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麗江導遊詞2000字(通用4篇)

雲南麗江導遊詞2000字 篇1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

雲南麗江導遊詞2000字(通用4篇)

麗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滇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漢唐時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漢時期麗江設遂久縣,元代先設茶罕章管民官,後改麗江宣慰司,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明初置麗江府,清朝設麗江軍民府,民國30年設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2月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維西、蘭坪、中甸、德欽、碧江、福貢、貢山、鶴慶、劍川13個縣,1953年瀘水縣劃歸麗江專區,後於1954年和1957年分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慶藏族自治州,歸麗江專區代管,1973年撤銷代管,1956年將鶴慶、劍川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1980年設立麗江地區行政公署,20_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麗江撤地設市。

麗江市地勢起伏較大,山區、平壩、河谷並存。最高海拔為玉龍雪山主峯扇子陡(5596米),最低海拔為華坪縣石龍壩鄉塘壩河口(1015米),海拔高差4581米,立體氣候顯著。年均氣温12.6℃─19.9℃,年均降雨量910毫米─104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191─310天,日照時間為2321─2554小時。

麗江市最具優勢和開發潛力的資源主要有旅遊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能資源。

旅遊資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龍雪山和老君山,玉龍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旅遊開發區,景區面積約2.63萬公頃。景區內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分佈有20多個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羣落和59種珍稀野生動物,被譽為"冰川博物館"和"動植物寶庫"。老君山是"三江並流"的核心景區,總面積842.64平方公里,區內有獨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種類豐富、未遭破壞的動植物羣落,分佈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很多是珍稀瀕危植物。

一城,即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古城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湖,即瀘沽湖,位於寧蒗縣境內,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積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達93.5米。瀘沽湖景區已被列為雲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度假區。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沿線景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長江第一灣、虎跳峽和寶山石城。

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包括東巴象形文字、納西古樂、東巴經卷、東巴繪畫、建築藝術及宗教文化等,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一風情,即摩梭風情,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習俗。

生物資源豐富多樣。全市有13000多種植物,佔全省植物種類的70%強,雲南八大名花和國家保護植物拱桐、紅豆杉、三尖杉、榧木、銀杏等在麗江廣為分佈。中英合作復建項目--麗江與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合建的麗江高山植物園已於20_年5月18日奠基開工。麗江是雲南省重點林區之一,林業用地1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0.3%。麗江98.2%的國土面積屬金沙江流域面積,是國家實施天保工程的重點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為各種動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環境。據統計,全區共有獸類83種,佔雲南獸種類總量的29.6%;鳥類290多種,佔雲南鳥類總量的37.6%。麗江的藥材資源及其他可開發的生物資源也極為豐富,中藥材有444種,僅開發利用200多種;永勝縣的程海是我國唯一能天然生長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產1000噸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產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資源產業開發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水能資源十分富集麗江境內有大小河流91條,年產水量83.6億立方米。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落差高達890米。國家有關部門從60年代開始做前期工作,規劃了上虎跳峽、下虎跳峽、鴻門口、金安橋、魯地拉、觀音巖等6個大型、特大型梯級電站,裝機容量達2250萬千瓦。金安橋電站已完成預可行性研究,裝機容量達250─300萬千瓦。

雲南麗江導遊詞2000字 篇2

麗江地區地處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位於東經99°23′~101°31′和北緯25°59′~27°56′之間,東西最大橫距 212.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 213.5公里。東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南連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分別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毗鄰。麗江行署所在地大研鎮距雲南省會昆明市 599公里。全區總面積20 603.74平方公里,其中壩區 1586.49平方公里(含河谷面積1050.79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7.7%;山區19 017.25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 92.3%,1990年全區總户數 219 773户,總人口 1014 594人。

建置沿革 麗江地區漢屬越嶲郡地,蜀漢、晉屬雲南郡。唐南詔置鐵橋節度,後改劍川節度。宋大理屬善巨郡,謀統府及麼些部地。元憲宗四年(1254年)立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 20xx年)改為麗江宣慰司,十三年( 276年)改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年)置麗江府,後改為麗江軍民府,屬雲南布政使司,因金沙江流經境內,金沙江古名麗水,故而得名。清仍為麗江軍民府,雍正元年(172年)改土歸流,隸屬雲南布政使司。民國2年(191年)廢府改縣,分設麗江、永北(包括寧蒗)華坪等縣;民國30年(1941年)設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麗江縣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永勝、華坪、寧蒗屬第十行政督察區。1949年7月1日,麗江縣解放,屬滇西北人民專員公署管轄。1949年12月28日,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中甸、德欽、維西、碧江。福貢、貢山、蘭坪、鶴慶、劍)413縣。1953年底,滬水縣由保山專區劃歸麗江地區。1954年8月,滬水、碧江、福貢、貢山4縣劃出,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區(195年再把蘭坪縣劃人怒江並改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56年將鶴慶、劍川兩縣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1957年9月,中甸。德欽、維西3縣劃出,成立迪慶藏族自治州(兩自治州成立後到1973年,曾由麗江專區代管)。1957年,麗江專區除代管的怒江、迪慶兩個自治州的8個縣外,轄麗江縣 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4縣。1973年8月,怒江、迪慶兩州直屬省管,麗江地區只轄麗江納兇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等4縣。至 1990年,全區轄 4個縣 69個鄉鎮(11鎮、58個鄉),其中麗江縣 24個鄉鎮(3個鎮。21個鄉);永勝18個鄉鎮(5個鎮二 個鄉);華坪11個鄉鎮(2個鎮、9個鄉);寧蒗16個鄉鎮(2個鎮、9個鄉)。

