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精選5篇)

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俗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要名師來開路,導遊來帶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榮幸能給大家做導遊;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還請大家及時提出,我將盡我所能為各位解答,在這裏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精選5篇)

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裏寫道,世界上有兩種苦難的移民,一遍佈世界沒有自己家園的猶太人;二是幾千年來不斷遷徙的中國苗族。而西江這個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西江苗族最早約在西漢漢文都時遷徙到這裏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為止,西江有1288户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稱千户苗寨。這裏是中國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給大家大概説了西江的概況,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講到它了吧!我們前面就是觀景台了。

苗族是一個悲壯的民族,經歷了五次大遷徙最後逃亡到這裏定居,西江苗族來到這個四面環山的山谷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選擇在這裏定居也是考慮到一定的戰略作用。在苗族呢有這樣一種説法,水灣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夠狙擊財富、狙擊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處在一個大水灣裏呢!前環水、背靠山、左青龍、右白虎。這裏彙集了天地的靈氣,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人們都説“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户苗寨裏穿行,猶如穿梭於這個古樸苗苗族文化的歷史時空中!

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 篇2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據説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後裔。江西苗族遷徙西江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體系,到西江後又長期處於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狀況,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發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統治者欲同化也鞭長莫及。

雷山苗族銀飾以其鮮明的特色在中國苗族銀飾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響的銀飾製作村是雷山縣大溝鄉控拜,該村是中國苗鄉聞名的銀匠村。控拜幾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銀飾製作技術,沿襲了若干代人。這裏的銀飾藝人除了滿足本縣的需要外,還走南闖北,雲遊四鄉以銀飾手藝為生。遠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邊遠縣份,還可以尋到這裏銀飾藝人的蹤跡。

最負盛名的中國苗族銀飾是雷山和台江,兩地的苗族女子節日盛裝的銀冠,銀角和銀鳳雀等頭飾雍容華貴,連小姑娘都頭戴華麗的銀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橋港苗族女子。6寸長的細褶裙,層層纏繞腰間,使臀圍顯得特別豐滿,內穿青布緊身大襟衣,外穿深紅緞對襟短衣,短裙,前圍腰長及膝部,後圍腰長至腳跟。系織花腰帶,又垂8根花帶於身後,如錦雞羽毛。下着青布緊腿褲,腳穿翹尖繡花鞋,頭綰大髻,戴鳳雀銀釵,身佩各種銀飾。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為自己的聯絡工具。“鼓藏節”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節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體現。據説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豬年遷到西江的,豬年至豬年恰合一個小甲子(20xx年)。20xx年一次鼓藏節也就約定俗成。西江鼓藏節是一個規矩嚴格、習俗繁多的節日。殺豬那天要聽“鼓藏頭”家凌晨五點以前殺叫的聲音以後,四邊人才能動手。鼓藏節到來的頭兩年,規定第一年(豬年)為起鼓(引鼓),要跳蘆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蘆笙首先由“鼓藏頭”家的姑娘先起頭跳兩圈,其餘村寨的男女才能進場去載歌載舞。

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 篇3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今天的導遊小趙,大家也可以叫我趙導,西江千户苗寨導遊詞。我今天會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穫,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們現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20__年統計西江千户苗寨現共住1288户,人口6000餘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們可以説苗族大本營在貴州,貴州苗族大本營在西江。苗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苗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苗、浸滿有密切的聯繫,他們之間是一種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所以説,苗族來源於皇帝時代的九黎、堯舜禹時代的三苗,而商周時代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苗族人經過幾次大遷徒最終到達了位於西南部的貴州,並在這裏紮下了根,創造出了具有貴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貴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貴州集中了全國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來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雜居,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就是苗族人傳統建築---吊腳樓,吊腳樓是苗族人勤勞的象徵,西江千户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貴州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築,形成了獨特的居住風格,住房以木結構為主,多數為兩層,少數為三層,在山腰上的多為吊腳樓,前為房樓後為平房,下層堆放柴草。

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的貴州黔東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張琴,“張揚個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張導,現在我們開始走進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為重,苗族同胞們將以他們最高的接待禮儀——十二道迎賓攔路酒來迎接我們。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處最特別,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須得喝完,所以我們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對着苗族姑娘們手上的牛角酒杯輕輕嘗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距州府凱里39公里。寨內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為全國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稱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語“雞講”漢譯而來,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這裏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於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過。這是苗家的風雨橋,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數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

這裏的建築以木質吊腳樓為主,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層層吊腳樓依山勢而建。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圈養牲畜和家禽;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卧室和廚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側建有一個很特別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於觀景、乘涼,有這樣的説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層用來存放糧食和雜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節日,其中“過苗年”,“牯髒節”尤為隆重。“長桌宴”是苗族過苗年的喜慶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禮儀,家家户户都會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龍似的一長條,排上數百米,桌上擺着臘肉、酸菜、酸湯魚等苗家特色菜餚,一會大家就能親身體驗了。“牯髒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着盛裝,跳蘆笙舞等,並邀親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貴陽到西江苗寨的導遊詞 篇5

歡迎大家來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的貴州黔東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張琴,“張揚個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張導,現在我們開始走進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為重,苗族同胞們將以他們最高的接待禮儀——十二道迎賓攔路酒來迎接我們。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處最特別,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須得喝完,所以我們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對着苗族姑娘們手上的牛角酒杯輕輕嘗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距州府凱里39公里。寨內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為全國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稱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語“雞講”漢譯而來,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這裏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於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過。這是苗家的風雨橋,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數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

這裏的建築以木質吊腳樓為主,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層層吊腳樓依山勢而建。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圈養牲畜和家禽;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卧室和廚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側建有一個很特別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於觀景、乘涼,有這樣的説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層用來存放糧食和雜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節日,其中“過苗年”,“牯髒節”尤為隆重。“長桌宴”是苗族過苗年的喜慶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禮儀,家家户户都會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龍似的一長條,排上數百米,桌上擺着臘肉、酸菜、酸湯魚等苗家特色菜餚,一會大家就能親身體驗了。“牯髒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着盛裝,跳蘆笙舞等,並邀親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個“以歌養心,以舞養身,以酒養神”的民族。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蘆笙場,也是苗族同胞們展現歌舞才藝的地方。蘆笙舞是苗族一種流行最廣的舞蹈,集舞蹈、雜技、體育、音樂為一體。説到舞蹈,那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熱情奔放了。我們現在聽到的是苗族飛歌,其音調高昂,氣勢雄渾,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常來西江苗寨學習苗家人的才藝,苗族還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看到這塊石碑刻着的“以美麗回答一切”7個字,是文學大師餘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時情感誘發題寫的。這條街叫“遊方街”,大家猜猜“遊方”是什麼意思?“遊方”是苗語談戀愛的意思。每逢農閒時節晚上8—9點,這裏聚滿了水靈的苗族姑娘和健壯的苗族小夥,他們山歌對唱讓遊方街熱鬧非凡。

歷史上,西江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清政府在苗疆實行“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轄,一些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主持祭祀活動的牯藏頭和負責安排農業生產的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在觀景台上觀望整個西江苗寨,像一個巨型的牛角,又像一隻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飾多種多樣,色彩豔麗,素有“無字之史書”,“繡在衣服上的歷史”之美譽。

現在我們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後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館,其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學術研究、參觀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內設有服飾、醫藥、歷史和生活等11個展館,館內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參觀。

各位遊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賓攔路酒,踏着苗族的飛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滿喜和樂,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裏都包括,歡迎大家下次再來苗寨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