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精選19篇)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精選19篇)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

天星橋在太平鎮南面約4公里處,龍灘河與卧龍河在這裏匯合。兩河相交處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橋,因橋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徑30釐米的天然圓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當時,可見一股河水流進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窩再從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橋,後又被人們改寫為天星橋。此橋是五洞鎮至太平鎮的交通要道,寬闊的石板大路跨橋而過。

天星橋的正上方是一狹長形的半島,在這半島的頂部有一座極富盛名的古園林式的民居建築,名曰天星橋灣。因其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所處地理位置又恰似重慶兩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人們便送給天星橋灣一個美名,稱其為小重慶。

天星橋灣坐北向南,磚木石混合結構,為四進四壩的復四合院式建築羣體,是一座封建地主莊園,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為當地豪紳易時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時庭曾做過石匠、木匠和字畫裱糊等業,30歲開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賺了很多銀兩。易雨庭做官京城,專管建設事(官階無考),積蓄頗豐。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將所有積蓄合併一起,修建了這座莊園。佔地近10畝,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數十人,歷時20__年餘才建成。

從五洞方向過天星橋,經橋頭店子(此店是莊園主專為過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據易氏之後易澤生先生説:此坊是莊園建成之後,為彰揚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節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寬亦不下10米。縷空石刻極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豎匾,匾內刻斗大的“聖旨”2字。牌坊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從中孔通過,兩旁有雌雄石獅各一尊,獅高3米,場面壯觀。

穿過石牌坊,經過馬道子(跑馬場地),過龍灘河上的石平橋,便到了莊園正前方的第一道屏障——前圍牆。此牆為青磚建成,牆高3米,長30餘米,牆帽為斗拱花磚彩繪牆帽。圍牆雨端各有一小朝門。從小朝門進去便是塊長30米、寬20米的石板地壩,地壩前有魚池,右方(觀者方向,以下同)是一幢佔地40平方米的正六邊形書樓。此樓為磚木結構,共6層,高20餘米,每層各面皆是花雕木窗,磚瓦屋面,翹角飛檐。屋頂中央是由3個圓球形狀的綠瓷花瓶疊成的寶鼎,陽光下,寶鼎反射出耀眼的綠色光芒。

在地壩左面建有戲樓,名曰草亭子,因其地面為草坪而得此名。

地壩正面是一排寬5米、長24米的磚木結構房屋,稱為下屋,共7間,臨地壩一面牆上每間有一個長1米、高0.80米的浮雕彩繪花磚窗。下屋開大朝門,八字形,為木結構建築,有階梯踏道3級,每級均為7.50米長的整塊石板鋪成。門內有匾圓形石柱2根,柱高3米、寬0.40米,刻對聯一副,曰“祥開桂水家聲遠,派衍太原世澤長”。下屋左右兩端擋頭各有一個小朝門。

進大朝門後,是第二個石板地壩和第二進房屋。此地壩又被豎着的一道隔牆分成了左右兩部份。右邊部分長、寬各10米,中間有一石砌花台,右邊是繡樓,磚木結構,高5米,面闊3間。素面台基高2米,台基上浮雕非常細緻,刻紋細至1線只有3毫米。樓臨地壩一面的牆上有高1.50米、寬0.60米的木窗8個,每個窗門兩扇的圖案均不相同。頂端山牆為青磚封火牆,牆帽為5個半圓造型,通作浮雕彩繪圖案。

豎牆上有一個內朝門。通過此門便進入地壩的左邊部分。此部分長為15米,寬與右邊相同。這裏有小四合院學堂,磚木結構,佔地100餘平方米,共有6間,中間是一個正四邊形天井,長、寬均為5米,內有石砌花台1個,花台由1米高的四根石柱支撐。房內有獨立木柱10根,柱石均為多邊形,上刻有精美的花鳥人物圖案。

地壩的正上方是正堂屋,磚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逗式樑架,4穿5柱,屋高6米,面闊5間24.10米,進深10.20米,素面台基高1米,垂帶式階梯踏道5級,階檐寬1米,有石欄杆高0.80米,欄杆上通刻竹枝浮雕,造型逼真。正堂屋的中間1間為過道,此間有木門一道,其板壁上有工藝精湛的木窗一個,圖案為不規則多邊形。過道間的兩邊二次間各為敞廳堂屋,與過道間的前部廳口相連,形成一個凹字形寬大空間,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堂屋上方牆上掛巨型木匾一塊,刻“世德相承”4個金字。此處木柱多有石磴,柱上的浮雕均為造型生動的人物圖案,敞廳堂屋兩側是三次間,均是二層木樓,其窗户為彩繪雕花磚窗。正堂屋的兩端為青磚封火牆,梯級、牆帽,各為五級,中間最高級達8米,翹角飛檐,通飾花草鳥獸浮雕,彩繪雲水圖案。

正堂屋的左面封火牆外有一台地,是為花園。此園佔地150平方米,素面台基高2.50米,三面石欄杆高0.80米,欄杆上有精美的浮刻石雕兩塊,均刻人物房舍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園內置假山、魚缸和名貴花卉盆景,四季繁花似錦、爭奇鬥豔。園左有瓦屋3間,是為賞花、品茶、下棋之所。

從正堂屋的過道間進去,便到了第三進的地壩和中堂屋及廂房等建築羣。此地壩為石板鋪成,長16米,寬僅5米,是四塊地壩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精巧的一個。地壩中間有一寬3米的五級階梯,階梯兩邊各有一個條石砌成的長方形大花台,台中植奇異花木(至今仍有一棵形似虯龍的古紫薇活着),兩花台的外側各有一道青磚矮牆,牆中間各開一個園門,園門外與下屋盡頭的小朝門延伸進來的通道相接。此處極富“庭院深深”之情景。

中堂屋面闊3間,屋高6米,長16米,進深9米,其中間一間是過道間,二次間為二層木樓建築,木板壁上的窗户或方或圓,圖案或直或曲,每個窗户造型都不一樣。中堂屋的兩側為左右橫屋,兩邊橫屋各長達20餘米,一直通至第四進的上堂屋兩側。

從中堂屋的過道間進去,則是第四進的地壩和上堂屋。此地壩長26米、寬12米,也是石板鋪成。地壩兩頭是從中堂屋兩側延伸進來的橫屋。地壩上方是上堂屋。上堂屋為木結構建築,面闊5間,長24米,進深9米,屋高6米。素面台基,高0.60米,階梯踏道3級。上堂屋的中間一間為敞廳式堂屋。堂屋正上方掛木製巨匾一塊,匾下置神龕香案。堂屋兩邊置木製縷空雕花茶几、座椅。所有柱頭均掛長3米、寬40釐米的硬對一塊,全部匾對均為黑底陰刻金字,其內容已不可考。

上堂屋的二、三次間,均為二層木結構建築,其窗亦是圖案各異的雕花窗。上堂屋是整個莊園的最後一幢建築。

這座莊園設計別具匠心。總體要求是對稱佈局,多變的結構,百餘個窗户,個個圖案不同;108個門,門門相對;千米走道,婉轉曲折,下雨天無論走到何處,均不會濕鞋。猶其下水道的設計,許多地方做成了上下兩層,上層流露天雨水,下層流生活污水。現在看來,這是相當環保的。為了配景需要,在天星橋下方10米處還建了一座橋樑,取名高橋,與天星橋成為螺獅坡的雨條觸角。

