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龍麟宮景區導遊詞

女士們、先生們:

恩施州龍麟宮景區導遊詞

歡迎大家到“龍麟宮”來遊覽。

恩施自治州“龍麟宮”俗稱"出水洞",五十年代後期在這裏築壩引水,修建了裝機為650千瓦的高橋水電站,廠房在距此兩公里的前下方。1994年9月15日,州水電局、州高橋水利工程管理處組織人員進洞探險,在出水洞裏端的右上方,發現了神奇的“迷津洞”。經專家學者們踏看研究,一致認為它是全州一絕,以它為主體所組成的三洞(出水洞、幹洞、迷津洞)旅遊景點,是對全州旅遊事業的重大貢獻,並被命名為“龍麟宮”。

龍為我國古代傳説中的神異動物,賦予它吉祥、尊嚴、崇高的特徵,是帝王、民族、文化的象徵,能走能飛,興雲作雨,神力無比。本景點有這條出水碧龍,有那條渠道引水青龍,在出水洞口有雙龍(石龍、玉龍),在“迷津洞”裏有白龍、地龍、黑龍、石壁游龍,在龍圖廳裏有醉龍,共九條龍。麒麟也是我國古代傳説中的神異動物,它鹿頭牛尾,狼額馬蹄,獨角鱗身,人稱四不象,為"麟鳳龜龍"四靈之一。它"不履生蟲,不踐生草,謂之仁獸"。此地有"麒麟獅象奔洞口"的傳説,遠古時代,麒麟獅象遵照玉皇大帝的叮囑,要在天亮前趕到這出水洞裏修道成仙,結果,有的按時趕到洞裏成了仙,有些沒有趕到而被固定在河裏,並化作幾個大石包,分別酷似麒麟獅象。它們的尾巴都向恩施城,頭都望着出水洞。所以,出水洞又叫麒麟泉,其流水叫麒麟溪。同時,麒麟溪的源流和傳説在清朝同治版“恩施縣誌”中,有明確的記載:"俗傳宋雍熙中有麒麟出此",距今一千零一十多年。還有清朝知縣唐方耀的絕妙詩句:

十里高橋壩,橋高水亂流。

鳳嶺寒雲薄,麟溪夕照收。

花深沾酒路,柳暗釣魚舟。

歸來剛薄暮,燈影出城頭。

所以,“龍麟宮”之名既有羣眾文化的深厚基礎,又有史籍的可靠依據,它集中體現了吉祥和仁愛的特點,可謂天經地義,天作之合。並且,它是本景點"三洞兩界"的最好概括,龍代表水,即代表“出水洞”;麟代表陸地,即代表“幹洞”和“迷津洞”。

“龍麟宮”旅遊勝地共分一罈(龍王祭壇),兩府(龍王府、鹽水府),三峽(雙龍峽)、白虎峽、神龜峽,九龍,十三廳(逍遙廳、重陽廳、神女廳、玉參廳、鰲魚廳、三龍廳、棧道廳、玉宇廳、浮塔廳、三聖廳、明鏡廳、龍圖廳和洞外民俗館的觀音廳),二十八珍奇(龍王金鼎,石菌翡翠、麟角生輝、府門龍柱、定海神針、砂甕溢湯、鳳頭花菜、金石龍腦、天狗相吻、仙人足履、貓頭神鷹、石壁白鴿、洞柱雕花、梁祝幽會、神女金牀、石林寨門、鸚鵡學舌、神龜頂柱、龍王衷腸、仙椒公主、瑤池珊瑚、張關情深、透明神魚、天龍抱蛋、倒正塔連、天懸玉藕、洞壁紅燭、雄鷹歸巢)等兩百多景點。

