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導遊詞4篇

本文目錄鼓浪嶼導遊詞廈門鼓浪嶼導遊詞廈門鼓浪嶼導遊詞鼓浪嶼菽莊花園導遊詞

各位團友:

鼓浪嶼導遊詞4篇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日光巖的山腳下,其實走到這,我們登山已登了一半,也就是説,大家已在不知不覺中登山了,怎麼樣?並不困難吧。

日光巖的第一部分,便是日光巖寺,前方看到的山門是已故佛教會長赴樸初所寫,它的對聯寫出了日光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風景。

進入三門(如果他們要拍,就讓他們拍,然後叫他們集中在芒果樹下)

剛才大家已拍了(或看到)前方的磨崖石刻,看起來不太起眼,但卻是日光巖的第一景,你們看,乍看一下,會發現只有一人叫林緘(同“針”)的名,往往會認為一定是他所寫的,其實不然,最早的與最晚的相差400多年,你看“鼓浪洞天”是目前發現日光巖上最早的石刻,它是在明朝由我們福建的泉州知府丁一中 於1573年寫的,距今已有400多年了,“鼓浪”指“鼓浪嶼”,“洞天”在道教上它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即道家所説“洞天福地”;“鷺江第一”則是由清朝的才子林緘所寫,距今也有100多年了,“鷺江”指我們上午乘坐的擺渡年所經過的海峽;“天風海濤”是由福建巡按使 許世英 於19XX年所寫,這三個題刻分別寫出了日光巖優如仙境一般的景色,而今我們最主要欣賞的就是“天風海濤”而要欣賞它,就需到日光巖山頂才能體會到。

在看這座日光巖寺。它始建於明朝,初稱“蓮花庵”,是廈門的四大名庵之一,其餘三個或毀或在部隊內,只有此庵才對外開放。它本是一個山洞,以巨石為頂,故稱“一片瓦”。那為什麼又稱日光巖寺呢?有兩個説法:第一 每當太陽從對面的五老峯冉冉升起的時候,它最先沐浴到陽光,故稱之;第二右側巖石上有2個“晃巖”,(1647年)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來到這裏,發現這裏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於是把“晃”拆成“日光”,因此而得名。再看這寺廟的建築,也許大家都去過很多地方,但這種建築還是初次見到吧,你看那彌陀殿與大雄殿是對合而設的,這在別處可以説是看不到的,原由非常簡單,那是因為場地小的緣故,這種格局在全國也是罕見的。所以它又是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別看他小,裏面供奉的是雲門正宗——觀世音菩薩,又因風景優美,中國著名的十大高僧之一——弘一法師(李叔同)於1936.6曾在此閉關8個月,校閲《觀音菩薩正方》即《普門品》一書。(寺旁有旭亭,石上刻有台灣人石國球所寫的《旭亭記》,文中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的壯麗景色。)

日光巖是廈門著名的名勝古蹟,它不但風光秀麗,聞名遐邇,且這有很多著名的石刻,如“九夏生寒”(可考他們落款處的名叫什麼?鐵彝即前方石刻落款處,鼓浪嶼上富商、越南華僑黃仲訓的筆名,“九夏”指夏天90天,炎熱的夏天何來涼意——則是兩山對峙主生的結果;“鷺江龍窟”是由著名書法家張大河所寫,相傳廈門曾信住有五條龍,而這是傳説中一條龍的居所,所以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自古以來民間流傳着十六歌訣:“龍虎當關,神象奠殿,金銀遠映,雲霞凌霄。”“龍虎”批指龍頭山和虎頭山,“當關”説的是兩山對峙;“神象奠殿”的神象指嵩嶼和象鼻山:“金銀遠映”的金銀指金門、同安(舊知名人士銀同);“雲霞凌霄”的雲霞指廈門雲頂巖、漳州的丹霞。此歌訣形象地説明鼓浪嶼方位處於“當關”、“奠殿”、“遠映”、“凌霄”之中,是仙境勝地,所以昔有“世外桃源”之稱,今有“海上花園”之譽],而對面隔海相望的山又稱“虎頭山”,當年大文豪 郭沫洛 1962.11乘艇遊海時,看到兩岸風景,當即吟出“龍頭頻點虎頭搖”的詩句,故民間有“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的説法。

紅磚樓房是島上富商、越南華僑黃仲訓為紀念他遠遊的弟弟黃仲贊所建

(遠而亭) 鄭成功紀念館旁邊這座“遠而亭”,和上面的“宛在亭”,都是這座房屋的主人、越南華僑黃仲訓為了紀念他遠遊的弟弟黃仲贊而建的,你看,這四根方柱,撐起一個尖形四方蓋,造型、色彩、花紋、圖案,既有民族風格,又有些南洋格調