整座莊園除南面是一長片開闊地外,東北西三方都是由3米以上的長條石砌成的保坎,坎上有一條寬10餘米的竹木林帶,除翠柏綠竹外,紅豆、楓香、紫微、桂花、銀杏、黑桃等古木參天,在此林帶外又建了一條高3米、厚0.40米的青磚圍牆,此牆前方與外朝門的圍牆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圍牆以外才是茂密的樹林,樹林下方是青石板鋪成的林蔭大道,大道以下才是卧龍河和龍灘河。

站在上堂屋後面的坡頂上眺望,兩旁是古林參天,兩邊河水碧波盪漾,河中有遊船,河岸巨柳成行。眼下是黑壓壓一片屋面,綠樹紅花點綴其間,燕子穿梭,麻雀嘰喳,微風中幾縷炊煙或濃或淡,陽光下三五行人或閒或忙;時有笑語歡歌,時有書聲朗朗,好一個世外桃園。

現在,莊園建築的主體房屋仍在,至少有70%保存較完好。磚石工程(除圍牆外)保存完好的在95%以上。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2

天星橋景區位於黃果樹大瀑布下游7公里處。這裏主要是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區。如果説黃果樹大瀑布的特點是氣勢磅礴,天星橋景區則是玲瓏秀美。“風刀水劍刻就萬傾盆景,根筆藤墨繪製千古絕畫”的對聯,概括了天星橋景區的神韻。這裏有三個連接的片區,即天星盆景區、天星洞景區、水上石林區。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又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1999年夏天,我和烏拉山電廠的劉部長去昆明學習,回程路過貴州,前往黃果樹大瀑布遊玩,順便來到了天星橋。

那天,天星橋遊人寥落。因為連日大雨,景區漲水,旅行團為安全起見,不敢貿然率團進入景區。我們因為是散客,景區無圍牆,亦無人阻攔。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3

天星橋景區位於黃果樹大瀑布下游7公里處。這裏主要是觀賞石、樹、水的美妙結合,是水上石林變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區。如果説黃果樹大瀑布的特點是氣勢磅礴,天星橋景區則是玲瓏秀美。“風刀水劍刻就萬傾盆景,根筆藤墨繪製千古絕畫”的對聯,概括了天星橋景區的神韻。這裏有三個連接的片區,即天星盆景區、天星洞景區、水上石林區。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又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1999年夏天,我和烏拉山電廠的劉部長去昆明學習,回程路過貴州,前往黃果樹大瀑布遊玩,順便來到了天星橋。

那天,天星橋遊人寥落。因為連日大雨,景區漲水,旅行團為安全起見,不敢貿然率團進入景區。我們因為是散客,景區無圍牆,亦無人阻攔。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橋景區中段。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峯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豔麗,洞中主要奇景有佈滿碳酸鈣凝膠體、狀若成堆成串葡萄的葡萄廳;有散立在流石灘壩上若"八仙過海"的石筍羣;有色彩豔麗、形狀奇特的滴石、雲碟、雲盤,宛若一席金盃玉盞、佳餚瓊漿的"天國盛宴";此外,還有仿如"荷塘"、"萬里長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以及"鳥蟲魚獸、花草樹林、瓜果蔬菜"等造型,都異乎尋常的相似,彷彿世界珍奇、天國神物均聚於此,使天星洞更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天星洞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若干大廳和側廳。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峯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豔麗。溶洞內主要景觀以人工為主,造型奇特,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天星盆景區

位於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兩側。這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觀,面積0.19平方公里,這裏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彎彎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於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於盆景邊石之上。沿小道遊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後左右皆成景,彷彿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主要景觀有步步景、一線水、空靈石、天星照影、長表峽、側身巖、歪梳石、尋根巖、鴛鴦藤、盤龍圖、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樓、雛鷹出山等。

在天星橋石林附近石頭山的半山腰間,有一溶洞叫天星洞,這是黃果樹風景區眾多洞府裏最美麗的溶洞。天星洞的鐘乳石以色彩斑斕稱著,洞裏的石頭,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幾乎成了太陽光譜的靈敏折光鏡,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裏了。洞時感覺 有一根25米高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託洞裏頂穹。石柱周圍,有一組石頭,每一石頭都極像盛開的荷花,大小不一,若輕輕敲擊,這蓮花狀的石頭就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樂聲,美妙動人。

水上石林區

水上石林區瀑布水自伏流湧出後,流淌一公里左右,便到了水上石林區。河水從石林的上面分開,環流兩側,又在下面交匯,把一座石林圍在水中,區內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佈,露出水面。水上石林景區主要景觀有銀練墜潭瀑布、星峽飛瀑布、羣榕聚會、根牆屏障、盤根壁畫等。由於長年累月的波浪衝擊和流水侵蝕,河牀形成無數小坑穴,流水漫頂而下,仿若滾珠落玉,陽光這下,閃閃發光,似無數銀練墜入潭中。較之雲南石林,天星橋的水上石林以"水"見長,大自然在"水"字上做很好的文章。河水在石林中時隱時現,穿行於石峯、石壕、石壁、石縫之間、石林間長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叢及各種花草,使冰冷的石頭上終年綠蔭,展現出生命的繁榮。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橋景區中段。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峯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豔麗,洞中主要奇景有佈滿碳酸鈣凝膠體、狀若成堆成串葡萄的葡萄廳;有散立在流石灘壩上若"八仙過海"的石筍羣;有色彩豔麗、形狀奇特的滴石、雲碟、雲盤,宛若一席金盃玉盞、佳餚瓊漿的"天國盛宴";此外,還有仿如"荷塘"、"萬里長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以及"鳥蟲魚獸、花草樹林、瓜果蔬菜"等造型,都異乎尋常的相似,彷彿世界珍奇、天國神物均聚於此,使天星洞更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天星洞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洞內自然形成若干大廳和側廳。在五光十色、變幻無窮的奇峯異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頂,柱上石花叢生,如雕龍刻鳳,色澤豔麗。溶洞內主要景觀以人工為主,造型奇特,顯得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天星盆景區

位於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兩側。這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觀,面積0.19平方公里,這裏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彎彎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於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於盆景邊石之上。沿小道遊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後左右皆成景,彷彿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主要景觀有步步景、一線水、空靈石、天星照影、長表峽、側身巖、歪梳石、尋根巖、鴛鴦藤、盤龍圖、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樓、雛鷹出山等。

在天星橋石林附近石頭山的半山腰間,有一溶洞叫天星洞,這是黃果樹風景區眾多洞府裏最美麗的溶洞。天星洞的鐘乳石以色彩斑斕稱著,洞裏的石頭,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幾乎成了太陽光譜的靈敏折光鏡,把大自然的色彩集中到溶洞裏了。洞時感覺 有一根25米高的天然石柱,名天星柱,直託洞裏頂穹。石柱周圍,有一組石頭,每一石頭都極像盛開的荷花,大小不一,若輕輕敲擊,這蓮花狀的石頭就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樂聲,美妙動人。

水上石林區

水上石林區瀑布水自伏流湧出後,流淌一公里左右,便到了水上石林區。河水從石林的上面分開,環流兩側,又在下面交匯,把一座石林圍在水中,區內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佈,露出水面。水上石林景區主要景觀有銀練墜潭瀑布、星峽飛瀑布、羣榕聚會、根牆屏障、盤根壁畫等。由於長年累月的波浪衝擊和流水侵蝕,河牀形成無數小坑穴,流水漫頂而下,仿若滾珠落玉,陽光這下,閃閃發光,似無數銀練墜入潭中。較之雲南石林,天星橋的水上石林以"水"見長,大自然在"水"字上做很好的文章。河水在石林中時隱時現,穿行於石峯、石壕、石壁、石縫之間、石林間長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叢及各種花草,使冰冷的石頭上終年綠蔭,展現出生命的繁榮。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6

