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的導遊詞(精選19篇)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

名稱由來:昆明(kūn míng),括號中為漢語拼音;昆明(ㄎㄨㄣˉㄇㄧㄥˊ),括號中為注音符號或注音字母。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精選19篇)

“昆明”一詞作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難稽考。關於“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説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昆明”最初是我國西南地區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早期並非城市名稱,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即今日的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見諸記載,“昆明”一詞的出現,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當時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裏。”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雲南一個少數民族的族稱。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則是在唐代。“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麼把定笮鎮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雲南西部地區。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於滇池周圍。宋寶祐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户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延續至今。“昆明”一詞的含義,晉常琚解釋説:“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這句話可解釋為人口眾多的昆明族。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2

遠古:數萬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這一帶過着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原始生活。約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帶已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從事“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和狩獵、飼養畜禽等多種經營活動,並已能紡紗、織布。滇池地區和稻穀種植至今至少已約有數千年的歷史。

青銅器時代滇池地區各氏族部落,以叟族為主,屬氐羌族語系。氐羌,是中國古代分佈在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到雲南北部一帶的古老遊牧民族。其中一部分從越西(今四川越西)渡金沙江而南進入滇池地區,與當地傣僮語系氏族“蒲”、“僚”等部落相融合,共同促進了滇池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公元前三世紀(紀元前298~277年間),楚國大將莊蹻率眾入滇,抵滇池地區,與當地的叟族部落聯盟,建立了以叟族為主的“滇國”,自稱“滇王”,其故城在今晉寧縣晉城鎮。“莊開滇”帶來了楚國和中原內地先進的文化、技術,對促進當時以滇部落為主的滇池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西漢王朝建立後,積極謀求對“西南夷”地區的開發。公元前109年(西漢元封二年),漢武帝徵發巴蜀地區士卒,滇王被迫歸降。漢王朝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置了益州郡,郡治與滇王駐地同在今晉城附近。郡下設縣:昆明為谷昌縣,昆陽為建伶縣,晉寧為滇池縣,安寧為連然縣,富民為秦臧縣,宜良為昆澤縣,把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推行到了西南邊疆,標誌着古代雲南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統治的開始。郡縣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進了滇池地區奴隸制社會的解體。漢族移民和中原內地先進技術、文化的傳播,使滇池地區的經濟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蜀漢諸葛亮平定南中後,改益州郡為建寧郡,“郡治仍益州郡之舊”,任用“大姓”為地方官吏,實行促進民族團結的政策。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3

公元271年(晉武帝泰始七年),晉王朝把南中四郡(建寧、雲南、永昌、興古)從益州(治成都)分劃出來,設立寧州,與益州同列,為全國十九州之一。東晉以後,“方土大姓”爨氏勢力逐漸強盛,成為滇中地區的統治者。公元339年(成帝咸和十四年),晉王朝封爨琛為寧州刺史,並承認其世襲地位。歷經南北朝隋初的二百多年間,在中原政治、民族紛爭的形勢下,爨氏對昆川一隅的統治,保持了“力役齊平,教化清靜”的較為安定的社會局面,使滇池地區的社會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到樑末隋初爨瓚、爨震時代,滇池地區已是“户口殷眾,金寶富饒”、“多駿馬、犀象、明珠”,成為當時西南在經濟上較為繁榮和富庶的地區。

公元617年唐王朝建立,先後在雲南設置了九十二州。滇池地區為九十二州的主要部分。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唐朝任命爨氏子孫爨弘達為昆州刺史,治理屬縣,治所仍設在益寧城。唐代中葉,蒙氏勢力在洱海地區崛起,建立南詔國。公元746~747年,蒙氏皮羅閣進兵安寧,攻滅爨氏。公元765年,蒙氏閣邏風(南詔國國王)命長子鳳迦異於昆川(今昆明城區一帶)置拓東城,並令其駐守。拓東城就成為了當時南詔國的東部重鎮。拓東城的開闢,為古代昆明的城市發展奠定了基礎,並發展成為南詔的第二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往來廣西、貴州和安南(今越南)的重要通道,在當時大西南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與東南亞的國際交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公元937年,大理段氏奪取南詔政權,建立大理國,統一了雲南,在拓東城的基礎上設鄯闡府,為大理國八府之一。府治沿襲拓東城。段氏政權在其內部經歷了較劇烈的社會變革,釋奴隸,免徭役,進一步瓦解南詔的貴族統治,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鄯闡府的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繁華的市中心逐漸移至盤龍江以西(今金碧路、三市街)一帶,大理國國主也經常駐節於此。段氏統治者在鄯闡營造宮室園林,興修水利,到大理國末期,鄯闡城已發展成為滇中一座“商工頗眾”的繁華城市。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4