區內除漢族外,有20餘種少數民族。據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麗江地區總人口 537 597人,其中漢族 227 240人、納西族117 895人、彝族 108 001人、傈僳族 46 218人、白族 19 714人、普米族 7 259人。傣族 3 716人、苗族 2 763人。回族 1621人、藏族 1374人、壯族 1366人,總人口中麗江縣 177 652人、永勝縣 156 665人。華坪縣96 355人、寧蒗縣 106 925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區總人 1014 597人,其中少數民族561815人,佔總人口的55.7%。其中納西族212 223人,佔總人口的21%;彝族176 109人,佔總人口的17.5%;傈僳族 101 110人,佔總人口的 10%;白族42 936人,佔總人口的4.2%;普米族 14 133人,佔總人口的 1.4%;傣族9 602人,佔總人口的0.9%;苗族5 814人,佔總人口的0.6%;壯族3 552人,佔總人口的0.4%;藏族3461人,佔總人口的0.3%;回族3 430人,佔總人口的0.3%;其它少數民族602人,佔0.1%。

麗江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滇西北橫斷山縱谷地帶的東部,地形總趨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五龍雪山主峯,海拔5 596米,最低點華坪縣民主鄉塘壩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 581米。玉龍山以西為橫斷山脈切割山地峽谷區的高山峽谷亞區,山高谷深,山勢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間。玉龍山以東屬滇東盆地山原區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亞區,海拔較高,山勢也較渾厚。在主山脈兩側又廣泛發育着東西向的溝谷,形成錯綜複雜的地塊地貌景觀,地勢起伏,海拔懸殊極大。有111個大小壩子星羅棋佈于山嶺之間,海拔一般都在2 000米以上,其中麗江壩最大,面積約 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 466米。

區內橫亙着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大山,自西向東主要有屬雲嶺山脈的老君山、玉龍山以及綿綿山三大山系。老君山從北到南如屏障橫列在西邊,成為麗江縣與維西縣、蘭坪縣的界山。老君山主峯海拔4 247.4米。玉龍雪山位於麗江行署所在地大研鎮以北15公里處,發育着高山冰川地貌,終年白雪皚皚,13座山峯首尾相連,直指雲天。東部為綿綿山,俗稱小涼山。全區海拔3 500-5 000米的高山有 12座。海拔2 500-3 500米的中山各縣均有分佈,尤以麗江、寧蒗、永勝為多,海拔2 500米以下山地廣泛分佈於東南部和南部。

雲南麗江導遊詞2000字 篇3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

麗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滇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漢唐時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漢時期麗江設遂久縣,元代先設茶罕章管民官,後改麗江宣慰司,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明初置麗江府,清朝設麗江軍民府,民國30年設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2月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維西、蘭坪、中甸、德欽、碧江、福貢、貢山、鶴慶、劍川13個縣,1953年瀘水縣劃歸麗江專區,後於1954年和1957年分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慶藏族自治州,歸麗江專區代管,1973年撤銷代管,1956年將鶴慶、劍川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1980年設立麗江地區行政公署,20xx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麗江撤地設市。

麗江市地勢起伏較大,山區、平壩、河谷並存。最高海拔為玉龍雪山主峯扇子陡(5596米),最低海拔為華坪縣石龍壩鄉塘壩河口(1015米),海拔高差4581米,立體氣候顯著。年均氣温12.6℃─19.9℃,年均降雨量910毫米─104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191─310天,日照時間為2321─2554小時。

麗江市最具優勢和開發潛力的資源主要有旅遊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能資源。

旅遊資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龍雪山和老君山,玉龍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旅遊開發區,景區面積約2.63萬公頃。景區內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分佈有20多個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羣落和59種珍稀野生動物,被譽為"冰川博物館"和"動植物寶庫"。老君山是"三江並流"的核心景區,總面積842.64平方公里,區內有獨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種類豐富、未遭破壞的動植物羣落,分佈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很多是珍稀瀕危植物。

一城,即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古城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湖,即瀘沽湖,位於寧蒗縣境內,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積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達93.5米。瀘沽湖景區已被列為雲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度假區。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沿線景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長江第一灣、虎跳峽和寶山石城。

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包括東巴象形文字、納西古樂、東巴經卷、東巴繪畫、建築藝術及宗教文化等,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一風情,即摩梭風情,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習俗。