貴州是雲貴高原的心跳,是華夏神州的多彩樂園。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賦予的.美好形態,山川秀麗是貴州人民得天獨厚的財富紐帶。歡迎您走進多彩貴州,熱情好客的貴州人將與你一同領略風格迥異的黔中山水人文。我是導遊員小代,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去遊覽黃果樹——天星橋風景區。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景區是5A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黃果樹——天星橋。它位於黃果樹大瀑布下游6公里處,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天然園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主要觀賞的是山水林洞根藤石瀑的美妙結合。天星橋玲瓏秀美,“風刀水劍刻就萬頃盆景,根筆藤墨繪製千古絕畫”的這幅對聯,點出了天星景區的神韻。

首先我們進入天然盆景區。它由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和水石盆景組成。這裏水上有石,石中有水,水中又生樹,比起雲南的石林更多了一份靈氣。漫步其中,可謂是人在畫中游。現在我們看見散落在水中的石頭共有365塊。正好暗合了一年的週期,它藴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步開數,因為每塊石頭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你生日的時候,看看四周的景色,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你徹底放鬆,而這裏,得名“數生步”。景區內還有一棵代表性的“根抱石”自然景觀——美女榕。這是個巧奪天工的傑作,有人説她像敦煌的飛天,也有人像一個跳水女王。它是由一塊巖石,像雕塑家般用自己堅硬的身軀去塑造這顆榕樹的根。使其變化發展,粗細得體,最後生成一個如同美女的身姿。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片開闊的湖面就是天星湖,這裏是西遊記中的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的拍攝點,繼續走下去,就來到了天星洞,洞內有多個巨大洞廳和眾多喀什特洞穴景觀。

最後我們來到的是水上石林。它是天星景區的下段,景區內水流蜿蜒曲折,石林星羅棋佈露於水面。奇妙的是石上竟有奇特植被生長。如石筍上生長着各種各樣的小灌木。重重疊疊的仙人掌,星星點點的小花,美不勝收。此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銀鍊墜潭瀑布。它只有十餘米高,上面呈漏斗狀,水落下來像一張張下覆的蓮葉,交錯搭連,又似千千萬萬條銀鏈,是黃果樹瀑布羣中號稱形態最美的瀑布。

好了,朋友們,天星橋景區到這裏就畫上句號了。在短短的時間裏與各位相識,現在就要和各位説再見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不説再見又怎能更好的相見了!所以為了證明這句話,我們會再見的。希望在這景區的短短相識和景區的美麗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7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橋景區位於黃果樹大瀑布景區下游6公里處,於1984年開始開發建設,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景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開發遊覽面積4.5平方公里,由天然盆景區、天星洞景區和水上石林區。它溶匯了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集山、水、林、洞、根、滕、石、瀑為一體,形成了形態各異,卻又緊密相連,在 1999年它還被全國科協評為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天然盆景區:天然盆景區長約800米,位於500米長伏流表面和河岸西側。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及水石盆景。一條三公里的石板小道,穿行於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於盆景之上。沿小道遊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後左右都是景,彷彿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漫步其間,既領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雄奇。近處石林,遠處羣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協調的天然山水畫。有的還可撐上竹筏,穿行於峽谷、石林之中,真可謂輕舟蕩碧波,人在畫中游。天星盆景區還有美女榕、仙山羣掌、歪梳石、熊貓抱竹、雄鷹展翅等形態十分畢真的天然景觀。

數生步:數生步是進入天星橋的第一個景點,這裏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又長樹,它比起雲南的石林更多了一份靈氣和秀氣,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了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週期,它韻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個跳蹬開始數,因為每個跳蹬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您生日的時候,看看四周圍的景色,將有美不勝收之感,因為此地無處不佳,所以您可以許一個心願,並照相留念表示人生處處有好景,這裏因此得名 “數生步”,又名“蓮花踏步”。

美女榕:有人説它象甘肅敦煌的飛天美女,也有人説它象一個跳水的美女。它是景區很有代表性的一個根抱石的自然景觀,這塊巖石猶如一個雕塑家,它用堅硬的身體不斷地控制和雕塑這株榕樹根的生長,迫使它嚴格的按照人體曲線變化發展,粗細得體,豐滿均勻,最後毅然生成了一個如同美女的身姿。

天星湖:天星湖水面8100平方米,四周景色跟剛才走過的天然盆景有些不同,來到這,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裏是《西遊記》的“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拍攝點。 天星洞景區: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景區中段,主要由八八橋,回望石,狹石橋,天星洞,冒水潭等景觀組成。天星洞曾經是一條地下暗河,後來由於排泄面的降底,流水改道,這裏使形成了一個沒有水的地下溶洞。人們以續天星橋之名,把它叫做天星洞,天星洞是一個很具觀賞價值的溶洞,它由一個大廳和若干側廳組成,面積約1.8萬平方米,直徑達150米,洞內高50米,洞中的四根石柱都有20多米高,這裏景觀千奇百怪,洞中石筍、石柱、石花等形態各異、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景觀有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美女梳頭、石雞曉唱、苗嶺梯田、將軍帽等。

冒水潭:在天星洞出口,橋上橋絕壁下冒出一股水,如在漲水季節,這股水來勢洶湧,並形成兩米多高的水柱,非常壯觀,當地人把這裏稱為冒水潭,河水嘩嘩的冒了出來,然後經過一片石灘,形成了冒水潭瀑布,著名的作家葉欣曾經為它提筆“迭浪飛雪”,電視劇《西遊記》裏的白龍馬入出水就在這裏拍攝。

水上石林區:水上石林區,此段河牀寬闊達400米,面積約0.4平方公里的石林就長在河牀之中,任河水長年沖刷。石林間長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終年點綴着綠蔭。冰冷的石頭上,展現的都是生命的繁榮,所謂"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樹。"水上石林區有很多景觀,如羣榕聚會、根王、根牆屏障、盤根畫壁、仙女飛天等,銀鍊墜潭瀑布和星峽飛瀑也分別處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側。

銀鍊墜潭瀑布:位於天星景區水上石林左上方。在黃果樹瀑布羣中,它既不是以高取勝,也不是以闊或大驚人,而是以它那千絲萬縷的情態和如泣如訴的瀑聲,讓人看見就不想離開。這個瀑布只有十餘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狀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張張下覆的蓮葉,交錯搭連,河水在每一張葉面上均勻鋪開,縱情漫流,象千千萬萬條大大小小的銀鏈,輕音嚷嚷地緩緩墜入溶潭,永遠沒完沒了。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8

天星橋在太平鎮南面約4公里處,龍灘河與卧龍河在這裏匯合。兩河相交處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橋,因橋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徑30釐米的天然圓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當時,可見一股河水流進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窩再從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橋,後又被人們改寫為天星橋。此橋是五洞鎮至太平鎮的交通要道,寬闊的石板大路跨橋而過。

天星橋的正上方是一狹長形的半島,在這半島的頂部有一座極富盛名的古園林式的民居建築,名曰天星橋灣。因其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所處地理位置又恰似重慶兩江交匯處的朝天門,人們便送給天星橋灣一個美名,稱其為小重慶。