昆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國務院公佈的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戰國至東漢初,滇池周圍的“滇人”建立滇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漢設益州郡,將滇池地區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公元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國時稱鄯闡城。拓東城、鄯闡城分別為南詔國、大理國的東京。1276年,昆明設中慶城,首次成為省會。明代,大量移民進入雲南,昆明漢族人口首次超過本地土著居民。明末清初,李定國等農民起義軍、永曆帝、吳三桂先後在昆明或建立政權、或建立皇宮。1911年的“重九起義”,推翻了清朝在雲南的統治。1905年,昆明自闢為商埠及1910年滇越鐵路的修通,使昆明成為一個開放城市。1915年,昆明爆發“護國首義”,全國響應。1919年,設雲南市政公所,為昆明設市的發端。1922年改設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抗戰時期,昆明成為支撐中國抗戰的經濟、文化、軍事重鎮之一,成為著名的“民主堡壘”。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5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位於東經102度10分至103度40分,北緯24度23分至26度22分,東西最大橫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縱距220千米,城區距首都北京2100千米(航空線),南達中越邊境515千米,西抵中緬邊境876千米,西南至中老邊境906千米。昆明地理位置屬北緯亞熱帶,然而境內大多數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有典型的温帶氣候特點,素以“春城”而享譽中外。景觀:西依西山之畔,是遊覽觀光的理想之地。昆明周圍,東有二碑,千佛塔,阿廬古洞,彩色沙林,南有撫仙湖,星雲湖,九龍池,通海秀山;西有安寧温泉,祿豐古生物化石遺址;北有武定獅子山,祿勸彝文摩巖石刻。可為景點多矣,其中滇池和路南石林均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下列區域不由所屬行政區域直接管理,而直接由市政府派出機構管理,級別與區縣同級,並建有公安局,環保局等行政機構。

國家級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1992年8月成立,管理呈貢新區馬金鋪街道辦事處75%的區域及五華區人民西路以北,昌源路以東,海屯路以南,二環快速以西的八個社區。

國家級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1992年5月成立,管理官渡區小板橋街道經濟園社區、阿拉街道辦事處及呈貢新區洛羊街道辦事處。

國家級滇池旅遊度假區,1992年10月成立,管理西山區盤龍江以西,廣福路以南,船房河以東前衞街道辦事處的4個社區,福海街道辦事處的4個社區的部分區域,以及呈貢新區的大漁街道辦事處。

空港經濟區,20__年成立,管理官渡區大板橋街道辦事處。

倘甸產業園區轎子雪山開發區,20__年成立,管理東川區紅土地鎮、舍塊鄉,祿勸縣的轉龍鎮、雪山鄉、烏蒙鄉,以及尋甸縣的倘甸鎮、鳳合鎮、聯合鄉、金源鄉等共9個鄉鎮地區,轄下94個村民委員會,面積1837.54k㎡,人口約22.3萬人。

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20__年7月成立,管理陽宗海周邊的呈貢區七甸街道、宜良縣湯池街道、澄江縣陽宗鎮共38個村委會(社區),總面積546k㎡,人口9.5萬人。

海口新區,20__年2月28日成立,管理西山區海口街道。

泛亞科技新區,20__年4月15日成立,管理五華區黑林鋪街道、普吉街道。市行政中心駐呈貢區吳家營街道。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地方是圓通寺,它是昆明市內最大的佛教寺廟,也是雲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早在唐代,雲南地方割據政權南詔的統治者蒙氏在這裏修建了“補陀羅寺”。“補陀羅”又譯作“普陀”或“補陀落迦”,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光明”。傳説“補陀羅”是一座佛教聖山的名稱,坐落在印度的南海,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大家知道,在中國還有一個著名的觀音道場,那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建於五代時期,比補陀羅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説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不過,補陀羅寺規模不大,建在盤坤巖上,又低又潮濕,沒有多長時間就不復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在今天這個地方修建寺廟,一直到延佑六年,也就是1319年才建成,前後共花了18年的時間。

這座寺廟用“圓通”作名稱,仍然是繼承了觀音道場的意思。因為“圓通”是觀音的三十二個法號之一,意思就是”明白“、”開竅“。圓通寺歷經明清兩代和建國後多次大規模維修、改建,形成了今天這個規模,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這裏舉行過迎奉佛牙的盛典。不同的寺廟有不同的風格,圓通寺就有3個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圓通寺的前身---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另外兩個特點是什麼呢?待會兒到了圓通寺我會告訴大家。現在圓通寺到了,讓我們進去看看吧。

這是圓通寺的山門,大家往上看,”圓通禪寺“這塊匾額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題寫的,啟功先生是滿族,而且還是清皇族,姓愛新覺羅。

前面是”圓通勝境”牌坊。這座牌坊是吳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來,圓通寺的山門就在這牌坊處。吳三桂命人修這座牌坊時,將山門移到現在所在的地方。請看,牌坊上部的木雕與下部的石刻融為一體,羣龍在彩雲間翻滾,時隱時現,獅虎在高山深澗,或奔或卧,栩栩如生。

前面是天王殿。大家看,大肚彌勒佛慈眉善目,正衝着我們笑呢!北京潭柘寺彌勒殿前有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達氣度,又怎能不樂呢?這天王殿是圓通寺的第一重殿,有着驅邪顯正的含義。殿內塑有威嚴峙立的四大天王,他們手持不同的法器,分管風調、雨、順。拿劍的掌管風,拿琴的掌管調,拿傘的掌管雨,拿蛇的掌管順。彌勒佛後面的是韋馱,手持金剛柞。他們都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他們正全神貫注,注視着眾生的善惡,保護佛、僧三寶。由於他們的保衞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國淨土得以安寧、莊嚴。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雅緻的庭院。院中有一個放生池。它不僅是全寺的最低點,也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池中建有八角亭,亭的南北兩邊各有一座三孔漢白玉橋和兩岸相連,水池周圍又有水樹迴廊環繞,像這樣將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運用在莊嚴、肅穆的佛寺中,形成別具一格的水苑佛寺,在全國都是少見的。這就是圓通寺的第二個特點。大家看,八角亭上這副“水聲琴韻古;山色畫圖新”的對聯,極好地概括出了這一特點。

