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精選20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精選20篇)

本文是一篇敍事較強的記敍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記敍的。主要向我們講述了人類拯救白鯨的故事。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熱愛和幫助,反映了人類和動物和諧共處、互相幫助的主題。

教育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1 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續編故事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學習9個生字。

2、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課時安排:

2課時

授課時間: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簡單瞭解了同學們最喜歡的恐龍,也知道了聰明、可愛的海豚能為人類服務,那麼今天我們要再認識人類的朋友,它是迄今為止,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猜猜是什麼? (鯨)

二、檢查預習

1、字詞(重點關注“召、克、拼”的讀音)

2、檢查讀文: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學習前三自然段

1、指讀前3自然段,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説到第幾自然段,教師隨機學習“夠、召、克、望”。“夠”字,學生往往把字寫顛倒,可以這樣記:一句話説多了就是“夠”。)

2、具體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要讀出那種頑皮、高興、自由的勁兒。通過多種朗讀方式體會。

3、練習有感情朗讀前3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

選擇前3自然段喜歡的句段讀一讀

二、學習4、5、6、7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話“白鯨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塊,但是冰塊太大了,他們絕望地叫起來。”反覆朗讀。(這句話中關鍵是拼命、撞、絕望這三個詞語,只有準確理解了,才能體會出白鯨身陷絕境那種無奈和絕望。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在通過個性化的朗讀體現出來,以便加深感悟。學習慌和拼,完成書寫

2、第四自然段要讀出遇到寒流後很絕望,很無助的感情。與前兩段的讀法形成比較鮮明的對比。

3、默讀5、6、7自然段,邊讀邊想白鯨是怎樣獲救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抓住“馬上—立刻一動不動擠成羣結隊一邊一邊”等詞語理解)

4、指導朗讀:

5、6自然段要讀出緊張的氣氛。7自然段要讀出白鯨得救後,人們輕鬆、愉悦的心情。

5、感情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你能想象一下白鯨得救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嗎?(續編故事)

2、讓學生彙報關於鯨的資料。

四、作業

讀課後讀一讀中詞語

五、板書設計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後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2、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後有什麼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彙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

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願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麼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繫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後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個題目,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2、能把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資料或看到、聽到的內容,整理一下,寫成習作。

3、讀背十二生肖。

4、運用已經獲得的識字能力,藉助基本字,認識更多的形聲字。

教學重點:

1、讀背積累成語、詞語,體會反義詞用法及農曆年份編排。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筆謳歌中華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評價能力。

教法學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教學準備:

及手段十二生肖郵票掛圖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和展示台

  一、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自由簡單彙報。剪、扎、編、織、繡、雕、塑、繪、刻……

3、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可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並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彙報交流。

3、師生擴展開再説一説。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介紹同樣的傳統文化的'同學自由組成活動小組2——4人,確定負責人。

2、組內交流,確定彙報方式。

3、集體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小組代表彙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同學可以提問。

4、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哪個小組完成得好。

四、習作

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利用口語交際的方式,看到聽到了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資料,要用自己的話來講述。

3、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既可以介紹自己瞭解到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寫開展活動時發生的事情。

4、確定想寫的內容後,想一想打算按什麼順序寫,想清楚怎麼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5、在交流和評價習作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習作內容分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習作的過程中,增進各小組之間的溝通,並豐富對傳統文化的瞭解。

6、交流之後,可以把有特色的習作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五、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麼?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六、作業設計

按照要求寫一篇作文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這首古詩。

3、讀懂詩句,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

2、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麼?

2、師小結。

二、學習古詩--《飲湖上初晴後雨》

(一)初讀課文,讀準讀通詩句。

1、師範讀,學生評一評。

2、學生練讀,互評。

3、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二)精讀課文理解古詩

1、複習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讞詩句,悟詩意。

2、分級合作學習古詩,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問題材與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可以動筆記一記,方便在班上交流解決。

3、學生彙報所得所感所疑。

4、師邊小結邊板書。指導朗讀。

三、回讀全詩,感受意境。

四、擴展思維

我們被詩人帶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5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鍊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餘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麼事

2、交流自己有什麼收穫。

3、交流有什麼感受。

4、講講今後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台講述自己的課餘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台。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餘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餘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台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範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着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着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鈎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

背誦古詩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6

課時目標:

1、完成詞語超市、連連續續、加標點、寫字板這四個板塊的練習。

2、積累疊詞,掌握詞語的恰當搭配。

3、運用標點符號,練習寫好鋼筆字。

重點:字、詞的積累。

難點:疊詞的仿寫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出示“詞語超市”,説説這8個詞語有什麼特點?

2、仿説疊詞,並寫一寫。

3、選擇一個詞造句。

4、再讀詞語,識記。

二、連連續續。

1、出示“連連續續”,自由讀左右兩邊的詞語。

2、看看這些詞語是什麼詞?

3、師生配合朗讀。

三、加標點。

1、複習逗號、句號、感歎號有什麼不同的`用法。

2、讀書上的句子,自己填寫。

3、交流彙報,評價填寫情況。

4、板書答案,齊讀句子。

四、寫字板。

1、出示寫字板中的6個字。

2、觀察字的結構,發現規律。

3、重點指導“罰”和“壽”字的寫法。

4、學生完成寫字板,教師個別指導。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疊詞,完成了連線題、給句子加標點,並做好了寫字板,同學們的收穫不少。

  六、作業設計。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鹿柴》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正確背誦《鹿柴》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鋭的觀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

二、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以前,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的?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投影,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解詩題。

2.解詞連句知大意。

3.展開想象悟詩情。

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就運用上述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鹿柴》這首古詩。

三、學習古詩《鹿柴》。

1.知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畫家、音樂家王維所寫。

請學生補充介紹有關王維的資料。

2)解詩題。

“柴”,通“寨”,指導有籬落的鄉村別墅。

2.讀詩解意。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

2)指名讀全詩,糾正以下字的讀音。

“鹿柴”的“柴:讀作“zhài”,不要讀作“chái”。

“返景”的“景”讀作“jǐng”,不要讀作“yǐng”。

“青苔”的“苔”讀作“tái”,不要讀作“tāi”。

3)自學詩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復”中間是“日”不是“目”。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根據書的註釋自學古詩,把不明白的字詞畫下來。逐一解釋。

青苔:深綠色的苔蘚植物,生長在潮濕的地面上。

2)自己試着把句子的意思説一説。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靜的山林裏,只聽見有人在説話,但看不見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陽光透射過密密的叢林,照在青苔上。

4.展開想象,悟詩情。

1)自由練讀、背古詩,體會詩的意境。

2)請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感受到的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這首詩描寫了夕陽西下時空山深林中的幽靜景色。前兩句以人的話語聲來反襯空山的幽靜,着重從聽覺方面描寫環境的寂靜。後兩句以明亮的夕陽返光,反襯出山林深處的幽暗,是從視覺上來描寫環境的幽美。聽覺與視覺相結合,構成一幅空山人語、深林夕照的畫面。詩中寫返照的陽光、幽暗的樹林、深綠的青苔,色彩豐富、絢麗。空山中有“人語”,深林中有陽光,使描寫的環境有了生字。這樣描寫有聲有色,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3)給點時間讓學生討論:

①在這首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②學生這首詩你還有哪些疑問?