天星橋灣坐北向南,磚木石混合結構,為四進四壩的復四合院式建築羣體,是一座封建地主莊園,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為當地豪紳易時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時庭曾做過石匠、木匠和字畫裱糊等業,30歲開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賺了很多銀兩。易雨庭做官京城,專管建設事(官階無考),積蓄頗豐。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將所有積蓄合併一起,修建了這座莊園。佔地近10畝,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數十人,歷時20xx年餘才建成。

從五洞方向過天星橋,經橋頭店子(此店是莊園主專為過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據易氏之後易澤生先生説:此坊是莊園建成之後,為彰揚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節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寬亦不下10米。縷空石刻極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豎匾,匾內刻斗大的“聖旨”2字。牌坊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從中孔通過,兩旁有雌雄石獅各一尊,獅高3米,場面壯觀。

穿過石牌坊,經過馬道子(跑馬場地),過龍灘河上的石平橋,便到了莊園正前方的第一道屏障——前圍牆。此牆為青磚建成,牆高3米,長30餘米,牆帽為斗拱花磚彩繪牆帽。圍牆雨端各有一小朝門。從小朝門進去便是塊長30米、寬20米的石板地壩,地壩前有魚池,右方(觀者方向,以下同)是一幢佔地40平方米的正六邊形書樓。此樓為磚木結構,共6層,高20餘米,每層各面皆是花雕木窗,磚瓦屋面,翹角飛檐。屋頂中央是由3個圓球形狀的綠瓷花瓶疊成的寶鼎,陽光下,寶鼎反射出耀眼的綠色光芒。

在地壩左面建有戲樓,名曰草亭子,因其地面為草坪而得此名。

地壩正面是一排寬5米、長24米的磚木結構房屋,稱為下屋,共7間,臨地壩一面牆上每間有一個長1米、高0.80米的浮雕彩繪花磚窗。下屋開大朝門,八字形,為木結構建築,有階梯踏道3級,每級均為7.50米長的整塊石板鋪成。門內有匾圓形石柱2根,柱高3米、寬0.40米,刻對聯一副,曰“祥開桂水家聲遠,派衍太原世澤長”。下屋左右兩端擋頭各有一個小朝門。

進大朝門後,是第二個石板地壩和第二進房屋。此地壩又被豎着的一道隔牆分成了左右兩部份。右邊部分長、寬各10米,中間有一石砌花台,右邊是繡樓,磚木結構,高5米,面闊3間。素面台基高2米,台基上浮雕非常細緻,刻紋細至1線只有3毫米。樓臨地壩一面的牆上有高1.50米、寬0.60米的木窗8個,每個窗門兩扇的圖案均不相同。頂端山牆為青磚封火牆,牆帽為5個半圓造型,通作浮雕彩繪圖案。

豎牆上有一個內朝門。通過此門便進入地壩的左邊部分。此部分長為15米,寬與右邊相同。這裏有小四合院學堂,磚木結構,佔地100餘平方米,共有6間,中間是一個正四邊形天井,長、寬均為5米,內有石砌花台1個,花台由1米高的四根石柱支撐。房內有獨立木柱10根,柱石均為多邊形,上刻有精美的花鳥人物圖案。

地壩的正上方是正堂屋,磚木結構,懸山式屋頂,穿逗式樑架,4穿5柱,屋高6米,面闊5間24.10米,進深10.20米,素面台基高1米,垂帶式階梯踏道5級,階檐寬1米,有石欄杆高0.80米,欄杆上通刻竹枝浮雕,造型逼真。正堂屋的中間1間為過道,此間有木門一道,其板壁上有工藝精湛的木窗一個,圖案為不規則多邊形。過道間的兩邊二次間各為敞廳堂屋,與過道間的前部廳口相連,形成一個凹字形寬大空間,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堂屋上方牆上掛巨型木匾一塊,刻“世德相承”4個金字。此處木柱多有石磴,柱上的浮雕均為造型生動的人物圖案,敞廳堂屋兩側是三次間,均是二層木樓,其窗户為彩繪雕花磚窗。正堂屋的兩端為青磚封火牆,梯級、牆帽,各為五級,中間最高級達8米,翹角飛檐,通飾花草鳥獸浮雕,彩繪雲水圖案。

正堂屋的左面封火牆外有一台地,是為花園。此園佔地150平方米,素面台基高2.50米,三面石欄杆高0.80米,欄杆上有精美的浮刻石雕兩塊,均刻人物房舍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眾多。園內置假山、魚缸和名貴花卉盆景,四季繁花似錦、爭奇鬥豔。園左有瓦屋3間,是為賞花、品茶、下棋之所。

從正堂屋的過道間進去,便到了第三進的地壩和中堂屋及廂房等建築羣。此地壩為石板鋪成,長16米,寬僅5米,是四塊地壩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精巧的一個。地壩中間有一寬3米的五級階梯,階梯兩邊各有一個條石砌成的長方形大花台,台中植奇異花木(至今仍有一棵形似虯龍的古紫薇活着),兩花台的外側各有一道青磚矮牆,牆中間各開一個園門,園門外與下屋盡頭的小朝門延伸進來的通道相接。此處極富“庭院深深”之情景。

中堂屋面闊3間,屋高6米,長16米,進深9米,其中間一間是過道間,二次間為二層木樓建築,木板壁上的窗户或方或圓,圖案或直或曲,每個窗户造型都不一樣。中堂屋的兩側為左右橫屋,兩邊橫屋各長達20餘米,一直通至第四進的上堂屋兩側。

從中堂屋的過道間進去,則是第四進的地壩和上堂屋。此地壩長26米、寬12米,也是石板鋪成。地壩兩頭是從中堂屋兩側延伸進來的橫屋。地壩上方是上堂屋。上堂屋為木結構建築,面闊5間,長24米,進深9米,屋高6米。素面台基,高0.60米,階梯踏道3級。上堂屋的中間一間為敞廳式堂屋。堂屋正上方掛木製巨匾一塊,匾下置神龕香案。堂屋兩邊置木製縷空雕花茶几、座椅。所有柱頭均掛長3米、寬40釐米的硬對一塊,全部匾對均為黑底陰刻金字,其內容已不可考。

上堂屋的二、三次間,均為二層木結構建築,其窗亦是圖案各異的雕花窗。上堂屋是整個莊園的最後一幢建築。

這座莊園設計別具匠心。總體要求是對稱佈局,多變的結構,百餘個窗户,個個圖案不同;108個門,門門相對;千米走道,婉轉曲折,下雨天無論走到何處,均不會濕鞋。猶其下水道的設計,許多地方做成了上下兩層,上層流露天雨水,下層流生活污水。現在看來,這是相當環保的。為了配景需要,在天星橋下方10米處還建了一座橋樑,取名高橋,與天星橋成為螺獅坡的雨條觸角。

整座莊園除南面是一長片開闊地外,東北西三方都是由3米以上的長條石砌成的保坎,坎上有一條寬10餘米的竹木林帶,除翠柏綠竹外,紅豆、楓香、紫微、桂花、銀杏、黑桃等古木參天,在此林帶外又建了一條高3米、厚0.40米的青磚圍牆,此牆前方與外朝門的圍牆相連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圍牆以外才是茂密的樹林,樹林下方是青石板鋪成的林蔭大道,大道以下才是卧龍河和龍灘河。

