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導遊詞瞭解一下

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導遊詞,希望對你們有幫助。謝謝支持。

山西導遊詞瞭解一下

應縣木塔導遊詞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佈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樑、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樑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週設平座欄杆,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恆嶽如屏,桑乾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莊,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豔,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舍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製作精美,與塔協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檐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悦耳。

應縣木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樑、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設計科學嚴密,構造完美,巧奪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民族特點,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築,在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可以説達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現在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該塔設計為平面八角,外觀五層,底層擴出一圈外廊,稱為“副階周匝”,與底屋塔身的屋檐構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層之下都有一個暗層,所以結構實際上是九層。暗層外觀是平座,沿各層平座設欄杆,可以憑欄遠眺,身心也隨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約當底層直徑2.2倍,比例相當敦厚,雖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層塔檐基本平直,角翹十分平緩。平座以其水平方向與各層塔檐協調,與塔身對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處理手法與塔檐對比,與塔身協調,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過渡。平座、塔身、塔檐重疊而上,區隔分明,交代清晰,強調了節奏,豐富了輪廓線,也增加了橫向線條。使高聳的大塔時時回顧大地,穩穩當當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層的重檐處理更加強了全塔的穩定感。

由於塔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內外兩槽立柱,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柱頭間有欄額和普柏枋,柱腳間有地伏等水平構件,內外槽之間有樑枋相連接,使雙層套筒緊密結合。暗層中用大量斜撐,結構上起圈樑作用,加強木塔結構的整體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順帝時,曾經歷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動。塔內明層都有塑像,頭層釋迦佛高大肅穆,頂部穹窿藻井給人以天高莫測的感覺。頭層內槽壁面有六尊如來畫像,比例適度,色彩鮮豔,六尊如來頂部兩側的飛天,更是活潑豐滿,神采奕奕,是壁畫中少見的佳作。二層由於八面來光,一主佛、兩位菩薩和兩位脅從排列,姿態生動。三層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層塑釋迦坐像於中央、八大菩薩分坐八方。利用塔心無暗層的高大空間佈置塑像,以增強佛像的莊嚴,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的典範。

木塔自建成後,歷代名人掛匾題聯,寓意深刻,筆力遒勁,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20xx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20xx年)督大軍在陽和(山西陽高縣)、應州一帶擊敗入侵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塔內現存明、清及民國匾、聯54塊。對聯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雲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雲霄”;“點檢透雲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峯低”。此外,與木塔齊名的是塔內發現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我國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經卷為數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30多米,實屬國內罕見,為研究我國遼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在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供奉着兩顆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聖物佛牙舍利,它盛裝在兩座七寶供奉的銀廓裏,經考證確認為是釋迦牟尼靈牙遺骨。

公元486年,釋迦牟尼涅盤,享年80歲,佛滅度後,共留下七顆佛牙舍利。

今日之佛教界,對釋迦牟尼荼毗後究竟留下多少顆佛牙,看法不一。一説是佛滅度後留下四顆佛牙,另一説是佛滅度後留下七顆佛牙。

佛入滅後,究竟留下多少顆佛牙?而各方爭論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研讀過佛經的人都知道,有關佛牙的記載出自《大般涅 盤經》。而《大般涅盤經》共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為東晉法獻所譯《大般涅盤經》(三卷);第二個版本共有三個譯本:第一個譯本為北涼天竺三藏曇識譯《大般涅盤經》(四十卷),第二個譯本為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第三個譯本為東晉平陽沙門法獻譯《佛説大般泥盤經》(六卷);第三個版本為《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盤經》(後分捲上下)。

上述三個版本都稱為《大般涅盤經》,都是記載釋迦牟尼如何涅盤的經典,前二個版本並未提及佛滅度後留下佛牙,只有在第三個版本即南本《大般涅盤經》(後分捲上下)的卷下的《聖軀廓潤品第四》記載有釋迦牟尼荼毗後留有佛牙:

《大般涅盤經聖軀廓潤品第四》

爾時帝釋,持七寶瓶及供養具至荼毗所,其大火一時自然滅盡。帝釋即開如來寶棺欲請佛牙,樓逗即問:“汝何為耶?”答言“欲請佛牙還天供養”。樓逗言:“莫輒自取,可待大眾爾乃共分。”釋言“佛先與我一牙舍利,是以我來火即自滅。”帝釋説是語已即開寶棺,於佛口中右畔上頜取牙舍利,即還天上起塔供養。爾時有二捷疾羅剎,隱身隨釋,眾皆不見。盜取一雙佛牙舍利。爾時城內一切士女大眾,即一時來欲爭舍利。樓逗告言:“大眾當知待且安祥,如佛所説,應當如法共分供養。”爾時城內士女一切大眾,不聞樓逗所言。乃各執持矛槊弓箭刀劍、槊一切戰具,各自莊嚴欲取捨利。爾時城內大眾即開佛棺,兜羅白 顫毛宛然不燒。大眾見已復大號哭,流淚盈目,各將所持悲哀供養,深心禮拜流淚長跪,同説偈贊。

爾時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剛體成末舍利。惟留四牙不可沮壞。爾時大眾既見舍利不復重悲哀,以其所持流淚供養。

通過上述版本引文,我們知道,佛滅度後,共留下七顆佛牙舍利。即佛火化前,留給世界三顆佛牙,一顆為帝釋天請走,兩顆為捷疾羅剎盜走;佛火化後,在金剛體碎為末舍利後又留下四顆佛牙。這就是説天上地下一共有七顆佛牙舍利。

翻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稱一雙佛牙者唯南本《大般涅盤經》一處,可見此一雙佛牙有着不可分離的應緣。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發現的兩顆佛牙舍利,應該就是南本《大般涅 經》中記載的捷疾羅剎所隱身盜取的一雙佛牙。

從歷史典籍中看,《佛祖統計》卷五十三、《宋高僧傳》唐道宣律師傳記等都有北天佛牙 記載此事的內容。“唐宣律師在西明寺行道,北天王太子以捷羅剎所授佛牙上於師”,道宣律師一直保存供奉着這一稀世珍寶佛牙舍利,並在他三十五歲那年參訪遊歷山西時將一雙佛牙贈予雁門關外軍事重鎮應州金城。民間文學典籍中哪吒之父託塔李天王手中所託寶塔被説成是應縣寶塔,古老相傳,也應緣示現出一雙佛牙舍利與應縣佛宮寺釋迦佛塔的緣源關係。從此,這片“漠北之名區,要服之大藩”的“雲中首郡”就變得深厚駁雜,風彩華章,為這片孕育出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生命軌跡提示出梵天的真如之理。

應縣古稱應州。古今應縣文人都曾多方考據其地名的歷史源緣。明田蕙曾解釋説是雁門龍首兩山呼應而得名,顯然是穿鑿附會。佛經上説佛陀聖物“上應天道,下應羣萌,實為應地”。“天道、羣萌”意為天上神祗、地上眾生,佛陀遺骨靈牙示現之地,就是“應地”。應縣古稱“應州”的由來,當此無二。一雙佛牙於“應地”應縣重現人間,在此顯示出殊勝之因緣,應縣必然是世界之應縣,釋迦塔當然是佛陀瑞現世界的唯一道場。

如果你有機會觀瞻過國內各寺院供奉的佛牙,會發現它的大小,形狀都明顯與現時人類的牙齒有所不同,人們為此難免會產生困惑,釋迦牟尼佛不也是2520xx年前古印度迦比羅衞國的太子嗎?怎麼佛祖的牙齒會同我們的牙齒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疑惑一:這真是佛陀的靈牙嗎?佛陀的靈牙為什麼會有這麼大,而形狀又同人牙有這麼明顯的不同?當然,所有帶有疑問的人們也自然會想到,如果古人是用別的動物牙齒來帶替,那麼為什麼不選擇用垂手可得的人的牙齒來代替呢?