(為什麼前兩句明明寫“人語響”,我們卻説它寫空山的寂靜?後兩句寫“返景”“復照”,我們卻説它寫深林的幽暗?)

4)教師小結:

《鹿柴》這首詩描繪了山林的幽靜,寫出了詩人在山林深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感覺。

5.練習朗讀,試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讀時注意自然停頓,讀出韻味。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自己試背。

3)同桌互背。

4)集體背。

四、作業:

背、默古詩;預習下一首古詩,查有關作者資料。

范仲淹《江上漁者》閲讀練習及答案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註釋】①漁者:捕魚的人。②但:只。③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

這首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聯繫《岳陽樓記》的名句,説説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對比,岸上人來人往,只想着鱸魚的美味,船上漁民風裏來浪裏去:通過兩幅畫面的對比,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表達了對“江上往來人”的規勸。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這是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一個寫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導學案2(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教案)

學習目標

(一) 反覆誦讀,領會詩情,品味詩韻。

(二)合理想象,體會貧苦人民的生活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背誦本詩。

1. 詩人簡介

劉長卿 (709~約780)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玄宗天寶進士。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鬱。

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五律簡練渾括,於深密中見清秀。如《新年作》、《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海鹽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長沙過賈誼宅》)。五絕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對月》、《送靈澈上人》,以白描取勝,饒有韻致。

2.解題

你能説説題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什麼意思嗎?

解析:逢:遇,意思是説詩人遇到風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3.賞析

(1)你能寫出這些詩句的意思嗎?

日暮蒼山遠: 太陽快要落山了,遠處的山灰濛濛的一片。

天寒白屋貧:在寒冷的風雪中,從眼前那簡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貧窮。

柴門聞犬吠:忽然從柴門外傳來了狗的叫聲。

風雪夜歸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風雪夜回來了吧。

相信通過剛才的解釋,大家對這首詩已經有了深刻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學習什麼呢?

(2)簡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

寫出你的分析吧: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卧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小結

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練習

1、這首詩寫的是什麼時間?在山路上,詩人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傍晚,心裏很焦急。

2、詩人是通過什麼來表現芙蓉山主人貧窮的?

簡陋的房屋,“貧”字、柴門。

3、想象一下,主人為什麼很晚才歸來呢?

主人很貧窮,他可能是出去打柴賣柴,也可能是出去借債,為生活在奔波勞作。

4、這首詩歷來解釋不同,主要分歧是對“歸”的理解。一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另一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你是如何理解的,請説説理由。

解析:(1)“歸”是詩人的來到,因為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一般。

(2)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

關鍵是詩人的立足點在哪裏。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後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後兩句在屋內。

《鹿柴》教案2(全國中國小“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

全國中國小“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

教案設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國小 2,學科:語文

2,課時:1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初讀課文,瞭解詩文大意。二、 自學生字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詩句的意思。三、 準備自己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 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1、 朗讀、背誦課文,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

2、 會寫4個字。

3、 初步學習理解古詩的方法。

教育方面:1、 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2、 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熱愛自然的情感。

發展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 教材分析

《鹿柴》是長春出版社教材三年級上第七版塊的第一篇課文,依據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個別詞語古今的不同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學難點是體會這首詩的意境。

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了《鹿柴》這首詩的相關教學資料,下載了很多教案作參考,對詩中的“柴”與“景”進行了正音,並知道了王維的詩竟是這樣的富有深意。是一首情、景、畫高度融合的佳作。我想:只有讓學生真正的理解了詩句,才能看到詩作後面那幅別緻的畫面,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更深層次領會這首詩。

四、 教學方法

本課是一篇詩作,短短二十字便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幽暗靜謐的山林。要讓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併發揮想象,體會詩中描繪的意境。因此,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唯有多讀,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中我準備採用齊讀,師生合作讀,賽讀、默讀等,讓學生經歷一個從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認知過程。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相信學生一定能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教學難點的突破,我準備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先自己品味,再進行詩文意境錄像的播放,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山林之美與幽靜,更深層的去領會與體味。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古詩,我國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鋭的觀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以及精練的語言,博得了人們的喜愛。我們每個人都會吟誦很多,下面誰來給大家展示幾首呢?誰再能展示幾首關於王維的詩呢?

2、 今天,我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王維的詩——《鹿柴》,教師板書課題。指出“寨”在本課中讀“zhài” 與“寨”相通,鹿柴是一個地名,並簡介作者。

【百度百科】#2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讓學生聽錄音範讀。

【百度搜索】

2、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板書全詩。

3、指名朗讀。

4、學習生字“但、返、景、復”

三、指導朗讀,理解每名詩的意思。

1、指導朗讀古詩。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齊讀古詩的第一、二句,體會詩句的意思。

(1)指名朗讀並作指導。

(2)理解詩句中的個別詞語。

但——只 聞——聽

如孟浩然《春曉》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聞”就是聽的意思。

(3)理解詩句的意思。

空山裏見不到人的蹤影,卻傳來説話的聲音。

3、齊讀古詩三、四句,體會詩句的意思。

(1)指名朗讀並指導。

(2)理解詩句中的個別詞語

景:夕陽返照的光。景,通“影”。

復——又

(3)理解詩句的意思。

西斜的夕陽返照深林,餘光灑落在青青的苔徑上。

4、小組合作學習。

(1)用自己的話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2)教師明確:這首詩寫的是在深邃幽靜的山林裏,只聽見有人在説話,卻看不見人,只有夕陽的陽光透射過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徑上。

(3)從這首詩中你能瞭解到詩人怎樣的一種思想情感?

