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導遊詞(通用18篇)

動物園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今天我給大家來做導遊。

動物園導遊詞(通用18篇)

第一站,我們先到老虎山。看,前面那座大山就是老虎山,大家跟我走。這座老虎山面積較大,老虎眾多,千萬不要走失。看那邊山腳有兩隻老虎,它們正在休息。你們看,它頭上那個“王”字多麼威風埃那邊山頂也有一隻老虎,大家仔細觀察,是不是跟書中説的很一樣。山上空氣清新甜潤,地上也很乾淨,大家千萬不要破壞。大家細心看,會發現很多老虎的。

下一站,我們去鱷魚島。

瞧!遠處那個大湖中心的小島,上面有許多鱷魚。看,這些鱷魚真懶呀,張開嘴都不想合上。

接下來,我們去獅子洞,進了那座小假山,裏面有一個很長的洞,穿過洞,就能看到許多獅子。

這隻獅子多麼大呀,它就是獅子洞的王。瞧它身上多麼健壯,往那裏一卧,跟一個將軍一樣。

我們接下來要到大象館了,看這隻大象,腿粗得像一根柱子,身高如同一個半人。大家可以撫摸它的背。瞧,那隻小象,它正在那裏左顧右盼。

大象館已是本動物園最後一處景點了,今天的旅途很順利,希望我們以後還能見面,再見!

動物園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野生動物園,五四你們的導遊。

北京野生動物園位於大興區萬畝森林,距市區約40公里。園裏飼養了兩百多種動物,數量上萬只,是帶小朋友參觀和學知識的樂園。園裏很多動物都採用散養的方式,可以坐鐵籠車近距離觀察動物,還可以進行餵養,趣味十足。

北京野生動物園面積很大,縱深約有1.5公里,行進一圈兒約有4公里。景區的大門位於西側,從西側進門後有兩條路線,分別為南線和北線,在南線和北線的深處都通向內部的散養區。一般的遊玩路線為從南線步行進入,先遊玩南線各區域。然後乘坐餵養車穿過散養區,再從北線步行遊玩而出,遊玩整個動物園大概需要半天時間。

從位於西側的動物園大門進入,南線就位於左右邊,沿路步行即可,南線需要步行的距離大約有1公里,這裏的動物是按照一般動物園的場館方式飼養和展覽的,可以隔着玻璃觀賞。主要的場館有獅虎館、獅狒館、猴子館等,可以一一觀賞,還能看到獅子與狒狒共處一室的場景。

南線的盡頭處是一個動物表演場,可以在此觀看動物表演,有狗熊雜技、猴子騎車、獅子鑽圈等項目,非常有趣。表演每次大約持續半小時時間,每天有多場,入館之前建議先了解好表演的時間。

看過動物表演後便來到動物散養區,這裏需要乘車遊覽。餵養車可以近距離觀察動物,還可以餵養動物。遊覽車上一般會有備好的胡蘿蔔等食物,乘車經過熊、斑馬、虎、狼、非洲動物等散養區域,可以隔着鐵籠用食物餵養動物,近距離與動物互動,不過要注意不能把手伸出籠外,以免危險。此處乘車的時間大約半小時左右。

車行的終點即是北線的起點,這裏首先有一個迷你動物散養區,可以租電瓶車進入遊玩,一般租用電瓶車半小時,約需70元。這裏的動物都比較安全,可以餵養羊駝、鹿等食草動物,還可以和動物互動。此處喂料需要單獨購買,一桶約20元。

遊玩過後便沿着北線一路向西步行遊覽,北線上多為鳥類展館,可以看到火烈鳥、孔雀等多種美麗的鳥類,還有可以與人對話的鸚鵡,十分有趣。北線上有一座水禽湖,在樹影時間有天鵝等鳥類在湖中漫遊,環境悠然美麗。北線需要步行的距離大約1.5公里,終點處即回到了景區的大門,可以從此處離開。

除此之外,在景區大門口和動物表演區附近還有兩個兒童遊樂園,可以讓小朋友和一些小動物接觸互動,帶小朋友前來的遊客可以前去遊玩。

好,遊客朋友們,今天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動物園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我是你們的導遊。

位於北戴河海濱區內,面積334公頃,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森林覆蓋率最高,自然環境最優美的野生動物園。園內放養着80餘種5000多隻動物,有世界珍禽名獸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東北虎、非洲獅、長頸鹿、斑馬、棕熊、黑天鵝等,置身其間,您會得到迴歸自然界的全新感覺。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充分利用林海、綠地為各類野生動物提供休養生息的樂園,模仿各種動物的原生環境,在充分保護和利用現有資源的條件下,將動物分區隔離散放,營造返樸歸真、迴歸自然的氛圍,形成人與自然相融的旅遊特色。100餘種5000多頭(只)野生動物在模擬的原生環境中悠然自得,盡顯它們的野性和活力,遊人或與動物直接接觸或乘車穿梭於各類動物生活小區,人在遊車上,車在獸中行,十分新奇、刺激。“從前人看籠中獸,今日獸看車中人”正在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的生動寫照。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總投資1.6億元,已建成園門景區、籠養動物區、猛獸區、非洲動物區、猴園、娛樂中心廣場、草食動物區、動物幼兒園、孔雀園、百花園、遊禽園、涉禽園、走禽園等景區二十多處。經過幾年的運營,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野生動物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逐年提高,先後榮獲“秦皇島市科普教育基地”、省市兩級“文明旅遊風景區(點)示範點”、“三星級文明窗口單位”和“河北省優秀企事業單位”等光榮稱號,並於20xx年底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點)”,20xx年4月秦皇島野生動物園又成功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使企業在管理和檔次上都上了一個新台階。

為提高景區品位,豐富展出內容,20xx年底,野生動物園又投資1200多萬元對園區進行改造擴建,新增白虎園、小獅虎園、袋鼠園、動物大巡遊等項目。這些項目的完成,極大地豐富了野生動物園的展出內容,增強了觀賞效果,提高了景區的檔次和品位,使之在規模和檔次上都成為全國動物園行業之最。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以保護野生動物為企業宗旨,以“遊客至上,服務第一”為服務理念,引發人們熱愛自然、熱愛動物的情趣,培養人們關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營造人與自然相融、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樂園,給人們提供接近自然、瞭解動物的良好機會,帶給您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感覺,圓您一個久遠的夢……

好,遊客朋友們,秦皇島野生動物園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動物園導遊詞 篇4

大連森林動物園位於大連市南部海濱白雲山風景區內,佔地面積7。2平方公里。展出包括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非洲野狗、犀牛、亞洲象、長頸鹿、斑馬等在內的珍稀動物200餘種,3000多頭(只)。