站在上堂屋後面的坡頂上眺望,兩旁是古林參天,兩邊河水碧波盪漾,河中有遊船,河岸巨柳成行。眼下是黑壓壓一片屋面,綠樹紅花點綴其間,燕子穿梭,麻雀嘰喳,微風中幾縷炊煙或濃或淡,陽光下三五行人或閒或忙;時有笑語歡歌,時有書聲朗朗,好一個世外桃園。

現在,莊園建築的主體房屋仍在,至少有70%保存較完好。磚石工程(除圍牆外)保存完好的在95%以上。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9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就説根與石,尤其是它們的結合吧,這在天星橋是最值得玩味的景物之一。根與石,本是互不相容的。根的生長,總是要避開石頭,而石頭呢,又總是板着無情的臉孔,或揮着冰冷的拳頭,警告根:請勿靠近我!請勿依附我!可在這裏卻有一種想象不到的奇蹟:有生命的根和本無生命的石頭,竟是那樣熱烈地擁抱在一起了根從懸崖頂上垂下來,不知道的人簡直看不出那是根,而是一條條懸吊着的鋼絲繩。當知道的人告訴你,那是榕樹的根。這時你又會惋惜地説,那豈不是已乾枯了嗎?可是,你看看那根的頂端伸出來的嫩黃色的須,你吃驚了:它還有生命力哩!它還在生長哩!你又別以為這些急切向下延伸的根鬚在期待的是鬆軟的泥土。不,在下面做着懷抱迎接它們的竟是石頭,是和上面的懸崖一個樣的石頭。有的一條根和下面的石巖結合了,它就在石巖的懷抱中長成了支柱,頂着石的天,立於石的地。根的生命就這樣在石與石之間頑強地生長着……

懸崖腳下,有一股泉水從巖洞裏流出來,叫做龍井,水質純淨,清涼沁人。龍井前有一塊大石頭,石頭上長一棵大榕樹,盤在石頭上的根,像千手佛似的把大石緊緊抱住。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條根,大得幾乎可合抱,伸出四五米遠;插入另一端的石縫內,又拖住了另一塊巨石,在湍急的泉水上空架起一坐“根橋”,人盯以在“橋”上行走或停留。

根,連巖補石的無所不在而又無所不能的有生命的膠合劑。這裏還有許多根的化石,包含在巖石的縫隙中,質地非常堅硬。根對於石的愛情,真是到了天長地久的地步。

這是講根的一面,而石的一面呢,天星橋的石頭,也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唯其如此,天星橋的石頭才能把那麼多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粗或細的樹根接納進自己的懷抱,甚至出現“懸巖未得半粒土,絕壁焉藏萬丈根”的巖壁上長樹的奇異景象。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0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天星橋景區位於黃果樹大瀑布景區下游6公里處,於1984年開始開發建設,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景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開發遊覽面積4.5平方公里,由天然盆景區、天星洞景區和水上石林區。它溶匯了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集山、水、林、洞、根、滕、石、瀑為一體,形成了形態各異,卻又緊密相連,在 1999年它還被全國科協評為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天然盆景區:天然盆景區長約800米,位於500米長伏流表面和河岸西側。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及水石盆景。一條三公里的石板小道,穿行於石壁、石壕、石縫之中,逶迤於盆景之上。沿小道遊覽,抬頭是景、低頭是景,前後左右都是景,彷彿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宮。漫步其間,既領略山水之美、又可品味石林之雄奇。近處石林,遠處羣山,倒映碧水之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淡雅景色協調的天然山水畫。有的還可撐上竹筏,穿行於峽谷、石林之中,真可謂輕舟蕩碧波,人在畫中游。天星盆景區還有美女榕、仙山羣掌、歪梳石、熊貓抱竹、雄鷹展翅等形態十分畢真的天然景觀。

數生步:數生步是進入天星橋的第一個景點,這裏水上有石、石中有水,石上又長樹,它比起雲南的石林更多了一份靈氣和秀氣,腳下的石頭散落在水中,形成了365塊跳蹬,正好暗合了一年的週期,它韻含了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日,您可以從第一個跳蹬開始數,因為每個跳蹬上都刻有日期,當數到您生日的時候,看看四周圍的景色,將有美不勝收之感,因為此地無處不佳,所以您可以許一個心願,並照相留念表示人生處處有好景,這裏因此得名 “數生步”,又名“蓮花踏步”。

美女榕:有人説它象甘肅敦煌的飛天美女,也有人説它象一個跳水的美女。它是景區很有代表性的一個根抱石的自然景觀,這塊巖石猶如一個雕塑家,它用堅硬的身體不斷地控制和雕塑這株榕樹根的生長,迫使它嚴格的按照人體曲線變化發展,粗細得體,豐滿均勻,最後毅然生成了一個如同美女的身姿。

天星湖:天星湖水面8100平方米,四周景色跟剛才走過的天然盆景有些不同,來到這,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裏是《西遊記》的“高老莊”豬八戒背媳婦拍攝點。 天星洞景區:天星洞景區在天星景區中段,主要由八八橋,回望石,狹石橋,天星洞,冒水潭等景觀組成。天星洞曾經是一條地下暗河,後來由於排泄面的降底,流水改道,這裏使形成了一個沒有水的地下溶洞。人們以續天星橋之名,把它叫做天星洞,天星洞是一個很具觀賞價值的溶洞,它由一個大廳和若干側廳組成,面積約1.8萬平方米,直徑達150米,洞內高50米,洞中的四根石柱都有20多米高,這裏景觀千奇百怪,洞中石筍、石柱、石花等形態各異、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景觀有鯉魚跳龍門、八仙過海、美女梳頭、石雞曉唱、苗嶺梯田、將軍帽等。

冒水潭:在天星洞出口,橋上橋絕壁下冒出一股水,如在漲水季節,這股水來勢洶湧,並形成兩米多高的水柱,非常壯觀,當地人把這裏稱為冒水潭,河水嘩嘩的冒了出來,然後經過一片石灘,形成了冒水潭瀑布,著名的作家葉欣曾經為它提筆“迭浪飛雪”,電視劇《西遊記》裏的白龍馬入出水就在這裏拍攝。

水上石林區:水上石林區,此段河牀寬闊達400米,面積約0.4平方公里的石林就長在河牀之中,任河水長年沖刷。石林間長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終年點綴着綠蔭。冰冷的石頭上,展現的都是生命的繁榮,所謂"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有石,石上又有樹。"水上石林區有很多景觀,如羣榕聚會、根王、根牆屏障、盤根畫壁、仙女飛天等,銀鍊墜潭瀑布和星峽飛瀑也分別處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側。

銀鍊墜潭瀑布:位於天星景區水上石林左上方。在黃果樹瀑布羣中,它既不是以高取勝,也不是以闊或大驚人,而是以它那千絲萬縷的情態和如泣如訴的瀑聲,讓人看見就不想離開。這個瀑布只有十餘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狀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象一張張下覆的蓮葉,交錯搭連,河水在每一張葉面上均勻鋪開,縱情漫流,象千千萬萬條大大小小的銀鏈,輕音嚷嚷地緩緩墜入溶潭,永遠沒完沒了。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1

天星橋的景物,可以分為石景、水景、樹景、洞景,實際上無法分開,因為它們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種融合不僅僅是形體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靈性的融合。天星橋是一個最具靈性的地方,山有靈性,水有靈性,樹有靈性,就連石頭也有靈性。