四、朗讀並背誦古詩,體會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

1、自我輕聲吟誦,體味詩的意境。

2、藉助影像視頻進一步的去體會。

五、作業

1、書寫生字。

2、根據你對詩意的理解,給這首詩再配一幅畫。

六、拓展

本詩出自王維晚年所著的《輞川集》,《輞川集》共有詩二十首,這只是其中的一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欣賞一下其餘的19首,進一步領略王維詩作的優美與特點。

【百度貼吧】

附教學板書:

鹿 柴

【唐】王 維

空 山 不 見 人 ,

但 聞 人 語 響 。

返 景 入 深 林 ,

復 照 青 苔 上 。

六、 教學反思

《鹿柴》這首詩是一首景美情真的詩篇佳作。通過詩人對幽靜山林的描繪,再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十分親近,融為一體的感覺。學習之中,我注重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與感悟的適時點撥,使學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詩中的意境之美,運用多種方法激發了他們想象的翅膀,提高了他們想象力,品出了詩境的一些味道。但我發現,學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時,有不少同學的觀點是一樣的,不能主動的表述出自己的真實感悟。因此,在以後的古詩教學之中,我一定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能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人支亦云,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態度。

七、 教師個人介紹

省份:吉林 學校:洮南市萬寶鄉中心校 姓名:朱有貴

職稱:小教一級

《過故人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導學學案

《過故人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學案設計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1、反覆誦讀,領會詩情,品味詩韻。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1、合理想象,體會貧苦人民的生活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 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學習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走進文本

一、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文學長河中,有一顆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詩。有成就的詩人 ,

更是數不勝數,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個。以前,學過幾首孟浩然的詩,誰來背一下?

2、學生背誦《春曉》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浩然的另一首詩《過故人莊》

4、作者簡介

孟浩然,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説名浩),漢族,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字浩然,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曾隱居鹿門山。

二、學文

1、請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要求一,請學生朗讀,明確要求。

2、學生自學,師巡視。

3、交流

(1)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過故人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導學學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設計4(優秀教學案例)

全國中國小“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

教案設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國小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1)、 初讀古詩。2)、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理解詞語的意思。3)、 給古詩做批註,找出不懂的詞語。

二、 教學課題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詩的意思。

2、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4、會正確進行網頁瀏覽,並能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5、能樂意與小組成員在學學習過程中分工合作,互相交流。

三、 教材分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國小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第25課。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詩人因一生不得志,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詩就是他當時心境的寫照。。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聲音、圖片,激起學生的興趣,介紹作者的背景,讓學生能夠把握好整首詩的基調,更有助於我後面的教學。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1、蒐集詩人劉長卿的生平;在百度中搜索本課相關的教學材料,並對其進行選擇、整理,製作成PPT課件用於課堂教學。

2、學生課前查閲有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資料。

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瞭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後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課文的朗讀錄音學習參考,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課文。

四、 教學方法

抓住詩眼“貧”“寒”,理解詩意。讓學生充分地説,充分的感受詩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第一層次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第二層次的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讀中感悟,體會詩人的內心世界。

第三層次的朗讀:通過語言的渲染,通過指名讀、男女生分別讀、齊讀等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情感昇華,熟讀成誦。

最後,拓展訓練,比較《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兩首詩的不同,讓

學生了解,因為人的經歷不同,感受也會不一樣,從而抒發的感情也就不同。

五、 教學過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學設計

、導入:

師: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幅畫面,豎起小耳朵聽聽——(是什麼聲音?)

風呼呼地颳着,天上飄着鵝毛般的大雪,這時一條鋪滿白雪的山路上走着一個人,顯得十分疲憊,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他望望四周,隱隱約約看見離他不遠處有一户人家,這是一户怎樣的人家,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詩中。 詩的題目叫:------ 全班齊讀課題。

1、 理解課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學生回答完後,老師説:“那誰能説説課題是什麼意思?”

例:哪個詞是遇到的意思?

(對,從詩的題目中我們知道,詩人出門遇到下雪投宿在芙蓉山下主人的家裏。)

師:這首詩是誰寫? ( 唐 劉長卿 )

過渡:同學們預習得真好,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唐代詩人劉長卿。

2、(出示課件)介紹作者背景

劉長卿生平坎坷,不被皇帝重用,兩次被皇帝發放到又貧窮又偏遠的地方,還曾經被人誣陷而進了監獄。他所寫的詩往往和他自己不被重用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因一生不得志,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詩就是他當時心境的寫照。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好了,咱們對詩人劉長卿有了一定的瞭解,相信從他的詩中你們一定也能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請欣賞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聽的時候,注意詩中生字的讀音。

1、聽範讀。

師:同學們剛才聽得可認真啦,現在請你們打開課本119頁,大聲自由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師巡視。(課件出示古詩)

3、同學們的讀書聲真好聽,看看大屏幕,紅色的字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看看放在古詩當中,大家是否還認得的它,誰來讀一讀這首古詩。指名讀,評議(主要是字音)

預設1 師:(點評:讀得字正腔圓,真好!)誰還想來讀?這兩位同學表現得真不錯,現在請全班像他們那樣讀一讀,能做得到嗎?齊讀古詩

預設2 師:誰來讀?(點評:讀得非常認真,但不知同學們發現了沒有,她有一個字讀錯了,誰來幫他讀正確。)真不愧是個小老師。指名讀:誰再來讀一讀?

師:全班齊讀(參照預設1)

【第一層次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抓住詩眼“貧”“寒”,理解詩意

1.(課件出示圖)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現在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幅圖,想一想,你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1 生:我覺得很冷—“寒” (詩中的哪個句子或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呢?)

(師板書:寒 請同學們看老師怎麼寫“寒”字的)

師:除了寒冷,你還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麼?(引導:看看這屋子你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2 生:我覺得這户人家很窮。—“貧(師:詩中的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

(師板書:貧 ) 從哪兒看出這户人家很貧窮?

(學生可能回答:從“白屋、柴門、風雪夜歸人”看出貧窮。)

預設3:學生結合“白屋”“柴門”談自己的理解。

① 師:為什麼從白屋、柴門看出這户人家很貧窮?(引導想象:在我們的想象中“白屋”是什麼樣的呢?用什麼搭建成的?)

生:因為白屋是簡陋的屋子,柴門是用木頭做的門,從這裏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不好。

② 師:沒錯,在古時候白屋指的就是茅草屋,再看看插圖,貧苦人家的門都是用樹枝做的門。 (看圖理解“柴門”。樹枝做的門。)

③ 指名讀,齊讀“天寒白屋貧”。

師:可想而知,由於天氣的寒冷這間茅草屋顯得更加的貧窮,誰來讀讀這句詩?

生…..師點評:嗯,我感覺到了一些寒冷,誰再來?(師:我是真的太冷了。全班一起感受這種刺骨的寒冷,讀…….) 或: 你真瞭解詩人的內心。

師:全班齊讀,帶上你的理解,讀出寒冷、貧窮的感覺。

2、 藉助註釋插圖理解第一句“日暮蒼山遠”

過渡:再看看插圖,詩人是什麼時間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學生回答後接着問:“你是從哪句詩知道的?”你能讀讀這句嗎?

