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幼兒園活動方案大綱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裏,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現在,就來看看以下三篇關於萬聖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的文章吧!

萬聖節幼兒園活動方案大綱

萬聖節幼兒園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 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校園生活,讓幼兒瞭解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的由來,感受西方文化,為幼兒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

2. 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展示英語教學成果,為幼兒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

3. 提供家長與校園互動機會,增進親子交流。

4.展示學校品牌形象,提升學校知名度

二、活動時間

10月30日(星期四)下午

三、活動地點

操場、教室,設定的討糖路線。(視活動內容設計而定)

四、活動對象

全園小朋友及部分家長

五、活動準備

(一)校園:萬聖節裝飾(10月下旬)

1. 校園大廳、走道和各班級進行萬聖節的環境佈置,烘托節日的氛圍。要求活動前的手工課可安排教師帶領孩子們做萬聖節的面具、蜘蛛、南瓜燈等,並利用這些手工作品來裝飾各班區域;

2. 活動前利用展板、板報等形式宣傳萬聖節的來歷,向部分家長髮節日的邀請函。

3. 製造萬聖節情境,並適時播放相關音樂。音樂的選用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小朋友因此產生的恐懼心理。建議音樂選用歡快的、易於學唱的萬聖節歌曲,詳見附件。

4. 節日當天大門外張貼橫幅---活動的名稱如:萬聖節親子樂/化裝舞會/萬聖遊樂園/萬聖節討糖活動。

(二)班級:萬聖節知識瞭解(10月中下旬)

1. 用一些與Halloween有關並且有趣的童書,圖片或網站資料來吸引小朋友對萬聖節有印象併產生興趣。並且可以利用這個學習機會導入讓孩子能夠發表對恐怖事物一些感受及想法,並藉此建立對新事物嘗試的勇氣。

2. 透過資料導入讓小朋友瞭解萬聖節活動後, 便可以與小朋友進行一連串的相關應景美勞的佈置品,最後也可以與小朋友進行班級教室的共同佈置,全校師生一起來營造熱鬧的萬聖節環境。

3. 共同製作各種道具,如奇裝異服、鬼臉、魔鬼項鍊、各種通臉譜,南瓜燈,女巫的披風等等。也可以延伸至一些相關的萬聖節食品的製作或品嚐,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濃湯,南瓜餅等等。(建議邀請家長一起參與)

4. 發放邀請函,請家長參加活動,需要家長配合的遊戲內容,可以提前與家長溝通,以便活動當日何以順利進行。

5. 活動的前一天營造氣氛使幼兒期待活動的到來。

六、遊園活動

活動當天,幼兒戴上與家長共同製作的面具入園,老師也戴上面具,接待幼兒,並互相問候“happy Halloween”。教師帶領幼兒先在本班進行活動,製作不同的作品,然後到各班進行禮物互贈或互相欣賞,給幼兒交流的機會。然後在班內組織遊戲。遊戲內容有:

遊戲之後是户外活動時間,進行節日大狂歡,開辦 化粧舞會,可讓幼兒穿上奇異的服飾,戴上面具,連續播放萬聖節音樂,跟老師一起拉圈跳舞狂歡。並祝“萬聖節快樂happy Halloween”

七、注意事項

1. 從活動開始之初就要重視對幼兒恐懼情緒的疏導,可請家長協助向幼兒講解萬聖節的風俗等。

2. 不管是遊園形式、討糖活動還是舞會形式的萬聖節活動都要求校園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活動前的準備一定要充分。。

3. 鼓勵老師大膽參與化裝和創新扮演,讓幼兒渡過一個愉快節日。

4. 校園在製作該活動方案時,請務必細化到具體每一個環節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分鐘、確定每一個遊戲及活動所用的背景音樂,落實每一個環節的負責人,大家分工合作。

5. 可邀請在園幼兒的小朋友或鄰居幼兒參加萬聖節活動,提高紅黃藍幼兒園的影響力。

萬聖節幼兒園活動方案大全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節日。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粧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參與者都打扮成各種各樣“魔鬼”的樣子,一起參加萬聖節慶典活動。活動中,每個孩子在做做玩玩中體驗着“萬聖節”。

一、活動目的:

透過萬聖節節慶氣氛的引導,讓孩子感染跨國文化的異同處並藉由活動並製造機會讓孩子可以適時的盡情調皮搗蛋.

