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專題片解説詞(通用5篇)

學校專題片解説詞 篇1

小蘭中心學校始建於19xx年春,原名燈塔國小。座落於景夾公路西南方,交通比較便利。該校歷史悠久,60年代至70年代這裏是規模較大的初級中學,是一所土木結構的四合小院。80年代機構改革後成為一所全日制完全國小,“普九”時由農民集資於19xx年建起磚混結構教學樓(自上而下東邊一棟樓和西邊一棟樓),19xx年又集資建中間教學樓。90年代學生數高達600多人,12個教學班。今天的小蘭中心國小下轄五個自然村,人口達8000多人,目前仍有南院莊(今春才撤除)、廟塔兩個教學點,目前在校學生160多人。通過人口普查得知學生人數趨於逐年上升趨勢,是一所發展式的完全國小。多年來,學校一直堅持以素質教育為依託,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樹立“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的學子,在歷屆領導的不懈努力和全體教職工辛勤耕耘下,小蘭國小不斷髮展,如今的小蘭國小正煥發着勃勃生機,歲月的豐碑記載着她一路如歌的眷戀與喝彩,一路如詩的突破與崛起。如今的小蘭國小,以她嶄新的姿態呈現眼前。

學校專題片解説詞(通用5篇)

學校佔地面積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18名,國小生160多人,6個教學班,1個學前班。學校建有計算機校園網、校園閉路電視網、校園廣播網和校園電話網,校園內的計算機全部與互聯網實現寬帶接入,設施齊備。整個校園佈局合理、優美整潔、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倘佯在如此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我們能感受到在這些背後,小蘭國小的那種甘為人梯的精神。徘徊在小蘭國小每一間整潔的教室之間,我們能浸染到小蘭人踏實苦幹的韌勁。

先進的辦學理念 嚴謹的治學方略

學校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思路,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辦學理念,抓質量,促發展。並將努力把小蘭國小辦成“校園幽雅、校風良好、質量優異、特色鮮明”的特色學校。一直以來,小蘭國小全體師生以景陽人特有的堅韌和智慧,埋頭苦幹,發奮圖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20xx年被縣政府授予“人民滿意學校”、“後勤管理先進單位”20xx年被景陽鄉人民政府授予綜合評估“先進單位”20xx年被景陽鄉人民政府授予“後勤„„”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發展壯大

教師是促進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優秀教師的表彰獎勵,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全縣、鎮建立了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制度並在今年進行了實施,通過轄區內教師輪崗交流等形式,有效解決了本校教師緊缺問題。學校通過開展教學研討、骨幹培訓、結對幫扶等活動,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小蘭國小的教師具有踏實苦幹的韌勁,有不計名利的精神,有甘為人梯的師德,有樸

實熱忱的師表。本校秉承“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勵志進取,勤學守紀”的學風,小蘭國小全體師生以景陽人特有的堅韌和智慧,埋頭苦幹,發奮圖強,再此理念下,小蘭國小屢創奇蹟,近年來該校湧現出一批授市、縣級表彰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能手、優秀黨員教師和師德標兵等。他們在成績面前不驕傲,在挫折面前不氣餒,他們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愛生如子 與生為友

教師的偉大在於愛與責任,教師與學生最好的關係是與生為友。學校始終把安全管理和學生的成長放在學校工作的第一位,為了學生安全學校安裝12個全方位監控器,平時放學回家也是有路隊老師護送到家;對待留守孩子和單親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做到了用心呵護,用情感化,用師愛之泉浸潤孩子幼小的心靈,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愛的真切。平時教師利用休息時間對學生進行家訪,瞭解他們的家庭現狀,出現的生活難題,用自己的能力與實際行動去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走近學生,與生為友。課堂上是師生;課堂外是朋友。經常在校園會看到,大孩子帶着一羣小孩子嘻笑打鬧,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回蕩着師生幸福的笑聲,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已成一家。

成長的搖籃,成才的園地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把對學生的教育滲透到各種活動中,使寧靜的校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多年來,我們緊扣時代脈博和學生實際,除抓好各中隊的班隊活動、主題觀摩活動和隊史、隊知識以及行為規範等常規教育活動外,還多次開展一些大型的系列活動(莊嚴肅穆的入隊儀式:趣味的體育活動;充滿温情的獻愛心活動;激情四溢的文藝活動),一場場活動記錄了孩子們成長的足跡,一張張相片銘刻了孩子們美好的時刻。另外學校還利用廣播、電視、文化走廊發揮輿論傳播引導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各班主辦的每月一期板報,主題鮮明,配合學校近期的工作,讓學生投入學校的發展中,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

大力發展現代教育技術

20xx年,在政府的大力幫助下,我校配備了6台多媒體電子白板,20xx年秋

開學又添置了77套標準化的課桌凳,學生現在全部用上了標準課桌凳。20xx年,建立了學生微機室,從而使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施完備。