生:……

師:真好,我彷彿已經感受到了這蒼山的遙遠,誰能向他一樣讀。(個別讀)

師: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夜幕已經降臨,山路上只有詩人一個人,同學們,想想詩人劉長卿會覺得自己······(讓學生説出心中的感受)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着詩人孤獨的情感再讀“日暮蒼山遠” (齊讀)

過渡:這麼寒冷的天氣裏,詩人終於找到了住的地方。慢慢地,夜已經深了,周圍靜極了。突然,一聲接一聲的狗叫聲從柴門邊傳來,怎麼回事?請同學們從詩中找找答案。

3:結合第四句“風雪夜歸人”理解貧窮。“夜歸人”是指誰?投宿的旅人,還是屋子的主人?

師引導:誰找到答案了?請你來告訴大家。(詩中哪句話提到了?)

① “夜歸人” 這是指誰回來了?

生:屋子的主人回來了。

師: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

生:打獵、砍柴賣柴,也可能是出去借、賺生活費/ 養家餬口,為生活奔波。

師:(為什麼那麼急着趕回來?家裏還有誰在等着他?)

生:他的孩子,妻子、年歲以高的父母。

師:此時此刻,假如你是詩人,當你遇到這樣的下雪天,當你看到這些貧苦的人民為生活而奔波的時候,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貧苦人民生活的同情,這樣的情感也正是詩人劉長卿當時的情感,誰能帶着這樣的情感讀一讀最後兩句。

②指名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點評:讀得多好啊!誰還想再來讀讀?

③(全班讀)師:同學們,此時的你們就詩人劉長卿,現在請你們帶着詩人的情感,帶着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一起來讀讀這首古詩吧。

【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第二層次的朗讀】

、情感昇華 熟讀成誦

1、師範讀,學生想象是的畫面。

師:聽着同學們朗讀,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詩的畫面。師範讀。(課件出示)

師:隨着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麼樣的畫面,怎麼樣的情景?

2、分男女讀(課件出示古詩)

師:同學們請想一想,當詩人出遠門,遇到這樣的下雪天時;當他一個人走在這上路上時,難道他的內心就不孤獨寂寞嗎? ( 老師指着屏幕説,請男生齊讀古詩。)

師;當詩人一次又一次的被貶,當他被誣陷時,難道只是身體上的寒冷嗎?不,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寒冷,更是“心寒”。 (老師指着屏幕説, 女生讀)

師:當詩人看到這簡陋的茅屋,當他看到所有貧苦人民為生活而奔波時,難道不為他們而感到悲傷與同情嗎? 全班讀

過渡:聽着你們的朗讀,我知道,我們和詩人的心已經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重點圍繞“寒”“貧’ 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體會作者內心的孤寂與對貧苦人們生活的同情。】

3、配樂背誦古詩

師:請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不能背誦的,沒關係,你可以看看投影,帶着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帶着你的情感,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古詩。

【情感昇華,進行第三次層次的朗讀】

、拓展

導言:何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首有雪的詩,看看詩裏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1、出示《絕句》,齊讀一遍。討論:作者是什麼心情?(高興、開心)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3、同是一片白雪皚皚,詩人抒發的心情為什麼不一樣?

(師:因為生活經歷不同,所以他們的心境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寫下的詩所表達的感情自然就不同。)

、課後探討

師:最後,留給同學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其實一直以來,人們對“夜歸人”一直都有很多爭議,到底“夜歸人”指的是投宿的詩人還是屋子的主人,大家可以課後查閲資料或上網搜索,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設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寒 孤獨

貧 同情貧苦人民

六、 教學反思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聲音、圖片,激起學生的興趣,介紹作者的背景,讓學生能夠把握好整首詩的基調,更有助於我後面的教學。

其次,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説説從圖中感受到了什麼?抓住詩眼“貧”“寒”,理解詩意。讓學生充分地説,充分的感受詩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學“日暮蒼山遠”這句古詩時,我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插圖理解詩意,教給學生學習理解古詩的一般方法——【“拆、釋、理、補、連” 】這樣,學生才能夠學有所獲。“拆”即先把古詩拆分成字或詞語進行理解;“釋”就是書中的註釋, “理”指理解 ,“補”是因為古詩詞當中,往往會缺少一些成分,或是主語或是賓語、謂語,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把它補上,才能使整句話通順;“連”就是把所解釋的詩句串聯起來,就是對整首古詩的理解。

再次,我在古詩朗讀這一塊分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第二層次的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讀中感悟,體會詩人的內心世界。

第三層次的朗讀:通過語言的渲染,通過指名讀、男女生分別讀、齊讀等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情感昇華,熟讀成誦。

最後,拓展訓練,比較《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兩首詩的不同,讓學生了解,因為人的經歷不同,感受也會不一樣,從而抒發的感情也就不同。

課外探討,圍繞“夜歸人”是誰展開討論。(探究的結果並不重要,只是讓學生學會質疑、探究,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七、 教師個人介紹

省份: 廣西 學校: 桂林市琴潭實驗學校 姓名: 何丹

職稱: 小教一級

通訊地址:廣西桂林市琴潭實驗學校

我從教以來來,一直奮鬥在農村教育事業的第一線。曾經多次獲全國級、廣西省級教學獎。在接觸到互聯網後,“百度”一直陪伴着我,為我的教學工作插上騰飛的翅膀。使我的工作更加輕鬆,生活更加愉快。讓我們永遠相伴,共同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瀑布》《古詩三首》(贈汪倫、江上漁者、題西林壁)教學案

《瀑布》

1. 作者簡介:

葉聖陶:江蘇蘇州人,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2.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能夠感受到瀑布的雄偉壯麗;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範讀全詩。

4. 考慮:全詩分為幾節?寫作順序是什麼?

(分為3節。本詩是由遠及近的寫作順序)

5. 自己讀第一節,讀完回答第一節寫的是什麼?

(本節寫的是瀑布的聲音。作者在山的那一邊,還沒有看到瀑布,就先聽到了聲音,是通過聲音來寫瀑布的氣勢。)

6. 想象“浪湧上岸灘”和“風吹過鬆林”是什麼聲?

閉上眼睛默背本節,體會瀑布的聲音。

7. 自己讀第二節,考慮:本節寫的是什麼?

