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里木湖導遊詞(通用3篇)

賽里木湖導遊詞 篇1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導遊員。

賽里木湖導遊詞(通用3篇)

今天我們來到美麗的賽里木湖,希望大家玩的愉快,看的開心!也請大家在觀賞途中注意安全。賽里木湖是天山博樂霍洛山脈的斷隔湖,因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所以被稱作“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湖面海拔2073米,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呈橢圓形,水深約90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賽里木湖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四周羣山環抱,景色清幽。東北有二小池(俗稱海耳),東南有二湖島。附近山坡上古鬆天,湖濱水草豐美,綠草如茵,為優良牧場。每年入冬,這裏瑞雪飛舞,銀裝素裹,雪湧水凝,略呈橢圓形的湖面鑲在冰山雪原之中,宛若潔白松軟的絲綿上擱置着一塊碧綠的翡翠。葱萃的蒼松與潔白的雪交相輝映,構成一派北國林海雪原的壯闊景色;春夏季節,湖畔廣闊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黃花遍地、牛羊如雲、牧歌悠悠、氈房點點、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牧場風景畫,可以使人們充分領略迴歸自然的浪漫情懷與寒外獨特的民族文化。賽湖長期以來還流傳着湖怪、湖心風洞、旋渦與湖底磁場等傳説,這給美麗的賽里木湖又蒙上了一層極富想象力的神祕面紗。賽里木湖有十景,即“金緞鑲邊”、“科山觀鬆”、“淨海七彩”、“湖心情侶”、“激浪擁堤”、“綠海珍珠”、“烏孫古家”、“富士東峙”、“賽湖躍金”和“鬆頭霧瀑”。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湖心情侶”,傳説,很久很久以前,賽湖還是一個盛開鮮花的美麗草原,有一對叫契妲和雪得克的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此放牧並相愛。一次契妲姑娘於放牧途中遭草原魔王施暴加害,姑娘寧死不從,後伺機縱馬逃離魔窟,魔王緊追不捨,契妲姑娘擲玉鐲擊魔王,玉鐲落地,大地迸裂,突露深潭,契妲縱入。雪得克聞訊縱馬趕到,砍死魔王,悲愴地高呼契妲之名,也一頭扎進深潭,頓時波湧浪翻,大草原頃刻變成一片瀚海,一對含恨而死的戀人,在波濤中化作了形影不離的湖心小島。這就是“湖心情侶”一景之由來。在碧波萬頃的賽湖東側散佈着的四座基巖小島,就是湖心情侶了。其中主島高出湖面32米,面積105公頃,其上有亭廟建築。這裏是青年情侶結婚度假的絕佳聖地!很多青年男女來此感受契旦和雪得克的悽美愛情和觀賞賽湖美麗的風景,當然還有拍婚紗照的。大家看,前面就有幾對情侶正在拍婚紗照呢!接下來大家請跟着我前往下一個景點“激浪擁堤”。

賽里木湖導遊詞 篇2

賽里木湖,蒙古語“賽裏木淖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這是一片高山冷水湖,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交界處。

因為這裏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又被稱作“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

賽里木湖有多大呢?在新疆境內做個比較,賽里木湖面積453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喀納斯,100個天池。聽見天池的導遊驕傲地告訴大家,這裏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賽里木湖的導遊一定投來同情的目光,小朋友,走!帶你見見世面,我們去看王母娘娘的游泳池(絕無偏見,切莫較真)。

曾有杭州的客人説,我們有享譽世界的西湖,還有必要千里迢迢地跑到新疆來看湖嗎?而當他與賽里木湖漸行漸近時,驚奇的神情和不絕於口的讚歎就打碎了這個水鄉人的驕傲。彷彿一個慣作吳儂軟語的江南才子,遇着個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放詩人,也收斂了文人相輕的孤傲,承認文無第一,休論高下。

賽里木湖的水,特別在哪裏呢?它不像喀納斯的水,隨着季節的變化而變成綠色、白色或翡翠色,而是因着觀賞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因着天氣的不同顏色或深或淺。這是因為賽里木湖深淺不一,車從一個位置行駛到另一個位置,所看到的部分和先前不同,顏色自然不同。這也正是賽里木湖裏面禁止行船的原因,湖水深淺很難把握,行船就極易觸礁,非常危險。

