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浙江的導遊詞1000字

下面是關於浙江的導遊詞,歡迎閲讀借鑑,希望你們喜歡。

關於浙江的導遊詞1000字

浙江桐廬桐君山(七裏揚帆)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桐君山七裏揚帆景區遊覽,我是景區的講解員,姓Х,我們的遊程大約為二小時左右,希望各位今天在我的導遊講解下,能夠玩得開心,遊得盡興。

【桐君老人像前】

桐君山七裏揚帆景區是一處綜合性的觀光遊覽景區,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攀桐君山訪古尋幽,品中藥文化;另一部分是觀景遊樂富春江七裏揚帆。

各位遊客,一進大門,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眯眯看着我們的老人塑像,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掛藥葫蘆,後背箬葉帽,彷彿千百年前那位濟世救民的老中醫又回到了我們身邊。説起這位桐君老人,根據《方輿勝攬》記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時候,此山上長滿了許多的桐樹,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採藥、煉丹,並在桐樹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為這位老人的醫術非常高明,經常給山下的老百姓治病,並且分文不收。所以當地人非常感謝他,請他留下姓名,永遠為他傳誦。當人們問他叫什麼名字的時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後面的大桐樹,人們根據他的這一示意,便把這座山稱為桐君山,這位老人稱為桐君老人,意指桐樹下的君子,山下的小鎮稱為桐廬鎮,取桐樹下的草廬之意。

其實,桐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我國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一位對藥物學研究卓有成效的醫藥學者。據樑陶弘景《本草序》,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名人大辭典》等記載:桐君,是黃帝時人,黃帝命巫彭採藥求道,止於桐廬縣東山(也就是現在的桐君山)桐樹下,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物,著有《桐君採藥錄》,太平興國二年的《太平御覽》之藥部篇載有桐君對30多種藥物的性味評判,可見桐君這位歷史人物是載之史冊的,在古時的醫壇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處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數千年沿用迄今,不愧是我國中醫藥的鼻祖。歷代詩人、畫家都曾以桐君為題材吟詩作畫。如蘇軾、陸游、徐舫都寫有《桐君山詩》,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還留有元已卯(公元1279年)俞頤軒的五絕一首:瀟灑桐廬郡,江山景物妍。問君君不語,指木是何年。這首石刻,生動地記錄了700多年前詩人對於桐君其人的真情實感。

【百草園】

好,各位,在對這位桐君山的最早的主人稍作了解後,我們前行可以看到,旁邊有一片開闊的園子,看似許多普通的雜草和一些高低不同的植物參差不齊地排着,偶爾沁入你的鼻子,是一股淡淡的青草味。也許你會把它當作一般的綠化草地,眼睛偶爾瞥過便罷了,其實這裏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行醫治病的良藥。大家請看,這個叫馬蹄徑專治膽囊炎、尿路結石、傳染性肝炎等;這個叫闊葉十大功勞專治胃腸炎、咽喉腫痛等;這個叫枸骨,專治腰痛、肋骨痛、牙痛等;這裏還有專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毒蛇毒蟲咬傷等的藥材,大家所處其中,是否聞到了濃郁的中藥氣息呢?

各位,走過百草園,請大家往左邊看,停泊在江邊的小木船正拉起風帆準備啟航。這就是我們景區的另一部分 富春江七裏揚帆,過一會兒,我們將會登上帆船,去富春江中感受一下古景七裏揚帆的樂趣。

【牌坊前】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一座牌坊前,這座牌坊是建於年,上方寫有藥祖之鄉四字,這是由廣州中醫學院教授羅元愷書寫的,牌坊前有二塊石碑,一方是已故的著名中醫葉橘泉先生書寫的中藥鼻祖碑,另一方上寫源遠流長是1989年前來參加桐廬華夏中藥節的國家醫藥總局的領導題寫的,意指桐君始創的中華醫藥科學源遠流長,希望桐君山這塊中華醫藥聖地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各位,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登桐君山了,桐君山海拔只有67米,200多級台階,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因為有了千年的桐君老人,使得桐君山在中醫藥文化上佔有一席之地,被稱為是藥祖聖地。當然,此山除了具有濃厚的中藥文化外,還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美的環境、秀麗的風光,而被稱為小金山、浮玉山。清代康有為曾稱為峨眉諸峯不及此奇,梁啟超則稱之為峨眉之一角,由此可見,桐君山不僅風光旖旎,還是一方風水寶地。各位,在綠樹掩映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幢青磚灰瓦馬頭牆的徽派建築吸引着我們前往,這就是我們登山前要去的第一處景點葉淺予故居 富春畫苑。