大家請隨我到八角亭去看看。這八角亭象徵着“八正道”,也就是八種通向極樂世界的正確途徑。亭內供奉的是24臂觀音,也稱千手觀。“千手”是指觀音菩薩法力無邊。千手觀音是位端莊的女菩薩。觀音原來是男的,為什麼後來變成女的呢。這個答案我到圓通寶殿裏再告訴大家。

大家看,大殿內現在供奉的就是三身佛,表示釋迎牟尼的三種不同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申間的是法身,右邊的是報身,左邊的是應身。三身佛也表現了具有慧根的凡人勤修至佛的歷程,激勵廣大信徒潛心修行。法身佛兩旁侍立的是迦葉和阿難。迦葉是佛祖的大弟子、阿難是二弟子。

三身佛座前的雙柱上盤繞着明代塑造的青黃二龍。龍頭伸向佛祖,彷彿在聆聽講經佈道。二龍塑工精湛,生動傳神。相傳為四川泥塑大師南納福的傑作。三身佛背面供奉着“西方三聖”,中間的是教主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右側的是大太子不眗,後修成觀音菩薩,她以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左側是二太子尼摩,後修成大勢至菩薩,他以智慧光芒,普照一切,二人協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前往極樂世界。

説到這裏,我把觀音如何由男變女的來歷告訴大家。觀音原來是男兒身,在很早以前,觀音像多為男身,敦煌壁畫裏的觀音甚至還有鬍鬚。後來,觀音在中國被廣為供奉,在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思想的影響下,許多婦女都想生男孩,但是求子心切的婦女們又羞於跪在一位男身菩薩前訴説心事,於是越來越多的觀音像就變成了端莊的女身。下面請看大殿兩壁。下層端坐着十二圓覺,他們是十二位經過勤修佛法而圓滿覺悟的菩薩。還有一種説法,這十二尊佛像除兩端騎青獅的文殊菩薩(阿彌陀佛的三王子王象)和乘白象的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四王子泯圖)外,其餘十尊都是觀音像,稱作十地觀音圖,表現了觀音修行得正果的過程,更有力地證實了圓通寺本是觀音寺。兩壁中層為二十四諸天,上層是天龍八部,他們都是護衞佛國的天神。

現在,我們到銅佛殿。銅佛殿建於1985年,是專門為了迎奉泰王國佛教協會贈送的釋迎牟尼銅像而修建的。這尊銅佛像高3.13米,重4.7噸,體態清瘦,表現了佛祖清修的艱辛。殿內兩壁繪有四幅彩圖,分別反映佛祖出家、得證佛法、初轉、圓寂涅盤的全過程,殿前匾額上的“銅佛殿”三字是我國著名書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題。

銅佛殿後面山崖下,原有湖音、幽谷兩洞,傳説洞中有蚊龍作怪,時常引發洪水,晉寧盤龍寺開山祖師覺照築咒蚊台唸經,鎮住蚊龍,大觀樓長聯的作者孫臂翁曾經在這裏建小屋居住,自稱“咒蛟老人”,靠占卜算卦為生。咒蚊台邊有一小路,叫採芝徑。旁邊的石壁上刻有道教張三丰畫像,反映了雲南寺廟佛道合一的普遍性。

現在,我們到寺院東邊參觀一個喇嘛教的供奉殿。這座配殿內供奉的塑像是模仿雲南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中甸歸化寺大殿內供奉的主尊塑造的,中間的是釋迦牟尼佛,左側是喇嘛教最大的教派格魯派、也就是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他倡導宗教改革,確立了格魯派在喇嘛教中的主導地位。右邊供奉的是喇嘛教另一個教派寧瑪派,也就是洪教的創始人蓮花生大師,他在喇嘛教戰勝當地原始宗教夲教的過程中起過一定作用。

參觀完這三座佛殿後,圓通寺的第三個特點也就清楚了,那就是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乘是車、船的意思)、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試為一體。大乘佛教講求普渡眾生,在中國廣為流傳;小乘佛教只追求自我解脱,在中國只有雲南獨有;藏傳佛教則在西藏、青海、內蒙及川酉、滇西北傳播。現在大家不必跑很多地方,到圓通寺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還可以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恐怕也是不多見的。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7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簡稱世博園)是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里。博覽園佔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的園林園藝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品大觀園。

博覽園主要有5個場館、7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五大場館包括國際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科技館和大温室;七大專題展園:樹木園、竹園、盆景園、藥草園、茶園、蔬菜瓜果園和會後新建的名花藝石園;三大室外展區:國際室外展區、中國室外展區和企業室外展區。共培育移栽了各種類植物2,551種,200多萬株(叢),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12種,創歷屆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最好水平。同時還創下了佔地面積、建設速度、展示植物種類、園林精品、連體温室、竹類植物種類、柏科植物移栽、斷崖塑石等8項“世界吉尼斯之最”。