同樣,老話説“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話在新疆尤其適用,一般我們不建議客人下水游泳。新疆河流湖水的温度普遍較低,即使水性極好的外地人信心滿滿地一頭扎進去,大都又會沒一會就掙扎着爬上來——水温低容易抽筋,再好水性也指望不上,還是乖乖入鄉隨俗來得聰明。

進入賽里木湖景區最好的遊覽方式是乘車環湖,來回50多公里,會途經三個景點。

一、攝影家的天堂——湖畔牧歌

湖畔牧歌,這裏是攝影家的天堂。有經驗的攝影發燒友説,這裏是絕佳的取景點,拍攝時將天空、雲彩、湖水和草地全部框進鏡頭,層次感就非常鮮明。

天氣好的時候,湛藍的湖水波光粼粼,像是湖底的高白鮭打着電燈瞪着大眼睛來湊熱鬧,不過這高白鮭可身價不菲,因着它極富營養價值的魚肉和出水即死的深水魚的特性吸引着大批的遊客來一飽口福。不過賽里木湖可沒有原生的土著魚類,裏面的高白鮭、凹目白鮭等魚都是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而來的。

二、克勒湧珠

克勒湧珠,哈薩克語“源源不斷的泉水”之意。它得名於湖邊源源不斷湧出甘泉的泉眼,泉眼湧出的水甘甜可口,可以立即飲用。當地的哈薩克族認為,這泉水接受了神靈的祝福,是聖水,鼓勵做生意的、搓麻將的炒股和升學的遊客來洗洗手,再接一瓶帶回去飲用。

也有人説,這水是從雪山而來,常年浸泡雪蓮等各種中藥材,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曾有多年求子不得的人,飲了這聖水竟如願以償。若是確有其事,還真要懷疑《西遊記》裏的“母子河”是不是這裏呢。

三、西海草原

西海草原,平整的環湖公路在這裏卯足了勁一路向前,筆直地通向地平線的盡頭。公路兩畔各色的花兒熱烈地開着,像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舞會。

運氣好的話,還能遇見悠然閒逛的天鵝。導遊總會告訴大家,在這裏拍照講究的是“盡情一跳”和“回眸一笑”。相機貼在地面,鏡頭裏的人奮力跳起,或擺成奔跑的樣子,或像是被另一人“踢飛”,歡脱得不像話,就是老控制不好表情,一個懸空的人兒,卻一臉扭曲,讓出鏡的人懊惱不已,好好的一張照片,讓臉給毀了!站在通向地平線盡頭的環湖公路上,背對相機,回眸一笑,天地間彷彿也就剩下這個得意的旅人了。

走賽里木湖行程,除賽湖外,還包括著名的中哈通商口岸霍爾果斯口岸,經過號稱“亞洲第一大橋”的果子溝大橋,參觀有“北疆民族歷史博物館”之稱的喀贊其民俗風情園,流連“東方的普羅旺斯”薰衣草博物館,或是進入伊犁“九城之首”惠遠古城。新疆伊犁有很多條旅遊線路,但無疑這條是涵蓋景點最多,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搭配最完美的一個。

最佳季節:6、7、8月份,6月薰衣草花開得正好,7、8月草原鬱鬱葱葱,湖畔各色的花正當季節,明年這個季節,來吧!

賽里木湖導遊詞 篇3

尊敬的遊客朋友

您們的到來,將使賽里木湖增添無比的光彩,對於您們的到來,我們深感榮幸,並表示熱烈的歡迎。

一、賽里木湖概況

賽里木湖賽里木湖位於西天山北麓,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西南端。地理座標為東經80°39′-81°30′,北緯44°27′-44°45′。312國道沿傍湖岸而過,東距新疆博樂市100公里、阿拉山口150公里、奎屯市330公里、烏魯木齊520公里,南距伊犁州府伊寧市160公里、霍爾果斯口岸86公里。是一個以湖泊、濕地、草原、森林、雪山自然生態景觀為主要特色,以觀光遊覽、生態休閒、古絲綢之路北道歷史文化探源和蒙哈等少數民族風情體驗為主要活動內容的高山湖泊、草原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總面積1301.4平方公里。1989年12月,賽里木湖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成功舉辦“那達慕草原節”和“金花節”,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中國友好觀光年項目。20__年1月,賽里木湖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__年12月,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西部大開發活動組織委員會聯合授予“中國西部大開發新疆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區”。