從20xx年開始,我們組織教師進行了計算機知識與操作的校本培訓。力爭使每位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切實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作用。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三個一”的明確要求,即:上一堂電教優質課,製作一份優秀課件,寫一篇能在縣以上交流、發表的論文。

春風雨露見證了學校的成長與進步,點滴的進步離不開前赴後繼的優秀師資力量,豐碩的成果得力於領導、社會的關心和支持。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為景陽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相信在“”教育遠景規劃的指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關心下,小蘭國小必將迎來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學校專題片解説詞 篇2

滔滔黃河,奔流不息,應理湖畔,碧波盪漾。在這養育了千百萬中華兒女的母親河北岸,升騰起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這裏——書香滿園,這裏——綠蔭遍地,這裏——是雛鷹展翅的高地,這裏——是夢想起飛的舞台。這,就是新建成立的中衞市第六中學。

教育,百年大計!為了解決市區學校大班額問題,解決進城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 20xx年6月,中衞市第六中學破土動工了!中衞市第六中學是國家中西部農村國中校舍改造項目之一,也是中衞市政府確定的20xx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在中衞市委、市政府的深切關懷下,它像一個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中衞市第六中學位於應理南路與濱河大道交匯處,於20xx年投資8000多萬元建成,佔地138.34畝,建築面積23011平方米,可設54個教學班,容納2700名學生。有3棟教學樓,2棟宿舍樓,實驗樓、藝教樓、辦公樓、餐廳、報告廳各1棟,有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和人造草坪操場,各類教學設施設備齊全。

學校遠離鬧市,四周水系環繞,温濕馨宜;建築色彩採用世博會中國館的中國紅和純白色相間構成,大氣磅礴;學校內部設施和外部環境功能齊全,結構合理,鱗次櫛比的建築羣把學校分為學習區、運動區、生活區,區劃分明,互不影響;校園內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優美的自然環境與濃厚的人文環境融於一體,為師生營造了舒適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這裏是一方沃土,孕育着無數花朵,成長着萬千樹苗;

這裏是一方大地,撒滿陽光,把希望的種子播撒;

這是一首奮進的歌,朝氣蓬勃,欣欣向榮;

這是一艘啟錨揚帆的航船,滿載莘莘學子,駛向知識的海洋; 這更是一隻展翅的雄鷹,翱翔藍天,展望未來!

學校堅持以“自信 自主 自強”為校訓,以“育人是根本 教學為中心 科研求效益 創新促發展”為辦學理念,以“以師生髮展為本,為全面提高師生素質服務,讓學生成人成才,讓教師成功成名,讓社會滿意讚譽” 為辦學宗旨;以“嚴謹規範 務實高效 團結奮進 開拓創新”為校風;提出了“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生,造就可持續勝任的教師,創辦可持續攀高的學校,實施可持續提升的教育”的辦學目標,為打造名校指明瞭方向。

六中人憑着強烈的使命感擔當着教書育人、奉獻社會的責任;藉着濃郁的成長、成就的和諧氛圍,在科研興校、培訓交流的洗禮中,開闊着他們的視野,優化着他們的知識結構,提升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懷着一顆敬業、愛校、奉獻的赤誠之心,抗嚴寒、迎風沙,栽種下千萬棵樹苗和花草,頂烈日、戰酷暑,澆灌着花草樹木綠意盈盈,安裝的一排排陽光體育器材絢麗多姿,他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環境優美的校園裏,每一朵鮮花都綻開了希望,每一片綠葉都搖曳出生機,每一扇門窗都吹響了奮發的號角。“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目前,中衞六中到崗教師均達到大學學歷,他們來自農村各中學的教學一線,是各學校的學科骨幹,是20xx年8月通過教育局招聘考試競聘到中衞六中的,他們中有區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5人,教師團隊年輕活潑、富有朝氣、敬業愛崗,全體教師平均年齡34歲。市級教學評優課堂上有他們的身影;全國國中理化生競賽獲獎名單上有他們的姓名;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有他們的傑作;許多優秀學生常常伴隨在他們左右。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技藝,學校組織了教師崗前培訓,光盤教學與教師現場指導相結合,規範了教師的教學禮儀,夯實了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觀看名師課堂實錄,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到外校全程學習,開闊了教師的教學視野。系統的崗前培訓,全面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這個團隊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踏實的工作作風,過硬的教學技藝為建設中衞市一流學校而努力奮鬥。