【富春畫苑】

各位,現在我們站在富春畫苑前了,這是我國當代畫家葉淺予先生生前居住的地方,背靠桐君山,面臨富春江,打開窗户便是景,是一處絕好的吟詩會友之地。面積有466平方米,分上下二層,除了有畫室、展覽廳外,還有起居室、廚房、小餐廳等一應俱全。葉老的老宅原來在桐廬鎮上,後來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的飛機炸燬了,為了使他每年回故鄉,有一個居住、創作、會客的地方,1985年,桐廬縣政府、縣旅遊局特地建造這座小樓供他居住。葉老對他的新居非常喜歡,取名為富春畫苑,這橫額上的富春畫苑四字便是他親手所寫,在畫苑的兩側有一對龍虎門,葉老將左側題為迎暉,右側為揖翠。面對滔滔富春江,背朝嵯峨桐君山,的確是恰到好處。接下來,各位請隨我入內參觀。

各位遊客,正面牆上的這幅畫像就是葉淺予先生了,葉淺予先生1920xx年生於桐廬鎮,是中國集漫畫人物、舞蹈人物和山水畫於一身的大畫家,他早年的漫畫《王先生》曾在解放前二、三十年代名噪一時,在1929 1937年間的刊物上以長篇連載的漫畫形式刊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小市民生活,在當時成為家喻户曉的滑稽人物,後來《王先生》還出出版了專門的畫冊,並被拍攝成故事影片。葉老生前的作品很多,其中有一幅《富春山居新圖》更是令人稱絕,説起這幅畫,我先給各位介紹一下葉老畫這幅畫的起因。桐廬富春山水的美在歷史上就一直為文人墨客所傾倒,歷史上曾有1000多位詩人來過桐廬,留下了20xx多首讚譽桐廬的詩,當然更有一些畫家也為富春山水所迷戀。元代被稱為大痴道人的黃公望便是其中一位,黃公望,姓黃,名公望,字子久,一生喜愛山水,遊遍名山大川,當他來到富春江畔時,被這裏的山水所吸引,便選擇了富春江上風景最秀麗的一段,在江邊有一處叫做廟山塢(現江南龍門灣的釣魚島)的幽谷中結廬作畫,精心構思,畫出了一幅長7米,寬30多釐米的《富春山居圖》,此畫取景多遠浦近丘,荒村疏林,穿插山頭峯巒氣勢清秀,意境簡遠,被認為是我國繪畫藝術中的瑰寶。就是這樣一幅傳世佳作,在歷史上幾經流轉,到明萬曆年間(1573 1620xx年),此畫落到了江蘇宜興收藏家吳之炬手裏,後又傳其子吳洪裕,吳洪裕把此畫比作王羲之的《蘭亭序》,特建造了一座富春軒來珍藏此畫。在吳洪裕臨死前,雙眼一直不肯閉上,家人展盡金銀財寶,都沒有效果,直至看到此畫,並已投進火中燃着,才閉上眼睛,放心離去。在他閉上雙眼之後,站在一旁的侄子趕忙從爐中搶出此畫,但畫已被毀成了二段,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已是二段,但真跡還留在世上,卷首一段現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館內,卷尾一段在台灣的故宮博物院。清朝王修玉曾有詩云:今日已無黃子久,誰人能畫富春山?帶着這樣一種惋惜之情,一直到了二十世紀,桐廬籍畫家葉淺予決定在其有生之年填補這個遺憾,既是為了讓富春山水的美為世人所知,同時也為了報答桐廬的養育之恩。他花了三年的時間,畫成了一幅《富春山居新圖》,這幅畫長32米,寬95釐米,拓展了原畫的內容,從杭州六和塔、錢塘江大橋開始,畫富陽、畫桐廬,一直畫到富春江上游的梅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畫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可謂攬富春山水於一處,集四季勝景於一卷。這幅畫的臨摩畫卷曾經在山上的江天極目閣裏展示過。

