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工作方案

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更好地體現家長是幼兒園的主人,參與幼兒園的民主管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家長工作方案,歡迎閲讀。

幼兒園家長工作方案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家庭配合,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應建立幼兒園與家長聯繫的制度,指導家長正確瞭解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這一要求體現了現代化的大教育觀,確定了家園共育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為幼兒園和老師指明瞭新時期家長工作的新內容。

班級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核心,而班級工作中老師和家長的配合,直接影響到班級工作的好壞。《幼兒教育》上曾有一句話這樣説:“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雖然家長因各自身份、素質不同,言行舉止也各不相同,但他(她)們和老師有一個共同的方向:愛孩子。

在班級這個小集體中,如何更能讓家長參與,努力配合老師的工作呢?我認為首先要從情感的交流與溝通開始,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家長;其次就是務實工作,做好每一件事,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用自己的行動去説服家長;最後是加強工作信息的反饋,想家長之所想,急家長之所急。

一.微笑第一、快樂濡染。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提倡微笑服務,我們幼兒園老師也不例外,早晨,當家長迎着陽光出現在教室門口時,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師,聽到老師與孩子親切的問候,也許家長一天的好心情從此開始,他們會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象在家一樣,他們放心;下午,當工作了一天的家長來園接孩子時,老師微笑對他説:“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學會了穿衣服。”也許他的勞累立刻減輕了許多;當家長有事耽誤了接孩子時,面對心急如焚,滿臉歉意的家長,老師依舊微笑的説:“沒關係的,您彆着急!”這又怎能不讓家長感動呢?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對於老師,它是你啟動家長心扉的鑰匙。

二.尊重理解、藝術溝通。

班級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是最簡單的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從陌路到為了孩子而相識,相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過程,對於不同年齡層次的家長,不同知識結構的家長,不同性格特點的家長,老師都應做到分類管理,見到不同的家長講不同的話,遇到不同的情況不同對待。

1.中三班時,我將班上33名家長作了一個統計,從年齡層次上分,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家長18名,佔總數的55%,三十歲到四十歲的15名,佔總數的45%。但這其中有30%的家長由於工作忙或長期居外工作,而將接送孩子的任務交給了爺爺奶奶

對於這些二十到三十歲的家長,我們老師要以積極鼓勵,大膽培養的方法去引導他們,使他們成為老師的傳聲筒,家長的貼心人。這些家長思維活躍、開放,對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樂於接受,他們喜歡閲讀一些科學育兒的書籍,但對其中又有許多困惑。這時我們老師首先要尊重他的想法,分析他的作法,幫助他們找出更好的辦法。我班吳桐小朋友的媽媽是個全職媽媽,不用上班專門在家照顧吳桐,而且還自己買了許多書籍,我就邀請昊桐的媽媽一起商量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鼓勵她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並在家長會上現身説法,,將經驗與其他家長交流。後來,我又發現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比家長與老師的交流更自然更融洽,

所以,我又提議以“家園對對碰”的形式,讓家長

互相之間留下電話號碼,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互相聯繫,聊一聊孩子,聊一聊幼兒園。結果,吳桐的媽媽被選為活動組織者,我的培養對象成了我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而對於年歲已高的爺爺奶奶,我們老師要將他們視為自己的長輩,每時每刻都表現出真誠與尊敬,一句“您老身體還好吧!”“您的兒子真孝順!”這種傳統的拉家常,使我們就象一家人,記得去年元旦,易霖峯的爺爺買了一件新外套,特意穿到幼兒園來問我:“姑娘,你覺得我穿這個行嗎?看着頭髮花白的老人,我激動得連連點頭。從這種信任中,我感受到了老人的真誠。”當然,老人們傳統的育兒方法難免有些陳舊,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會取長補短,一方面尊重他們好的做法,另一方面向他們介紹新的育兒方法。

2.班級的家長由於對幼兒園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又可以分為主動配合型家長,被動配合型家長,和拒絕配合型家長。

主動配合型家長樂於與老師配合,積極接受老師的建議,常常主動地與老師聯繫,對於這類家長,我們要將“感謝”二字掛在口頭,向他們更細緻的介紹班級的工作,並將活動深入到家庭中去,使他們成為家長工作的領頭人。

