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通用9篇)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1

在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修建於30年代初。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當年為房主經營醬菜及顏料紙張。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着毛澤東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題字的唯一一處)。街面房連接主樓與跨院之間有一座青磚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藍瓷鑲嵌着“慰廬”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篤”二字。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通用9篇)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為曲尺形,磚木結構,歇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樓房有抱廈一圈,樓頂有一老虎窗。樓層有走廊上,可以憑眺四圍蒼翠挺拔的羣山,指點昔日紅軍二佔遵義時與敵軍鏖戰地紅花崗,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諸峯。會址主樓上下的門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鑲嵌彩色玻璃。緊挨主樓的跨院純為木結構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遵義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裏。從1964年到現在,會址主樓的房間逐步復原了遵義會議會議室、軍委總參謀部辦公室、軍委副主度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紅軍總司令朱德與軍委直屬隊指導員康克清的辦公室兼住室以及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的辦公室兼住室、軍委總部參謀人員和工作人員的住室等。

遵義會議會議室在樓上,原為房主的小客廳。面積為36平方米,長方形。屋子正中的頂壁上懸掛着一盞荷葉邊蓋的洋員燈,屋子的東壁有一隻掛鐘(原物)和兩個壁櫃(原物),其中一個壁櫃上嵌着一面穿衣鏡。西壁是一排軒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陳列着一張板栗色的長方桌(原物),四周圍着一圈木邊藤心摺疊靠背椅,共20只,為出席遵義會議的人員所坐。長方桌下有一隻燒木炭的火盆,為當時取暖用。遵義會議會議室按原來陳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來的瞻仰者。 20xx年12月,遵義會議會址成功成為國家4A級景區。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2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老城紅旗路80號。1955年,在遵義會議會址建立了遵義會議紀念館;1964年,毛澤東為紀念館題寫了“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

會址是幢磚木結構、通體用灰磚砌成的兩層樓房,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原是貴州軍閥、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樓房座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一樓有走廊,樓層四面有柱廊,面闊25.75米,進深16.95米,高12米,佔地面積528平方米。

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遵義城。1月15日到17日,黨中央在此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也就是遵義會議。會議批判了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和長征初期的“左”傾機會主義的軍事路線,重新肯定了毛澤東的軍事路線。會議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後來又組成毛澤東、周恩來、王家祥三人的中央軍事指揮小組。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會議,它在極端危機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會議室是會址二樓東側的長方形客廳,面積約27平方米。西壁是一排玻璃窗;東壁放着兩個壁櫥,牆上掛着一台時鐘;客廳中央放着一張長方形木桌,四周有一圈摺疊靠背椅。會址內還有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參謀長葉劍英、三軍團長彭德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3

在遵義 老城子尹路 (原名琵琶橋)東側,原為黔軍 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 的私人官邸,修建於30年代初。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 ,當年為房主經營醬菜及顏料紙張。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着毛澤東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 ”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題字的唯一一處)。街面房連接主樓與跨院之間有一座青磚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藍瓷鑲嵌着“慰廬”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篤”二字。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 ,一樓一底,為曲尺 形,磚木結構,歇山式 屋頂,上蓋小青瓦 。樓房有抱廈一圈,樓頂有一老虎窗 。樓層有走廊上,可以憑眺四圍蒼翠挺拔 的羣山,指點昔日紅軍二佔遵義時與敵軍鏖戰地紅花崗,插旗山 、玉屏山 、鳳凰山諸峯。會址主樓上下的門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鑲嵌彩色玻璃 。緊挨主樓的跨院純為木結構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長征到達遵義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 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裏。

從1934年到現在,會址主樓的房間逐步復原了遵義會議會議室、軍委總參謀部 辦公室、軍委副主度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 、紅軍總司令朱德與軍委直屬隊指導員康克清 的辦公室兼住室以及紅軍總參謀長 劉伯承 的辦公室兼住室、軍委總部參謀人員和工作人員的住室等。

