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

棒棰島 位於大連市濱海路東段,大連市東南約5公里處。是一處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這裏三面環山,一面瀕海;北面為羣山環繞,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凹凸不平的鵝卵石灘。棒槌島名字的來歷是因離岸500米遠處的海面上有一小島突兀而立,遠遠望去,極象農家搗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稱棒槌島。島上主峯海拔48.1米,登臨其上,市區景色和海濱風光盡收眼底。島上散佈着風格各異的別墅羣,有如鮮花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這就是著名的棒棰島賓館,當年是國家領導人避暑療養之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

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一)

棒棰島景區在濱海路的東端,距市中心約9公里。

由於五六十年代,中央的一些會議常在大連召開,中央領導和外國元首也不斷到到大連檢查工作或訪問,大連市便於1959年至1961年間在這裏建成了一座賓館。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劉少奇主席、葉劍英元帥,以及後來的華國鋒、胡耀邦、鄧小平、xx等多在這裏住過。棒槌島賓館是大連市唯一的國賓館。

賓館的佔地面積87公頃,建築面積42137平方米,有標準的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游泳池、保齡球館等現代化休閒娛樂設施,如今棒槌島賓館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五湖四海的賓客。

景區北部為羣山環繞,蒼松翠柏。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遠處的三山島,雲遮霧罩,空濛迷離如同海中仙山。 在距海岸600米處,有一形似人蔘狀的小島,面積0.3平方公里,俗稱棒捶島。島上岸崖陡峭,怪石嶙峋,山花野草遍及全島。

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二)

棒棰島(棒槌島)景區位於XX市濱海路的東端,距市中心約9公里,過老虎灘即是。棒棰島是一處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 這裏三面環山,一面瀕海;北面為羣山環繞,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

棒槌島名字的來歷是因離岸500米遠處的海面上有一小島突兀而立,遠遠望去,極象農家搗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稱棒槌島。遠處的三山島(現已開發為海島旅遊度假區)雲遮霧罩,空朦迷離,“三山五嶽”中的所指的三座仙山就在這裏。 此外,著名的棒棰島(棒槌島)國賓館就座落在這裏,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劉少奇主席、葉劍英元帥,以及後來的華國鋒、胡耀邦、鄧小平、xx等國家領導人都在這裏住過。

棒棰島上岸崖陡峭,怪石嶙峋,山花野草遍及全島。 關於該島流傳許多動人的傳説,令人神往。傳説玉皇大帝的後花園裏有一株金棒棰花。這花餐道風,飲仙露,五千年開花,五千年結果,又五千年成熟。不料一陣清風吹來,把這果實吹落人間,化身為一位美麗的姑娘,人稱棒棰仙子。她感到人間的美好,歡快的唱到:白雲為路巧鋪成,天上奇種地上生。閲盡人間千般色,才知下界勝天庭。玉皇大帝得知後,硬是把棒棰仙子追回了天庭。棒棰仙子懷着對人間美好的回憶,把自己心愛的頭針從空中投向人間,落在大海變成現在的這座小島,棒棰島由此得名。

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三)

古塔公園是市委、市政府推擬辦的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39件實事中的一項重大美化工程。1999年初春動工,仲夏告竣。總面積為12公頃,投資1.4億元。

該園以千年遼塔為中心制高點,以大廣濟寺古建築羣為借景,建設中堅持體現錦州古城歷史文脈和現代園林風光理念相結合的特點,使之成為富有遼西區域文化和風土人情的體閒場所。

該完以植物造園為主,建築造園為輔,地勢高下間,環境曲徑通幽,全園共分六個主要功能區。其中:

(1)文物遊覽區。該區以遼代清寧九年即公元620xx年修建的全國最古最大的廣濟寺和清代雍正三年即公元1720xx年始建的遼寧最大的天后宮等宗教古典建築羣為借景,為遊人開闢展示錦州歷的民族宗教 文化場所。

(2)老年活動區。該區以符合老年人活動遊憩物景觀要素候後座面積為740平方米的茶室,內置 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欣賞與遊藝項目,為老年人制造紅紅火火的夕陽生活。

(3)觀賞植物區。該區除栽置百種以上大量珍貴樹木格式化卉與地方植被外,還修建一座面積為750平方米的觀賞温室和一組面積為165平方米的暖廊。

(4)安靜休息區。該區以雅俗賞的建園特色為遊人開闢一處散步休息的好地方。除蜿蜒的甬路與美麗的花壇外,特建面積為125平方米的休息廊一組,為廣大遊人準備了一處休息納涼的美麗憩息地。

(5)兒童活動區。該區以浪漫的建園手法設計建築一組橡塑地板磚,兒童卡通牆和一座金木水火土五行廣場,同時設置五組兒童遊樂器械,足可稱為一處少年兒童嬉戲與開發兒童智力的好地方。

(6)石林觀賞區。該區以遼西地域的特產木化石為主要原料,用多種造型手法,堆栽成一處“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石林風景點,可讓遊人在古樸典雅中得到撲朔迷離的享受。

