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精選17篇)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精選17篇)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

南關清真寺建成的歷史有好幾百年,由於戰爭等原因,多次遭到破壞。1949年以後,在政府的幫助下,經過不斷修復。1981年,寧夏地區的廣大穆斯林羣眾熱情募資,重建了這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羣體。

南關清真寺是寧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該寺位於銀川市南關南環東路。明末清初始建於南門外,1920__年遷至城區,1953年經過擴建,成為一座擁有大殿63間、面積1200多平方米,南北配房41間,佔地為20多畝的建築羣,其規模居於當時銀川市區7座清真寺之首。原寺為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風格,殿堂門窗皆為紅松木,雕刻工藝精細,惜於“__”中遭拆毀。1981年重建,改為阿拉伯式建築風格。20__年南關清真寺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葺,維修工程耗資700多萬元,歷時1年多,對清真寺進行了全面的修繕。這座阿拉伯式建築風格的清真寺對中外遊客開放。

寺廟整修

20__年7月12日,有近420__年曆史的銀川市南關清真寺維修工程全部竣工。從即日起,這座阿拉伯式建築風格的清真寺對中外遊客恢復開放。

南關清真寺管理委員會主任保進貴介紹説,這次維修工程耗資700多萬元,歷時1年多,對清真寺進行了全面的修繕,特地邀請原設計師姚復興進行修繕指導。南關清真寺始建於明朝末年,距今已有近420__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初期,南關清真寺破舊不堪,亟待重建。1981年,在銀川市有關部門和當地回族羣眾的共同努力下,南關清真寺重建落成。20多年來,南關清真寺成為寧夏對外開放的窗口,共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代表團和友人前來參觀。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2

南關清真大寺位於銀川市城區東南角,南關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較為久遠。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銀川南關外“拱北”亭,規模較小。1920__年將寺址遷入南關內,建成一座具有古典風格的大寺。60年代寺院在動亂中被毀殆盡。1981年廣大穆斯林募資在今址重建。

重建的南關清真大寺主殿建築高26米,坐西朝東,寺院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殿為圓形拱頂兩層,上層是大殿、陽台,方形大禮拜殿可容納1300多人做禮拜。下層有寬敞的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卧室、辦公室、會客室等,皆以迴廊相連。

樓頂正中聳立着一大四小的綠色穹隆裝飾,大的居於中央,直徑9米,頂端高懸新月,小的直徑3米,分佈在樓頂四角,遠眺,綠色圓頂閃閃發光,十分壯麗。主樓前有通向上層的階梯,兩側種植花圃。殿前中部為一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四周花木扶疏,兩邊各建有30米高的“宣禮塔”。寺院內還種植了許多珍貴的松柏和各種樹木、花卉。整個建築佈局嚴整,結構緊湊,規模宏偉。

南關清真大寺以其別具一格、典雅莊重的特點,以及濃郁的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成為自治區重點對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和旅遊景觀之一。近年來,有9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領導、使者、友人來訪。許多海外穆斯林亦到此參觀做禮拜。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3

該寺為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風格,建築面積為2870平方米。全寺分為內外兩院,外院較為寬敞,穆斯林重大節日常聚於此處會禮。寺門前有長9米、高6米的照壁,為“月藏松柏”磚雕圖案。與照壁形成對照的是3個轉砌券門,鐫刻有阿拉伯文磚雕和花卉圖案,技藝精湛,栩栩如生。

中門-“清真寺”3個大字,左右兩個券門分別書寫有“忍心”、“忍耐”門額。券門上部原有四角攢尖頂的3層邦克樓一座,民國時期曾遭龍捲風破壞,後改建為2層。從券門入內沿階而上,內院高台有禮拜大殿,座西朝東,視野開闊,殿前南北講堂各5間,與大殿形成三合院式佈局。

大殿由兩座歇山頂和一個捲棚頂勾連搭,面闊5間,進深9間,內有20餘根明柱支撐,木板鋪地,牆壁裝飾有《古蘭經》文書法。大殿寬敞,可以容納千餘人同時禮拜。殿外裝飾精緻,翹檐斗拱,莊重樸素。

同心清真大寺不僅是穆斯林宗教活動場所,還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文物建築。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西征時,曾經發動當地羣眾在此召開各界代表大會,併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級回民自治政權——陝甘寧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1958年,同心清真大寺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4

南關清真寺建成的歷史有好幾百年,由於戰爭等原因,多次遭到破壞。1949年以後,在政府的幫助下,經過不斷修復。1981年,寧夏地區的廣大穆斯林羣眾熱情募資,重建了這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羣體。

南關清真寺是寧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該寺位於銀川市南關南環東路。明末清初始建於南門外,1920__年遷至城區,1953年經過擴建,成為一座擁有大殿63間、面積1200多平方米,南北配房41間,佔地為20多畝的建築羣,其規模居於當時銀川市區7座清真寺之首。原寺為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風格,殿堂門窗皆為紅松木,雕刻工藝精細,惜於“__”中遭拆毀。1981年重建,改為阿拉伯式建築風格。20__年南關清真寺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葺,維修工程耗資700多萬元,歷時1年多,對清真寺進行了全面的修繕。這座阿拉伯式建築風格的清真寺對中外遊客開放。

該寺由回族建築設計師姚復興主持設計。主體建築分上下兩層,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禮拜大殿位於上層,沿着弧形階梯拾級而上,是二層平台,平台與大殿之間有一道漢白玉貼面的雙心圓券柱廊。大殿呈正方形,邊長各21米,窯殿用漢白玉做成圓心複葉型壁龕形式,上刻《古蘭經》。大殿中部有4根綠色瓷磚貼面的方柱。

