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精選11篇)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1

為充分發揮我市獨特的氣候、良好的生態、豐富的物種、多元的文化、特殊的區位等綜合優勢,搶抓國家和省加快推進養生、醫藥、醫療、養老、運動、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重大機遇,積極推進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全面建設六盤水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精選11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旅遊強省、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的決策部署,堅守發展和生態底線,創新“旅遊+”發展模式,深入推進旅遊業與一產、二產、三產的融合發展,着力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旅遊“四個價值”最大化,將旅遊業培育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生態文明建設新驅動,將六盤水建設成為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户外運動中心、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和綜合健康養生基地,努力探索走出一條不同於東部、有別於西部其他市州的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後發趕超、跨越發展道路。

(二)基本內涵

六盤水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的基本內涵是:產業上清潔生產、節能低碳、生態環保、循環高效;業態上運動休閒、避暑度假、健康養生、文化體驗;設施上功能完善、人本智慧、方便快捷、安全規範;服務上熱情周到、真誠禮貌、文明衞生、誠實守信;環境上大地常綠、空氣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淨。

(三)發展佈局

全市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發展佈局為“一軸兩路三城四帶五組團”。“一軸”即以北盤江為軸,從毛口延伸至烏蒙大草原。“兩路”即六安城際鐵路和水盤城際鐵路。“三城”即市中心城區、盤縣縣城和六枝特區縣城。“四帶”即沿主要公路幹線,打造都香高速(落別至梅花山)、水黃公路(郎岱至野玉海)、水盤興高速(玉舍至新民)、滬昆高速(英武至勝境關)4條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帶。“五組團”:即牂牁江組團(牂牁江、廻龍溪、月亮河、梭戛生態博物館等),烏蒙大草原組團(烏蒙大草原、娘娘山、噠啦仙谷、妥樂古銀杏、丹霞山等),野玉海組團(野雞坪、玉舍森林公園、海坪旅遊小鎮等),梅花山組團(梅花山、明湖濕地公園、三池三湖等),韭菜坪組團(韭菜坪、大河農旅景區、月照養生谷等)。

(四)工作目標

到20xx年,力爭全市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00億元以上,實現遊客接待1800萬人次、綜合旅遊收入170億元以上。

二、加快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七大”產業發展

(一)山地大健康養生產業

充分發揮六盤水紫外輻射適中、負氧離子含量高、農產品有機質含量高、温泉資源豐富、天然大空調、大氧吧等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地生態觀光、休閒度假、避暑療養等健康養生旅遊新業態。加快推進妥樂古銀杏、月照養生谷、青山紅豆杉養生園、羅咪期銘鎵養生園、勝境温泉、廻龍溪温泉、落別龍井温泉、娘娘山温泉、百車河温泉、野鍾温泉、新民温泉、5大國家森林和濕地公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打造一批山地養生主題鄉村酒店(客棧)、農莊、百草園、體驗園、生態產品保健基地及國家、省級旅遊度假區。依託農業“3155工程”,大力發展紅心獼猴桃、茶葉、刺梨、銀杏、紅豆杉、核桃、魔芋、小黃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機保健食品、保健品和旅遊商品。到20xx年,力爭全市健康養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建設2個以上省級健康養生產業示範基地,10個以上市級養生項目示範基地。(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生態旅遊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農委、市林業局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二)山地大健康醫藥產業

充分發揮六盤水適宜生物生長的氣候優勢、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藥物有效成分含量高等優勢,積極推進醫藥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山地醫藥、保健、養生等健康旅遊新業態。加快推進黃精、紅豆杉、丹蔘等地道特色優勢大宗藥材和天麻、三七、石斛等名貴中藥材發展,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及藥浴、按摩保健、鍼灸推拿、中醫康復等健康服務業;大力開發刺梨、紅心獼猴桃、苦蕎、薑茶等健康保健品,研發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滋補養生藥膳、藥酒、藥茶等藥食產品;大力培育六枝宜枝魔芋、盤縣天刺力、紅豆製藥、水城姜業等一批養生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培育宏奇、三特、金大元等龍頭醫藥企業;加快推進梅花山、沙淤、妥樂、月照等滋補養生基地、中醫藥文化主題園區、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園區、中醫藥名村鎮建設,打造一批醫藥特色旅遊產品和精品線路,積極創建中醫藥健康旅遊試點城市。到20xx年,力爭全市醫藥產業總產值達30億元,培育5億元醫藥企業1個以上,1億元醫藥企業2個以上;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0萬畝、中藥材種植業產值達15億元以上。(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衞生計生委、市扶貧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生態旅遊委、市林業局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三)山地大健康醫療產業

充分發揮三級綜合醫院資源優勢,積極推進基本醫療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醫療旅遊服務新業態。加快推進涼都醫院、市中醫院、市兒童醫院等重點衞生項目建設,着力提升“中國涼都”旅遊目的地就醫條件;積極發展集基本醫療與養老、健康服務、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醫院、臨終關懷醫院等特色醫療機構;建立完善商業保險與醫療產業合作機制,積極開發醫療健康商業保險,做大旅遊健康服務產業。到20xx年,力爭全市醫療旅遊產業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每千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5.77張、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數2.17人、每千人註冊護士數2.65人以上。(牽頭單位:市衞生計生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局、市政府金融辦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四)山地大健康養老產業

充分發揮六盤水夏季氣候涼爽、冬季低海拔河谷地帶温暖的立體氣候優勢,良好的生態植被優勢、功能完善的現代都市環境等優勢,積極推進養老與旅遊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山地避暑避寒、休閒度假型“候鳥”養老旅遊新業態。加快推進六盤水休閒旅遊避暑生態養生苑、梅花山養老中心、青山紅豆杉生態養生園、月照養生谷、紅橋高端養老中心、廻龍溪温泉度假區養老公寓等一批集休閒旅遊、度假養生、康體養老於一體的綜合養老項目建設,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醫療衞生、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商業保險等服務。到20xx年,力爭全市養老牀位數達2萬張、每千名老人養老牀位數達40張以上,初步構建特徵明顯的養老旅遊服務體系。(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旅遊委、市衞生計生委、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五)山地大健康運動產業

充分發揮六盤水夏季氣候涼爽舒適、滋潤清新、亞高原山地户外運動條件優越等優勢,積極推進體育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山地康體運動旅遊產業。加快推進玉舍、梅花山、坡上草原等冰雪運動旅遊項目建設,積極打造中國南方冰雪基地;加快推進老王山國家聚合式生態型多梯度運動訓練示範基地、野玉海國際山地運動基地、烏蒙山山地康體運動基地、韭菜坪山地户外運動基地、娘娘山山地户外運動基地、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庫區山地運動基地、黃果樹瀑布源國家級森林公園山地運動基地、牂牁江户外運動基地等康體運動基地建設;繼續舉辦好夏季馬拉松賽、山地自行車賽、滑翔傘邀請賽,積極策劃舉辦汽車拉力賽、單繩攀爬(SRT)賽、摩托車場地越野賽、攀巖挑戰賽、龍舟賽、野釣大賽、露營大會等特色户外旅遊賽事活動。力爭到20xx年,運動旅遊項目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冰雪旅遊接待遊客達50萬人次以上。(牽頭單位: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旅遊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六)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

充分發揮六盤水豐富的自然觀光、休閒度假、山地運動、鄉野體驗、民族民間文化等旅遊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山地旅遊新興業態,着力構建現代都市、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四位一體”的山地旅遊產品體系。加快推進梅花山國際生態休閒度假區、野玉海國際山地旅遊度假區、牂牁江湖濱旅遊度假區、百車河生態旅遊度假區、烏蒙大草原景區、妥樂古銀杏景區、韭菜坪景區、野鍾景區(含野鍾大峽谷、紅巖温泉、花嘎天坑)、營盤景區(含九歸大峽谷、烏蒙大地縫、牛棚樑子、哈青峯林)、火鋪杜鵑景區、新民景區(新民温泉、梯田、羊圈化石羣)、噠啦仙谷農旅景區、娘娘山農旅景區、郎岱農旅景區、大用農旅景區、落別農旅景區、大河農旅景區、米籮農旅景區、水城古鎮(含貴州三線博物館)、三池三湖、仡佬鎮等重點旅遊綜合體建設,着力完善景區的道路、電力、通訊、給排水、廁所、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旅遊綜合服務設施。打造推出特色一批傳統村鎮、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鄉村旅遊創客基地、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公園和生態旅遊景區,加快推進盤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到20xx年,力爭全市打造5個4A級旅遊景區、10個農旅景區、30個特色旅遊鄉鎮、80個美麗鄉村和900户農家樂(鄉村旅舍、精品客棧)。(牽頭單位:市生態旅遊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林業局、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七)山地大健康研學產業

充分發揮六盤水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和大型公共設施、高等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等優勢,積極推進科研教育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研學旅遊新業態;積極策劃舉辦國內國際重大山地旅遊、健康養生、運動休閒、文化體驗等學術研討、節會活動。加快推進野玉海、梅花山、韭菜坪、娘娘山、烏蒙大草原、噠啦仙谷等夏令營、冬令營基地建設,加快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盤縣會議會址“九間樓”、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涼都國學館、礦山公園、地質公園等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旅遊景區規劃建設,加快市科技館、市文化館、市美術館、植物園、農耕院、重點企業(園區)科研基地、民族(苗、彝、布依、白)文化園、盤縣丹霞山、盤縣大洞、羊圈魚龍化石、梭嘎民俗生態博物館等研修旅行基地建設,大力開發具有六盤水特色的研修旅遊線路和旅遊商品。(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生態旅遊委、市農委、市教育局、市科協、市商務糧食局、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三、着力構建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七大”支撐體系

(一)山地大健康旅遊線路體系。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着力構建現代都市、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四位一體”有機統一的山地大健康旅遊線路體系。

北盤江水域:重點打造牂牁、野鍾、龍場、營盤、普古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木城、魯嘎、扁朝、格支、天門、龍場、舍烹、中興、新場、牛場、龍河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牂牁江、北盤江野鍾景區、營盤景區、娘娘山農旅景區等旅遊綜合體。

都香高速(六盤水境內段):重點打造落別、大用、巖腳、梭嘎、陡箐、月照、大河、大灣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牛角、抵耳、水塘、木貢、高興、土發、猴兒關、雙洞、大箐、高爐、海嘎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灑耳景區、大用農旅景區、廻龍溪景區、梭嘎景區、月照養生谷、大河農旅景區、梅花山國際休閒度假區、韭菜坪景區等旅遊綜合體。

水黃公路:重點打造月亮河、郎岱、牂牁、猴場、蟠龍、米蘿、玉舍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補雨、阿樂、木城、魯番、扁朝、補那、法那、裸麼、俄嘎、海坪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月亮河景區、郎岱農旅景區、牂牁江景區、百車河景區、米蘿農旅景區、野玉海山地度假區等旅遊綜合體。

水盤興高速:重點打造玉舍、發耳、營盤、烏蒙、坪地、機場坪、雙鳳、丹霞、竹海、大山、普田、新民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轉山、雙井、高峯、坡上、小樹林、巖腳、鄢官、水塘、黑土坡、樂民、羊圈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營盤景區、烏蒙大草原、噠啦仙谷、丹霞山、老廠竹海、新民景區等旅遊綜合體。

滬昆高速(盤縣境內段):重點打造英武、劉官、淤泥、石橋、勝境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麻郎垤、巖博、妥樂、沙淤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勝境(劉官)温泉、盤州古城、妥樂古銀杏、沙淤農旅景區等旅遊綜合體。

機場高速:重點打造月照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金竹林、尖山坡、小屯、沙包、大壩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月照養生谷等旅遊綜合體。

六安城際鐵路:重點打造大用、新窯、關寨、陡箐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斗篷、岱港、黑曬、茶山、補林、上雲盤、土發、猴兒關等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大用農旅景區、陡箐土發“音畫食尚·東關E寨”等旅遊綜合體。

水盤城際鐵路:重點打造坪寨、都格、烏蒙、雞場坪等特色鄉鎮;重點推進沿線可視範圍的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野玉海、烏蒙大草原、噠啦仙谷等旅遊綜合體。

(牽頭單位:市生態旅遊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林業局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

