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導遊詞

講解線索: 【西湖簡介】—【東門牌樓】—【西新避暑】—【玉塔微瀾】—【孤山蘇跡】—【芳華秋豔】—【紅棉水榭】

惠州西湖導遊詞

【西湖簡介】 惠州西湖位於惠州城區的西北面,其東依西枝江,北連東江,兩面環山。湖的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4公里。湖水煙波浩淼。曲折的橋堤把西湖湖面分成五大部分,形成菱湖、鱷湖、平湖、豐湖和南湖,俗稱“五湖”。由此,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橋、十美景之説。 西湖融秀麗山水與嶺南特色園林景觀為一體,“半城山色半城湖”。其湖水清澈,山川秀美,曲徑通幽,浮洲點翠,象嶺雲飛,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如此秀麗迷人的景色是怎樣形成的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頭裹藍巾、懷揣青銅寶鏡的仙女下凡來到人間,他從東江上游沿江漂流而下,到惠州時,被眼前秀麗的風光所吸引,於是住了下來,與當地人民一起耕作,使惠州百姓安居樂業,五穀豐登。此事驚動了仙界,由於海龍王的妄奏,玉皇大帝便派了天兵天將把仙女抓回天庭。仙女依依不捨離開惠州。途中,她為使惠州農耕有水,且留美景於人間,便把自己心愛的青銅寶鏡投於東江之畔。寶鏡碎成五塊,變成了五個湖。而其乘騎的那隻仙鶴則化成西湖之濱的“飛鵝嶺”,形成西湖今天這湖山相映的人間美景。 當然這只是民間的美好傳説。據史料記載,西湖原是東江和西枝江匯合處的低窪地。宋治平三年(1066年)開始,陳稱任惠州知府時,發現西湖沒有合適的湖堤。當江水漲時成澤國,江水退時則成枯塘。因此,他帶領百姓築湖堤,建拱橋,立亭宇,使西湖可灌溉農田數萬畝,並初步形成西湖美麗景色。1094年,蘇東坡被貶至惠州後,將皇帝賞賜給他的犀帶和皇后賞給其夫人朝雲的黃金捐出來,修建了一條橫貫平湖與豐湖之間的林蔭大道“蘇堤”。此後,歷代又不斷修建。1992年政府投資1.2億元,對西湖進行修建和改造,許多古香古色的亭台樓閣隱現於鬱鬱葱葱的樹木與萬紫千紅的花絮之中,形成五湖六橋十佳景。“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與羅浮”,這是前人對惠州西湖景色的讚美。 好了,景區已經到了,請各位下車,領略素有“苧蘿西子”美稱的惠州西湖景色。

【東門牌樓】 各位遊客,眼前嶄新的牌樓就是惠州西湖的大門,它是典型的嶺南牌樓建築。又因其地處西湖的東面,故稱之為“東門牌樓”。牌樓高12.9米,寬19.18米,紅柱綠瓦,精雕細築。正面樓額中央有“惠州西湖”四個雄渾俊美的打字,其取自宋代大文學家、大詩人蘇東坡於《於曹子方書》中讚許惠州西湖的文句:“惠州風土善厚,山水秀邃。”

【西新避暑】 請大家轉過身來,前面的這條平坦的林蔭大道就是西湖著名的“蘇堤”。堤的右邊是平湖,左邊是豐湖。豐湖上這兩個小島,一個叫“披雲島”,一個叫“浮碧洲”。它猶如兩塊碧玉,終年碧綠,任由湖水漲落,均浮於碧綠的湖面上。這兩個小島有這條小橋把它們連成一體。以前這裏有個小村叫西村,宋時在其中建有東坡飛閣,明代萬曆年間又建了西新園,園內有留書樓、浩然亭和放生池等,亭台樓閣,風景秀麗。經不斷修建,到了清代,這裏已是“堤邊修竹間垂楊,嫩綠繁蔭夏景芳,飛閣窗開無暑到,蟬聲喚起滿湖涼”。這裏的確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故稱為“西新避暑”。為充分利用奇特的資源,政府在這裏建起這座賓館叫惠州賓館。它是一座四星級酒店,市委、市政府用於接待國、內外賓客。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沿着蘇堤,繼續遊覽。蘇堤東起西湖東大門,西至西山。詩人稱“蘇堤如帶五千尺”。這條橋叫“蘇公橋”,也是當年蘇東坡捐資建造的。原橋的木質橋,1983年建成六孔弧形花崗巖橋。遊艇可通過橋下洞眼穿梭於兩湖之間。在月下,這裏又是西湖的一大美景:“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蘇堤千頃邊。多少管窺誇見月,可知月在此間圓”。

【玉塔微瀾】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已來到平湖獅山之巔。這座塔叫“泗洲塔”,也稱“寶塔”,是惠州西湖的標誌性建築。塔是一座八角形七層樓閣式佛塔,寶塔高37.37米。原泗洲塔始建於唐末,後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重建,1989年全面維修成現狀。為便於遊人登塔,塔內設有扶欄木梯,塔的各層均闢有瞭望台。登至第七層,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自北向南,市區高樓林立,東江、西枝江穿城而過。至夕陽西斜,“倒景入湖塔影長,湖光裊裊動斜陽”。傍晚,華燈初照,玉塔更加挺秀、壯觀。月夜中:“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瀾。正似西湖上,湧金門外看。冰輪橫海闊,香霧入樓寒。”因此,“玉塔微瀾”成為惠州西湖八景之一。 請各位往東北方向看:湖中有個綠色小島,叫“點翠洲”,它與玉塔所在的山頭組合在一起,想什麼呢?從這裏遠望,這座山猶如一隻大獅卧於湖邊,山的那兩處分支像獅爪,而山前的那個小島——點翠洲,古樹名木茂盛,它活像一個綠色繡球。每當風興浪湧,繡球飄蕩於湖水之中。清代薛侃登臨獅山見此景時曰:“此嶺前後二堤不牽,巍然錢塘之孤山”,“孤山”由此而得名。