二、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給幼兒講述“萬聖節”的由來,鼓勵家長帶動幼兒做相關萬聖節的服飾及面具,

2、環境佈置:各種各樣的面具。

3、活動準備:音響、話筒、音樂、主持稿、服裝、地毯、獎品(糖果)、尋寶箱、

4、宣傳準備:對外——發傳單、貼廣告、打社區電話 對內——發通知

三、人員分配:

1、萬聖節負責人:***

2、材料、資料:***

3、佈置:

環境佈置:***

話劇: ***

舞蹈走秀:***

4、音響、話筒、音樂、地毯:***

服裝:有節目的教師自備

發獎品:***

獎品準備:***

主持稿:***

門口登記:***

道具準備: ***

照相: ***

5、打電話(社區):***

寫廣告:***

發傳單:***

演出時間:8:20

三、活動流程

1、主持人介紹萬聖節的含義

2、教師開場舞蹈

3、教師走秀,幼兒走秀(教師做出邀請的動作)

4、教師話劇表演(萬聖節的由來)

5、孩子才藝展示(各種形式,孩子的才藝展示、家長的才藝展示均可)

6、“萬聖節”遊戲:親子游戲

7、兔子舞結束:音樂、面具(帶動全園的孩子和家長)

萬聖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範本

1、活動主題:快樂萬聖節遊園活動

2、活動策劃:***

3.活動計劃開展時間:XX年10月29日上午(9:00—11:30分)

4、活動地點:本園、以及各班級活動室

5、活動準備:氣球、糖果、遊戲獎品若干、節日橫幅、宣傳展板、英文halloween歌曲

6、參加成員:全體教職員工、全園幼兒

7、活動安全小組成員:***

二、活動具體安排:

1、活動前準備:教師提前準備做好班級環境的佈置、向孩子們介紹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的由來。通過電話、直接面談和周學習內容提前向家長反饋本次節日的意義及方式;並發動家長一起蒐集關於萬聖節的文字、圖片、物件等,並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製作萬聖節服飾、面具、頭飾等資源。同時準備好當天活動服飾展示的音樂和遊戲的各種道具及物品;為自己班級做好節日形象設計(例如:特設小旗或標語)。(詳細請見萬聖節活動流程安排表)(另:萬聖節的班級環境佈置截至XX年10月27日下午5:00檢查。)

2.萬聖節的環境佈置要求:(創意、可操作性、藝術性、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切勿帶有恐怖血腥色彩)

3、班級環境佈置應有萬聖節中英文內容的體現;吊飾,立體、形象、卡通能體現halloween主題的手工作品;

4、班級門口的佈置:創意、通過文字體現主題。

三、活動當日安排:

1、早晨7:30分開始幼兒來園。兩位英語老師戴上相關的萬聖節頭飾或穿上服飾在門口迎接並開展口語教育:用英文向來園的幼兒説:happy halloween!(注:提前準備好桌子用氣球紮起拱形、掛橫幅“快樂的萬聖節活動happy halloween! ”體現主題教育。並準備萬聖節美語教育的英語單詞或句型。

2、8:15分班級幼兒早餐時間,教師利用餐後時間向幼兒介紹節日由來、活動的服飾展示、班級互相討糖果以及活動遊戲等的流程安排、以及活動的注意事項及安全意識教育等。

3、9:00—9:20班級老師與幼兒共同化粧互相裝扮,幫助每位幼兒穿、戴好節日的服飾、面具或頭飾之類的,為服裝展示作好準備。

4、9:30—10:30園內巡遊及萬聖節服飾展示,各班級老師保育員阿姨組織幼兒有序下樓,按照班級順序從大大班級到小班排好隊在園內巡遊一週、(各班手持小旗或道具並整齊地喊口號)充分體現我園開展美語教育活動的特色。

5、各班級服飾展示環節: t台秀一秀,各班級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輪流上台進行服飾展示,具體順序安排如下:從大1班、大2班、大3班、大4班、大5班、大6班、中1班、中2班、中3班、小班。服飾展示結束後各班級有序散場回到樓上開展班級互相討糖果以及遊戲活動。

6、10:40班級巡遊互相討糖果及遊戲活動時間,班級互相討糖果具體安排如下:

大1班←→中2班; 大2班←→大3班;

大4班←→大5班; 大6班←→中1班;

小班←→中3班;(班級三位老師要注意幼兒安全意識的教育,班級互討糖果前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班級互討糖果後回到原來自己的班級清點幼兒人數並按計劃開展遊戲活動)

7、11:00—11:30班級開展遊戲活動、活動結束後及時清理教室環境衞生,幼兒午餐。

活動注意事項:

1、班級互相討糖果出發前班級教師要清點幼兒人數,把活動的流程所到討糖果的班級清楚地告知幼兒,並教育幼兒注意安全,保證活動有序開展,防止發生擁擠、碰撞和踩踏事故。

2、活動結束後班級三位老師要清點幼兒人數,及時清理班級衞生,班級物品擺放整齊。及時歸還借用物品,幼兒午餐。

3、活動結束。資料存檔,活動開展內容及照片公告發佈網站。

附:萬聖節關鍵詞、句子:

halloween 萬聖節 ;pumpkin lantern南瓜燈;

jack-o-lantern傑克燈;happy halloween 萬聖節愉快!

trick or treat , trick or treat ,give me some candy to eat 給我好吃的糖,不給就搗蛋。

註釋: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 “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古代愛爾蘭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説裏,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裏放着,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説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説都比蘿蔔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收拾停當後,一羣羣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着:“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説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