要做好婁山關的解説。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遵義婁山關導遊詞

遵義婁山關導遊詞篇一

尊敬的各位嘉賓:

婁山,位於黔北烏江與赤水河之間,自東北走向西南,羣山巍峨,萬峯矗立,海撥1500~1700米,相對高度為500米左右。它北臨四川盆地邊緣,南斷烏江峽谷,東抵湘西十萬大山,西接滇東烏蒙山系,莽莽蒼蒼,雄渾磅礴。

婁山關為婁山山脈主峯,海撥1576米,距遵義城50公里,是遵義縣與桐梓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以來,為川黔兩省來往必經的孔道。

關口周圍奇峯突起,若斧似戟,直刺蒼穹。關下,公路陡曲險仄,九曲盤旋,始達山巔。關口西側的山峯名“雞爪山”,海拔1576米;東側的山峯儼若巨錐,故名“大尖山”,海拔1444米;大尖山下有一小山依傍,稱“小尖山”,海拔1321米。婁山關上的制高點為點燈山(又名點金山)海拔1422米,關上有1米多高的石碑一道,上鏤“婁山關”三個陰文草書大字。

自明迄清,婁山關上曾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軍的戰爭。為黔北著名的古戰場之一。但婁山關真正聞名於世,還是在1935年以後。

1935年2月,遵義會議召開之後,中央紅軍欲“先機佔領赤水、北渡長江,會合紅四方面軍”。大軍行至赤水河,遭川敵重兵所阻,遂改變計劃,東渡赤水(二渡赤水),改向敵人防禦力量薄弱的黔北進軍。紅軍於太平渡、二郎灘等渡口渡河後,揮戈東指,即向貴州桐梓疾進。正在桐梓駐防的黔軍第四團(團長蔣德銘)忽接遵義黔軍二十五軍軍長王家烈電,飭他迅速向鬆坎方向推進,桐梓城防交第六團(團長劉鶴鳴)接替。於是蔣德銘留下兩連交防之兵,匆匆率部北撤。

黔軍旅長社肇華親率第六團由遵義的蝦子場等地出發,兼程趕赴桐梓接防。2月24日,紅一軍團一師一團迅速攻佔桐梓,接軍軍委於25日指示紅軍部隊要堅決消滅婁山關之敵,並乘勝奪勝遵義。紅軍襲佔桐梓縣城後,軍委趁黔軍第六團正向桐梓趨進的空隙,令三軍團第十三團是夜急速南進,力求先敵迅猛進佔婁山關。書法家舒同題寫的婁山關三個大字.25日上午9時許,紅軍十三團南進途中,在婁山關北麓的紅花園與趕赴桐梓接防的黔軍第六團遭遇,敵人猝不及防,被紅軍重創,且戰且退,最後退守關上。為奪雄關,紅軍勇猛衝殺,與敵反覆爭奪婁山關側的制主點點金山,終於在黃昏前佔領。是夜,紅軍與敵對峙在關口一線。當晚,紅十一團奉命從東側取道點燈山下,迂迴關南板橋之敵,斷敵後路;一軍團的一部也奉命於天明前搶佔關側的石炭關。(萬紫千紅提示:導遊員講解歷史事件一定要真實準確,掌握全面。)

婁山關上的守敵遭紅軍狠擊,連夜速向遵義城軍部告急,王家烈慌令黔軍第十五團(團長金祖典)趕赴板橋增援;另派十團(團長宋紹奎)迂迴增援關口之敵。26日清晨,婁山關上農霧瀰漫,寒風砭骨。紅十二團接替紅十三團擔任正面進攻,紅十一團和紅十團從東西兩側包抄關口至黑神廟一線之敵,激戰至下午五時,紅軍終於奪下關口。敵人兵敗如山倒,山崖草叢,遍遺黔軍雙槍兵的大煙槍與吸煙工具。敵殘部沿川黔公路紛紛向遵義城狼狽逃竄。紅軍在婁山關至板橋一線擊潰和消滅黔軍三個團後,於26日夜間銜枚疾馳,揮戈南下,乘勝直取遵義。