賽里木湖蒙語稱“賽裏木淖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湖面海拔2073米,水域面積約458平方公里,東西長29.6公里,南北寬25.7公里,水質透明度達10—12米,水深92米。賽里木湖融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碧湖和珍禽為一體,集雄、奇、幽、秀、曠諸美於一身,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享有“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的美譽。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第四紀冰川綜合作用形成的地塹式的山間斷陷盆地,由流域26條山泉和20多條季節性山溪彙集而成

賽里木湖畔,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夏牧場,塞種、月氏、烏孫、悦般、突厥等古代民族都曾在這裏遊牧射獵,繁衍生息。唐代開始,這裏又成為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必由之地。環湖有成吉思汗點將台和烏孫土墩墓、古代巖畫等多處人文景觀。清代,賽里木湖被列入每年祭祀的名山大川之一。千百年來,賽里木湖畔印下了許多古今中外遷客騷人的足跡和記載,民俗文化獨特,人文古蹟色彩濃郁。迷人的自然風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濃郁的蒙古族、哈薩克族風情和深厚的草原文化為依託,構成了一個可供人們觀光旅遊、避暑療養、科學考察的綜合性旅遊勝地。景區先後開發了遊覽馬隊等遊覽項目。賽里木湖遊牧生活體驗之旅,賽里木湖馬背之旅,賽里木湖森林草原徒步之旅,賽里木湖風光攝影之旅,賽里木湖運動之旅等特色遊覽項目,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賽里木湖主要景觀有:淨海多彩、天湖古口、三台古驛、天湖寶頂、鬆頭霧瀑、金花紫卉、科山觀鬆、西海湧珠、天鵝樂水、烏孫古冢、將台懷古、草原詩林。

二、賽里木湖景區資源介紹:賽里木湖四周羣山環抱,312國道貼湖南而行,站在路南科古爾琴山緩坡的草地上整個風景區盡收眼底。浩淼碧綠的湖面映影着層巒疊翠,蒼松翠柏和白雪的山巔,它的壯美、遼闊、幽深、純淨讓人讚歎,讓人沉醉,讓人目曠神怡,這就是初到賽里木湖的第一印象,難怪自古往來賽里木湖的名士留下那麼多的詩文,“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四山環繞,眾水所歸,天光山色,高下相映,澄鮮可愛”,“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不勝枚舉。賽里木湖不僅有秀美和風光,而且還生長着雪嶺雲杉、天山雲杉等喬、灌木和草本植物品種達46種之多;棲息着雪豹、馬鹿、棕熊等20餘種珍貴獸類和天鵝、貓頭鷹、雕等30多種禽類以及高白鮭、凹目白鮭、貝加爾雅羅魚等魚種,其中高白鮭、凹目白鮭全國獨有。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政府將賽里木湖列入每年祭祀的100個名山大川之一,自此每年春秋兩季地方官員都要舉行祭祀活動。1993年8月自治區旅遊局組織的,由區內外專家學者組成的旅遊資源考察組到賽里木湖考察時,全體成員都為賽里木湖的景色所迷戀讚美,一致建議將其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考察團領導小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地理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吳傳鈞老先生指出他曾遊歷世界六大洲和中國除台灣省以外的所有30個省區,早年在英國留學時也曾遊歷過許多名山大川,也去過瑞士日內瓦湖,感到都不如賽里木湖,比如日內瓦湖周圍就沒有原始森林,吳老先生説:賽里木湖融高山、冰川、森林、大草原、碧湖於一體,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賽里木湖的湖光水色,變幻萬千,風和日麗時一碧千頃的靜謐,朝暉夕陽時分賽湖躍金的絢麗,星光燦爛皓月當空,湖水有夢幻般的迷茫和神祕,當濃雲密霧滾滾而來,夾帶着林濤的澎湃瀑瀉入湖心又是何等驚心動魄,新疆大學徐金髮教授曾在賽里木湖有過長久的考察對這片恢宏湖水氣象萬千的景觀深深讚歎。