一期工程圈養區於1997年開園,規劃面積80公頃。由食草動物區、虎山、靈長類展區、熊山、亞洲象館、熊貓館、兩爬館、綜合區、園外園等功能分區組成。其中海拔259。6米高的西山攬勝、雁水湖、鳥園、銀河廣場等充分展示了大連森林動物園以森林、花園、動物園的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無窮魅力。動物表演是森林動物園的特色景觀。圈養區內設有綜合動物表演場、海豹表演場、鳥類表演場、猛獸表演場等四座表演場,每日循環演出精彩的動物表演節目。

二期工程散養區於20__年開園,規劃面積100公頃,以大種羣散放動物為主。20__年,大連森林動物園實施了大規模的園區升級改造工程。改造後,散養區分為步行區和動物放養區。步行區有泰國風情大象表演場、10000平方米熱帶雨林館、小動物村、斜拉步行橋、谷底花園等設施動物放養區為非洲區、混養區、野狗區、熊區、獅區、虎區等6個功能分區。並新建水系、人與動物互動平台,觀光棧橋,體驗“棧橋悠然行,羣獸盡眼底”的空中俯瞰動物感覺。

特點:“綠色、生命、森林、野趣”。大連森林動物園是城市中最大的動物園,是鬧市區中的天然氧吧。是全國唯一一處“動物在森林裏,森林在大海邊”的城市森林動物園。

圈養區和散養區之間由總長1250米、高度259。6米、166個吊箱組成的大連市最長空中索道連接。乘索道,登山巔,南觀浩瀚大海,西眺迷人的星海廣場,北望高樓鱗次櫛比的市區,東看虎灘日出,令人心曠神怡。

大連森林動物園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並在同行業中首家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國際環境保護專家稱:大連森林動物園是一座“讓人類生活在沒有污染的城市環境中,讓動物生活在沒有人類干擾的自然環境”的高品位動物園。

動物園導遊詞 篇5

深圳野生動物園於1993年9月28日正式開業,建於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湖畔,佔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神奇地方。是中國放養式的野生動物園,也是我國集動物園、植物園、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環境風景區。園內有奇異多姿的飛禽走獸,幽雅恬靜的自然環境,佈局獨特的園林設計,還曾榮獲國務院授予的“中華之最”光榮稱號。

深圳野生動物園

深圳野生動物園這塊神奇土地,就像鑲嵌在深港都市一顆璀璨奪目的綠色明珠。這裏百鳥樂園羣鶯亂飛,燕舞娟啼,裝點良辰美景;長臂猿、黑猩猩、紅猩猩、山魈等組成世界珍稀猿 猴村,中外猿聲彼伏此起,烘托綠 水青山。水禽湖畔山為水峙,水為山映,鴛鴦戲水,天鵝起舞。海獅表演、鳥類表演、馬戲表演、羣虎羣獅羣象表演,場場表演新奇有趣;虎山、獅山、熊山、豹 山、狼山,山山猛獸險象環生。

猛獸谷

深圳野生動物園於20xx年全新改造原猛獸區,將乘車式遊覽改為玻璃廊橋式自由參觀,並命名為“猛獸谷”。改谷分12個區域,佔地5萬平方米,橋面高2.3米,雙層鋼化玻璃(厚2釐米)堅硬無比。800米長廊全無遮攔,3大觀景平台各具特色,驚險玻璃登道六面懸空,各窗喂猛虎,橋頭釣狗熊,與雄獅拔河,觀猛獸百態,令遊客有“臨橋觀虎鬥,隔窗聽獅吼”之感。

珍稀鳥街

10餘種珍稀鳥類,時而在水面上盤旋,時而俯衝入水叼出小魚,時而停在淺水中。一個環繞沈城的優美的綠色生態環境已經形成。

百獸盛會

百獸彩車大巡遊聲勢浩大振奮人心,而四座表演場館均安排多場精彩的動物表演,每天下午近40分鐘的大型動物廣場藝術《百獸盛會》。

熊貓莊園

被譽為“活化石”的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動物。性情温順、姿容可掬、行動逗人喜愛的大熊貓是人們非常喜愛的野生動物之一;綠草如茵的草地,憨態可愛的小熊貓,有的正在蹣跚學步,有的正津津有味的品嚐“嫩竹”美餐。

草食區

草食區的動物成員:亞洲象、羊駝、巖羊、大羚羊、野驢、白尾牛羚、河馬、梅花鹿、斑馬、梅花鹿、鴕鳥、馬鹿。

長頸鹿區

長頸鹿區位於食草區的上方,內有白犀、犛牛、長頸鹿、白長角羚、雙峯駝等動物。

浣熊區

浣熊區裏面主要的動物成員有:黇鹿、小麂、浣熊、禿鸛、鴯鶓、珍珠雞、維多利亞鳳冠鳩。

動物學科普館

動物學科普館於1998年11月8日開放,科普館佔地八百多平方米,耗資二千萬元。主展廳由圖片部分、動物標本、動物大百科觸摸屏三大部分組成。

展出鳥獸蟲標本近四百多件,陳列方式採取了模擬自然生態環境的先進手法,按不同生活習性,設計了 各類動物在自然界自下而上的環境,行動逼真得把動物的生活情景反映出來。

海洋天地

目前展出的有海豚、非澳海獅、加州海獅、白鰭鯊、黑鰭鯊、檸檬鯊、護士鯊、龍膽魚、“海怪”(學名海鱟)、黑鰩等多種海洋動物,並將繼續擴建和引進新的海洋動物品種。

海洋劇場裏的大型海洋動物歌舞劇將維亞高空雜技、高空滑稽驚險跳水、海洋動物表演、陸地動物表演等多種舞台技術與精彩的動物表演有機結合在一起!海洋劇場大型看台能同時容納3000餘人,表演中呈現的高空瀑布,演出所用的航架其高度和跨度,更是國際罕見。

動物園導遊詞 篇6

第一部分:自我介紹——自信大方的劉航

大家好!我是四年二班的劉航,我是一位活潑開朗、自信大方的女孩。我非常喜歡旅遊,每到放長假的時候,我的父母都會帶我出去旅遊,這既讓我開闊了眼界,又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下面我就把去北京海洋館的經歷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第二部分:北京海洋館總體感知

北京海洋館坐落在北京動物園內長河北岸,佔地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4.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集觀賞、科普教育和休閒娛樂為一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內陸水族館。

北京海洋館場館外形採用了別具一格的“海螺”形狀,色彩以藍色為基本色調,代表了神祕浩瀚的海洋。它的內部設計也別具匠心,屋頂均為網架結構,並採用藍色進行裝飾,將一個蔚藍色的世界呈現在人們面前。