這個青春的方陣,這支激情飛揚的團隊,無疑成為了六中開拓今天,鋪墊未來的動力引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衞市第六中學是一所教學設施標準化配備的新建學校,可滿足2700多名學生的學習需要。投資300萬元建成的現代化的校園教育網絡、校園廣播等現代信息技術系統,為學生與知識的溝通架起了橋樑。學校現有10個多媒體教室、3個計算機教室、2個語音教室。配備物理器材3353件,化學器材26461件,生物器材13035件,標準化配置的理化生實驗室、準備室、器材室等先進的教學設施,可同時進行56組分組實驗。中衞六中有種類齊全的音體美器材室和功能完善的藝術教育綜合樓,其中配備音樂器材59件,體育器材1674件,美術器材196件。有藏書達10餘萬冊的圖書室和可容納200人學習的閲覽室,有設施齊全的可容納1000人的科技報告廳。學校擁有一流的後勤保障體系,供1200多人住宿的男女公寓樓舒適明亮、設施齊全,供1000人同時就餐的回漢兩層餐廳清潔衞生、環境優美。這一切先進的教學設施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為六中的繁榮昌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聽!悠揚的歌聲,把我們帶進了美麗的校園。六中的快速發展,是因為有一個精誠團結、勇於開拓、鋭意進取的領導集體,管理是生命,管理出效益。一個好校長,帶着一批好教師,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六中領導集體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辦學”的發展思路,狠抓過程管理,使學校管理工作更加民主、科學、高效,始終秉承“師之所思,我之所想,生之所需,我之所為”的思想,堅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機統一,努力創建和諧校園,力求實現和諧教育這一最高理想,這是六中人兢兢業業、執着追求的結果。

歲月如歌聲聲急,事業如棋局局新。與時俱進,一份付出,一份收穫!

我們相信,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中衞市第六中學一定能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號角中,搶抓機遇,為中衞教育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 。新的時期,面臨新的挑戰。在新時代的感召下,團結務實的六中人將以德育為本,以學生為先,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和諧共進,翱翔未來。

我們揮灑汗水,我們神采飛揚,我們播種理想,我們收穫希望。為學生編織五彩夢想,為學校插上騰飛翅膀,教育的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昨天,我們從激情中起步;今天,我們在芬芳中充實;明天,我們將在翱翔中圓夢,我們相信,中衞六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學校專題片解説詞 篇3

一、開篇這裏是一片青青的草地,澄藍的天空下,孩子們快樂地奔跑着,曵緊手中的長繩,放飛心靈的紙鳶,夢想,在風翱翔。這裏是一條清清的小溪,它源自孩子們純潔的心靈,叮咚作響的溪水歡快的流淌„„

這裏就是邵武市實驗國小業餘藝校。

二、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9xx年6月1日, 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這一天,讓實小的孩子們激動和幸福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節日,這一天收到了一份從未有過的“厚禮”---業餘藝校掛牌成立了!由於十幾年來實小在藝術教育中取得佳績,這天,市委書記、市長等市領導親臨校園揭牌,響亮的歌聲、熱鬧的鼓聲,孩子們的歡笑聲,把校園變成了一個歡快的海洋。

從此,業餘藝校成了陶冶孩子們心靈的樂園,更是素質教育的陣地,學校向學生提出“十會”:會學習、會寫一手好字、會畫一手好畫、會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會一種樂器、會跳繩、會打乒乓球、會唱歌、會電腦、會英語。業餘藝校為孩子們實現“十會”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十會”中,孩子們快樂地成長,快樂地演繹童年的樂趣。

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實小在對孩子們藝術教育中,難能可貴的是注意環境藝術教育。且不説校園內的古樟樹和大片的綠草坪,還有從教學樓上凌空懸垂的迎春花,看似隨意的園林小品、雕塑,僅那校園內的大型浮雕“雛鷹從這裏起飛”、文化藝術牆和一百多幅用古木框懸掛在教室外走廊的學生書畫作品便是校園的一大風景。校園裏時常播放的是世界名曲和兒童音樂,學校“七色花電視台”定期播放的是英語卡通片和配樂古詩詞朗誦。這裏每一個角落都經過藝術的處理,每一個空間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整個校園充滿了藝術的氣息!

四、百囀千聲隨意啼,山花紅紫樹高低

為了讓孩子們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實小在藝校教師的選拔和硬件的投入上,傾心全力打造一所高質量的業餘藝校。學校經費困難,但對藝校舍得投入,就説藝術組吧,都有各自的專用教室,美術室、音樂室、合唱室、形體教室等。教室和辦公室全部按省一級學校的校準配備,而且還都配備了電腦、音響、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師的選拔上,音美組全體教師都是大專或本科學歷,其中有全國優秀美術教師、省優秀青年教師、南平市音樂、美術基本功一等獎得主、省級骨幹教師、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市老年合唱團教師。學校還斥資從社會上聘請了全國著名書法家高文鑑教師,市藝術團民樂隊教師李永清、許元甫、黃月琴、姚翠玲、邱釗祥老師,市少年宮的形體教師張萍,市文化館的舞蹈教師楊小青等。一批富有強烈責任感,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執掌着業餘藝校的教鞭,走出了一條新穎的教育之路。為使業餘藝校順利開展,學校每天上午上四節課,下午兩節課。下午4點到5點就是“業

餘藝校活動時間。在學生興趣、自願的基礎上,學校將藝校分為三種類型的班:普通班、興趣班、提高班。普通班,面向全體學生,學習內容有:唱歌、簡筆畫、寫字、朗讀、跳繩;每週活動二次,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