園區每天有專項演出、花車巡遊、環幕電影等娛樂活動,重大節假日都會有隆重的專題活動。

1999年5月1日—10月31日,中國政府首次在雲南昆明世博園成功的舉辦了20世紀末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盛會—世界A1級園藝博覽會。開園以來,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300多萬人次,接待了26位外國國家元首,以及眾多的海內外知名人士和5,000多名中外記者。

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世博園憑藉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獨有的歷史文化和景觀價值,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園藝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價值可持續性的會址文化遺產。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8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歡迎各位到我們美麗的古都洛陽觀光旅遊。孔夫子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着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請允許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道一聲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咱們這次洛陽之旅的導遊,我叫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可以了。在我身邊的是某師傅,他有多年的駕駛經驗,所以大家在行車過程中可以完全放心。在洛陽的這兩天裏,將由我和某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我們衷心的希望成為大家的朋友,如果在旅行當中大家有什麼問題和要求,請儘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全力去解決。我們中國有句俗話“百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們能相聚在這個車上,是我們的緣分,希望大家珍惜這點緣分,相互照顧,並請大家配合我的工作和注意車內衞生。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們的這次旅行圓滿成功!

雲南昆明西山龍門石窟導遊詞5

各位朋友,龍門石窟是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開鑿,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等)眾多的朝代,相繼大規模營建的,前後長達400多年之久。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個小時的時間,在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餘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統計,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塊,佛塔70餘座,造像近11萬尊。洞內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的,其中唐代佔三分之二,北魏佔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麼區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徵,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後,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的特點是:瘦骨清風。所以高高瘦瘦的,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的造像。在這裏,我已經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後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智慧得結晶,藝術實踐得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後,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典範。那麼,成千上萬的佛像是何人所為呢?他們又為什麼要雕像造佛呢?(ⅰ)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的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模營建於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迴報應”,“造佛得佛報”。於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ⅱ)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出於政治上得需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ⅲ)第三個原因,開鑿石窟得風尚是沿襲佛教發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條主要路線。]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9

大家好!我代表雲南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雲南,並對大家參加我社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的導遊,我叫張娜,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或者張導。今天我們將遊覽的是龍門。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吧。

何為“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説:“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為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龍門為什麼要修建于山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為“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

南昆明西山龍門石窟導遊詞2

這裏順便説一下,龍的側勢為什麼是“由西向東”,為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為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為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為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為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為崑崙山,崑崙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裏要説“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為“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裏代表着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裏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兇。”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着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0

為什麼龍門的達天閣供奉魁星?風水書中有云:飛龍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話怎講呢?龍在飛天的時候,會留下兩樣東西:一是龍身上的水,二是頭、身、尾的三片鱗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從龍身上留下的鱗片就好像楚霸王脱下的盔甲一樣,這三片鱗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個穴位,稱為財穴、智穴、權穴。我們的西山龍門就屬於三穴之一的智穴。各為在左龍門纜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周圍的地形?你會發現石頭很多,土很少,樹也不是很高大,這説明什麼問題呢?説明這裏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樹根扎得不深,樹長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財也不旺,因此龍門就不是財穴;但是風水書上又説:“土乃龍之肉,水乃龍之血,石乃龍之骨,草木乃龍之毛。”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寫文章寫得好才可以中狀元,才可以“金榜題名”!作為智穴的西山龍門,自然要供奉文運之神魁星、武運之神關羽、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1

大觀樓是我國名樓之一,最初建成於1820xx年,是觀賞 滇池的好地方,登樓四顧,景緻十分遼闊壯觀,便取名為“大觀樓”。大觀樓為三層木結構建築,形式古雅。清乾隆年間,昆明寒士孫髯翁撰出180字的長聯,轟動四方。民國初年,大觀樓闢為公園,唐繼堯曾撥 款修葺,並立其銅像於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 三潭印月”之景。

大觀公園因懸掛着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

大觀公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美。新修的懷古廊縈迴紆折,檻外銀水 玉山;湧月亭和觀稼堂樹木掩映,花叢環繞,最宜月夜聞笛。彩雲崖假山幻奇、玲瓏嵌空;溯徊洲四面環水;秀坪如茵。過燕語橋繼續西行,積波堤壓浪卧波,而大觀樓則聳立於前,更有那古今傳頌“天下第一長聯”,使人留步觀瞻。

大觀公園緊傍 滇池,滇池是個煙波浩淼風姿秀逸的高原湖泊,是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影響而構成的高原石灰巖斷層陷落湖。海拔1886米,湖面南北長39公里,東西寬13.5公里,平均寬度約8公里;湖岸線長199.5公里;湖面面積318.27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為8米,平均深度為5米,蓄水量約15.7億立方米。在雲南眾多的湖泊中,它的面積最大;在全國的內陸湖泊中,它佔第6位。 滇池四周的山脈均屬 崑崙山系, 雲嶺山脈的東支逶迤南下,總稱 烏蒙山,有大小數十個山峯。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2

昆明的天氣,幾乎是一成不變的。在昆明,人們可以看到夏服與冬裝同時出現,卻與這天氣毫不違和。人們從不按照四季來排序,他們會按照天氣變化,來定義季節。四季如春,一陰如秋,遇雨而冬,這莫過於是對其最好的解釋了。