各位,介紹完這幅畫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左右櫥窗裏展出的這些照片,都是葉老生前的照片,大約有40幅左右。與宋慶齡在一起的合影,有葉老在國外的照片,有與好友、學生和家人的合影,同時還展出了與葉老一生息息相關的三位女性的照片。這張是葉老和他的第一位夫人羅彩雲的照片;這張是他和第二位夫人戴愛蓮的照片,她是一位芭蕾舞蹈演員;這位是王人美,是葉老的第三位夫人,是一位電影演員。

葉老生前除了愛好繪畫創作外,還有一個嗜好:就是收集石頭,特別是家鄉的石頭。一次,他的第二位夫人戴愛蓮女士來遊桐廬,回北京時,葉老興高采烈地把從富春江邊撿來的兩塊石頭作為禮物叫她帶回去。當然,在這裏,我們也有幸可以看到葉老生前所收集的一些石頭。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葉淺予先生的陵園。各位遊客,這是葉老的半身塑像,在塑像後是當代畫家黃茵子先生的悼念碑刻。葉老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他生前曾説過:故鄉是他生命的根,身心歡樂的根,藝術源泉的根。的確,富春江的山水不僅造化了桐廬,也孕育了桐廬人與生俱來的靈氣,所以也使得畫壇宗師將這種靈氣變為靈感,創作了那麼多不朽的鉅作。葉老是1995年病逝於北京的,根據他的遺願,將他的骨灰葬在畫苑旁,讓富春江的水流,讓桐君山的山風日日陪伴這位老人。

【三方石碑】

各位遊客,參觀完葉老故居後,我們可以看到有三方石碑立於兩側,這一塊是已故的當地老中醫洪燧卿先生在桐廬縣舉辦的首屆華夏中藥節時自創自書的碑文,洪老先生當時已是73歲,他生前最大的願望便是能將此文鐫刻成碑立於桐君山,以表達他對桐君老人、對中國中藥文化的熱愛,現在,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這一塊是1982年9月,日本櫻美林大學友好訪問團一行25人來到桐廬,在參觀完桐君山後,團長石川忠久教授即興而作的一首詩,短短几句話概括了桐君山這處名勝古蹟的變遷發展,由王璋書寫;這一塊是由四組簽名碑組成,簽名者都是來過桐君山的醫藥界、書畫界的和中國知名中醫學院的一些著名人士。

【桐蔭問道亭】

經過了幾級台階,我們可以在石亭內小憩一下。這座亭名叫桐蔭問道亭,是為了紀念當年在桐樹蔭下,桐君老人為百姓看病,談論養生之道的地方。亭內有兩方石碑,左邊的這塊是宋代學士楊時做的一首《登桐君山》詩,內容是:翠崖千尺崎方高,樓殿翠飛壓巨濤。檻外回峯自連着,只因潭下有靈鰲。右邊這塊鐫刻着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一篇《啟孫若裘書》。

各位遊客,經過64級陡的台階後,我們可以看到前方石壁上的一首明代詩人孫綱的《桐君》詩:以桐為姓以廬名,世世代代是隱居。奪得一江風月處,至今不許別人分。這首詩原來刻於桐君山沿江的石壁上,浙江省博物館還藏有此詩的拓片。

【四方藥局】

經過了200多級石階,到現在基本上已到了桐君山頂了,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樓閣式建築,飛檐翹角掩映在樹木叢中,這就是四方藥局。四方藥局是指四川的桐君閣製藥廠、杭州的胡慶餘堂、杭州第二中藥廠、杭州民生藥廠四大藥廠聯合在此設點銷售,意指這裏是中藥文化的發源地,弘揚國藥文化,濟世救民。在四方藥局的門前是一對龜鶴同春銅像,鶴頭龜身,栩栩如生,高1.999米,因鑄造於1999年,故選此高度,重888公斤,龜體上有13塊龜片,刻有13種不同書體的壽字,這是預祝各位健康長壽。

【桐君塔】

各位,走出四方藥局,前面一座白塔吸引着我們前往,這便是桐君白塔。這是一座高20米的七級實心塔,最早建於什麼年間沒有考證,只是據《桐廬縣誌》記載,宋景宗元年(公元1260年)曾修過這個塔,明朝、清朝也曾幾次修葺過它,現在我們看到的是1980年政府又重新修飾了這座白塔。以前桐廬縣城內有三座古塔,呈等邊三角形互相呼應,其餘兩座已在文革時被毀,現在僅剩下這一座,成為了桐君山、也是桐廬縣城一處標誌性景觀。