第三部分:具體介紹北京海洋館

1、北京海洋館內共分六個不同內容的展示場館,分別命名為雨林奇觀、觸摸池、海底環遊、鯊魚館、鯨豚灣和海洋劇院。臵身其中,人們不但可以領略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還可親身感受人類與海洋的關係。 2、走進雨林奇觀展示館,飛流直下的瀑布,涓涓細流的小溪,蟲鳴鳥語,使遊客好像臵身於神密的亞馬遜原始森林。隨着自然地勢的變化起伏,22個大大小小的展示缸,錯落有致地鑲嵌其中,不留人工痕跡。從錦鯉魚到如霞似錦的血鸚鵡,令人不寒而慄的食人魚,通體透明的玻璃貓,雍容的紅龍魚,還有銀龍魚、胭脂魚等等,這裏共展示了100多種雨林及內陸河川的淡水魚類。 血鸚鵡是一種比較膽小怕人的熱帶魚,體長大約30釐米。血鸚鵡雖然會產卵,但是孵化不出小魚。其中有一種外觀像心型但沒有尾巴的血鸚鵡最為名貴。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食人魚長着鋭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骨頭為止。 玻璃貓魚的名字的源於全身透明和生長在嘴部的兩根長長的好像貓的胡

子的觸鬚。它們遊得很快,水晶般透明的軀體輕微地擺動。平時,不仔細觀察,是很不容易發現它們的蹤影的,至多看到一付魚類骨骼在飄動,也因此,它的另一個名字被稱為“幽靈魚”。 3、觸摸池是北京海洋館導遊最有特色的遊覽項目之一。觸摸池全長36米,象徵着屈曲綿延的海岸線。這裏棲息着淺水海域生物。有軟體動物紅螺、七角螺、馬蹄螺等,有棘皮動物海蔘、海膽和海星,還有古老的節肢動物“鱟”。海龜池裏面則有活潑可愛、追逐嬉戲的綠海龜。觸摸池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允許遊客和海洋生物親密接觸,在這裏遊人可以輕輕地觸摸這些來自大海的朋友,盡情領略來自大海的柔情。

海蔘原名沙瀝,它那細長的、肉乎乎的身上長滿了肉刺,很像一根黃瓜,人們形象地稱它為“海瓜”、“海黃瓜”。海蔘是一種古老的軟體動物,至少已有5000萬年以上的生存史,雖然它其貌不揚,但它價值昂貴,是一種珍貴的海產品。 海星主要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動物,而且從其外觀和緩慢的動作來看,很難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種貪婪的食肉動物,當它發現獵物以後,就把觸手搭在獵物身上,避免獵物逃跑。然後用觸手打開殼,伸出位於底盤的胃,將獵物消化。

有“海中活化石”之稱的鱟,是一種生活在海洋裏的節肢動物,它的血液是藍色的。它出現在古代泥盆紀,四億年來形態沒有變化,所以被稱為活化石。它的一切器官都隱藏在鋼盔似的硬殼底下,殼比蟹殼還要堅硬,四周有刺,把身體保護得非常周密。

4、走出觸摸池,來到了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項目——海底環遊,它將帶您漫步於海底世界,感受海洋生物給您帶來的震撼。這裏有一條120米亞洲最長的海底隧道,遊人可以站在自動扶梯上從蔚藍的人工海水下穿過,通過巨大的弧型玻璃觀看水中的漂亮的珊瑚和各種海洋生物自由自在地在頭頂上游來游去。

32個展缸向遊客展示了地球上最具代表性海域的觀賞魚類,讓遊客作了一次奇妙的環球海洋旅行。優雅的圓斑擬鱗魨、色彩絢麗的小丑魚、外表醜陋的石頭魚……,向遊客展現了一個生物和諧共處的美好世界。在這裏遊客可觀賞到別處無法看見的來自美國加利福利亞海洋森林的珍貴魚種紅寶石。還可看到瀕危珍稀的鸚鵡螺, 以及在地球上存在了一億多年的古老生物鷹嘴鰩。

鰩和鯊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唯一的區別在於它們體型、鰓和吻的位臵不同。因為具有強壯而扁平的身體,鰩有時被稱做扁鯊。胸鰭異常地寬大,一直延伸到頭部。它們通過煽動寬大的胸鰭游泳,看起來像在水中飛翔,被稱為“海底大鳥”。

石頭魚的身體厚圓而且有很多瘤狀突起,好象蟾蜍的皮膚。體色隨環境不同而複雜多變,象變色龍一樣通過偽裝來欺騙敵人,從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它的眼睛很特別,長在背部而且特別小。不注意看的話,真的會把它當成一塊石頭。

5、許多電影或文學作品都習慣於把鯊魚描寫成噬血成性,瘋狂兇殘的動物,走進鯊魚館,這裏並沒有想象中的陰森恐怖。這裏有性情温順的豹紋鯊,體型修長的檸檬鯊,還有高鰭真鯊、護士鯊、烏翅真鯊,它們遨遊在水中,向遊客們展示着優雅的身姿。 6、鯨豚灣是海洋動物的家。在展區內的牆上開了兩扇大窗户,遊客在這裏可以看見虎鯨、海豚、海獅在裏面游來游去。有人為觀眾講解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開放式的設計使遊人可以和這些來自海洋深處的朋友面對面地交流。 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它的上下頜各有很多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少則幾頭,多則幾百頭。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羣、聰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動物。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腦是動物中最發達的。海豚的游泳速度是人類比不上的,可達每小時40公里,相當於魚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7、可容納3000多位觀眾的大型室內動物表演劇場,是最受遊客喜愛的地方。海洋劇場是一個室內的扇形劇場。劇場中間是一個大水池和舞台,觀眾席分上下兩層。

海洋劇場總能引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搖搖晃晃、憨態可掬的海獅表演滑稽、幽默,逗人喜愛。當海豚們出場時,水下的海豚以驚人的速度象魚雷一樣衝了出來,來到水池中央同時騰空而起,帶起一串晶瑩的水珠。海豚們個個身懷絕技,他們精彩的演出讓觀眾們歡呼雀躍,不願離去。

第四部分:結束語

旅遊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讓我變得更加親近自然、熱愛生活。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再接再厲,更加細心地記錄我的旅遊生活,當然我也會無私地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和收穫。我的展示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動物園導遊詞 篇7

哈嘍!親愛的遊客們,我是長隆動物園的導遊,姓楊,大家叫我楊導就行了,大家請跟緊我的腳步,不要走散了。

現在在我們正前面叫蜘蛛猴。它沒有尾巴,但它能像蜘蛛一樣牢牢地在貼在樹上蕩,不像其他的猴子要用尾巴掛在樹上。

在我們的左邊是火烈鳳,它一身粉色的羽毛顯得格外好看,還有的人把火烈鳳叫成了丹頂鶴。體態優美,多麼惹人喜愛呀!

我們繼續往前走,再火烈鳳的前面有一扇玻璃。大家請看裏面,那裏有魚和鴨子。看那邊的鴨子捉到了一條魚,你們可能會問鴨子是怎麼在水面上遊的。因為它有鵝的腳掌,中間是連在一起的,叫腳蹼。

我們再往前走,就來到了老虎山。顧名思義,老虎山裏有各種各樣的大老虎,有東北虎、白虎……這邊有一些給老虎吃的肉,大家如果喜歡喂老虎的話,可以買一盒。

在我們的左手邊是母老虎的幼子,看它們睡着的樣子多可愛呀!這邊還有一些母老虎生小老虎的視頻,在解散的時候大家可以看一看。可以感受到每一位母親都是了不起的!