(二)山地大健康旅遊交通服務體系。按照“十三五”交通規劃佈局,加快“快旅慢遊”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到20xx年,力爭重點交通項目完成投資210億元,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380公里,建成旅遊公路250公里,“快旅慢遊”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航空:重點加快推進盤縣機場和烏蒙大草原、野玉海、梅花山、韭菜坪、牂牁江等景區的直升機停機坪建設。

鐵路:重點加快推進滬昆客專境內段、安順至六盤水城際鐵路、六盤水至盤縣城際鐵路等快速鐵路建設。

公路:重點加快推進盤興(高速)、六(盤水)威(寧)高速、納(雍)六(枝)晴(隆)等高速公路建設;推進毛口至坪地、巖腳至梭嘎等一批旅遊公路建設;推進主幹道至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的旅遊公路建設。

交通服務設施:重點加快推進三個主城區(各1個)智慧性旅遊集散中心建設;推進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的遊客中心、停車場、換乘站點建設(三類設施四縣區均不少於10個);推進自駕車營地和房車營地建設;推進三個主城區旅遊交通標識、公路旅遊交通標識和景區旅遊交通標識的建設完善;依託公路加油站站點完善旅遊綜合服務配套功能。

交通運輸服務:重點加快推進旅遊汽車租賃服務公司建設;開通三個主城區至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的旅遊客運專線;開通或加密六盤水至北京、上海、廣州、海南、昆明、重慶、武漢、長沙等主要客源城市航線。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月照機場公司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三)山地大健康旅遊食宿服務體系。按照體系化、特色化、規範化、體驗化的要求,加快現代都市、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四個層次”的餐飲住宿設施建設。到20xx年,力爭新增旅遊牀位數4萬張以上。

主城區:結合旅遊開發實際,重點規劃建設、改造提升一批旅遊星級飯店、精品連鎖酒店、產權酒店、第二居所等旅遊住宿設施,規劃建設一批集住宿餐飲美食等為一體的綜合街區、社區、別院等休閒旅遊地產。

特色鄉鎮:重點規劃建設一批經濟型酒店、精品客棧、青年旅舍、分時度假酒店、養老公寓和特色美食店。

美麗鄉村:重點規劃建設農家樂、鄉村旅舍和精品客棧。開發地方特色餐飲,重點開發黔菜系列、風味小吃和保健食品,開展特色經營,逐步建立統一規範的快餐配送和連鎖餐館。

旅遊綜合體:重點規劃建設一批如牂牁江遊輪及水上居所、梅花山冰雪、韭菜坪石林、烏蒙大草原帳篷、野玉海房車、娘娘山樹屋、妥樂銀杏舍屋、廻龍溪温泉、野鍾懸崖、月照洞穴等度假酒店、主題酒店、企業莊園和餐飲綜合體、生態餐廳、養生主題餐館。

(牽頭單位:市商務糧食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旅遊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局、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四)山地大健康旅遊娛樂服務體系。充分挖掘六盤水夜郎文化、三線文化、民族文化、健康文化、農耕文化、城市文化等文化資源,加快山地大健康旅遊文化娛樂服務設施建設。

主城區:積極利用建成的體育場館、文化館、影劇院、城市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推進主城區大型遊樂場建設,開發荷城古城、水城河景觀帶類型多樣的娛樂消費項目。

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結合實際開發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健康文化等特色的娛樂項目、演藝項目、體驗項目,加快娛樂場地設施建設。

(牽頭單位: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旅遊委、市民宗委、市規劃局、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五)山地大健康旅遊商品購物體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結合旅遊開發佈局,切實加快山地大健康旅遊商品開發及專業賣場建設。到20xx年,力爭旅遊商品生產總值達25億元,旅遊商品的收入佔全市旅遊總收入的15%左右。

旅遊商品:突出地域特色,重點開發農民畫、剪紙、刺繡編織、民族服飾、民族樂器等旅遊工藝品,推進旅遊工藝品規模化和產業化,鼓勵發展旅遊商品專業村和專業户;突出山地特色,重點開發盤縣火腿、天刺力、紅心獼猴桃、藍莓、核桃、茶葉、生薑、苦蕎、酒業、玄武巖礦泉水等旅遊特色食(飲)品。

旅遊商品賣場:三個主城區重點加快旅遊購物街區、旅遊商品超市、旅遊商品電商平台的規劃建設;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要因地制宜,規劃建設旅遊商品購物街區、超市、商鋪及電商平台。

(牽頭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商務糧食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旅遊委、市農委、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六)山地大健康旅遊市場主體培育體系。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大力培育旅遊投資開發、經營管理、服務等主體,切實壯大旅遊企業數量和規模。

投資開發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市縣兩級旅文投公司,組建一批景區開發經營管理建設子公司,積極參與全市旅遊開發和重要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按照“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加快推進野玉海、牂牁江、烏蒙大草原、妥樂古銀杏、韭菜坪、百車河等國有及國有控股旅遊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完善景區公司治理結構,做活、做實、做大景區開發經營主體。加大旅遊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一批上市公司、集團公司、連鎖企業、品牌加盟商等客商參與我市景區開發、食宿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提升旅遊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服務主體:加快引進一批“全國百強社”到六盤水設立分社;鼓勵市內旅行社兼併重組和聯合經營,組建旅遊聯盟、旅行社超市、旅行社電商等新型旅遊服務組織;加快重點景區、賓館、車站、商場等場所的旅行諮詢服務分支機構建設;加快重點客源市場旅遊諮詢宣傳服務機構的規劃建設,積極發展壯大以旅行社為重點的旅遊中間服務組織。

(牽頭單位:市生態旅遊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投資促進局、市旅遊文化投資公司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七)山地大健康旅遊生態環境體系。圍繞“大地常綠、空氣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淨”目標,加快構建山地大健康旅遊生態環境體系。深入實施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加快發展低碳技術和節能環保產業;加強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加大重點旅遊景區核心區禁(限)區劃定;強化主要公路、鐵路、城鎮、園區、景區周邊的植被景觀建設和“整髒治亂”專項整治,積極開展文明誠信單位(村鎮、街道、社區、景區、酒店、旅行社、交通等)示範創建,努力打造“三鄉·五園”八張國家級生態名片,建設綠色涼都。(牽頭單位:市環境保護局、市林業局、市文明辦;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旅遊委、市農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的作用,定期召開全體會議或專題工作會議,對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協調和處理。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要加強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情況的跟蹤、督促和調度,定期將調度情況報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領導。(牽頭單位:市生態旅遊委;責任單位: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成員單位)

(二)政策保障。優先推進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七大產業”的工商、税務、組織機構代碼“三證合一”及聯審辦理,推進簡政放權,規範和下放審批權限,全面清理收費項目,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關於養生、醫藥、醫療、養老、農業、文化、旅遊等行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為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七大產業”和“七大體系”提供用地指標、招商引資、貸款融資、人事待遇等方面的強有力政策保障。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的投入,建立市縣兩級財政直接投入增長機制。(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政府法制辦、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成員單位)

(三)統計保障。建立以“七大產業”、“七大體系”主管牽頭部門為主體,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覆蓋市、縣的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統計網絡;完善“七大產業”、“七大體系”的統計指標體系和報送制度。(牽頭單位:市生態旅遊委、市統計局;責任單位: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成員單位)

(四)人才保障。實施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工程,把“七大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市人才培養和幹部隊伍建設規劃。完善六盤水市師範學院及六盤水職院等職業院校旅遊專業設置,引進一批高素質的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專業人才,有計劃地選派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特色鄉鎮、美麗鄉村、旅遊綜合體、旅遊飯店、旅行社等管理服務人員到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培訓、掛職鍛鍊,建設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的人才隊伍。(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生態旅遊委、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鐘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五)宣傳保障。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幹部羣眾對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城市建設和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發展的知曉率、認同感、參與度;加大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對外營銷力度,市、縣(特區、區)每年均組織不少於4次赴主要客源地開展旅遊推介、招商引資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媒介全方位、大力度宣傳“中國涼都”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品牌,擴大六盤水山地大健康旅遊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力。(牽頭單位:市生態旅遊委;責任單位: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成員單位)

(六)監督保障。各縣(特區、區)、鐘山經濟開發區和市直責任部門要儘快組建工作專班,認真制定落實工作方案或計劃,明確工作責任和完成時限;市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山地大健康旅遊目的城市建設,尤其是“七大產業”、“七大體系”發展工作的檢查指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要牽頭組織開展聯合督查,督查情況納入目標管理負面清單管理內容之一。(牽頭單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生態旅遊委;責任單位: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成員單位)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桂政發〔20__〕33號)精神,充分發揮我市的自然生態優勢,加快我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和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圍繞“醫、康、養、健”產業要素,推進健康產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健康產品供給,優化健康服務,把大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羣眾滿意的新興產業,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二、主要目標

到20xx年,健康旅遊及緊密關聯產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3%;建成市級以上健康旅遊集聚區5個以上,健康主題小鎮3個以上,形成5個以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健康旅遊品牌。實現特色健康服務與旅遊服務融合發展,服務模式和服務標準不斷健全,新業態大量湧現,成為國內著名健康旅遊目的地和宜居康養勝地。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1、健全養老體系。促進養老與家政、保險、教育、健身、旅遊等相關領域互動發展,創新發展“候鳥式”旅遊養老模式。鼓勵社會力量合理利用閒置賓館、學校等設施申辦養老服務機構。全面實施公辦民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鼓勵養老機構服務功能向社區延伸,養老機構服務社區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化,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豐富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推動智能化居家養老服務。[牽頭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衞生健康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完善養老設施。完善市縣兩級福利院、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養老福利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全州縣老年公寓康養樓、龍勝各族自治縣老年公寓怡養樓、市福利院養護樓、桂林市第二福利院、桂林市城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桂林夕陽紅養老中心改擴建項目。[牽頭單位: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衞生健康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推進醫養結合。推進不少於3家現有醫療衞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試點,發揮互補優勢,推進醫養深度融合。出台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審批流程相關制度,實施“一事通辦”審批事項清單。將符合醫保協議管理規定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牽頭單位:市衞生健康委、民政局、醫療保障局,配合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二)重點推進健康旅遊產業

1、豐富健康旅遊產品。依託現有的健康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民族健康養生文化,着力打造靈川縣、永福縣、陽朔縣、龍勝各族自治縣、平樂縣、恭城瑤族自治縣、灌陽縣、臨桂區、雁山區等縣(市、區)精品健康旅遊線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設施完善、品質一流的健康旅遊產品。[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推進健康小鎮建設。推進永福百壽鎮、陽朔興坪鎮養生度假小鎮、龍勝龍脊鎮、秀峯桃花灣旅遊休閒度假區、雁山草坪回族鄉、靈川大圩鎮等一批養生養老小鎮建設(市民政局牽頭);推進龍勝温泉、全州炎井温泉、平樂仙家温泉等温泉健康小鎮建設(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牽頭);推進陽朔運動休閒小鎮、桂林天湖生態旅遊度假區、恭城平安鄉等運動休閒小鎮建設(市體育局牽頭)。[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健康主題小鎮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其中各健康主題小鎮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為項目實施主體單位]

(三)發展壯大醫療醫藥產業

1、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加快建立桂林區域醫療中心,重點推進桂林旅遊綜合醫院建設,確保20xx年投入運營;加快推進區域醫療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與安全等設施,構建區域性遊客醫療急救服務網絡,健全醫療急救服務體系,逐步實現急救網絡旅遊景區景點全覆蓋。(牽頭單位:市衞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交通運輸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2、發展特色醫藥產業。以特色中藥民族藥和醫療器械為重點,進一步發揮桂林喉口類、抗泌尿系統感染等中成藥的產業優勢,進一步發展壯大現代中藥產業,扶持一批壯瑤藥材知名品牌和知名企業;支持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打造一批中醫藥健康旅遊路線,進一步提升崇華中醫街服務內涵;充分發揮我市在臨牀檢驗設備及配套試劑、超聲波潔牙設備等方面的生產研發優勢,進一步鞏固現有的生化分析儀、牙周治療儀、光固化機等優勢產品市場,打造桂林智慧醫療產業鏈。(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衞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市科技局、農業農村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四)提升發展健康食品產業