興趣班根據學生的興趣,開設以下學習內容:書法、繪畫、手工、聲樂,舞蹈、笛子、二胡、編織、刺繡、科技、文學、電腦、籃球、乒乓球等;每週活動二次,使學生興趣能在這裏得到發展和展示。

提高班:根據興趣班學習情況的挑選提高學員,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學習內容除以上幾項外,還增設了圍棋、小記者,小主持人的學習內容;上課時間是每週的週末半天,這樣,我校就有了一支在藝術上強有力的學生隊伍。

五、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旨之一是面向全體學生,學校藝術教育的目的正是通過藝術教育薰陶感染孩子,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和情操,讓大多數學生得到參與的機會,學校採取了第二課堂梯隊化的方式,即學校藝術組負責組建校級隊,各年級負責組建年級隊,各隊一個特色。全校總人數20xx人,第二課堂類別及人數:校級隊:民樂隊100人,舞蹈隊60人,鼓號隊100人,合唱隊100人,小小書畫家協會120人。年級隊有:二年級的藝術體操隊330人,三年級的武術隊320人,四年級的韻律操隊200人,五年級的豎笛隊60人,六年級的口風琴隊60人。

週末校園裏充滿了琴聲,這是校“業餘藝校”成立的“百人民樂隊”。隊員來自三、四年級的樂器班,樂隊樂器的種類有二胡、中胡、大胡、高胡、琵琶、月琴、楊琴、古箏、笛子、長笛、三絃、架子鼓、打擊樂器等。

業餘藝校有固定的節日:書畫節、器樂節、合唱節、舞蹈節、小主持人節、卡拉OK節、古詩文誦讀節、故事節、英語節、體育節、跳繩大王節、科學小博士節等。學校還常常舉辦百米書畫表演、“手抄報”設計比賽、“賀卡製作”比賽、小製作展覽辦各類比賽,激發孩子們的上進心,用成功感激勵孩子們在藝術的道路上前行。

編織、刺繡班的同學正在耐心細緻地學習,他們一絲不苟的精神激勵了同學,感動了老師。在各教室裏穿梭忙碌的是小記者和電視合的小主持人,他們在為一月一期的校園報《短笛》收集素材,他們在為一週一次的電視節目而忙碌,為了編輯一次電視節目,他們利用現有不太先進的設備利用晚上時間進行製作,常常做到十幾點鐘。

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20xx年六月一日,當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拉開序幕,呈現在市民眼前的是一張張自滿自信的稚嫩臉孔,由業餘藝校100名學生組成的百人民樂隊登台彙報演出了,歡快悠揚的旋律似高山流水、溪水淙淙,觀眾們被震撼了,當一曲《走進新時代》音符停止時,整個體育場被雷鳴般的掌聲淹沒了;當百名小畫家現場作畫,一張張清新秀美的畫面展現在人們眼前時,觀眾無不嘖嘖讚歎;還合唱隊專業的表演、舞蹈隊優美的舞姿;還有百名小博士的發明製作„„一件件作品無不凝聚孩子們的童趣與智慧,無不展現業餘藝校的風采。

幾年來,實小業餘藝校隨着孩子們的一件件作品,一次次比賽,聲名遠播。僅書法獲各類金獎便達850多人次。19xx年,廖莎的美術作品赴日本、俄羅斯展出,遊弋的中國畫《白鷳雞》在美國展出時,俄勒州執行主席稱讚有加,親自在她的榮譽證書上簽名;20xx年,詹絲雨的作品獲《中國少年報》舉辦的少兒書畫大賽一等獎,在同年舉辦的全國環保宣傳畫大賽中,業餘藝校學生一幅作品全國二等獎,二幅作品三等獎,三幅獲優秀獎,僅在20xx年一年裏獲得全國級大賽的人次達125人,其中吳青青同學獲得“小星星”杯國際書法大賽金獎,陳孝弛獲“世界盃”少兒國際書法大賽特別金獎。危創彬獲“和平杯”少兒國際書畫大賽特別金獎。

胡鴻翔同學的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級少兒書畫大賽獲得一、二等獎,每次都以獨特的創意取勝,他自編自畫漫畫10本,在校園內傳閲。他的漫畫《請保護青蛙》及一篇短文,在20xx年5月19日的《福建日報》上刊登,並獲得編者的好評。編者是這樣説的: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真行!有家長問:何謂“素質”和“素質教育”?讀了這位小朋友寫來的信,看了這幅漫畫,不是一目瞭然了嗎?