就説根與石,尤其是它們的結合吧,這在天星橋是最值得玩味的景物之一。根與石,本是互不相容的。根的生長,總是要避開石頭,而石頭呢,又總是板着無情的臉孔,或揮着冰冷的拳頭,警告根:請勿靠近我!請勿依附我!可在這裏卻有一種想象不到的奇蹟:有生命的根和本無生命的石頭,竟是那樣熱烈地擁抱在一起了根從懸崖頂上垂下來,不知道的人簡直看不出那是根,而是一條條懸吊着的鋼絲繩。當知道的人告訴你,那是榕樹的根。這時你又會惋惜地説,那豈不是已乾枯了嗎?可是,你看看那根的頂端伸出來的嫩黃色的須,你吃驚了:它還有生命力哩!它還在生長哩!你又別以為這些急切向下延伸的根鬚在期待的是鬆軟的泥土。不,在下面做着懷抱迎接它們的竟是石頭,是和上面的懸崖一個樣的石頭。有的一條根和下面的石巖結合了,它就在石巖的懷抱中長成了支柱,頂着石的天,立於石的地。根的生命就這樣在石與石之間頑強地生長着……

懸崖腳下,有一股泉水從巖洞裏流出來,叫做龍井,水質純淨,清涼沁人。龍井前有一塊大石頭,石頭上長一棵大榕樹,盤在石頭上的根,像千手佛似的把大石緊緊抱住。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條根,大得幾乎可合抱,伸出四五米遠;插入另一端的石縫內,又拖住了另一塊巨石,在湍急的泉水上空架起一坐“根橋”,人盯以在“橋”上行走或停留。

根,連巖補石的無所不在而又無所不能的有生命的膠合劑。這裏還有許多根的化石,包含在巖石的縫隙中,質地非常堅硬。根對於石的愛情,真是到了天長地久的地步。

這是講根的一面,而石的一面呢,天星橋的石頭,也是活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唯其如此,天星橋的石頭才能把那麼多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粗或細的樹根接納進自己的懷抱,甚至出現“懸巖未得半粒土,絕壁焉藏萬丈根”的巖壁上長樹的奇異景象。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2

還沒到暑假,我們一家就開始計劃暑假去哪裏玩了。最終我們決定去美麗的貴州,而貴州之行給我留下美好回憶的就是着名的黃果樹景區中一個名氣不大的景區——天星橋。

經過一番周折,我們終於來到了景區大門。這裏裏雖然名氣不大,但景區裏裏外外還是人山人海,這是為什麼呢?我滿腹狐疑走進了大門。進入景區,我看見了許多六、七米高的巖石,個個有它的姿態,氣象萬千。再往上看,巖石上長了許多奇形怪狀的仙人掌,看樣子有兩三米高呢!我還看到了仙人掌的果實——仙桃,也像仙人掌一樣,穿着翠綠色的帶刺的衣裳。

景區小道上有許多當地人在叫賣特產,有些老婆婆在賣花環,她們編的花環用了很多花,很有規律地編在木條上,我看得入神,真想學一學。她們還賣仙桃和夜光小豬,聽大伯説仙桃很好吃,而且仙桃來之不易。我很想嚐嚐鮮,於是媽媽就給我買了幾個。我又看上夜光小豬,就在一個和我同齡的小孩那買了幾個。

我們很快走到下一個景點——美女榕。第一眼看去,感覺很一般,沒什麼特別;我又仔細觀察了,才才發現它很像婀娜多姿的美女,我不由得對大自然的千姿百態感到驚歎。

到了天星洞,這是個美麗又寬大的溶洞,有許多的鐘乳石,有的像一隻烏龜,有的像一個寶座,每一個都神奇無比。千姿百態的形象再加上五彩燈光的襯托,顯得美不勝收。

從天星洞出來,順着下去就是瀑布。雖然它沒有赤水瀑布的高,也沒有黃果樹瀑布的大,但我卻看到一種別樣的美:瀑布的水一瀉千里,洶湧澎湃的水指引我們來到了水上森林。你相信水上有森林嗎?我本也不相信,但看到這個景象,我驚呆了!亂石之間水快速流動,亂石上各種植物頑強生長,水在森林中穿流,植物在水流中生長。這樣的景觀既有水又有樹,真是漂亮!

出了景區大門,我們感覺腳走得很累,但是我們的心沒有累,我們的眼沒有累。這裏真是美不勝收,讓我飽覽了美麗的貴州山水!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3

龍宮,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區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黃果樹瀑布三十多公里,屬安順縣馬頭鄉龍潭村。龍宮1980年發現,以暗湖溶洞稱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

龍宮全長三千多米,由暗河連接五組溶洞組成。羣眾習稱“五進龍宮”。一進龍宮由宮門到蚌殼巖,二進龍宮由蚌殼巖到花魚塘,三進龍宮由花魚塘到青魚洞,四進龍宮由青魚洞到楓樹洞,五進龍宮由旋塘經觀音洞到小菜花湖。暗河水最深處二十八米,最寬處三十多米,最窄處只能容一小船出入。

龍宮前是一開闊深潭,名“天池”,又名“龍潭”,系高山小湖 泊,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湖水澄碧,水深四十三米。池邊崖石壁立,為古樹藤蘿覆蓋。進入宮門,迎面是“羣龍迎客”,青黝的洞頂垂下十數條鐘乳石,張牙舞瓜,酷似龍形。暗河水平穩凝重,幽深莫測,水港曲折迷離。

龍宮與一般旱洞不同,它浸在一泓碧水中。泛舟穿行溶洞間,宛如盪舟“龍王水晶宮”。

面積約八平方公里的龍宮風景區裏,還有因巖溶發育形成的大小旱洞二十多個,有新寨洞、龍旗洞、天劍洞和虎穴洞。四洞中以新寨洞最大,又名“玉柱洞”,洞深一公里許,有七個洞廳和奇麗多姿的巖溶景 觀。玉柱洞、龍旗洞、天劍洞,因洞中有奇特的石柱、石幔、石筍,形似玉柱、龍旗、寶劍得名。虎穴洞得名,因附近有一山頭狀如猛虎。

龍宮外的風景點有龍門瀑布、蚌巖飛燕、花魚桃源、雲山石林、卧龍池、壩上橋等。龍門瀑布在龍宮宮門近旁,是由天池水通過洞窗直瀉而下形成。瀑布寬約二十五米,高達三十四米。瀑聲如雪崩雷鳴,寬度和高度為洞中瀑布所罕見。當地羣眾稱此景為“白龍出巢”。天池後山上建有石林公園。

旋塘在“四進龍宮”清水洞附近,系一水塘名,並以此作寨名。旋塘直徑一百二十米,塘水常年旋轉不停,從塘邊旋轉到塘的中心。旋轉不停的原因,是塘的中心有一消水坑,流水急速下潛,形成奇特景觀。寨子內有兩座秀麗石山,山、水、寨子映襯如畫。

“蚌殼飛燕”,位於蚌殼巖。蚌殼巖是一巨大的偏巖,上部前傾,形似蚌殼。巖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燕子營巢其間。有數千只燕子頡頏上下,往來不息。蚌殼山下,開出“虎穴洞”,洞內有“重重山”、“面面景”、“上瑤台”等景觀。

龍宮 龍宮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貴州西線旅遊中心城市安順市27公里,有高等級公路直達景區。

龍宮風景區以水溶洞羣為主體,更集旱溶洞、瀑布、峽谷、峯叢、絕壁、湖泊、溪河、民族風情、宗教文化於一身,構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間仙境畫圖。