漫步在昆明的街道上,再加上這變化的四季,總會將一些東西所掩蓋。在這裏,我體會不到萬物凋零的枯藤殘紅;也體會不到落英繽紛後的遍地黃花。在這裏,即使是一株小草也感受不到春秋冬夏,感受到的,只不過是不能平凡的春意罷了,或許是上天眷顧這座城市,令她不受夏日的驕陽所灼燒,也不受冬日的寒風所凜冽。讓她在這塊雲貴高原的土地上安祥的沉睡,彷彿事物的變遷和外界的冷暖與她毫無瓜葛。而我們,則在這座小小的城中安睡繼續着那平凡卻又不泛美妙的酣夢。

昆明的街道和其他地方街道一樣,永遠是那麼素樸。吆喝的小販,路過的行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或許正是因為她的素樸,才會受人們所喜愛吧。不過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大街上的人們沒有那麼急迫的腳步聲,都走得很慢,就好像是在享受生活似的。有人説,昆明人很慵懶。不過,正是因為這種慵懶,昆明人才會沒有那麼多的憂愁吧。也許,正是因為對環境的適應,才會使人們如此的無憂無慮。我們無法掌握自己的過去,所以才想要掌握自己的未來。但又何必呢?我們終究無法掌握這命運的盡頭,患得患失,只會使自己遍體鱗傷,倒不如順其自然,不予那半點患得患失。正如昆明人一般,也正如這座昆明城一般。也有人説,昆明人憨厚。究其原因,估計也是如此吧。

昆明的天,昆明的人,昆明的四季。我們生在這塊雲貴高原的紅土地上。沒有那東北平原的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也沒有那江南水鄉的漁舟唱晚,雁陣驚寒;沒有那黃土高原的大漠如雪,寒日似鈎;也沒有那成都天府的稻香魚肥,寒來暑往。我們只有這如春的四季,這温暖的襁褓,這憨厚的人們。在這塊平凡的土地上,賦予新的希望。我們沉睡在雲貴高原之上,繼續那不願醒來的夢。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3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西郊約3公里的滇池畔,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 ,遠與太華山遙遙相望。被贊為“萬里雲山一水樓”的大觀樓聳立其間,園林也因之得名--大觀公園。 大觀樓是我國名樓之一,最初建成於1820xx年,是觀賞滇池的好地方,登樓四顧,景緻十分遼闊壯觀,便取名為“大觀樓”。大觀樓為三層木結構建築,形式古雅。清乾隆年間,昆明寒士孫髯翁撰出180字的長聯,轟動四方。民國初年,大觀樓闢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並立其銅像於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大觀公園因懸掛着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

大觀公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美。新修的懷古廊縈迴紆折,檻外銀水玉山;湧月亭和觀稼堂樹木掩映,花叢環繞,最宜月夜聞笛。彩雲崖假山幻奇、玲瓏嵌空;溯徊洲四面環水;秀坪如茵。過燕語橋繼續西行,積波堤壓浪卧波,而大觀樓則聳立於前,更有那古今傳頌“天下第一長聯”,使人留步觀瞻。

盆景園

大觀公園盆景園佔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區最大的盆景園。園內佳木葱蘢,齊花爛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輝,各式盆景星羅棋佈。蜿蜒的粉牆邊,盤曲的亭廊旁,佈滿了以樹木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態的老樹虯枝盡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盤根節錯、或婀娜多姿。每當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錦繡,紫藤串串如銅鈴,楓葉片片若雲霞;入夏則藤蔓掩映濃蔭覆蓋、暑氣頓消;秋來銀杏、南天竹、火棘果實累累、紅豔欲滴;冬後疏林斜枝、錯落有序,伴以傲霜紅梅,愈見蒼勁。園內許多老樁,都有百年以上歷史。一株清乾隆年間所植的雙條“壽”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據説60年代初期,一美籍華人出資3萬美金欲買未果,現已成為盆景園的鎮園之寶。

近華浦

近華浦三面環水,是大觀樓的主景區。公園入口正對近華浦拱形重檐門樓。北面、東面是大型荷花池。“大觀樓”是近華浦主體建築,清康乾時期興建的館、閣、亭、堂古建築羣,由臨水長廊縈繞貫通,近兩年新建“華夏長聯景廊”、

百花地

位於庾莊東北面,與樓外樓隔河相望, 公園徵用后辟為“垂釣者之家”,魚塘畔有弧形長廊,柳堤草坪,沿草海航道東側,長堤與庾莊連接。

“大觀樓碑刻拓片展覽”、“中國四大名樓館”、“長聯歷史文化館”等文化景點。浦內長堤虹橋,柳蔭荷塘,葱鬱古樹。“彩雲崖”假山峯迴路轉,紫藤花架形成花廊,四季花壇百花爭豔,綠草如茵。這裏既薈萃了大觀樓的歷史人文景觀,又是春秋兩季花展的主展區。

大觀樓

地處大觀樓東南面,四面環水,柳堤連通,與大觀樓隔三潭印月湖面對峙。樓外樓三層,綠色琉璃歇山卷脊屋面,形如畫舫。景區有貼水平橋石欄、八角小亭、四方水榭、假山疊石。花壇相連,曲徑貫通。西面跨三孔石橋沿柳堤達西園。  西園位於近華浦西面,是1998年徵用200畝土地新建的長聯文化園。有水面30畝,柳堤拱橋,綠草似茵,臨池水榭,石板遊路,已經形成“蘋天葦地”,亭橋水榭倒映碧水,林木花卉煙水迷離的優美園景。

