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草堂佔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xx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20xx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博物館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蹟地,年遊客量達百萬餘人次。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

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一)

各位朋友:歡迎大家遊覽杜甫草堂,我是你們的導遊小李。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我們來到了草堂的正門,眼前這條波光翻翻的河流就是杜甫詩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説到“浣花溪”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呢。相傳唐時溪邊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來一位渾身瘡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遠遠的,唯有這位任姑娘不避讓。於是那和尚脱下沾滿膿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時滿溪泛起蓮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卻早已不知去向。人們十分驚異,就把這條河命名為浣花溪了。

步入正門,我們看到整個庭園竹樹成蔭,綠水縈迴,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這正體現出杜甫的詩意:“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

廳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術學院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的傑作。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遊的地方還有紅牆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緻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

謝謝大家的參觀。

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二)

各位遊客,大家好:真誠歡迎您來到天府之國—成都!歡迎來到文人故居——杜甫草堂!我是您們導遊許楷成,來自四川胖九。com旅行社。我將以最好服務來讓您獲取做大快樂和更多知識!希望我向導能給您帶來愉快!

杜甫草堂座落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在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大家現在看到就是草堂整個平面圖,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遊覽線路為大門--大廨—詩史堂—柴門——浣花祠—工部祠然後從後門出來。整個遊覽大概需要50分鐘左右。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將在後門集合。

好,遊客朋友們,在遊覽之前呢,讓我先介紹一下杜甫生平簡介 :杜甫生於720xx年,死於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但出生在河南鞏縣。759年因安史之亂被迫離開都城,經朋友幫助,從甘肅來到成都,那麼杜甫當初為什麼要流亡成都呢?因為當時在安史之亂杜甫被罷官之後,憂國憂民,其實並無去處,在這個時候,他一個好友(嚴伍)在成都任官,為劍南關節度使,嚴伍聽到杜甫被罷官消息,就盛情邀請杜甫到成都,而且還推薦杜甫一個官職(工部元外侍郎),因此我們現在也叫杜甫為杜工部。杜甫草堂也因此又稱工部草堂、又因杜甫自號少陵野老,杜甫草堂又名少陵草堂。在此杜甫居住將近4年寫下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著名詩篇就是在這裏寫。

遊客 們,經過大門,大廨之後,現在我們來到杜甫草堂詩史堂。大家可以看到。在廳堂中央,安放着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塑杜甫半身銅像。塑像兩側是朱德同志撰寫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道出杜甫和他故居草堂在人們心目中崇高而不朽地位。詩史堂是杜甫草堂中心建築。杜甫在此間所有詩歌都陳列在此,你將會在這裏一一拜讀到詩歌無限韻味。杜甫詩歌素有“以詩證史,以詩補史”説法,故被譽為“詩史”,詩史堂也因此而得名。今天我們來到杜甫草堂,在詩史堂便能解讀他以詩證史、以詩補史非凡成就。杜甫詩歌真實而深刻地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歷史,折射出唐王朝腐敗,兵刀相殘,更現出蒼生苦難。 從“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這樣悲歎再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哭訴,杜甫由一個高山流水浪漫詩人頃刻間轉而成為一個為民間疾苦吶喊批判現實主義詩人。“三吏”、“三別”猶如封建王朝統治下一面鏡子,將歷史場景真實、生動地再現在我們眼前。現代主義詩人郭沫若先生用“”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這樣對聯歸納杜老先生作為一個現實主意詩人至高境界。

好,遊客們,拜讀這麼多杜甫詩歌,我想此刻您一定會有頗多感受!接下來,是遊客們自由遊覽時間,大家可以靜靜親吻和感受一下杜甫大詩人當年之風範吧!20分鐘後,我們將在後門集合,請大家記住時間,相互提醒,如有什麼需要幫助,請大家及時聯繫我,我手機號碼是:1354192xxxx。謝謝大家。

好 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三)

Hi,大家好,我是開心導遊團的一名導遊,大家就叫我小唐好了,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是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大家請跟好隊,不要掉隊。

現在,現在我們要去的地方是杜甫居住的地方,大家順着我的左手往那邊看,這時詩人的卧室,大家看,牀頭櫃上除了蠟燭,還有幾本古書,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平時學習用功的場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這裏完成的。

看完杜甫簡陋的卧室後,大家請跟我一起到大廳,大廳有幾個書櫃,還有一張桌子,杜甫不寫詩的時候,便讀起古書來,杜甫真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大詩人啊!

大家順着我的右手向前走,就到了杜甫的書房,大家看,詩人的書房裏除了桌子和書櫃,還有一張石牀,大家可以想到,杜甫刻苦讀書,有時候會讀一天書,而又因卧室離書房太遠了,加上他需要蠟燭照亮再讀書,而半途中,蠟燭可能會熄滅,所以杜甫花盡所有錢財,買了一張牀。可能這些錢能讓他買幾件新衣服的,但他卻為了讀書而沒有買這些東西,讓我一起學習杜甫讀書的精神吧!