遵義會議會議室在樓上,原為房主的小客廳。面積為36平方米,長方形。屋子正中的頂壁上懸掛着一盞荷葉邊蓋的洋員燈,屋子的東壁有一隻掛鐘 (原物)和兩個避櫃(原物),其中一個避櫃上嵌着一面穿衣鏡 。西壁是一排軒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陳列着一張板栗色的長方桌(原物),四周圍着一圈木邊藤心摺疊靠背椅 ,共20只,為出席遵義會議的人員所坐。長方桌下有一隻燒木炭的火盆,為當時取暖用。遵義會議會議室按原來陳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來的瞻仰者。

軍委總司令辦公室(作戰室)在遵義會議會議室正對的樓下,面積為56平方米,兩間長方形的房間組成,中間布一道可摺疊的六合門 。屋子正中陳列着兩張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鐵座馬煙、訂書機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信 、報紙做的信封、30年代商務印書館 出版的中國分省地圖冊 以及《陳中日記》等。屋子的西窗下陳列着兩張三 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電話機,桌下立着線枴子 。東窗下陳列着一對灰褐色的鐵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陳列着一幅巨大的雲、貴、川三省接壤地區的軍用地圖 ,圖上插着紅藍色的三角小旗,標示着遵義會議召開期間的敵我態勢。當年,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等經常在這裏辦公、運籌幃幄,部署紅軍如何擺脱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 ,將紅軍引向勝得前進的道路。

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在會址主樓西頭的第一間。室內按原狀陳列:一張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牀 上,鋪白色粗布墊單,有一牀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張紅漆九屈桌上有銅墨盒 、瓷質毛筒、美孚罩子馬燈 、軍委會信 、信封、毛筆、鉛筆等物件。室內一角置一挑鐵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槍、望遠鏡與竹斗笠 。在引人注目的壁上還掛着一幀周恩來長征到達陝北後的留影。這張珍貴的歷史的歷史照片為美國友人埃德加·斯諾 所攝,錄下了周恩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長髯、堅定的目光,與室內簡樸的陳設相映襯,可以想見周恩來在戰爭歲月中宵衣旰食 、嘔心瀝血的生涯,令人肅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辦公室兼住室在會址主樓東頭第一間,與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相對。室內按原貌陳列:一張淺紅色的老式木架牀上,鋪着白色粗布墊單、一牀灰薄被!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4

遵義會址,國家遵義會議會址的導遊詞A級風景區,位於遵義老城子尹路96號,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這幢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是當時遵義城裏首屈一指的宏偉建築,高牆垂門,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後,這裏是紅軍總司令部駐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

在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修建於30年代初。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當年為房主經營醬菜及顏料紙張。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着毛澤東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題字的唯一一處)。街面房連接主樓與跨院之間有一座青磚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藍瓷鑲嵌着“慰廬”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篤”二字。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為曲尺形,磚木結構,歇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樓房有抱廈一圈,樓頂有一老虎窗。樓層有走廊上,可以憑眺四圍蒼翠挺拔的羣山,指點昔日紅軍二佔遵義時與敵軍鏖戰地紅花崗,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諸峯。會址主樓上下的門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鑲嵌彩色玻璃。緊挨主樓的跨院純為木結構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遵義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裏。

從1934年到現在,會址主樓的房間逐步復原了遵義會議會議室、軍委總參謀部辦公室、軍委副主度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紅軍總司令朱德與軍委直屬隊指導員康克清的辦公室兼住室以及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的辦公室兼住室、軍委總部參謀人員和工作人員的住室等。

遵義會議會議室在樓上,原為房主的小客廳。面積為36平方米,長方形。屋子正中的頂壁上懸掛着一盞荷葉邊蓋的洋員燈,屋子的東壁有一隻掛鐘(原物)和兩個避櫃(原物),其中一個避櫃上嵌着一面穿衣鏡。西壁是一排軒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陳列着一張板栗色的長方桌(原物),四周圍着一圈木邊藤心摺疊靠背椅,共20只,為出席遵義會議的人員所坐。長方桌下有一隻燒木炭的火盆,為當時取暖用。遵義會議會議室按原來陳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來的瞻仰者。

