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遼寧導遊詞(精選5篇)

簡單遼寧導遊詞 篇1

棒槌島風景區是大連著名的風景區,那裏的風景美不勝收,不過在那裏最美麗的景物還是要數那裏的山和海了。

簡單遼寧導遊詞(精選5篇)

從門口進去就是幾座連綿起伏的山丘,小路兩旁有兩排彎彎的、高高的大樹。樹上到處是鳥兒們的歌聲,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山清水秀的深山裏。深山裏,鳥兒們的歌聲減弱了,而蟬卻開始歡呼起來了,這時的山就像是在開演唱會。

再往深處走,便聽到泉水流動的聲響。泉水和青山樹木的完美結合,真可以用“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來形容。空氣裏散發着樹木的清香,花兒在向着你微笑,這一都是多美呀!

一下山,這便是美麗的海。海灘上上有着許多的貝殼,不時衝上來白色的浪花,帶上來許多貝殼。那海是那麼蔚藍,從遠處看真的分不出那個是海,那個是天。

太陽已經落在半山腰,落到海面的時候海水開始變成紅色的了,越來紅,最後變成金色的了,好像金子鋪滿了海面,金燦燦的。真是一幅日落生輝的美麗景色。

此時此刻,我已經完全陶醉在棒槌島的美麗景色中,那山是那樣青葱,誰是那樣靈動,那海是那麼與眾不同,我是那麼希望中美麗可以持續下去。

簡單遼寧導遊詞 篇2

相傳在很久以前,鮁魚圈的人煙稀少,墩台山下住一老翁,以耕田、捕魚而生,有一年夏天,老翁捕魚一直都沒有收穫,只打上來了一些小魚,正當他感覺到很失望的時候,突然驚奇的發現在漁網中有一條小魚在向他苦苦哀求,老翁覺得於心不忍就將它放生了。沒想到這天晚上夜裏,就有一個人領着一個少女前來致謝,原來這個人就是海中的鮁魚王,而老翁放生的就是鮁魚王的女兒。為了表示謝意,鮁魚王向老翁傳授打漁的方法,兩人成為了摯友。

一到有空的時候,鮁魚王就會來到岸邊與老翁對飲賞月,談天説地不亦樂乎,日子過得十分的快活。突然有一天晚上鮁魚王帶着傷來到老翁家中,老翁大驚之下急忙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是因為海域中有一羣鯊魚精入侵。他們不做好事,為非作歹。為了打敗這羣鯊魚精,魚王將海宮至寶兩塊鎮海石交給漁翁,老翁取神井水煉了很久終於將神石煉成,鮁魚公主和八仙將神石取走後隨即與鯊魚精進行決戰,最後終於將鯊魚精打敗。但是鮁魚公主卻因為體力不支而倒在沙灘上再也沒有起來,她的軀體化作了海中的一塊礁石,綿延於海灘上。在戰鬥中,八仙拋出的鎮海石將海岸炸成了月牙形,從此這的海灣就被稱為月牙灣,同時人們為了紀念鮁魚王、鮁魚公主和八仙,就將此地取名為鮁魚圈,南部取名為仙人島。

接下來,大家要看到的就是我們鮁魚圈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世紀廣場,世紀廣場是遼寧省第二大廣場,與大連星海廣場出自同一設計團隊之手,廣場的建造以“世紀之光”為主題,在廣場的中心還有一中心台,呈太陽的形狀,同時又有8條彩色道路由中心台向四周輻射,象徵着光輝燦爛的前景。沿中心台一圈,有12個圓柱,為浮雕式建築,上面刻着象徵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圖案,從盤古開天闢地到走向新時代的宏偉藍圖,全部濃縮其上,12個圓柱也象徵着一年12個月。

正對着廣場的就是我們的港務局大樓,佈局工整,方正大氣。這裏也是市民鍛鍊的主要場所,廣場的西南方有一個大型噴水池,等到晚上,噴林水柱隨着音樂的聲音時高時低,搖曳多姿。