1、大力發展健康食品。利用桂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加快食用菌、羅漢果、芋頭、馬蹄、果脯、果蔬萃取、速凍菜、脱水菜等產品產業化發展,積極研發一批健康飲品、健康食品等系列產品。(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局、商務局、衞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

2、支持發展營養膳食。挖掘地方特色飲食文化,開發具有桂林地域特色的藥膳、滋補類膳食,加快培育桂林養生功能菜系列,建設一批以健康飲食、食療養生為主題的餐飲和名店,深度開發便攜型桂林米粉等方便食品,打造一批桂林特色營養膳食知名品牌。(牽頭單位:市商務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場監管局)

(五)培育發展健康運動產業

1、促進健康運動融合發展。以桂林山水、氣候和生態資源為依託,積極開發户外運動產品、線路及服務,大力發展“健康+體育”產業。辦好桂林國際馬拉松賽等羣眾性品牌賽事,完善“一縣一品”品牌賽事佈局,重點打造環廣西公路自行車賽、陽朔攀巖系列賽、荔浦全國汽車短道拉力賽、灌陽全國山地户外運動錦標賽等賽事,不斷提升賽事等級,推動“健康+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機關事務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積極開展全民健身行動。加快市、縣、鄉、村四級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推動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加強綠地、江河堤岸等健身步道和體育公園建設;完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按照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發展羣眾健身休閒項目。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指導服務,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衞生健康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加快重點工程和集聚區建設

1、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在健康養老、健康旅遊、健康醫療、健康醫藥、健康食品、健康運動等領域認真篩選一批健康產業大型項目納入桂林市重大項目、自治區重大項目統籌推進。對帶動性強、投資額度大、示範性好的重大項目,要成立市級或縣級指揮部,統籌協調有關工作,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全程跟蹤推進。[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體育局,各重大項目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或管委會,其中各重大項目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或管委會作為項目主體實施單位]

2、加快健康產業集聚區建設。按照《桂林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__—20xx年)》(市政辦函〔20__〕13號)部署,大力推進桂林國際智慧健康旅遊產業園、桂林萬福養生休閒旅遊區、桂林市琴潭“大龍灣·棲息式”社會化養老服務創新示範區、灕江東岸百里生態示範帶、陽朔興坪休閒養生度假區、桂林漓東健康養生旅遊綜合區、羅山湖體育旅遊休閒區、桂林生命電子博覽園等健康產業集聚區建設。[牽頭單位:各集聚區所在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民政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

(七)優化健康產業發展環境

1、簡化審批手續。全面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大幅減少行政審批環節,着力解決“准入不準營”問題;實現企業開辦“一個窗口、一套材料、一張網絡、一個工作日”,打通企業辦證最後一公里,推動建立聯審聯批制度。切實降低健康產業相關企業成本,進一步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2、強化招商引資。不定期開展有關生物醫藥、健康管理、智慧醫療等專題招商,通過項目建設、產業鏈條合作、參股合資、品牌管理、平台運營等方式,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型健康產業企業機構。(牽頭單位:市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體育局)

3、加大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加大對健康產業發展的宣傳報道,宣傳推廣各類健康產品,營造健康產業發展良好氛圍。(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衞生健康委、桂林日報社、桂林廣播電視台)

(八)落實提供各項政策支持

1、落實用地保障。將健康產業項目用地納入國土空間利用總體規劃。對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可採取劃撥方式供地。在不改變土地性質前提下,可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方式供地。鼓勵將未開發房地產用地通過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轉型用於健康養老項目用地。對企業、政府和事業單位騰退的用地用房,適宜的要優先用於社區養老服務。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增加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築面積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若後續調整為營利性養老服務的,應補繳相應土地價款。(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

2、爭取資金支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要求,做好項目儲備,全力爭取中央及自治區的資金支持,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工作,爭取普惠養老支持資金。積極開展政銀企合作,創新符合健康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有效利用外資發展我市健康產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體育局、金融辦)

3、落實税費優惠。對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企業收入免徵增值税,並減按90%計入所得税應納税所得額。非公立醫療機構用水、用電、用氣與公立醫療機構同價。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的機構與公立養老機構同等享受用水、用電、用氣、有線電視收費等優惠政策。支持用電量達到要求的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牽頭單位:市税務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民政局、衞生健康委)

4、加強人才建設。依託桂林現有高等院校、教育培訓機構,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培訓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豐富和優化相關學科和專業,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規範並加快培養護士、護理員、康復治療師、健康管理師、醫學英語、營銷運營等從業人員,為全市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各層次服務人才。加強針對健康醫療服務機構、國際旅行健康諮詢機構、旅遊服務機構等相關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健康旅遊的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鼓勵探索建立區域性醫療衞生技術及服務人才有序流動機制。(牽頭單位:市衞生健康委,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民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衞生健康委、體育局)

四、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市健康產業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成員單位由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衞生健康委、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做好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解決我市健康產業發展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各縣(市、區)要按照本方案要求,上下聯動,狠抓工作落實。

(二)明確責任分工。牽頭部門對分工任務負總責,並指定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認真抓好組織協調;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推進各項工作任務順利完成;其他配合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分工,積極支持,共同完成好所承擔的任務。

(三)強化督促問效。市健康產業發展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要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銜接溝通,對照工作目標要求,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並將年度任務落實情況報市人民政府。對工作紮實、成效突出的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懈怠、推進不力的要依規嚴肅處理。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3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xx〕11號),結合宣城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定位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為指導,以建設健康城市為統攬,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羣眾身心健康為目標,搶抓國家、省健康產業發展政策機遇,依託我市優良的自然生態資源、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和配套的產業支持,打造“健康宣城、養生福地”城市名片,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健康養老、中醫藥養生、健康旅遊等健康服務產業。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產業總規模達到300億元左右,建成“長三角”以至華東地區知名的健康休閒養生養老目的地、全國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孵化和集聚發展城市、打造全國中醫藥健康養生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

二、發展重點

(一) 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孵化和集聚發展城市。發揮中醫藥在醫療、保健、康復、調理、養生等方面的優勢,培育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中醫藥醫療保健機構、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着力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孵化和集聚發展城市。

大力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完善市、縣、鄉三級中醫藥服務網絡,紮實推進宣城市中醫醫院、郎溪縣中醫醫院、廣德縣中醫醫院、寧國市中醫醫院、旌德縣中醫醫院新建工程。推動宣城市中醫院創建為三級中醫醫院,涇縣中醫醫院創建為全國示範中醫醫院全國示範中醫醫院。推動綜合醫院中醫科建設。全市所有的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均建設有“中醫堂”,鼓勵零售藥店提供中醫坐堂診療服務。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2個,建成國家級重點專科2個以上、省級重點專科8個以上和市級重點專科30個以上。(市衞生局、各縣市區政府等負責。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利用資源優勢,支持開發中醫診療、康復理療、養生保健等醫療器械和設備。(市食藥監局、市衞生局、市發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務局等負責)積極引進省外優勢品牌,優化中藥產品結構,扶持中藥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合資、合作、獨資等多種形成,參與中醫藥健康產業開發,促進中藥產業優化升級,催生現代中藥產業集羣,使宣城成為省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中藥製造產業基地。(市發改委、市食藥監局、市衞生局、市招商局、市商務局等負責)擴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種植基地規模,提升中藥材加工能力。按照基地化佈局、標準化建設、道地化種植的原則,重點打造宣木瓜、寧錢胡、太子參、靈芝等道地藥材的基地化種植。(市農委、市食藥監局、市發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務局等負責)積極爭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中醫藥管理局、省食藥監局和省農委支持,培育1-2個產值超3億元的規模型、帶動型、引領型中成藥加工龍頭產業集羣,打造2-3個銷售超億元的知名產品。廣泛招商引資,催生和扶持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中成藥和保健食品加工龍頭企業,使之在健康產業中起到示範帶頭作用。(市食藥監局、市衞生局、市發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務局、市農委、市規劃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負責)

打造“一園一街一基地”工程。大力發揮我市新安醫學和地方中藥材特色優勢,在宣城城區規劃建設“一園一街一基地”工程。到20xx年,依託國家級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整合藥械健康產業園和精方骨科用藥產業園,爭取同仁堂等知名企業落户發展,加大中成藥開發利用和中藥材電子商務等健康養生產業培育孵化,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產融園”;(市發改委、市食藥監局、市衞生局、市商務局、市招商局、市規劃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負責。)鼓勵名老中醫開設國醫堂、國藥堂、艾灸堂和養生堂等,規劃並建成以傳統中醫、藥膳、藥浴、艾灸、火罐、中藥養顏美容等中醫藥傳統技術為特色的“中醫藥健康養生體驗一條街”;(市規劃局、市衞生局、市食藥監局等負責)通過建設新安醫學展示館、中醫藥文化廣場和中藥植物園等項目,創建成“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市衞生局、市食藥監局、市規劃局、市建委等負責)

(二) 打造全國中醫藥健康養生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以中醫藥健康養生為主線,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養生系統工程和提高健康養生養老專業化發展水平,創建全國中醫藥健康養生服務示範區。

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養生工程。積極推廣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開發中西醫結合治療手段和中醫康復療法。全市中醫醫院均設置“治未病”中心,為羣眾提供養生保健、體質辨識、中藥調護、保健品消費指導等多樣化服務。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和新農合支付範圍,促進鍼灸、推拿等特色中醫醫療康復保健服務業健康發展。(市衞生局、市食藥監局等負責)

提高健康養生養老專業化發展水平。貫徹執行《宣城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宣政祕[20xx]314號),制定發展健康養生養老規劃,以健康養老、休閒養生為重點,在中心城區及周邊區域積極打造特色健康養生養老休閒區,帶動全市縣域健康養生養老事業發展。發展中醫養生、保健、藥膳,積極打造養生養老基地。到20xx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牀位不少於45張;融入醫療衞生保健服務,符合標準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8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衞生局等負責)

(三) 建設華東地區重要的健康旅遊目的地。以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宣城優越的生態優勢,加快實施文化旅遊產業八大工程,依據《宣城市美好鄉村休閒養生旅遊概念性規劃》,積極發展以健康為主題的旅遊產業,促進健康服務產業與旅遊良性互動、深度融合,把我市建成華東地區重要的健康旅遊目的地。將健康養生與文房四寶、詩詞文化等體育文化旅遊特色相結合,充分依託中國文房四寶旅遊文化節,舉辦健康養生旅遊文化節。重點依託夏渡森林公園、中國鱷魚湖景區等景區,打造城南近郊生態養生旅遊度假區;依託桃花潭風景名勝區、查濟古建築羣景區、太平湖景區等自然山水條件,結合皖南文房四寶文化資源和新四軍軍部紅色旅遊資源,建立大桃花潭生態養生度假旅遊示範園區。促進體育產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推出以“體育旅遊,快樂健康”為主題的體育健身和體育休閒旅遊,打造一批包括漂流、探險、攀巖、自行車、水上運動等各具特色的精品休閒體育旅遊項目。(市旅遊局、市文廣新局、市教體局、市發改委等負責)

(四) 加快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按照專業化、規範化、差異化的方向,大力發展醫學整形美容、康復護理、健康諮詢、心理輔導、體育健身、人才培訓等健康服務。

大力發展醫學整形美容。依託宛陵湖優越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在周邊規劃建設以醫學整形、醫學美容為主的醫學整形美容園區,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醫學整形美容醫院,中外合資投資新建一所二級以上美容整形醫院,把醫學整形美容園區打造成華東地區設備最先進、技術最領先、項目最齊全的高端醫學整形美容中心。(市衞生局、市規劃局、市人社局等負責)

加強康復護理醫療服務。統籌規劃、合理利用各種康復醫療資源,逐步建立分層次、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康復醫療服務、殘疾預防、康復健康教育等職能,支持綜合醫院設置康復醫學科。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1—2所二級以上康復護理醫院。建立康復醫療機構與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之間的分工合作機制,提升康復服務專業化水平。(市衞生局、市規劃局、市人社局等負責)