大殿頂部為一大穹頂,直徑為9.5米,四角各為一小穹頂。大小穹頂通體全綠,頂部均有寶瓶裝飾,其中大穹頂上的新月距面22米。大穹頂底部與殿內的方柱之間為圓柱形的鼓座,開設有24扇天窗,加上大殿內南北兩側各開6扇大窗,增加了殿內之光照亮度。此外,殿內還是19盞大宮燈,牆壁置雙管玉蘭燈。禮拜大殿下層為小禮拜殿、阿訇住房、會客室等,以迴廊相連接。以後,該寺在大殿前又添建了兩座方柱形的“邦克樓”和兩側長廊,使整個清真寺的風格渾然一體,典雅華美,莊重宏偉。殿前還有一噴水池,綠萍浮水,蓮荷映月,院內綠樹成蔭,春夏秋三季百花爭豔。

銀川南關大寺建築新穎,一度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標誌性建築物,加之該寺位於城區,交通方便,因而成為寧夏境內吸引國內外旅遊觀光客人最多的人文景點之一。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5

出銀川南門廣場西行二里許,一座具有鮮明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物銀川南關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

仰首望去,禮拜大殿上一組渾厚飽滿的綠色穹窿圓頂,宛若披着綠色蓋頭的五姐妹,丰姿綽綽,亭亭玉立。

仔細分辨,個個以寶瓶裝飾,渾圓光潔。中間的穹項高22米,頂端懸掛一彎月形燈,四個小穹項分別立於東南西北四角,玲瓏別緻。

穹頂下二樓是禮拜大殿,五道拱門向東方敞開中國的清真寺門都向東開,穆斯林進門禮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覲聖地麥加的方位。大殿底層是小禮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迴廊相連,寬敞明亮。

沿着弧形樓梯拾級而上,來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月台圍繞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侷促,節日期間也可供禮拜用,是禮拜殿向室外的延伸。大殿與月台之間事實一道漢白玉貼面的雙心圓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禮拜出人大殿時脱鞋穿鞋的地方。穿過柱廊進入大殿,寬敞聖潔的大殿一派肅穆的氣氛。殿堂呈正方形,長寬各21米,可容千人禮拜。大殿中部有四根綠色瓷磚飾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頂。方柱與穹頂底部銜接的一段圓柱體稱鼓座,鼓座上方開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兩側各開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來風,四面進光,清爽明亮。向外張望,視野開闊,彷彿矗立於寬廣舒展的綠色原野。大殿正面的西牆中間,設置"米哈拉布"窯(禮拜者面向的地方),裝飾莊重而精巧,採用晶瑩潔白的漢白玉構成多圓心的複葉形壁龕圖案,其上鐫刻經文,簡潔舒暢。整個大殿的牆面用穆斯林喜愛的綠色塗飾,與漢白玉券柱深淺對比,濃淡映襯,給人以典雅、舒適、和諧、明潔之感。

作為銀川城區最大的一個回民聚居的地區南關,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於1920__年,解放後於1953年擴建修葺,成為一個大殿63間、佔地20餘畝的大寺,其規模居當時銀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動亂年代被當作"四舊"滌盪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南關寺得以重建。這座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從設計、施工到竣工,僅用了半年多時間。設計之巧,建造之快,質量之好,實屬罕見。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6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羣,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形成經典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西安化覺巷清真寺,建於明初(14世紀末),現存主要建築仍是當時遺物。軸線東西向,南北寬50米,東西長250米,面積約為12500平方米。

寺院自東向西有四進院落,規模宏大,佈局嚴整。第一、二院內有牌坊和大門,第三院內的主體建築是省心樓(又叫密那樓或者邦克樓,阿訇在此樓上招呼教徒入寺禮拜),平面八角形,高三層,兩側有廂房,作浴室、會客室、講經室等。第四院內有正面朝東的禮拜殿,平面凸字形,面闊7間,前面有大月台及前廊,後設神龕,可容千人禮拜。禮拜殿的屋頂也分為前廊、禮拜堂和後窯殿(有神龕和宣諭台)三部分,相互搭接。其中以禮拜殿屋頂最大,並作重檐形式。

化覺巷清真寺是西安市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明代建築羣。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7

陝西大寺又名東大寺,始建於清朝,是烏魯木齊市最大的清真寺院,可同時容納上千人做禮拜。這座隱藏在高樓大廈中的古老建築,不像其他清真寺那樣是穹頂大拱,有着濃厚的中國式建築風格,讓人感到十分意外,卻又肅然起敬。

陝西大寺為庭院式建築,坐西向東,大殿為古代傳統磚木結構、琉璃瓦頂,高達10餘米,系古老的磚木結構,風格頗似中國古代宮殿,前部為單檐歇山式,屋頂鋪嵌着綠色琉璃瓦。大報周圍走廊有36根紅圓木柱,規模宏偉,十分壯觀。拱門上,刻有《古蘭經》文,其刻工之精,令人讚歎。大殿後部為上八下四的重檐式的“八角樓”,名叫望月樓,是阿訇登臨觀看月亮出沒,宣告齋戒的場所。殿內四壁和門窗的裝飾,刻工精美,磚雕木刻均採用花卉、瓜果等各種圖案,既嚴格遵循不使用偶像和動物圖飾的伊斯蘭教義,又保持中國古代傳統木結構的建築風格。

大殿前面是寬敞的大院,除西面外,各面均建有廳堂。北廳是講堂,南廳為浴室,東廳是各地阿訇進修之所。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8

陝西清真大寺是哈密市著名大寺之一,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本坊哈吉有賴成榮、劉宗漢等14人,坊民有1200多户,均為陝西對回族,屬格迪國。現佔地近4畝,大殿面積45O平方米,共建正殿5大間,廂房5間,浴室5間,雜務膳房5間,山門1座,小角門1道,後又得清政府資助,修八卦供奉樓1座,專供清帝牌位。1983年又重新修繕和擴建了浴室等建築設施。

全寺總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寺院內有建於17世紀初高達9米的木結構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頂,異角飛檐,精縷細雕;東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四進院:第一進院最東邊影壁正面鑲有三方菱形菊蓮圖案,檐下磚雕斗拱,宏偉壯觀,古建木牌坊豎立中央,異角飛檐,牌坊頂部琉璃覆蓋,蔚為壯觀,該牌坊建於17世紀,南北兩側各有廂廈三間,內部陳設明清兩代古式傢俱。

