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水母宮導遊詞(精選3篇)

張家口水母宮導遊詞 篇1

在青島海底世界,我見到了許多的海洋生物。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魚,珊瑚,海星,海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水母。這裏有一個夢幻水母宮,它容納了世界上的許多種水母。小朋友們,大家知道嗎?原來在海洋之中,有二百多種不一樣的水母呢。它們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名字,而且發光時特別漂亮!

張家口水母宮導遊詞(精選3篇)

水母是無脊椎動動物,就是它的身體是軟軟的像沒骨頭一樣,很透明。它們有像雨傘一樣的大腦袋。平常,它們都是通過自己身體裏面一種特殊的物質,把雨傘吹起來,然後依靠風和海浪讓自己遊動的。最神奇的,就是每當有危險或者是遇到大風暴的時候,它們就會自己把雨傘裏的氣放掉,沉到海底去,等危險過去再充氣浮上來。它們可是海上風暴的專家呢,可以提前十五個小時就知道會有風暴來臨,很厲害吧?

水母雖然外表看起來很美麗,但是它們卻很兇狠。它們的觸手都有毒,如果被它們觸手上的毒汁碰到,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它們最怕海龜,因為海龜可以對付水母的觸手,水母總是成為海龜的美餐。許多水母都會發光,有藍色的綠色的還有彩虹一樣的顏色,遊在海里,簡直美極了!只是水母的壽命很短,一般只能活幾個星期就會死,很可憐!

海底世界真的很奇妙,等長大了,我一定要去海底世界探索。

張家口水母宮導遊詞 篇2

水母宮依山就勢,碧瓦朱門,宮前為青磚牌坊,上書“水母宮”三個金色大字,宮兩側有大型壁畫《出入回宮圖》。水母宮卧雲山下有一股噴湧清泉,水流清澈甘美,終年不涸,被稱為“大水泉”。此泉水為含鍶與偏硅酸的優質礦泉水,長期飲用,對身體極為有益。

水母宮是張家口皮都形成和興旺的見證。張家口歷來為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貿易互市的重要場所。特別是清雍正年間以後,張家口成為張庫大道的貿易集散地。張庫大道是指張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庫倫城(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貿易運銷路線,是繼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另一重要商道。張庫大道的繁榮,使張家口成為我國最大的毛皮集散地,被稱為“皮都”。大量的毛皮在張家口加工鞣製,必須有充足的優質水,於是人們發現了卧雲山下的這股泉水。經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軟,毛色錚亮,毛皮商因此財源茂盛,於是紛紛集資,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跨泉修建了這座水母宮。

清代統治者擴大張庫大道貿易,使張家口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毛皮集散地。所謂張庫大道,即張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庫倫城(今烏蘭巴托)的貿易通道。相傳水母娘娘路經卧雲山,乾渴思飲,四顧無水,便指地為泉,山巖遂為之裂隙,清泉自石上汩汩而出,有了卧雲山這一優質泉水,毛皮商用來鞣製皮革的水源便有了保障,且所制毛皮質高一等,為商人們帶來了滾滾財源,為感謝水母娘娘庇佑,皮革商們在乾隆年間便集資修起了這座水母宮。

張家口水母宮導遊詞 篇3

每年春天,我總要到水母宮遊覽。水母宮的景色雖然沒有五嶽名山那樣雄偉壯觀,更不像萬里長城那樣聞名於世,但它那獨有的美卻為山城人民所喜愛。它是張家口市風景中的一顆明珠。

四月下旬的一個星期日,我一大早就前往水母宮,飽覽那裏的春色。

來到水母宮的'山腳下,一座座翠綠的高山展現在眼前。它雖然不十分陡峭、兀立,但是在山腳下仰視那連綿起伏的山巒,猶如參差不齊的屏風立在遠處。這時,水母宮被籠罩在白茫茫的霧氣中,像仙境一般。也許是霧在飄移,我感到水母宮主峯“虎頭”在蠕動,在俯視着大地。“虎頭”旁的小山上有一排排長廊,在雲霧中像一條條長蛇盤旋在青山上。在大霧中,水母宮的廟宇卻隱約可見,好像水母娘娘正在偷看人間的春光。

中午,下起細細的春雨,我急忙躲進山腳下池塘旁的小亭中。這時,池塘中的倒影、山、樹、廟……頓時變得零亂、破碎、迷離了,然而綠色卻在水中永存。這時,山上的人都去避雨了,不像剛才那樣嘈雜、熱鬧,只有松柏、小徑與青山為伴。大自然這位母親正在繼續梳洗着水母宮這個孩子,樹、山、廟……這兒的一切都變得那麼綠,那麼新,那麼嫵媚,那麼充滿了生機。

悄悄地停了。一會兒,大陽出來了。從山下往上看,松柏顯得更加青翠;高山又活躍起來……咦,那是什麼?在閃着銀色的光芒,像是散落在綠地毯上數不清的珍珠。噢,原來是晶瑩的小水珠。

我踏着濕潤的'土地,沿着曲折的小徑,登上山頂。山下到處是綠色,我感到無比舒暢,禁不住高喊:“春天,我來了——哎嗨嗨——”

我要走了,願這聲音伴隨着美麗的景色到明年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