發展健康體檢、諮詢等健康服務。鼓勵醫療機構開展健康體檢、健康諮詢和健康管理服務。引導體檢機構提高服務水平,開發多層次、個性化的服務項目,開展疾病預防、檢後跟蹤干預等服務,開展連鎖經營。加快發展心理健康服務,培育專業化、規範化的心理諮詢、輔導機構。培育2-3所提供心理諮詢、母嬰照料等服務的大型專業服務機構(市衞生局、市人社局等負責)

發展全民體育健身。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運營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運動健身培訓,普及運動健身科學知識。加快市體育中心建設步伐,每個縣市均建有1個室內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到20xx年,建成中心城市“10-15分鐘健身圈”,親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體育公共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羣眾體育鍛煉意識明顯增強、身體素質不斷提高。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建設和運營管理。(市教體局、市發改委等負責)

建設健康養生人才培訓基地。依託宣城職業技術學院,設立健康養生管理學院,開設養生保健、中醫健康管理、醫養旅遊、養老護理、康復治療技術、醫學美容技術、亞健康調理等專業,填補國內健康養生相關專業空白;(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宣州區政府、市教體局、市發改委等負責)積極同中國中醫科學院等中醫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過設立分院、開展科研成果技術轉化等形式,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人才培訓基地。(市衞生局、市教體局、市發改委等負責)同時,支持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健康服務相關專業,鼓勵社會資本舉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規範並加快培養護理員、心理諮詢師、康復治療師、健康管理師、健康旅遊引導員等從業人員。(市教體局、市發改委等負責)落實醫師多點執業政策。(市衞生局、市人社局等負責)

培育專業化第三方機構。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設立醫學檢驗中心、影像中心和醫學獨立實驗室,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以及健康市場調查和諮詢服務。建立第三方機構與醫療機構的檢驗檢測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機制,開展醫學檢驗、藥學研究、臨牀試驗等服務外包。完善醫藥科技中介體系,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化的醫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加強第三方服務質量認證和監管。(市衞生局、市科技局、市食藥監局等負責)

三、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健康服務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健康服務業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政策制定和重大問題協調。按照“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個精品”的要求,加強對各責任單位的績效考評。建立“聯席會議”、“定時通報”、“限時辦結”、“台賬管理”等制度,以暢通高效的制度機制推進健康服務業產業加速發展。

(二) 爭取政策支持。編制我市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充分運用國家、省新興產業、科技、人才等專項資金,在重大項目立項等方面積極爭取國家、省促進健康服務業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和扶持政策。積極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溝通和合作,批准並指導我市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孵化和集聚發展城市。

(三) 推動項目建設。加大健康服務業產業領域開放力度,着眼宣城健康服務業產業市場需求,採取培內與引外相結合的方式,引進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和專業健康管理公司,建設高端健康服務業產業項目。建立宣城市健康服務業產業重點項目認定製度,完善市重點服務業產業項目庫,每年篩選一批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健康服務業產業項目重點培育。加強重點項目推進,簡化審批程序,營造良好建設環境,為促進健康服務業產業提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四) 加強規劃佈局和用地保障。加強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的有效銜接,統籌保障醫療等健康服務業產業發展用地需求。將健康服務業產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統籌考慮健康服務業產業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安排健康服務業產業項目用地空間,優先保障非營利性機構用地。

(五) 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平面媒體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深入宣傳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和促進健康的社會風氣。各地、各部門要把發展健康服務業產業放在重要位置,加強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直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和職責分工,抓緊制定配套文件。各縣區政府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抓好貫徹落實。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秋高氣爽校園集體活動已經成為大學生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同學們可以通過到外面集體活動去領略外面的風景和適應外面的生活,更家增進同學的友誼和集體榮譽感。

二、活動主題:

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

三、活動目的及意義:

大學,是一個充滿青春和活力的激情世界。外出燒烤活動既能豐富我們的户外生活,又能陶冶我們的情操。院團委全體一起參與,可以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集體的團結協作增加團委集體榮譽感,同時也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讓彼此的感情得以升

四、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20xx年XX月XX日星期X

地點:

五、策劃組織單位:

六、參與人員:

院團委全體成員

七、組織方式:

全體成員共分成X個小組,各小組在校門口集合,乘校車至目的'地

八、具體組織安排:

1、前期工作:院團委與院團委聯合會共同討論活動形式,主要由院團委組織策劃,團委成員積極協助配合院團委聯合會並批改;

2、宣傳工作:

(1)由各個部長及書記相應配合,協助工作開展,做好宣傳組織工作;

(2)由本宣傳部在院裏張貼海報宣傳;

(3)活動中主要由組織部對活動過程進行拍照記錄;

3、準備工作:

(1)做好踩點工作,針對學校較近的地區進行踩點,選出最佳地點;

(2)召開團委討論會;

(3)做好活動各項工作分配,如:拍照負責人、踩點人員、採購人員、活動記錄人員等;

(4)購買活動相關所需物品

4、後期工作:

(1)心理委員進行活動調查,瞭解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以便日後活動質量得以提高;

(2)召開團委會,做好本次活動總結;

(3)結算此次活動經費,並在團委公佈;

(4)信息委員把活動照片傳到羣空間相冊中,讓大家回味

九、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1、召開團委會,商定外出活動事宜;

2、明確分工,確定各成員的工作及責任;

3、團委分組以系部為單位,具體名單如下:略

4、組織大家集合,清點好人數,乘車至目的地;

5、準備會餐食物,拍照留影;

6、會餐結束後,組織清理活動場所;

7、清理完後,組織同學觀賞櫻花,拍照留念;

8、組織同學們安全返校。

十、活動時間安排:

1、集合時間:;

2、出發時間:;

3、到達時間:;

4、現場活動時間:;

5、返校時間:;

6、到校時間:;

7、集合地點:;

十一、具體人員安排:

1、活動負責人:;

2、財務統計人員:;

3、踩點人員:;

4、採購人員:;

5、途中上下車目的地負責人:;

6、活動宣傳負責人:;

7、活動秩序維持:;

十二、經費預算:

1、場地及炊具費:380元

2、配料:油,鹽,醬,辣椒,燒烤汁等。紙杯、筷子、塑料碗,洗滌精(小刀,紙巾,飲料自帶)

4、燒烤材料每個部門增加列清單預算經費

合計約:x元

十三、注意事項:

1、各位同學務必保管好個人物品、注意人身及財務安全;

2、所有人員必須有強烈的時間感和紀律觀念;

3、各成員須服從負責人及部長的指揮;

4、活動過程中,注意衞生,不亂吃食物,注意衞生;

5、班委擔負起責任,要密切關注成員的去向,並及時提醒;

6、嚴禁帶火種上公園,防止火災;

7、適當準備一些常用藥(創口貼等)。

此次活動應特別注意的就是同學們的人身安全問題:出發前再三叮囑每個人,遠離危險地及不要嬉戲打鬧途中注意上下車安全;注意用火安全及炊具使用安全等。這些主要由各組組長及保衞委員、各班委負責。

本次活動基本按以上計劃進行,如有其他未盡事宜,將及時通知每一個人;具體分組安排如上述所分,考慮到個別同學有事或者特殊情況再進行分配。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民旅遊休、鬧綱要(20xx-20__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讚的若干意見》精神,圍繞“轄型發展、富民興區”總任務,加快萬盛旅遊創新發展,黨工委、管委會決定宴施全域旅遊戰略,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大意義

旅遊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域旅遊是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萬盛旅遊歷經20餘-年探索實踐,對地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宴施全域旅遊戰略,是萬盛加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推進資源型城市轄型的重大舉措j是遵循旅遊發展規律,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創新旅遊發展模式,推動旅遊全面轄型升級的必然選擇j是加悔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主要途徑j是保障和馥善民生,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增進人民福祉,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提升文明法浩素養,營造良好社會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兢載體。實施全域旅遊戰略,對於統籌和引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全市五大功畿區域發展戰略,圍繞城鄉一體、導城一體、四季度假,突出生態文明、運動健康、智慧智畿、共建共享,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體育旅遊、鄉村旅遊,推進農旅融合、體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實現全域佈局、全面融合、全民參與、全新發展,加悔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

(二)基本原則

堅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閒、度偶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贊需求。

堅持生意優先,綠色發展。更加註重資源節約和生意環境保護,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發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完善旅遊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旅遊揖融資模式,加強區域合作、區間合作,提高旅遊對外開放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共建甚享。積襁營造良好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遊得放心、遊得舒心、遊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姜、傳播美。發動廣大羣眾共同參與建設美麗萬盛,在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中提高羣眾生活質量。

(三)發展目標

到20xx年,全域旅遊取得階段性成效。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20%以上,年接待遊客達到1500萬人次,旅遊從業人數佔就業總數比重20%以上,在村居民收入30%以上來源於旅遊收入。建成黑山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重慶生態旅遊度偶基地和重慶運動養生基地。

到20__年,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旅遊業增加值佔gDp比重30%以上,年接待遊客達到20__萬人次,旅遊從業人數佔就業總數比重30%以上,農村居民收入40%以上來源於旅遊忱入。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城市、全國鄉村旅遊示範區和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

三、重點任務

(一)統籌旅遊資源,全域佈局導區導點

按照“城鄉一體、導城一體、全域佈局、四季度偶”的思路,把566平方公里作為旅遊導區全域規劃建設,構建“一城兩帶兩區五鎮”空間格局。“一城”,即美麗幸福旅遊城市,按照旅遊城市特徵實施規劃建設改造,融入旅遊元素,彰顯旅遊城市形象;打造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公園、馬鞍山騎行公園、方家山森林公園、白果坪濕地公園、犀牛背文體公園、二郎山健身公園及櫻花温泉、黑旗崖、刀子巖、東嶽廟等特色休閒景點,建設城區都市忭閒旅遊集聚區。“兩帶”,

即大黑山旅遊精品帶、鄉村旅遊聯動發展帶。以黑山谷、龍鱗石海、九鍋箐、天籟谷、奧陶紀、獅子槽、南天門、板遼湖八大精品導區為主體的大黑山旅遊精品帶;以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一綠水一白龍湖現代農業園一天星特色民宿村落一廟蛔農耕原鄉一桓遼問茶文化園一涼風生態漁村為核心的鄉村旅遊聯動發展帶。“兩區”,即黑山谷旅遊度偶區和魚子崗旅遊度假區,打造高品質、多樣化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地。“五鎮”,即五個特色小鎮,包括青年千年古鎮、石林苗族風情鎮、叢林三線文化鎮、金橋民俗文化鎮、關壩渝黔邊城。呈現“移步異導?‘於平常中藴神奇”的全域旅遊新景象。

(二)創新旅遊業態,全方位滿足遊客需求

發展生態旅遊,圍繞建設全國最美養生導區目標,加強濕地、植被、地形地貌、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保護涵養,豐富生態、生物、地質等遊害體驗活動,開發森林養生遊、文化養生遊、科普科考滿等產品,形成萬盛施遊特色品牌。發展體育旅遊,圍繞打造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城市目標,扶持體育導區建設和四季體育項目,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閒與旅遊產品融合,推出羽毛球體驗遊、千里徒步遊、定向測向拓展遊,培育萬盛旅遊新的核心競爭力。發展鄉村旅遊,圍繞建設全國鄉村旅遊示範區目標,合理利用民俗村搴、村落古鎮,打造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俗特點的旅遊導點導觀,積極發展農家樂、漁家樂、花家樂、林家樂廈精品民宿遊、生志農業觀光遊。滿足遊客多層次多元化需求,針對養老服務、醫療康體,積極開發老年休閒養生度假產品;針對拍客、車友等新的旅遊羣體,包裝定製個性化旅遊產品線路,推出探險遊、低空體驗遊、品酒品茗遊、生態垂釣遊、冰雪遊、温泉遊等一日、兩日、多日遊產品線路。

(三)強化管理服務,全面提高遊客滿意度

規範旅遊市場秩序,開展景區創A、飯店創星、旅行社創強工作。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從業人員誠信記錄。加大旅遊市場綜合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黑導遊”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害消贊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旅遊行業規範化建設,實施動態監管,建立淘汰和退出機制,創建一批標準化名牌旅遊企業,培養一批高素質旅遊從業人員、金牌導遊。完善安全保障機制、安全提示預警制度和應急救援體系,營造旅遊安全環境。倡導健康旅遊方式,開展文明主題活動,打造文明禮儀、誠實友愛的.旅遊文化環境。