其實,佛經上對此有明確的記載:經書上講,佛祖寶相莊嚴,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中,有關於“佛牙”應有以下“三相”和“二好”。

其“三相”是:

(1)二十二相:四十齒相

(2)二十三相:諸齒齊密相

(3)二十四相:牙呈油浸白黃相

“二好”是:

(1)三十四好:齒方整鮮亮

(2)三十五好:牙長光潔

疑惑二:佛牙能有這麼長嗎?佛經上又説釋迦牟尼佛是丈六之身,也就是説佛陀身高是現代人身高的4.5倍。釋迦牟尼的“牙齒”比正常人多了八顆,上下頜各是二十顆。其牙相的特徵應該是方形柱狀端面平整,比例是1∶0.014。由此我們大此可以計算出佛牙的長度應該在6—8公分之間。

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記載來分析,有關佛牙的“一相”、“一好”是説佛的牙齒呈“黃白相,方形柱狀,光耀晶瑩”。

又因為佛陀有四十顆牙齒,上下各二十顆,其端面必然平整光滑,否則佛的嘴會合不擾而顯怪相。

按佛教經典來理解,佛陀留下的靈牙,會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長出細粒舍利子。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記載玄奘法師在西天印度曾朝拜過佛牙,其佛牙長三寸、油浸鮮亮、熠熠生輝。

依據佛教經典和歷史記載,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珍藏的兩顆佛牙,如法如律,其色澤、大小、形制完全同佛教經典記載相一致。正如台灣大德高僧,非洲佛教導師慧禮法師所説的那樣:“建塔之前,必先有登地大菩薩應現於世,以種種方便,呼引眾生,始能建塔”。

《詩經》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的一雙佛牙,千百年來在人們心目中如高山、如景行(大道),要瞻仰,要身體力行。臨應地而生善意,瞻佛牙而生善心。對於每一個朝聖者來説,生命的意義不正在於此嗎? 應縣佛宮寺釋迦木塔,歷900多年的風雨侵蝕、地震戰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結構謹嚴外,歷代不斷維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系統的修繕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國家撥大量專款,調撥優質木材對木塔進行全面搶修,使這座當今世界上保護最完整、結構最奇巧,外形最壯觀的古代高層木塔建築煥然一新,巍然屹立。並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建築技術,吸引着國內外遊客。

從某種程度上講,已經成為山西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在省會太原,位於濱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其內結構設計原型便來源於應縣木他的外形輪廓,二、三、四層的護欄為累疊的八角形制,頂部同樣使用了八角攢尖式作為自然採光。佛宮寺釋迦木塔與現代建築藝術融合在一起,虛懷若谷,將山西千百萬年來的文明展示於世界人面前。

五台山菩薩頂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您這此遊覽的導遊員,叫蒙毅。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友誼之旅旅行社歡迎您來參觀菩薩頂。我在這裏祝您玩得開心愉快,通過我的講解,一定會使您不虛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靈鷲峯上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就是素有喇嘛宮之稱的菩薩頂。我們已經參觀了許多寺廟,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大多是紅牆灰瓦,,而菩薩頂卻是紅牆黃瓦。在古代中國,黃色是皇家專用的,可菩薩頂卻用了黃琉璃瓦,,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考慮,等我們參觀完寺廟,聽了我的講解,您自然會明白。

此寺創建於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傳唐太宗貞觀五年,僧人法雲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職文殊。一天夜裏,法雲從長明燈下的藍光中看見一尊文殊菩薩像,並由塑工塑成。傳説這便是文殊菩薩顯聖,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稱菩薩頂。

寺廟經歷代修補,尤其是1952年政府撥款補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樓、石階等。現佔地30畝,分前院、中院、後院和東配院四處院落,有殿堂樓房121間,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雲集,雄偉壯觀,佈局嚴謹,獨具特色。我們從山麓仰望,陽光下飛檐斗拱,相托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象西藏布達拉宮,所以有喇嘛宮之稱。菩薩頂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黃廟首領廟。

大家請跟我往上走。

我們登上這高高的台階,就進入寺廟了。這台階、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龍頭的地方。這裏我們要讓大家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台階,等大家登上這高高的靈峯聖境,我會告訴大家關於這台階,上面的石獅的説法和傳説。

大家數清楚了嗎?到底有多少台階?