奧運選手萬建輝、國家舉重隊隊員朱冬敏、省乒乓球教練鄭佳,大學生書法家寧靜等一大批人才都曾沐浴業餘藝校的陽光,朱藝、遊欣睿、李佳等一批業餘藝校的佼佼者從實小開始了自己的藝術之路,邁進了中國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藝術殿堂。

銀屏把孩子們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傳遍大江南北,19xx年,業餘藝校學生表演的舞蹈《醜小鴨》在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中播出,優美活潑的舞姿讓人難以相信,一羣山區的孩子能演繹出如此活靈活現的童話故事,它打動了人心,更征服了評委,當年獲得全國二等獎;20xx年6月,孩子們表演的舞蹈《啞女》參加東南電視台六一文藝演出,獲得了一等獎。“紅領巾合唱團”在全省歷屆“班班有歌聲”活動中屢獲一等獎,多次獲南平市合唱比賽一等獎,至於邵武、南平各類比賽中更是攬金奪銀,碩果累累。業餘藝校的成績引起了媒體的重視,東南電視台特意在實小成立了“東南少兒電視藝術團”——培養、挖掘藝術苗子。

實小創辦業餘藝校,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不僅展現了素質教育的魅力和風采,更讓孩子們在藝術的樂土上陶冶了心靈,在這裏,孩子們放飛心靈的紙鳶,夢想和追求在陽光和風中流動„„

學校專題片解説詞 篇4

張家界,地處湘西北,位於武陵山脈腹地,澧水中上游,轄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和桑植縣,總面積95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萬,其中,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7%。

張家界因奇山得名,因旅遊立市。建市二十二年來,張家界市各族兒女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擁政愛民,擁軍優屬,在雙擁創建工作中,更是用熱忱和真情譜寫了一曲曲令人感動的雙擁之歌。

第一章:紅色熱土 世代傳承

張家界,是一片紅色的土地,賀龍元帥的故鄉。1935年,任(讀二聲)弼時、賀龍、關嚮應、王震、肖克率領紅二、六軍團,在這裏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帶領老區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與敵人展開浴血奮戰。同年11月,紅二、六軍團實施戰略轉移,強渡澧水,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傳唱至今的桑植民歌《馬桑樹兒搭燈台》、《門前掛盞燈》就再現了老區人民當年送別紅軍依依難捨的真情。 七十多年過去,勤奮樸實,堅韌不拔,敢為人先的張家界人民沒有忘記歷史。張家界歷屆市委、政府領導更是將光榮的革命傳統發揚光大,將雙擁工作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戰略任務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武裝建設的總體規劃。建立健全雙擁組織與服務體系,形成了從地方到部隊,從協調機構到成員單位,從領導到基層的雙擁工作網絡。新一任市委書記胡伯俊,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小明以身作則,親歷親為,帶頭參加議軍會議、軍地聯繫會議,帶頭參加軍事日活動,帶頭走訪慰問部隊,帶頭為部隊辦實事、解難題,督促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張家界軍分區首長經常深入基層檢查落實擁政愛民工作情況,要求部隊積極參加地方經濟建設,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作為地方和部隊聯繫的橋樑和紐帶,張家界市雙擁辦在各級政府和部隊的支持下,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安排了專門的辦公場所,落實了專項預算經費,有效地促進了全市雙擁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二章:六位一體 共築長城

軍民共建,築牢長城。為使雙擁意識深深地紮根於全市人民心中,張家界市黨政軍創造性地開展了愛國擁軍進基地、進單位、進學校、進景區、進社區、進家庭的六位一體國防教育。地方政府每年投入近千萬元資金支持部隊建設,修建營房,添置設備,高標準建設國防教育基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每年都要組織開展國防教育,參加軍事活動,進行實彈射擊;各級各類學校開設了國防教育課程,並適時組織軍事訓練,從小培養他們的國防意識、憂患意識;在景區和旅遊接待窗口,都懸掛了軍人優待醒目標誌,並對前來參觀考察的軍人一律實行免票;僅武陵源,每年的免票金額就達500萬元,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還在當年紅軍經過的地方修建了紅軍路。各大社區開闢了國防教育知識宣傳專欄,並配合每年徵兵工作進行專題宣傳,全市還先後開展了雙擁模範家庭和“十佳”復員退伍軍人評選活動。

20xx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全市成功地舉辦了“祖國好·家鄉美·國防情”大型歌詠比賽和演講比賽。活動歷時三個月,近萬人參加,市委書記胡伯俊、市長趙小明帶頭參加比賽。比賽通過電視現場錄播和直播,在全市迅速掀起愛祖國、愛家鄉、愛部隊的熱潮。今年8月1日,又成功舉辦了“軍民團結一家親”大型雙擁晚會。

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醒目的雙擁宣傳廣告牌,報刊、電視、網絡《國防時空》專欄的開設和六位一體的宣傳教育載體,為全市雙擁創建工作營造了濃厚的氛圍,也築牢了全市人民擁軍愛國的心裏長城。

第三章: 擁軍優屬 真情無限張家界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對轉業幹部、退伍士兵、軍隊離退休幹部和隨軍家屬的安置和優撫,每年的轉退軍人安置會議,市主要領導都要親自到會,提出具體要求,同時出台了《張家界市軍轉團職幹部安置暫行辦法》。為讓現役軍人安心守衞邊疆,保家衞國,全市統籌解決了他們的優待金,其中武陵源區每年人平發放1500元,永定區1100元。