大觀南園

在樓外樓東南面,與樓外樓隔滇池航道水面。庾莊系民國年間庾恩錫別墅。園中荷塘溪流,柳堤環繞,曲橋拱橋,小亭藤架,主體建築為兩層中西合璧式“晉侯樓”。設有客房、餐飲、會議接待等服務設施。

東園

位於近華浦東面,由“邱商、柏園”兩處私家園林組成,東面、南面臨大觀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園內荷塘交織,柳堤環繞,跨溪架橋,臨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叢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觀樓”,公園管理處。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遊覽的地方是圓通寺,它是昆明市內最大的佛教寺廟,也是雲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早在唐代,雲南地方割據政權南詔的統治者蒙氏在這裏修建了“補陀羅寺”。“補陀羅”又譯作“普陀”或“補陀落迦”,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光明”。傳説“補陀羅”是一座佛教聖山的名稱,坐落在印度的南海,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大家知道,在中國還有一個著名的觀音道場,那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建於五代時期,比補陀羅寺要晚100多年,可以説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不過,補陀羅寺規模不大,建在盤坤巖上,又低又潮濕,沒有多長時間就不復存在了。到元朝大德五年,也就是1320_年,在今天這個地方修建寺廟,一直到延祐六年,也就是1320_年才建成,前後共花了20_年的時間。

這座寺廟用“圓通”作名稱,仍然是繼承了觀音道場的意思。因為“圓通”是觀音的三十二個法號之一,意思就是”明白“、”開竅“。  圓通寺歷經明清兩代和建國後多次大規模維修、改建,形成了今天這個規模,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佛寺之一。1956年曾在這裏舉行過迎奉佛牙的盛典。  不同的寺廟有不同的風格,圓通寺就有3個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圓通寺的前身---補陀羅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另外兩個特點是什麼呢?待會兒到了圓通寺我會告訴大家。現在圓通寺到了,讓我們進去看看吧。

這是圓通寺的山門,大家往上看,”圓通禪寺“這塊匾額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啟功先生題寫的,啟功先生是滿族,而且還是清皇族,姓愛新覺羅。

前面是”圓通勝境”牌坊。這座牌坊是吳三桂在清朝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命人修建的。原來,圓通寺的山門就在這牌坊處。吳三桂命人修這座牌坊時,將山門移到現在所在的地方。請看,牌坊上部的木雕與下部的石刻融為一體,羣龍在彩雲間翻滾,時隱時現,獅虎在高山深澗,或奔或卧,栩栩如生。

前面是天王殿。大家看,大肚彌勒佛慈眉善目,正衝着我們笑呢!北京潭柘寺彌勒殿前有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達氣度,又怎能不樂呢?這天王殿是圓通寺的第一重殿,有着驅邪顯正的含義。殿內塑有威嚴峙立的四大天王,他們手持不同的法器,分管風調、雨、順。拿劍的掌管風,拿琴的掌管調,拿傘的掌管雨,拿蛇的掌管順。彌勒佛後面的是韋馱,手持金剛柞。他們都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他們正全神貫注,注視着眾生的善惡,保護佛、僧三寶。由於他們的保衞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國淨土得以安寧、莊嚴。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雅緻的庭院。院中有一個放生池。它不僅是全寺的最低點,也是整座寺院的中心。池中建有八角亭,亭的南北兩邊各有一座三孔漢白玉橋和兩岸相連,水池周圍又有水樹迴廊環繞,像這樣將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運用在莊嚴、肅穆的佛寺中,形成別具一格的水苑佛寺,在全國都是少見的。這就是圓通寺的第二個特點。大家看,八角亭上這副“水聲琴韻古;山色畫圖新”的對聯,極好地概括出了這一特點。

大家請隨我到八角亭去看看。這八角亭象徵着“八正道”,也就是八種通向極樂世界的正確途徑。亭內供奉的是24臂觀音,也稱千手觀。“千手”是指觀音菩薩法力無邊。千手觀音是位端莊的女菩薩。觀音原來是男的,為什麼後來變成女的呢。這個答案我到圓通寶殿裏再告訴大家。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遊覽的是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世博園。世博園是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簡稱,説到這呢,我就把世博會的有關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主辦或由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科學技術成就展覽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的非交易性博覽會。

世博會的宗旨就在於促進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各國都能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已,向全世界展示自已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擴大國際間交往,提高地位與聲望,所以呢又被譽為“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園藝博覽會屬於專業性世博會,又可分為A1、A2、B1、B2四個等級(其中A1和B1指的是大型國際博覽會;A2和B2指的是區域性的博覽會)。我們的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是最高級A1類的專業世博會。自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的150多年間,至今呢已舉辦了50多屆了。

歷史上多屆世博會都會因其獨特的建築而被人們所記住,就像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就是1889年的世博會留下的永久經念。同樣,我們的“99昆明世博會”呢也留下了一座永久性的主題公園:昆明世博園。