在白塔的右邊是一口重4000公斤的百令鍾,是由四川桐君閣製藥廠為尋訪藥祖而送來的,每到除夕之夜或者新年的第一天,此鍾便會敲108下,意指去除人類的108個煩惱。每當鐘聲敲響之時,方圓百里都能聽到,人們互相祝福,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君山晨鐘,成為一處勝景。大家如有興趣的話,也可去敲一下,保佑家人安康。

【四望亭】

聽着鐘聲,各位請隨我到四望亭去看看。四望是指:東望白雲深,西來天目遠。南攀雙台月,北溯錢江潮。這裏是遠眺富春江與天目溪兩江匯合的最佳位置,請大家眺望一下,腳下清流縈繞,四周層巒疊嶂,清澈的天目溪水流到此處與富春江匯合,黃綠分明,交匯處泛起了白沫,好似中間鑲嵌着一條銀帶,這一景緻般在春末夏初時比較常見。再往前看,富春江開闊而深邃,難怪唐朝詩人吳融寫道: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峯倒影落其間。詩中意境也不過如此吧?

各位遊客,到了這裏,大家一定會問,為什麼到現在桐君山的主人也沒有看到,接下來,我們就去拜訪一下中藥鼻祖 桐君老人。

魯迅祖居導遊詞

走進魯迅故里,一幅清末民初時的畫卷展現在遊人面前,石板路、舊木窗、石庫門無不向遊人述説着當年的歷史。穿過東昌坊口老街,來到了魯迅祖居——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周家老台門。老台門坐北朝南,前臨都昌坊口,後通鹹歡河,青瓦粉牆,磚木結構。 周家老台門距今已有250年的歷史,是紹興目前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築之一。整個台門佔地近3000平方米,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主題建築分四進,前面第一進,稱台門斗。儀門上方懸掛着魯迅祖父周福清的“翰林”匾。周氏家族在紹興420xx年的歷史中,屬周福清獲得的官位最顯赫,因此當時在三個台門的門楣上都掛有“翰林”匾,它像三張巨大的名片,向遊客展示了主人尊貴的身份。 第二進為德壽堂,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德壽堂原名寧壽堂,為了避清朝道光皇帝的年號“嗇”之諱,改為德壽堂,“德壽”取積善有德、福祿長壽之意。魯迅平時很少來祖居,只有家裏祭祖或操辦大事時才過來。 説起這周家老台門還頗有歷史。魯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間搬遷到紹興城內竹園橋。據魯迅二弟周作人推測,周氏祖上或許是務農,但搬到紹興城後,肯定是棄農經商了,家境也逐漸殷實了起來。由於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開始走進學、讀書、趕考之路,終於六世祖考上了舉人(乾隆年間),為周家掙得了第一塊“文魁”匾。這意味着周家從此擠進了士林,不光經濟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從此,周家開始購地建屋,廣置田產。魯迅的七世祖周紹鵬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購得了此屋,經過大規模的修建,形成了現在頗具規模的周家老台門。 來到第三進——香火堂,香火堂是祭祖和辦喪事的場所。中央上方設一神龕,放有歷代祖宗牌位。現掛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氣淵源流長。中間掛有一張魯迅祖父和兩位祖母的神像,兩壁上掛着的就是魯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恆訓》,現在這些是魯迅在南京求學時手抄的。《恆訓》的內容是祖父對自己一生治學和為人處世的總結。大到讀書之法,為官之道;小到日常生活常識,無所不有。現在老台門就是依照周家鼎盛時期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場面作實景佈置,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大户人家的生活場景。 第四進是座樓,前有廊、後有披,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區,佈置為小姐的書房、繡房、閨房和沐浴房。由於子孫的繁衍,家族的擴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慶年間又購置了兩個台門,即過橋台門和新台門。從第九世開始,周家已開始分家,長子住新台門,二兒子住過橋台門,小兒子和父母住老台門。魯迅先生於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新台門,從此開始了他偉大的一生。 出了周家老台門,心中已然暢遊了魯迅的家族歷史。帶着對老台門的回味,沿着街道信步向前,不經意間抬頭一看,竟已到了周家新台門。 從外觀來看,新台門與老台門並沒有什麼兩樣,同樣是黑漆漆的大門,氣派的門環,整塊的小瓦片,在這現代化的都市裏,保留了一絲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但它比老台門要小得多,一問之下,才知道其佔地為1800平方米,近乎於老台門的一半大小。