經過五間樓進入二進院,中央豎立石牌坊一座,三門四柱,中楣匾鐫刻"天監在茲",兩翼各為"虔誠省禮"和"欽翼照事"。往西十米南北各豎磚雕鑲嵌"沖天雕龍"碑一座,往西是"敕賜禮拜寺"的"敕賜殿"。殿內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漢文。第二進院還有宋代大書法家米笥和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書法真跡,其筆力飄逸,走筆遒勁,字型韻稱,堪稱我國書法的傑

作。第四進院內有面積約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納千餘人做禮拜,殿內有井畫400餘幅,書以阿拉伯文圖案,構圖各具千秋。清真大寺的建築形式、基調一派中國民族風格,然而,寺院內的一切佈置又嚴格按照伊斯蘭教制度,殿內的雕刻藻飾、蔓草花紋裝飾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組成,中國傳統建築和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如此巧奪天工的結合,令人觀止,因而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伊斯蘭文物之一。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9

新疆有着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而最能體現其民族風情的地方,就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顯眼,最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徵——艾提尕爾清真寺。“艾提尕爾”是“節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穆斯林做禮拜的“叩拜之處”。到新疆觀光旅遊的中外遊客,會發現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禮拜,隨着伊斯蘭教的發展,它還具有其他一些職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現在在新疆地區,伊斯蘭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動場所有220__多所,信教羣眾平均400多個便有一個活動場所。

艾提尕爾清真寺的來歷也是歷盡滄桑:這裏原是系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麻扎(墓地),直到公元1442年,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公元1537年,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為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前身。16世紀上半業,葉爾羌汗國的喀什噶爾統治者將這裏擴建為能夠做主麻日禮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人們用她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清真寺,並取名“艾提尕爾”。後由一位維吾爾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捐資擴建,併購置600畝田產作為寺產。1820__年,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伊斯坎達爾對該寺進行了擴建,增蓋了拱北式寺門,並在院內開掘了人工湖和水渠。清道光年間喀什噶爾城擴建時,一向處於城外的艾寺被劃入了城內,同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1872年,中亞浩罕入侵者阿古柏為籠絡人心,下令對清真寺進行大規模的又一次修繕,重新規劃了全寺佈局,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託着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後,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台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乞丐財主,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 。

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脱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逢禮拜過節過年,整個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最多的時候可達到十萬人,他們一起聆聽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講經。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清真寺裏另一處重要的建築是講經堂,在清真寺南北兩面的是36間講經堂。講經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講經,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建築中尤其是清真寺裏有一處必不可少的設施那就是供穆斯林們淨身的沐浴室。在這座清真寺裏有可同時供200人淋浴的蒸氣淨身室和一個水池。穆斯林在禮拜前,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大淨”和“小淨”。在淨水池的旁邊建有一個木樓梯,可攀登到塔樓頂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裏的神職人員登上塔樓去呼喚沉睡中的穆斯林來做禮拜。

清真寺建築有中國傳統式和阿拉伯風格兩種,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有:禮拜大殿、經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樓和尖塔式宣禮樓,大家在進門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樓就是這種建築。新疆概況導遊詞

·吐魯番葡萄溝導遊詞·尼雅遺址導遊詞

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如果恰好是節日,在艾提尕爾廣場上及周圍會聚集眾多的穆斯林,整整可達10萬之眾,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毫不誇張。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是“順服”。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被成為“穆斯林”,意思是“順從者”。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 是“安拉”的最後一個使者。

伊斯蘭民居和宗教建築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寧靜而富有生氣的綠色;純潔而明亮的白色;象徵土地和沙漠的黃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的蘭色;莊重而醒目的紅色。

好了,講了這麼多,我我們現在可以進去參觀了,在進寺之前請大家注意:在參觀的時候請勿大聲喧譁、請勿從正在做禮拜的穆斯林前面走過,請遊客整理衣衫,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許入內的。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0

新疆有着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而最能體現其民族風情的地方,就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顯眼,最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徵——艾提尕爾清真寺。“艾提尕爾”是“節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穆斯林做禮拜的“叩拜之處”。到新疆觀光旅遊的中外遊客,會發現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禮拜,隨着伊斯蘭教的發展,它還具有其他一些職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現在在新疆地區,伊斯蘭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動場所有220xx多所,信教羣眾平均400多個便有一個活動場所。

艾提尕爾清真寺的來歷也是歷盡滄桑:這裏原是系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麻扎(墓地),直到公元1442年,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公元1537年,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為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前身。16世紀上半業,葉爾羌汗國的喀什噶爾統治者將這裏擴建為能夠做主麻日禮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人們用她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清真寺,並取名“艾提尕爾”。後由一位維吾爾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捐資擴建,併購置600畝田產作為寺產。1820xx年,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伊斯坎達爾對該寺進行了擴建,增蓋了拱北式寺門,並在院內開掘了人工湖和水渠。清道光年間喀什噶爾城擴建時,一向處於城外的艾寺被劃入了城內,同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1872年,中亞浩罕入侵者阿古柏為籠絡人心,下令對清真寺進行大規模的又一次修繕,重新規劃了全寺佈局,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託着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後,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台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乞丐財主,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 。

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脱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逢禮拜過節過年,整個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最多的時候可達到十萬人,他們一起聆聽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講經。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清真寺裏另一處重要的建築是講經堂,在清真寺南北兩面的是36間講經堂。講經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講經,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建築中尤其是清真寺裏有一處必不可少的設施那就是供穆斯林們淨身的沐浴室。在這座清真寺裏有可同時供200人淋浴的蒸氣淨身室和一個水池。穆斯林在禮拜前,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大淨”和“小淨”。在淨水池的旁邊建有一個木樓梯,可攀登到塔樓頂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裏的神職人員登上塔樓去呼喚沉睡中的穆斯林來做禮拜。

清真寺建築有中國傳統式和阿拉伯風格兩種,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有:禮拜大殿、經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樓和尖塔式宣禮樓,大家在進門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樓就是這種建築。新疆概況導遊詞