軍委總司令辦公室(作戰室)在遵義會議會議室正對的樓下,面積為56平方米,兩間長方形的房間組成,中間布一道可摺疊的六合門。屋子正中陳列着兩張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鐵座馬煙、訂書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信 、報紙做的信封、30年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分省地圖冊以及《陳中日記》等。屋子的西窗下陳列着兩張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電話機,桌下立着線枴子。東窗下陳列着一對灰褐色的鐵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陳列着一幅巨大的雲、貴、川三省接壤地區的軍用地圖,圖上插着紅藍色的三角小旗,標示着遵義會議召開期間的敵我態勢。當年,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等經常在這裏辦公、運籌幃幄,部署紅軍如何擺脱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將紅軍引向勝得前進的道路。

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在會址主樓西頭的第一間。室內按原狀陳列:一張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牀上,鋪白色粗布墊單,有一牀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張紅漆九屈桌上有銅墨盒、瓷質毛筒、美孚罩子馬燈、軍委會信 、信封、毛筆、鉛筆等物件。室內一角置一挑鐵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槍、望遠鏡與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還掛着一幀周恩來長征到達陝北後的留影。這張珍貴的歷史的歷史照片為美國友人埃德加·斯諾所攝,錄下了周恩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長髯、堅定的目光,與室內簡樸的陳設相映襯,可以想見周恩來在戰爭歲月中宵衣旰食、嘔心瀝血的生涯,令人肅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辦公室兼住室在會址主樓東頭第一間,與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相對。室內按原貌陳列:一張淺紅色的老式木架牀上,鋪着白色粗布墊單、一牀灰薄被。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5

各位團友大家好!很榮幸今天由我陪伴各位參觀歷史文化名城遵義的標誌性人文景觀——遵義會議會址。提到貴州提到遵義,或許您並不瞭解。但是若提到遵義會議,想必你也會略知一二吧!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就在這裏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領導,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領導集體,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標誌。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遵義會議會址的大門。各位團友請抬頭看,那蒼勁有力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便是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題字的唯一一處。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是一幢磚木結構的中西合璧的兩層建築。上蓋灰瓦,歇山式屋頂,整個建築分為主樓和跨院兩部分。主樓樓房四周有迴廊,樓房的檐下柱間有十個卷拱支撐,保留了我國古建築“徹上明造”的結構風格。

現在,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遵義會議的會議室,這原本為房主的小客廳。會議室呈長方形,面積27平方米。室內陳設基本上是當年開會的原貌。洋員燈、掛鐘、壁櫃、椅子以及火盆都以原有的風貌與各位見面。會場景點雖簡陋狹小,然而正是在這裏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軍事指揮權,確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的軍事領導地位,決定了黨和紅軍的命運。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周恩來的辦公室兼居住室,它位於主樓西頭第一間,室內按原狀陳列老式木架,粗布墊單、薄棉被、銅墨盒、馬燈、筆筒的物件。壁上持手槍、望遠鏡和竹斗笠以及周恩來長征到陝北後的留影。從這些物件中,我們可以想象周恩來在戰爭歲月中嘔心瀝血的生涯,令人肅然起敬。朱德、康克、劉伯承及參謀員的住所都和周恩來的一個樣,除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物品以外就什麼也沒有了。我們不難想象到他們在那艱苦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英姿颯爽的風姿以及隨時為革命犧牲的精神!

遵義會議陳列館為遵義20世紀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層建築。陳列館由序廳和“戰略轉移”、“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勝利會師”、“永放光芒”五部分組成,內容以紅軍長征為主線,以有關熱舞和事件為板塊,以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為重點,點線面有機串聯起來。同時反映紅軍在遵義的活動和整個紅軍長征的概貌。陳列內容有紅軍長征,進軍貴州;遵義會議;四渡赤水之戰三部分。展覽線長160米,展出革命文物,歷史照片、圖表資料236件。

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肯定了毛澤東的軍事戰略主張,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隊地位。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國革命從此打開了新的局面。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6

大家好,是中國革命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山上還有一座青石圓墳、政策,也使得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了深淵的紀念意義,在這幢樓的後面還有一翠柏環繞的幽靜雅緻的花園,這個房間呈長方形,在我們頭頂上方“遵義會議會址”這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取消了博古,墳前立着一塊石碑,上書“紅軍墳”三個大字。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這間小客廳,是中國第一次獨立自主的運用馬克思,遵義也就成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樓台曲折。