推門而進 來到魯迅生活的地方 “吱呀呀”地推開大門,一塊鑲金的匾額便落入眼簾——德壽堂,這是台門的第二進。和老台門一樣,這裏也作為各房公共活動的地方,用來舉行紅白大事和接待貴賓的場所。步入大廳,順着一排紅木太師椅,一眼就看到了兩副醒目的抱對:虛能引和靜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敏於事而慎於言、持其志而無暴其氣。在這一道一儒的兩幅字畫中,我們感受到的是莊重、是大氣,頗顯大户人家氣魄。1881年9月25日,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就誕生在這座台門內,並在這裏生活到了18歲。此台門修於清朝嘉慶年間,此時周家正處於鼎盛時期,在這20xx年裏,魯迅親身感受到了整個家族從顯赫走向小康,再從小康走向徹底沒落的全過程。魯迅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新台門對他的影響。而辛酸往事的點點滴滴,也為魯迅日後的文學創作積澱了廣泛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魯迅曾説過:“我是紹興人,所寫的背景又是紹興的居多。”如此看來,周家新台門對於魯迅日後的創作的確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進“香火堂”為輔助陳列,內容分為“周氏房族興衰”、“魯迅與周作人”和“魯迅與周建人”三部分,資料詳實、圖文並茂。

轉過側門 來到魯迅小時聽故事的天地 轉過側門,穿過一條短弄堂,便進入了一個亮堂的小天井。一株茂盛的桂花樹像一把大傘般撐在這裏,佔了足有一半的空間,為背面的一間小屋遮住了陽光。據導遊介紹,這裏名叫“桂花明堂”,明堂就是俗稱的天井。原先這裏種着兩棵很茂盛的桂花樹,天井因此而得名。這裏充滿了魯迅童年時的記憶。夏夜,躺在桂花樹下的小飯桌上,聽繼祖母在這裏講述“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等民間傳説,都是魯迅童年時最難忘懷的故事,後來,在魯迅的文學作品《狗、貓、鼠》、《論雷峯塔的倒掉》中,對這些童年時聽過的民間故事,都作了非常詳細的描述。 穿過一條狹長的過道,幾間平房出現在我們眼前。左手一間現在被鎖得嚴嚴實實,透過模糊的玻璃窗,房內的擺設大致能看個清楚。一張大牀、一張椅子、一個茶几、一張書桌形成了房內的主要結構。據介紹,這間房間是魯迅在紹興任教期間的書房兼卧室。

小小灶間 魯迅與“閏土”結識的天地 轉過個彎,來到了魯迅家的廚房,紹興俗稱“灶間”,是魯迅家燒菜做飯的地方。據導遊介紹,這間廚房並沒有被改建過,這裏的一個“三眼大灶”,是根據當事人回憶復原的。裏面一共有三隻鍋,兩小一大。外面兩隻鍋是燒飯做菜用的,裏面那只是逢年過節時才用的。外面的兩隻小鍋俗稱“湯鍋”,它具有節能的功效,充分利用做飯時的餘火,當飯煮熟了,湯鍋內的水也就燒熱了,可以用來盥洗和温酒。牆邊還有一隻小灶,是給客人燒點心和煎藥用的。俗話所説的“開小灶”大概就是從這裏延伸出來的吧!牆上掛着幾個竹製的大大的菜罩,據介紹,這些菜罩就是當年魯迅家的季節工(當時稱“忙月”)章福慶製作的原物。章福慶有時將兒子運水帶來幫忙,並與魯迅結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們倆第一次見面就是在這間廚房裏,運水使魯迅認識了一個書本上見不到的陌生世界。之後,魯迅在他的小説《故鄉》裏,以運水作為原形,塑造了“閏土”這個為眾人所熟悉的活生生的藝術形象。

温州雁蕩山導遊詞

至歡迎辭,自我介紹,司機介紹,服務態度,良好祝願,注意事項,路程500公里,時間6.5小時,停留3個服務區,跨經5個區域。

温州是我國首批列為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浙江南部的政治,文化,經濟,交通,旅遊中心,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

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通麗水,北通台州,330,104國道十字交匯,貫穿而過,温州現管轄鹿城,甌海,龍灣三區,瑞安,樂清二市,蒼南,平陽,文成,泰順,永嘉,洞頭六個縣,全市陸地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13萬。