現在我們乘船遊覽“山水洞 ”,請大家注意安全。“山水洞”海拔只有480米,由於它與“迷津洞”相通,自行調控氣温,冬暖夏涼,平均温度在20℃左右,所以,氣温適宜,四季均可遊覽。炎熱的夏季,這裏是極好的避暑勝地,人們在洞裏、洞口前的亭台、遊樂場以及在觀音廳裏可以盡情地享受涼爽、清心之樂,玩牌、對弈、跳舞、溜冰、餐飲並暢敍情懷,實是不亦樂乎!由於洞頂巖石層層溶蝕、剝落而顯得寬大高深,其流水清徹幽逸,源出莫測。據水文地圖資料表明,這水從恩施市兩河口、龍潭壩地下來,長達18公里,是全州最長的暗河之一。五十年代前,凡大旱之年,鄉民們都要到這裏向龍王求雨。據健在的老年人們講,求雨進洞時點了四隻蠟燭才回頭,大約有六公里長。目前可供大家遊覽的只有四百八十多米,其水量一般為每秒5至8立方米,最大水量為每秒139立方米,水深平均兩米多,寬約10米。洞高在 30公尺左右,看洞頂,鐘乳石參差垂吊,組成滿口龍牙,此處叫“雙龍峽”,因為當大家迴游出洞時,就能看到有兩條龍歡送各位出洞。看兩壁,石柱擎天,石筍佇立,石蔓懸掛,右側是“金龍殿”,左側是“麒麟殿”,七彩廳燈,光怪陸離,引人入勝。這右上方是一項"龍王金鼎",古色凝重,價值萬貫。

看右上方,彩燈閃灼,歌聲嘹亮,那上面是"天賜樂園",在三百多平方米的樂園裏,有歌舞廳、溜冰場和火鍋城等,轉來時遊客們可上去娛樂一番。看左邊洞壁上有一個“神龕”,神龕是供奉祖先、神靈的地方,傳説這裏供奉的是龍王的先靈。

前面是座紅巖崗,象牛肝馬肺,也象一頭巨大的睡獅,叫"麟溪睡獅",它日夜守護着這條"出水長龍"。

那右壁頂上,由一條條橫向花紋所構成的乳白色的一片,叫"神農梯田"。傳説古帝神農氏,制耒耜,嘗百草,教民務農、治病,深受擁戴,那就是他與民共建的梯田,故稱"神農梯田"。

左邊水面有個大圓石寶,稱之為"玉盤龍珠",這右壁上是一頭"白虎",想飛撲下來奪這龍珠,傳説巴人祖先廩君死後化為白虎,佑其後人,後世子孫則以虎為圖騰。因這裏有"白虎撲珠",又名"白虎戲珠",所以這裏叫“白虎峽”。

這左壁上是一個兩尺多長的大辣椒,是廩君、白虎吃後剩下來的,所以土家人都愛吃辣椒。

請大家回頭看,水面上、半空中、壁頂上,共有三個蓬萊仙境,個個五彩繽紛,呈現立體感,令人陶醉。"流水清澈仙境高,五彩繽紛醉船搖,請君來此遊一遊,勝億太空走一遭"。

這右壁上長有一堆石菌,形象顏色逼真,稱之為"石菌翡翠",是“龍麟宮”的二十八珍奇之一。

那左前方好似“西遊記”裏的花果山,是美猴王及其兒孫們羣居戲耍的地方。

前面是“神龜峽”,傳説公龍就誕生在這裏。大家知道,廣東雲浮縣楊柳岑溪村是龍母的故鄉,所以,這裏就是公龍的家鄉。在宇宙洪荒的世紀裏,這是一個龐大而神奇的半島,和“西遊記”裏寫的東海龍王宮一樣。後來,由於山海劇變,它就成為這麼大一點小半島,龍子龍孫都到“迷津洞”裏去了,只剩下了這頭神龜在這裏凝視着“迷津洞”,所以被命名為"神龜峽"。

從這裏開始,就是1994年9月新發現的“迷津洞”,是因它迷惘了幾億年而無人問津,如今它成為進洞遊覽的必經渡口,根據唐代詩人孟浩然"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的詩句,此洞被命名為“迷津洞”。

這右壁上一米多高的石筍塔,象個俊俏的村姑,叫"神女索渡"。傳説她往返這“出水洞”,都是好意郎君為她划船的,但總是上船有如意郎君,下船後郎君就不見了。所以,她百般思索而不得其解,無法報答郎君,大家看,她帶着孩子還在那裏痴心地思索着划船郎君,故名"神女索渡"。

這叫"丹鳳朝陽"也叫"丹鳳朝洞"。詩經上説:"鳳凰于飛,翔翔其羽"。看,這不是在"翔翔其羽"嗎?