(四)創新營銷方式,全面提升旅遊影響力

構建大營銷格局。健全“正炙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宣傳機制,加強旅遊城市形象整體推廣、旅遊精品線路策劃包裝、重要節會賽事營銷、影視綜藝節目合作,積極與知名旅遊網站、主要旅行社共建協作。策劃開展多樣性旅遊主題活動,積極運用社交媒體、朋友圈、自媒體等新媒體,加強互聯網營銷,形成全民宣傳、全民參與的大營銷格局。

創新營銷方式。加強活動營銷,推出浪漫春遊季、消夏避暑季、金秋感恩季、運動冰雪季等四季系列活動,策劃打造黑山谷羽毛球挑戰賽、龍鱗石海定向越野賽、春季高山動謾氣球節、鄉村旅遊節等精品節會,針對備類目標人羣,不斷製造旅遊興奮點、引爆點。做深做透重慶、四川、貴州等基礎目標市場,積極推進長三角、珠三角、華中等重點目標市場,探索拓展港澳台、日韓等國際市場。主動對接集團消贊市場、民間自發團體市場、老年人市場等,制定優惠和激勵政策,實施精準營銷。

(五)積概融入“互聯網+”,全力發展智彗旅遊

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創新成果深度融入全域旅遊。以“互聯網+”網絡平台為支攆,實施全域旅遊諮詢與指揮中心、導點無線互聯網、旅遊電子地圖、旅遊門户網站、旅遊雲計算數據庫、旅遊電子票務系統、旅遊電子商務系統、旅遊消贊一卡通、旅遊諮詢投訴及服務熱線、電子語音解説及互動終端等旅遊十大工程建設,宴現有線寬帶鎮、村、導點全覆蓋,無線網絡全域全覆蓋,重要導區節點wIFI全免費,全面建成旅遊服務體系。

(六)科學規劃佈局,全面提升休閒地產品質

按照“長遠規劃、把握節奏、有序投放”的思路,合理佈局、穩妥推進忭、鬧地產建設。大力推行“高山生意導區中怵閒地產?‘旅遊配套項目琳、鬧地產”開發模式,佈局叢黑路、獅子槽、黑山谷北門、黑山谷南門、奧陶紀、石林椅子台、南天門、板遼燕石、九鍋箐等九大避暑休閒地產片區。堅持有序推進、分步宴施,降低地產密度,迴歸忭、鬧本質,打造重慶性價比最高的忭、鬧地產品牌。

(七)完善基礎配套,全面加強旅遊服務能力

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域旅遊交通網絡,加快推動渝黔複線、金橋通用機場開工建設,加大國道、省道改造力度,增強渝南黔北旅遊導區之間互聯互通能力。提質建設旅遊環線公路,重要導區、導點、度假區連通道路實現全面油化。設立通往旅遊區道路交通標誌標牌,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誌設置。建成黑山水庫、觀音寺提水工程,實施農網改造,推進供氣全域覆蓋,增強旅遊供水和能源保障能力。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推進農村道路、飲水、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優化鄉村旅遊發展條件。

完善全域旅遊配套服務功畿。按照導城一體要求,優化度假區與城區、導區與場鎮、城市與農村旅遊服務功哉劃分和項目佈局。完善餐飲、購物、螟樂等配套服務設施,大力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旅遊購物,打造“萬盛味道?‘萬盛慢生活”“健康萬盛、運動萬盛”等休、鬧品牌,健全高中低齊備的旅遊接待體系,全面增強全域旅遊配套服務箭力。規劃建設旅遊諮詢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強城區、叢林、青年等對外交通節點旅遊集散功能,打造諭南黔北旅遊集散地,增強萬盛旅遊對外輻射力和帶動力。

(八)強化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旅遊發展鞍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全域旅遊公共服務畿力建設。開設人民醫院、中醫院等公立醫院在導區度偶區的分院、服務站點,在重要導區導點設立衞生室,對遊害、度假區居民提供優質健康醫療服務。增設親子游樂、托兒早敦等教育設施,提升全域旅遊教育文化設施功靛。開通旅遊專線公交,實行導區導點公交“一卡通”,實現城區、導區和鄉村旅遊導點公交全覆蓋。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改造,完善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健全全域旅遊社區基層組織,提高市正盤管理、警務救援等社會治理能力,增強全域旅遊人文關愛和認同感。

(九)打造旅遊精品,全力建設國家旅遊度假區

加悔黑山谷旅遊度假區建設。宴施創建國家弧旅遊度假區兩年攻堅行動,對照創建標準,分解任務、落實責任、打表推進。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定期研判、定期調度、定期督查。加大向上爭取和申報工作力度,積襁爭職市旅遊局、國家旅遊局支持,確保20xx年創建成功。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6

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是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的重要舉措,也是有效擴大就業、穩定經濟增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根據《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40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府發〔20xx〕14號)和《阿壩州健康促進縣創建實施方案》(阿州指發〔20xx〕4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州委有關重大決策部署,在保障人民羣眾基本醫療衞生服務需求的基礎上,依託我縣健康服務資源和旅遊資源,充分激發和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滿足廣大人民羣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積極打造和延伸產業鏈,開發健康旅遊產品,大力促進健康資源與旅遊深度融合,為我縣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

(二)發展目標

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滿足人民羣眾健康服務需求。

1.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醫療衞生機構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康復、護理等服務快速發展,醫療衞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全縣千人口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執業(助理)醫師數、註冊護士數等指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2.健康管理水平明顯提高。覆蓋城鄉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中醫保健、健康養老、健康體檢、諮詢管理體質測定、體育健身、醫療保健旅遊等健康服務行業發展迅速,健康評估和健康風險預測水平明顯提高,對個人和人羣健康危險因素的預防控制能力明顯提升。

3.大健康服務產業融合發展。合理定位、科學規劃,逐步開展健康旅遊示範項目、示範基地和示範區的申報和建設工作,開發一批藴含九寨溝特色的健康旅遊產品、路線,加快九寨溝健康旅遊特色品牌建設,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促進健康服務與旅遊深度融合。

4.環境不斷優化。引導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健全,行業規範、標準更加科學、完善,行業管理和監督更加有效,人民羣眾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高,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羣眾幸福感明顯提高。

二、主要任務

(一)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1.大力發展醫療衞生服務。着力構建“一核三帶多點”醫療機構新佈局,全面提升醫療衞生新格局。通過錯位發展、優化配置,縱深推進醫共體建設,形成“一核三帶多點”醫療機構新佈局,以醫共體總醫院為核心,建立ICU、介入治療等新學科,全面提升危急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以第二人民醫院、雙河鎮衞生院、玉瓦鄉衞生院為紐帶建立醫療衞生次中心,加強慢病、常見病、多發病救治水平,提升旅遊應急救治能力;以多點分佈為支撐,鄉、村衞生機構輻射全縣醫療公共衞生服務,全面提升縣域內醫療衞生服務能力。

2.全面發展中藏醫藥保健服務。充分發揮中藏醫藥特色優勢,大力推廣中藏醫藥服務。積極開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推動醫療機構提供中醫體質辨識、亞健康調理、季節養生和預防保健等服務。支持有資質的中醫、民族醫專業技術人員開辦中醫診所。大力發展中藥產業,推進藥材種植業及中藥飲片加工產業的發展。加快發展中藏醫藥保健產業,大力推進中藏醫藥科技創新,積極研發一批中藏醫藥養生保健系列產品。

3.着力構建慢病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以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康復治療室規範化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各級醫療機構康復科、民族醫藥特色康復服務功能區規範化建設和管理,加強康復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建立縣級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間患者的分級診療機制,暢通雙向轉診渠道,建立急性期病人到縣級醫院就診,康復期病人回基層診療的雙向轉診機制,到20xx年底,初步建成以縣中藏醫院康復醫療科中藏醫特色康復服務區、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康復治療室為主,佈局合理、規模適當、結構優化、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縣、鄉、村三級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4.加快推進健康養老服務。不斷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養老服務功能。推動醫養融合發展,促進醫療衞生資源進入養老院、社區和居民家庭,依託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為轄區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務制度,做好老年人免費體檢、保健諮詢、健康指標監測和健康信息管理等服務,開展老年心理健康和關懷服務。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在中藏醫院開設老年病科,設置老年病牀。

牽頭單位:縣衞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縣科技農牧局、縣民政局

(二)促進發展全民健身服務

完善鄉、村羣眾身邊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結合我縣風景名勝區、鄉村振興、宜居縣城建設、魅力小鎮打造等,加強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場地設施建設。提高公共體育設施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體育場館、學校體育設施等向社會開放,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俱樂部和體育健身組織,以及健身培訓、健身指導諮詢等服務。開展具有九寨溝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例如半程馬拉松、藏羌健身鍋莊、廣場舞等活動。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舉辦職工運動會,創新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體育模式,吸引更多職工參與體育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培育青少年體育愛好,嚴格保證青少年學生體育課時和課外體育活動。

牽頭單位:縣文體旅遊局

責任單位:縣級各部門

(三)塑造健康行為

加強控煙限酒。加強控煙宣傳教育,推行無煙社區、無煙單位、無煙學校、無煙家庭等無煙環境創建,提高戒煙干預能力;加強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過度使用,減少酗酒,加強煙酒銷售監管,嚴禁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引導合理膳食。全面普及膳食營養和健康知識,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改善居民食鹽、油脂攝入過多等問題。加強對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營養健康工作的指導,開展示範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的建設。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培養本土精神科醫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師和護士等,提供心理諮詢、危機干預、精神疾病治療與康復等心理健康服務。

牽頭單位:縣衞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共創健康環境

將健康生活方式養成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愛國衞生運動、疾病防控相結合。把健康融入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保障公共健康服務設施用地,完善相關公共設施佈局和標準,完善城鄉環境衞生基礎設施。加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單位、健康機關、健康學校、健康家庭建設,提高社會參與度,普及健康理念。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

(五)落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衞生健康部門倡導健康優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推進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覆蓋城鄉社區、醫院、學校、機關、企業的.健康促進工作網絡,發展“健康保健員”“健康指導員”“家庭保健員”等崗位,探索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徑,落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任務,為轄區各單位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提供支持。

牽頭單位:縣衞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各部門

(六)健康服務和旅遊融合發展

依託現有醫療健康和旅遊資源,重點突出各地具有九寨溝特色的系列產品,打造九寨溝健康旅遊產業鏈。

1.突出中醫藥資源優勢,發展中藏醫藥健康旅遊服務。發揮九寨溝生態、文化資源富集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利用中藏醫藥特色資源,推動中藏醫藥與旅遊休閒有機融合,大力開發具有九寨溝特色的中藏醫藥健康旅遊產品,以成都中醫藥大學國際康養中心、羅依生態園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項目、中國·九寨刀黨蔘館、九寨溝國際醫養度假(示範)區項目為建設重點,打造以中藏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中醫療養、康復、養生、文化傳播等與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中藏醫藥健康旅遊。

2.突出醫養結合資源優勢,發展醫養結合型健康旅遊服務。整合閒置資源向醫養結合型老年康復護理院建設發展服務轉型。依託我縣“天然氧吧”、自然資源的優勢,挖掘負氧離子等健康功能,以候鳥式養老為主題,開發森林氧吧、高山瑜伽、森林霧浴、農耕體驗等健康項目,提供睡眠體驗、慢性病療養、老年病療養等特色服務,推進我縣醫養結合型健康旅遊服務業發展。

3.突出温泉資源優勢,發展温泉療養型健康旅遊服務。根據南坪鎮温泉水質特色,結合我縣道地中藥材資源優勢,以理療、保健、美容等功能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不同療養功能的温泉療養型健康旅遊產品。

4.突出健康食材資源優勢,發展食療養生型健康旅遊服務。以健康羣體、亞健康羣體、病症患者為旅遊目標市場,將健康飲食與旅遊融合,打造九寨溝特色食療養生型健康旅遊產品。大力開發我縣地方特色養生食品、特殊藥膳食品等,將健康飲食與我縣旅遊相融合,為旅遊者提供人性化的健康飲食服務。

牽頭單位:縣衞生健康局

責任單位:縣科技農牧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商務經濟合作局、縣文體旅遊局、縣市場監管局