賽里木湖不僅峻秀而且神奇。清人蕭雄在《西疆雜述詩》“賽喇木泊”中寫道“海深不可測,無魚蝦,惟夜間,時聞搏擊吟吼,非神必怪物也。”林則徐在《荷戈紀程》一書中記載賽里木湖湖怪曰:“土人言,中有神物如青羊,見則雨雹。”據《西域水道記》所載,清代駐守三台的士兵,傍晚時看到湖中有一隻大角多須的青羊露出湖面,這隻怪物一出現,此地便狂風驟起,雨雪交加,湖中波湧浪翻,霧瘴彌天,牧馬嘶鳴不已,居民躲避不及。如果這時湖的半空出現一盞高懸的大紅燈籠,傾刻間便會風平浪靜,夜光澄明。在各族民間還流傳着許多美好的神話故事。傳説每當子夜天氣晴朗,半空懸一紅燈,高照湖心,因為湖內是龍宮所在。又説湖底有海眼直通大海,人們常見有海馬在湖中遨遊。還有人傳説湖心有深不見底的漩渦和特殊的磁場,船隻經過那裏都會翻覆並神祕地失蹤,故此嚇得船隻都不敢開到湖心了。1943年民國《博樂志》載:“昔嘗有閩越人善泅者,欲探其淵,入水數武即返。言水下有呼吸,人不能往,竟無能測其深也”。謝彬在《新疆遊記》中記載:“有俄人入探,雲湖內不產一物,唯有空洞”。1989年12月賽里木湖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1983年以來,還盛傳湖區的人們曾多次看到湖中有一大角動物翻波湧浪,既令人驚恐,又令人激奮,新聞媒介對此曾有過多次報導,究竟“湖怪”為何物,至今仍是個神祕的迷。

除了湖水壯觀的景色外,四周的羣山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嚴峻的,秀美的……有各異的特色。

1、湖南區

本區位於科古爾琴山的北坡,賽里木湖的西南部。其範圍北起賽里木湖西南岸和草場指揮部北側至烏魯蘭納查幹賽達阪的小道,南以科古琴山脊與霍城縣為界,東以烏伊公路與湖東區分界。整個境區呈東西延伸的狹長條,面積82.16km2。本區有杉林30.30 km2,草地61.86 km2,森林覆蓋率高達24.7%,位居整個風景區的首位,地表植被覆蓋率幾乎達到100%。

科古爾琴是哈薩克語,意為“翠綠”或“深藍”,連峯續嶺的雲杉茂密高大,“參天鬆如筆管直,森林動有百餘尺,萬株相倚鬱蒼蒼”(邱處機語)。遠接藍天白雲,近處雲杉林直抵湖濱,山林草原湖泊融為一體,風景幽深靜謐。翻過鬆樹頭,就是果子溝,果子溝中的森林更是層層疊疊,密密匝匝,誠如元朝耶律楚材詩中所云“千層鬆檜接雲平”,隨着科古爾琴山連綿延伸至遙遠的天際。大風起處陣陣松濤洶湧澎湃,儼然一片森林的海洋。“科山觀鬆”是賽里木湖十景中最壯觀的勝景之一,欣賞此景能令遊人超凡脱俗,返樸歸真。

松樹頭位於賽里木湖南端,海拔2140米,是科古爾琴山的一個埡口。時常雲鎖霧裹,濃雲密霧在西南風的吹送下,經松樹頭如瀑布般瀉入賽里木湖,遠看似千萬匹白馬奔騰躍海,波濤洶湧,氣勢雄偉;近觀團團若絮,蓬蓬若海,急劇湧動,波瀾壯闊,瞬息萬變,遊人觀之,無不心潮澎湃,豪情橫溢,謂之“鬆頭霧瀑”。

湖南區湖濱綠草如茵,猶如一張綠色大地毯,呈狹長條從松樹頭一直伸展到烏魯蘭納查幹賽達阪,綿延30公里,綠毯寬窄不一,一般在1-2km,最窄只有l00m,(位現草原賓館西3.2km的山嘴處)。克勒一帶由於山體後縮,森林後退,草坪寬度拓寬至3km左右,地表坡降4.2%,青翠的秀草從遠處山林間傾覆下來直瀉藍湖之中。在平坦微傾開闊的草原上,一羣羣羊只悠悠移動,在林草交接的山麓地帶,一頂頂氈房炊煙裊裊。“鬆檜叢中疏畎畝,藤蘿深處有人家”(耶律楚材語)充滿詩情畫意,是最佳的渡假療養之地。