進洞80多公尺後,分左右兩個長大支洞,右洞經百步天梯而上“重陽廳”與左洞相接相通,全長1500多米,洞內高差80多公尺。由於“迷津洞”與“出水洞”相連相通,海拔高度只有四百多米,致使洞內氣温特殊,所以洞內石鐘乳、石筍、石柱、石林、石屋、石菌、石珊瑚等發育十分豐富,大、險、雄、奇、幽、繁、神、秀被譽為全州一絕。這“迷津洞”原是“出水洞”的故道,約在距今五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地殼發生劇烈變化,出水道拱起,在巖溶的作用下開成了現在的“出水洞”、“迷津洞”。“龍麟宮”的一罈、兩府,九龍中的五條龍,十三廳中的12廳以及二十八珍奇中的26珍奇都在這“迷津洞”裏。

這是一頭巨大的"麒麟衞士",日日夜夜守衞在這裏,特別是它的那隻獨角,閃閃發光,所以叫"麟角生輝"。

這是禹王塔,又叫"府門龍柱",它是龍王府門前的一座潔白如玉的龍柱,是龍王府的一大標誌。

這些亂石,傳説是孫悟空與龍王九頭駙馬打鬥後留下的。

這裏就是“龍王府”,它是本洞十分壯觀的一景,大家在遊船上所看的最上面的那個蓬萊仙境就是這裏。向下看,綠水幽靜,百丈深淵,傳説是龍宮的碧波潭。“ 龍王府”是以"定海神針"為主要代表,三人圍圓粗,足有13500斤,莫非“西遊記”裏的"定海神針"就是照此重量寫的?當然,這是它的下部,所以在這裏看它象一根蒼天大樹。

這是"砂甕溢湯",它是洞中最似之物,是巖石在開成時,由巖漿內的氣泡所造成的。這裏還有灶、"鳳頭花菜"等,所以是“天仙配”董永夫婦"夫妻恩愛苦也甜"的地方。

請大家上鋼梯,要低頭而上,要特別注意安全。

這是“逍遙廳”,是“龍王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下看,"定海神針"直插水中,實際它是從那巖邊上長起來的,其滿面春風端直抵巖頂。七仙女從這裏下凡,三頭海豚在下面望灘。看這裏,帷幕帳幔,金碧輝煌。請大家上鋼梯到龍王宮寢,裏面有"金室龍腦"為全宮之密。

這平台是"龍王玉牀",是龍王夫婦同牀共枕、生兒育女的地方。

這就是"金石龍腦",重在5000克以上,它潔白如玉,紋路清晰,是龍王的神經中樞,龍大腦重,所以它能興雲作雨,翻江倒海,能走能飛。

這是萬多斤重的"開山斧",傳説“龍麟宮”的三個洞就是神鬼們用這把斧子開鑿出來的。

這是一座潔白如玉的"廩君塔",又叫"廩君柱",是土家族祖先廩君的晶瑩化身,佑其後人繁榮昌盛。

現在我們上百步天梯去遊覽“重陽廳”,請大家要小心謹慎,保證安全,慢步登高。

大家看右壁頂上,有兩個小石筍象兩隻小狗,在熱戀相吻,故叫"天狗相吻"。

這活象一隻草鞋,一尺多長,腳尖向下,是從"神女寨"、"重陽廳"向下走來的。傳説它是仙人足印,又説是土家族祖先廩君的足跡,所以我們叫它為"仙人足履",也是二十八珍奇之一。

這是"龍衣晾掛",又叫"狐裘古裝"。

大家攀登天梯來到了“重陽廳”,因寬大高深,九九重陽,三十三天,天外有天而得名。

古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九為陽數,積陽為天,天有九重,日月並應,故為重陽。樑·吳均著“續齊諧記”中有"重陽避災"的神話;後漢時"汝南恆景,隨費長房遊學,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象人縫囊盛茱萸係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坐山,鄉還,見雞犬一時暴死。長房曰:此可代之。今世人九日登高是也"。當今,九月九日又是老年節,重陽登高,暢飲菊花酒,趨災保長壽。

"三十三天":佛教“地經論”説:"三十三天,謂此山頂(須彌山)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此數。"又據“智度論”説:"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由旬,天竺(印度古稱)裏數名,上由旬六十里,所以須彌山有五百零四萬裏高。道教受此影響,有三十六天之説,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梵界、聖境界各四天。這裏主要有"敦煌壁畫"、"貓頭神鷹"、"石壁白鴿"、“藏經閣”、"龍井"、"金獅回首"、"仙人洞"等,看後令人陶醉,如唐朝詩人孟浩然所泳:"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這裏就是“藏經閣”,傳説唐僧從西天取回的1335卷佛經就收藏在這裏。這裏還有"蟒蛇聽經"、"洞柱雕花"、"倒掛金龜"和"龍井"等。