生物資源豐富多樣。全市有13000多種植物,佔全省植物種類的70%強,雲南八大名花和國家保護植物拱桐、紅豆杉、三尖杉、榧木、銀杏等在麗江廣為分佈。中英合作復建項目--麗江與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合建的麗江高山植物園已於20xx年5月18日奠基開工。麗江是雲南省重點林區之一,林業用地1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0.3%。麗江98.2%的國土面積屬金沙江流域面積,是國家實施天保工程的重點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為各種動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環境。據統計,全區共有獸類83種,佔雲南獸種類總量的29.6%;鳥類290多種,佔雲南鳥類總量的37.6%。麗江的藥材資源及其他可開發的生物資源也極為豐富,中藥材有444種,僅開發利用200多種;永勝縣的程海是我國唯一能天然生長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產1000噸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產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資源產業開發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水能資源十分富集 麗江境內有大小河流91條,年產水量83.6億立方米。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落差高達890米。國家有關部門從60年代開始做前期工作,規劃了上虎跳峽、下虎跳峽、鴻門口、金安橋、魯地拉、觀音巖等6個大型、特大型梯級電站,裝機容量達2250萬千瓦。金安橋電站已完成預可行性研究,裝機容量達250─300萬千瓦。

雲南麗江導遊詞2000字 篇4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麗江古城。我代表我們“神遊”旅行社誠摯地歡迎你們家到來。我是今天的導遊員,我的名字非常好記,徐悲鴻的“徐”,大家叫我小徐就行了。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對小徐講,小徐時刻待命為大家服務。

大家是不是第一次到麗江來啊?(是!)好,我們現在就去揭開麗江神祕的面紗。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與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非常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位臵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説我們現在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非常好。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説因為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可以説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這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納西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

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衞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

古城,以江南水鄉般的美景,別具風貌的佈局及建築風格特色,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等稱號。但古城沒有寒山寺的鐘聲,卻有着動聽優美的音樂。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為着名。我們一路走來都聽到了優美的音樂,大家肯定想不到這些樂曲都是由七八十歲的老人彈奏出來的吧?他們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納西古樂中,最著名的是大型組曲“北石細裏”,據諧音俗稱“別時謝禮”,漢譯“白沙細樂”。白沙細樂相傳忽必烈當年南征過麗江,納西酋長麥良到渡口相迎,二人結為知交。臨別時,忽必烈留下半支樂隊,他們與納西樂工共同創作的。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請大家往麗江城的西北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座雄偉的雪山,這座山叫做“玉龍山。”主峯海撥5596米,雪山終年積雪,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還是一座處女峯。在納西族的傳説中,玉龍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所以在納西人心目中玉龍山是一座神山。玉龍山上不僅有奇特的雪景,因其山體氣候的垂直分佈,植被和自然景觀也極其豐富。雪山下有草甸,犛牛在廣闊的原始森林旁悠然散步,遠處的木屋裏不時傳出納西姑娘的歌聲,冰川,峽谷,瀑布,還有漫山的杜鵑花,玉龍山可以被稱為世外桃源啊!

但是,玉龍雪山不輕易被人看到她白雪皚皚的頂峯,因為她很容易被雲霧遮住,只有當太陽出來時,才會打開讓您一睹芳容,但很快又沒有了。

在玉龍雪山景區內,從雲杉坪索道處往下步行幾百米便可以到白水河。白水河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犛牛,遊客朋友們注意這些犛牛不是免費的,同它合影或騎行,每次收費10元。白水河的對面有一塊草坪,它叫做雲杉坪。杉坪納西語稱“吾魯遊翠閣”,意為“玉龍山中的殉情之地”。

玉龍山的一側有一個巨大的峽谷,虎跳峽,又稱“金沙劈流”。 金沙江穿峽而過,江面險窄,最窄處僅有30米,相傳老虎能一躍過江,故稱“虎跳峽”。全峽長約16公里,高差3900米,全長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有18個險灘錯落排列在峽谷中,平均不到一里就有一個。浪濤翻卷,勝過著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為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此外在虎跳峽沿江的巖壁上,有12個珍貴的古巖畫魚,使這條世界大峽谷又添奇觀。如果能穿夠越這樣一條峽谷,所有的驚險,壯闊,山川的秀美及困難都經歷了,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畏懼的了。

好了,我們現在去下一個景點。位於麗江城西8千米處有一個高原湖泊,也是麗江縣境內最大的湖泊,“拉什海”。山水相映,碧翠環抱是它的特徵,拉市海每年都引來越冬的水鳥,有調查顯示,這片水域每年有3萬隻左右的水鳥來此越冬,其中包括斑頭雁、中華秋沙鴨、黑頸鶴、天鵝、白鷺等57種鳥類和珍稀瀕危鳥類。這裏已建立了包括拉市海在內的4個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這裏是候鳥的樂園。

拉什海旁邊的這條古路叫做啊“茶馬古道”,是過去交通不便時,商人販運茶葉鹽巴去藏區換毛皮等物的地方。走在茶馬古道上必須經過一個古鎮,束河古鎮,它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是納西族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古鎮核心保護區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有1000多户人家,3000多人。束河,即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山傍水,建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石橋,大覺宮,至今還保存完好,這些多元的文化景觀,都是麗江古城的補充與延伸。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的旅程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小徐本次工作的支持。小徐有什麼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預祝大家歸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