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風光導遊詞(精選3篇)

四川風光導遊詞 篇1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成都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四川風光導遊詞(精選3篇)

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成都市西大邑縣境內,總面積483平方公里。景區內最高峯廟基嶺海拔5364米,矗立天際,終年積雪。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就曾眺望此景,寫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名句。景區集林海雪原、高山氣象、險峯怪石、奇花異樹、珍禽稀獸、激流飛瀑等景觀於一體,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景觀以原始森林為依託,四季可遊:春看百花,夏觀羣瀑,秋賞紅葉,冬弄冰雪。尤以高山垂直分佈的四季風光最具吸引力。隨着遊人攀登高度的變化,同一季節可覽四季風光帶。當海拔1300米到2100米的低中山區青山疊翠,繁花似錦的時候,而在3200米以上的高山區則是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海拔3312米的紅石尖,是天然的觀景台,西看綿延數百里的大雪山,每當旭日東昇,可見“日照金山”的奇觀。東則可望成都平原一瀉千里。

白沙崗一帶,一邊是雲蓋霧鎖,一邊是湛湛藍天,“陰陽”兩界分明,世所罕見。日月坪一帶,日出、雲海、佛光、華光等氣象景觀常見。景區水源豐富,千水漂流。九瀑一線天、五彩瀑、豹嘯泉為最佳水景。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是珍稀植物的寶庫,內有數百畝成片的珙桐林,有綿延數十里的高山杜鵑花,千畝萬株的古桂花林。這裏還是瀕臨絕滅的珍稀動物的保護所,大熊貓、金絲猴、紅腹角雉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達12種之多。景區距成都市區僅105公里,公路直達景區,交通方便。

西嶺雪山的地方特產有唐場豆腐、鶴鳴貢茶、雙河豆花、蔡山老窖、野豬肉、六二韭。

四川風光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能陪伴大家一起遊覽嶽麓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長沙市面上湘江西岸的嶽麓山,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峯之尾,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勝景.嶽麓冊集名院、名亭、名寺、名宮、名泉、名木於一體,自然風光奇、珍、幽、美,人文景觀獨、特、亮、麗,清風峽、愛晚亭、麓山寺、白鶴泉、蔡鍔墓、黃興墓、禹王墓、雲麓宮、嶽麓書院等近百處景點,處處誘人。

現在,來到的是嶽麓山的核心景區——清風峽。這裏林森繁茂,綠樹成陰,溪澗繞流,三面倚峯,景色美中夾秀,令人陶醉。從清風峽到山頂,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共有植物977種,其中555種為野生種子植物,奇花異草,隨處可見。據專家統計,山中有許多古樹名木,稀有瀕危樹種有皂夾、銀杏等。整個嶽麓山上,樹齡最大的是位於古麓山寺的一株羅漢松,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其次是雲麓宮旁邊的古銀杏,樹齡超過1020_年;季軍則是古麓山寺前門的元代樟樹,樹齡在720_年左右。另外,在愛晚亭周圍還有許多明清時期的楓樹。最有文化特色的當屬嶽麓書院裏的古桑樹和古槐樹,因為古代人將讀書的地方稱為“桑槐之地”,因此院內遍栽這兩種樹木,形成了特有的植物文化。據統計,長沙市的氧氣供應量,有五分這一來自嶽麓山的草木,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天然氧吧!101貝考導遊證考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嶽麓冊雖然不高,但確是一座文化底藴濃厚的名山,山上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15處。麓山寺之古,嶽麓書院之深,雲麓宮之清,黃興、蔡鍔墓之烈,無不令人神往。所以也有人稱嶽麓山為“人文名山”。