·吐魯番葡萄溝導遊詞·尼雅遺址導遊詞

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如果恰好是節日,在艾提尕爾廣場上及周圍會聚集眾多的穆斯林,整整可達10萬之眾,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毫不誇張。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是“順服”。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被成為“穆斯林”,意思是“順從者”。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 是“安拉”的最後一個使者。

伊斯蘭民居和宗教建築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寧靜而富有生氣的綠色;純潔而明亮的白色;象徵土地和沙漠的黃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的蘭色;莊重而醒目的紅色。

好了,講了這麼多,我我們現在可以進去參觀了,在進寺之前請大家注意:在參觀的時候請勿大聲喧譁、請勿從正在做禮拜的穆斯林前面走過,請遊客整理衣衫,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許入內的。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提尕爾清真寺

新疆有着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而最能體現其民族風情的地方,就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顯眼,最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徵——艾提尕爾清真寺。“艾提尕爾”是“節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穆斯林做禮拜的“叩拜之處”。到新疆觀光旅遊的中外遊客,會發現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禮拜,隨着伊斯蘭教的發展,它還具有其他一些職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現在在新疆地區,伊斯蘭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動場所有220xx多所,信教羣眾平均400多個便有一個活動場所。

艾提尕爾清真寺的來歷也是歷盡滄桑:這裏原是系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麻扎(墓地),直到公元1442年,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公元1537年,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為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前身。16世紀上半業,葉爾羌汗國的喀什噶爾統治者將這裏擴建為能夠做主麻日禮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人們用她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清真寺,並取名“艾提尕爾”。後由一位維吾爾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捐資擴建,併購置600畝田產作為寺產。1820xx年,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伊斯坎達爾對該寺進行了擴建,增蓋了拱北式寺門,並在院內開掘了人工湖和水渠。清道光年間喀什噶爾城擴建時,一向處於城外的艾寺被劃入了城內,同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1872年,中亞浩罕入侵者阿古柏為籠絡人心,下令對清真寺進行大規模的又一次修繕,重新規劃了全寺佈局,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託着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後,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台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乞丐財主,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脱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逢禮拜過節過年,整個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最多的時候可達到十萬人,他們一起聆聽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講經。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清真寺裏另一處重要的建築是講經堂,在清真寺南北兩面的是36間講經堂。講經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講經,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建築中尤其是清真寺裏有一處必不可少的設施那就是供穆斯林們淨身的沐浴室。在這座清真寺裏有可同時供200人淋浴的蒸氣淨身室和一個水池。穆斯林在禮拜前,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大淨”和“小淨”。在淨水池的旁邊建有一個木樓梯,可攀登到塔樓頂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裏的神職人員登上塔樓去呼喚沉睡中的穆斯林來做禮拜。

清真寺建築有中國傳統式和阿拉伯風格兩種,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有:禮拜大殿、經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樓和尖塔式宣禮樓,大家在進門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樓就是這種建築。

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如果恰好是節日,在艾提尕爾廣場上及周圍會聚集眾多的穆斯林,整整可達10萬之眾,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毫不誇張。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是“順服”。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被成為“穆斯林”,意思是“順從者”。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後一個使者。

伊斯蘭民居和宗教建築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寧靜而富有生氣的綠色;純潔而明亮的白色;象徵土地和沙漠的黃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的蘭色;莊重而醒目的紅色。

好了,講了這麼多,我我們現在可以進去參觀了,在進寺之前請大家注意:在參觀的時候請勿大聲喧譁、請勿從正在做禮拜的穆斯林前面走過,請遊客整理衣衫,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許入內的。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團友: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喀什市市中心,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它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於中國四大清真寺之首,是我國古代維吾爾民族創建的歷史瑰寶之一。它以悠久的歷史,雄偉的建築和絢麗的色彩等特點,聞名於中外,在中亞地區與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地的著名大清真寺,同樣地受到穆斯林的注目。坐落在艾提爾尕廣場西面的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帶有阿拉伯風格的伊斯蘭教寺院建築。“艾提尕爾”一詞,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做禮拜的大清真寺的通稱。也有人把它按阿拉伯語的“爾德”(變音為“艾提”,意思是節日)和波斯語的“尕爾”(意思是廣場),解釋為“節日場所”,但此種説法並不完全正確。雖然在伊斯蘭的各種節日裏,清真寺是主要的活動場所,而在平時,穆斯林們也同樣在這裏進行日常的宗教活動。(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的清真寺,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艾提卡爾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耶提木寺。)

“艾提尕爾清真寺” :艾提尕爾是節日歡聚的場所的意思。也有等級最高的清真寺的意思。全新疆共有四座艾提尕爾清真寺,除了喀什的之外,于田有一座“艾提尕清真寺”,哈密有一座“艾提卡爾清真寺”,和田市也有一座“艾提尕爾清真寺”,它們都是當地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始建於1442年前後,以後逐漸修建,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形成了現在的規模。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建築風格融匯了維吾爾、中西亞伊斯蘭以及中原文化(蓮花柱頭、萬字符、藻井)。艾提尕爾清真寺在國際上也有影響,伊朗的總統也向艾提尕爾清真寺贈送了絲毯。

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穆斯林標誌性建築,是新疆乃至中亞穆斯林的“麥加”,不僅是新疆地區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喀什的著名旅遊觀光景點。“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順服”之意。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阿拉伯語是“順從者”的意思。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後一位使者。坐落於新疆喀什市解放路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這是一個有着濃郁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羣,坐西朝東。南北長140米,東西寬120米,佔地總面積為1.68萬平方米(大約有三個足球場那麼大),分為“正殿”、“外殿”、“教經堂”、“院落”、“拱拜孜(大穹隆頂)”、“宣禮塔”、“大門”等七個主要部分。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始建於1442年,正是東察合台汗國的杜格拉特家族賽亦德·阿里在喀什統治的時期(1435—1457),相當於明正統(1436~1449)年間,喀什噶爾統治者沙克色孜·米爾扎(也譯為薩克斯.米爾扎)葬於此,其後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用以祭禱親友亡靈,即艾提尕爾清真寺之前身。1798年,英吉莎的一位名叫古麗熱娜的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根據她的遺願,人們以其所遺旅費擴建該寺,並取名“艾提尕爾”。

