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導遊詞作文範文

古村落的至今還是保留了相當多的古色古香,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古村落導遊詞作文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村落導遊詞作文範文

南社明清古村落導遊詞作文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參觀南社明清古村落,我是你們的導遊劉創宇,大家可以叫我小劉。

南社明清古村落,它始建於1220xx年,距今已有843年的歷史。這個美麗的古村位於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所以又名為南社古民居。

大家請跟我來,我們一起參觀古村落的景點。這裏是古村落的大門。大門有2米寬,7米高,是古代的城門,固若金湯,可以用來抵禦土匪,保護村莊的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據説曾經發生過土匪攻打古村落的事件,一大羣的土匪用了8天8夜都沒有攻下。大門上方有“西門”兩個字,還有一個旗子上寫着大大的“謝”字。在午後的陽光下,這些字閃閃發光,很是耀眼。

走進大門,就可以看見古村落的整體了,民居,祠堂,店鋪,家廟,古榕,閣樓,村牆,古井,巷道和古墓一一展現在眼前。

我們現在走進的是謝氏大宗祠。在這裏面可以看到一個1565年的碑建雕刻,還有現存的始建時的香爐,整個宗祠都是木雕和精美的畫,十分別致。大家看,這裏雖然有460多年的歷史,仍然保存得很完整。

謝氏大宗祠參觀完了,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百歲坊”。百歲坊建於1592年,也就是明朝建的。大門旁邊的記載説,“百歲坊”是為了紀念百歲老人謝彥譽夫妻而報上朝庭,官府給他們建了一座宗祠,居民把這棟宗祠叫作“百歲坊”。坊內存有神台基座及碑座。紅石雕刻具有明代風格,木雕工藝精巧,造型獨特。1993年,“百歲坊”被列為東莞特級保護單位。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古榕底下。它很粗,4個小朋友用手拉手都圍不住它,榕樹鬱鬱葱葱,不分春夏秋冬常年枝繁葉茂。它有530多歲,是整個古村落的景象代表之一,稱為南社村的風水寶樹。南社古村為合掌型對居船形的大村莊,前面是船頭,這顆大榕樹位於南社村的中間位置,就是船中的風帆。

南社古村落特別美,特別神祕,如果下次有時間,我再繼續給你們當導遊,再詳細説給你們聽。

皖南潛口古村落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世界遺產’之稱的古村落——皖南潛口古鎮遊玩。我們潛口主要集中了明清時期官宦住宅與富商回鄉後的建築。有句俗話説的好,‘看皇宮到北京,看民宅到潛口’;大家熟知的電視劇——聊齋就在我們潛口老宅拍攝的。

我們潛口古鎮的建築與大家印象中的皖南古建築一樣,多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一般僅容一人通過。因此,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深幽巷,顯的安靜、安祥,生活氣息濃厚。街巷路面多用青石板或麻石條鋪砌而成,顯得格外雅緻。那花紋豐富多變的青石板經過雨水的長期沖洗後,更加令人留連。大家可以隨出看見很多石頭上面佈滿青苔,向人們默默展示歷史的年輪。

我們潛口古鎮隨處走走就能看到某些宅院的木雕門樓上仍刻有‘大夫第’‘尚書第’‘天官上卿第’等,潛口的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可見端倪。這些官宅的門檻較經商富户民宅的門檻高出很多,大概就是所謂的‘高門大户’之意吧。進入廳堂,青石板的地面中間一般都留有溝渠,是排水之用,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説,上面四方空間,採光極妙。室內兩層木樓,無論是牆壁,屏風,樓梯的扶手還是窗户都有精美的圖案連結,讓人不能不對古人高超的建築、審美藝術神往。

這裏重點給大家介紹這座‘小姐樓’,顧名思義就是小姐住的樓。相傳,這座宅院的原主人是一家境殷實的敦厚夫婦,到了中年才得一女,視為掌上明珠,待到出閣的年紀,舍不的外嫁,遂招一夫婿,此女終其一生未曾出過此樓,故名‘小姐樓’而大家看到此樓目前仍在住的這位老者,就是那位小姐的後代,大家若有興趣不妨與他攀談攀談。

好了,我給大家介紹到這,剩下的時間自由活動,希望大家玩的開心,謝謝大家。

廣州瓜嶺古村落導遊詞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瓜嶺古村是典型的嶺南水鄉風格。水道、荔枝林、碉樓、祠堂、民居的佈局在戰亂時代,有戰略性意義,水道環繞全村,起到護村的作用,岸邊有全村最高的建築碉樓(相當於現在9層樓高),可以觀察遠方的敵人;對岸有生長上120xx年的荔枝林,相當茂密,豐收的季節,場面應該十分熱鬧;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築成一字擺開在水道的岸邊,能防禦外敵入侵,起到保護村民的作用。