我告訴大家,寺廟門前的長長的台階,一般都會與108有關,菩薩頂也不例外,也是108級台階。佛家説,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把解脱煩惱之道稱為“法門”。踏上一級台階,意味着跨入一個法門,消除了一種煩惱。當您氣喘吁吁地站在懸有“靈峯聖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面,遠望周圍林立的寺廟、翠綠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全部踩在腳下,成了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了呢?

我們再看台階上這對石獅,仔細看過之後,您一定會發現左邊這隻沒有舌頭。原來啊,是它偷吃工人食物被割掉了舌頭,一直餓着肚子蹲到現在。

這座四柱三門七樓的高大木牌樓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它色彩鮮豔,彩繪龍鳳,造型優美,形象生動,結構合理,堅固精緻,是五台山木牌樓之冠。

穿過天王殿,我們來到前院,院內古樹參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靜。我們面前的是大雄寶殿,是菩薩頂的主殿,寺內重要佛事活動一般都在這裏舉行,內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十八羅漢。

大雄寶殿右側是帶箭文殊殿。殿內騎獅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傳説是乾隆皇帝射的,不過我們現在看不到這支箭了,它以被前兩世班禪取走了。

要説菩薩頂最有特色的建築,還要數大雄寶殿後的文殊像。大家請跟我來。

我們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大家看殿前台階,有許多蜂窩狀小眼。原來在殿檐中間的一塊瓦上,不論春夏秋冬,也不論陰雨晴天,總是滴水不斷,所以又稱為滴水檐大殿。由於雨珠滴瀝,落地柱石,嘀嗒有聲,再加上注濺時水花在陽光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豔彩,形成五台山一大景觀。您能猜猜為什麼滴水不斷嗎?曾經有很多種説法,其實只是在檐下有一個存水槽之故。不過我們現在已看不到這一景觀了,因年久失修和維修時沒有注意保存,水槽已不存在了。

殿內原有三尊高約兩米的銅質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左觀音,右普賢。它們距今應該有四百多年了,是銅鑄藝術的珍品,可惜這三尊名冠五台山的銅像,早已被毀。現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大家仔細看,黃廟殿內的塑像與青廟有所不同,從塑像就可以分辨出是青廟還是黃廟。這裏的菩薩像都有肩花,臉微側,且有華麗的背光,這正是與青廟塑像的不同之處。

在後院,,還有明代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銅鍋。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銅鍋一年也只是臘月初八煮臘八粥用一次。據説有一次小喇嘛因洗鍋後,鍋內表面結冰,還差點上不來呢,可見這銅鍋有多大了。

佛教寺院都有一點神祕氣氛,而殿頂的神獸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奇色彩。這些神獸是龍的兒子,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能力。把他們安置在殿頂是為了防火、避邪,又有龍鳳象徵和諧祥瑞。

菩薩頂之所以能保持黃廟領袖廟的地位,與清代康熙、乾隆幾次來五台山住在菩薩頂有關。康熙在寺內留下了“五台聖境”御筆。大家看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親筆題字。

因西藏曆來是政教合一的政權,所以清統治者極力籠絡人心,以鞏固對西藏的統治。這樣,五台山黃廟就更加興盛起來,尤其是菩薩頂,地位極高,寺廟的大喇嘛在清代相當於朝廷一品官的地位。

由於菩薩頂相當於皇帝行宮,再加之為了籠絡西藏喇嘛教,所以代表皇室“至高無上,尊貴富有”的紅牆黃瓦便也成為菩薩頂的特色了。各位遊客您明白了嗎?