這是"五子登科"一娘養五子,個個中了舉。那是"梁祝幽會",他們對目細語,情深意長。

那上面是“仙人洞”,又叫高家灣。主要有"七級石瀑"、"石林"、"壁筒聖水"等。

這座天橋叫高橋,又叫仙人橋。傳説高家灣一富户女子嫁百里之外的盛家壩,過此橋時以萬分懷念的心情詠詩一首:

新人踩新橋,踩後萬年牢。

麒麟奔洞口,星辰沒能撓。

高姓黃花女,出嫁路迢迢。

此去盛家壩,難忘老高橋。

“高橋壩”的名字就是從這美好的傳説中來的,為確保安全,現在我們把它換成了鐵橋,是它把“迷津洞”的左洞和右洞連接起來的。

這是“神女寨”,正是"神女寨洞無人處,百步天梯過高橋,今日遊客能到此,飽餐鍾乳興致高"。

這裏面就是“神女廳”,主要有三大傑作,一是"石林寨門",精雕細刻,雕樑畫棟;二是"神女牀",玉潔冰清,鑿龍畫鳳。它們的成因都是上面的鐘乳石向下吊,下面的石筍向上長,有的已經連結,有的即將連接,有的尚未連結的結果;三是下面的"虎紐錞於",是古代巴人的軍樂器。據“華陽國志”記載,恩施古稱鹽陽,鹽陽有鹽水,鹽水有神女,女神留巴人祖先廩君在此一宿,所以,這是恩施土著神女和廩君新婚之夜的金牀。真是"洞房金牀傳合壁,天宇銀河渡雙星"。

據有關史籍記載,廩君之先,故出巫延(延蟲)。巴郡南蠻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覃(音審)氏、相氏、鄭氏,皆出於(長陽)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生於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歎。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悉,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清江)至鹽陽 (恩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幕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羣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伺其變,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曰:"嬰此即相宜,雲與女俱生,(弗)宜將去"。鹽神受縷而嬰之,廩君即立陽石上,應青縷射殺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廩君於是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廩君死,魂魄化為白虎。

這是“五參廳”,玉指玉葉即煙葉,我們州,建始、利川、咸豐、來鳳等煙廠名揚國內外,煙是我們州財源建設的一大支柱,“迷津洞”為此作了天然的展覽,長大厚實金黃色的各種煙葉佈滿了大廳。

參指黨蔘,傳説是一位姓黨的中藥醫生髮現了它,為鄉民們治好了不少的怪病,全州各地都產,尤以恩施板橋為最佳,又因它形似人蔘勝於人蔘,故以"板黨"而名揚天下,為中國四大名黨之首,看這天然的石黨蔘,它泥鰍頭、雞皮皺、糙米色、條直修長,是最好的展品。

這是裏“鰲魚廳”,鰲魚傳説是海中的大龜、大鼈,威力無窮,一眨眼山崩地裂。如唐代詩人高禹所詠:"鰲驚震海風雷起,脣門噓天樓閣成"。這裏還有"神龜頂柱"、"邊塞將帥"、"巴氏劍"、"金屋藏嬌"等。

這"鸚鵡學舌"是洞中最似之物,二十八珍奇之一,把它投影到巖壁上,更像一隻鸚鵡,傳説為鹽水女神所餵養。

這裏是“三龍廳”,看那左壁上的一條白筋,就是白龍;那洞底邊是一條青龍;這地下是一條地龍,又叫火龍,它是洞底的一 條裂縫,七、八寸寬、一米多深,20多米長,傳説它為北海三公主所生,山虎所養,金鳳所保護而長大的,看鳳凰還在洞頂上,叫"鳳凰凌空"。

這裏是“棧道廳”,棧道是我國古代湘鄂川及甘陝接壤地區,由於兇山惡水的險阻,而在峭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交通要道,為歷代商賈、兵家所需,"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我州利川市謀道大興鄉魚木寨也有。