龍宮風景區以奇秀著稱,尤以中心景區水溶洞全國最長,洞中瀑布全國最高,天然輻射率全國最低,被專家遊人稱為國內“三最”。毗鄰的漩塘景區,又以“三絕”聞名,即為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步入龍宮,如入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讓人留連忘返,樂不思歸。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4

十丈洞景區是赤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王牌景區,距赤水城區39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為特色景觀,擁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轉石奇觀、香溪湖、百畝茶花、石筍峯、億年靈芝、會水寺摩巖造像、紅軍標語等自然人文景觀。

十丈洞大瀑布堪與黃果樹大瀑布媲美,瀑布高76米,寬80米,比黃果樹瀑布高8米,僅窄1米,是我國最佳瀑布奇觀之一。

四洞溝:

四洞溝景區,位於大同河支流,距市區15公里,主體景區以四個梯級瀑布為主;其附近的景點有天生橋、渡仙橋、鄭氏節孝石牌坊,以及兩岔河秀色風光,華平瀑布羣,大水溝瀑布,石鼎山奇石、方碑雲海、大同竹溪、千鶴島和千年古鎮大同場等。四洞溝內峽谷幽深,滿山滴翠、飛泉成瀑……萬般景色,千古奇觀,百樣風情,濃縮成一幅沒有敗筆的景區。

神祕古堡丙安:

丙安景區位於赤水市西南,距城區24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以丙安古城堡,月台楠竹林海為主體景觀,兼有瀑布飛泉、丹霞奇峯異石、高峽平湖、歷史文化勝蹟、紅軍長征遺址等特色景觀的著名風景名勝區。

仙景瑤池月亮湖:

月亮湖景區海拔900多米,距赤水城區94公里,是以七裏壩(月亮湖)、大閃坪、水茶溪三個景點為核心的人工湖泊羣景區。景區以湖光山色為主體景觀,兼有摩崖石刻、瀑布、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紅軍長征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

山顛澤園九曲湖:

九曲湖距城區54公里,面積30多平方公里,以九曲湖、蕨基壩、二郎壩、黑串孔等四個大型人工湖泊及配套水利設施為主體景點,兼有山顛湖泊羣、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紅軍長征遺址、古樸民居等自然人文景觀。

中國侏羅紀公園

中國侏羅紀公園距城區4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侏羅紀地球史蹟自然生態園林。園內開闢了甘溝、大水溝、兩岔河三個景段供遊人觀光遊覽,面積38平方公里,以"古生物活化石"桫羅為主體景觀。

竹海森林公園: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距城區40公里,佔地面積10666公頃,其中楠竹面積3200公頃,內分3個景段,中心景區為野竹坪觀光休閒區。這是一處以竹海風光、瀑布羣、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和丹霞奇觀綜合購成的秀美景段。

燕子巖森林公園:

燕子巖森林公園距城區25公里,總面積16萬畝,分別由燕子巖、皇水溝、石閃坪、恆山林海等四大景點構成。景區環境封閉、森林原始、生態系統完整、地勢險峻,風景旅遊資源獨具魅力,氣勢恢宏,集科考、旅遊、觀光、休閒於一體。是觀賞自然生態風光的理想勝地,也是科普考察的重要基地。

丹霞第一園五柱峯:

五柱峯景區西南距城區44公里,東南距元厚紅軍渡8公里,正北隔赤水河與九角洞景區相望,東南西三面與金沙溝桫羅國家級保護區相連。景區地處大婁山與北麓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急劇沉降地段,谷深坡陡、溪河縱橫、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間,山峯多在1200米以上,斷巖嶂谷,高度懸殊。出露地層全是侏羅紀、白堊紀河湖相紅色沉積巖。形成無數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是丹霞地貌發育得最好,出露最齊,特色最典型的景區之一。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的貴州黔東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張琴,“張揚個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張導,現在我們開始走進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為重,苗族同胞們將以他們最高的接待禮儀——十二道迎賓攔路酒來迎接我們。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處最特別,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須得喝完,所以我們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對着苗族姑娘們手上的牛角酒杯輕輕嘗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於雷山縣東北面,距縣城37公里,距州府凱里39公里。寨內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為全國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稱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語“雞講”漢譯而來,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這裏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於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過。這是苗家的風雨橋,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數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

這裏的建築以木質吊腳樓為主,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層層吊腳樓依山勢而建。吊腳樓一般為三層,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圈養牲畜和家禽;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卧室和廚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側建有一個很特別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於觀景、乘涼,有這樣的説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層用來存放糧食和雜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節日,其中“過苗年”,“牯髒節”尤為隆重。“長桌宴”是苗族過苗年的喜慶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禮儀,家家户户都會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龍似的一長條,排上數百米,桌上擺着臘肉、酸菜、酸湯魚等苗家特色菜餚,一會大家就能親身體驗了。“牯髒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着盛裝,跳蘆笙舞等,並邀親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個“以歌養心,以舞養身,以酒養神”的民族。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蘆笙場,也是苗族同胞們展現歌舞才藝的地方。蘆笙舞是苗族一種流行最廣的舞蹈,集舞蹈、雜技、體育、音樂為一體。説到舞蹈,那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熱情奔放了。我們現在聽到的是苗族飛歌,其音調高昂,氣勢雄渾,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常來西江苗寨學習苗家人的才藝,苗族還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看到這塊石碑刻着的“以美麗回答一切”7個字,是文學大師餘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時情感誘發題寫的。這條街叫“遊方街”,大家猜猜“遊方”是什麼意思?“遊方”是苗語談戀愛的意思。每逢農閒時節晚上8—9點,這裏聚滿了水靈的苗族姑娘和健壯的苗族小夥,他們山歌對唱讓遊方街熱鬧非凡。

歷史上,西江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清政府在苗疆實行“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轄,一些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主持祭祀活動的牯藏頭和負責安排農業生產的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在觀景台上觀望整個西江苗寨,像一個巨型的牛角,又像一隻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飾多種多樣,色彩豔麗,素有“無字之史書”,“繡在衣服上的歷史”之美譽。

現在我們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後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館,其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學術研究、參觀與表演為一體的中型苗族博物館。內設有服飾、醫藥、歷史和生活等11個展館,館內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參觀。

各位遊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賓攔路酒,踏着苗族的飛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滿喜和樂,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裏都包括,歡迎大家下次再來苗寨做客!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6

紅楓湖上有大大小小178個島嶼,這些島嶼有的似巨礁,有的像屏障,有的如淺渚。湖中有山,山中有洞,登高遠望,只見湖面上星星點點,浩浩渺渺,美不勝收。

紅楓湖最深處達數十米。兩岸或高聳天際的石山,可望而不可及;或茂林綿延,望無盡頭。湖面碧波盪漾,四周青山隱隱。泛舟遊弋於危崖幽谷,羣鳧亂飛的汊灣,或換乘小像皮船駛入湖邊的桃湖洞尋幽探奇,別有一番情趣。

紅楓湖分北湖、南湖、中湖、後湖四個區域,四個湖區各具特色:北湖的島、南湖的洞、中湖的水、後湖的灣並稱“紅楓四絕”,使紅楓湖水面開闊而不單調,湖灣狹窄而不俗氣。更有侗寨、鼓樓、風雨橋、苗族吊腳樓、布依寨石板房等新景點點綴其中,給本來優美的紅楓湖又添了幾分秀色。