好了,各位遊客,我的講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過我的講解,您能對菩薩頂留下深刻的印象。祝大家旅途愉快。

杏花村古井文化園導遊詞

各位遊客:

大家好!非常歡迎你們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園參觀遊覽,我是景點導遊×××。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詩而聞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復建杏花村是池州幾代人的夢想,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復建的一個重要標誌,牌坊上的“杏花村”三個字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艾青題寫的。

大門兩邊有一幅對聯:“旭日照池州出牆紅杏引春風四時飄綠雨,曉鍾驚世界耀眼瓊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開放的春風和池州優美的生態環境引來無數外商來池州投資興業,也才有了杏花村復建的開始,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古井文化園就是旅歐華僑詹曉榮先生投資興建的,下面就請大家隨我進園參觀,一起探尋杜牧筆下的杏花村。

我們正前方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詩,是大書法家啟功的手跡,讓我們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首詩的書寫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詩進行排列的,其實古時候人寫字很多都是這樣的。傳説古時候有個書法家用此詩為人題寫紙扇,持扇者不知扇上為杜牧之詩,便把它讀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樣一讀便成了一首絕妙的好詞,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藝術家的共同靈感,我們啟功老先生寫這首詩也是這樣的。有關《清明》詩的有趣話題很多,相傳清代大文人紀曉嵐,就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曉嵐,覺得該詩不夠精煉,便每句刪去兩字,成了五絕:“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後來也有不少人改過此詩,但真正流傳到現在的還是杜牧的這首《清明》詩。(關於《清明》詩的傳説還有很多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本我們公司編的《旅遊指南》看看。)

接下來我們看山的另一側,是公園的園記和杜牧的生平簡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簡單介紹:

杜牧,陝西人,靠近現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詩人,後人為區別杜甫稱其為“小杜”。公元844年開始杜牧在池州做了兩年的州官,當時叫刺史,足跡遍佈池州美麗的山水。留下詩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詩。杜牧在池州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減輕賦税、抓社會治安、造計時器、修建一些頗有影響的建築等等。但真正和旅遊有關的還是保護九華山的寺廟,當時在845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滅佛”活動,杜牧對九華山剛興起的寺廟進行了有效的保護,為後來九華山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然我們今天看到的九華山可能就是兩樣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遠地記着他,現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關,如杜湖、杜塢大橋等。我們在規劃中準備在公園的東側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過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後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寫《建杜公祠記》,現在遺址早廢。)

現在我們向前走,順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顆古老的樹,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樹嗎?是樟樹,樟樹是我們池州市的市樹,那你們知道我們池州市的市花是什麼花嗎?是杏花(池州市樹市花是20xx年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八項會議通過的)。

大家請隨我這邊走,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遺址所在地,這座頗具唐朝風格的建築就是黃公井院,(指着對聯)“紅杏花開泉香一井,黃壚酒熟詩醉千秋”,很有氣勢吧。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口井吧,這口井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井的內壁四周都是青磚砌成的,深有9米,據文物部門考證確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歷史。大家再看一下井邊“杜刺史行春處”這塊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陽題寫的。(指着雕像)這是黃公的雕像,旁邊一副對聯:“幸得仙人傳絕技,欣將名酒醉奇葩。”傳説當年黃公釀得一手好酒,供不應求,仙人鐵枴李路過此處,看到黃公夫婦忠誠勤懇,就暗中點化井水幫助他,後來在酒供不應求時井水都可以當酒賣,黃廣潤的夫人説:“酒雖好,豬無糟。”

現在我們從後邊走,去實地看看酒是怎樣釀出來的,酒糟又是什麼樣的。(手指酒罈)這塊空地上的大酒罈,有4米多高,是貯藏黃公酒用的,黃公酒是我們公司註冊的商標,那個小井樣的標誌是我們公司的徽標。現在我們可以聞到酒香了,(走進釀酒坊)這位就是黃公的後代黃師傅,這是發酵池,這是煮熟的飯,釀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現在我把工藝流程向大家介紹一下:首先將大米隔鍋蒸熟,待熟飯冷卻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發酵材料,再入發酵池發酵,10天后起池再上鍋蒸,利用循環水加熱後出酒。