我們往前走,就來到了長頸鹿公園。這裏的長頸鹿最高有五米左右,這邊還有一些新鮮的樹葉可以餵給長頸鹿吃。

下面讓我們去欣賞一下美麗的天鵝湖吧,這裏天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講到這裏,我想到有一首關於鵝的詩。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駱賓王的《詠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在這裏我要説:“除了美好的回憶和美麗的照片外,什麼都別帶走。除了您的腳印,其他的什麼也不要留下。在這裏祝您玩得愉快,再見!”

動物園導遊詞 篇8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北戴河療養。那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碧海藍天,令人心曠神怡。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去秦皇島野生動物園了。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是國內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在這裏,所有的動物都是散養的,它們會在離你乘坐的小火車不到3米的草叢中偷窺你,隨着火車的運動,彷彿進入了大自然一般。置身於茂密的樹林中,讓我們和動物們親近一下,交個朋友吧。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看,那隻東北虎漂亮極了,土黃色的虎皮鑲嵌着烏黑濃密的條紋,虎頭上有一個清晰可見的“王”字。也許,這身高貴的皮毛就是東北虎隱藏在茂密樹林裏不易被發現的武器;而頭上霸氣十足的“王”字也彰顯了它們特殊的地位——百獸之王。

繼續往前走,偌大的叢林裏出現了許多獅子,它們或坐,或趴,或卧,有的閒庭信步,有的你追我趕,有的虎視眈眈。這時,一對大獅子就離我們小火車不到十米,解説員説這是“一家人”,那公獅子很大,光頭就有6分米寬,身上棕色的毛又厚又長,一陣風吹來,上下起伏,美麗極了,它身材矯健、俊美,正深情款款地望着英姿颯爽,身姿秀美的母獅子,用雄渾、有力的嗓子“喔、喔”低吼了兩聲,微風輕輕吹拂着,陽光暖暖照耀着,啊,多麼愜意的景象!

小火車繼續運動,棕熊、野豬、鴕鳥、斑馬、大象……相繼出現,小火車上興奮的人羣不停地拿起手中的相機“咔嚓、咔嚓”拍攝着。下了小火車,我來到了鹿園。長頸鹿是吃樹葉的,我想起在課本里看過,因為環境的改變,長頸鹿脖子變長,很難吃到地上的草,卻很容易吃到樹上的葉子,所以就從“食草”變成了“食葉”動物了。在這裏找葉子不難,但小小的我怎麼遞給長頸鹿呢?我東張西望,忽然看到有人拿一大樹枝喂,我受到啟發,便用光光的枝幹叉上撿來的葉子給長頸鹿吃,長頸鹿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樂此不疲,爸爸看我玩得開心,不停地用相機留下我和長頸鹿親近的瞬間。

這次野生動物園之旅,讓我瞭解了許多動物知識,收穫了童趣,最重要的是讓我和動物認識了,親近了,拉近了人類和動物之間的距離。我珍愛這份旅行,有機會我會再來秦皇島,相信那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就是秦皇島野生動物園之旅中我和動物的故事。

動物園導遊詞 篇9

大連森林動物園面積達7.2平方公里,園內現有各種動物200餘種、3000多隻,在圈養區內建有百鳥園、恐龍園、虎山、熊獅山、綜合動物展區、靈長類展區、草食動物區等多個動物展區,其中的恐龍園是恐龍生活時代,各種恐龍的彩塑;散養區分為非洲區、高山區、獵狗區、亞洲區和猛獸區,有50餘種20xx多隻動物放養於此,人們可在車內,憑窗而望,感觸動物世界的各種奇妙,有著名的“虎狗六兄弟”、“東北虎十兄妹”、“動物明星毛毛的婚姻”等,非常有趣。

公園入口處至中心廣場有一處佔地面積20公頃,是具有東方造園特色的園外園。海撥259.6米的西山攬勝,俯瞰滿園景色,飽覽全市風光。全長一千米的高架觀覽車縱貫東西,佈局獨特的落差式十二生肖綠植輔裝音樂廣場,跌水瀑布一步三疊。雁水湖內天鵝遊弋、鴛鴦戲水,鳥園、孔雀園、鴕鳥園、杏花園、銀河廣場,綠地葱鬱、鮮花織錦、流泉鳴弦、鶴鳴幽谷。園內亭台小榭、草廬茅舍無不師法自然,信步園內讓人寵辱皆忘、意趣盎然。

在大連森林動物園內,不僅可以參觀各種圈養和放養的動物,也可以欣賞到動物園精心準備的動物表演,主要有丹頂鶴放飛、百雁羣飛、亞洲象表演、海豹表演,以及黑熊打拳擊和黑猩猩幽默表演等,樂趣橫生。

另外,在圈養區和放養區內分別有一個奇石館和熱帶雨林館,其中佔地面積20xx餘平方米的熱帶雨林館,共展示有各種熱帶雨林植物140餘種、3500餘株,館內分有熱帶雨林、沙漠景觀、熱帶果木、人與自然四大景區,是東北地區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館之一。

園內三座造型新穎的高架橋飛架南北,現代化公園的無障礙通道及嬰兒、殘疾人專用車,公用電話、餐飲、兒童娛樂等為遊客提供了周到齊全便捷的服務。為開發智力,為兒童提供了高品位的參與性、趣味性、知識性的手工創作室、塗鴉繪畫牆,為他們展示其才華創造了一塊園地。

動物園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裏的風景!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擁有許多珍稀瀕危動物,這裏生活着以“十大世界珍稀動物國寶”為代表的500多種珍稀動物,包括中國的大熊貓、澳大利亞的樹熊(考拉)、南非獴哥、泰國亞洲象、馬來西亞馬來貘、塞拉利昂倭河馬等等……這些世界珍奇動物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一流的繁育保護技術下開枝散葉,成為世界最為重要的野生動物繁育保護基地之一。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擁有全國首創的自駕車看動物模式,自駕園區佔地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在全國率先推出"與獸同行"自駕車觀賞野生動物項目,在園內開闢佔地面積近100萬平方米自駕區觀賞範圍。自駕區倚山而建,圍水而雕,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在20__年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乘車區全新升級,打造澳洲森林,美洲叢林,中亞荒漠,南亞雨林,歐洲山地五大新區!不出國門,乘車輕鬆穿越五大洲,看遍世界珍奇動物。在澳洲森林看過袋鼠奔跑,下一刻來到南美雨林看駝羊漫步,還有成羣動物在南非高原上奔跑、獅羣鎮山而坐、斑馬,角馬長頸鹿在開闊的東非草原上穿行,世界級的野性自然之美展現無遺,動物原始風貌在這裏盡收眼底!這樣的壯觀的體驗一定讓你歎為觀止。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同時也是科普基地。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保護動物的理念隨處可見,集講解與動於一身的動物科普驛站、圖文並茂的動物説明牌、內容豐富的科普長廊、生動有趣的動物學堂、充滿温情的兒童動物王國、圖文並茂動物解説牌和環保知識牌,會説話的垃圾桶……使遊園的客人切身感受到了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遊玩的同時讓小朋友們理解“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理念。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的遊玩就到此結束了!很高興和大家度過了愉快的旅途!