(水操台) 這是鄭成功當時所用的水操台,後面的巨石上,由黃仲訓之友、曾任泉州府尹的李增尉,在遺址的摩崖巨石上刻着“閩海雄風”,每高1.8米,寬1.54米,而右前另一塊石上,鐫刻着鄭成功的一首五言絕句:“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這首詩是摹仿鄭成功的筆跡而刻的,下文還刻着“鄭森私印”和“成功”兩方印間。根據專家考證,這首詩是鄭成功寫給尚留居日本的胞弟 七左衞門 的。1645年,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隨父來到晉江安海。詩的意思是告知弟弟母親平安,在安海受人尊敬,弟弟應當好好攻讀聖賢書

(宛在亭後方) 石壁刻——明代大書法家 張瑞圖: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大丈夫不可無此度量;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大丈夫不可無此氣慨

(蔡廷鍇題刻)大家看這石刻,當年蔡廷鍇任19路軍軍長,又逢日軍進攻上海,全國人民抗日呼聲日趨高漲時,他同一些愛國人士、將領奮起抵抗,可惜在蔣介石強大勢力、又採取不抵抗政策下,終未能如願,他來到此地,看到鄭成功所留下的遺蹟,為鄭成功的英雄業績感慨萬端,於是欣然寫下了這首七絕詩:“心存隻手補天功,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巖下憶英雄”。

再看這小門,雖然很小,看上去又很一般,其實它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這是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當年屯兵所建的“龍頭山寨“寨門,高1.7米,寬0.74米,只能容一人通過,大家是否體會到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呢?

(左邊)“腳力盡時山更好”是清代大書法家 何紹基 所寫,筆法俊逸、瀟灑,他寫此的含意就是鼓勵我們奮力攀登,美麗漂亮的風景就在前面。看了它,大家是否感受到作者的鼓勵呢,是否有股奮發之情催着你向前攀登呢?

(右邊)這巖石上有好多圓孔,大家有看過《正大綜藝》吧,它也曾在此拍過,當時節目中有一個叫現場部分猜猜看的環節,問題就是這些孔“石頭上的洞是怎麼來的?”那麼各位就請猜猜看,——這些是由士兵用鑿子慢慢鑿出來的,在當時沒有現代工具,又在這種質地堅硬的巖石上鑿這些洞是非常不容易的,面它的作用僅僅是士兵用來搭樑建棚的樑洞,足可見當年他們的環境艱苦。

“古避暑洞”是清末台灣四大詩人 施士潔 題寫,“古”指時間、年代久遠;“避暑”意指此處涼爽,因裏面由巨石壘合而成,形成如今的形狀,又因它通風、乾燥、涼爽,每當徐徐清風吹拂而過時,就更能體現出此四的含意,故人們又把客觀存在稱為“現代天然空調”;走到這裏,諸位還能看到廈門典型的一種地貌形式——海蝕地貌,也就是説我們眼中看到的一塊塊巨石,是由於地殼經過幾千萬年的運動,產生了變化,由海底浮出海面的礁石形成了如今的樣子,這也是考察遠古時期廈門地貌的一個重要見證。

(休息後,可説:借用何紹基的一句話,“腳力盡時山更好”,而俗語也説的好“無限風光在險峯”,就讓我們去觀賞廈門最美麗的風景吧)

(小店旁) 《日光巖銘》是蔣介石的同鄉蔣鼎文“解決”十九路軍後躊躇滿志,心情極好時寫下的:日光巖、石磊磊、環海梯天成玉壘,上有浩浩之天風,下有泱泱之大海。

我們現在到了日光巖腳下,看前面巨石上刻有“光復台”,意思即光復台灣之意,這兒海拔高92.7米,加上上面頂點的圓形天風台,故稱“百米天風高台”,自古廈門有“不到日光巖,枉到廈門行”的説法,其實更確切地説“到了日光巖,不上頂峯,枉到廈門行”,説起來大家也許不信,那麼請隨我一起到上面參觀吧。

站在頂峯,就能名副其實的體會到了“天風海濤”的境意,你看:全島盡在我們眼中,不管是近處遠處、還是海上岸上,都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

你瞧:這四周的風景,整個鼓浪嶼島全景全入您眼中,那卧海如盆景似的菽莊,那藍頂的如水晶宮的海底世界,仿美國白宮阿拉伯建築的廈門博物館等等。

北面——特區幾十年的變化,通過我們眼中就能看到它如今繁華的經濟建設,飽覽了廈鼓兩岸秀麗風光後;