克勒湖灣處有眾多的山泉出露,泉流如串串珍珠從湖濱礫石層中汩汩湧出,在彩色卵石湖牀上歡蹦活跳,閃爍着珍珠般的光芒。“克勒”哈語就是“都是泉”的意思。克勒灣口有兩條對稱的,線條極為柔和優美的灣口沙嘴護衞着湖灣,灣處水碧如染,灣內水波漣漣,銀光閃爍,這裏的泉水乾淨甜美,吸引了成羣的牛羊來此牧飲,當地的牧民也水桶提,驢車拉的來此競相汲水,構成了一幅極富牧場生活情趣的“克勒湧珠”小景。

在賽湖西南濱湖草場,春季時節芳草萋萋,一片花海,其中以黃色、紫色為主色調,故名“金花紫卉”。

湖南區是賽里木湖最優美最幽靜的旅遊度假勝地。

2、湖西區

本景區位賽里木湖西部。東起賽里木湖南北走向的湖岸及其向北的延線,南北以草場指揮部—烏魯蘭納查幹賽達板小路和查幹郭勒溝分別與湖南、湖北區分界,西部則以察汗烏蘇山的山脊線與温泉,霍城兩縣接壤。全區三面環山,一面向湖,總面積349.33km2,是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陸上四個景區中面積最大,地勢起伏最劇烈,地貌類型與垂直帶譜最豐富,草原民俗風情最濃郁的一個景區。景區中有草原212.58km2(佔該景區面積的60.84%),雲杉與密灌林23.61km2(佔6.76%),裸巖97.63km2(佔27.90%),冰川3.22km2(佔1%),以及河牀、間歇沖溝砂礫地12.31km2(佔3.5%)。察汗烏遜山雄峙在本區西北邊境,山高坡陡,嶺谷相間,高差很大。最高峯4165m,3600m以上有少量永久積雪冰川,山脊線以北的温泉,霍城兩縣境內則有大量的冰川分佈。盛夏白雪皚皚,銀光閃爍。3000m以上基巖裸露,有少量高山植被分佈,2400—2900m的陰坡有森林、灌木生長分佈。山前丘陵波狀起伏,牧草長勢良好,草深齊腰。密林深草中不時有野兔、旱獺、黃羊等動物出沒,深山野谷中還珍藏着馬鹿、雪豹、棕熊、盤羊、青羊、雪雞、貓頭鷹、山雞等珍禽異獸。雪山之巔,白雲深處隨時有成羣的雄鷹盤旋翱翔,湖西山區是開展登山遊獵,冰川考察的一個十分理想的地區。

察汗烏蘇山頂迎着西來的濕潤氣流,終年雲霧繚繞,雨雪交加,是賽里木湖雲霧的主要發源地。

湖西區有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草原分佈在河溝出山口後海拔高度2500m以下的冰水——湖積平原上。平原東西最大長度可達15—16km,南北寬度一般在6—8km,最寬可達12km,平原坡降變化在1.7一6.0%之間,平均坡降約2.67%。

賽里木湖西湖濱草原(西海草原)是新疆最大的夏牧場之一,平原上牧草豐茂,帳蓬星點,牛羊遍野,駝馬成羣,山坡谷地中還有黑、白、褐、雜色等數以千計的牛羣湧動,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上承載着千萬只取食的潔白羊只。20__年以前己被列為全國旅遊節慶項目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那達慕大會”(草原節),每年七月中旬都要在這裏舉行,大會主席台設在本景區東南部由河流階地天然形成的草原平台上。當時包括各族羣眾、國內外遊人及客商在內的數萬人雲集在這裏娛樂、交流、旅遊。大會期間整個草原沸騰起來了。但見成百、上千頂氈房成方、成圓排列有序,形成了一個草原臨時城鎮,牛羊如雲,人潮如海,汽車轟鳴,彩旗招展,展品如山,盛況空前。置身這草原盛會,能強烈地感受到邊疆古樸濃郁的民俗民風,領略到塞外草原悠久而獨特的民族文化,並在旅遊觀光、渡假娛樂的同時,贏得投資開發,貿易合作的良好機遇。