動物園導遊詞 篇11

重慶動物園坐落在重慶主城西九龍坡區楊家坪,距市中心8公里,海拔240—305.8米。動物園地處淺丘,山巒綿亙起伏,淺壑蜿蜒曲折,青山綠水,平湖駁岸,自然風光清新綺麗。園內古樹名木繁茂,植物種類繁多,綠地率71%,綠化覆蓋率達85%;清流泛舟、感受大自然其樂無窮。

重慶動物園始建於1953年,1955年正式對外開放。主要承擔“野生動物移地保護的重要基地、科普宣傳教育的活課堂、市民參觀遊覽的優美園地、野生動物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四大功能。常年展出動物230種,4000餘隻。年均接待中外遊客近200萬人次,其中每年外賓10萬人次,是全國城市大型動物園之一。

重慶動物園是中國動物園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協會西南協作區副組長單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大熊貓、華南虎、小熊貓繁殖基地。同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動物園保持着密切聯繫。1995年應邀加入了世界動物園聯合會和世界動物園園長聯合會。

園內地形山巒綿亙起伏,淺壑蜿蜒曲折,青山綠水,平湖駁岸,自然風光清新綺麗。古樹名木繁茂,各類植物種類繁多,綠地率71%,綠化覆蓋率85%。闢有動物館20多處,飼養動物230餘種,4000餘隻。

主要館舍有虎山、熊山、猩猩館、可愛動物區、鹿苑、袋鼠苑、象館、長頸鹿館、羚羊館、犀牛河馬館、熊貓館、兩棲爬行動物館、金魚苑、鳥語林等,其中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扭角羚、盤羊、華南虎、雲豹、金貓、亞洲象等。園中還辟一人工湖,小島、曲橋、景亭相連,湖中廣養禽魚。公園中建有兒童樂園、旱冰場、露天舞台、閲覽室、餐館、茶園等。

動物園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我們現在所在位置是北京海洋館,海洋館位於北京動物園長河北岸,總投資10億人民幣,主體建築分上下兩層,總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是世界內陸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海洋館,它的外型酷似一個大海螺,海洋館內部分為雨林奇觀、觸摸池、海底環遊、鯊魚館、鯨豚灣、海洋劇場等六個展示部分,現在跟隨我一起逐一參觀吧。

雨林奇觀廳,在這個展館展缸中有一堆白骨。大家看到了為什麼水中會有堆堆白骨嗎?這與灰色的小魚有關。這些灰色的小魚看上去温和可愛,其實是很危險的。它們是來自亞馬遜河的食人魚(也叫食人鯧),體長可達15-20釐米,有鋭利的牙齒和發達有刺的下顎,具有極強的領域性,在原產地巴西亞馬遜河流域,誤入其生活水域的動物往往在短短几分鐘內就被成羣的食人魚吃的只剩白骨,甚至人也不例外。我們看到的所説只是小小的展缸,但共展示了100多種雨林及內陸河川的淡水魚類,充分體現着自然界的高度和諧與統一。

雨林奇觀也是北京海洋館所獨有的一個別具亞馬遜熱帶雨林特色的場館,神祕而悠遠,濃縮了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奇觀,大家是不是可以感覺猶如飛流直下的瀑布,淙淙流淌的小溪,蟲鳴鳥吟,晃如置身於神祕的亞馬遜原始森林,找到一種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感覺呢?

我們即將要進入大海的身邊,我們來到了妙趣橫生的觸摸池館。觸摸池長36米,也是象徵着彎曲綿延的海岸線。大家請看我這邊,很多生物,它們大多棲息着淺水海域的潮間生物,對,這個事軟體動物紅螺、這是七角螺,這叫棘皮動物海星,着就是我們常説起的活化石之稱的中國許鼈,它是古老的節肢動物,據説血管裏流淌着藍色的血液。

前方就是海的天堂,大家是不是有一種眼前豁然開朗的感覺,彷彿一下子來到了寧靜、遼闊的藍色世界。這道螺旋形的坡道,大家注意腳下,坡道上銀光閃閃,很像是是潔白、柔軟的海灘,我們現在正置身於一個美麗的大海螺。 海洋館建設也是為了讓遊客們更多的對世界上不同海域的魚類情況有一個初步認識,這裏採取了多層窗、短隧道的展示方式。32個展缸展示着地球上最富典型性、代表性海域的觀賞魚類,不用走出北京,我們就可以經歷一次奇妙的環球海底旅行。這些玻璃窗是用亞克力玻璃建造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展窗,裏面有各種各樣非常漂亮的深海魚類。這些號稱“龍頭魚”是專門給魚看病的,是名副其實的海中游醫。你看它好象正在給魚清潔身體,其實既能吃到其他魚身上寄生的豐富食物,又能減輕病魚的痛苦,由於這些魚生活的海域不同,那麼每個展缸中的海水鹽度和海水温度也有不同,這裏所有展缸中使用的都是人工海水,而且人工海水使用量為當今最大。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鯊魚,提起鯊魚,很多人都會有談鯊色變之態,其實這是一種偏見。目前世界上已有的370種鯊魚中,只有少數10幾種會主動攻擊人類。這裏看到的鯊魚並不是那麼可怕,相反,從它們眼睛裏看出了幾分温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中華鱘,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物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許多生物學特性居世界27種鱘魚之冠,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是一種在長江中孕育,大海里成長的神奇魚類。在我們所處的海洋館的國寶中華鱘館裏,大家可以透過這個展窗裏可真實地看到中華鱘這一古老物種及其繁殖生活的長江流域景觀。早在我國的西周時就有關於中華鱘的記載,唐代詩人章孝標對中華鱘更有精彩的描述:“眼似珍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沉,河中得上龍門去,不歎江湖歲月深”。 相傳中華鱘外形象龍,又稱龍魚、鰉魚、鱘鰉魚。中華鱘肉嫩味美,其藥用價值在我國的《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肝主治惡瘡疥癬,肉補虛益氣,令人肥健。煮汁飲,治血淋。鼻肉作脯,補虛下氣。"魚籽更為食中珍品,富含17種氨基酸,被譽為黑色黃金。歷史上一直為皇家貢品,並設官專司捕撈之事,所以楊慎才有"魚官空設,玉版不嘗"之説?