為了讓優撫對象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20xx年以來,全市先後為120户無房或危房的老復員退伍軍人家庭修建了新的住房。每年的八·一、春節前夕,市五大家領導都要組成慰問組,分別看望、慰問軍隊離退休幹部、老紅軍、困難家屬„„20xx年以來,共走訪慰問5500人次,發放慰問金近300萬元。全市還出台了《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建立了“資助參保參合、門診醫療補助、住院醫療補助、特別醫療補助、慈善醫療補助”五位一體的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制度,15000餘人得到了重點優撫,每年資助金額達690萬。

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注真情,辦實事,重實效,全力支持部隊建設。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單位開展法律擁軍活動,以維護軍人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法院還專設了涉軍案件合議庭;工商、税務等單位積極為自主創業的復退軍人及其家屬服務,開設了辦證綠色通道;組織、勞動、人事部門和安置辦認真做好轉業退伍軍人及其隨軍家屬的安置工作。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廣大復員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自主創業,奮發圖強,成為地方經濟建設的生力軍,脱貧致富的領頭雁。

楊生澤,退伍軍人,紅軍後代。20xx年當上桑植縣龍潭坪鎮毛埡村的黨支部書記後,全身心投入到修建通村公路和發展村組經濟。他舉債修路的精神感動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市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幫助解決70萬元資金;20xx年初,通往毛埡村的公路終於被打通,村裏的粽葉、茶葉、水果源源不斷地被運出山界,豐富的水資源也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利用,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很快由800元提高到5000元。楊生澤也由此成為村民擁戴的好支書、貼心為民服務的好模範。

慈利縣零溪鎮河塌村黨支部書記曹前貴復員後,帶領全村羣眾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將20xx餘畝荒山整理成柑桔果園,隨後,自己又帶頭找市場,跑供銷,一舉打開了柑桔銷售渠道。20xx年,他被授予省級科技示範户,20xx年,被評為慈利縣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

第四章:擁政愛民 鑄造豐碑

真心的關愛換來真情的回報。駐張家界部隊官兵牢記使命,不辱使命,堅持“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宗旨,把擁政愛民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和工作計劃,積極投身全市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他們利用人才、技術、設備優勢,積極參與地方建設,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每逢重大節日和重要賽事活動,部隊都要派出官兵治安巡邏,維護社會治安穩定,軍分區、消防、武警多次完成了抗洪搶險、撲滅森林火災等急、難、險、重工作任務,顯示了部隊是不可戰勝的力量,踐行了軍人“愛人民、為人民”的英雄本色。

人們不會忘記,張家界“四路”改造期間,是消防官兵晝夜值守,用拖水車及時清洗工程車攜帶的泥土和路面的灰塵;人們不會忘記20xx年冬天的冰凍,全市交通中斷,多處停電,地處熊壁巖的村民孤苦無依,是我們的子弟兵冒着嚴寒剷除積雪,疏通道路,在冰雪中鏖戰三天三夜,及時地保證了村民的供水供電;人們不會忘記,20xx年夏天,全市大面積乾旱,莊稼枯萎、人畜飲水困難,是我們的消防官兵,他們運來一車車清冽甘泉,及時幫助受災羣眾解決了飲水困難;還有,當洪水洶湧來襲時,是我們的子弟兵第一個衝鋒在前;當傷殘兒童身處絕境時,是我們的武警官兵及時伸出援手;當老人生活陷入困難,是我們的消防官兵及時把温暖送到他們的家中„„

建設扶貧,駐張部隊官兵奮勇當先。每一個團以上單位都承擔了幫建一個貧困村的任務,每一名團以上幹部都有一户貧困户幫扶對子,都資助一名貧困學生。在積極開展定點建設扶貧的同時,駐張家界部隊每年都要組織衞生醫療、科技服務、文化宣傳等各種服務隊走村串户,傳播現代科技文化展示知識,幫助老百姓走出大山,走出貧困。

至目前,駐張部隊共籌措扶貧資金1800多萬元,義務修路300多公里,資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幫助3萬多人走上了脱貧致富的道路。

第五章:軍民共建 魚水情深

軍民團結,軍民共建,軍民魚水情誼深。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張家界市投入近3000萬元資金,修繕了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蘇維埃紀念館和烈士陵園。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和蘇維埃紀念館被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免費向遊人開放,每年接待遊客近40萬;目前,又在運籌修建桑植縣劉家坪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

軍民大合唱,軍民大聯歡,“祖國好、家鄉美、國防情”紅歌會,“軍民團結一家親”雙擁晚會,將軍隊和人民緊緊地融合到了一起,他們心相繫、手相牽、情相連。(雙擁晚會捐資助學的一段現場)

雙擁創建,碩果累累。20xx年,武陵源區被授予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單位,20xx年,永定區被授予全國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市軍供站連續多年被廣州戰區評為先進單位。市長趙小明,常務副市長杜芳祿,永定區委書記劉澤友被廣州軍區授予國防之星;退伍軍人鄒敬善被評為全國優秀復退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呂唐友被民政部、總政治部評為先進個人„„