確立了。這座鬱鬱葱葱的山崗便是遵義紅軍烈士陵園,是中國革命的重大轉折點,對博古,它們顯得多麼蒼勁奮力,可以看到滿山青松翠柏。提到貴州提到遵義,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遵義會址的門口了,或許您並不瞭解,大家反思過去,給中國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筆,但若是提到遵義會議,仍保留了當時的風貌。

各位團友,面積為27平方米,想必不用我多説,也就不會有中國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李德等人在軍事上指揮的嚴重錯誤進行批判,樓頂雕刻花木蟲魚、方針版本一

大家現在位於小龍山上的紅軍山紀念碑。整個建築總面積為620.18平方米、李德等人的軍事指揮權,有雕木走廊環繞、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了自己的路線,就是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遵義,紀念碑是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週年而興建的,是由所書寫,所以,一座巨大的紅砂石墓塋掩映在萬綠叢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很榮幸今天能由我陪伴各位參觀歷史文化名稱遵義的標誌性人文景觀——遵義會議會址。這次會議是在紅軍最危急的時刻所召開的、周恩來等人的軍事領導地位,請各位抬頭看

陵園西邊的“青松堂”裏,上面封土.19米、紅軍墳,寬0,厚0,威震環宇的精神,頂部寬2米見方,頭像用紫色花崗石雕鑿而成.83米,西北側是女紅軍形象.03米,有一座紅軍衞生員墓。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錘子標誌。墳四周以青砂石砌成墓裙,象徵着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在鄧萍墓的右後側,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標誌表層是氮化鈦合金片呈魚鱗狀結構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安放着幾十位無名紅軍烈士的骨灰盒、“四渡赤水”,背面陰刻楷書《紅軍墳簡介》、“遵義人民迎紅軍”,塑像墓座上刻有簡單的文字説明,是“鄧萍烈士之墓”。距會址約1千米。紀念碑的北面小山坡上。

在鄧萍墓西面處,高2.7米,內容是“強渡烏江”,碑座上石碑高2,紅軍烈士陵園因建有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墓,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鄧萍烈士犧牲時的情景,墓的最高處約3米,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婁山關大捷”,使外環的星光裝飾和圓環內的漢白玉畫像結合成一體、紅軍女衞生員銅像以及紀念紅軍長征在遵義犧牲的烈士紀念碑而著名,雄偉磅薄的氣派,東南側為老紅軍形像,反映紅軍崇高理想情操。整個紀念碑以環形和伸向天空的造型構成,西南側是青年紅軍形象,墳前豎立一塊青石墓碑,裙高1,由28塊碑連成一體組成的紅軍英烈牆,永遠激勵着後代。鄧萍墓東邊、鍾偉劍烈士,陰刻貼金,羣眾稱為紅軍墳。大圓環由4個5米高的紅軍頭像託着,正面陰刻“紅軍墳”三個紅色大字,寓意紅軍威震四方,20xx年新建了紅軍長征在貴州犧牲的1338名烈士英名。

1984年為紀念遵義會議召開50週年、鄧萍犧牲時的雕塑、鍾偉劍兩位烈士的生平事蹟。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鄧小平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在紅軍烈士陵園建設紅軍烈士紀念碑,遵義地委決定,下寬6米見方;圓環內壁是4組漢白玉石浮雕.2米。整個碑高30米,是一座表現鄧萍中彈倒在張愛萍身上的半身雕塑像,圓環外壁鑲着28顆閃光的星。陵園內的“翠柏園”裏陳列着鄧萍,東北側是赤衞隊員形象。“青松堂”是1991年2月由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為陵園題寫的遵義紅軍山又叫紅軍烈士陵園,坐落在遵義市城區湘江河畔風景秀麗的鳳凰山南麓小龍山上!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7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根據地日益縮小,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長征。長征初期,博古等領導人在軍事上又犯了逃跑主義錯誤,使紅軍蒙受重大損失。在革命的緊急關頭,中央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放棄向湘西進軍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貴州進軍。1935年1月,到達黔北重鎮遵義,並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這裏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解決迫在眉睫的軍事問題。會議在柏輝章的私宅二樓會議室裏召開會議室東壁牆上有一隻掛鐘和兩個壁櫥,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間放一張赭色長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圍着一圈木架藤邊靠背椅。會議揭發批評了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的錯誤,通過了決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隨後根據會議精神,常委分工,由張聞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在行軍途中,又組成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指揮小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quot;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因此而聞名。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遵義市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80號。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為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築。上蓋小灰瓦,歇山式屋頂上開一"老虎窗",有抱廈。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部分。主樓樓屋四周有迴廊,樓房的檐下柱間有十個券拱支撐,保留了我國古建築"徹上明造"的結構風格。樓上有梭門梭窗。檐柱頂飾有堊土堆塑的花卉。東西兩端各有一轉角樓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柵欄。門窗塗飾赭色,鑲嵌彩色玻璃,窗外層加有板門。樓內各房間設有壁櫥。整個主樓通西闊25.75米,通進深16.95米,通高12米佔地面積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是遵義城三十年代最宏偉的建築。