中華鱘是淡水魚類中最大的魚,生理結構特殊。它全身無刺,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體側和腹部各兩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軟骨脊椎支撐起龐大的身軀。中華鱘形態威猛,個體碩大,成年鱘可達四米多長,體重近千斤,居世界27種鱘魚之冠,被譽為"鱘魚之王",素有"長江魚王"的美稱。

中華鱘是典型的海河洄游性魚類,其生活習性獨特。 每年夏秋,在大海里長大成年的中華鱘,成羣結隊齊聚長江口,耗時整一年,逆江而?000多公里,開始其浪漫而艱辛的戀愛和婚配旅程。到了第二年秋天,中華鱘游回到朝思暮 想的故鄉--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一帶產 卵繁育後代。

在耗時近兩年、遊程近萬里的溯河洄游繁殖及降河遊向大海過程中,中華鱘粒食不進,全靠消耗自身的營養儲備來維繫暢遊的體力,堪稱魚類中忍飢耐餓的冠軍。進入長江口的中華鱘,其魚卵發育提供營養,以保證其抵達金沙江時完全成熟。這種神奇的能量轉換現象至今還是個不解之謎。

中華鱘在江裏出生,在海里長大,適宜於鹽度在1‰~36‰之間的水環境中生存。從幼鱘孵出遊入大海到成年鱘返回長江繁育後代,最短也需要十年的時間,世世代代,周而復始。中華鱘遊遍天涯也眷戀着母親河,其堅定不移的方向性和執着的迴歸性,就像旅居在海外的中華遊子一樣對祖國母親始終懷着眷戀之情。1963年,我國著名魚類學專家伍獻文教授深情命其名為"中華鱘",也叫"愛國魚"。

於八十年代興建在長江中游宜昌江段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截斷了中華鱘繁殖洄游的通道,大批洄游的中華鱘撞擊大壩而亡。加之現代工業的排泄物對海洋、江河水體的嚴重污染,中華鱘資源日漸稀少。中華鱘生存危機突然凸現在世人面前--如何保護中華鱘?!

經專家調研論證,最終選擇了以人工繁殖放流增殖作為中華鱘資源的主要保護措施,並於1982年組建了全國唯一一家人工繁殖中華鱘的專業科研機構--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人工繁殖中華鱘試驗工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突破。此外,中華鱘有“活化石”、“愛國魚”等美譽,選擇中華鱘作為奧運吉祥物,能向世界展示我國在生態環保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福澤後世的成績。 中華鱘為中國獨有,居於世界27種鱘魚之冠,選擇其為20xx年奧運會吉祥物,符合國人希望中國體育健兒多拿冠軍的心理期望;歷屆奧運吉祥物多為陸生動物,把魚作為吉祥物尚無先例,因此選擇中華鱘還具有創新意義。

剛看完極具價值的海底世界,我們現在所在的是海洋劇院,這裏的海洋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劇院,可同時容納3000多觀眾,由10幾位動物精靈組成的明星演出團,每天都有精彩表演。看!海獅出場了,大家看它在訓練員的引導下,做的動作是多麼有趣可愛呀!它還非常具有環保意識,把廢塑料瓶扔進了垃圾筐中。海獅尚能如此,難道我們人類不應該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嗎?小海豚出來了,每次海豚的出場是最令人們激動和欣喜的。海豚是海洋動物家族中最聰明、機靈的。據專家説,其智力相當於3-4歲的孩子,又特別願意和人接近。看它的水中芭蕾真是令人拍案叫絕,這真是世界水平的水中藝術表演。在這裏,我們發現海洋中的精靈像我們人類一樣,充滿了智慧。我們人類也要有海洋保護意識,保護這些海洋精靈,因為海洋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希望。我們今天海洋館的遊覽全部結束了,希望各位遊客有個美好的旅遊!感謝大家的配合!再見!

動物園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們要遊覽的景點是獨樂寺.

獨樂寺位於薊縣城武定街北側,它始建於天寶十一年,遼代重建.

關於獨樂寺的得名,這裏有三種説法:第一種説法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築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內部,就是一棵參天而立的獨梨樹;第二種説法是,安祿山起兵反唐,這裏是誓師地,他"蓋思獨樂不與民同樂",故名獨樂寺;還有一種説法是:"佛家清心寡慾,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

整個獨樂寺由三部分組成:東路是清朝皇帝闢建的行宮,西路是僧房,中路是山門,觀音之閣,卧佛殿組成.整體建築佈局簡潔,主題突出,宏偉莊嚴.

獨樂寺有五個之最:觀音閣是我國僅存的古老的木結構高層樓閣;觀音像是我國僅存的最大泥塑之一;山門為現存最早,等級最高的廡殿頂山門;山門正脊上有最早的鴟吻;

獨樂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現在,現場解説到此結束,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自己遊覽.

祝願大家快樂!

動物園導遊詞 篇14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北戴河療養。那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碧海藍天,令人心曠神怡。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去秦皇島野生動物園了。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是國內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在這裏,所有的動物都是散養的,它們會在離你乘坐的小火車不到3米的草叢中偷窺你,隨着火車的運動,彷彿進入了大自然一般。置身於茂密的樹林中,讓我們和動物們親近一下,交個朋友吧。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看,那隻東北虎漂亮極了,土黃色的虎皮鑲嵌着烏黑濃密的條紋,虎頭上有一個清晰可見的“王”字。也許,這身高貴的皮毛就是東北虎隱藏在茂密樹林裏不易被發現的武器;而頭上霸氣十足的“王”字也彰顯了它們特殊的地位——百獸之王。

繼續往前走,偌大的叢林裏出現了許多獅子,它們或坐,或趴,或卧,有的閒庭信步,有的你追我趕,有的虎視眈眈。這時,一對大獅子就離我們小火車不到十米,解説員説這是“一家人”,那公獅子很大,光頭就有6分米寬,身上棕色的毛又厚又長,一陣風吹來,上下起伏,美麗極了,它身材矯健、俊美,正深情款款地望着英姿颯爽,身姿秀美的母獅子,用雄渾、有力的嗓子“喔、喔”低吼了兩聲,微風輕輕吹拂着,陽光暖暖照耀着,啊,多麼愜意的景象!