(剛才已經提到,艾提尕爾大寺從建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據文獻記載,早期的艾提尕爾大寺的規模,並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裏原來是一片埋葬死人的荒坡,數百年前的一些喀什噶爾著名人物(如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及其親屬,察合台後裔莎車王賽義德汗之弟米爾扎·艾則孜外裏蘇丹等),以及一些當時服務於宮廷的達官貴人,也埋葬在這塊地方。而在當時,這裏只有一座並不起眼的小清真寺,它是公元1442年左右,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到了公元1537年前後,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米爾扎·艾則孜外裏,又將原有的小寺擴大為能做主麻聚禮(每週的主麻日禮拜)的大寺。

真正地為艾提尕爾大寺奠定基礎的,據傳統的説法是18世紀後期,一個名叫古麗熱拉的有錢婦女,在她去巴基斯坦途經喀什時病故於此地,根據她的遺願,人們將她遺留下來的大筆錢財,用來興建了一座清真寺,這便是艾提尕爾大寺的前身。但那時的規模甚小,其四

周仍是一片墳地。以後,艾提尕爾大寺進行了多次的修繕和擴充。1872年的一次大修建,使艾提尕爾大寺達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這次修建,把大寺的範圍分為兩個部分:東面是清真寺,西面是教經堂。其中教經堂有近百間房間,還修建了蒸汽浴室,供人取暖的暖室,增闢了人工水池。對於整個建築,還修建了高塔、拱北孜、殿堂、門樓等建築物,從而形成了現在艾提尕爾大寺的基本規模。經過歷次的修建和擴充,並在大寺院內廣植花草樹木,使它不僅成為當地宗教活動的中心,而且也成了喀什城內一個景色宜人的勝地。) 整個艾提尕爾大寺是由寺門塔樓、庭園、經堂、禮拜殿四大部分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的,總面積約1.68萬平方米。寺的大門為淺藍色,高約4.7米,門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經文,周圍襯托着具有維吾爾藝術風格的精美圖案和花紋。大門樓高約17米,它的兩邊各豎有一個半鑲嵌在門樓中的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端各有一召喚樓,樓頂立有一彎象徵伊斯蘭的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訇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的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其頂端亦託着—小尖塔,塔頂也有一彎用黃銅做成的新月。大家從整個門樓、尖塔、大門及拱北孜這一組建築來看,不僅會感到它建築雄美,同時更感到莊嚴肅穆。

各位團友,現在請跟隨我一起進入大寺兩側的圓形拱門。

穿過八角形的門廳後,我們來到寺內的庭院。我們可以看到,庭院的北部並排有兩個水池,南北兩側各有一排講經堂,一共36間,主要是供阿訇講經之用。順着用磚鋪成的小道往前走,便來到禮拜寺的台階前。

現在我們即將進入了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的核心部分——禮拜殿,請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可以大聲喧譁吵鬧。請注意遵守的當地習俗,如不能從做禮拜的人面前走過,更不能踩禮拜地毯,別人做禮拜時不能喧鬧,誦讀祈禱經文時不能説話等等,謝謝大家的配合。

禮拜寺分成內寺、外寺和棚檐幾部分,總面積約2600平方米。寺頂是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成方格狀。立柱四角為幾何圖形,上面刻有民族風格凸形花紋。在內殿的門口,我們抬頭可以看到一幅畫,畫面上的地方就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是所有穆斯林們朝拜和嚮往的地方。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穆斯林進入廊檐必須脱鞋,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

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在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兩三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六七千人。到了每年兩大伊斯蘭節日肉孜節、古爾邦節時,都要舉行大禮拜,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整個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大禮拜人數可達幾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人羣熙熙攘攘,歡快地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_中國四大清真寺:新疆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寧夏同心清真寺,北京牛角清真寺,西安大清真寺。

穆斯林“五功”:念、禮、齋、課、朝。

正門朝東,米黃色的門樓高12.6米,拱門高4.7米,寬4.3米,門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文。門前有一個扇形13級台階,走上台階便是門廳,銅皮鉚釘包的兩扇木門,高大雄偉。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豎

立一座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

進了大門就是巨大的穹窿頂拱拜孜,直徑約有10米,拱拜孜下面是磚結構八角形過庭,有兩條通道通向庭院,院子南北兩側是教經堂,還有兩座裝着廣播喇叭的“傳經塔”(這就用不着由主殿內一級一級通過傳經樓往殿外傳了),院內佈局嚴謹,肅穆整潔,湖光粼粼,綠蔭婆娑,景色宜人,無愧於“清真”之雅號。

星期五“居瑪日”下午,穆斯林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乃瑪孜”(禮拜),人數多大六七千人,惟此時婦女(包括穆斯林婦女)和非穆斯林禁止入內,其餘時間一律對外開外。

這次進寺觀光的重點是正殿,正殿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平頂,高8米,長160多米,進深16米多,由內外兩殿和長廊組成,全部採用廊柱式。廊檐十分寬敞,有158根雕花淺藍色木柱支撐着密肋頂棚,頂棚上面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藻井圖案,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木質轎式寶座(米合拉普),據説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寶座左側有一排掛鐘,經過歷代的不斷修建、擴建,形成今日之規模。全寺佈局合理,建築工藝精湛,裝飾古樸典雅。是我國阿拉伯式伊斯蘭建築的典範。

20__年06月25日,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居宛託依是給已婚生過孩子的少婦舉行的成年禮。于田縣舉行成年禮一般在35至40

歲之間。家庭中的女眷們聚在一起為舉行成年禮的女性梳頭、修面,把劉海和垂在耳邊的鬢髮束在髮辮裏,然後穿上“派裏間”和皮靴,戴上白頭巾和“克其克太裏派克”,左鄰右舍都來祝賀。從此,舉行了居宛託依的婦女便獲得了在任何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穿戴禮服的資格,也享有了榮譽。