好了,世博園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大門口的迎賓廣場。

前方就是世博園,它靠近北郊的金殿風景區,佔地面積216公頃,會期從99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共184天;共有9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半年內共接待海內外遊客達943萬人,在園區面積、籌展時間、參展單位、參觀人數等方面創造了8項吉尼斯記錄。

縱觀世博園,可以用以下幾點來概括:

一個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二個標誌:會徽和吉祥物“靈靈”

三大展區:國際、國內、企業展區

四大廣場:迎賓廣場、世紀廣場、華夏廣場、藝術廣場

五大展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大温室、科技館、國際館

七大專題園:竹園、茶園、盆景園、藥草園、樹木園、蔬菜瓜果園、外花藝石園

世博園遊覽路程共十多公里,大約需要6-8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呢就是本屆世博會的會徽,它是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王世文創作的。它的造形有如一隻手掌輕輕托起一朵綠色生命之花,又似大自然的星、雲、氣、風的運轉,還像一隻偏偏起舞的孔雀,象徵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了本次世博會的主題。

大家看,這隻手持鮮花,正朝着我們微笑的小猴就是本屆世博會的吉祥物滇金絲猴“靈靈”。滇金絲猴是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僅存於滇西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當中,取名為靈靈呢,喻指了集天下萬物之靈氣,也指雲南的風光秀美、人潔地靈。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座“世紀花壇”。

這個花壇其是一座花鐘,鐘面上覆蓋着五顏六色的鮮花,共中呢有云南八大名花之一的報春花,花鐘直徑19.99米,象徵了99世博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贈送的。花鐘也創下了三個紀錄:第一:時針、分針、秒針最齊全,世界上也有許多花鐘但很少有秒針的。第二:它的指針都是由航天材料所製成,重量很輕。第三:花鐘採用衞星定時,誤差僅為百萬分之一秒,所以各位可以乘這個機會對一下自已的表。

走過這條花園大道呢,我們看到前方是一艘正揚帆起航的巨大花船,它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的,據説它是仿造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而建成的。這五根巨大花柱和地面四條花帶分別象徵了五大洲四大洋,體現了世博會是全世界人民友好往來的盛會。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6

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

何為“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説:“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為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一、龍門為什麼要修建于山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為“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把龍勢分為五種,即:1、南北走向的稱為正勢;2、由西向東的稱為側勢;3、逆水而上的稱為逆勢;4、順水而下的稱為順勢;5、首尾相顧的叫回勢。這裏順便説一下,龍的側勢為什麼是“由西向東”,為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為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為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為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為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為崑崙山,崑崙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裏要説“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二、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為“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裏代表着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裏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兇。”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着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昆明的另外兩個穴位,財穴和權穴在哪裏呢?財穴位於昆明東郊鳴鳳山一帶,你到那裏遊覽可以發現那裏的樹木很高大,鬱鬱葱葱,説明什麼?説明樹下面的土壤很厚,土是生金的,這裏必然是昆明的財穴。所以吳三桂要把金殿修在這裏,銅以前是一種貴重的金屬,鑄造銅錢的原料之一;四A級景點世博園也選址在這裏,1999年世博會的召開,帶動了昆明城市的建設,推動了雲南經濟的發展,為雲南人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因此把鳴鳳山周圍稱為昆明的財穴實不為過!昆明的權穴則位於昆明的中心地——五華山一帶,不是嗎?從清初的吳三桂王府到現在的雲南省政府,都在五華山上。著名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也位於五華山下,短短的二十多年,陸軍講武堂可謂是羣英匯萃:中國十大元帥中,朱德元帥和葉劍英元帥就是從這裏畢業的;三個國家的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朝鮮人民軍總司令崔庸健,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都是從這裏走向戰場的……種.種歷史證明,五華山一帶的確是昆明的權穴!

四、龍門三清境的財神。在三清境靈宮殿對面供奉着一尊神像,他右手持鞭,左手握着一個元寶,右腳腳下爬着一隻猛虎,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財神!在中國人的傳統民俗觀念中,認為財神是掌管天財富的神仙;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顧,便肯定可以財源廣進,家肥屋闊。民間流傳的財神有很多,但大致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種:第一文財神,文財神有兩個,一是財帛星君,另一個則是福祿壽三星。財帛星君是一個錦衣玉帶,左手捧着元寶,右手拿着“招財進寶”卷軸,外形富態的一個長鬚長者。相傳他是天上的太白星,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福祿壽三星中,本來只有“祿星”才是財神,但因為三通常是三位一體,幫此福壽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視為財神供奉了。第二武財神,武財神也有兩個,一個是關羽、另一個是趙公明。關羽是三國名將,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我們龍門三清境的這尊財神,就是另一個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又名趙雲,是一位威風凜凜的猛將,民間相傳他能夠降妖伏魔,而且又可以招財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户均喜歡把他供奉在店鋪中,而在南方的商户則大多供奉關公。財神的供奉也是有講究的,擔任文職的,以及受僱打工的人均益擺放或供奉文財神;至於那些經商做老闆,以及當兵當差從事武職的人,則應該擺放或供奉武財神。