小火車繼續運動,棕熊、野豬、鴕鳥、斑馬、大象……相繼出現,小火車上興奮的人羣不停地拿起手中的相機“咔嚓、咔嚓”拍攝着。下了小火車,我來到了鹿園。長頸鹿是吃樹葉的,我想起在課本里看過,因為環境的改變,長頸鹿脖子變長,很難吃到地上的草,卻很容易吃到樹上的葉子,所以就從“食草”變成了“食葉”動物了。在這裏找葉子不難,但小小的我怎麼遞給長頸鹿呢?我東張西望,忽然看到有人拿一大樹枝喂,我受到啟發,便用光光的枝幹叉上撿來的葉子給長頸鹿吃,長頸鹿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樂此不疲,爸爸看我玩得開心,不停地用相機留下我和長頸鹿親近的瞬間。

這次野生動物園之旅,讓我瞭解了許多動物知識,收穫了童趣,最重要的是讓我和動物認識了,親近了,拉近了人類和動物之間的距離。我珍愛這份旅行,有機會我會再來秦皇島,相信那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動物園導遊詞 篇15

無錫動物園太湖歡樂園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動物園區和遊樂園區。在動物園你可以看到黑熊、犀牛、大熊貓、孔雀等動物,在遊樂園可以玩各種刺激的遊樂設施,帶小朋友來此最合適不過。

動物園區分別佈局了非洲草原區、亞洲食草動物區、靈長類動物區、猛獸區以及各種禽類展館等展示區。園區內生活着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動物100餘種、1000多隻。場館建設上充分考慮到野生動物的生態生長環境,讓動物迴歸自然,讓遊人體驗自然。

遊樂園區設置了:動感火車、風火流星錘、激流勇進、極速風車、颶風飛椅、雙層轉馬、瘋狂戰車,七套國內一流的大型遊樂設備,兒童遊玩的嬉戲園,以及能容納1800人觀看錶演的綜合性表演館,好看的馬戲雜技表演,環繞式看台,每天定時呈現多場精彩演出,為你帶來視聽盛宴。

動物園導遊詞 篇16

在去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的路上,看到了不少的山,有的高大雄偉,彷彿奔馳的駿馬,有的嫵媚秀麗,宛如飄飄欲飛的嫦娥……還真有點“野生”的味道。

到了野生動物園,車先沿着崎嶇的山路,緩緩開進了猛獸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虎園,看到幾隻黑黃相間的老虎,它們趴在地上,顯然是在曬太陽,從它們的一舉一動看出它們生活很自由,然而又讓我看到了它們那仇恨與憂慮的目光,也許是我們擾亂了它們的幸福、快樂的生活,現在我們能做的只有離開……

車通過一道門,進入了黑熊園,只見幾隻黑熊抬着頭望着我們,像幾個小孩子,用疑惑不解的眼神望着我們。忽然一隻黑熊站了起來,扒着我們的車。從它的眼神中看出它在乞求,乞求人們不要大量捕殺它們,使它們列入瀕危動物。是啊,有些人為了嚐鮮去大量捕殺它們,我真為那些動物感到可憐。它走了,我們望着它的背影也走了,但是心裏總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總覺得人們太殘忍了,不應該捕殺野生動物,我不忍心再看了,靜靜的坐在車中,等待“終點站”的來臨。

過了很久,車終於開出了猛獸區,我們步行在食草區。

既然是野生動物園,為什麼要把一些鳥兒關在籠子裏?以前我總認為鳥兒是最自由的,它們可以無憂無慮在藍天上自由翱翔,然而現在,人們卻把它關在籠子裏,使它失去了自由。哎,誰的一生是最自由的?恐怕再也沒有了。

當我看到朱鷺的時候,便使我想到《白鷺》一課中説“朱鷺大而且不尋常”仔細看看朱鷺,它並不算大呀,也許與白鷺比起來大了些。從中,我又一次感受到郭沫若追求的是尋常,是平凡,是美麗。

走在這崎嶇的山路上,我們不僅看到了許多動物,還了解到了許多知識,更使我清楚的知道保護動物的重要了。人類不應當為了自己而去捕殺動物,試想:如果世界上除了人類,再也沒有其他的動物,世界會怎樣?這就是大量捕殺它們的後果。

動物園導遊詞 篇17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Great Wall. Starting out in the east on the banks of the Yale River in Leaning Province, the Wall stretches westwards for 12,700 kilometers to Jiayuguan in the Gobi desert, thus known as the Ten Thousand Li Wall in China. The Wall climbs up and down, twists and turns along the ridges of the Yanshan and Yinshan Mountain Chains through five provinces——Liaoning, Hebei, Shanxi, Shaanxi, and Gansu and two autonomous regions——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binding the northern China together.

Historical records tra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Wall to defensive fortification back to the year 656 B.C.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Cheng of the States of Chu. Its construction continued throughout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fifth Century B.C. Walls, then, was built separately by these ducal states to ward off such harassments. Later in 221 B.C. The most extensive reinforcements and reno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when altogether 18 lengthy stretches were reinforced with bricks and rocks. it is mostly the Ming Dynasty Wall that visitors see today.

The Great Wall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east and west, with Shanxi Province as the dividing line. The west part is a rammed earth construction, about 5.3 meters high on average. In the eastern part, the core of the Wall is rammed earth as well, but the outer shell is reinforced with bricks and rocks. The most imposing and best preserved sections of the Great Wall are at Badaling and Mutianyu, not far from Beijing and both are open to visitors.

The Wall of those sections is 7.8 meters high and 6.5 meters wide at its base, narrowing to 5.8 meters on the ramparts, wide enough for five horses to gallop abreast. Two-storied watch-towers are built at approximately 400-meters internals. The top stories of the watch-tower were designed for observing enemy movements, while the first was used for storing grain, fodder, military equipment and gunpowder as well as for quartering garrison soldiers. The highest watch-tower at Badaling standing on a hill-top, is reached only after a steep climb, like "climbing a ladder to heaven".

There stand 14 major passes (Guan, in Chinese) at plac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along the Great Wall, the most important being Shanghaiguan and Jiayuguan. Yet the most impressive one is Juyongguan, about 50 kilometers northwest of Beijing.

Known as "Tian Xia Di YI Guan" (The First PaUnder Heaven), Shanghaiguan Pais situated between two sheer cliffs forming a neck connecting north China with the northeast. It had been, therefore, a key junction contested by all strategists and many famous battles were fought here. It was the gate of Shanghaiguan that the Ming general Wu Sangui opened to the Manchu army to supprethe peasant rebellion led by Li Zicheng and so surrendered the whole Ming empire to the Manchus, lead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As a cultural heritage, the Wall belongs not only to China but to the world. The Venice charter sa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chitecture not only includes the individual architectural works, but also the urban or rural environment that witnessed certain civilizations, significant social developments or historical events." The Great Wall is the largest of su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chitecture, and that is why it continues to be so attractive to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n 1987, the Wall was listed by UNESCO a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動物園導遊詞 篇18

雲南野生動物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完家山金殿國家森林內,是以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觀賞展示為主體,集觀光旅遊、科普教育、遷地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山地野生動物園之一。動物展示以雲南及西南物種為主,突出雲南的特有動物,同時引進非洲、美洲、澳洲、亞洲等地珍稀品種,構建出由200餘種、萬餘頭(只)主要受國際(CITES)保護及列入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組成的“動物大世界”。 園內動物擯棄傳統籠養模式,以散放、混養展示為主,充分展現雲南野生動物園“三分人工,七分自然”的建園宗旨,讓遊客體驗迴歸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樂趣。 雲南野生動物園設置了珍稀動物區、動物幼兒園、動物育嬰展示區、非洲食草動物散放區、鴕鳥園、斑馬園、雉類園、天鵝湖、爬行動物世界、亞洲食草動物散放區、大熊貓館、獅虎山莊、孔雀園、動物博物館、犀牛館等十幾個格局豐富、特色鮮明的動物展示區。