婁山關一戰,揭示了遵義大捷的序幕,首獲長征以來的巨大勝利,立即顯示了遵義會議的偉大成果,全軍振奮,士氣倍增。當時任紅三軍團軍團長的彭德懷,是婁山關戰鬥的戰場指揮員。他堅決執行軍委命令,勇猛果敢,身先士卒,不顧個人安危,冒着敵人炮火,親臨前線直接指揮戰鬥,充分表現出一個高級指揮員大無畏的英雄本色。

為謳歌革命的艱難與勝利,戰後,毛澤東於2月作詞《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為了紀念著名的婁山關戰鬥,貴州省委決定在關上豎一道石碑,將毛澤東手書的《憶秦娥•婁山關》鐫刻在碑上,長留千秋萬代。石碑悉用雲南大理石鑲嵌,長25米,高13.55米,純金貼字。最大的字有3米多高,一般在2米左右,嬌若游龍,驚似飛鴻。紅日落照,石碑金碧輝煌,與雄關相映襯,巍峨壯美,氣勢非凡。(萬紫千紅導服提示:此段可以對着實物再進行講解)1985年,在紀念遵義會議勝利召開50週年的時候,婁山關上又新建一座紀念碑,鏤刻着張愛萍於1935年2月為歌頌遵義大捷而作的一首詞:《西江月•遵義大捷》。紅軍書法家舒同為關口題寫的“婁山關”三個大字亦鐫刻在關口的山崖上。關口的小尖山上,保存着當年戰鬥的壕塹,曲折蜿蜒,深可及人。見之,令人思想昔日戰鬥的驚心動魄。

遵義婁山關導遊詞篇二

1935年1月7日紅軍長征途中佔領遵義。貴州軍閥王家烈、候之擔聞訊,慌忙調兵遣將,在婁山關一帶設防,以保老巢。為確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義建立新戰略根據地,確保主力部隊在遵義休整和遵義會議的安全,中革軍委命令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率部追擊,向北逃竄的敵軍,奪取婁山關,以防禦川南之敵向遵義進犯。1月9日紅軍以猛烈火力從關南發起總攻,迅猛殺上婁山關,戰鬥大獲全勝。2月25日凌晨,紅三軍團在軍團長彭德懷的率領下,採取正面攻擊和兩翼包圍的迂迴戰術,再度向婁山關挺進,指揮紅一、三軍團,與敵軍為爭奪關口展開激戰。

敵人倉皇應戰,憑險據守,紅軍向黑神廟猛烈攻擊,並在點燈山急調部隊從東側迂迴,殲滅敵軍4個團。隨後又乘勝追擊,擊敗敵軍2個師,攻佔婁山關一戰,黔軍被殲滅600餘人,紅軍傷亡100餘人,取得紅軍長征以來的首次大捷,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 毛澤東同志在婁山關上感慨萬端,吟出了長征中最為悲壯的著名詩句《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描寫了紅軍指戰員英勇鏖戰的壯烈情景。婁山關關口西側筍子山為婁山主峯,東側山峯儼若巨錐,名大尖山,山上現遺有碉堡殘壘。兩則山樑上壕塹猶存,關口南側公路邊,有行書“婁山關”

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北部大婁山山峯之間,距市區50公里,這裏正處於遵義、桐梓兩地的交界處,是川黔公路和鐵路交通要道。婁山關又名婁關、太平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峯,海拔1576米,婁山關上千峯萬仞,重崖疊峯,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説,自古被稱為黔北第一險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5年1月7日紅軍長征途中佔領遵義。貴州軍閥王家烈、候之擔聞訊,慌忙調兵遣將,在婁山關一帶設防,以保老巢。為確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義建立新戰略根據地,確保主力部隊在遵義休整和遵義會議的安全,中革軍委命令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率部追擊,向北逃竄的敵軍,奪取婁山關,以防禦川南之敵向遵義進犯。

1月9日紅軍以猛烈火力從關南發起總攻,迅猛殺上婁山關,戰鬥大獲全勝。2月25日凌晨,紅三軍團在軍團長彭德懷的率領下,採取正面攻擊和兩翼包圍的迂迴戰術,再度向婁山關挺進,指揮紅一、三軍團,與敵軍為爭奪關口展開激戰。敵人倉皇應戰,憑險據守,紅軍向黑神廟猛烈攻擊,並在點燈山急調部隊從東側迂迴,殲滅敵軍4個團。隨後又乘勝追擊,擊敗敵軍2個師,攻佔婁山關一戰,黔軍被殲滅600餘人,紅軍傷亡100餘人,取得紅軍長征以來的首次大捷,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 毛澤東同志在婁山關上感慨萬端,吟出了長征中最為悲壯的著名詩句《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描寫了紅軍指戰員英勇鏖戰的壯烈情景。婁山關關口西側筍子山為婁山主峯,東側山峯儼若巨錐,名大尖山,山上現遺有碉堡殘壘。兩則山樑上壕塹猶存,關口南側公路邊,有行書“婁山關”石碑一道。關口東側山崖,建有毛澤東《憶秦

