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通用5篇)

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 篇1

十一處文物古蹟分別是:南薰門、長灘石碑亭、夏黃氏節孝牌坊、帝主宮、龍脊石枯水題刻、牛尾石巖畫、六崗石題刻、維心學堂、文昌宮、東嶽廟、陝西牮樓。

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通用5篇)

原位於雲陽縣雲安鎮,海拔高程150米。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民國時改為“府城中學”。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佔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現存建築為兩個四合院,除大廳外,其它建築為2層。該建築羣長期由雲安中學使用,建築構架基本保持原狀。該建築羣規模大,平面佈局有一定代表性,各建築之間仍基本保持原有格局,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xx年8月由湖北殷祖園林古建築公司對正殿進行拆除,20xx年7月由湖北殷祖園林古建築公司對偏殿進行拆除,20xx年2月由瀋陽故宮古建築公司承建,主體並於20xx年10月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雙江鎮,,海拔高程156米,建於清光緒九年,現存建築面積125平方米,佔地500平方米,屬穿鬥,抬樑混合式結構,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xx年由瀋陽故宮古建築公司拆除,20xx年4月1日由湖北殷祖園林古建築公司承建,並於20xx年5月30日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雙江鎮,海拔高程160米,建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建築面積413平方米,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廟宇是院落式佈局,大殿居中,兩側有配殿、前有山門,建築為木結構,原有建築基本保持完整,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xx年由瀋陽故宮古建築公司拆除,20xx年7月由山東曲埠園林古建築公司承建,並於20xx年9月30日月完工。

原位於雲安鎮,海拔高程165米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為客居雲陽的陝西幫會建造,建築面積190平方米,基本保持完整,箭樓呈長方形,五層通高,頂層的鐘亭懸有一鍾,曾做報時之用。

原位於雲陽縣雲安鎮。海拔高程160米,始建於清朝晚期,是維新變法毀除科舉,興辦學堂時創立的。整座學堂由數廳堂和四合院組成。解放後廳堂部份歸雲安鹽廠使用,四合院變成了居民住宅。現存建築面積720平方米,佔地3000平方米。現廳堂僅存一座,但保存情況較好,未見大的改動。四合院因居民使用,破壞改動較大。

原位於雲陽老縣城,始建於明代,清朝及民國皆有增改,現存建築面積約5200平方米,城牆保持完好,20xx年10月16日由山東曲阜古建築拆遷,20xx年12月30日修復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高陽鎮牌坊村內,為石結構,海拔高程168米,建於清嘉慶十五年,牌坊正面中央開間的上下花板上有”節孝”和”坤維正氣”的刻字,中央橫坊上正面刻有”處士夏承才之妻黃氏之坊”。背面刻有”表處士夏承才之妻黃氏之坊”,故此而得名。

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 篇2

雲陽三峽文物園位於雙江鎮寨壩村,佔地面積24.15畝,總投資1600萬元。三峽文物園內的十一處文物景點復建前均位於海拔175米水位之下,因其重要歷史價值,所以被國家三建委和國家文物局統一規劃確定為異地搬遷和複製的保護項目。

遷建工程從20xx年12月開始,到20xx年底所有遷建工程全部竣工。20xx年逐步完善綠化工程和專題布展項目,20xx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文物園遷建工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文物工作者通過8年時間的辛勤勞作,將十一處文物古蹟保持其原有風貌集中展示給我們,可以説是獻給雲陽人民的一份厚禮。

夏黃氏節孝牌坊是典型的表鄣建築,表彰了這種古代封建社會傳統禮制與道德,因此它具有歷史文化的可貴价值。該工程20xx年8月12日由瀋陽故宮古建公司坼遷,於20xx年9月30日復建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故陵高坪鄉橋亭村,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建築面積約9平方米,佔地30平方米,建築及環境皆保存完好。該工程20xx年6月22日(由瀋陽故宮古建公司)坼遷,於20xx年5月5日復建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盤石鎮馬嶺村西北約800米長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現存2.25平方米。圖略呈正方形,邊長1.5米,單線陰刻,全圖造形質樸粗獷,可能為聚居部落記事性圖畫,該石刻長年居於水中,冬春水涸季節現出水面,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該工程20xx年3月6日由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承擔,20xx年4月30日切割完工,並存放十一處搬遷施工現場。於20xx年5月5日復建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沿南長江之中,為一長形砂巖石,有如龍潛江心故名,當於冬春水涸時節現出水面,長約346米,寬約8—16米,上分佈自元佑三年以來歷代題刻共134幅,多為占卜、紀遊、題名、詠景、抒懷等詩文,正草棣篆各體俱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植,現由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正在進行本體保護施工。複製工程由山東曲阜古建築公司承建,於20xx年9月16式動工。題刻複製計劃在20xx年5月完工。

原位於雲陽縣鳳鳴鄉馬嶺村西北約800米長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現存2.25平方米,圖約呈正方形,邊長1.5米。牽線陰刻,形有籬笆、高竿、房屋及鳥類動物圖案;兩高竿梢端分別穿有一魚、蝦類動物,竿根部設有竿座,座面有飾文,房間共5間,內有人物活動,圖形左上方刻有文字圖形四個。全圖形質樸粗獷,可能為聚居部落記事性圖畫。該石刻現長年居於水下,唯冬春水枯季節現出水面,保存較好,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價值。1987年10月10日,雲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暫未劃定保護範圍。該工程20xx年3月6日由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承擔,20xx年4月30日切割完工,並存放十一處搬遷施工現場。於20xx年5月5日復建完工。