被動配合型家長有時會向老師詢問一些情況,但對於老師的要求,不能按時完成,他們對老師的工作持懷疑態度,所以我們要讓他們看到我們實際的工作成績,用事實來説明問題,給他們更多參加各類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瞭解幼兒園,瞭解自己的孩子,理解班上老師的工作。

拒絕配合型家長則表現為對老師的工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總會以各種藉口推託老師交待的事情,我們老師不能着急,可以先從這類家長的孩子入手,讓孩子成為小廣播,每天向家長播報幼兒園的趣事,樂事,吸引他關注幼兒園,關注老師的工作,然後請他參加一些活動,與孩子互動,與家長互動,用別人的熱情去影響他。

三.參與活動、明確目標。

俗話説:“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讓家長參與到班級中來,是對班級工作最好的反映。

1.定期召開班級家長會,以多樣化、人情化的形式,讓家長在輕鬆、和諧、友好的氣氛中瞭解班級的教育教學計劃,讓家長了解老師的工作,並適時提出配合要求。打破以往老師是主人,家長是客人的模式,我們老師、家長和孩子都是家長會中的主人,在大家的暢所欲言中,一起商量,討論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將班級這個大家庭管理得更的特色。

2.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採取自願報名的方式配合老師工作。

每個幼兒園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班級是幼兒園的一個部分,可否也能成立家長委員會呢?在一次“橋”的主題,活動中,我班家長委員們各顯身手,給了我無私的幫助:曾令芙的爸爸精心製作的武漢長江二橋惟妙惟肖;江語蒙的媽媽從網上下載的各種橋的圖片和資料豐富多彩;王翊的媽媽利用國慶節休息,組織了幾名家長一同參觀了武漢的幾座名橋,並留下了美麗的照片,正是有了這些家長委員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使得這次活動非常成功。

3.安排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參觀幼兒園,參觀所在班級,觀察自己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知道孩子的需要,發現孩子的不足,調整自己對孩子學習的態度。陳芊芊的媽媽和我交談時,老説孩子笨,糊塗,比不上同齡的孩子,於是,我邀請她參加我們班“自娛自樂大家演”活動,看着活動中大膽表演,盡情舞蹈的孩子,芊芊的媽媽連聲説:“我錯了幾年,我小看了我的孩子。”通過這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使家長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讓孩子有自信,家長必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4.親子運動會,由家長帶領孩子一起遊戲,一起競賽,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悦,一起在遊戲中獲取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5.節日聯歡會,邀請家長參加重大節日(三八、五一、六一、十一、元旦)的聯歡會,並參與節日環境的佈置,與孩子共享節日的快樂,瞭解節日的意義。

四.加強反饋、有效指導。

工作落實了,該想到的該做到的都做了,那效果又如何呢?我們切不能虎頭蛇尾,而應將家長的反饋信息作一個統計分析,看看哪些信息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哪些是需要我們繼續指導,共同探討互相學習的,哪些又是需要進一步改善的,以便於我們老師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1.家園聯繫冊,除了老師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各方面發展情況,家長反饋孩子在家的情況外,我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的“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又開設了“温馨小語”欄目,向孩子説出老師的悄悄話,提出對孩子的希望;還增設了“我想對你説”欄目,方便孩子用圖畫的形式與老師講話;“寶寶家信箱”則是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和交流。

2.問卷調查,徵對班上孩子各時期的一些問題,設計各種問卷調查表,請家長幫助填寫,以便老師瞭解孩子和家長的情況。如開學時設計一份調查表:“你喜歡上幼兒園嗎?”“你喜歡我們班嗎?”“你喜歡參加哪些活動?”既讓家長了解孩子初入園時的感受,又便於我們老師有針對性的工作,並及時地調整活動安排。

3.佈置家教專欄,向家長介紹每月及每週教育教學計劃,宣傳幼兒教育觀念,指導保育、教育的經驗與方法,

介紹家長成功的育兒經驗等。在佈置專欄時,我們不僅讓家長從我提供的資料中獲取育兒的知識和經驗,還給家長提供發表看法的機會,並將這些知識內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蘇霍姆林斯基説:“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具細微的任務。”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家長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教育資源,做好幼兒園家長工作,必須從班級家長工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