理解:“千丈青山襯着一道白銀”的意思。

(本節描繪了轉過身來從遠處觀看瀑布的全貌。“啊”字,表達作者剛看到瀑布時驚喜的心情。因為瀑布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所以一時想不出用什麼樣的語句來形容。“千丈青山襯着一道白銀”作者運用了誇張、比喻的手法,從整體上寫出了瀑布雄偉的氣勢,這裏有壯觀的美,也有色彩的美。

8. 自己讀第三節,考慮:本節內容是什麼?體會“如煙,如霧,如塵。”的意境。

(本節是在瀑布腳下看到瀑布的感受。本節有比喻,也有想象。銀白色的瀑布擋住了千丈青山,晶瑩閃亮的珍珠組成了巨大的屏風,這壯麗的自然景觀,引出作者“好偉大呀!”的讚歎。“如煙、如霧、如塵”,寫出了水珠被風吹拂時那種迷迷茫茫的景象,且越來越小,顯出作者觀察的細膩。)

9. 有感情地朗讀本詩。

《古詩三首》

《贈汪倫》

作者:李白

背景:李白遊玩時結交汪倫,成為朋友。李白臨走時,汪倫來送行。

1. 自己讀本詩。

2. 全詩意思:李白乘船將要離去,忽然聽見岸上有人一邊用腳踏地打着拍子,一邊唱歌(為他送行)。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不如汪倫送我的一片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詩人讚頌汪倫對他深厚的情意的感情。

《江上漁者》

作者:范仲淹

1. 自己讀,體會

2. 全詩意思: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味道鮮美。可你們看一看,江上那像落葉一樣的小船,為了捕魚,在風浪中顛簸。

3. 《江上漁者》一詩中“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的感情。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背景:蘇軾初遊廬山,寫廬山雲霧繚繞,千姿百態,很有感觸。

全詩意思:從正面看廬山它是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它成了巍然聳立的險峯。成嶺時,廬山顯得遠而低一些;成峯時,廬山顯得近而高,形象各不相同。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自己就在這座山中。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25分鐘)

一. 比一比,組詞。

因( ) 勇( ) 喻( )

煙( ) 湧( ) 愉( )

二. 填空。

“瀑布”的“瀑”字部首是( ),餘筆是( )筆。

“湧上岸灘”的“湧”部首是( ),餘筆是( ),意思是( )。

三. 寫出帶橫線的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忽聞岸上踏歌聲

踏歌:

不及汪倫送我情

不及:

只緣身在此山中

只:

君看一葉舟

君:

四. 寫出詩的題目意思。

贈汪倫:

題西林壁:

江上漁者:

五. 按課文的意思填空。

1. 瀑布的聲音像( ),像( )。

2. 從遠處望瀑布,這景象好像( )。

3. 站在近處仰望瀑布,它又如同( )。

4. 一陣風吹來,把瀑布吹得像( )像( )像( )。

【試題答案】

一. 比一比,組詞。

因(因為) 勇(勇敢) 喻(比喻)

煙(雲煙) 湧(湧出) 愉(愉快)

二. 填空。

“瀑布”的“瀑”字部首是(氵),餘筆是(15)筆。

“湧上岸灘”的“湧”部首是(氵),餘筆是(7筆),意思是(水或雲氣由下向上冒或流)。

三. 寫出帶橫線的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忽聞岸上踏歌聲

踏歌:一邊用腳踏地打着拍子,一邊唱歌。

不及汪倫送我情

不及:不如,比不上。

只緣身在此山中

只:就是

君看一葉舟

君:你

四. 寫出詩的題目意思。

贈汪倫:送給汪倫的詩

題西林壁:書寫在廬山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江上漁者:江上打魚的人

五. 按課文的意思填空。

1. 瀑布的聲音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像(陣陣的風吹過鬆林)。

2. 從遠處望瀑布,這景象好像(千丈青山襯着一道白銀)。

3. 站在近處仰望瀑布,它又如同(一座珍珠的屏)。

4. 一陣風吹來,把瀑布吹得像(煙)像(霧)像(塵)。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畫五顏六色的花,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培養學生對畫畫的喜愛之情。

重點難點:

如何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畫五顏六色的花,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美麗的花朵。

2、授新課:

(1)教師拿出兩幅圖片,提出問題:你最喜歡的花是什麼樣子?怎樣表現你最喜歡的花?

(2)學生討論,並派代表進行回答

(3)教師小結:花兒的顏色各有不同,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現出來的畫面效果是不一樣的。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四、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衞生。

五、課後拓展:

想象一下,還可以怎樣來畫美麗的花

板書設計:

美麗的花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或運用各種綜合材料創作自行車。

2、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在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車的設計想法,用繪畫的方法畫出設計草圖。

2、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製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

二、欣賞與探索

1、展開作品: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自行車的共同點是什麼?

請仔細觀察和思考:它們的基本形是什麼樣?都有什麼用?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及時鼓勵學生,並適時進行小結.(都有車頭-像T字-掌握方向,輪子-圓形-行走,坐墊-坐,腳踏板-引導輪子滾動)

2、再次欣賞課件中的自行車,進行討論,交流:

(1)請先知道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發現.(這些自行車與剛才所看到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點)

(2)其它同學可提出不同的意見.形成交流的課堂局面.

師:及時鼓勵學生,並適時進行小結.

三、講授新課

1、總結學生髮言,並進行簡單範畫:

師:真好,通過小朋友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不管什麼樣的自行車都有個扶手,輪子,坐墊,腳踏板,可是它們的外型卻可以多種多樣的,只要美觀大方,好用就能讓大家喜歡.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一輛多功能的自行車.

2、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在當一名小設計師前,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設計自己的自行車.瞧他們設計的自行車根據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變,還進行説明.

四、佈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自行車的基本構造,想不想馬上動手製作設計一輛嗎?拿出你們的畫筆,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畫出一輛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自行車.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五、作業展評,讓學生參與評選,評一評:

1、哪一組製作的應用的.

2、好在哪裏?