南湖與後湖一脈奇山相隔,這山如螺髻玉簪,如翠屏錦幛。奇峯下有一天生通道,名叫“下洞”,可容輕舟穿行。洞中潛行雖然隈隩,出洞後卻是景象一新,很有點“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王維《桃源行》詩句)的意韻,讓人不辨人間還是仙源。

幽深寧靜的湖面,水色湛藍,空氣清爽,不染塵埃。湖岸上林木煙籠,野花罩地,籬舍星散,雀鳥爭鳴。每一道湖灣都是一幅別緻的風景畫,有的閒適恬淡,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幽雅清冷。

若是晴天,湖面澄碧透亮,夕照下水天一片輝煌,棲息在島上的白鷺尋着夕陽飛去,真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雨天更顯嬌媚,近島、遠山,迷迷濛濛,各有層次,濃淡分明,猶如一卷意趣高雅的水墨畫。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7

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肇興原名“肇洞”,是一個東西向的狹長谷地,兩條小溪匯成一條小河穿寨而過,河面跨有有六座風雨橋,風雨橋因橋上建有長廊式、可遮蔽風雨的橋屋而得名。通道兩側有欄杆,形如遊廊。寨中房屋為幹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

肇興侗寨以鼓樓羣最為著名,一個寨子就有五座鼓樓,分佈在寨中五團,依次為“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信團鼓樓”,因而被稱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鼓樓是侗寨的標誌,從外觀看像一座寶塔,氣勢雄偉,還沒進入村寨就很醒目。鼓樓上一般都掛有一支鼓。過去,當寨子遇到外敵入侵,失火或議事之時,便登樓擊鼓,召集寨民,鼓樓因此得名。鼓樓是寨裏集會議事、訂立款約、處理問題的會場,也是寨裏羣眾工餘飯後休息活動場所。每逢春節、農曆6月6日天貺節和8月15日蘆笙節等盛大的節日活動都在鼓樓舉行。

仁團鼓樓是寨子中最矮的鼓樓,鼓樓旁就是風雨橋,後面就是戲台,是肇興唯一的鼓樓、戲台和風雨橋都能展現在同一平台的地方。義團鼓樓的後面就是戲台,戲台前面就是一座大平台。這個平台是肇興最大的一塊空地,所以很多侗歌的演出都會在這裏進行。禮團鼓樓的後面有一個薩歲壇,爬上薩歲壇旁邊的曬穀地,你會看到另一個角度的鼓樓,智團鼓樓是肇興唯一的歇山式鼓樓,智團鼓樓沿着河流往下游走就是信團鼓樓,信團鼓樓離主街最近,也是肇興最高的一棟鼓樓。

整個寨子能看到全景的制高點是肇興中學觀景點,在這裏能清晰看到整個肇興侗寨的全貌。另一處是猛貓花橋下游新建的第六座風雨橋對面的小山坡,在那裏也能看到肇興的全景。晚上可以看看肇興的大歌演出,更好得感受一下侗族風情。

肇興現在經過開發,各種服務設施已經很完善,吃飯和住宿都不用擔心,但是建議在旅遊旺季最好還是提前預定較好。從義團鼓樓旁邊的水泥橋開始一直到仁團鼓樓這一段,是肇興的重點保護地帶,也是最漂亮的一段吊腳樓景觀,而這裏也是肇興購物最集中的地方。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團友大家好!很榮幸今天由我陪伴各位參觀歷史文化名城遵義的標誌性人文景觀——遵義會議會址。提到貴州提到遵義,或許您並不瞭解。但是若提到遵義會議,想必你也會略知一二吧!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就在這裏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領導,確定了以毛主席為核心的新的領導集體,確立了毛主席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標誌。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遵義會議會址的大門。各位團友請抬頭看,那蒼勁有力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便是毛主席為全國革命紀念地題字的唯一一處。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是一幢磚木結構的中西合璧的兩層建築。上蓋灰瓦,歇山式屋頂,整個建築分為主樓和跨院兩部分。主樓樓房四周有迴廊,樓房的檐下柱間有十個卷拱支撐,保留了我國古建築“徹上明造”的結構風格。

現在,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遵義會議的會議室,這原本為房主的小客廳。會議室呈長方形,面積27平方米。室內陳設基本上是當年開會的原貌。洋員燈、掛鐘、壁櫃、椅子以及火盆都以原有的風貌與各位見面。會場景點雖簡陋狹小,然而正是在這裏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軍事指揮權,確立了毛主席、周恩來的軍事領導地位,決定了黨和紅軍的命運。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周恩來的辦公室兼居住室,它位於主樓西頭第一間,室內按原狀陳列老式木架,粗布墊單、薄棉被、銅墨盒、馬燈、筆筒的物件。壁上持槍、望遠鏡和竹斗笠以及周恩來長征到陝北後的留影。從這些物件中,我們可以想象周恩來在戰爭歲月中嘔心瀝血的生涯,令人肅然起敬。朱德、康克、劉伯承及參謀員的住所都和周恩來的一個樣,除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物品以外就什麼也沒有了。我們不難想象到他們在那艱苦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英姿颯爽的風姿以及隨時為革命犧牲的精神!

遵義會議陳列館為遵義20世紀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層建築。陳列館由序廳和“戰略轉移”、“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勝利會師”、“永放光芒”五部分組成,內容以紅軍長征為主線,以有關熱舞和事件為板塊,以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為重點,點線面有機串聯起來。同時反映紅軍在遵義的活動和整個紅軍長征的概貌。陳列內容有紅軍長征,進軍貴州;遵義會議;四渡赤水之戰三部分。展覽線長160米,展出革命文物,歷史照片、圖表資料236件。

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肯定了毛主席的軍事戰略主張,確立了毛主席在黨和紅軍中的領隊地位。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國革命從此打開了新的局面。

介紹貴州天星橋的導遊詞 篇19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格凸河位於紫雲縣境內,享有“不可思議”的美譽。今年,我有幸去到那裏,輕眼目睹了他的不可思議。

步入景區大門,踏着一條竹林小徑,再拐過一座山,我們看到了一道並未看見的美景:遠處,在茂密的樹葉之間,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流進了不遠處的洞裏。據説,那是女神在這裏留下的足印再往前走,我們進入了洞窟裏。可讓我們納悶的是,本是炎炎夏日,可洞內卻異常涼爽,彷彿步入秋天一般。這是什麼情況?從隨從的表哥那兒,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洞內因為終年不受陽光照射,所以非常潮濕,温度低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噢,難怪!

再往裏走,我們進入了洞內,温度越來越低。上方,一道光柱灑下來,把洞內的光線搞得忽明忽暗。可是,接下來的地方卻讓我們都望而生畏:就在不遠處,有一座看似古老的吊橋呈現在眼前。其實這橋是挺穩固的,可偏偏這橋特別高,而且下方,湍急的水流就像一個張着血盆大口的猛獸,等着他的“食物”到來。掉下去可不是頭破血流這麼簡單。這可嚇壞了媽媽,本就恐高的她,這次被水流嚇的寸步難移。可是沒辦法,不得不走啊,於是,他“啊”地一聲大叫,以“光速”跑向了對面,這可把我們逗壞了,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

最有趣的就是迴音谷了。往山谷裏大叫一聲,山谷裏都充斥着你的迴音,十里開外都能聽到。更有趣的是,你叫的聲音越大,迴音的頻率就更多。“實在是太奇妙了!”我不禁這樣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