娥.婁山關》詞手跡石碑,關口西側山埡建有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1966年建造,碑高11米,碑座寬6米,南側為大理石貼面,橫刻原國防部長張愛萍手書“遵義戰役犧牲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15個行草大字,碑座北側嵌5.4米長的漢白玉浮雕,雕刻婁山關戰鬥中紅軍將領、戰士、游擊隊員躍馬橫槍,攻克天險的英雄羣像;碑座東側有“婁山關戰鬥簡介”碑文一方;碑體為兩根並立的文化石巨柱,頂削為斜尖,狀若兩把紅軍刺刀,又象徵婁山關羣峯刺天,中通一線的險峻形勢;碑體二柱,藴含紅軍“二渡赤水”、再克婁山、重佔遵義的軍事行動。碑體二柱的上方分別嵌黑色大理石,南側雕一面紅軍戰旗,標誌紅軍攻克婁山關;北側鐫刻張愛萍將軍長征時作於縣境的《西江月.遵義大捷》手跡。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詞碑:全長25米,通高13.55米,下有石砌平台,石級,碑南北側建護牆,栽植松柏。景區還有歷史陳列館,面積160㎡。1982年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被列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遵義婁山關導遊詞篇三

強勁的西風猛烈地呼嘯着,似乎想要把一切吞噬,蒼穹中一輪新月重重地垂在天角,似乎他想掙脱天空的束縛,匐身擁抱這美麗的大地。今天,他將見證一個重要的歷史,一場慘烈異常的戰役……

我們的部隊天未亮就到達婁山關了,部隊集合在慘淡的晨光中,深秋微涼地寒意糅合着微弱的月光灑在我的身上,我的心中微微一顫……

今天,我們要攻打婁山關!

我隨着部隊儘量小聲的在山路上行進着,四周很安靜,只有草鞋塌過落葉的沙沙聲以及時不時傳來的秋日鳴蟲的叫聲,兩種聲音混合而成的特殊音效,把這個早晨襯托得更靜謐了……

忽然,一串“突突突”的響聲傳來,這是隻有機關槍才可以發出的聲音,我分不出是衝鋒提前打響或是我們的行動被敵人發現了,一時間竟然不知所措;忽地,一陣激動人心的號角聲響起,也不知是誰發出了一聲大叫:“衝呀!殺!”

我被這聲大叫喊的精神振奮起來,手中的槍是早就上好膛的,那一顆顆仇恨的子彈早就迫不及待地奔出槍管,衝進了敵人的胸堂。

這是一場慘烈異常地戰役,戰士們發起了多次衝鋒,槍聲、炮聲、從清晨一直響到傍晚,鮮血染紅了天邊的一朵朵雲霞;號手中了彈,但他仍堅持地為我們吹奏衝鋒的號角;一個旗手到下了,另一個立即撲上去,所以軍旗即使已經彈痕累累,卻也仍然屹立不倒;團長的右臂被敵人砍斷了,可他仍然揮舞着左臂,浴血作戰,奮勇殺敵。

打了一天的戰鬥將近了尾聲,我們的部隊憑着英勇取得了戰鬥的優勝權!

“小心”身後傳來了班長的叫喊聲,我來不及防備,一把罪惡的刺刀貫穿了我的胸膛!

我強忍巨痛,轉過身去,也將手裏的刺刀刺進了敵人的胸膛,“除了你這個墊背,老子賺了七個,值!”我喃喃着説出了最後一句話。

抽出刺刀,敵人倒在地上,蜷縮成一團。我沒有倒下,我站在這片灑滿我和戰友鮮血的土地上,無比眷戀的望了一眼那如血的殘陽,紅的像火。紅的似血。

我終於閉上了眼睛,了無遺憾,因為我知道,我們勝利了……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