總之,該園存千年文化積澱,挾遼瀋決戰雄風;塞北風光,江南秀色融為一體,隋寺遼塔,碧瓦雲牆相匯相映;實為遼西地區的一座飽含文化品位和遊覽功能的人文景觀。

古塔歷史文化公園的園林設計風格繼承了中國傳統造園的精華,運用了現代風景園林的設計手法,借鑑了歐美園林的成功經驗,充分表達了時代特點和遼西地方特色。

千年古塔與現代園林合為一處,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融為一體,以其特有的園林風格而成為錦州以至遼寧省的又一個旅遊名勝,特別是其中的木化石林,非常獨特。

木化石林坐落在該公園北部,佔地4000多平方米,由200多株木化石聳立形成木化石林景觀。它是繼深圳木化石林後世界上第二座遷地保存的木化石林。這些木化石產於義縣及遼西地區,形成於1.5億年前。當時由於地殼運動或火山爆發,古代森林瞬間被泥沙或火山熔巖所掩埋,在漫長的歲月中,樹木中的有機質逐漸為二氧化硅所取代,所以木化石又稱硅化木,是石化了的樹幹化石。由於這一過程需要極特殊的自然環境和地殼運動,所以木化石林景觀在世界上極為珍貴和罕見。

大廣濟寺及錦州遼塔

大廣濟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區舊城內北街,寺內明碑謂建於遼代,元末毀於兵火,明永樂後多次重修。清嘉慶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開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築佈局緊湊,平面呈長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築是佛殿(今佛已不存),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築,面闊7間,進深5間,檐柱及額枋上都有精美雕飾。寺東有昭忠祠,於光緒二十四年為緬懷中日甲午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后宮,建於雍正王年。現在的大殿約於同治年間。正殿7間,硬山式額枋上有彩繪木刻,二十四孝圖,雕刻生動細膩。前院有東、西廊房14間,山門左右是碑亭。解放後,都已修飾一新,現為錦州市博物館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錦州遼塔座落在大廣濟寺前。據明嘉靖碑文(宣大巡撫文貴撰)載:金代的中靖大夫高璉曾寫過《塔記》説,塔建於遼道宗清寧三年(1520xx年),是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是磚實心密檐式,現高57米。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脅侍,三個寶蓋和兩位飛天。飛天翱翔於上,大佛端坐龕中,脅待肅立龕旁。塔檐共十三層,每層各角原來都有楠木挑樑,上託檐角,下綴銅鈴,現多已脱落,僅西北角還剩11根。塔頂早在永樂年間被明軍用炮打落。塔上磚雕的樑、柱、斗拱和花飾等也多半脱落。塔座在1933年曾用青磚維修。古塔體量宏偉,是遼西最高的古代建築,是京沈途中唯一能從列車上望到的遼代高塔,被認為是錦州古城的標誌。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是省級文物。

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四)

棒棰島位於XX市濱海路東段,XX市東南約5公里處。是一處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這裏三面環山,一面瀕海;北面為羣山環繞,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棒槌島名字的來歷是因離岸500米遠處的海面上有一小島突兀而立,遠遠望去,極象農家搗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稱棒槌島。島上主峯海拔53.1米,登臨其上,市區景色和海濱風光盡收眼底。島上散佈着風格各異的別墅羣,有如鮮花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這就是著名的棒棰島賓館,當年是國家領導人避暑療養之地。

“棒棰島”其實是一個形似棒槌的小島,在大連灣與老虎灘灣之間,距陸地0.39公里。屬XX市棒棰島風景(一)(20張)XX區。島形似棒棰故名。長410米,寬120米,陸地面積0.049平方公里,海拔52.8米。西高東低,南部有一天然石洞。震旦紀下震旦南芬組地層,地層倒轉。巖性以石英巖、礫巖為主。植被覆蓋。北面為羣山環繞,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棒棰島的東部,是長達500米的沙灘,沙質潔白細柔,海水清澈,是大連最好的海水浴場之一。沿岸海區生長着海蟹、海螺、海蔘等海珍,許多大連人和外地遊客都喜愛到此親身體驗捕撈的樂趣。遠處的三山島(現以開發為海島旅遊度假區)雲遮霧罩,空朦迷離,,傳説是“三山五嶽”中的三座仙山。周圍的羣山上長滿了青松綠樹,海濱浴場碧波銀浪,金沙閃爍,這裏是一個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無居民。島對岸原是漁村,1959年始建東山賓館,1977年改名棒棰島賓館。賓館依山傍海,環境清幽,花木繁茂,有清澈的海灣浴場,風格各異的11棟別墅連為一體,是聞名中外的避暑勝地。

關於該島流傳許多動人的傳説,令人神往。傳説玉皇大帝的後花園裏有一株金棒棰花。這花餐道風,飲仙露,五千年開花,五千年結果,又五千年成熟。不料一陣清風吹來,把這果實吹落人間,化身為一位美麗的姑娘,人稱棒棰仙子。她感到人間的美好,歡快的唱到:白雲為路巧鋪成,天上奇種地上生。閲盡人間千般色,才知下界勝天庭。玉皇大帝得知後,硬是把棒棰仙子追回了天庭。棒棰仙子懷着對人間美好的回憶,把自己心愛的頭針從空中投向人間,落在大海變成現在的這座小島。棒棰島由此得名。