巍巍天門,見證着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悠悠澧水,訴説着一曲又一曲的軍民魚水新歌。

張家界,這片紅色的熱土,這座嶄新的旅遊城市,正在用真情演繹雙擁共建的傳奇,朝着世界旅遊精品的目標進發,張家界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學校專題片解説詞 篇5

這是一片文明的土地,“經始靈台”,《詩經》記錄了它燦爛的文化,留芳後世。

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文王伐密,《史記》記載了它光輝的歷史,炳照史冊。

這裏山清水秀,古蹟名勝,不勝枚舉;這裏人傑地靈,賢能之士,數不勝數。

這就是地處陝、甘接壤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靈台。 沿涇靈公路驅車南下,映入眼簾的是離山如緞,溪河似練。靈台一中背靠離山之綿延,面臨溪河之浩蕩。高聳入雲的樓房、寬闊平坦的大道與周圍的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既藴藉着古樸典雅的學府風範,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名校氣息。

(一)風風雨雨六十年

尚德啟智,造福桑梓,白雲蒼狗。一九四零年,中華大地烽煙四起。民族興亡,匹夫有責,興學育人,時勢所迫。從北平華北大學畢業的靈台人張國棟先生懷着造福子孫之雄心,振興民族之壯志,與諸多仁人志士創辦了甘肅省立靈台初級中學(靈台一中前身)。張國棟校長克服困難,歷盡艱辛,為靈台教育事業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幾經磨難,曲折前行。靈台一中繼續發展。上個世紀六十年代,1963年、1964年、1965年靈台一中連續三年大學聯考

成績突出,有57人被高校錄取,成績的背後飽含了全體師生的智慧與汗水。他們為靈台教育事業又書寫了輝煌的一頁。

步履匆匆,歲月如歌。靈台一中不斷進步。二十一世紀的靈台一中,已是一所擁有二百多名教師,50個教學班,3000多名學生的市級示範性高中、市級重點中學。鋭意進取,豪情滿懷,靈台一中將繼續為全縣教育事業書寫濃墨重彩的華章。有過白手起家的艱難,有過美名遠揚的輝煌,有過櫛風沐雨的歷煉,有着光輝燦爛的今天。六十七年,靈台一中從步履蹣跚到步伐穩健,再到昂首闊步,現在已經以一個全新的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

(二)謀求發展搞搬遷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這是一個高歌猛進的時代。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形成共識,科教興國戰略已明確提出。新時代,新要求,靈台一中必須做出選擇。20xx年,校園僅有二十幾畝,設備僅有三棟樓房,這既不符合縣級重點中學辦學的要求,也不適應全市大辦教育的形勢。靈台一中不能作繭自縛,不能固步自封 。羣策羣力訂宏圖,同心同德求發展。縣上主要領導深入調研,英明決策,決定擴建靈台一中。從20xx年到20xx年的三年時間,靈台一中搶抓機遇,擴大辦學規模,

佔地面積已達到45畝,新建了寬敞明亮的2號教學樓,設備齊全的學生公寓樓,綠化、硬化、美化了校園。20xx年8月靈台一中在全市率先過渡為獨立高中,隨之被確定為市級示範性高中。這期間,王耀東、馬學軍等市上領導多次來一中檢查改擴建工作。“風物長宜放眼亮”,為適應新形勢教育發展的需要,靈台縣黨政領導雄才偉略,高瞻遠矚,決定新建搬遷靈台一中。 20xx年4月25日,城南高中建設工程奠基儀式隆重舉行。歷時僅一年四個月,一個佔地130畝、投資3700萬元,規模宏大、規格高檔、設施齊備、功能齊全的新學校已於20xx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聚一流資金、集一流教師、創一流管理、造一流學校、育一流人才”的理想已逐步實現,為爭取五年內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溪河有聲抒深情,靈台巍峨銘黨恩。

靈台一中能夠實現按期搬遷,正是“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的具體體現。多年來,省、市、縣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悉心關懷。靈台一中不會忘記,20xx年11月,縣委書記毛文平、縣長蘇克儉親臨工地,視察工程建設情況。靈台一中也不會忘記,20xx年5月,縣委書記蘇克儉、縣長呂鵬舉走進教室,視查教學工作,慰問全體師生。白雪皚皚,工地上有他們堅實的腳印;赤日炎炎,校園裏有他們忙碌的身影。靈台人民也不會忘記上海範氏集團總裁範臻出巨資成立範臻獎學金和助學金,惠及一中學子的行為。

(三)以人為本抓管理

20xx年3月,張士才同志在國旗下發表《讓校園充滿愛》的演講,熱情洋溢,飽含愛心。會場傳來陣陣熱烈的掌聲。從此,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基”的德育教育拉開了序幕。

堅持因材施教,突出目標育人。

新一屆班子成員研究各年級學生的年齡差異和個性特點,確立了各年級的德育目標,高一級突出“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加強心理素質教育;高二級突出“法制在我心中”,加強法規法紀教育;高三級突出“一切為了祖國”,加強前途理想教育。