那上面還有千佛崖,一座一座的石佛塔、石菩薩緊貼在崖壁上,莊嚴肅穆,佛海無邊。又象是在行走,所以又叫"佛行棧道"。

這裏是“王宇廳”,"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毛澤東“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它是玉皇大帝住的地方,平台凌空,玉宇瓊樓,鍾乳競秀,十分壯觀。這裏還有"石壁辣椒"、"攀天乘龍柱"等。在這裏既可俯察龍王的虔誠祭奠,又可仰觀"辣椒郎君"樊天乘龍。

這裏就是“龍王祭壇”,它是“迷津洞”的最高神殿。這根石筍柱象龍頭,由於巖溶滴珠不斷地從龍口濺溢,在一定的温度、濕度條件下,致使在它底盤的右上方,形成了一堆紫紅色的肝腸,名叫"龍王肝腸",在它的左下方還有一層簿而白的龍邊油。傳説商湯七年,天大旱,田地龜裂,萬物枯槁,人畜塗炭,龍子龍孫也面臨滅頂之災。為了振救萬物生靈,龍王便設祭壇,拜天地,祈求上帝批准它降雨於世,並自持金鋼劍剖腹見衷腸,風紙禱詞如泣如訴。它的祭拜感動了上帝,便派諸神治服了旱魔,並令龍王降雨於世,水陸生靈才得以起死回生,欣欣向榮。這周圍還有"龍肺"、"龍蛋"等。

這是一條巨大的"石壁游龍",它就是“龍王祭壇”的龍身,有20多米長,真是威武雄壯,氣貫長虹。

這個雪白的小石筍,叫"仙椒公主"。因為在“龍麟宮”裏,大小不同的"辣椒"很多,只有它潔白如玉,嬌如公主。傳説它原名臘姣,美如仙女,為惡棍色鬼的垂涎,它變成一種特別辣的紅色果子,使惡棍色鬼吃後口辣懸河,汗若水淋,心如刀絞,無力自拔。然後,它邀約了七姊妹,打死了作惡一方的惡棍色鬼,這類果子才得以發展起來,它自己又變成了白色,人們根據它的諧音和辣味,就稱這類果子叫辣椒,並稱它為"仙椒公主",也是28珍奇之一。

看,這是一口龍池小井,裏面有一寸多長的透明魚,無私無畏,肝膽相照,所以叫"透明神魚"。

這是一大片珊瑚花,叫"瑤池珊蝴",是由石灰石巖溶物質長期聚積而成,古詩人所詠的瑤花大概就是它吧!真是"忽對亭林雪,瑤花處處開",此為唐代詩人張九齡之名句。

這是"鹽府薇菜",薇菜是我州著名特產,營養豐富,能抗癌,在此鹽水府裏作了天然的展覽。

這是"人壽同龜洪福齊天,兒孫繞膝天倫之樂"的"全家樂"。那裏是"張關情深",即張飛、關羽相會時的動人情景

這叫"屈原望江",此情此景,他念起了湘夫人:"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這裏叫“浮塔廳”,浮塔即佛塔,積善有德如造七級浮塔,這裏共有"萬壽塔"、"七仙塔"、"神女塔"、"鎮水塔"等四座寶塔,它們的高度都在兩米以上,潔白如玉,均系自然生成的石筍塔,在地表面是沒有的,所以,它也是“龍麟宮”中的一絕。唐代詩人岑參在登慈恩寺浮圖(意即寶塔)時詠一詩中有"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之名句。

這高約一米的圓形石筍柱,象個陶甕,上面有一條尺多長的白筋,酷似白蛇,此景叫"塔甕素女"。傳説這裏住着一位郎君,幼喪父母,家貧難娶。但他每次躬耕力作回來時,桌上總是擺好了飯菜,使他深感奇怪。一天,他雞鳴上坡,提前回家,在籬外竊窺,忽見一少女眾甕中出來到灶屋裏燒火做飯,他箭步進門,並坐在甕口上,使少女再也進不去,郎君面對漂亮賢惠的少女問道:"你是哪裏人,為何天天給我做飯?"少女只得無奈地回答道:"我本銀河白水素女,玉帝看到你少孤勞苦,特派我為你炊烹,待你娶婦後,自當迴天,但今天你已看到了我,就不能再伺侯你了,否則,觸犯了天條,你我都吃-罪-不-起"。"起"字剛落,少女就飛天而去,郎君仰天遐思了三天未吃飯。