(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結合九寨溝縣實際情況,擴大健康服務業人才培養規模,建立健全健康服務業人員繼續教育制度,推動專家智力幫扶實施,健全我縣對外合作在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在實施多點執業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的試點工作,鼓勵醫師開展多點執業,尤其是副高以上職稱的醫師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

牽頭單位: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衞生健康局

(八)加大健康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自媒體等多種方式,強化健康旅遊目的地營銷,積極推廣推介我縣健康旅遊產業和產品。在文化和旅遊官方網站開設健康旅遊專欄及健康旅遊信息交流區。創新開展“健康酒店”評選活動,舉辦營養膳食、康復服務技能等培訓班,鼓勵酒店結合道地藥材向廣大遊客提供營養膳食、推拿按摩服務。以提升轄區居民科學健康觀、基本醫療素養、慢性病防治素養、傳染病防治素養、婦幼健康素養、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為重點內容,在電視、移動媒體和新媒體播放健康公益廣告,傳播健康素養核心信息,深入社區開展健康巡講,發放健康教育傳播材料,組織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健康素養促進行動的質量和覆蓋面。

牽頭單位:縣委宣傳部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文體旅遊局、縣衞生健康局

三、保障措施

(一)政府引導、市場配置。強化政府在健康促進、標準規範制定、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健康部門聯動機制,形成“多規合一、部門聯動、產業融合”的一體化實施機制,統籌協調醫療健康、旅遊等方面的政策,推動健康服務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

(二)健全機制、加強監管。加強健康服務業監管,依法規範健康服務機構從業行為。加強綜合執法、食品藥品、衞健等行政主管部門的聯合監管和執法,強化服務質量監管和日常監管,落實專項經費預算。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引導健康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自覺開展誠信服務。

(三)交流合作、開放共贏。加強與健康旅遊發達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鑑先進發展經驗,積極開拓我縣健康旅遊市場。加強與省內外相關組織和機構的合作,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定,提升我縣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大力引進優秀專業人才、管理技術和經營模式,提高我縣健康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7

按照《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重要部署責任分工方案》(眉委辦〔20__〕37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

一個口號:竹藝天下·戀城青神。

緊緊抓住一個“戀”字,貫穿城市始終,凸顯青神個性,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岷江戀城、天府戀城、東方戀城。同時,“戀”與產業緊密相連,把“戀”字作為青神獨特的產業資源,作為青神獨特的文旅休閒載體,定格這座城市的個性和特質,有相關性、唯一性和震撼性。

一個定位:項目依託獨特的水資源優勢及外部優勢,打造以以旅遊產業為核心,以農業產業、養生產業、體育產業為支撐的休閒旅遊帶!

一個目標: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打造四川省水上休閒旅遊黃金遊線和旅遊強縣!

面向成都,背靠樂山,融入大成都休閒度假區和大峨眉旅遊度假區。爭取實現:一年夯實旅遊基礎,三年打造大峨眉旅遊圈、成綿樂旅遊帶重要節點,五年建成岷江流域文化旅遊休閒目的地,成功創建省文化旅遊特色縣。

一個理念: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岷江旅遊經濟帶為統攬,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支撐,以項目為抓手,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突出文旅為主、農旅工旅為輔,推動旅遊全面發展。

一條路徑:水是青神的根,文是青神的魂,竹是青神的形。

要做好“水、文、竹”三篇文章,做活水,彰顯文,提升竹。突出青神旅遊四大元素,即“溯源、初戀、聽竹、戲水”

一個佈局:圍繞“一帶兩路、擁江發展、一心一環、多點支撐”發展戰略,部署全縣旅遊總體空間格局。

(二)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到20xx年,青神岷江休閒旅遊帶初具規模,成為四川省休閒度假的黃金遊線。將竹藝小鎮、漢陽古鎮、橘香漁歌、中巖景區打造成為青神龍頭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長期目標:到20xx年,將青神岷江旅遊經濟帶打造成為四川省內全域旅遊的典範。城南半島、虎渡溪旅遊綜合體初具規模,顯著提升青神縣城城市化水平;全面完成一鄉一品,一鎮一產業的發展目標,實現全縣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二、重點任務和舉措

(一)以規劃為引領,統籌旅遊業科學發展。抓實已編制完成的青神縣旅遊發展規劃,竹編產業園區總體規劃,江灣神木園、紅色西山、漢陽水府、白果鄉甘家溝村等10個旅遊規劃。積極推進正在編制的岷江旅遊經濟帶規劃、中巖風景區總體規劃、文物保護規劃,高台沙溪河流域鄉村旅遊規劃,“青神老八景”保護和恢復規劃等。

(二)以項目為抓手,着力打造鄉村旅遊亮點。以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為載體,以南城鎮南溝村、白果鄉甘家溝村、西龍鎮萬溝村、瑞峯鎮中巖村、漢陽鎮新路村、高台鄉百家池村為重點,依託“兩水一竹”特色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甘家溝椪香園、萬溝茶語原鄉、漢陽湖憶村成為鄉村旅遊的亮點。大力推進竹藝小鎮、橘香漁歌、斑布小鎮項目的規劃建設,力爭打造鄉村旅遊的新亮點。

(三)以投入為基礎,不斷提升配套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鄉村旅遊諮詢點、旅遊廁所、標識標牌、道路交通等基礎建設;與四川旅遊學院開展戰略合作,面向鄉鎮、村組幹部、旅遊經營業主開展鄉村旅遊主體培訓,拓展發展思路,激發創業激情,提升服務水平;實施旅遊精準扶貧,探索農民合作社、共享農莊等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積極引導貧困户轉變為鄉村旅遊經營者和從業者;大力推進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特色民俗等品牌創建。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領導。完善旅遊管理體制機制,引進旅遊規劃、項目建設、宣傳營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二)整合力量。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全域旅遊”的發格局。縣委、縣政府做好戰略層面的規劃定位、操作層面方面的指揮協調、氛圍營造方面的宣傳發動;各職能部門制定支持旅遊產業發展的配套措施,強化行業監管指導;重點項目所在地鄉鎮加強宣傳,做好羣眾工作,帶頭支持旅遊項目建設。

(三)強化措施。增加旅遊發展資金年度預算;整合項目資金,集中力量建設好龍頭旅遊項目;建立旅遊、工商、安監、公安、交通、食藥監等部門統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健全旅遊聯合執法檢查的長效工作機制,促進我縣旅遊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8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中醫藥文化與旅遊產業的融合,做大做強我縣“養生太谷”旅遊品牌,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場主導、多元發展、管理規範”的總體要求,集聚我縣中醫藥產業優勢,傳承我縣悠久的中醫藥文化,推進旅遊與中醫藥的融合發展,開創我縣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模式,打造“養生太谷”旅遊目的地。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扶持,促進中醫藥健康旅遊朝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各企業主體要積極挖掘潛力,在生產經營的同時瞄準旅遊市場,延伸企業經營鏈條。縣政府要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在土地、資金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不斷增加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供給,培育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和項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企業要圍繞“養生太谷”旅遊品牌,做好中醫藥傳統文化,開發具有企業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和項目,加大中醫藥健康旅遊宣傳推廣和市場開拓,擴大我縣中醫藥健康旅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做大做強“養生太谷”旅遊品牌。

加強管理,規範發展,提升我縣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規範化、專業化水平。旅遊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加強市場管理和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建立我縣中醫藥健康旅遊標準化體系,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標準化和專業化。

三、發展目標

到20xx年,中醫藥健康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初步構建起我縣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體系。到20xx年,中醫藥健康旅遊人數達到旅遊總人數的3%,中醫藥健康旅遊收入達3億元;在全縣建成以廣譽遠國藥、國新晉藥、黃河中藥、孟母文化養生園、美寶養生園為主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體,成為全國知名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目的地。

四、重點任務

(一)開發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

發揮中醫藥優勢,使旅遊資源與中醫藥資源有效結合,形成體驗性強、參與度廣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體系。針對不同遊客的需求,大力開發中醫藥觀光旅遊、中醫藥文化體驗旅遊、中醫藥養生體驗旅遊、中醫藥特色醫療旅遊、中醫藥療養康復旅遊、中醫藥美容保健旅遊、中醫藥會展節慶旅遊、中醫藥購物旅遊、傳統醫療體育旅遊及中醫藥科普教育等旅遊產品。大力開發以提供高端中醫醫療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中醫藥醫療旅遊產品。鼓勵旅行社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及推出中醫藥健康旅遊主題線路。

(二)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

發揮中醫藥健康旅遊資源優勢,整合各級醫療機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養生保健產品生產企業等資源,引入社會力量,打造一批以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為核心,融中藥材種植、中醫醫療服務、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為一體的健康旅遊綜合體。發掘我縣傳統中醫藥文化內涵,舉辦全國性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展覽、會議、論壇和節慶活動,增強宣傳效果,全力打造“養生太谷”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

(三)壯大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

壯大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養生保健產品生產企業的發展,鼓勵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建設,修復廣譽遠老字號名店以及名勝古蹟、博物館等,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體。加快中醫藥健康餐飲開發,促進住宿與中醫藥健康服務項目的結合,加快開發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研發、製造和應用,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水平。

(四)開拓中醫藥健康旅遊市場

加強中醫藥健康旅遊市場宣傳推廣,旅遊部門發揮市場推廣優勢,將我縣中醫藥健康旅遊特色產品納入國內外旅遊項目推廣計劃,提高中醫藥健康旅遊吸引力。加強旅行社與醫藥企業的聯繫,積極拓展國內外旅遊市場,增加客源,共同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

(五)培養中醫藥健康旅遊人才隊伍

旅遊部門要加強對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的外語、旅遊、中醫藥基礎知識及相關技能的培訓,加強中醫藥健康旅遊企業和實用人才培訓,聯合開展導遊和講解員培訓,培養涉外經驗豐富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管理、營銷、策劃、創意人才,培育高素質、專業化的中醫藥健康旅遊人才隊伍。

(六)完善中醫藥健康旅遊公共服務

加快中醫藥健康旅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水平。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信息化發展,建立包括檔案信息、醫療保險、旅遊保險、多語種諮詢解答、預約管理等功能在內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服務平台,把所有資源單位、旅行社納入統一管理,加強對遊客的後續跟蹤服務,完善旅遊服務功能,滿足遊客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政府由分管旅遊和醫藥衞生的副縣長具體負責實施,旅遊部門與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加強合作,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推進旅遊與中醫藥的融合發展。要緊盯項目,跟蹤指導,幫扶企業發展,要及時分析研判發展中的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協調服務,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醫藥健康旅遊引導政策,出台有利於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財政、金融、投融資、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扶持企業、社會資本等多元投資。

(三)規範行業管理

旅遊部門與中醫藥管理部門研究制定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的行業標準,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標準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強對中醫藥健康旅遊市場秩序的監管,維護消費者利益,引導市場公平競爭。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9

為大力發展健康旅遊,振興發展新經濟,滿足羣眾對身心健康的需要,提升全市人民幸福指數,提高我市綜合競爭力和服務業發展水平,根據省衞健委等九部門聯合制定的《關於促進健康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我市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有關重大決策部署,依託我市健康服務資源和旅遊資源,充分激發和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打造和延伸產業鏈,開發健康旅遊產品,大力促進健康資源與旅遊深度融合,為我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市場配置。強化政府在健康旅遊體制建設、標準規範制定、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索健康和旅遊縱深融合,營造良好的健康旅遊產業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

2.立足本地、創新發展。立足我市實際,充分發揮現有健康資源和旅遊資源優勢,開發特色化健康旅遊服務,創新發展方式,擴大輻射範圍,提升聯接能力,構建具有吉安地域特色的健康旅遊發展機制和經營模式。

3.交流合作、開放共贏。積極融入省內外區域合作,借鑑省內外優秀經驗,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我市健康旅遊服務規範化、標準化,提升我市健康旅遊機構在省內外的綜合競爭力。

4.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合理佈局,選擇我市條件具備的地區開展健康旅遊試點,積極探索健康服務和旅遊融合發展形式及路徑,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範圍,推動健康旅遊有序發展。