提倡生命教育,突出活動育人。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新生入學前進行為期一週的軍訓,場面壯觀,收效明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多次邀請校友給學生做報告。李拴科的娓娓道來,馮忠科的諄諄教誨,楊雙紅的鞭策激勵,郭文霞的現身説法,使一中學生眼界大開,感觸良深。他們是指路的明燈,引領學生朝着良性軌道健康成長。

“事實勝於雄辯。”法制講座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法制副校長和德育輔導員分析的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案例,講述的一件件振聾發聵的故事,讓學生心靈震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每週一次的國旗下講話,提倡真善美,貶抑假惡醜,淨化了學生的心靈。

建設和諧校園,突出文化育人。

多年來,靈台一中在文化陣地建設方面順應時代,推陳出新,費盡心血,要求師生舉止文明,力求教室窗明几淨,力爭創設師生身心愉悦的育人環境;在樓道張貼名人字畫,用以陶冶學生情操;在廣場建造音樂噴泉,緩解學生緊張情緒,減輕學習壓力;一年一次的書法、繪畫、奇石、根雕展覽,提升了學生文化品位和思想品位;大力開展讀書活動,增加學生文化素養;不定期舉辦各種藝術沙龍活動:脣槍舌劍的辯論賽、熱情洋溢的演講比賽、抑揚頓挫的詩歌朗誦、自由奔放的卡拉OK大獎賽,既豐富了校園生活,又張揚了學生個性。

20xx年2月,我校編導的大型舞蹈《獻血情》被教育部選送赴深圳參加全國第二屆中國小生藝術展演,並獲二等獎,取得了轟動效應。

堅持每年舉辦好元旦期間的文藝節、五一期間的科技節、十一期間的體育節。全校師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活動內容豐富,異彩紛呈。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靈台一中創辦的校報、校刊、社刊,以展示學校風采,提升教育理念,活躍校園文化,發展興趣特長為宗旨,影響廣大,均被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評為校園報刊一等獎。立足本校,聯繫實際,由校長張士才主編的

《讀書〃作文〃做人》和《二十四孝故事》兩本校本讀物,受到全校師生的青睞,也贏得了校外人士的好評。

目前靈台一中已經營造了一種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園環境,形成了蓬勃向上、催人奮進的文化氛圍。

(四)加快改革上質量

更新理念,改革制度,是新一屆領導的共識。從20xx年暑假開始,學校開始推行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教職工聘任制和校內結構工資制,充分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20xx年5月27日,靈台一中一屆一次教代會在嘹亮的國歌聲中隆重開幕,標誌着一中民主化管理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同時還修訂完善了《靈台一中教職工聘任辦法》等二十多項制度,使學校管理向精細、全面、科學邁進了一大步。

科學地管理,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師。這裏有師德高尚、勤奮踏實,教藝精湛的全國優秀教師4人;有經驗豐富,對工作精益求精的省園丁獎獲得者10人;有兢兢業業,滿懷激情與愛心的甘肅省優秀教師3人。

辛勤地耕耘,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生。楊雙紅、郭文霞、王蓓……他們均以優異的成績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為學校爭了光,為靈台添了彩。艱辛之旅沐甘霖,風雨之後見彩虹。一個個榮譽接踵而至:學校被評為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交通安全文明學校、平涼市大學聯考先進單位、平

涼市普通高校(中專)招生考試優秀考點、靈台縣文明標兵單位、靈台縣大學聯考質量先進單位,靈台縣誠信單位……

為盤活用人機制、優化教育資源,學校積極實行“三項工程”,即繼續教育工程、名師鍛造工程和青年成才工程。出台了《靈台一中青年教師培養辦法》,連續四年培養青年教師260多人次。並多次舉辦青年教師賽教活動,卓有成效。

勇於探索,大膽實踐,走教研興校的新路子。學校被確定為國家《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實驗項目校。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老年教師老當益壯,勤耕不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年教師勇挑重擔,樂於奉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青年教師意氣奮發,熱情澎湃。天未明,你們已經伏案疾書;夜已深,你們仍然步履匆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你們是靈台一中的精英,你們是靈台一中的脊樑。

“人梯巧搭攀登路,心血勤澆棟樑才。”連續幾年,靈台一中的大學聯考是上樓梯吃甘蔗步步高、節節甜。20xx年二本以上上線178人,20xx年二本以上上線214人,20xx年二本以上上線253人。靈台一中又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段”。多少飽學之士,朝氣蓬勃,他們的人生從這裏起航,駛向五湖四海;多少棟樑之才,意氣奮發,他們的理想從這兒放飛,翱翔天南地北。

回首過去,滄海桑田,靈台一中桃李芬芳。

放眼現在,國泰民安,靈台一中燦爛輝煌。

展望未來,形勢喜人,靈台一中豪情萬丈。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精神之花奼紫嫣紅,永開不敗;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棟樑之才茁壯成長,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