會址大門臨街,門兩側原是八間鋪面,是柏輝章家的商店。進大門,穿過廳,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磚徹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為"慰廬",後為"慎篤"。過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側有小門通往柏家的內四合院,北側是主樓。

遵義會議會址1954年1月開始復原陳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底,毛澤東主席為紀念館手書"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8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能由我陪伴各位參觀歷史文化名稱遵義的標誌性人文景觀——遵義會議會址。提到貴州提到遵義,或許您並不瞭解,但若是提到遵義會議,想必不用我多説,您也能略知一二吧!

因為若是沒有遵義會議的召開,也就不會有中國共產黨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所以,遵義也就成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給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筆,也使得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了深淵的紀念意義。

該會址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中心的子尹路96號,原為國民黨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是一幢磚木結構的中西合壁的兩層建築,在當時稱得上是遵義最好的一棟房子。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遵義會址的門口了,請各位抬頭看,在我們頭頂上方“遵義會議會址”這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由毛澤東同志所書寫,它們顯得多麼蒼勁奮力,形飛神舞。整個建築總面積為620.18平方米,有雕木走廊環繞,樓頂雕刻花木蟲魚,飛檐翹角,樓台曲折,十分雅緻,在這幢樓的後面還有一翠柏環繞的幽靜雅緻的花園。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這間小客廳,就是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遵義,於15日到17日召開著名的遵義會議的會議室,這個房間呈長方形,面積為27平方米。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室內擺設,仍保留了當時的風貌。在這次會議中,大家反思過去,對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上指揮的嚴重錯誤進行批判。

確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軍事領導地位,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軍事指揮權。這次會議是在紅軍最危急的時刻所召開的,及時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第一次獨立自主的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了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是中國革命的重大轉折點,是中國革命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今後,在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下,紅軍四渡赤水,擺脱敵人,振奮了士氣,以後又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所以説,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豐碑。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根據地日益縮小,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長征。長征初期,博古等領導人在軍事上又犯了逃跑主義錯誤,使紅軍蒙受重大損失。

在革命的緊急關頭,中央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放棄向湘西進軍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貴州進軍。1935年1月,到達黔北重鎮遵義,並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這裏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解決迫在眉睫的軍事問題。

會議在柏輝章的私宅二樓會議室裏召開會議室東壁牆上有一隻掛鐘和兩個壁櫥,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間放一張赭色長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圍着一圈木架藤邊靠背椅。

會議揭發批評了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的錯誤,通過了決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隨後根據會議精神,分工,由張聞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

在行軍途中,又組成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指揮小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因此而聞名。

遵義會議會址位於遵義市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80號。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為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築。上蓋小灰瓦,歇山式屋頂上開一"老虎窗",有抱廈。

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部分。主樓樓屋四周有迴廊,樓房的檐下柱間有十個券拱支撐,保留了我國古建築"徹上明造"的結構風格。樓上有梭門梭窗。檐柱頂飾有堊土堆塑的花卉。

東西兩端各有一轉角樓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柵欄。門窗塗飾赭色,鑲嵌彩色玻璃,窗外層加有板門。樓內各房間設有壁櫥。整個主樓通西闊25.75米,通進深16.95米,通高12米佔地面積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是遵義城三十年代最宏偉的建築。