(三)總體目標

到20xx年,逐步開展健康旅遊示範項目、示範基地和示範區的申報和建設工作,配合省裏做好“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建設,開發一批藴含吉安特色的健康旅遊產品,加快吉安健康旅遊特色品牌建設,夯實我市健康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促進健康服務與旅遊緊密結合。

到20xx年,全市健康旅遊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發展環境逐步優化,健康旅遊產業佈局合理,健康旅遊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多層次、多業態的健康旅遊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健康旅遊市場運行和保障機制基本健全,吸引更多省內外遊客將吉安作為健康旅遊目的地,產業發展水平有較大提升。

二、提升健康旅遊產品供給能力

(四)發展和豐富健康旅遊產品

依託我市現有醫療健康和旅遊資源,重點突出各地具有吉安特色的系列產品,打造吉安健康旅遊產業鏈。

1.突出中醫藥資源優勢,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發揮吉安生態、文化資源富集的資源優勢和名山秀水的品牌優勢,利用中醫藥特色資源,推動中醫藥與旅遊休閒有機融合,大力開發具有吉安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優先在景點景區設立熱敏灸體驗館,建設熱敏灸小鎮,打造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中醫療養、康復、養生、文化傳播等與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在井岡山、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等地打造一批生態文化休閒度假及中醫藥健康養生旅遊基地,力爭建設1-2個全國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市衞健委、市文廣新旅局,排名第一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突出特色醫療資源優勢,發展特色醫療型健康旅遊服務。融合各項資源,選擇區位理想、醫療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康養條件齊全、生態環境好的縣(市、區),打造涵蓋醫療保健、中醫藥、康體運動、綠色生態、古文化、紅色基因、醫養結合等於一體的全鏈條、多功能的綜合型健康旅遊目的地。(市衞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文廣新旅局、市工信局、市教體局)

鼓勵社會資本提供以健康體檢和疾病治療為主的綜合醫療服務,打造集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為一體的實體型現代化健康服務園區。加強“高、精、尖”衞生人才的引進,組建高端醫療團隊、特色診療服務團隊,努力建設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品牌醫療旅遊機構。(市衞健委)

3.突出醫養結合資源優勢,發展醫養結合型健康旅遊服務。整合閒置醫療資源向醫養結合型老年康復護理院建設發展服務轉型。依託我市醫療資源特色和比較優勢,以醫療、養老為主題,開發集醫療、康復、保健、養老等功能為一體的健康旅遊產品。豐富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產品供給,推進智能健康養老應用,推進我市醫養結合型健康旅遊服務業發展。(市衞健委、市工信局)

4.突出綠色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綠色生態型健康旅遊服務。依託我市生態資源特色優勢,強化生態資源的醫療、保健、康養價值,挖掘負氧離子、礦物質等健康功能,開發森林氧吧、礦泉浴、高山瑜伽、森林霧浴和農耕體驗等眾多健康項目,提供慢性病療養、老年病療養等特色服務。(市文廣新旅局、市衞健委)

5.突出温泉資源優勢,發展温泉療養型健康旅遊服務。發揮我市豐富的温泉資源優勢,根據各地温泉水質、功能及環境差異,結合中草藥資源功效,以理療、保健、美容等功能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不同療養功能的温泉療養型健康旅遊產品。(市文廣新旅局、市衞健委)

6.突出健康食材資源優勢,發展食療養生型健康旅遊服務。以健康羣體、亞健康羣體、病症患者為旅遊目標市場,將健康飲食與旅遊融合,打造吉安特色食療養生型健康旅遊產品。大力開發我市地方特色養生食品、特殊藥膳食品等,將健康飲食與我市紅色旅遊相融合,為旅遊者提供人性化的健康飲食服務。(市衞健委、市市場監管局)

7.突出我市運動休閒資源優勢,發展康體運動型健康旅遊服務。以全省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為引導,開發攀巖、登山、山地越野、龍舟等健康旅遊項目。積極參與或組織開展省內和全市知名賽事,實現賽事旅遊與全民健身相融相促。(市教體局)

8.融合各項資源,發展綜合型健康旅遊目的地。選擇區位理想、醫療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康養條件比較齊全、生態環境好的地區,打造涵蓋醫療保健、中醫藥、康體運動、綠色生態、古文化、紅色基因、温泉、食療、醫養結合於一體的全鏈條、多功能的綜合型健康旅遊目的地。(市衞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文廣新旅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教體局)

(五)創建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項目)

開展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項目)申報工作,推進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項目)建設。參與制定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建設申報標準,推進健康資源與旅遊資源融合發展,打造系列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品牌。(市衞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文廣新旅局)

(六)提升健康旅遊服務品質

加強健康旅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升級交通、環保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於安全措施。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優化和完善“全域旅遊信息服務系統”,提升健康旅遊智能化導航水平,積極參與“互聯網+健康旅遊”試點工作。推進智慧健康旅遊產品研發及其服務技術的創新,激發健康旅遊產業發展潛力。(市衞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文廣新旅局)

三、培育健康旅遊消費市場

(七)加大健康旅遊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有關推介平台、傳統媒體、網絡、自媒體、博覽會等多種方式,強化健康旅遊目的地營銷,積極推廣推介我市健康旅遊產業和產品。在文化和旅遊官方網站開設健康旅遊專欄及健康旅遊信息交流區。(市文廣新旅局)

(八)推進健康旅遊服務信息化。按照國家和省裏統一部署,參與健康旅遊信息綜合服務平台的搭建。加強醫院信息平台建設,提升健康旅遊智能化導航水平。(市衞健委、市文廣新旅局)

(九)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鼓勵和支持轄區內相關商業保險公司加強與醫療、體檢、護理等機構的合作,提供與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相結合的健康管理服務,按規定落實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税試點政策。(市衞健委、市發改委)

四、優化健康旅遊發展環境

(十)科學規劃,推進健康旅遊持續發展。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按照省統一部署開展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區)建設工作。適時組織開展吉安健康旅遊發展研究,探索健康旅遊發展理論、模式和路徑,指導吉安健康旅遊可持續發展。(市衞健委、市文廣新旅局)

(十一)推進市場準入和行業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降低准入門檻,優化審批條件,精簡審批材料,規範審批權限,提高審批效率,改革審批方式,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健全覆蓋健康旅遊產業全鏈條、全過程的包容、審慎、有效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責任,推行屬地化管理,依法規範健康旅遊服務機構及個人從業行為。強化健康旅遊產品質量重點監管和市場日常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探索建立適應新生事物特點的科學監管模式,打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秩序,促進健康旅遊產業健康發展。(市衞健委、市文廣新旅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

(十二)完善健康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對健康旅遊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健康旅遊產業土地供給的綜合協調,科學規劃健康旅遊建設項目用地,依法依規強化用地監管,嚴禁擅自改變用途。支持健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制定投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醫療保健業、旅遊業等相關機構開展健康旅遊業務。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旅遊產業,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適合健康旅遊服務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療機構在人才、管理、服務、技術、品牌等建立協議合作關係,允許公立醫院根據規劃和需求,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非營性醫療機構。(市衞健委、市財政局、市文廣新旅局、市發改委)

(十三)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加強複合型人才培養,支持我市相關高校開設健康旅遊相關專業,鼓勵社會資本創辦健康旅遊職業院校,規範並加快培養護士、護理員、康復治療師、健康管理師、醫學英語、營銷運營等從業人員。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鼓勵地方探索建立區域性醫療衞生技術及服務人才有序流動的機制。加大健康旅遊研究領域的科研投入,深入研究健康旅遊發展的市場運行機制及健康旅遊管理等領域。(市衞健委、市文廣新旅局)

(十四)推進行業誠信自律建設。鼓勵成立健康旅遊行業協會,強化行業管理和社會監督,提升行業自我管理能力。積極參與“互聯網+信用+健康旅遊”,提升社會獲得感和滿意度。推進行業自律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形成健康旅遊行業自律機制,促進健康旅遊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市衞健委、市文廣新旅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

五、保障措施

(十五)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健康旅遊部門聯動機制,形成“多規合一、部門聯動、產業融合”的一體化實施機制,統籌協調健康旅遊發展涉及的醫療健康、旅遊等方面的政策,推動健康服務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

(十六)推進試點示範。各部門根據職能牽頭實施,推進試點示範建設和申報。選擇一批具備良好資源條件、具有前期工作基礎、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地方積極性較高的健康旅遊項目,建設各具特色的健康旅遊示範基地並做好相關申報工作,形成穩定的健康旅遊市場。

(十七)加強交流合作。加強與健康旅遊發達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鑑先進發展經驗,積極開拓我市健康旅遊市場。加強與省內外相關組織和機構的合作,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定,提升我市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大力引進優秀專業人才、管理技術和經營模式,提高我市健康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10

一、總體要求

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全面落實中央、省、X市促進全域旅遊發展、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等決策部署,構建“一環兩板塊”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打響“成功故里,海絲X”品牌,將X打造成為產品結構豐富、產業體系健全、行業服務優質的海西重要旅遊目的地。到X年,力爭全市年接待遊客總量突破85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到150億元。

二、重點任務

(一)創新旅遊工作機制

1.完善協作推進機制。發揮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資源整合、信息互通的工作機制,形成一批“旅遊+”“+旅遊”工作項目和成果。

2.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完善行業主管服務引導,企業、園區和協會主體發展、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落地推進的工作機制。推動旅遊項目策劃、招商、落地和投入運營,擴大旅遊有效投資。

3.創新景區管理機制。推進國有和集體所有制景區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引導、支持、鼓勵民間資本開發、經營、託管旅遊景區。以旅行社為紐帶促進景區與客源地市場全面銜接。

4.創新對台旅遊合作。深化南台旅遊合作,拓展對台青少年研學實踐、自駕互通、鄉創等旅遊新業態交流往來。

(二)加強規劃統籌引領

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要深度挖掘和梳理旅遊資源,推進多規合一,留足旅遊發展空間,延續歷史文脈,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組織編制旅遊公共服務、營銷推廣、市場治理、鄉村旅遊等專項規劃、課題研究或行動計劃;編制旅遊發展規劃或行動計劃,健全旅遊規劃體系;配套制定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推動重點旅遊項目落地建設;建立旅遊規劃實施評估機制。

(三)構建旅遊產品體系

1.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一批古建築、古民居、古寺廟等,依靠市場力量和利益機制,植入合理業態,加快成功文化產業園、蔡氏古民居、葉飛故里、漢侯博物館等項目開發,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把握文化旅遊、研學旅遊發展趨勢,挖掘X南文化、海絲文化、文物遺蹟、傳統村落、博物館、紅色遺址等旅遊資源,加強研學實踐基地建設,積極引導研學旅遊線路產品開發和推廣。弘揚傳統技藝,加大文化旅遊創意商品的孵化力度,開發富有X特色的`旅遊文化紀念品。

2.打造生態旅遊精品。做優生態康養休閒遊,注重提升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等旅遊功能,開發建設天然氧吧、地質科普、氣象景觀、山地避暑、現代農業、森林旅遊等生態休閒產品,建設一批生態旅遊示範區、田園綜合體、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鄉漁村等,加快楊子山大地藝術、清境桃源生態農業觀光、鳳清生態旅遊、春風燎原小鎮、五峯山生態修復旅遊等項目招商建設力度。大力發展海洋旅遊,加快五里橋畔、大佰島等項目建設,發展海釣、帆船、遊艇等“遊島玩海”旅遊產品。

3.發展特色旅遊鎮村。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旅遊提升工程,助推鄉村振興三年行動。重點培育九都鎮、蓬華鎮、東田鎮、翔雲鎮、眉山鄉、向陽鄉等一批旅遊休閒集鎮,以及英都鎮良山村、梅山鎮林阪村、康美鎮福鐵村、羅東鎮霞山村、樂峯鎮湖內村、官橋鎮嶺兜村、豐州鎮環山村、石井鎮奎霞村、翔雲鎮椒嶺村、碼頭鎮詩南村、霞美鎮沃柄村等一批鄉村旅遊特色村。創建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打造城郊休閒旅遊帶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鼓勵在有條件的農村公路周邊由所在鄉鎮設置交通驛站等服務設施。