棒棰島景區是一處以山、海、島、灘為主要景觀的風景勝地。著名的棒棰島國賓館就座落在這裏,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劉少奇主席、葉劍英元帥,以及後來的華國鋒、胡耀邦、鄧小平、xx等國家領導人都在這裏住過。景區北部羣山環繞,

蒼松翠柏;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在距海岸600米處,有一形似人蔘狀的小島,俗稱棒棰島。島上岸崖陡峭,怪石嶙峋,景區北部為羣山環繞,蒼松翠柏。南面是開闊的海域和平坦的沙灘,遠處的三山島,雲遮霧罩,恍如蓬萊。 島上岸崖陡峭,怪石嶙峋,山花野草遍及全島。

關於遼寧棒棰島的導遊詞5篇(五)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五龍山旅遊觀光!

五龍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丹東城區西北17公里處,總面積56.52平方公里,主峯海拔708.5米。關於五龍山的形成,有個感人的傳説:古時,有五條龍立志要為民除害,與霸佔此地的惡魔搏鬥。後來惡魔被誅,五龍也力盡戰死,化成連錦的山嶺,人們稱之為五龍山,以示紀念。從遠處端詳,五龍山也確似龍形。那連綿的山體,起伏的山脊,像羣龍在昂首向前;那嶙峋的峯巒,峻峭的巖壁,像羣龍的錚錚傲骨。若逢輕雲出岫或煙雲繞崗之時,那巍峨壯麗的山勢,則更像羣龍在騰空欲飛。

五龍山為遼東名山,以雄、險、幽、奇、勝而着稱,歷來是旅遊勝地。日偽時曾建“國立公園”,半途而廢。半個多世紀的沉睡之後,經過全面修建的五龍山又煥發生機。車近山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壯麗、有“遼東第一門”之稱的公園大門。大門高17.9米,寬27.9米,雕刻着有五條巨龍繞柱盤旋直上青雲的圖案,大門共用2100塊花崗巖石,用以象徵21世紀的開始。大門一側,有呈梯級排列的五潭碧水,名“五龍潭”,相傳是當年五龍休息的地方,如今闢為遊人垂釣的場所。五潭之間有迴廊曲折相連,並以木屋、水榭等點綴其間,與潭邊青山相映成趣。

一進大門,是平整寬闊的休閒廣場,廣場兩側依山勢而建的四座爬山樓,碧瓦白牆,美觀別緻,供遊人餐飲洗浴休閒娛樂。遊人至此,可在廣場上騎馬、坐橋、喂鴿子、坐馬車,可在噴泉、石雕、孔雀燈附近觀賞拍照,也可在樹蔭下垂釣、休息。出廣場上行百十米,可見14棟豪華典雅的別墅,錯落有致地分佈在草坪上。這裏綠樹掩映,環境幽雅,有着田園詩一般的迷人風光,是避暑納涼的理想去處。這裏也是電視劇《劉老根》的外景拍攝地,劉老根晨練撞樹等不少鏡頭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五龍山,自然風光清雅秀麗,人文景觀歷史悠遠,早有佛、道兩教來此結廬建場,佛爺洞、唸佛石、禮拜石等,今日仍在。建於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的靈峯寺,位於五龍山主峯南麓山腰處,取“頭頂五龍,腳踏蓮花”之勢,當年香火旺盛,至今遺蹟猶存。,在靈峯寺原址復建的靈峯禪寺,佔地面積四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藏經閣五重大殿延伸建築,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佛教寺廟。整座廟宇依山而建,氣勢恢宏,佈局嚴謹。其中尤以大雄寶殿最為雄偉壯觀,氣象莊嚴。 藏經閣內還珍藏着釋迦牟尼真身骨舍利。

五龍山又有“天然石雕公園”之稱。靈峯寺以上,大大小小的象形石,分佈於山山嶺嶺之中。有的似觀音端座,有的似龍吐天漿,有的似金蟾望月,有的似神龜前行;有的像雄獅,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駱駝,有的像猴子......給人以無盡的遐想,不禁對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慨歎不已。

五龍山是天然植物園,林木豐茂。柞樹、慄樹、楓樹、山核桃樹等漫山遍野,天女木蘭、大香、紅豆杉、魚鱗松、紫杉、厚朴等珍貴樹種在這裏也不罕見。春夏季節,林木繁茂如綠錦鋪地,清溪飛瀑似長虹飲澗,景色極為清幽可愛。待到秋風吹過,層林盡染,紅葉如火,黃花點金,又是一番迷人景象。即使在冬日,那蒼龍負雪的憨態,更覺生動有趣。

五龍山風景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把現代與傳統巧妙地融為一爐,把城市園林與自然風景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道亮麗風景,展開一幅秀美迷人的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