大家可以向我的右方看下,這座歐式建築就是世紀門了,沿石階向上走,登上山頂,可以看到浩瀚的渤海,同時可以觀賞到鮁魚圈的大部分景觀,這座山就叫做碧霞山,也是青龍山的餘脈,關於這座山,還有許多的講究,大家向我的左方看下,有兩個紅紅火火的中國結,中國結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標誌性象徵,沿着那條公路的兩側還有兩排龍形燈柱,這種規劃裏面有個説法,據説鮁魚圈發展之初,雖然各方面都有起色,但是總不如預期效果好,經過多番努力無效之後,萬般無奈之下,找來了一個風水先生,經過一番勘察之後,終於得出結果,原來碧霞山這一脈本是龍脈,但是後來修建的這些建築擋住了潛龍入海的道路,這讓這條潛龍大動肝火,於是就阻撓這個地區的發展,以發泄自己的怒氣,後來政府聽從風水先生的建議,在正對着碧霞山的地方修建了一條筆直的大路,並且用這些龍形燈柱為潛龍引路,以平息它的怒氣。説來也怪,沒修建這條路之前,鮁魚圈的發展一度停滯不前,

修路之後經濟真的就是發展的十分迅速,騰飛起來,後幾任領導也是仕途平順,步步高昇。廣場周圍這些燈飾在晚上也十分的漂亮,等到華燈初下,燈光亮起的時候,夜晚被映照的如同白晝,夜景別有一番韻味。

鮁魚圈的前身為鮁魚圈鄉,能夠發展到今天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自然離不開鮁魚圈人民的努力,這個牛羣就象徵着踏實、肯幹的鮁魚圈人帶着一股永不服輸的牛勁,不斷向前拼搏、努力。

以前來過鮁魚圈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原來這些道路的兩側都是些草房、瓦房,現在看到的這些高樓大都是新建的,發展速度由此可見一斑。區政府一直堅持實現“建設億噸大港,打造百萬人口城市”的構想,這裏面所提到的這個億噸大港就是我們的營口港。營口港現轄營口、鮁魚圈、仙人島三個港區,陸域面積有20多萬平方公里,共有集裝箱、煤炭、糧食、礦石、成品油及原油8個專用碼頭,61個生產泊位,其中最大的泊位為20萬噸級礦石碼頭和30萬噸級原油碼頭,集裝箱碼頭可以停靠第五代集裝箱船。

簡單遼寧導遊詞 篇3

本溪是一座聞名遐爾的煤鐵之城,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這裏峯嶺聳翠,重巒疊嶂,山地約佔總面積的80%。本溪市依山建城,羣山環繞,又有太子河穿城而過。登高俯瞰全市,樓羣在高崗低丘間鱗次櫛比,街道于山嶺之中縱橫交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構成獨特的城市景觀。位於遼寧省的中部地區,北靠瀋陽、撫順,南接丹東,西鄰遼陽、鞍山,東傍吉林。

本溪屬於中温帶濕潤氣候區,全地區年平均氣温為6.1℃-7.8℃,年平均降水量為800-900毫米。總的來説春天風和日麗,夏季稍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冰封雪飄。本溪歷史悠久,在廟後山考古發掘出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在四、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在這裏繁衍生息。這不僅填補了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空白,而且為研究東北亞人類分佈和轉移提供了可貴的歷史資料。本溪在我國夏、商時期分別屬於青州、營州管轄,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唐代屬安東都護府遼城州,清末始設本溪縣,隸屬奉天府。

景觀:洋湖溝、南天門、大石湖、老漫子、觀音湖、桓龍湖、望天洞、地温異常帶、太子河、水洞、温泉寺、鐵剎山、關門山、湯溝、廟後山、平頂山、五女山、老禿頂等。

簡單遼寧導遊詞 篇4

瀋陽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瀋陽市東北郊新城子區馬剛鄉境內,南距市區中心40公里,西距沈哈高速公路8公里,東鄰撫順40公里,北靠鐵嶺40公里,屬長白山系吉林哈達嶺南延部分,佔地面積14000畝,其中有林面積13500畝,森林覆蓋率達95%。森林茂密,空氣濕度大,負離子含量高,空氣清新怡人,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處。1997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其地勢險峻與平坦自然天成,林木茂盛,有千餘種珍貴植物、百餘種野生動物、數十種珍稀鳥類。瀋陽第一峯——石人山坐落於此。已成為遊人夏日避暑和冬季滑雪的聖地。