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 篇3

三峽文物園位於重慶雲陽新縣城磨盤寨,是三峽庫區文物保護示範工程。複製遷建工作20xx年11月啟動,按照異地搬遷、原樣復建的原則,將雲陽三峽工程淹沒區內原文昌宮、帝主宮、東嶽廟、陝西箭樓、維新學堂、雲陽南城門、夏黃氏節孝牌坊、長灘石碑亭、六崗石題刻、牛尾石巖畫、龍脊石題刻等十一處文物集中搬遷到園內。同時,在園內還保存着1000餘件地下考古發掘出的各級地下文物,這些文物展現了長江三峽文明發展脈絡。三峽文物園內的十一處文物景點復建前均位於海拔175米水位之下,因其重要歷史價值,所以被國家三建委和國家文物局統一規劃確定為異地搬遷和複製的保護項目。

遷建工程從20xx年12月開始,到20xx年底所有遷建工程全部竣工。20xx年逐步完善綠化工程和專題布展項目,20xx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文物園遷建工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文物工作者通過8年時間的辛勤勞作,將十一處文物古蹟保持其原有風貌集中展示給廣大遊客。

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國長江三峽開發總公司(和大三峽國旅)歡迎您的到來,感謝您對三峽工程的關心和支持。(自我介紹和司機介紹略)相逢就是有緣,我覺得非常高興能陪同大家參觀。如果您在旅遊過程中有什麼意見,建議和要求,我們將盡力為您服務。

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總有關係國計民生的骨幹工程,影響深遠,澤被後世。宜昌市是中國有名的水電之城,七十年代破土動工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給宜昌市的經濟帶來了第一次騰飛,而在新千年到來之際,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更是成為世人注目的焦點,所以各位在世際之交參觀世紀工程一定會成為你一生中最難忘的旅程。

今天,我們將經過享有“公路橋樑隧道博物館”之美譽的三峽專用公路進入封閉式管理的壩區,一睹現代工程的壯觀場面,同時可享受幽靜的峽谷風光。

我們的車現在正行駛在三峽專用公路上,三峽專用公路是三峽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目前已成為連接宜昌市與封閉性壩區的唯一干道,屬於準一級限速公路,全長28.64公里。三峽工程的對外交通運輸是以公路為主,水路為輔。三峽工程的人員,設備物質正是通過這條公路源源不斷地運往位於崇山峻嶺中的三峽工程工地的。由於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三峽工程建設者不怕困難,大膽採用了先進技術,歷時兩年,耗資14億,三峽專用公路終於在1995年竣工通車。三峽專用公路上的橋樑、隧洞的長度比例佔了40%,而且橋樑設計各異,充分體現了現代橋樑的施工藝術,這也許正是它被稱為“公路工程博物館”的由來吧。

所有駛入三峽專用公路的車輛,必須裝有“黑匣子”,此黑匣子實際上是行車記錄儀,它能有效地控制駕駛員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突然加速減速等不良駕駛行為,對車輛技術狀況分析、交通事故鑑定分析、保證遊客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很好的幫助。沒有“黑匣子”的車輛,一經查出,將沒收其專用公路車輛行使證。

現在,我們將通過黃柏河特大橋,它是三峽專用公路上四座特大橋之一,橋身長280M,跨度160米,為上承式橋樑。橋身下的黃柏河是長江葛洲壩水利工程上游的一條小支流,河水非常清澈,而珍稀魚類“中華鱘”便在黃柏河江心小島上中華鱘研究所找到了安居立命之地。中華鱘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物種,距今已有1千4百萬年了,被科學家譽為“活化石”,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生活於東海,軟骨硬鱗,成魚可長達4米,壽命長達60歲。每年9至11月間,便由長江口溯江而上,經3000多公里長途跋涉,回到四川宜賓市以上的金沙江江段產卵,待幼鱘長到15CM左右,又順江而下,但由於葛洲壩水利工程的修建,大壩阻隔中華鱘迴游路線,為了保護中華鱘以及其它魚類,經科學家考察,在宜昌縣曉溪塔黃柏河的河心島上,建立了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這是我國長江第一個中華鱘人工繁殖基地。各位遊客若有雅興,可以去觀賞一下國寶中華鱘,它是一種十分紳士的魚類……(介紹葛洲壩水利工程的情況)

雲陽三峽文物園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我叫李昂,是這次帶領大家去三峽玩的導遊,叫我李導就行,ok不多説了,上船先帶你們去看看。

從三峽全長七百里中看,兩岸山都是相連的,沒有中斷的地方。山嶺重重疊疊,連綿不斷,把太陽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絕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漲滿上山岡的時候,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都被阻絕了。有時皇帝的詔書急需傳達,那麼,從白帝到江凌,雖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發,晚上便到,即使乘飛奔的馬,駕者烈風也沒這樣快,大家想想那船多快呀!

更神奇的在這,每當春冬的時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綠的深譚,迴旋着清波,倒影着兩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怪的柏樹,懸崖上流下的瀑布,飛花四濺,在山峯和樹林之間飛濺,水清、樹榮、高山、草盛,確有許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樹林蕭瑟冷靜,山澗寂靜,猿猴啼啼的長叫,持續有很久,悽慘的聲音異常,在山谷久久迴盪,所以打漁的人説:巴東三峽巫峽最長,聽見猿聲後,眼淚沾濕了衣服。

這就是美麗的三峽,神奇的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