在清風峽口,高聳着中國中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愛晚亭始建於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創建者是當時的嶽麓書院山長、大學者、教育家羅典。過去,清風峽中遍佈楓林,所以羅國營企業定亭名為“紅葉亭”,又叫“愛楓亭”。後來湖廣總督畢沅覺得這裏的景色十分切全詩人杜牧的那首詩《山行》,就更名為“愛晚亭”了。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的確,到了晚秋時節,嶽麓山山頂雲霧繚繞,愛晚亭四周楓葉紅如火、豔麗如熾,將詩中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可以看到愛晚亭的全貌了。它坐西朝東,四周山巒聳翠、怪石嶙峋,左右溪漳環繞,山、樹、溪、石各展風流。

愛晚亭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古典攢尖頂亭子。它有兩套頂棚,稱為“重檐”,顯得氣墊雄渾;它的屋頂採用四條斜脊,稱為“四披”,表現穩重端莊之美;攢尖頂使得亭子有一種向心的凝聚力。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理”、重“立身”、重“中庸”、重“大一統”等儒家思想在古建築學上的體現。同時,亭子的檐角呈反凹曲線向上飛翹,使原來厚重下沉的有了一種活潑、飄逸的感覺。加上丹柱碧瓦、白玉護欄和彩繪藻井,全面展現了這座百年名亭的古樸之美。

愛晚亭既是名勝古蹟,也是革命聖地。_同志青年時期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的和工工作期間,經常同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摯友一起登臨愛晚亭,“指點江山,激揚發字”,有時甚至通宵達旦。當時的新民學會成員周世釗老人回憶這段時光曾經賦《踏莎行·秋日遊愛晚亭》一首:

碧澗鳴琴,紅林供畫,一山秋色多瀟灑。為尋舊跡上芳亭,早接英風憶黌舍。

身在山中,心憂天下,憑欄熟計連朝夜。菜根為飯草作鞋,要將歷史從頭寫。

正因如此,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當時的湖南大學樣長李達請_為亭題名,_欣然提筆寫下了“愛晚亭”三個大字,就是現在亭子門楣上的這塊匾。

大家現在看到亭術上有副對聯:“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這是愛晚亭的修建者羅典所題,表現的是愛晚亭當年的風姿。

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時,愛晚亭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徵,仿建到日本,從而成為中日友好的信使。

四川風光導遊詞 篇3

嘉興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南瀕杭州灣,西連杭州,北鄰蘇州,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20__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如今的嘉興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經濟開放區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貿城市,下轄嘉善、平湖、海鹽、海寧、桐鄉和秀城、秀洲等7個縣(市、區)。全市總面積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968平方公里,人口88萬人。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20__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

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説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

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税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不斷好轉,市鎮更加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920__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複稱嘉興縣。1920__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改革開放以來,嘉興經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對明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9億元,財政總收入53.5億元,外貿出口總值達22.2億美元,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所轄五個縣(市)已連續三次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所有縣(市、區)均被命名為“浙江省小康縣”。

嘉興市境地處太湖流域,水鄉澤國,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時地跨吳越,史稱“吳頭越尾”,因此兼有吳“泰伯辭讓之遺風”與越“夏禹勤儉之餘習”。楚並越後,又接受了百餘年楚文化的影響。自秦(前222)實行郡縣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興一直歸屬會稽吳郡,語言亦屬吳方言區,故民間習俗以吳俗為主流,江南水鄉特色鮮明,有別於省內山區、半山區。西晉末與北宋末,國家二次動亂,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帶來了中原文化,優勢互補,使嘉興民風融合了中原風俗的成份,獨特性與多元性並存。

嘉興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投資環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鐵路、公路、水路、港口齊全,成為浙北的交通樞紐。農業資源豐富,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完備,市場網絡格局已經形成。電力充沛,是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開放型經濟發展迅速,全市擁有1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企業達2104家,累計合同利用外資2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71億同時,還有眾多的文化名勝,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0處,旅遊資源豐富,潮、湖、河、海自然風光極為優美,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在新世紀的征程中,勤勞智慧的嘉興人民堅定信心,與難而進,奮發有為,實現新的跨越。我們堅信,嘉興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一座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重鎮、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鄉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灣北央求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