今天的杜甫草堂一日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希望大家再次光臨。

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四)

女士們、先生們:

現在我們來到了杜甫草堂的詩史堂。以詩的形式像畫卷一般勾勒唐王朝由興及衰的杜甫,在此給我們留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暢想。

少年杜甫,正值開元盛世,他“七歲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繼而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及至青年,其詩歌內容也是充滿理想、激情和浪漫。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的放歌正是他富有時代氣息的真實寫照。

中年杜甫,懷才濟天,大量詩歌,志存高遠,他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聲明其主張。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其抱負。

然而求官不得,考試落榜的杜甫,初嘗生活艱辛,開始趨於現實,貼近生活。安史之亂,折射出唐王朝的腐敗,兵刀相殘,更現出蒼生的苦難。從“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的悲歎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的哭訴,杜甫由高山流水的浪漫詩人轉而成為一個為民間疾苦吶喊的批判現實主意詩人。“三吏”、“三別”猶如封建王朝統治下的一面鏡子,將歷史場景真實、生動地再現在我們眼前。郭沫若先生用““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的對聯歸納了杜老先生作為一個現實主意詩人的至高境界。

流離成都的杜甫,在一種平靜的環境裏憂國憂民,更深層次地對國家的命運和生活的意義進行思考。此間他大量詩作表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情操。我們從“忽聞關軍收薊北,初聞啼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吟唱中,讀到了詩人博大的胸襟,獨有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愛國激情。

杜甫的一生,伴隨着唐朝的興衰。他在各階段詩風迥異,但都不同層次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現象,除卻他在詩歌上獨尊天下的藝術魅力,更為可敬的是他用詩的形式,記載了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留給我們一幅幅漫長而發人深思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到杜甫草堂,在詩史堂便能解讀他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非凡成就。

杜甫留給歷史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影響巨大,在下一個景點——工部祠我將為各位作進一步的介紹。請隨我從這裏穿過柴門……

謝謝 。

最新的四川杜甫草堂導遊詞範文(五)

詩史堂是杜甫草堂紀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築。因為杜甫的詩歌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歷史,素有“以詩證史,以詩補史”的説法,故被譽為“詩史”,建築以此為名。

廳堂中央,安放着我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銅像。塑像兩側是朱德同志撰寫的對聯:“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這副對聯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們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詩史堂內還懸掛有現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詩人及書法家郭沫若撰寫的對聯:“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此聯高度概括了杜詩憂國(上聯)與憂民(下聯)的兩個方面,內容深刻,對仗工穩,書法瀟灑而富激情,歷來受到人們的稱道。

水檻和柴門

出詩史堂,我們看見一條小溪穿插在建築羣之間,上面有一座小石橋勾連交通。小橋左側竹叢中,有“水檻”橫跨溪上;過小橋,“柴門”迎面而開。“水檻”與“柴門”都是當年杜甫的草堂曾經有過的建築,杜詩中有“新添水檻供垂釣”、“柴門不正逐江開”的描述。所謂“水檻”,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欄,“柴門”也不過是茅屋的籬笆門,可以説都是很簡樸的,遠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現在的“水檻”與“柴門”,是後人重修草堂、擴大庭園時所造的象徵性建築,但我們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當年詩人在這裏迎送客人或憑欄垂釣的情景。柴門楹柱上懸掛着明人何宇度撰寫、今人陳雲誥補書的一副對聯:“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千年豔慕、猶勞車馬駐江干。”對聯構思非常巧妙。上聯“萬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詩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而“信有文章驚海內”與下聯“猶勞車馬駐江干”,則出自杜甫《賓至》詩中“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兩句。杜甫詩的意思是:我哪有什麼名篇佳作震動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勞賓客乘着車馬到江邊來相訪了! 這本是詩人的自謙之語,但何宇度將兩句詩各改動了一個字:把“豈”改為“信”(信,確實、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為“猶”(猶,還、仍之意),整個對聯的意思就變成了讚譽之辭:您先生的大作確實稱得上光芒萬丈,可以震動海內,因此千年之後人們仍然懷着景仰傾慕的心情,乘車騎馬來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嗎,我們今天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不遠千里萬里來遊草堂。可見對聯作者還是很有“預見”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東邊有一間小小的茅亭,內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親王的手跡。

“少陵”本為地名,在西安市南長安縣。那裏原是古代杜伯國的舊地,漢宣帝死後葬在那裏,其墓因此而稱“杜陵”,宣帝許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規模小於帝陵,所以稱“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遠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這裏住過較長時間,在詩中曾自稱“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們也就稱他為“杜少陵”了。前面已經説過,杜甫的茅屋早已毀壞。

公元761年秋天,一陣大風把他苦心經營的茅屋吹破,才使詩人寫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表現的那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來一直令人感動不己!當然,也不難看出這茅屋是很不結實的。杜甫離去後,草堂破敗,經後人多次重修,已成紀念祠宇,再難覓“茅屋”蹤跡,而建造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發人們對昔日那簡樸自然的草堂的聯想。看來這個目的是達到了,許多遊覽草堂的人都要在這裏攝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證明。

茅屋景區

遊覽草堂不能親眼目睹杜甫寫出不朽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那座名揚古今的茅屋,怎麼講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遺憾的事情。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使大家更好地領略當年杜甫的生活環境,杜甫草堂博物館於近年重建了一個“茅屋景區”。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依據杜甫詩歌的描寫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時的格局恢復重建的“茅屋景區”。景區內溪流環抱,綠樹成蔭,竹籬柴扉,芳草青青,營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門古道旁”、“野老籬邊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詩句描繪的郊野景象。推開咿呀作響的柴門,左植”四鬆”,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綿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藥欄鬱郁,詩人的老妻所畫的棋盤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兒女垂釣的釣絲還倚靠在籬邊……,所有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詩人生活在這裏時那種濃濃的田園情趣。而依川西鄉間民居風格建造的簡樸茅屋,又印證了杜甫“熟知茅齋絕低小”的描寫,令不覺間吟誦出杜甫的《江村》詩:“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遊的地方還有紅牆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緻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

謝謝大家!

來源:考試大-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