六、收拾與整理

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衞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自行車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製作,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重點難點:

1.是否在課前仔細觀察了物體的顏色,外形收集了相關廢舊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造,製作立體造型。

3.能否體會到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樂趣。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圖片,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並使其具有立體感。

2、教師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範幾種基本製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3、學生觀察,並分小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製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2、"情感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製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衞生來整潔。

四、課後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板書設計:

化平凡為神奇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對海底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進行繪畫。

3、培養學生良好的美工活動習慣,耐心細緻的做事態度

活動準備

⒈課前請學生觀賞過各種各樣的魚的圖片,觀察過魚缸裏各種觀賞魚的外部特徵。

⒉本班學生已初步掌握畫魚的技能。

⒊大幅掛圖--《美麗的水底世界》。

學生美術工具:水彩筆、彩紙、剪刀、固體膠等。裝廢紙碎紙的小盒子、各種魚的圖片、光碟等。

一、導入 活動,引起學生興趣。

⒈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過很多關於魚的知識了,認識了很多魚,也學會了魚的各種畫法。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張非常有趣的光盤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我們來看一看它到底是什麼有趣的東西。

放光碟:學生欣賞

二、引導學生想象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並觀察圖片。

⒈教師:小朋友在剛才的畫面裏都看到了哪些魚?他們長的怎麼樣?身上有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

學生髮言後,教師總結:魚的種類非常多,每種魚的身體形狀和顏色花紋都不一樣。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對稱的,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不對稱的。

2、出示海洋圖片

看,我們班也有一個漂亮的海底世界,在這個海底世界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可是他們太少了,沒有朋友跟他們玩,他們都感到寂寞了。怎麼辦呀?小朋友幫他們想個辦法吧。學生想辦法。我們一起來為小魚找朋友吧。

3、學生進行製作

學生製作各種各樣的魚。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指導。對美工基礎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創作,嘗試不同的方法,製作更多與眾不同的魚,幫助美工基礎較弱的學生掌握難點,完成作品,提醒學生將剪下的廢紙放進碎紙的小盒中,製作完畢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4、請學生把製作好的小魚貼到海底世界去。

5、活動點評:學生將魚貼到掛圖上後,教師與學生共同欣賞,請學生上來講講哪條魚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麼魚?教師表揚大膽創新、作品顏色鮮豔、剪的輪廓邊緣整潔的作品。

三、 總結:今天咱們做的這個海底世界可真漂亮,其他的小朋友一定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海底世界。我們一起把這幅畫帶給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欣賞吧!

四、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2

寒假期間我計劃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例如:去觀察大自然裏的動物和植物是怎樣過冬的;在閒暇的時候可以看看報紙,瞭解一下世界新聞;還可以去圖書館讀一些課外科技書;還可以……。其實我最喜歡的是讀英語、上網查資料和上網投稿。

但是,我還得以學習為主,每天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寒假作業,這樣才能做到學習和玩耍都不耽誤。

小朋友你看,我的寒假生活計劃的多麼豐富多彩呀!希望你們也有一個和我同樣快樂的假期!

寒假中,我為了鍛鍊身體,實施我的減肥計劃,便想練一項運動。爸爸建議我去打籃球,我想:“打籃球不僅增強了體質,還能長個兒。”於是決定這個寒假讓爺爺教我打籃球。

這天天氣不錯,我帶着籃球牽着爺爺的手往衞校的籃球場走去。在路上,我又興奮又擔心,興奮是因為我從沒有打過籃球,這還是第一次,一定很刺激;擔心的是我現在太小,個子和球籃之間距離太大,能否投進去都是個問題。但是我又想:“俗話説,有志不在年高,這豈不是説‘鍛鍊不在個高’嗎?”於是便向籃球場跑去。

來到學校的操場裏,因為是寒假期間,校園也像冬眠了一樣,空無一人。開始練球了,爺爺先從最基本的運球、走步、投球講起,又給我做示範;最後讓我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練習。在練習中,我無心練習運球和走步,只是一心想投球。

我托起球,瞄準球筐,第一球還沒到球籃下就掉下來了,直到第六個球,才碰了一下籃板。我灰心了,生氣地把球往地上一摔,球卻着了魔法似的進了,從籃筐裏掉了下來的球在地上彈跳着,好像在説:“別灰心,萬事開頭難嗎!”我立刻信心百倍,又開始練球了。

現在,寒假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對籃球的熱愛一直沒有改變,只是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練習罷了,但是隻要天氣不錯,時間允許,我都會去打籃球的。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製作,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是否在課前仔細觀察了物體的顏色,外形收集了相關廢舊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造,製作立體造型。

3、能否體會到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樂趣。

4、能否在活動結束後進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術教學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開發新的教學內容的研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並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徵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曆,易拉罐,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圖片,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並使其具有立體感。

2、教師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範幾種基本製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3、學生觀察,並分小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製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2、"情感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製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衞生來整潔。

四、課後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4

轉眼,三年級的孩子們在英語學習的海洋中暢遊的一個學期近尾聲了,一個學期很長、很充實,我也跟隨孩子們的腳步一同進步着、努力着、探索着,潛心研究着教材,細心設計着課件,用心輔導着孩子們的作業,到了一起接受大家考驗的時候了,為了更好地鞏固新知,使孩子們的所學知識更系統、更有條理,為此我也有針對性地制定瞭如下複習計劃。

一、複習內容與目標:

1、知識上:

通過複習,學生能達成以下的學習目標:

A、鞏固12組會話,能進行較流利、順暢的交流、誦讀。

B、能夠準確記住文具、人體部位、顏色、動物、食品、數字等73個重點單詞,並能簡單地運用。

C、鞏固日常交際用語、四會句型,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如:ood morning / afternoon.. This is ______. (somebody) Touch your_______. This is my ________. --- Where is your_______? --- Here it is.等等 2、態度上:

通過有針對性,較為系統地複習鞏固,繼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樹立和增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方法上:

以教師輔導學生為主,結合練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二、具體步驟

複習前的準備工作: 把學過的單詞歸類,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的習慣, 本學期的單詞可分類如下:

學習用品,身體部位,顏色,動物,食物,數字等;創設情境複習每單元的單詞、句子,每節課均有針對性地進行對話操練,爭取人人會説、會用。

3、課堂上的工作:

(1)立足教材,培養興趣。認真鑽研教材,尋找更加切實有效的,學生感興趣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2)歸納每單元的重點單詞和句子:把平時上課講過的重點句子都整理出來;

(3)聽力訓練:在總複習時,要保持每天訓練聽力的頻度;

(4)口語練習:圍繞本單元的話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編對話,堅持利用情景,通過大量的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學習活動,在生動的活潑的氣氛中,完成複習和鞏固的任務。

(5)重視過程,培養能力。結果重要,但過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發展的。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課堂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爭取人人蔘與,人人會説英語,敢於説英語,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紮紮實實抓好課堂40分鐘的效率。

(6)加強基礎,強化習慣。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抓好平時的聽讀、認讀、單詞、日常用語的考核,針對學習弱勢羣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抓反覆,反覆抓,從聽、説、認、讀抓起,並注意輔導的經常性和連續性,運用好優等生的資源,採用“一幫一,結對子”的形式,一優補差。

(7)針對本學期英語試卷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系統地羅列,整合,訓練學生應試上一定的技能,能培訓和心理建設,讓他們能減少非知識性錯誤,以輕鬆的心態考出好的成績。

