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詞真正的技巧

導遊詞真正的技巧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導遊詞真正的技巧,歡迎大家閲讀!

導遊詞真正的技巧

1、不要忽視講解的“快感”:“快感”是原動力!如果你不能體會到這種“快感”的話你是不能千方百計地主動的去提高你的講解水平。這種“快感”類似我們在卡拉OK唱歌,是一種自我展示,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也就是這種快感才讓我們不斷地進步。(説實話,我還一直在一線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很享受這樣的感覺)

2、把導遊詞分成小塊:景點很大,要講的內容很多,而且有主有次,這時你就需要好好地準備了,什麼地方講什麼,講多久?有沒有“高潮”部分,兩個景點之間如何過渡和銜接?不要把導遊詞看成一個整體,而是N個部分組成。

3、口語化:也許你導遊詞寫得很好,但是講解未必在行。導遊講解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説出來的東西和書面上不一樣。口語化的東西讓人聽着舒服,比如説劉寶瑞、侯寶林等老藝術家的單口相聲——你聽起來很有意思,但如果寫到紙上,看着就不爽了,很多歎詞、很多無意義的重複,但是在聽的時候那些無意義的重複和時間上的停頓卻讓包袱更加顯得有意思。這一點説得容易,但是很少有導遊能夠做到(或者説,大家就沒往這方面去想。這點,北京的導遊值得學習,他們講解就很有意思,侃大山式的,讓人聽着有趣味,他們往往不會很正統的和你講北京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他就是和你侃,甚至是調侃的方式。這樣的講解方式,不説吸引客人,起碼第一次我到北京的時候,我就在想,以後我講解就要像他這樣)。

4、廣泛學習:導遊講解比較特殊,要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我們應該博採眾長,我曾不止一次嘗試過從相聲、評書等藝術形式中吸取養分,而且在實踐中也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在車上你可以是演員、也可以是主持人,身份的微妙變化給了你很大的發揮空間,如何利用就看你自己了。試想一下,在車上你順嘴給大家説了一段傳統相聲《報菜名》不用想,肯定掌聲不斷!

5、與客人互動:説得容易做到難,你講的時候要隨時留意下面遊客的反應,我的經驗是——誰不注意聽我衝誰講,講的他不好意思!而且發現有人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就問他問題,“XXX大家知道吧?”“您聽説過XXXX嗎?”等等,誰不注意就問誰!講的時候環顧大家,不要把目光鎖定一個人,這樣會顯得厚此薄彼或者針對某人。説到互動,一些日常的事務就能用上了,比如説市遊的時候,客人都會被外面的景色吸引,不會認真聽講解,那我這個時候就會和客人聊房產價格,這個是民生問題,大家都關心的,所以,我會先問客人他們那塊的房產價格,他們那塊能賣到多貴,我們這塊賣的價格又是怎樣,做對比。然後又問客人城市的環境、綠化,我們這又是怎樣做的等等,這樣一來,客人都會紛紛聊起這些問題,老這樣提問他們肯定要專心致志的聽講解!不要自己自顧自的講解,缺乏互動,客人也會疲乏!

6、幽默的講解:講解中抖幾個包袱效果肯定不錯!不會?自己加,不一定要讓客人大笑,莞爾一笑就夠了!比如説早上離開賓館前往下一站,或者送團,我會講幾個故事,其中一個就是如何藏錢包:有這麼一個團,有些客人住在一樓,這一樓很矮啊。其中有一個老人家,一生小心謹慎,他住在這個一樓就很不放心,心想,這一樓賊很容易進來啊,萬一,趁我睡着,把我錢包偷了就遭了,所以他就想我得找個安穩的地方把錢包藏起來,這樣才能睡個安穩覺啊。所以呢,他就躺在牀上想該把錢包放哪好呢,終於在後半夜讓他想到一個好地方,把錢藏進去了。第二天,早上起牀了,收拾完所有東西,然後吃飯、上車、出發,等到了景點的時候,準備買東西,這手一伸進包裏一摸,喲,壞了,錢包沒了。終於想起來錢包昨晚藏起來忘了拿了,趕緊找到我,説錢包沒拿,我回他,早上出發的時候不是讓你做了“三摸”嗎?(三摸:一摸手機在不在,二摸錢包在不在,三摸身份證等小物件在不在)老人家回答説,我摸了啊,以為在包裏,就沒仔細檢查。我只好説,那您知道丟哪裏了嗎?老人家趕緊和我説,我藏在———,好,講到這,就別説下去了,讓客人猜放在哪,這樣互動很有意思,客人往往會説出很多有意思的答案,好,等客人猜的差不多了,如果有正確答案的就接着他的話説:您真厲害,原來您藏私房錢是藏在這的啊!這麼一説,所有的客人至少都會會心一笑!(答案是藏在枕頭裏)總而言之,讓客人笑一笑很容易,就看你下不下功夫!

7、每次開口都要有分量:廢話我們一定要説,但是開口第一句話(每個小段落的開頭)一定要吸引客人的注意力,以便能夠進入後面的狀態。

比如剛見面的時候做自我介紹,這個時候客人對咱們還是很陌生,怎麼讓客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能吸引到你身上,我的方法就是講一些與眾不同的歡迎詞,比如“三個代表”,一下就能吸引客人的注意力,進而仔細聽我下面要講的東西。

所以建議大家都要找一些這樣可以引起大家注意的話,第一句話比其他所有的加起來還要重要。

8、“剽竊”別人的成果:“引經據典”的講解方式,會無形之中讓遊客不敢小視你的學問,給人一種博學的感覺。方法很簡單,時不時的加上“據某某回憶考證”或者“我查過一些資料”等等,把別人的研究成果變成你自己的,這種小伎倆我就經常用,比如説在講江青故事的時候,我就會用一些名人的回憶錄做旁證:我曾看過宋慶齡的回憶錄,據上面所記載,江青最初還是很守規矩的,宋慶齡在回憶錄中寫道,每次去主席的窯洞做客,江青都會從內室端出瓜果點心,削好只好,放到我們的面前,然後又默默的退到內室,從不過問我和主席的談話,非常規矩,就像一個小婦人!

這樣的講解,客人易於接受,而經常引用一些這樣的話語,客人會覺得你是一個博覽羣書的導遊,對你的印象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