瀋陽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種類繁多,植物資源豐富,屬長白植物區系與華北植物區系的交匯帶,還有蒙古植物區系侵入,天然植物觀光帶和百果園交相呼應,形成了獨特的植物景觀,色彩斑斕,錯落有致,富於季節性變化。油松林樹齡54年,樹形奇特,冠大而半圓,四季長青,遮天蔽日,是森林沐浴的理想之地;這裏不僅有獨俱特色的層林盡染的山林,更有獨樹一幟、讓人觀賞的古木,如乾隆古樹,樹齡200多年,形狀酷似兩位智慧老人在向人們講述着石人山的故事。這裏還是一座天然的動物園,有動物11門13綱160多種,百鳥鳴于山林,百獸行於山間,形成了萬類霜天竟自由的迷人世界。

這裏還是雷鋒最後生活和戰鬥的地方,雷鋒戰鬥過的備戰長洞閃爍着現代文明的曙光。森林公園現已成為一座有觀光農業,生態林業基地,滲透着迷人的色彩,綠水長廊、蓮花池、水上娛樂區、休閒娛樂區、森林浴場、度假療養區吸引着人們,向人們昭示美好的未來。

目前,公園建設已初具規模,基礎設施配套齊全,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水電供給充足,雙泉山莊、龍泉賓館、龍泉游泳館、綜合別墅等內設大型餐廳、卡拉ok廳、舞廳、會議大廳等。登上海拔44.3米的瀋陽第一峯,可以體驗到攀高峯一覽眾山小的博大。心境;龍潭飛瀑,讓人領略了黃果樹大瀑布的風采;鳳池的潺潺流水,清心怡人;千年古榆、百年蒼松。讓您領略歷史的雄渾厚重;雙泉寺遺址讓您體驗深山古寺、晨鐘暮鼓、遠離喧囂、超凡脱俗的僧侶生活;戰備山洞是雷鋒當年施工並以身殉職的地方,堅固的戰略工程,將把您帶回難忘的歲月;鵝黃的梨、瑪瑙的李、深紫的葡萄、銀白的魚,目前正值收穫的季節,您可親身體會自己採摘累累碩果的田園風情,品嚐元化肥、無農藥的綠色食品;泰國鱷魚表演讓您欣賞的是純正異國風情的驚險刺激和人與獸扣人心絃的搏奮;走在窄窄的鄉間小路,令您心曠神怕,心潮激盪;茅草遮蔽的農家大院。是您理想的棲息之所。

首先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鳳池”,這裏泉水淙淙、涼風習習。神清氣爽、遍山滴翠。不遠處的鳳亭,也是玲瓏別緻、古風猶存。

再往山上走就是“石人山”中赫赫有名的“雙泉寺”了。雙泉寺得名於雙泉並,大家看雙泉井位於石人山腰雙泉寺遺址下坡,石制並柱,八菱形井口,直徑約1.2米,井下方各設龍頭,泉水從口流出,與不遠處匯合,潺潺細流順坡而下,成為源頭活水。最令人稱奇的是,兩泉相隔三米,卻見一清一濁,清者水質清例,幽香怡人,濁者富含礦物質,有養顏祛病的功效。由於這兩眼泉水解救了老寺溝一帶的老百姓。鄉親們自發地募捐在此修建了一座宏偉的佛寺,起名為雙泉寺。

位於左側的是瀋陽北郊第二高峯,峯頂有一座龍亭。登亭遠眺,縱覽九十九座山峯,晨則雲霧繚繞,恰似九十九座小島在大海中浮沉;午則由籌農舍,山阜平林,江河輪廓盡收眼底;夕則繁星如織,山林虛無縹緲,神祕莫測,使人如入仙境。

位於右側的就是瀋陽第一峯了,登上此峯大家可以看見許多山體鱗甲似的巖石,經長期風化剝蝕,崩塌滑落,自然造化,酷似人形。或俯首跪拜,或仰天長嘯,或站立,或行走,山脊處更有大小二石,一前一後,狀如師徒,形態逼真,惟妙惟肖。

石人山山頂林木鬱茂,一片緩坡,開闊清朗。上有削壁石崖,為兩扇巨大石門,橫門伸出一巨大門閂、石鎖,將門牢牢鎖定,人稱“南天門”。

景區 “ 石人山 “上有瀋陽第一峯, 高海拔 441.3米, 登峯向南眺望, 層巒迭翠的遠處, 瀋陽市區壯麗的圖景盡收眼底。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上次實習去看了一看,發現上述描述有很多失真的地方。不過環境還行,在這裏要提醒想去旅遊的人。