西面——被譽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在丹麥)的三跨邊鋼箱梁懸索橋的海滄大橋,那象鱷魚形狀的大嶼島——那是廈門市市鳥白鷺 的自然保護區,以及經濟正如日沖天發展的廈門海滄、那直衝雲天的煙囱是海滄嵩嶼電廠和十萬噸級碼頭、白色的是儲油罐;

南面——漳州的南太武山,北太武山在台灣、中銀開發區正在崛起,不久的將來大家還將看到在那裏建成的我國第一所跨海大學——廈門大學分校(現已破土動工);

東面——就是同根生的台灣、金門、大擔、二擔等諸島。

觸景能生情,是“天風海濤”,抖擻了龍之傳人的騰飛精神;是“閩海雄風”,助長了龍之傳人的凌雲壯志。看到這所有的景色,大家是否有蔣鼎文所寫的“上有浩浩之天風,下有泱泱之在海”的同感呢?

我國已故的著名錶演藝術家趙麗蓉老師(1998年元宵節晚會在港仔後沙灘舉辦)在晚會上曾説了這麼一句話,“我們腳下是廈門,我們對面是金門,廈門金門門對門,何時元宵去串門”,是啊咫尺天涯卻不能往來,真是件遺憾。如今香港、澳門已回到祖國的懷抱,隨着兩岸之間關係越來越好,相信台灣迴歸是早晚的事。

“水操台” 鄭成功所留下的水操台在下面,這是後來所建的,但是登上上方,不難想象當時指揮下面千軍萬馬的將領的雄風。

(紀念館) 鄭成功原名鄭森大木原藉,福建南安石井村人,1624年生於日本平户海濱,7歲時回國,20歲入南京太學。1645年,南明的隆武皇帝見他年輕有為、忠心不二,便賜他國姓“朱”,改名為成功,因此中外很多人都稱他為“國姓爺”、1653年南明的永曆皇帝又封他為“延平王”。1661.4.21他親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萬人,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後抵台灣西海岸,經過短短几個月,於1662.2.1從荷蘭殖民者的“堅船利炮”中收復了寶島——台灣,收復台灣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進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1662.7他因病故於台灣,週歲年僅39歲,300多年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直受到中國人民的敬仰。 1962.2.1為了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週年而開設的,“鄭成功紀念館”這6個大是由著名大文豪——郭沫若為該館親筆題寫,它同時也是中國百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全館分為7 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雕塑、模型等400多件,比較系統地展示了鄭成功的生平和反清復明、東征驅逐荷夷、開發寶島台灣等光輝業績。

廈門鼓浪嶼導遊詞鼓浪嶼導遊詞(2) | 返回目錄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裏,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日光巖

各位團友: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17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毓園

各位團友: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XX年出生在鼓浪嶼,1929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廈門鼓浪嶼導遊詞鼓浪嶼導遊詞(3) | 返回目錄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廈門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它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條老街,街旁建築為騎樓式(將樓的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樓層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故名騎樓),這是廈門一大特色。中國南方城市和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多有這種駛樓。這主要是考慮到廈門地處亞熱帶,有時陽光照射強烈,風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騎樓下防曬避雨,自由行走,隨意購物。中山路是廈門的主要商業街,也是廈門的文明街,品種繁多齊全,國貨、洋貨均有。

各位團友,渡船時間約為六分鐘,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鼓浪嶼。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衝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裏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遊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築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於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曆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餘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佔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佔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裏,卻強佔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後達20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後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杆,已廢倒。

日光巖

各位團友: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曆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峯後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裏,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説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裏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17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後,圓明殿改成唸佛堂。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於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裏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裏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台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毓園

各位團友: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01年出生在鼓浪嶼,1929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於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裏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各位團友,遊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築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裏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菽莊花園導遊詞鼓浪嶼導遊詞(4) | 返回目錄

如果説鼓浪嶼是個海上花園,那麼菽莊花園可稱得上園中之園,它始建於19XX年,是園主人林爾嘉以他的“叔臧”的諧音命名的。林爾嘉原籍福建龍溪(現為龍海市)。1874年,他出生於廈門,並在此度過其少年時期。19XX年起,任廈門保商局總辦、廈門總商會總理。他對廈門的貢獻是:發起創辦了電話、電燈、自來水等公共事業。19XX年,任廈門市政會會長,曾多次發動華僑及各界人士捐資興建中山路等市政設施。日本侵佔廈門後,自廬山移居香港,1945年以後回台灣定居。1951年,病逝於家中,享年77歲。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讓台灣給日本。林維源父子不願當亡國奴,遂舉家遷回鼓浪嶼定居,林爾嘉長大後,因為思念台灣的家園,便仿造板橋別墅興建了菽莊花園。