磚花。新疆寺多用黃褐色磚作建築材料,在磚的使用上頗為講究。一般來講,有三種裝飾法:一種是拼磚花裝飾,即用磚直接拼成三角花格、六邊連環雙關格、六邊連環交叉格、菱形斜格等造型優美的圖案,賦予建築宏偉壯觀的情調,多用於房檐、台階等處。第二種是將磚預先製成各種形式,再砌成不同的幾何圖形。多用於大門邊框、尖塔、拱北、牆垣、土台的某些部位。這是維吾爾建築藝術中最常用的一種藝術

造型手段。第三種是將磚面上鑄成圖案紋樣,然後再按圖案拼砌。這種飾法可以構成石膏花效果,但比石膏化堅固耐久。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3

艾提尕爾清真寺坐落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它不僅是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這是一個有着濃郁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羣,坐西朝東。 艾提尕爾清真寺,又譯為“艾提尕”“艾提卡爾”。

艾提尕爾清真寺不僅是新疆地區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古代還是傳播伊斯蘭文化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學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亞地區許多教階較高的伊斯蘭教神職人員和學者都從這裏畢業,其他還有更多的有影響的詩人、文學家、史學家和翻譯家早年也在此受過嚴格的學業培訓。建國後,寺內一些德高望重的愛國守法宗教人士,還被各界人士推舉為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同時又埋頭著書立説,為新疆的歷史與宗教研究貢獻力量。

清真寺大門用黃磚砌築,白石膏勾縫,看上去線條清晰,非常醒目。正門高12.6米,兩側的塔高近18米,大門高4.7米,寬4.3米。門前有一個扇形13級台階,走上台階便是門廳,銅包的兩扇木門,高大雄偉。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提尕爾清真寺

新疆有着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而最能體現其民族風情的地方,就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顯眼,最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徵——艾提尕爾清真寺。“艾提尕爾”是“節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穆斯林做禮拜的“叩拜之處”。到新疆觀光旅遊的中外遊客,會發現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禮拜,隨着伊斯蘭教的發展,它還具有其他一些職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現在在新疆地區,伊斯蘭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動場所有220__多所,信教羣眾平均400多個便有一個活動場所。

艾提尕爾清真寺的來歷也是歷盡滄桑:這裏原是系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麻扎(墓地),直到公元1442年,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公元1537年,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為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前身。16世紀上半業,葉爾羌汗國的喀什噶爾統治者將這裏擴建為能夠做主麻日禮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人們用她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清真寺,並取名“艾提尕爾”。後由一位維吾爾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捐資擴建,併購置600畝田產作為寺產。1820__年,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伊斯坎達爾對該寺進行了擴建,增蓋了拱北式寺門,並在院內開掘了人工湖和水渠。清道光年間喀什噶爾城擴建時,一向處於城外的艾寺被劃入了城內,同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1872年,中亞浩罕入侵者阿古柏為籠絡人心,下令對清真寺進行大規模的又一次修繕,重新規劃了全寺佈局,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託着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後,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台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乞丐財主,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脱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逢禮拜過節過年,整個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最多的時候可達到十萬人,他們一起聆聽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講經。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清真寺裏另一處重要的建築是講經堂,在清真寺南北兩面的是36間講經堂。講經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講經,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建築中尤其是清真寺裏有一處必不可少的設施那就是供穆斯林們淨身的沐浴室。在這座清真寺裏有可同時供200人淋浴的蒸氣淨身室和一個水池。穆斯林在禮拜前,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大淨”和“小淨”。在淨水池的旁邊建有一個木樓梯,可攀登到塔樓頂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裏的神職人員登上塔樓去呼喚沉睡中的穆斯林來做禮拜。

清真寺建築有中國傳統式和阿拉伯風格兩種,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有:禮拜大殿、經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樓和尖塔式宣禮樓,大家在進門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樓就是這種建築。

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如果恰好是節日,在艾提尕爾廣場上及周圍會聚集眾多的穆斯林,整整可達10萬之眾,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毫不誇張。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是“順服”。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被成為“穆斯林”,意思是“順從者”。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後一個使者。

伊斯蘭民居和宗教建築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寧靜而富有生氣的綠色;純潔而明亮的白色;象徵土地和沙漠的黃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的蘭色;莊重而醒目的紅色。

好了,講了這麼多,我我們現在可以進去參觀了,在進寺之前請大家注意:在參觀的時候請勿大聲喧譁、請勿從正在做禮拜的穆斯林前面走過,請遊客整理衣衫,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許入內的。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5

新疆有着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而最能體現其民族風情的地方,就是被譽為“絲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顯眼,最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徵——艾提尕爾清真寺。“艾提尕爾”是“節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穆斯林做禮拜的“叩拜之處”。到新疆觀光旅遊的中外遊客,會發現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禮拜,隨着伊斯蘭教的發展,它還具有其他一些職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現在在新疆地區,伊斯蘭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動場所有220xx多所,信教羣眾平均400多個便有一個活動場所。

艾提尕爾清真寺的來歷也是歷盡滄桑:這裏原是系征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留下的伊斯蘭教傳教士的麻扎(墓地),直到公元1442年,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公元1537年,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在這裏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為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前身。16世紀上半業,葉爾羌汗國的喀什噶爾統治者將這裏擴建為能夠做主麻日禮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人們用她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清真寺,並取名“艾提尕爾”。後由一位維吾爾族女富翁卓力皮亞汗捐資擴建,併購置600畝田產作為寺產。1820xx年,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伊斯坎達爾對該寺進行了擴建,增蓋了拱北式寺門,並在院內開掘了人工湖和水渠。清道光年間喀什噶爾城擴建時,一向處於城外的艾寺被劃入了城內,同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1872年,中亞浩罕入侵者阿古柏為籠絡人心,下令對清真寺進行大規模的又一次修繕,重新規劃了全寺佈局,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託着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後,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台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乞丐財主,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剝離,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 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脱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逢禮拜過節過年,整個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最多的時候可達到十萬人,他們一起聆聽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講經。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清真寺裏另一處重要的建築是講經堂,在清真寺南北兩面的是36間講經堂。講經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講經,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地方。