4.促進“旅遊+”“+旅遊”產業融合。加快工業、健康、體育等產業與旅遊融合發展,實施“六大旅遊產品”培育計劃。利用工業園區、展示區等開展工業旅遊,培育觀光工廠和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濱海、山地旅遊風景道,加快佈局自駕車房車旅遊營地、露營公園、户外運動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等。科學合理利用“清新流域”,發展觀光、遊憩、休閒度假等水利旅遊。發展體育旅遊,推廣徒步穿越、森林拓展、山地自行車等山地户外運動,發展漂流、垂釣等水上運動,培育滑翔傘、熱氣球等航空運動項目,加快推進九都國際滑翔傘、梅山激流回旋等基地建設力度。發展高端醫療、中醫藥特色、康復療養、温X養生等健康旅遊,創建一批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和養生旅遊休閒示範基地。

(四)提升旅遊要素品質

1.構建多元住宿體系。鼓勵發展目的地度假酒店、精品文化主題酒店、生態休閒農莊、特色民宿等適合不同消費羣體、多層次、多元化旅遊住宿體系,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酒店集團和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加快宏超、愛樂御府、萬豪國際等酒店項目建設力度。

2.提升旅遊景區質量。實施A級景區提升工程,完善服務配套功能,爭創更高等級的A級景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

3.促進旅遊消費升級。推動豐州古街、洪瀨美食街等旅遊特色餐飲街區建設。依託石材、水暖、紡織鞋服等優勢產業,開發旅遊商品及伴手禮,舉辦旅遊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展銷會,積極打造地方優秀旅遊商品品牌。

4.促進生活休閒業態發展。引導開發夜遊旅遊項目,促進地方服務業向夜間旅遊服務延伸,着重打造夜間文化演藝、夜景觀光、特色餐飲購物、夜間休閒娛樂等“月光經濟”產品。

5.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旅遊企業通過資產重組、相互換股參股、資源整合、品牌輸出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落實旅行社地接業務獎勵。鼓勵開設旅遊眾創空間、創客基地,扶持一批旅遊“雙創”企業。強化與在線旅遊企業合作,培育一批“互聯網+旅遊”旅遊企業。

(五)完善旅遊公共服務

1.完善集散諮詢服務體系。籌建市區旅遊集散中心,完善旅遊集散服務網絡,擴展車站、火車站、客運碼頭等重要節點的旅遊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全市A級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功能。

2.完善全域旅遊交通體系。加快完善以汽車站、火車站、客運碼頭為中心,輻射各景區(點)、重要鄉村旅遊點的旅遊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優化提升全市景區之間通達性,完善公共交通的旅遊服務功能以及停車場、服務區等相應配套基礎設施。

3.持續推進“旅遊廁所革命”。實施新三年“廁所革命”行動計劃,至X年,全市再新改建旅遊廁所25座。積極推動第三衞生間建設,按照國家標準全市4A級及以上景區至少有一個AAA級旅遊廁所,特色村至少有一個AA級旅遊廁所,其他旅遊廁所全部達到A級標準。

4.全面提升旅遊服務智能化。推進旅遊建設,打造旅遊雲平台。應用旅遊大數據,增強旅遊職能管理好和宣傳營銷,完善導覽與服務功能,拓展信用、監管和互動功能。

5.規範旅遊引導標識系統。加快位置科學、佈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遊引導標識建設,增強“成功故里,海絲X”品牌形象宣傳,重點涉旅場所規範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六)強化旅遊品牌營銷

1.打造旅遊品牌。立足X省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重要旅遊節點城市的定位,以“成功故里,海絲X”為城市品牌,統一營銷主題,市級層面統一對外營銷X,把X推向全國。引導和推動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打造目的地旅遊品牌,建立多層次、全產業鏈的品牌體系,力爭融入省“全福遊·有全福”品牌體系。

2.開展精準營銷。積極構建市、鎮、企業“三位一體”營銷體系,藉助大數據精準分析旅遊消費需求,充分運用現代新媒體、新技術和新手段,提高營銷精準度。深挖主要客源市場,拓展潛在客源市場,加強港澳台地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華僑華人聚集國家的客源市場營銷。

(七)綜合治理旅遊市場

1.踐行服務承諾。踐行“放心遊X滿意在X”旅遊服務承諾。健全旅遊綜合協調、案件聯合查辦、聯合執法等綜合監管機制。完善“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對旅遊市場開展隨機抽查。加快與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台的對接,實現旅遊市場智慧化監管。建立健全旅遊執法機構,強化旅遊質監執法隊伍建設。

2.強化安全保障。落實旅遊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旅遊安全制度建設,強化安全警示、宣傳、引導,完善各項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培訓、演練。加強景區景點最大承載量公告、重點時段遊客量調控和應急管理。按照職責分工,強化安全監管責任,建立政府救助與商業救援相結合的旅遊救援體系。完善旅遊保險產品,擴大旅遊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險理賠服務水平。

3.強化標準化建設。貫徹落實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結合我市旅遊特點,加強地方旅遊服務標準研究,逐步建立符合X實際、具有“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面向國際”的旅遊服務標準體系。鼓勵旅遊企業開展旅遊標準化試點工作,積極申報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

4.提升導遊服務水平。實施導遊服務提升工程,完善導遊培訓體系,促進全市旅遊隊伍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健全導遊信用綜合評價體系,懲戒導遊失德失信行為並向社會公開。加強導遊隊伍建設和權益保護。

(八)加強旅遊資源保護

堅持保護優先,強化對自然生態、田園風光、傳統村落、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舊址遺址等資源的保護利用,科學合理確定景區遊客承載量,保障旅遊生態環境系統的可持續利用。推進全域環境整治,加大對旅遊道路沿線、休閒集鎮、旅遊村集中整治,優化旅遊環境。鼓勵有條件的景區開展“清新指數”監測發佈。倡導旅遊志願服務公益行動。

(九)共享旅遊發展成果

1.擴大旅遊扶貧成效。以景區帶村、能人帶户、“企業+農户”和直接就業、定點採購、培訓指導等方式,拓展旅遊扶貧覆蓋面,推進旅遊扶貧富民。

2.推進服務設施主客共享。以主客共享理念,推動城市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旅遊惠民便民服務,推動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紅色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加強對特殊羣體的旅遊服務。

3.營造文明旅遊氛圍。開展文明旅遊主題活動,深化文明旅遊、文明賓館酒店、文明導遊創建。落實旅遊“紅黑榜”,建立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和信息通報機制。把文明旅遊宣傳教育納入到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創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單位、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要加強對全域旅遊的統籌領導,抓好落實。

(二)加大資金扶持。大力支持“六大旅遊產品”培育,支持新增3A級以上景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旅遊示範區等國家級、省級旅遊品牌創建。統籌、整合、用好發改、住建、交通、農業農村、林業、水利等部門財政資金。積極申請中央、省、X市旅遊發展等專項資金。

(三)保障建設用地。優先保障旅遊重點項目和旅遊扶貧項目用地,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支持。鼓勵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建設旅遊項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開辦旅遊企業。城鄉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民宿等。在符合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安排旅遊產業用海,優先支持高端生態海洋旅遊產業發展。

(四)加快人才培育。將旅遊人才隊伍建設納入重點人才支持計劃,鼓勵涉旅企業引進旅遊高端人才、複合型人才。搭建政-企-校合作平台,培養創新創業旅遊人才。完善旅遊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制度。

健康旅遊項目實施方案 篇11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主要領導來青陽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和《青陽縣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專項工作方案》精神,聚焦當前旅遊發展“有點無線、有點無面”的短板,楊田鎮將結合實際,抓住特色,主動作為,結合全域旅遊創建工作,紮實開展好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專項工作。現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目標定位

圍繞“農耕小鎮—山水楊田”主題,立足楊田鎮農業生產特點、歷史文化底藴和自然生態環境等基礎條件,按照“一軸兩翼三線”(一軸即G330國道為生態旅遊大道,兩翼即以仙隱山、廣德口水庫區域發展康養度假項目和以力進生態農業為代表的G330國道以東發展高端休閒觀光農業,三線即以楊朱線(楊田—朱備)、楊酉線(楊田—酉華)、青涇線(青陽—涇縣)東堡段這三條公路沿線發展農旅養生項目)。)佈局楊田旅遊項目,深挖資源,積極謀劃佈局發展康養健身、休閒、生態之旅等旅遊業態。

二、工作舉措

(一)科學編制規劃,合理開發資源

一是充分運用中國傳統健康養生理念以及現代健康理論,以楊田鎮生態農業、鄉村旅遊資源為基礎,結合旅遊全域化發展,綜合開發利用生態、氣候、環境、文化等健康養生資源,20xx年,楊田鎮包裝儲備大農業大健康大旅遊項目50個,深度編制推介九曲湖旅遊綜合體、澗泉田園綜合體、九甲裏藝術村等三個農旅項目。積極推進大雲房車文旅綜合體項目、力進生態農業等已落地項目的建設工作、九曲湖體育休閒運動項目的規劃設計以及楊嶺田園綜合體項目方案設計。未來三年,將圍繞九華山,引進新業態,錯位補位發展楊田旅遊,積極對接中國保利、中合萬家、華昌控股、中交建等大公司洽談合作意向。

二是精心謀劃、科學佈局,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內涵的健康產業基地。以青涇公路沿線在上下東堡、澗泉、黃泥等村,發展健康休閒農業、現代觀光果園和養生度假產業。以五梅村為主依託中藥種植產業的基礎和豐富的森林資源,深入挖掘中藥養生特色,發展特色化、差異化的中藥材加工、休閒觀光、健康養生的中藥康養基地。以G330國道沿線在仙梅、緱山、楊田、東南等村規劃建設集生產、旅遊、示範、科教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生態園。以現有東堡食品產業園為基礎在G330國道及G3高速之間規劃建設集研發、加工、展示、貿易為一體有機綠色食品產業園。

三是因地制宜,圍繞綠色健康種植業、生態健康養殖業和健康休閒農業等,加快建設一批品牌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具有較高市場佔有率的綠色特色名優名品。組織鎮內農特企業申報生產工藝非遺(石磨麻油、葛粉加工、黃精丸加工),支持企業開發新產品(目前已開發黃精粉絲、葛粉絲產品並審定生產標準),鼓勵御九華等相關企業挖掘展示黃精、葛粉、粉絲、小菜等產品製作文化。重點推動地藏黃精、澗泉葛粉、九華白甜瓜等“三品一標”農特產品。20xx年,完成6家市、縣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規範化建設。20xx年前,完成10家省、市級“示範專業合作社、示範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申報。推進試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合格證制度”。

(二)完善投入機制,鞏固項目建設

一是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完善交通幹線旅遊服務設施建設。20xx年前,楊田鎮將不受任務數限制,應改盡改,9個村全部實行改廁整村推進。現有旅遊公廁已全部移交勁旅公司管理,家風館旅遊公廁已掛牌三星級。20xx年,新建三星級旅遊公廁一所,G330線對外開放公廁三所,同時進一步完善九甲裏和黃泥旅遊驛站,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推動旅遊廁所由“建”向“管”轉變。

二是建立服務機制,成立由鎮政府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謀劃佈局旅遊項目,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管理、項目規劃等服務。

(三)創新營銷模式,編制精品線路

一要多渠道推介旅遊資源。積極參加旅遊資源推介、旅遊商品展銷、農特產品展銷會等各類大型旅遊宣傳營銷活動;將互聯網、户外、車體、宣傳品、紀念品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全方位的開展宣傳。二要積極參加“青山之陽·九華原鄉旅遊季”系列活動,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做到以節興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編制旅遊精品線路。一是着力打造精品項目點,爭取納入市、縣級精品旅遊路線;二是依託“一軸兩翼三線”旅遊佈局,結合楊田鎮康養度假項目、農旅養生項目、美麗鄉村等,着力打造一條楊田康養旅遊精品路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保障文旅康養產業發展順利推進,成立楊田鎮文旅康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鎮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協調推進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各項工作,形成部門分工分責、協調配合、各司其職、合理推進的工作機制。

(二)加強項目服務。堅持一個項目一套班子,全力服務保障項目建設,強化工作調度,積極協調服務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

(三)加強招商引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對接知名國企、央企、上市公司,高質量引進有理念有實力的文旅企業,推動楊田鎮旅遊和大健康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