(8)加強聯繫,共同進步。外語的學習離不開聽、説、認、讀,這在課堂的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必需要學生回去多鞏固、多複習,因此多與家長聯繫,以求得家長最大限度上的配合,要與家、校通力合作,提高教學效率,多感情投資,少批評指責。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5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採用以下環節:與學生生活聯繫緊密的圖片作引入—攝影基礎知識介紹—瞭解圖片的篩選分類方式—結合主題進行課外攝影(採集圖片)—展評範例並瞭解小報內容與形式的關係—製作採訪小報—佈置展覽並展示評價。

本課作為“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習內容,可採用多個課時完成,清晰劃定各課時的教學目標,逐步解決“圖”與“文字”的問題,再解決“圖文結合”的問題。既有美術學科“設計與應用”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又有確立主題、採訪、寫稿、篩選等一系列綜合性的活動。最後的小報展示與評價涉及“欣賞與評述”,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完成。

針對三年級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小報製作的難度和內容深度的合理把握。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導他們觀察並記錄校園生活與家庭生活,並作為小報的製作素材。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從日常拍攝的學生在校活動的照片引入。

教師:這些照片是我們的美術小記者們拍攝的,你們覺得怎樣?感受攝影記錄生活的功能和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課題:美術小記者)

教師:你們也想成為美術小記者嗎?

作為一名美術小記者,要記錄下這些有意思的瞬間,離不開一種工具。它是什麼?(照相機)教師簡單介紹照相機的發展情況,強調隨着科技的進步,它已經越來越便攜,容易操作了。

用過相機拍照的同學請舉手。你們覺得拍照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二)發展階段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攝影要點。

出示相機,讓學生認識相機構造,教師簡要介紹操作要領。

攝影講究技巧,它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拍出好的照片呢?這離不開攝影的構圖。今天我們來了解一種最基本的構圖方法。(結合攝影圖片分析“三分法”。總結三分法的目的是在突出主體物的同時,讓攝影表達的主題更鮮明。)

(三)學生作業

教學競賽:

1. 評一評這幾組作品,哪些好,為什麼?(結合構圖知識進行點評。)

2. 選一選,以“科學月”“運動會”“我們的節日”為主題,説説你覺得可以選擇哪些照片來説明報道主題,理由是什麼。

(四)課堂小結

在剛才選照片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組選擇了不同的照片。這也告訴我們,即使是同一個活動,我們在報道的時候也要有獨特、鮮明的主題,並據此組織照片內容。下節課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怎樣合理地組織照片和文字,製作採訪小報報道新聞事件。

第二課時

(一)引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出示採訪小報範作,引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上節課我們看過一組運動會的照片,內容很多,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了分類。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幾位小記者是怎樣利用照片製作出採訪小報的?欣賞、小組討論後,教師:你比較喜歡哪一張小報,誰來幫我們這位小記者介紹一下?一張內容比較雜亂,一張表現的是運動員,另一張表現的是為運動會服務的人。內容不同,主題不同。一張體現了運動員的激情和拼搏精神,一張表達了我們對那些幫助我們辦好運動會的人們的感激。説説為什麼第一張大家不很喜歡呢。你還能根據這些照片,確立什麼主題呢?(如,與家長共同參與的親子活動,體現了一家人的温馨與和睦;我們的接力賽,體現了班級的團結與協作。)在小報的設計上,他們用了哪些形式去強化主題呢?

(三)探究分享

從剛才的分析得知,我們怎樣才能做好採訪小報呢?(主題鮮明,簡潔)剛才我們是從已有的照片中去選材,但是如果我們要去採訪一個活動,通過攝影,最後製作成這樣的小報,你們覺得要經歷怎樣的過程呢?(師生討論,結合教材上的流程圖進行説明。)如果以小組為單位,你們準備怎樣合理分工?(小組討論,填寫採訪分工表。)教師提供一些與校園生活有關的主題,如“我們的一天”“我的老師”“美麗的校園”“垃圾桶的事”“課間十分鐘”等。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命題。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根據分工表的安排,積極做好準備。下節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採訪小報的製作。第三課時

學生利用準備的資料和材料,製作採訪小報。教師輔導。課堂小結中,提示學生,我們將要舉辦採訪小報展覽,可以進行現場採訪和報道。在展覽區,還設有互動空間,可以將自己的感受、點評寫在小紙條上,貼在互動空間中。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6

一、教學內容:課本第5—7頁。

二、教學目標:

欣賞優秀的卡通片,提高學生對卡通片的鑑賞能力。

瞭解、認識卡通形象的藝術特點,以及簡單的製作過程。

激發學生運用所學創作可愛的有個性的卡通形象的欲 望。

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瞭解、認識卡通形象的藝術特點,以及簡單的製作過程。

五、教學準備:卡紙。

六、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內容內涵很豐富,並且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非常感興趣。教師可根據當地條件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靈活地處理教材。一般教學過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動一:欣賞感受——分析評述——掌握特點——設計表現——探討研究——課外延伸

活動二:瞭解方法——確定思路——創作表現——交流欣賞。

活動一可將欣賞和創作結合起來,首先給學生欣賞幾個經典的、積極向上的中外動畫片片段,美美地飽覽卡通明星的多姿風采。然後再讓學生講講最喜歡其中的那一個卡通形象,為什麼?接着從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來分析評述其藝術特點。在分析時可採用直觀的方法,如:講解分析“唐老鴨”的形象特點時,將唐老鴨和生活中的鴨子放在一起,讓學生髮現區別在哪兒?並讓他們自己總結,抓住生活原形的特點,運用誇張、變形、簡練、鮮明對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藝術特點,為自己喜愛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設計形象。

在讓自己設計的卡通形象動起來這一環節,可讓學生根據書上的提示圖,自己探索製作方法。然後教師就一些難點問題提示後,利用課外做出來。

在這一階段讓學生掌握以下幾點:1、簡單瞭解卡通片的製作過程、方法;2、對優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鑑別能力;3、掌握運用卡通形象的藝術特點、造型規律進行卡通形象的創作。

活動二可由欣賞一本卡通連環畫入手,來了解創作卡通連環畫的簡單方法。創作過程如下:1、根據故事情節,將故事分為若干個場景(策劃文字腳本)。2、根據每一個場景構思畫面。注意每一副畫面都要清楚地表達出故事情節。3、創作繪製出每一副畫面。注意:構圖飽滿,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個角色在不同畫面中形象不能差別太大。4、整理裝訂。最後同學們將做好的連環畫互相交流觀看,並評出秀的卡通連環畫。在這一階段應讓學生將在動畫片中所學到的簡明、概括、誇張等手法,運用到連環畫中的人物和場景的創作繪製中去。作業要求:活動一:設計一個造型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3、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形的分解組合方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構成的愉悦。

教學準備:剪刀、膠水、繪畫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學演示,變變圖形

1、老師這有張圓形的紙片,同學們注意觀察經過我任意的剪割後會有什麼變化。

2、教師進行教學演示。

3、還有哪位同學有更新穎的擺法?(1—2名學生)

三、自主探究,嘗試製作

1、請同學們觀察書上的圖片,並思考討論拆分圖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領有哪些?