【孤山蘇跡】 各位遊客,顯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宏大的名人塑像,他昂首挺胸,目視前方,手握書卷,憤憤沉思,巍然屹立在孤山上。他是誰呢?對了,是蘇東坡。這是惠州人民為紀念這位為惠州歷史發展做出貢獻的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而建的。在塑像的背後還建了一座紀念館。請大家抬頭看,紀念館正門門匾上的“東坡紀念館”五個大字,是惠州籍著名書法家秦鄂生的墨寶。正門兩邊懸掛着:“明月好無邊安排鐵板銅琶我亦唱大江東去;春風睡正美迢遞珠崖儋耳誰更憐孤鶴南飛”。這是什麼意思呢?請往前參觀就清楚了。 這是東坡紀念館,陳列的是蘇東坡的圖片、遺物和作品。蘇軾(1036-11XX年)字子瞻,名長公,號東坡居士,故世人常稱其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官拜翰林學士和禮部尚書。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至黃州、杭州等地。1094年,宋哲宗親政,章惇為相,“變法派”再起,蘇軾因與其政見不同,再次被貶,同年10月抵達惠州。他在居惠二年七個月中與當地人民融為一體,關心惠州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疾苦。他見羅浮山豐富的山間溪水,便建議村民造水碓和水磨。見農民於烈日下彎腰插秧,遂推薦使用羊馬插秧。他還捐出賜品犀帶和黃金興修水利、梳西湖,修建“蘇堤”、“西新橋”和“新東橋”,造福惠州人民。蘇軾的“詩文詞書畫,皆擅絕一代”,為後人所讚頌。他寄寓惠州期間共撰寫詩文400餘篇,多讚美嶺南氣候、美景和物產,其中,“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詩句,已成為古今廣為傳誦的名言佳句。後來,蘇東坡在惠州寫的“報道先生睡正美,道人輕打五更中”等是落入宰相章惇手中,章便藉故下令將其貶至更荒涼的海南儋州。展館前的塑像和館門口的對聯正反映出蘇東坡的這段生活及其瀟灑、不畏強權的性格。

【芳華秋豔】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已來到“芳華洲”。它北面有迎仙橋與陸地相接,南面有貼水長橋與點翠洲相連。芳華洲原為平湖北面的一個小島,因地貌變遷,逐漸與陸地相連。北宋時,洲上建有逍遙堂,蘇東坡經常來這裏尋幽訪友,到逍遙堂找何道士問疾,其留有“幽尋本無事,獨往意自長。釣魚豐樂橋,採杞逍遙堂”和“問疾來三士,澆愁有半瓶”的詩句,後逍遙堂荒廢。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逍遙堂於1987年重修,堂上“逍遙堂”三個大字是秦鄂生的墨寶。 各位遊客,你們有沒有發現,芳華洲除逍遙堂外,還有什麼特色景物呢?對了,這裏竹子多,樹木多,洲上綠樹成蔭鬱鬱葱葱,空氣特別清鮮。這裏竹子的種類很多,這叫羅漢竹,這種大肚子的叫佛肚竹,這種叫琴絲竹„„東坡有詩云:“寧可食物肉,不可居無竹”,這裏的竹子為洲上添美景,更令人情趣盎然。這裏樹木的種類也多,每年深秋,洲上的梨樹,烏桕等樹由綠變黃和紅,燦若彩霞,豔麗如畫,因此,這個景點稱為“芳華秋豔”。 請大家向北看,那時香火鼎盛的元妙觀,是中國23間著名的道觀之一。它也為西湖添一美景。

【紅棉水榭】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又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島,叫紅綿洲,為什麼叫“紅棉洲”呢?這是因為這裏生長着許多蒼古奇麗的高大紅棉樹,紅棉學名木棉,屬錦葵科植物,你們聽過羅文唱的《紅棉》嗎?其歌詞是:“紅棉盛放,天氣暖洋洋,英姿勃發甚景仰,英雄樹力爭向上,氣質誰能擋;紅棉怒放,驅去嚴寒,花朵競向高枝放,英雄樣萬眾偶像,紅棉獨有傲骨幹;我正直無偏,英挺好榜樣,有上進雄心,堅決爭光;結棉子,借風飄,四方樹苗堅壯;紅棉盛放,天氣暖洋洋,英姿勃發堪景仰,英雄樹,力爭向上,紅棉獨有傲骨幹。”歌詞把紅棉的形態、風格和美景描寫得淋漓盡致。洲中水謝紅棉,使這裏形成“雲水空濛草樹妍,湖山幽賞曉晴天。繞亭花放紅於火,萬木叢中看木棉”的絕色景觀,稱為“紅棉水榭”。 “紅棉水榭”是西湖著名的景點之一,其面積約3000平方米。早在北宋年間,惠州知府陳稱於這個圓形小洲上建起了一座“湖光亭”,後被毀。清光緒年間,知府張桂聯、提督方耀在這裏建新亭,取名“水榭”。1921年章太炎遊西湖時,見這裏紅棉挺拔,便寫下“紅棉水榭”牌匾。抗日戰爭時期,“紅棉水榭”被炸。1944年重建。20世紀70年代,政府斥資建水上紅棉橋,與明月灣相接,同時建起紅棉賓館,環植垂柳,蒲葵等。XX年,政府再次撥款進行修茸,並建起露天舞台、展覽廳、酒吧、茶館等。每逢節假日,這裏人羣鼎沸,熱鬧異常,為紅棉水榭增添了新的活力。

各位遊客,今天惠州西湖的介紹就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