瓜嶺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這裏有廣州惟一的水上清代建築民居羣。據説在公元1856年前後,就有當地村民乘坐三支桅船到海外謀生,加入到美洲的淘金熱潮,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更有大批村民到新西蘭等地謀生。因此,只有700多人的小村,卻有20xx多鄉親旅居在海外,多數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也有一些。

瓜嶺村是個華僑村,所以村子不大,但族人遍佈世界各地,可貴的是,有人走出去,有人留下來,有人願意看看世界,有人珍惜身邊的機會。

每年都有海外遊子回古村祭祖,他們其中有的人已經在海外生活了五六代,有的人不會講漢語,在家鄉也幾乎沒有什麼親人了,他們總是在碉樓前照張像,算是“回家”的紀念。

小小的村子有祠堂,有學校,有碉樓,有着上百年的歷史,雖然小但是卻有豐富的內涵。前後左右都是崛起的城市,所以和其他古村比起來,瓜嶺村更像是一個水鄉的標本。

瓜嶺村是著名僑鄉,有700多村民,僑居海外的華僑反而是當地人口的幾倍。可能正是因為這些華僑的努力,瓜嶺村能夠領風氣之先,古村內建築類型豐富,村落佈局嚴謹,既有明清時期典型的嶺南民居,也有深受西方建築影響的碉樓等建築。

瓜嶺村有兩座碉樓,矗立在從瓜嶺村流過的瓜洲河之上的叫做寧遠樓,四層高,三層以上的四隅各置1個小碉堡,因而被稱作是四角碉樓。

水上碉樓有其獨到之處,首先如遇外敵入侵,可以拉起與河岸相連的吊橋,這樣碉樓就變得易守難攻。

碉樓首層正中有一塊石碑鑲嵌牆中,記載着建樓的經過。修建碉樓是因為從19世紀50年代起瓜嶺村就不斷有村民出洋謀生,村裏多是婦孺,僅1920xx年,土匪就進村綁架了僑眷36人。1920xx年,為防盜匪劫掠,該村旅外僑胞捐資修築兩座碉樓,其中一座就是寧遠樓。抗戰期間,該碉樓還抵禦過日本侵略者,現在還可以看到碉樓鐵窗上的彈痕。

村子以果樹種植為主,以村子為中心,一河兩岸,裏層環繞着荔枝樹,外層環繞着大香蕉樹。從村中間流過的是瓜洲河,河水從村子以南的香山流下,一路匯入東江。河上一座石橋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名為東安大橋,據説修橋之前,村民都是擺渡過河。以前河水清澈,裏面多有魚蝦。河兩岸全部是荔枝樹,想來春天荔枝開花,潔白一片,滿河飄香,而荔枝紅時,倒映在碧波之上,又是別有風味。

河西岸,小村最寬闊的一條街道叫舊街,臨街的是祠堂、書院,全部朝東而立,共有八間祠堂,多是兩進的格局,比較簡樸。規模最大的是四房黃公祠,是三進佈局。11條狹窄的麻石巷分列其後,背後是大約200間新舊民居,既有鍋耳房,也有小別墅,佈局已經不是特別整齊。

河東岸是荔枝林,河涌兩個小小的分支,大約二三十米長的小支流,裏面各停泊着一艘龍舟。每年端午,村裏都會將龍舟沿河道劃出,與各村競賽。據説其中一艘龍舟參加今年廣州的龍舟比賽,還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划龍舟對於嶺南水鄉來説是一件大事,所以村史上對村裏的龍舟還有詳細的記載,解放前村裏有三艘龍舟,解放後先後翻裝和新裝了三艘,都停在岸邊,等待來年的比賽。

雕樓建在河上,用一個吊橋和岸邊相連。站在雕樓頂上北望,河邊高速公路旁是一座小小的北帝廟,始建於乾隆年間。村子北邊的高速路連接廣州和東莞,瓜嶺村距離兩地均不超過半小時車程。高速公路對面就是新塘鎮區。瓜嶺村以南,遠遠可以見到南香山,山腳下是新塘的沙埔鎮。

兩邊現化化的建築構成遙遠的天際線,顯得被荔枝和香蕉樹包圍的村子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