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活動方案(精選5篇)

語文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語文活動方案(精選5篇)

為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擴大求知的視野,形成廣學博識的理念,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特舉辦此次活動。

二、比賽方式:單人單座,筆試。

三、賽事內容:國小語文課內外成語、古詩、名言警句、對聯、文學常識等。

四、報名方式

此次語文趣味活動為自願參與,有意向參與的同學請將填寫好的報名單交語文老師。

五.日程安排

5月12日貼海報宣傳、下發報名表;

5月16日截止,向語文老師上交報名表;

5月27日12:20——1:00(參賽選手提早10分鐘進場準備)

比賽地點(另行通知)

六、活動組織

1.活動負責:沈春蘭郭飛駒—制定方案、宣傳海報、活動結果上傳、統籌安排人員

2.負責報名:各班班主任

3.賽場組織:人員視報名情況待定

4.宣傳報道人員謝克菲郭飛駒攝影沈春蘭報道撰寫

5.獎證製作:沈春蘭郭飛駒

6.評卷:全體六年級語文老師

七、獎項設置

獲獎人數為參賽總數的60%。其中一等獎為20%,二等獎為30%,三等獎為50%。

語文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為提高新聞中心同學們的知識面,增加文學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2)促進同學們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搭建展示同學們才藝的舞台,體現我們新聞中心的特色;

(3)在大學學習生活中,創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二、活動主題:拓展文學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三、活動名稱:趣味文學知識競賽

四、主辦單位:院學生新聞中心

五、承辦單位:新聞中心記者站

六、活動對象:學生新聞中心全體成員

七、時間地點:待定

八、活動形式:

為了加強新聞中心的團結,參賽隊將由現場抽取。每位觀眾在進場時,會得到一個數字,在比賽開始前,由現場隨機抽取四組參賽隊,每隊三名,參加比賽的評委由新聞中心主席團以及各部門負責人擔任。

(建議:參賽隊由曾老師、記者站站長或者主席團成員抽取。)

九、競賽內容:

1、中國古代文化知識;

2、中國近現代文學知識;

3、外國文學知識;

4、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生平故事;

十、比賽流程:

第一輪:

獨闖奇關(個人必答題)——選擇題,每題5分,每位選手一題,答題時間不超過15秒,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共四套混編題,每隊選一套,每位選手,按編號輪流回答(例如:甲隊2號,乙隊2號,丙隊2號……),不允許討論。

第二輪:

共渡險關(團隊必答題)——問答題,每題10分,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每隊3題,答錯的題目其他隊可以搶答,答對加5分,答錯不扣分。由各隊一號代表本隊輪流回答,選手之間可以討論,每題的答題時間不得超過30秒.

第三輪:

知識陷阱(團隊互選題)——選擇題,分為“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名人軼事”四套題,由各參賽隊輪流選題指定其他任意參賽隊回答(第2種方案:每隊都有一題需要回答,選題權利在其前一隊,例如:1隊給2隊選題,2隊給3隊選題~~~)。若選手答不出,可以求助本組隊員,選手答對一題加10分,答錯扣5分,每隊一題。每人的答題時間不超過30秒。

第四輪:

爭分奪秒(團隊搶答題)——選擇題,每題10分,答對加10分,每題的答題總時間不能超過15秒。答錯、超時或犯規,不扣分,但將喪失下一題的搶答機會。

(共10道選擇題,如果出現平局,可通過增加搶答題,決出最後名次。)

十一、比賽規則:

1、第一輪個人必答題環節其他隊員不能代替或告訴其答案。否則此題作廢。若現場的參賽者都沒人回答,則可請現場觀眾,回答對的送禮物(棒棒糖).

2、主持人宣佈比賽結果後,若參賽隊對結果有疑義,可在賽後向工作人員反映,不能打斷主持人,擾亂賽場秩序。畢竟大家在一起以娛樂為主,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目的來參加活動的不能鬧出不開心的事情.