簡單遼寧導遊詞 篇5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導遊員李菲,能夠為大家服務,我深感榮幸,今天我將陪同大家遊覽瀋陽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昭陵,因位於瀋陽的北部,故又稱北陵,它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它與新賓的永陵,瀋陽的福陵合稱“關外三陵”,也是這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也是風景最好的一座。昭陵建於1643年,建成於1651年,後歷經康熙、嘉慶二帝增建而形成現在的規模,現佔地45萬平方米,佈局遵循“前朝後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下馬碑到正紅門,第二部分為正紅門到方城,第三部分是從方城到寶頂,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進行參觀。

現在映入大學眼簾的是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成的“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6座下馬碑,告誡人們前方是帝王的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皇的悼念與尊重。

現在我們走在神橋上,神橋建在一條人工開鑿的“玉帶河”上,大家請看,眼前這座巍然聳立的石牌坊,是一件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石雕藝術精品。它是在18XX年也就是嘉慶6年增建的,用遼陽出產的青石雕鑿而成,石牌坊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築,它有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引起人們的儀注,告訴人們進入祭祀狀態。

穿過石牌坊,大家隨我上台階,眼前這座門就是正紅門,也叫山門,是陵寢的總門户。它有三個門洞,東邊的是君門,也就是祭陵時皇帝走的門,西邊是臣門,中間是神門,是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入的門,此門平時不開,在當時只有抬祭品的人才能由此通過,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入這個神門吧!眼前這條筆直的道路就是神道,它與神門一樣,是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陵墓的道路,除了抬祭品的官兵,相傳任何人行走都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砍碲”的規定。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在神道兩旁矗立着兩根潔白晶瑩的對稱石柱,這就是華表。在華表上方蹲坐一隻石獸,似犬非犬,披鱗掛甲,此獸叫“吼”。

傳説它是龍生九子之一,相傳這種怪獸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兇猛,因生性好望,老龍王派它守陵。“吼”在柱頂上坐的方向不同,有的面南,有的面北,據説面南的叫“望君出”,意在提醒皇帝不要忘記祖先的功德,前來祭祀;面北的叫“望君歸”,告訴皇帝不要長時間沉湎於悲哀之中要及時回到朝中處理朝政。

看過華表之後,大家順着神道兩側看,共有6對石獸,這12只石獸都各有其獨特的意義,第一對是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放在第一對是權力的象徵;第二對是獨角獸獬豸,第三對是麒麟,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第四對是兩匹馬,一隻叫大白,一隻叫小白,有歌頌功德之意,第五對是兩隻駱駝,傳説皇太極為它所救,最後一對是大象,代表江山社稷,福源遼闊,四平八穩之意。

以上這六對石象生象徵着皇陵風水望不斷。

在神道中央正對着我們的是昭陵神功聖德碑亭,這座碑亭是在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時修建的,裏面的石碑重10萬餘斤,碑文是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是對清太宗皇太極一生文德武功的頌揚和概括。大家仔細看一下馱碑的動物,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其喜好詩文,又善於負重,因此老龍王派它馱碑。

走過碑樓,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北陵的主體建築—————方城。這座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大家可以看到,門上有一動物咬一大鐵環,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椒圖”,因其兇狠,懶惰,老龍王派它守門。進入隆恩門有一大殿這是隆恩殿,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殿裏供奉着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的牌位,祭品,大家低頭看到四周所鋪的地磚均為金礦石製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含有黃金沙的成分,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大家不妨仔細地找一找,運氣好的話説不定會找到一粒金光耀眼的金沙。

經過隆恩殿,我們來到了月牙城。蘇東坡有詩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圓代表“團圓”,缺代表“月牙”,月有悲傷離散之意,修個月牙城,象徵“人缺”,以示對皇帝的哀悼之情。眼前中間突起的圓形丘冢就是寶頂,在它下面的地宮裏埋葬着清太宗皇太極及和孝端文皇后,據説有一個“金井御葬”的傳説,相傳皇帝皇后的棺材被鎖鏈給吊起來,下面有一口井,被稱為“法眼”,皇帝為真龍天子,意為“龍歸滄海”。

昭陵的整體建築到此就參觀完畢了,這座錯落有致,充滿神鬱的陵墓建築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象徵着皇權的威嚴,神權的威力,同時也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古樸的文化內涵。昭陵今天就參觀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