賽里木湖流域重要的常流水山溝主要集中在本景區西部山

區,這些山溝在草原上遺留下許多東西走向的沙礫地河牀和乾溝,在河流出山口處往往還有面積較大的沙礫石洪沖積扇分佈,這些幹河牀沙礫地由西向東蓮藕狀散佈在草原上,一般寬度在數十米至二百米,最寬處可達七百多米,一般比高1-2m至3-4m不等,使微微向東傾斜的西湖濱大草原,又在南北方向上增加了一些微波起伏。那達慕大會會場所在地的地名叫“科克薩依”哈語即意為“綠草溝”。

賽里木湖西湖濱地勢低窪,沼澤連片,湖汊眾多,成為天鵝、灰鶴、赤麻鴨等禽類的棲息地。這裏是觀賞賽里木湖“天鵝樂水”的好地方,隔着浩淼的賽里木湖,東眺呼蘇木奇格山,則可欣賞到賽里木湖“富士東峙”的美景,還可遙望並感受到賽里木湖古出水口隱沒在天際地平線上,那種“橫空千里”、“海闊天空”之暢曠美感。

4、湖北區

本景區呈東西延伸的狹長條,分佈在賽里木湖的北部。北以崗吉格山的山脊線與温泉縣分界,南抵賽里木湖東北和西北兩岸,並以賽里木湖東、西的烏伊公路和查幹郭勒溝分別與湖東區和湖西分界,東部邊界直抵賽里木湖古出水口的分水埡口。全景區面積237.74km2,有密灌與雲杉林58.55km2,草地167.04km2,高山裸巖12.15km2。本區不僅有烏孫古墓、賽里木湖高山引水工程,成吉思汗點將台、古代墓葬羣等大量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而且更為有價值的是,它藴藏和記錄了有關天山深處地殼變動、賽里木湖成因與湖水升降變遷,第四紀冰川進退,古今環境演變的大量科學奧祕和信息,具有重大的科考旅遊價值。此外,還有古巖畫,鄂博等名勝古蹟。

本區北部的崗吉格山西高東低,海拔2100—2900m的山坡上生長着茂密的雲杉林和新疆圓柏,其森林覆蓋率高達24.63%,與湖南區相當,具有很高的觀賞和開展綠色旅遊的價值。崗吉格山的山地小氣候變化劇烈,在東西水平方向上不足20km的距離內,森林下限就由西部的2100m,上升到東部的2400—2500m,其形成原因很有科考研究價值。

賽里木湖北部西北-東南走向的湖岸線由於受斷層線的制約,顯得異常的平直,崗吉格山直逼湖岸,由於湖岸正處在迎風面,在湖浪拍打下,形成侵蝕陡岸,陡岸外發育着綿延數十公里的湖岸沙堤,大風起處,洶湧澎湃,湖浪擊岸,浪花飛濺,聲振如雷,形成“激浪擁堤”的壯觀景象。這裏是研究湖蝕、湖積地貌的理想課堂。在賽里木湖的北端,即賽北堡一帶,湖堤封閉了北部湖灣,從而形成了幾個相對獨立的小湖。自1976年起博州水利局就在這裏投放魚苗,建高山養魚場,並獲得成功。這裏己成了高山冷水湖人工水產養殖的實驗基地。

烏孫古冢——在賽湖西北部湖濱和南部草原上,發現了數十座烏孫人土墩墓。其封堆多為黃土、細砂。乾隆對賽湖烏孫人曾有祀文:“羣流交匯,晴波即轍,作襟帶於烏孫。”

將台懷古——1219年,漠北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率大軍西征,翻越阿爾泰山,經和布克賽爾、額敏,至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的阿拉庫裏湖,然後南下,穿過阿拉套山口到達“不刺”城(今博樂城),並開闢果子溝通道。當年成吉思汗統率二十萬大軍,飲馬色特庫爾湖(今賽里木湖),築台點將,檢閲蒙古騎兵,然後從松樹頭越天山,西征伊犁,遂佔領整個中亞,賽里木湖西岸也就留下這座有七百多年曆史的成吉思汗點將台,七百多年來受到蒙古族人民的供奉朝拜。登上點將台,仍可感受到當年醉和金甲舞,雷動山川,金戈鐵馬躍天山的磅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