看下面七八畝大的長槽陷坑就是本洞兩俯之一的“鹽水府”,上有流水,一些大石頭形似"八仙過海",上有吊水叮咚,真是巖水布珠,霞彩照玉。它是一個洞底大漏斗,與地下暗河是相通的。我們在“神女廳”所講的那位本州土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總代表鹽水神女就生長在這裏。"鹽水神女戲龍麟,永頌施州",是“龍麟宮” 鮮明而永恆的主題。看那對面的石筍,有似神女、廩君的大小兩個石筍塔,還有這陰石、陽石、陰石朝,擊之下雨;陽石幹,擊之天晴,傳説廩君射殺鹽水神女就是站在這陽石上乾的。

這是“三聖廳”,三聖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看,他們在那裏"桃園三結義",大家猜他們各自是誰?這裏是“八陣圖”,即是諸葛亮的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陣。杜甫有詩歎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三國時,吳將陸遜火燒蜀營七百里,劉備慘敗而還。諸葛亮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陣圖,六十有四壘,以防吳兵西進。其遺蹟有三説,其中之一説在奉節白帝城永安宮南。本廳還有"偃月關刀"、"天龍抱蛋"、"倒正塔連"、"三顧茅廬"、"龍麟宮表",並有能發出"15"聲音的大小石鈸或石鑼,我們叫它"雙音平鑼"。

這是“乾空門”,意思是洞的頂部和底部相近,不足一尺,如上邊那道橫縫一樣,探險者們當時在些時匍匐進出的。為遊客進出的方便,現在開鑿了這個通道,這裏洞風清涼,如過天涯。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探險者們的開拓精神是何等的重要,因為如果不是他們的匍匐前進,奮力開拓,就不可能發現從神女寨到這裏那樣多的奇珍異景,“龍麟宮”也就遜色得多。

抬頭看,洞頂上有"天懸玉藕",傳説是在天池裏挖藕時被神童甩上去的。

這就是以倒影為主的“明鏡廳”,五艘"龍船"靜停穆穆,可謂天池夜泊,水明如鏡,故而得名。洞壁、洞頂仙山瓊閣、林海雪原,盡收水底;看盡頭,銀河星辰,光輝燦爛,令人浮想聯翩,請大家蹲下來看。

這是“龍圖廳”,主要有"九龍石瀑"、"九龍圖"、"雄鷹歸巢"等。九龍圖是制約、指揮“龍麟宮”中大小九條龍的籤圖,各條龍的表現如何,玉皇大帝把此龍圖一看就一目瞭然。這裏還有為九龍翩翩起舞而演奏的"龍瀑編鐘",有照耀大廳的"洞壁紅燭"。

“龍圖廳”的龍情盛況,使雄鷹深感羞愧、悵然,便鑽頭回巢,看那上面就是"雄鷹歸巢",看它兩翅大張,粗尾下垂。

這裏是龍王出行的"龍傘",那裏是"醉龍",看它"龍開尊口"氣吞山河。本廳還有"九龍穿柱"、"神水鏗鏘"、"鱷魚卧沙"等。

“迷津洞”的遊覽結束了,請大家乘船游出洞,把水道的景緻再瀏覽一遍。

"當時李白平時來,風掃六合無纖埃。

精神飛揚出天池,口吟奇句招蓬萊。"

請大家看,洞口有兩條青龍正舉頭含笑歡送大家出洞。

要上"天賜樂園"去玩的,請在此下船。

大家拾級而上來到“觀音廳”,從造山運動以來,它就一直裸露在出水洞外的右上方,向下看,它與出水洞共頂,似是連成一體,顯示出“龍麟宮”的恢弘氣魄。同時,它又似“龍麟宮”的耳朵,兼聽着世道滄桑。

這就是一頭灰白色的大麒麟,跳着搖擺舞,所以叫"麒麟擺舞"。

這是棵"擎天石松",也象棵粗壯的迎客石松,是供靠觀音菩薩的地方。

那是觀音菩薩的原形石壁象,傳説它是騎着那頭麒麟從天上來到這裏的,它是大乘菩薩之一,能廣化眾生,信奉者可在此求神拜佛問卦。

從1998年8月起,這裏開辦了土家族苗族民族風情館,請大家觀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