在伊斯蘭教建築中尤其是清真寺裏有一處必不可少的設施那就是供穆斯林們淨身的沐浴室。在這座清真寺裏有可同時供200人淋浴的蒸氣淨身室和一個水池。穆斯林在禮拜前,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大淨”和“小淨”。在淨水池的旁邊建有一個木樓梯,可攀登到塔樓頂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裏的神職人員登上塔樓去呼喚沉睡中的穆斯林來做禮拜。

清真寺建築有中國傳統式和阿拉伯風格兩種,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有:禮拜大殿、經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樓和尖塔式宣禮樓,大家在進門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樓就是這種建築。

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如果恰好是節日,在艾提尕爾廣場上及周圍會聚集眾多的穆斯林,整整可達10萬之眾,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毫不誇張。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是“順服”。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被成為“穆斯林”,意思是“順從者”。伊斯蘭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後一個使者。

伊斯蘭民居和宗教建築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寧靜而富有生氣的綠色;純潔而明亮的白色;象徵土地和沙漠的黃色;象徵大海和天空的蘭色;莊重而醒目的紅色。

好了,講了這麼多,我我們現在可以進去參觀了,在進寺之前請大家注意:在參觀的時候請勿大聲喧譁、請勿從正在做禮拜的穆斯林前面走過,請遊客整理衣衫,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許入內的。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6

各位團友: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喀什市市中心,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它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於中國四大清真寺之首,是我國古代維吾爾民族創建的歷史瑰寶之一。它以悠久的歷史,雄偉的建築和絢麗的色彩等特點,聞名於中外,在中亞地區與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地的著名大清真寺,同樣地受到穆斯林的注目。坐落在艾提爾尕廣場西面的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帶有阿拉伯風格的伊斯蘭教寺院建築。“艾提尕爾”一詞,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做禮拜的大清真寺的通稱。也有人把它按阿拉伯語的“爾德”(變音為“艾提”,意思是節日)和波斯語的“尕爾”(意思是廣場),解釋為“節日場所”,但此種説法並不完全正確。雖然在伊斯蘭的各種節日裏,清真寺是主要的活動場所,而在平時,穆斯林們也同樣在這裏進行日常的宗教活動。(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的清真寺,一般可分為五種類型:艾提卡爾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耶提木寺。)

“艾提尕爾清真寺” :艾提尕爾是節日歡聚的場所的意思。也有等級最高的清真寺的意思。全新疆共有四座艾提尕爾清真寺,除了喀什的之外,于田有一座“艾提尕清真寺”,哈密有一座“艾提卡爾清真寺”,和田市也有一座“艾提尕爾清真寺”,它們都是當地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爾清真寺始建於1442年前後,以後逐漸修建,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形成了現在的規模。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建築風格融匯了維吾爾、中西亞伊斯蘭以及中原文化(蓮花柱頭、萬字符、藻井)。艾提尕爾清真寺在國際上也有影響,伊朗的總統也向艾提尕爾清真寺贈送了絲毯。

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穆斯林標誌性建築,是新疆乃至中亞穆斯林的“麥加”,不僅是新疆地區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喀什的著名旅遊觀光景點。“伊斯蘭”是阿拉伯語“順服”之意。信仰伊斯蘭教的信徒稱為“穆斯林”,阿拉伯語是“順從者”的意思。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後一位使者。坐落於新疆喀什市解放路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這是一個有着濃郁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羣,坐西朝東。南北長140米,東西寬120米,佔地總面積為1.68萬平方米(大約有三個足球場那麼大),分為“正殿”、“外殿”、“教經堂”、“院落”、“拱拜孜(大穹隆頂)”、“宣禮塔”、“大門”等七個主要部分。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始建於1442年,正是東察合台汗國的杜格拉特家族賽亦德·阿里在喀什統治的時期(1435—1457),相當於明正統(1436~1449)年間,喀什噶爾統治者沙克色孜·米爾扎(也譯為薩克斯.米爾扎)葬於此,其後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用以祭禱親友亡靈,即艾提尕爾清真寺之前身。1798年,英吉莎的一位名叫古麗熱娜的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根據她的遺願,人們以其所遺旅費擴建該寺,並取名“艾提尕爾”。

(剛才已經提到,艾提尕爾大寺從建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據文獻記載,早期的艾提尕爾大寺的規模,並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裏原來是一片埋葬死人的荒坡,數百年前的一些喀什噶爾著名人物(如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及其親屬,察合台後裔莎車王賽義德汗之弟米爾扎·艾則孜外裏蘇丹等),以及一些當時服務於宮廷的達官貴人,也埋葬在這塊地方。而在當時,這裏只有一座並不起眼的小清真寺,它是公元1442年左右,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爾扎的後裔所建。到了公元1537年前後,當時喀什的統治者烏不裏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為紀念葬於此地的叔父米爾扎·艾則孜外裏,又將原有的小寺擴大為能做主麻聚禮(每週的主麻日禮拜)的大寺。

真正地為艾提尕爾大寺奠定基礎的,據傳統的説法是18世紀後期,一個名叫古麗熱拉的有錢婦女,在她去巴基斯坦途經喀什時病故於此地,根據她的遺願,人們將她遺留下來的大筆錢財,用來興建了一座清真寺,這便是艾提尕爾大寺的前身。但那時的規模甚小,其四