文章到此暫且停筆,龍門風水的種.種,還需要我們用心學習,不斷觀察,進一步揣摩。相信在導遊講解中,用風水講龍門,的確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興趣的導遊同仁們不妨一試。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7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西郊約3公里的滇池畔。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遠與太華山遙遙相望。被贊為“萬里雲山一水樓”的大觀樓聳立其間,園林也因之得名。

進園門,穿過近華浦,攬勝閣壯麗崇宏,樓檻軒敞;新修的懷古廊縈紆迴折,檻外銀水玉山;湧月亭和觀稼堂樹木掩映,花叢環繞,最宜月夜聞笛。觀稼堂邊花壇裏,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栽下的玫瑰花爭芳吐豔。彩雲崖假山幻奇、玲瓏嵌空;溯洄洲四面環水,秀坪如茵。過燕語橋繼續西行,積波堤壓浪卧波,而大觀樓則聳立於前,更有那古今傳頌的“天下第一長聯”,使人留步觀瞻。

清乾隆年間自稱“萬樹梅花一布衣”的寒士孫髯翁所撰180字長聯,一掃世人俗唱,藴涵了深厚的社會歷史內容,驚動一時。今存大觀樓長聯有兩幅。一幅是與孫髯翁同時的昆明名士陸樹堂用行書體書寫刊刻,掛在大觀樓二樓。另一幅則是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雲貴總督岑毓英託趙藩書寫,請工匠刊刻後掛於樓下,即今藍底金字聯,長聯繫木製,為覆瓦形。上下聯各90字,字系顏體楷書,剛勁圓潤,頗具功力。長聯曰: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赴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楝,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於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聯寫登大觀樓抒懷,所見到滇池的四周風光。下聯歷數雲南數千年曆史及作者的感慨。大觀樓現已列為雲南省重點保護文物。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8

我的家鄉在美麗富饒的昆明,這兒四季如春,所以也稱“春城”,然而昆明的夏天才是這兒最有特點的季節。

昆明的夏天是涼爽宜人的,即使是在最炎熱的七八月份氣温也很少超過30度。之所以生活在這兒的人們都不需要空調,就是因為得到了大自然的厚愛,讓我們處於一個天然大空調的環境中。每當盛夏來臨,外地熾熱難耐,於是五湖四海的人們會選擇到這裏來避暑度假。而昆明人夏天很少喜歡外出旅遊,而是流連忘返於省內各個風景優美、民俗豐富的風景區遊玩。

昆明夏天的雨量很充沛,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場雨。早上還是晴空萬里,天空一碧如洗,驟然間,從遠處天邊飄過來一團烏雲,一會兒就把天空全遮蓋了。一道閃電從天而降,緊接着“轟隆隆”的雷聲也接踵而來,豆大的雨點嘩啦啦傾盆而下。下了一會兒,雨就停了,烏雲也散了,太陽公公又露出了笑臉,整個過程只要半個小時或幾十分鐘。雨過天晴,大山裏的樹下、草叢裏各種就像小傘一樣,一朵一朵的從土裏冒出來,慢慢撐開了,笑眯眯喜滋滋地迎着陽光和雨露。

昆明的夏天如此獨特,你喜歡上昆明的夏天的嗎?

雲南昆明的導遊詞 篇19

昆明大觀樓,又稱近華浦,在昆明城西南,瀕臨滇池草海北濱。清同治五年(1866年)馬如龍《重建大觀樓記》載:“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稱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華,因其近太華而名。”

近華浦開拓於何時,明末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雲南紀要》載:“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積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週五裏,蒲藻常青,為遊賞之勝。”萬揆一先生在《昆明古城拾遺》一書中説:在雲南古地名中,雲南府城(昆明)也有個西湖,明萬曆《雲南通志》記載:“西湖在(雲南)府治西,週四裏,即滇池上流,蒲藻長青,人多泛舟,俗呼為草海子。中有黔國蓮池,匾曰水雲鄉。”證實了濱臨近華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稱西湖,明代世襲黔國公沐氏曾在此建水雲鄉蓮池。

何時開挖大觀河,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舒藻《創建重建大觀樓碑記》載:“國朝,以吳三桂為平西王鎮滇,乃由近華浦東向會城,開挖一河,計長十里有奇,曰運糧河,復於會城小西門外裏許,開一塘,曰篆塘。塘之前建蓋倉廒,糧船由滇海進運河,直抵篆塘,糧米入倉甚為便捷也。由是迤西州縣沿海一帶,官商客旅楫楫而來,帆帆而去,薈萃於篆塘,稱巨津焉。”其實,清初吳三桂疏浚運糧河之前,這條河可以通船卻是事實,明崇禎年間徐霞客《遊太華寺山記》載:“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兩岸平疇夾水。十里田盡,萑葦滿澤,舟行深綠間,不復知為滇池巨流,是為草海。”

關於楚僧乾印和尚創建觀音寺的時間,也有兩種説法:一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舒藻《碑記》稱:“前明有楚僧卓錫於此,結茅講經……”説的是明代。一是清雍正《雲南通志》載:“觀音寺在城西近華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創庵一區,講妙法蓮華經,聽者常千人……”這裏明確説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道光戴絅孫《昆明縣誌》載:“近華浦為觀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清同治五年(1866年)馬如龍的《重建大觀樓記》載:“其地在清康熙時,為楚僧乾印結茅講經處,未嘗有樓也”。以上資料都一致説乾印結茅講經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