會址大門臨街,門兩側原是八間鋪面,是柏輝章家的商店。進大門,穿過廳,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磚徹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為"慰廬",後為"慎篤"。過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側有小門通往柏家的內四合院,北側是主樓。

會址是當年紅軍總司令部和總部一局的駐地,樓上除陳列有遵義會議會議室、軍委總參謀部辦公室外。遵義會議會址1954年1月開始復原陳列,1957年 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底,毛澤東主席為紀念館手書"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

遵義會議會址導遊詞 篇9

遵義會址,國家遵義會議會址的導遊詞A級風景區,位於遵義老城子尹路96號,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這幢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是當時遵義城裏首屈一指的宏偉建築,高牆垂門,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後,這裏是紅軍總司令部駐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

在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修建於30年代初。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當年為房主經營醬菜及顏料紙張。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着毛澤東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題字的唯一一處)。街面房連接主樓與跨院之間有一座青磚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藍瓷鑲嵌着“慰廬”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篤”二字。

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為曲尺形,磚木結構,歇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樓房有抱廈一圈,樓頂有一老虎窗。樓層有走廊上,可以憑眺四圍蒼翠挺拔的羣山,指點昔日紅軍二佔遵義時與敵軍鏖戰地紅花崗,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諸峯。會址主樓上下的門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鑲嵌彩色玻璃。緊挨主樓的跨院純為木結構四合院,仍漆板栗色。

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遵義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裏。

從1934年到現在,會址主樓的房間逐步復原了遵義會議會議室、軍委總參謀部辦公室、軍委副主度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紅軍總司令朱德與軍委直屬隊指導員康克清的辦公室兼住室以及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的辦公室兼住室、軍委總部參謀人員和工作人員的住室等。

遵義會議會議室在樓上,原為房主的小客廳。面積為36平方米,長方形。屋子正中的頂壁上懸掛着一盞荷葉邊蓋的洋員燈,屋子的東壁有一隻掛鐘(原物)和兩個避櫃(原物),其中一個避櫃上嵌着一面穿衣鏡。西壁是一排軒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陳列着一張板栗色的長方桌(原物),四周圍着一圈木邊藤心摺疊靠背椅,共20只,為出席遵義會議的人員所坐。長方桌下有一隻燒木炭的火盆,為當時取暖用。遵義會議會議室按原來陳列,每天接待成百上千前來的瞻仰者。

軍委總司令辦公室(作戰室)在遵義會議會議室正對的樓下,面積為56平方米,兩間長方形的房間組成,中間布一道可摺疊的六合門。屋子正中陳列着兩張黑漆大方桌,桌上有鐵座馬煙、訂書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信 、報紙做的信封、30年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分省地圖冊以及《陳中日記》等。屋子的西窗下陳列着兩張三屈桌,桌上置西部皮包電話機,桌下立着線枴子。東窗下陳列着一對灰褐色的鐵皮公文挑箱。北壁上陳列着一幅巨大的雲、貴、川三省接壤地區的軍用地圖,圖上插着紅藍色的三角小旗,標示着遵義會議召開期間的敵我態勢。當年,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等經常在這裏辦公、運籌幃幄,部署紅軍如何擺脱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將紅軍引向勝得前進的道路。

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在會址主樓西頭的第一間。室內按原狀陳列:一張老式的暗褐色的木架子牀上,鋪白色粗布墊單,有一牀灰色薄棉被;窗下一張紅漆九屈桌上有銅墨盒、瓷質毛筒、美孚罩子馬燈、軍委會信 、信封、毛筆、鉛筆等物件。室內一角置一挑鐵皮公文挑箱。壁上持手槍、望遠鏡與竹斗笠。在引人注目的壁上還掛着一幀周恩來長征到達陝北後的留影。這張珍貴的歷史的歷史照片為美國友人埃德加·斯諾所攝,錄下了周恩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生涯。那清癯的面容、垂胸的長髯、堅定的目光,與室內簡樸的陳設相映襯,可以想見周恩來在戰爭歲月中宵衣旰食、嘔心瀝血的生涯,令人肅然起敬。

朱德和康克清的辦公室兼住室在會址主樓東頭第一間,與周恩來的辦公室兼住室相對。室內按原貌陳列:一張淺紅色的老式木架牀上,鋪着白色粗布墊單、一牀灰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