3、第四輪團隊搶答題環節各隊應遵守賽場秩序,在其他隊獲得答題權利後立即坐下,不能和其他隊搶答,若出現擾亂秩序的情況,評委可酌情扣分。

十二、獎品設置及資金預算:

決賽結果出來後,評比出名次,頒發獎品。

獎品設置:

第一名:筆記本(10元/本)三本

第二名:筆記本(5元/本)三本

第三名:筆記本(2.5元/本)三本

第四名:圓珠筆(1.5元/支)三本

觀眾獎:棒棒糖(若干)

十三、備註:

為了增加本次比賽的趣味性,並最大限度的提高參與的人數,決賽時增加才藝表演環節。

語文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趣味百科,樂在其中

二、活動目的:為了讓大家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餘,增添一絲趣味與開心,展示自己在知識方面的能力與才華,進一步擴大同學們的知識面。

三、活動意義:娛樂身心豐富大學生活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為全院學生提供一個相互認識相互交流同台競技的機會。

四、主辦單位:國交院學習部

五、活動對象:國交院大一大二的全體同學

六、時間:24日晚18:30地點:文心小劇場

七、活動流程:

1、前期:宣傳及報名工作

(1)、前5天分別在潤園、澤園以及文心小劇場門口放置活動海報進行宣傳

(2)、以班內通知形式的方式由各班負責人統計本班參賽名單並上報學習部:團隊形式,每組3人

(3)、準備工作:確定題型、申請場地、邀請評委嘉賓

2.中期:

(1)、選手提前30分鐘進場通過抽籤決定編號

(2)、評委入場

(3)、比賽正式開始,主持人開場,介紹本次活動及到場的領導和評委

(4)、比賽形式:分必答題、搶答題、主觀題、風險題四大模塊

必答題:每組5題每題5分按順序進行回答且必須在主持人唸完題目10秒鐘之內作答否則無效

搶答題:共20題每題5分選手必須在主持人唸完題目,説“開始搶答”之後搶答搶答成功的小組必須在10秒內作答否則無效

主觀題:共7題每個小組都是在這7題裏面選擇一題,進行回答。評委根據回答進行打分每題10分

風險題:共10題根據描述猜出相應的事物每説完一個描述,都可以進行回答答對加10分,答錯的扣10分

最後得分最高的選手獲勝

(5)、最後,統計分數,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獎狀

3、後期:

(1)、評委退場,清理現場

(2)、進行活動總結,寫通訊稿

八、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優秀獎2名

語文活動方案 篇4

通過研究喚醒國小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為、他控行為。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係來看。傳統教育過於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係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2、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以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3、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係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於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國小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薰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並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指導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繫課外。

2、操作原則

為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後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週期可長可短,範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蒐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後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採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瞭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蒐集國內外關於自主學習的資料,瞭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並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2、實施階段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國小生自主學習,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係;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並修定國小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工作目標:

(1)蒐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彙報活動。

(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國小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語文活動方案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2)班學生人數有3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3人。六(3)班學生人數有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大多數同學喜歡語文,興趣較濃,基礎知識較紮實,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仍然較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在課堂上,思維不夠靈活,因此在閲讀和寫作方面都較差。

1、識字寫字。這塊教學對於高段學生來説已經是次重要了,但在教學中發現有個別學生的獨立識字的意識不夠強,不喜歡主動利用字典來幫助識字、閲讀,所以上課儘量創造機會讓他們利用字典。在書寫方面已有潦草的現象,這學期還要繼續督促他們寫好字。

2、閲讀。本學期要繼續訓練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學會了默讀、瀏覽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方面則要加強指導,尤其是中下學生;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瞭解文章的一些顯著的表達方法。

3、寫作。在寫作方面,學生能學會運用一些方法表達寫作,但文章總欠缺肉感,內容不夠豐富,這學期要重點訓練他們把文章寫得精彩。

4、口語交際。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不高。傾聽和評價的能力較之以前,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提供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教材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閲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閲讀鏈接”五次。“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台”“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教材後附生字表。還在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第六組“綜合性學習”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閲讀材料”兩大部分。

三、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會寫80個字,累計會寫2500個,會認3000個。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閲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並能從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閲讀中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

5、在閲讀中,進一步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尤其是概括能力),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10篇(段)。

7、擴展自己的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9、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詳略得當。

4、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能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6、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五)綜合性學習

1、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

2、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會表達方法;抓住重點句段,加深理解;主動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習作感情真實,詳略得當。

2、難點:學會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並嘗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學習詳寫和略寫。

五、改進教學的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其次,要明確每一專題的學習目標;再次,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

2、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發表見解,並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將之運用到現在的學習中去。

4、引導利用圖書櫃裏的書籍、學生自己的藏書、與同學交換閲讀等方法,增強閲讀量,擴大閲讀面,提高閲讀能力。

5、這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了,要引導學生及時查漏補缺,使聽説讀寫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6、抓好培優補差工作,使優秀生能脱穎而出,後進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