周仍是一片墳地。以後,艾提尕爾大寺進行了多次的修繕和擴充。1872年的一次大修建,使艾提尕爾大寺達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這次修建,把大寺的範圍分為兩個部分:東面是清真寺,西面是教經堂。其中教經堂有近百間房間,還修建了蒸汽浴室,供人取暖的暖室,增闢了人工水池。對於整個建築,還修建了高塔、拱北孜、殿堂、門樓等建築物,從而形成了現在艾提尕爾大寺的基本規模。經過歷次的修建和擴充,並在大寺院內廣植花草樹木,使它不僅成為當地宗教活動的中心,而且也成了喀什城內一個景色宜人的勝地。) 整個艾提尕爾大寺是由寺門塔樓、庭園、經堂、禮拜殿四大部分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的,總面積約1.68萬平方米。寺的大門為淺藍色,高約4.7米,門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經文,周圍襯托着具有維吾爾藝術風格的精美圖案和花紋。大門樓高約17米,它的兩邊各豎有一個半鑲嵌在門樓中的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端各有一召喚樓,樓頂立有一彎象徵伊斯蘭的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訇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的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其頂端亦託着—小尖塔,塔頂也有一彎用黃銅做成的新月。大家從整個門樓、尖塔、大門及拱北孜這一組建築來看,不僅會感到它建築雄美,同時更感到莊嚴肅穆。

各位團友,現在請跟隨我一起進入大寺兩側的圓形拱門。

穿過八角形的門廳後,我們來到寺內的庭院。我們可以看到,庭院的北部並排有兩個水池,南北兩側各有一排講經堂,一共36間,主要是供阿訇講經之用。順着用磚鋪成的小道往前走,便來到禮拜寺的台階前。

現在我們即將進入了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的核心部分——禮拜殿,請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可以大聲喧譁吵鬧。請注意遵守的當地習俗,如不能從做禮拜的人面前走過,更不能踩禮拜地毯,別人做禮拜時不能喧鬧,誦讀祈禱經文時不能説話等等,謝謝大家的配合。

禮拜寺分成內寺、外寺和棚檐幾部分,總面積約2600平方米。寺頂是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成方格狀。立柱四角為幾何圖形,上面刻有民族風格凸形花紋。在內殿的門口,我們抬頭可以看到一幅畫,畫面上的地方就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是所有穆斯林們朝拜和嚮往的地方。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穆斯林進入廊檐必須脱鞋,他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論身份貴賤,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先來者跪裏面前邊,後來者跪後面外邊,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聆聽阿訇講解古蘭經。

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在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虔誠的穆斯林信徒一天會做五次禮拜,即晨禮、晌禮、午禮、昏禮、宵禮,每次做十五分鐘,週五是一個半小時。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兩三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六七千人。到了每年兩大伊斯蘭節日肉孜節、古爾邦節時,都要舉行大禮拜,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整個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連同中心廣場都跪滿人,大禮拜人數可達幾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人羣熙熙攘攘,歡快地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中國四大清真寺:新疆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寧夏同心清真寺,北京牛角清真寺,西安大清真寺。

穆斯林“五功”:念、禮、齋、課、朝。

正門朝東,米黃色的門樓高12.6米,拱門高4.7米,寬4.3米,門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蘭經》文。門前有一個扇形13級台階,走上台階便是門廳,銅皮鉚釘包的兩扇木門,高大雄偉。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豎

立一座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

進了大門就是巨大的穹窿頂拱拜孜,直徑約有10米,拱拜孜下面是磚結構八角形過庭,有兩條通道通向庭院,院子南北兩側是教經堂,還有兩座裝着廣播喇叭的“傳經塔”(這就用不着由主殿內一級一級通過傳經樓往殿外傳了),院內佈局嚴謹,肅穆整潔,湖光粼粼,綠蔭婆娑,景色宜人,無愧於“清真”之雅號。

星期五“居瑪日”下午,穆斯林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乃瑪孜”(禮拜),人數多大六七千人,惟此時婦女(包括穆斯林婦女)和非穆斯林禁止入內,其餘時間一律對外開外。

這次進寺觀光的重點是正殿,正殿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平頂,高8米,長160多米,進深16米多,由內外兩殿和長廊組成,全部採用廊柱式。廊檐十分寬敞,有158根雕花淺藍色木柱支撐着密肋頂棚,頂棚上面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藻井圖案,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木質轎式寶座(米合拉普),據説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寶座左側有一排掛鐘,經過歷代的不斷修建、擴建,形成今日之規模。全寺佈局合理,建築工藝精湛,裝飾古樸典雅。是我國阿拉伯式伊斯蘭建築的典範。

20xx年06月25日,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居宛託依是給已婚生過孩子的少婦舉行的成年禮。于田縣舉行成年禮一般在35至40

歲之間。家庭中的女眷們聚在一起為舉行成年禮的女性梳頭、修面,把劉海和垂在耳邊的鬢髮束在髮辮裏,然後穿上“派裏間”和皮靴,戴上白頭巾和“克其克太裏派克”,左鄰右舍都來祝賀。從此,舉行了居宛託依的婦女便獲得了在任何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穿戴禮服的資格,也享有了榮譽。

磚花。新疆寺多用黃褐色磚作建築材料,在磚的使用上頗為講究。一般來講,有三種裝飾法:一種是拼磚花裝飾,即用磚直接拼成三角花格、六邊連環雙關格、六邊連環交叉格、菱形斜格等造型優美的圖案,賦予建築宏偉壯觀的情調,多用於房檐、台階等處。第二種是將磚預先製成各種形式,再砌成不同的幾何圖形。多用於大門邊框、尖塔、拱北、牆垣、土台的某些部位。這是維吾爾建築藝術中最常用的一種藝術

造型手段。第三種是將磚面上鑄成圖案紋樣,然後再按圖案拼砌。這種飾法可以構成石膏花效果,但比石膏化堅固耐久。

寧夏的清真寺的導遊詞 篇17

艾提尕爾清真寺位於市中心廣場,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據説此處原是一片公墓,1442年,喀什噶爾的統治者沙克色孜?米扎爾後裔在此建起一座小寺,用以祭禱親友亡靈。1538年,其後人烏布力阿爾伯克將寺擴建,成為聚禮用的大寺。之後,又經幾番修建和擴展,形成現有的規模和恢宏氣勢。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築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後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託着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後,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牆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台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託着,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牆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脱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每天到這裏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週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後,大寺內外遊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着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