這黃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嚐一下,當年杜牧就是喝了黃公酒才詩意大發寫下那首《清明》詩的,現在請我們現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黃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説一遍,願意品嚐的就動手吧。(杏花女敍説這個典故)在清明這一天,杜牧一人私離刺史府,他久聞黃公酒的名氣,於是慕名而來,到了黃公酒壚,當時沒有什麼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讓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後覺得酒不好,不夠香醇,説:“有沒有好酒呀”,杏花女説:“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個上聯,你若能對上來,就給你喝”然後,杏花女出了一個上聯:“白錫壺腰中出咀”,杜牧沒對上來非常後悔,當看到杏花女鎖門,突然靈光一閃,對出了下聯:“黃銅鎖腹內生須”,杏花女就給他喝了黃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這幅對聯寫下來紀念,不過杜牧在題名的時候沒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題上去,而是用了“半畝山林半畝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驚,慌忙跪下,説到:“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還望大人海涵。”其中“半畝山林半畝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這銅鎖,還有杜牧喝酒的酒壺,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館裏。

(繼續向前走)這是貯藏黃公酒用的酒窖,這裏面的黃公酒有幾十年的歷史。大家請這邊走,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吟詩台,過去村裏有個小亭子,專為文人吟詩作賦用的,自從當年杜牧留下《清明》詩後,杏花村名聲大振,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吟詩作賦,賞花沽酒。據《杏花村志》記載,共有300多位詩人留下詩詞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稱為“天下第一詩村”。現在的吟詩台不但定期舉辦詩會,還舉行各種各樣的文藝演出,主要以我們家鄉黃梅戲、儺戲、儺舞、民歌為特色。

這匹石馬傳説是鐵枴李的座騎,相傳當年酒仙鐵枴李,一天酒癮大發,於是便騎馬來到杏花村,大過酒癮,喝了三天三夜,終於醉倒在一個小池邊,後人稱這個池子為“醉仙池”,大家看這個池子象不象個酒葫蘆。

前面的這個亭,我們稱它為“杏花亭”,這個亭子呢,就是當年為一些文人墨客來這裏會友觀景而特別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1520xx年)由山西蒲州人張邦教興建的,並撰聯“勝地已無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後來此亭又於崇禎年間由時任池州知府的顧元鏡重修。亭內書有杜牧《清明》詩中的石碑而成為杏花村的象徵。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粉牆青瓦的建築呢,就是陸舫,據歷史記載最初是一座小橋,由於風景優美引得無數才子佳人來此賞景敍情,到明朝時貴池縣令成都人張燦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陸舫”。

相傳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時,經常帶着他的官妓程氏到這一帶飲酒作詩,程氏能歌善舞,懂詩作詞,深得杜牧的喜愛。在唐代,縣令、縣尉都在全國範圍內調動,不能帶家屬,杜牧當時四十多歲,許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長期服侍,這樣,就成了他的次妾,當時唐代明文規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間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將已懷孕的程氏嫁給了石埭縣長林鄉鄉紳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兒子杜荀鶴,後來人們改稱程氏為鶴娘。

現在在我們池州市石台縣長林鄉和貴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後裔。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這個古建築呢是村志館,大家請看這有一幅對聯,上聯是“村在池陽杜詩物候能為證”,下聯是“志存館內趙客圖文足釋疑”。這裏的“村”指的就是我們的“杏花村”,“池陽”就是貴池的別名,“杜詩”指的就是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景緻。“志存館內”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這本書,“趙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圖文”指的就是我們《杏花村志》裏的圖文介紹,《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獻《四庫全書》的村志。現在就讓我們進去看看,這裏有一塊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圖,另外我們準備把杏花村志共12萬多字,全部刻在牆上。雖然杏花村的爭論由來以久,其中以山西的汾陽和安徽貴池為最,多數人也認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貴池的真”,但我們還是希望通過史料讓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們貴池。

各位遊客,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煥園,據記載,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願入元朝為官,到杏花村隱居,建數間房屋,郎氏家族逐漸成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為紀念先祖在遺址上覆建了煥園,今天我們又重新修建了這座名宅。大家請看這門上的對聯“煥珠還異彩,盛世擴名園。”煥園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貴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學家、詩人。康熙時上過太學,從20歲開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後共十一年。現在就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介紹屋內陳設、郎遂的掛像、對聯等)

各位遊客,杏花村古井文化園的遊覽到此就全部結束了,歡迎下次有機會再來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