2、自己嘗試選擇喜歡的方形或圓形進行拆分造型。

四、發現問題,質疑釋疑

1、在造型的時,你們覺得紙片剪成幾塊造型?(3—5)

2、在造型過程中你還有什麼發現?

五、學生活動

1、強調在造型過程中,不能有半點遺漏,即分與合的塊數相同。

2、強調反覆拼擺後再進行粘貼。

3、個體或分組方式隨機進行,鼓勵大膽地想象創造。

六、欣賞評析

1、在小組內評價,比比哪位同學拼擺的造型最有趣。

2、下位交流:去看看別組同學拼擺的圖形,評選出你認為最新穎的造型。

3、展示作品:把學生推薦的作品張貼在黑板上。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8

作息計劃:

寒假伊始,我們整個身心都放鬆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不見了,這可是一筆很大的損失哦!所以,制訂一份作息時間表很重要。最好全家人一起參與、商量、制訂,再把它貼在自己的房間裏,嚴格執行,千萬不可半途而廢哦!

具體計劃包括:起牀和睡覺的時間、鍛鍊和活動的時間、閲讀和學習的時間、娛樂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等。

語文計劃: 在家長的幫助下認真完成《寒假作業》。務必做到書寫認真。

2、每天課外閲讀至少半小時左右,多看一些國內外童話、《論語》或《三字經》(少兒版)。每天摘抄2---5個好句子並加以背誦。(自備摘錄本)

3、摘錄春聯三副以上,背誦。(寫在摘錄本上)

4、字跡較差的同學儘量購買有三年級生字的字帖,每天堅持用鋼筆練字20分鐘。

5、長長的寒假,肯定會發生許多有趣、難忘的事,你也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心情,開心、難過、驚訝、懊惱、感動……如果能把它們記錄下來,那就是你童年生活最真實、生動的寫照了。(5篇)

6、影視欣賞:CCTV少兒、《動物世界》、《人與自然》、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及其它音樂類曲藝類節目等。(麻煩家長正確引導孩子收看電視節目。)

科技計劃:

1. 畫一幅畫。紙張尺寸﹑繪畫形式﹑題材內容均不限。要求圖畫能體現出科學創新的理念,並能對我們的生活、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2. 完成一份小製作。力求有創意。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19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瞭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並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於萬花筒的圖案。

3、試着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教學重難點:

1、能否表現對稱的圖案。

2、能否用“先設計一個花樣再複製”的思路來設計對稱的圖案。

3、能否表現記憶中的色彩的感覺。

教具學具:彩色紙,剪刀,繪畫筆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後討論:萬花筒裏的“花”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

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最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餘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並且圍繞一箇中心點對稱。

2、發展階段

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製作其餘五個“鏡子裏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後思考用什麼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並且將它表現出來。

3、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麼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週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三年級上第二課教學參考資料

萬花筒:

一種光學裝置。由幾面鏡片組成,能使人從其中窺見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對稱幾何圖形;轉動裝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顯示出變幻無窮的圖案。由布魯斯特於1816年前後發明,1817年取得專利權。簡單的萬花筒包含兩片楔形條狀反射鏡,成60度或45度相連,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鋁片折成。鏡片裝在筒內,筒的一端裝有可轉動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屬箔或圓珠。有些萬花筒不裝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鏡片反映遠方的物體。如在窺孔上裝一目鏡則效果更佳。

在萬花稠中歸亮的那個六邊形圖案的外面,還有無數個三角形花樣,所以,我們才叫它萬花筒。不同的學生看“萬花筒”,得到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建議學生試着用多種外形來概括萬花筒的形狀,表現它的繽紛。試着做一個萬花筒。

國小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案 篇20

期末考試在即,期末複習工作相繼展開,那麼如何有效利用複習時間,提高複習效率成了老師們議論的重點話題。期末複習質量的好壞,關係到整個學期學生所學知識能否形成系統、能否上升到一個較高層面,同時也會影響今後學生的繼續學習。這不僅是我擔憂的一件事,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認真、全面的搞好期末綜合複習,勢在必行、意義非常重大。下面是我對三年級學生情況的分析和具體目標、複習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是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它關係到學生後面三年的英語學習效果,而三年級的孩子比較小,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對學習的關注點多在興趣方面,三年級的課程任務主要是讓學生能聽説認讀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體的英語單詞,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説日常交際用語。三年級所學的知識是一些最基礎的內容,要讓學生在運用中複習,效果會好一些。

二、複習目標

通過系統地複習,讓學生能紮實地掌握本學期的所學的單詞、句型和其他與課本所學的知識技能,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

通過總複習,讓全體學生特別是中下生能紮實地掌握本學期的知識點,全面提高班級的合格率和優秀率,同時提高全校三年級英語成績,避免兩級分化現象的出現。

三、複習內容

1、每單元的單詞、詞組、句型和本學期所學的歌曲。

2、元音字母a/e/i/o/u在閉音節中的發音。

3、以wh—開頭的各種特殊疑問句。

4、常考的試題題型,包括聽力部分的題型和筆試部分的題型。

四、具體措施

1、把好全體學生的單詞關,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背誦單詞(要求掌握的單詞)。

2、設計練習,把每單元的句型重點複習並鞏固。

3、設計不同類型的題型,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

4、重點輔導中下生,堅持做好課後的個別輔導。

5、開展“一幫一”活動,讓中下生成績儘可能地提高。

6、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儘快地進入複習的狀態。

7、 及時做好檢測和小結工作,以便做及時地複習調整。

8、多與家長聯繫,及時交流學生在校和在家的學習情況。

五、關注“學困生”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多與家長聯繫,瞭解學生的情況。

2、堅持做好課後的輔導工作,及時做好檢測工作。

3、在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後進生遇到問題能及時解決。

4、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讓他們恢復學習的自信心。

由於這個學期時間比較短,所以儘可能用能夠利用的時間來抓複習,要想考的好,就必須準備好、計劃好、實施好,來迎接本次期末考試,使得本此考試在以往的基礎上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