大熊貓屬食肉目。據考證,大熊貓的古代名稱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萬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萬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貓已經廣佈於我國南半部,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羣;今天該動物羣的許多種已經絕滅,而大熊貓卻一直活下來,所以大熊貓有“活化石”之稱。

斑馬身上黑白相間的條紋是斑馬*好的保護色,在集羣逃亡時往往使追擊者眼花繚亂,同時也是彼此之間區別身份的好憑證。它們喜歡成羣活動,當成千上萬的斑馬聚集在一起時,沒有兩隻相同條紋的斑馬。斑馬沒有固定的棲息地,熱帶疏林草原是它們生活的好選擇。它們主要吃各種草類,每天邊遊蕩邊覓食。斑馬的聽覺和嗅覺非常好,跑得也快。斑馬的膽子非常小,稍有動靜就會成羣大逃亡。

犀牛體型龐大、長相怪異,被譽為“陸地坦克”、“鎧甲戰士”,是世界第二大陸生野生動物。為了引進犀牛,雲南野生動物園從20xx年初就開始準備。經過兩年的運作,南非同意雲南野生動物園引進犀牛建立種羣。為了飼養好犀牛,雲南野生動物園兩次前往南非約翰內斯堡調研犀牛飼養技術,瞭解犀牛脾性,並和確定來到犀牛初步培養感情。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大威武,形態奇特,是體形非常大的犀牛,也是僅次於象的第二大陸生野生動物。它棲息於非洲赤道南北草原,羣居,食草,主要在傍晚、夜間和清晨活動。白犀孕期547天左右,每胎僅產一仔,6至9歲性成熟,壽命為20至20xx年。白犀剛出生體重就有65公斤。目前,白犀的數量極其稀少,被CITES列為國際附錄Ⅱ保護動物。白犀的長相奇特、怪異。白犀體形龐大,長3至4.5米,肩高1.75至2.05米,體重2至3.5噸。它是近視眼,兩隻很小的眼睛分別長在頭部兩側。觀察物體時,得先用一隻眼睛盯着看,再換另外一隻看。它的耳朵像一個管道,可以自由旋轉,聽覺非常靈敏。白犀還長着一個巨大的方形嘴脣,它吃過的草的痕跡像割草機切割的一樣整齊。白犀皮膚光滑無毛,只有耳部和尾部有毛,皮厚達3釐米。它的頭特別長,達到1.2米。鼻樑的皮膚上還長出兩隻奇特的角,一前一後,一大一小。前角向後彎,長1米左右,甚至有超過1.5米的;后角長50釐米以下。它的肩膀由發達的髓棘形成隆起的肩峯,髓棘連接着韌帶以支持頭部的重量。四肢粗壯有力,前後腳均為3趾。白犀的皮膚並不是白色,而是藍灰色或棕灰色。“白犀”的名稱來自於荷蘭語“weit”,意思為“wide”(寬平),針對它們寬平的嘴脣而言,後來被人誤稱為“white” (白色),故稱“白犀”。

孔雀從顏色上分為藍孔雀、綠孔雀和白孔雀,其中藍孔雀數量非常多,是印度的國鳥,在國內許多地方都有。白孔雀是孔雀的變種,數量不多。而綠孔雀僅分佈於雲南,數量十分稀少,藍孔雀羽毛主要為藍色,頭頂的羽冠呈扇形羽冠,綠孔雀則身披墨綠色外衣,羽冠為集中的一簇。綠孔雀是同類中的“巨人”,體重達6公斤左右,所以在雲南滬水俗稱“六公斤”。孔雀開屏是雄孔雀向雌孔雀獻媚的一種手段。每年4至5月為孔雀的繁殖期,雄性全身羽毛煥然一新,張開美麗的翅膀和尾屏,不時戰慄着羽毛,追隨在雌鳥的周圍,翩翩起舞,發出“沙、沙”的聲音,以求得雌鳥的青睞。

共有四個亞種。體羽無虹彩,主要為白色,頭頂有黃色冠羽,憤怒時頭冠呈扇狀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亞種中菲茨羅伊河亞種是藍眼圈,其他三種均是白眼圈。食物包括種子、殼類、漿果、堅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蟲等。語言能力一般。喙的力量強大,需要養在金屬籠子中。同許多鳳頭鸚鵡一樣,作為寵物飼養需要主人大量時間陪伴。羽粉較多,需要定期沐浴。叫聲嘈雜。野外分佈於澳洲的北部、東部與南部,塔斯馬尼亞和印尼的一些島嶼。

駱駝是內蒙阿拉善雙峯駝毛色基因變異所形成的一個特殊類羣。在風調雨順、草原植被長勢良好的年景,雙峯直立、體格健壯、全身雪白的白駱駝,和藍天、白雲、綠草交相輝映,或奔跑、或佇足站立,無不顯現出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讓人美不勝收,極具觀賞價值。白駱駝生活力相對較弱,抗逆性能較差,所以在大旱之年死亡率要高於其它雙峯駝。阿拉善雙峯駝久負盛名,素有“駝鄉”之美譽。白駱駝數量在80年代初曾達7000餘峯,以後由於連年乾旱,尤其是連續幾年的大旱,白駱駝數量急劇下降,主要是自然死亡數量增多,至20xx年6月末,全盟白駱駝僅存千餘峯,下降幅度高達8596以上,已瀕臨滅絕的危機。現在到阿拉善草原上己很難見到白駱駝的影跡。根據權威機構和專家定論,動物數量在8000頭(只)以下視同為滅絕。因此保護白駱駝品種資源,使其優良基因不致丟失,已是刻不容緩。

黑尾牛羚。它的頭粗大而且肩寬很像水牛,後部纖細像馬,全身有長長的毛,光滑並有短的斑紋。顏色也因亞種、季節和性別的不同會有所不同。它們通常在清晨和午後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主要以草為食,也吃一些多汁的植物。壽命約15至20xx年。

天鵝體長80至120釐米,體重6000至8000克。喜歡棲息於海灣、海岸、湖泊等水域。成對或結羣生活,以水生植物或水生小動物為食。捕魚時採取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將魚趕到淺灘後在捕捉,繁殖期為每年6至7月份,營巢築在水邊隱藏處。它們是代表愛情忠貞的鳥兒,當雌雄鳥彼此認定對方之後,以後的日子就會形影不離。

猩猩也叫人猿、紅猩猩、猩猩,靈長目人科的一屬,與猴子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尾巴,能用手或腳拿東西。馬來語和印尼語叫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與人類十分相近,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6.4%。活動的習性通常不用聲音溝通,通常有好幾個個體會在同一個區域活動,但彼此不干擾,平均壽命大概40年,平均身高大概171~180釐米左右。屬猩猩科,是一種非常珍稀的靈長類動物。人們把紅毛猩猩稱作世界上的憨態可掬的哺乳類動物。紅毛猩猩與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常常被稱為“人類較為直系的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