現在我們已站在花園入口處,花園由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組成,各造五景。藏海園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園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園中,隱含把山河攬入祖國懷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補山就是以人工構築補綴天然景色之不足,隱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補之意。在這裏,園主人的愛國之情躍然於表,待會兒我們將身臨其境去領略其奧妙。

菽莊花園有三個顯著特點,可歸納為“藏、借、巧”三。請看我們前面,一堵高牆擋住了我們的視線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待各位走出圓拱門,看!!我們的視野一下開闊起來,萬頃碧波早已靜候在眼前,悠悠碧波豁然開朗,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花園“藏”的妙處,原來這堵牆只是個屏障如果進門見海一覽無餘,便會失去韻味,顯得平淡無奇。現在,請看我們左手邊的建築物--眉壽堂,又名談瀛(ying第二聲)軒,門對海濱浴場,過去是園主人品茶吟詩作畫的地方,現已闢為商場和餐廳。這裏有一個水池,水池右邊有一閘門與大海相連,將海水引入園中形成橋畔外池,再經左邊那個洞口通向內池,洞口上刻“止水”兩,取海水到此不再揚波之意,這樣,藏海園就構成了三個景區:大海、外池、內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內,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園中。

現在請往右邊看,這座長橋叫四十四橋,可為什麼叫四十四橋呢?你看它從亭畔延伸入海,全橋長約100多米,凌波卧海、宛若游龍,設計者能因海構園,就勢取景,使小巧的花園一下拓展了數倍,此乃花園“巧”的體現。

好了,各位請隨我向前,在我們面前有塊天然巨石,上刻“海闊天空”是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所書,背面是園主人林爾嘉親題的“枕流”兩。

現在我們行走在全園遊覽主線四十四橋上,各位是否已經猜出四十四橋的來歷呢?其實很簡單,因建橋時正值園主人四十四歲。各位,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當空,遊此最佳,各位若有幸於中秋之際來廈遊玩,不妨來此觀渡賞月。

這是壬秋閣,因建於1922年農曆壬戌之秋而得名,他的獨到之處就在於一半建在陸上,一半支在水中,壘台建亭,圍池砌階,聯以曲橋;其東南兩牆各開一個圓拱門,坐政治閣中,可以同時看到兩側的風景。而從窗台眺望,四十四橋蜿蜒曲折,真率亭、千波亭、渡月亭有的呈菱形、有的為扇形,形態各異,別有韻味。

各位團友,我們繼續吧!這摺扇型的招涼亭地處原來花園的盡頭,因招來陣陣涼風而得名。繞過招涼亭,我們就到了補山園,前面這朱瓦別墅式建築是聽濤軒,在此可盡纜天風海濤。現在聽濤軒已經改成了鋼琴博物館。它收藏着旅澳華人胡友義先生提供的鋼琴73架。胡友義先生出生於鼓浪嶼,從小就生活在悠揚的琴聲中,與鋼琴結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亞,他又不惜重金收購古鋼琴。1999年,他懷着赤誠的愛國愛鄉之心,千辛萬苦,遠涉重洋,將這些鋼琴運回故鄉,開闢鋼琴博物館,並於XX年1月8日正式向遊人開放。這些鋼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如今仍完好無損的送到胡友義先生的故鄉來,成為廈門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一起融入“鋼琴之島”鼓浪嶼深刻的文化內涵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這裏除了鋼琴以外,還有很多的燭台,其實這些燭台也是胡友義先生從澳大利亞帶來的,共有50多盞精緻的燭台,這些燭台大多是百年前歐洲出品的,與這些古老的鋼琴放在一起,可謂是珠聯璧合。前不久,胡友義先生又從澳大利亞運來了四十架的鋼琴,也於前不久供遊人開放。現在我們看到遠處的那幢紅色建築是頑石山房,原為園主人讀書的地方,現以開闢為招待所。我們面前的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種砂石、頁巖、火山石構築而成,是人工鑿壘的假山連環洞,俗稱“猴洞”,內有12個洞室,以12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編列在石牆上,各動互相連通,宛如一座迷宮,又稱“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場所。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去轉了,請各位隨我往下。右邊這座人物銅像就是園主人林爾嘉先生的全身塑像,這原是私家花園,林先生去世後,他的子孫將其獻給國家,我們才有幸得以一見。

好了,我們已經繞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經領略到菽莊花園她獨特的風格,正因為她“藏”、“借”、“巧”的特點,才能在這有限的面積中造出無限的空間。整個花園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相輔相成,和諧一體,辨證統一。林爾嘉對此也頗為滿意,這從他寫在亭子上的楹聯“有襟海枕山勝概,以栽花種竹怡情”可見一斑。美麗的菽莊花園令人品味無窮,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