温州素有“東甌名鎮”美稱,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春秋戰國時期,已是我國九大港口之一,西漢年間,是東甌王縐瑤的封地,東晉時期,著名學者郭裴選址始建温州城,古名“永嘉郡”。相傳,建城時,有隻白鹿銜花跨城而過,所到之處一片鳥語花香,祥雲騰飛,又名“鹿城”。

温州具有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雁蕩山,楠溪江,南鹿列島,烏巖嶺等都是大家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北宋科學家沈括遊雁蕩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説,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説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

雁蕩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歷史上稱為我國“東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馳名中外,被列入名山行列,山中環境怡人,冬暖夏涼,泉水清澈,空氣新鮮,是遊覽,避暑,修養的好地方,82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雁蕩山山體構成多以火山巖為主,形成眾多的深谷,峯林,有着“造型地貌博物館“之稱。整個景區方圓450平方公里,8大景區。

楠溪江

北雁蕩山*靈峯夜景

靈峯的奇峯異石在月光和夜色的映襯下,猶如塗上了神祕的色彩,構成了一幅幅線條鮮明的潑墨畫,靈峯夜景更具形象美,意境美。

怎樣才能更好地欣賞夜景呢?這需要三個最佳:最佳時間,最佳位置,最佳想象力。

請大家抬頭仰望左邊的山峯:前面的山顛上,一頭老牛昂首向東,好象在等待着什麼,思念着什麼?現在,請大家聽一個迷人而淒涼的民間傳説。

相傳在很久以前,雁蕩山腳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財主。財主家有一位沒有父母的六歲小姑娘,名字叫玉貞。小玉貞白天給財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與玉貞相依為命。冬天老牛用身子給她禦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趕蚊子。就這樣小玉貞與老牛結下了深厚的情感。轉眼間“十八的姑娘一朵花”。

人説漂亮是件好事,可壞就壞在財主心懷歹意。一天晚上,財主帶了很多家丁,到牛棚裏想把玉貞姑娘搶來做小妾。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靜,老牛馱着姑娘便跑,可到前面的山顛上,無路可逃,怎麼辦呢?這時老牛顯靈了,對玉貞説:“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宮去。”沒等姑娘答應,老

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巖石上一扣。只聽“轟”地一聲,老牛一隻角斷了下來,變成了彎彎的小船,把玉貞送到月宮,而老牛隻剩下一隻角,天天都在這裏仰首遙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貞姑娘。每當皓月當空的晚上,稱為“犀牛望月”;月有陰晴圓缺,假如沒有了月亮,則稱為“犀牛盼月”。觀賞此景最佳時間應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因為那時,月最圓,情最真,人團圓。

請大家站在屋檐底下,抬頭仰望,只見一隻碩大的雄鷹,凝神佇望,象一尊保護神,守衞着靈峯這一方淨土。60年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觀此峯後,詩興大發,揮筆道:“雄鷹踞奇峯,清晨化為石;待到黃昏後,雄鷹看又活。”峯隨步轉,景隨步移,請各位再往前行,看看“雄鷹斂翅”還有何變化?

最神聖,最偉大的雙乳峯。雙乳峯不僅孕育瞭如詩如畫的雁蕩山水,而且也孕育了勤勞智慧的雁蕩人民,因此,雁蕩人民還贈給她一個雅稱,“東方維納斯”。

山峯的左側,一少女背倚靈峯,臉朝東北方,流海高卷,身着旗袍,體態勻稱,温文爾雅。向人們顯示着東方少女的靦典和婀娜,真不失為一位大家閨秀。如果你用心去感悟,會發現,她朝者遠方,面帶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戀着未歸的情郎。真可謂“自古多情傷別離”讓我們真誠地祝願這為相思女等到自己的意中人。

大家抬頭望右邊的山峯,有一峯如童,卓立山背上,而它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條巨大的鯨魚,合在一起,就是“牧童騎鯨魚”。

相思女終於盼到了心上人。請大家抬頭看合掌峯,左邊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髮型,一身得體大方的服裝。此時她踮起了腳尖,揚起了臉,雙手樓着右邊小夥子的脖子。小夥子天庭飽滿,眉清目秀,剛從遠方回來,來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雙手樓住了戀人的纖腰。這就是雁蕩山馳名中外的“情侶峯”,此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為了不打擾他們,我們的隊伍還是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